高一化学卤素的复习教案(高一化学卤素知识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篇高一化学卤素的复习教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高一化学卤素的复习教案

关于高一化学卤素的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复习高一第四章《卤素》

【教学目标】

1、掌握卤素原子结构的递变与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重点掌握Cl2的重要化学性质.

【知识讲解】

一、氯气

1、化学性质――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表现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Cl2与绝大多数金属能反应(除极少数不活泼金属),且变价金属(如Fe)一般能氧化到最高价.

2Na+Cl2=2NaCl(白烟)

2Fe+3Cl2 △ 2FeCl3(棕褐色)

思考:常温Fe能否与干燥Cl2反应?你能举出实例吗?

(不能,除非潮湿Cl2.液氯用钢瓶盛装运输)

Cu+Cl2 点燃 CuCl2(棕黄色的烟)

注意:由Cu在Cl2中燃烧的.现象说明无水CuCl2为棕黄色固体,只有溶于水其颜色由于浓度不同显绿色或蓝色.

思考:[CuCl4]2-+4H2O [Cu(H2O)4]2++4Cl-

(绿色) (蓝色)

在此平衡体系中,改变下列条件:①加入适量NaCl ②加入适量AgNO3 溶液 ③加入适量水,溶液颜色将如何改变?

(①绿色加深 ②蓝色变深 ③变蓝色)

CuCl2固体与AlCl3相似,亦为共价化合物,且形成的是多聚体(CuCl2)n

(2)与非金属的反应

氯气除与H2反应外,还能与P、S、Si等非金属反应

2P+3Cl2 点燃 2PCl3 PCl3+Cl2=PCl5

反应现象:有白色烟雾生成――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烟、雾同时生成的一个反应.

其中PCl3具有重要用途――生产农药敌百虫.

PCl3、PCl5均能水解 PCl3+3H2O=H3PO3+3HCl PCl5+4H2O=H3PO4+5HCl

Si+2Cl2 高温 SiCl4――工业制单晶硅(高纯硅)的重要反应.

(3)与化合物的反应

①水 Cl2+H2O HCl+HClO(歧化反应)――非常重要的平衡,混合液称氯水,氯水存在的微粒

思考:a、如何证明氯水中存在Cl2、H+、Cl-、HClO?

b、0.224L(标况)Cl2溶于2L水中,Cl2、Cl-、HClO物质的量之和 0.01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碱 Cl2+2NaOH=NaCl+NaClO+H2O――主要用来吸收多余Cl2

思考:标准状况aL H2与Cl2混合气体光照爆炸后的所有物质恰好使b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b与a的关系可以是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工业用来制取漂.

思考:a、工业上为什么用Cl2来制取漂?

b、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成分是什么?其漂白原理是什么?

c、自来水净化过程可用液氯和绿矾来净化消毒,也可用氯胺(NH2Cl)来杀菌消毒、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净化消毒过程.

(a、形成比次氯酸更稳定的比次氯酸盐,便于运输、保存.

b、CaCl2和Ca(ClO)2,Ca(ClO)2,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Cl2+2Fe2+=2Fe3++2Cl-, Fe3++3H2O Fe(OH)3(胶体)+3H+――净化

Cl2+H2O HClO+HCl――杀菌 NH2Cl+H2O NH3+HClO)

③其它还原性化合物

S2-(H2S)+Cl2―― Br-+Cl2―― Fe2++Cl2――

SO32-(SO2)+Cl2+H2O―― I-+Cl2――

取代反应CH4+Cl2 光 CH3Cl+HCl

④有机物 o +Cl2 Fe o-Cl+HCl

加成反应 CH2=CH2+Cl2 CH2-CH2

篇2:《卤素》复习教案一

【教学内容】

复习高一第四章《卤素》

【教学目标 】

1、掌握卤素原子结构的递变与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重点掌握Cl2的'重要化学性质.

【知识讲解】

一、氯气

1、化学性质――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表现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Cl2与绝大多数金属能反应(除极少数不活泼金属),且变价金属(如Fe)一般能氧化到最高价.

2Na+Cl2=2NaCl(白烟)

2Fe+3Cl2   △ 2FeCl3(棕褐色)

思考:常温Fe能否与干燥Cl2反应?你能举出实例吗?

(不能,除非潮湿Cl2.液氯用钢瓶盛装运输)

Cu+Cl2  点燃 CuCl2(棕黄色的烟)

注意:由Cu在Cl2中燃烧的现象说明无水CuCl2为棕黄色固体,只有溶于水其颜色由于浓度不同显绿色或蓝色.

思考:[CuCl4]2-+4H2O    [Cu(H2O)4]2++4Cl-

(绿色)         (蓝色)

在此平衡体系中,改变下列条件:①加入适量NaCl  ②加入适量AgNO3 溶液 ③加入适量水,溶液颜色将如何改变?

(①绿色加深 ②蓝色变深 ③变蓝色)

CuCl2固体与AlCl3相似,亦为共价化合物,且形成的是多聚体(CuCl2)n

(2)与非金属的反应

氯气除与H2反应外,还能与P、S、Si等非金属反应

2P+3Cl2  点燃 2PCl3        PCl3+Cl2=PCl5

反应现象:有白色烟雾生成――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烟、雾同时生成的一个反应.

其中PCl3具有重要用途――生产农药敌百虫.

PCl3、PCl5均能水解  PCl3+3H2O=H3PO3+3HCl  PCl5+4H2O=H3PO4+5HCl

Si+2Cl2  高温 SiCl4――工业制单晶硅(高纯硅)的重要反应.

(3)与化合物的反应

①水  Cl2+H2O     HCl+HClO(歧化反应)――非常重要的平衡,混合液称氯水,氯水存在的微粒

思考:a、如何证明氯水中存在Cl2、H+、Cl-、HClO?

b、0.224L(标况)Cl2溶于2L水中,Cl2、Cl-、HClO物质的量之和     0.01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碱  Cl2+2NaOH=NaCl+NaClO+H2O――主要用来吸收多余Cl2

思考:标准状况aL H2与Cl2混合气体光照爆炸后的所有物质恰好使b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b与a的关系可以是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工业用来制取漂白粉.

思考:a、工业上为什么用Cl2来制取漂白粉?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成分是什么?其漂白原理是什么?

c、自来水净化过程可用液氯和绿矾来净化消毒,也可用氯胺(NH2Cl)来杀菌消毒、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净化消毒过程.

(a、形成比次氯酸更稳定的比次氯酸盐,便于运输、保存.

b、CaCl2和Ca(ClO)2,Ca(ClO)2,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Cl2+2Fe2+=2Fe3++2Cl-,  Fe3++3H2O    Fe(OH)3(胶体)+3H+――净化

Cl2+H2O    HClO+HCl――杀菌  NH2Cl+H2O     NH3+HClO)

③其它还原性化合物

S2-(H2S)+Cl2――         Br-+Cl2――    Fe2++Cl2――

SO32-(SO2)+Cl2+H2O――  I-+Cl2――

取代反应CH4+Cl2  光  CH3Cl+HCl

④有机物            o +Cl2  Fe  o-Cl+HCl

加成反应 CH2=CH2+Cl2    CH2-CH2

Cl   Cl

篇3:《卤素》复习教案三

《卤素》复习教案(三)

一、卤族元素

(一)卤素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物理性质

随卤素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其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prefix = w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从F2        I2

1、颜色渐加深,状态从气     液      固,密度从小    大,熔沸点由低     高(分子晶体)

2、单质的溶解性——除氟外(与水剧烈反应)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且由大    小,都易溶于有机溶剂,下表列出Cl2、Br2、I2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CCl4

汽油(苯)

Cl2

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

Br2

橙色

橙红色

橙红色

I2

棕黄色

紫色

紫红色

(二)化学性质

由于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极易得一个电子,因此卤素都是强氧化剂,在自然界均只以化合态存在.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减弱,得电子能力渐减弱,其氧化性逐渐减弱,主要表现:

1、都能与金属反应

①F2和所有金属都能反应.

②Cl2和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③Br2和较活泼金属反应.

④I2只和活泼金属反应.

2、都能与H2、P等非金属反应.

①F2和H2在暗处即爆炸(F2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②Cl2和H2需光照爆炸

③Br2和H2需加热且缓慢化合(不爆炸)

④I2(蒸气)和H2持续加热且仍为可逆反应.

3、特性:

          易升华

①     I2                         ②溴——唯一的常温呈液态的非金属,易挥发保存时加水封.

使淀粉变蓝色

③     F2——最强氧化剂,不能用氧化剂将F-氧化为F2(只能用电解法)F元素无正价.

且能与稀有气体化合.

④卤化氢——均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其中只有HF剧毒,但HX都是大气污染物,水溶液均呈酸性,只有氢氟酸是弱酸,从HF   HI,酸性逐渐增强.

⑤NaX——只有NaF有毒可用作农药.

⑥CaX2——只有CaF2不溶于水,CaCl2作干燥剂.

⑦AgX——只有AgF可溶,AgX均具感光性,AgBr作感光材料,AgI作人工降雨材料.

HClO、HClO2、HClO3、HClO4

酸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

二、卤素互化物——(n=1,3,5,7)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具有强氧化性.

例:已知BrFn与水按3:5物质的量比反应,生成HF、HBrO3、O2和Br2,且O2和Br2物质的量相等.请回答:

(1)n=        (2)氧化产物是         (3)1mol水可还原      mol BrFn?

解析:(1)根据题意:反应式为3BrFn+5H2O=3nHF+aHBrO3+bBr2 +bo2

由于O2与Br2物质的量相等,且反应物只含3mol Br元素,则a=b=1根据H原子守恒3n+1=5×2  n=3.

(2)元素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是氧化产物,显然为HBrO3和O2.

(3)还原1mol BrF3必提供3mol电子,而1mol水只能提供2mol电子则可还原BrF3.

3、拟(类)卤素——这些虽然不含卤素原子,但其性质与卤素相似.如

(CN)2、(SCN)2、(SeCN)2、(OCN)2等。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CN)2+H2O——       Fe+(SCN)2——

   MnO2+HSCN  △        (CN)2+CH2=CH2

《卤素》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氯气有毒,有强氧化性,所以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B、常温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体积Cl2,所以饱和氯水是浓溶液.

C、氯气跟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Cl2和H2O的`反应.

D、在使用漂白粉时,加入醋酸可增强漂白作用.

2、  在一支试管中盛有某种固体物质,加适量溴水后,溶液颜色不会褪去的是(      )

A、KOH      B、KI      C、Na2SO3     D、FeCl2

3、  关于氯气和S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Cl2 比SO2更易溶于水

B、常温下等体积的Cl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时无明显现象

C、Cl2和SO2分别通入H2S溶液中都可变浑浊

D、等体积的Cl2和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的紫色立即褪去

4、  氯水不稳定,因为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为了提高氯水的

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通入少量H2S气体        B、加入少量小苏打

C、通入少量HCl气体        D、增大氯水浓度

5、实验室测量食盐中KI含量,常在一定条件下用过量溴水使KI变成碘,用煮沸法除去过量的溴避免干扰,再利用反应2Na2S2O3+I2=Na2S4O6+2NaI来分析碘的含量试回答:

(1)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

A、石蕊      B、酚酞     C、甲基橙     D、淀粉液

(2)假若溴大大过量时,宜用除去溴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过量AgNO3溶液      B、加入苯酚

C、加入足量KI              D、加入溴化钾

6、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IBr是共价化合物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IBr跟水反应时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IBr跟NaOH稀溶液反应时,生成NaI、NaBrO、H2O

7、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为N≡C-C≡N;其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CN)2分子中C——C键的键长小于F——F键的键长

B、氯化钠和氰化银均不溶于水

C、一定条件下,(CN)2可以和不饱和烃起加成反应

D、(CN)2和NaOH的反应可生成NaCH、NaOCN和H2O

8、在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3种气体正好反应,

冷却至室温后,所得液体产物浓度为25.26%,则容器中原有H2、O2、Cl2的分子个数比是(      )

A、6:3:1      B、9:6:1      C、13:6:1      D、10:6:1

二、推断题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可能存在.但自1971年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制取了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强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0C下将氟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了毫克量的次氟酸.写出次氟酸的结构式,并标明各元素的化合价                 .次氟酸很不稳定,刹那间就被热水所分解,此时得到的溶液,既表现有氧化性(对于NaI),又表现有还原性(对于酸性KMnO4)试推断次氟酸在水解时能生成什么产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1)次氟酸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产物显示氧化性的离子方程式

(3)产物显示还原性的离子方程式

【针对性训练答案】

一、1、B    2、B、D    3、C    4、C    5、(1)D(2)B    6、D     7、C、D

8、C

二、+1       0        -1

H——O——F    H2O2

(1)HFO+H2O=H2O2+HF

(2)H2O2+2H++2I-=I2+2H2O

5H2O2+2MnO4-+6H+=2M

篇4:高一化学复习知识点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上册基本知识点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篇5:高一化学基本复习知识点

离子反应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①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股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离子反应

a.定义: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

b.本质:溶液中某些离子能相互作用,使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c.、离子反应分类与发生条件:

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书写步骤:

“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四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2)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3)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篇6:高一化学知识点复习:碱金属

高一化学知识点复习:碱金属

第一节 钠(Na)

1.五字口诀:白,小,小,低,导.(物理性质) 浮,熔,游,嘶,红.(钠投入水中)

(1)白: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1)浮:浮在水面上(密度小)

(2)小:硬度小 (2)熔: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熔点低,反应放热)

(3)小:密度小 (3)游: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放出气体)

(4)低:熔点低 (4)嘶:发出嘶嘶的响声(气体流动)

(5)导:电和热的良导体 (5)红: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产物显红色)

2.钠遇酸溶液时先与溶质反应再与水发生反应,与其他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发生反应再与溶质反应.

3.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1.氧化钠(Na2O):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

2.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可作两剂:(1)漂白剂 (2)供氧剂

运输海产品时不用过氧化钠而用二氧化钙(CaO2),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是强碱,二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

为微溶物是弱碱.

3.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是白色粉末.

4.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是一种细小的白色晶体.碳酸钠比碳酸氢钠容易溶解与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HCl)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5.区分碳酸钠和盐酸:把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有气泡生成,把盐酸滴入碳酸钠中无气泡生成.

6.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之间的转换:向碳酸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

向碳酸氢钠中加入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1.其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

2.在元素周期表中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还原性和碱性逐渐增强.

3.锂(Li)保存在液态的石蜡中,钠(Na)钾(K)铷(Rb)铯(Cs)保存在煤油中.

4.最软的金属:铯.

5.焰色反应: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物理现象)

6.铂,铁,镍没有焰色反应.

7.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的颜色,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铜:绿色;钡:黄绿色.

8.为什么向饱和的碳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晶体析出?

原因: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溶质质量增;反应过程中同时消耗溶剂水;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篇7:高一化学《环境保护》教案

高一化学《环境保护》教案

高一化学《环境保护》教案 1.大气污染的含义 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⑧…… 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下载地址:www.huaxuefudao.com/DatumInfo-2537.aspx

篇8: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 (一)物理性质 展示:一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 巡回指导,特别是对学生闻二氧化硫的气味的方法进行指导。 观察集气瓶中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并闻二氧化硫的气味,让学生对二氧化硫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学会观察方法。 总结: 1.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教师介绍)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讲述: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还会使人死亡。而含二氧化硫的空气不仅对人和动植物有害,还会腐蚀金属制品,损坏油漆颜料、织物、皮革等。 倾听、记忆 了解二氧化硫的毒性。   下载地址:www.huaxuefudao.com/DatumInfo-2534.aspx

篇9:高一化学上册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随堂练习]

1.下列各类反应中,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类型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Fe2O3+3H2SO4====Fe2(SO4)3+3H2O B.CuO+H2====Cu+H2O

C.Fe2O3+3CO2====Fe+3CO2 D.H2+ S====H2S

篇10: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重点、难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

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类型:

n 离子互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当有难溶物(如CaCO3 难电离物(如H20、弱酸、弱碱)以及挥发性物质(如 HCl)生成时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n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n 注意点: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 如实验室制氨气 (NH4)2SO4 +Ca(OH)2 稢aSO4+2NH3↑+2H2O

H2S气体的检验 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盐的弱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l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l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l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l、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④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3)离子方程式: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固体和Ca(OH):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稢aCl2+2H2O +2NH3 ↑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碱(如NH3·H20)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如:

CO2+2OH-=CO32-+H2O 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SO3- +H+=SO2↑+H2O

(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SO42-=Ag2S04 ↓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02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 ↓+H2O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烧碱滴人Ca(HC03)2溶液,有

Ca2++HCO3-+OH-=CaCO3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烧碱溶液(此时NaOH过量),有

Ca2++2OH-+2HCO3- =CaCO3↓+CO32- +2H2O

1.离子共存问题

(1)“不共存”情况归纳

①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PbCl2、H2S04、Ag2S04等。

②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气体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S2-、HCO3-、SO32-、HSO3-和OH-与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气体或S2-变成HS-,CO32-变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H3COO-、OH-、PO43-等离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④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如Al3+与AlO2-、Fe3+与HCO3- 、Al3+与HS- 、S2-、HCO3-、CO32-等离子。

⑤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2-、Fe3+与I-等。

⑥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与SCN-生成2+,Ag+、NH4+、OH-生成+,Fe3+与C6H5OH也络合等

(2)离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况的归纳。

①某些弱碱金屑阳离子,如:Zn2+、Fe3+、Fe2+、Cu2+、Al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OH-则促进水解生成弱碱或难溶的氢氧化物。故上述离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OH-(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时的酸性溶液, Fe2+等还原性离子不与之共存。

②某些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等可和酸发生反应,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与碱反应,故此类离子与H+和OH-都不能共存。

③某些弱酸的阴离子,如:CH3COO- 、S2-、CO32-、PO43-、AlO2-、SO32-、ClO- 、SiO32-—等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H‘则促进其水解,生成难电离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所以这些离子可和OH-(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强酸的酸根离子和强碱的金属阳离子,如:Cl-、Br- 、I-、SO42-、NO3-、K+、Na+等离子,因为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所以不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与Ba2+不共存。

⑤某些络离子,如+,它们的配位体能与H+结合成NH3 + +2H+=Ag++ 2NH4+,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即可与OH-共存,而不能与H+共存。

分析:“共存”问题,还应考虑到题目附加条件的影响,如溶液的酸碱性、PH值、溶液颜色、水的电离情况等。

篇11: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教案

高一化学二氧化硫教案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硫在氧族中燃烧能够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播放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

引言:我们以硫为代表物,认识了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现在我们要学习硫的重要氧化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讲述:物理性质

展示:闻气体气味正确方法的图片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此处若无演示条件,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物质分类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既说明它能溶于水,又说明它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在此可以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

讨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始水面没有顺利上升?振荡后水面很快上升?(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溶液,阻止SO2的吸收。

)

要求:学生写出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简介:亚硫酸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推断它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讲述:当二氧化硫遇到强还原剂时,表现出氧化性。例如: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可以生成硫和水。

过渡:二氧化硫主要表现出还原性。

讲述: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

增加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由此推断二氧化硫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氯水、溴水褪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与氯气等作对比,小结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推断它的用途。

过渡:二氧化硫在工业上可以作漂白剂,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但是也有不法之徒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让馒头、银耳变得更白,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的身体健康。请同学们今后要注意。此外,二氧化硫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

讲述: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的概念和危害。

展示图片、播放有关酸雨的录像。

小结:

作业:写出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可逆反应);

(过量)

(2)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弱氧化性:

②较强的还原性:

如能使氯水、溴水、溶液褪色。

(与有类似反应)

*(此方程式不要求学生掌握)

(3)漂白性

3.用途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酸雨

篇12:高一化学教学教案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的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的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的方法:启发式

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的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篇13:高一化学教学教案

一、学习的目标分析

(一)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 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的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

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的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的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的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篇14:高一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一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一化学电解质教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

3..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板书或投影,边板书边讲解):

单质

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酸碱盐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板书或投影]:

一、电解质的电离

[演示]: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左右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猜测: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质疑]: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

[演示或模拟动画实验]: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质疑]:为什么都含有Na+、Cl-的NaCl晶体和NaCl溶液一个导电,另一个不导电?

[讲解并分析]:NaCl晶体虽含Na+、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结合NaCl晶体溶于水的电离过程的动画演示,强化说明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并引出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板书或投影]:

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NaOH=Na++OH-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KOH、Ba(OH)2;Na2CO3、CuSO4、BaCl2(三学生上黑板)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分析的具体指向——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

[学生归纳]: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转折]: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板书或投影]:2.酸、碱、盐是电解质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演示]:通过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演示]: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学生归纳]: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问题解决]:电解质知识运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人体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它的踪迹。比如身体有汗的人为何接触使用着的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人体在大量流汗后为何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在海上遇险的人们,喝海水为何如同“饮鸠止渴”?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电解质知识加以解释。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酸:………H2SO4=2H++SO42-

电解质碱:………Ba(OH)2=Ba2++2OH-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化合物盐:………Al2(SO4)3=2Al3++3SO42-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酒精、蔗糖等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

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4-2B.HF=H++F-C.HI=H++I-D.Na2CO3=Na++CO32-

[结束语]: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说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那么,电解质溶于水后是否都能全部电离?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自己去解决,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参看P40“知识点击”部分,也可以通过在Internet网在“googl”输入关键词“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进行自主学习

第2节 电解质

一. 教学内容:

第二章 第二节 电解质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

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四. 知识分析

(一)电解质的电离

实验探究:测试物质的导电

现象 结论 解释

NaCl晶体 灯泡不亮 不导电 晶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NaCl(熔融) 灯泡亮 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NaCl溶液 灯泡亮 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 自由移动的电子

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电离:

(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条件:溶于水或熔化

2、电离方程式:用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练习:写出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Ba(OH)2=Ba2++2OH-

Fe2(SO4)3=2Fe3++ 3SO42- (NH4)2CO3=2NH4++CO32-

3、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比较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含义 溶于水或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 溶于水或熔化时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能否电离 能 不能

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阴、阳离子 分子

物质类别 酸、碱、盐等 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等

举例 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 二氧化碳、甲烷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含义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

电离条件 在水溶液中

电离程度 全部 部分

溶质粒子种类 阴阳离子 分子和离子

化合物种类 强酸 强碱和大部分盐 弱酸 弱碱和水

实例 H2SO4 Ba(OH)2 NaCl CH3COOH NH3H2O

扩展: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a、写出CH3COOH、H2CO3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CH3COOHCH3COO-+H+

H2CO3HCO3-+H+ HCO3- H++CO32-

b、写出NH3H2O、Fe(OH)3的电离方程式:

NH3H2ONH4++OH- Fe(OH)3Fe3++3OH-

练一练: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弱电解质的是( ),非电解质的是( )

A、KI B、乙醇 C、氨水 D、蔗糖 E、HClO F、硫酸氢钠 G、NH3H2O H、液氯 I、CO2 J、硝酸 K、Na2O

(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Al2(SO4)3=2Al3++3SO42- B、NH3H2O =NH4++OH-

C、NaHCO3=Na++HCO32- D、H2SO4=2H++SO4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

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

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NH4Cl溶液

答案:(1)AFJK;GE;BDI (2)C (3)C (4)BD

小结:

1、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

2、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HCl HNO3 H2SO4

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2

盐:NaCl K2SO4 KClO3 FeCl3

金属氧化物:CaO Na2O

常见的弱电解质:

弱酸:CH3COOH H2CO3 HClO

弱碱:NH3H2O H2O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离子反应:

(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实质: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3)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挥发性物质。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2)书写:

步骤:

a、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即易溶性强电解质)改写为离子形式,难溶物、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c、删去等号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d、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及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如: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

Ba2++2Cl-+2H++SO42-= BaSO4↓+2Cl-+2H+

Ba2++SO42-= BaSO4↓

(3)含义:表示一类化学反应。

练一练: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铁与稀硫酸

②碳酸钙与盐酸

③钠与水

④澄清石灰水与硝酸

⑤小苏打溶液与苛性钠溶液

⑥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⑦氢氧化铜与硫酸

⑧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①Fe+2H+=Fe2++H2↑

②CaCO3+2H+=Ca2++CO2↑+H2O

③2Na+2H2O=2Na++2OH-+H2↑

④H++OH-=H2O

⑤HCO3-+OH-=CO32-+H2O

⑥H++OH-= H2O

⑦Cu(OH)2+2H+=Cu2++2H2O

⑧Ca2++CO2+2OH-= CaCO3↓+H2O

(4)书写原则:

a、合事实

b、须二“恒”

c、“号”符实

d、“拆”合理

(5)检查

a、符合物质反应的客观事实

b、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必须遵循电荷守恒原理

d、必须遵循定组成规律

(三)物质的检验

1、不用外加试剂

方法:观察法、加热法、借用试剂法、相互作用法

练一练:不用外加试剂鉴别四种溶液:NaOH、KCl、CuSO4、MgCl2

答案:先观察溶液呈蓝色的为CuSO4溶液,再用其与剩余无色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再用NaOH溶液与剩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剩余的是KCl溶液。

2、限用一种试剂

练一练:限用一种试剂鉴别三种无色溶液:KCl、Na2CO3、Ba(NO3)2

答案:硫酸

3、任选试剂

练一练:

(1)鉴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

答案:碳酸钠溶液

(2)某溶液中含有SO42-、CO32-、OH-、Cl-,请分别检验

①先检验OH-,加入酚酞试剂。

②后检验CO32-,加入HNO3试剂,离子方程式2H++CO32-=CO2↑+H2O

③再检验SO42-,加入Ba(NO3)2 试剂,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④最后检验Cl-,加入AgNO3试剂,离子方程式Ag++Cl-=AgCl↓

(四)离子共存问题

凡离子间能发生离子反应的,均不能大量共存。

练一练: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Ag+、NO3—、Cl— B. Ba2+、Na+、CO32-、OH-

C. Mg2+、Ba2+、OH-、NO3- D. H+、K+、CO32-、SO42-

E. Al3+、Fe3+、SO42-、Cl- F. K+、H+、NH4+、OH-

2、在某无色透明的pH=0的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4+、NO3-、Al3+、Cl- B.Na+、S2-、K+、NO3-

C. MnO4-、K+、SO42-、Na+ D.K+、SO42-、HCO3-、Na+

3、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

A. Na+ K+ Cl- B. Mg2+ Cl-

C. K+ Na+ SO32- D. K+ Na+ ClO-

4、某强碱性溶液中,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Na+、、B. Na+、、Cl-、ClO-

C. H+、Mg2+、、D. Ag+、K+、、Na+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酸性溶液Na+、K+、、NO3- B. 酸性溶液Fe3+、、S2-、

C. 碱性溶液Na+、K+、Ag+、D. 碱性溶液Ba2+、Na+、、Cl-

6、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Ag+、、Cl- B. Mg2+、、、Cl-

C. Ba2+、K+、Cu2+、Cl- D. Zn2+、Na+、、

7、在溶液中能共存,加OH-有沉淀析出,加H+能放出气体的是( )

A. Na+、Cu2+、Cl-、B. Ba2+、K+、OH-、

C. H+、Al3+、、D. Na+、Ca2+、Cl-、

8、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Al3+、Ag+、、Cl- B. Mg2+、、、Cl-

C. Ba2+、K+、S2-、Cl- D. Zn2+、Na+、、

9、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pH=1的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

A. 、K+、Na+、B. Na+、K+、SO32-、Cl-

C. Mg2+、、Cl-、D. Ba2+、K+、S2-、

10、某强碱性透明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可能是( )

A. Na+、Cl-、Al3+、Ca2+ B. K+、S2-、、

C. Al3+、Mg2+、Cl-、D. Fe2+、Na+、K+、Cl-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1)K+、NH4+、HCO3-、OH- (2)SO32-、SO42-、Cl-、OH-

(3)Fe3+、Cu2+、SO42-、Cl- (4)H+、K+、Al3+、HSO3-

(5)Ca2+、Na+、SO42-、CO32-

12、某饱和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Ag+、Ba2+、Al3+,同时测知此溶液中pH=3,则该溶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可以是下列中的( )

A. CO32- B. SO42- C. NO3- D. S2-

13、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Ag+、Ca2+、Br-、SO42- B. H+、SO32-、SO42-、Ba2+

C. Na+、Cl-、SO42-、SO32- D. H+、Na+、Cu2+、S2-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OH- 、Cu2+ 、Cl- B. HCO3- 、Na+ 、OH- 、K+

C. K+ 、CO32-、Br- 、SO42- D. H+ 、Cl- 、Na+ 、SO32-

15、向0.1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 )

A. Na+、B. Na+、

C. 、D. Na+、OH-

答案:

1、E 2、A 3、B 4、B 5、A

6、A 7、D 8、AC 9、C 10、C

11、2、3 12、C 13、C 14、C 15、B

小结:

(一)正确判断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是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如:能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弱电解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氢离子与弱酸的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O32-、HCO3-、CH3COO-、HS-、S2-、F-、SO32-、HSO3-、PO43-、HPO42-、H2PO4-等都不能与H+大量共存。

2、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金属阳离子及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大量共存,如:NH4+、Fe3+、Fe2+、Cu2+、Al3+、Zn2+、HCO3-、HS-、H2PO4-、HPO42-、HSO3-、等与OH-不能大量共存。

3、能生成难溶(微溶)物质的两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a2+与CO32-,Ba2+与

SO42-、Cu2+与S2-,Pb2+与SO42-、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二)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1、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等。

2、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等。

3、MnO4-,ClO-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4、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篇15:高一化学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

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

1、说实验:

①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②乙醇氧化,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以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

2、说现代化教学手段:乙醇主要化学性质可用以下两个方程式作代表:

(1)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以上二个反应的过程可用电脑动画模拟,以便让学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应的本质及断键的部位,让微观反应宏观化。

篇16: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

高一化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1.贴有下列危险品标志的药品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A.6剧 B.4遇湿易燃物品 C.8腐蚀品 D.6有害品(远离食品)

2)理解过滤和蒸发的原理,能够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对应的混合物。

2.下列关于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使溶液稀些,以保证食盐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3)结合具体实验现象,能说出蒸馏、萃取和分液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模仿完成教材中的萃取和分液实验。

3.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4.欲萃取碘水中的I2 ,不能作为萃取剂的是

A.苯 B.酒精 C.CCl4 D.汽油

5.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分离方法一般有过滤、蒸发、蒸馏……,欲把碘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现象

接着可用 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操作时用到的化学仪器叫 。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能够识别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和分液过程中使用的仪器。

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8.下列仪器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的是

A.烧杯 B.蒸馏烧瓶 C.锥形瓶 D.蒸发皿

5)能够说出检验SO42-的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并能独立进行有关的操作。

9.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1mol微观粒子集体的规模大约是6.02×1023个,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2)知道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是粒子数目、大小和距离。通过绘制微观模型图,理解三个因素对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的意义,能够说出气体的体积与粒子的数目、温度、压强的关系。

10.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科学上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是1mol

C.1mol硫酸钠中含有6.02×1023个硫酸钠分子

D.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距离几乎相等

3)能够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知道特定条件下,其数值约为22.4L,条件改变,数值将发生改变。

1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

4)知道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多种,能够说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

13.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CO3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① 将10.6 g Na2CO3 溶于100mL水中

② 将28.6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 将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

5)能够进行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领会上述各量之间换算的关键是经过“物质的量”这一“桥梁”来实现的。

1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4℃时2.7mL 水 B.2.24L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

C.6.02×1022个氯化氢分子 D.4.9g 磷酸

1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3 B.CH4 C.COD.N2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17.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

18.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

6)知道定量配制溶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精确度要求,选择所需仪器,独立完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只要求会配制没有明显热效用的溶液)。

19.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 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D.重新配制

(3)乙学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7)知道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0.实验室需配制一种强酸溶液500mL,c (H+)=2mol/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

A.取100mL5mol/LH2SO4,加入400mL水

B.取200mL5mol/LHCl,加水稀释至500mL

C.取100 mL5mol/LH2SO4,加水稀释至500mL

D.取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释至500mL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1.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标准: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C.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

22.下列物质既是钾盐又是无氧酸盐的是

A. KCl B. K2SO4 C. Na2CO3 D. KOH

3)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3.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A.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能不能透过半透膜

C. 能否透过滤纸 D. 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2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溶液 D. NaCl溶液

2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C. 豆浆是属于胶体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是大于100nm

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6.鉴别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A. 萃取 B. 蒸馏 C. 过滤 D. 丁达尔效应

27.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电解质的概念是离子反应的基础。

28.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SO4 B. Al C. 石墨 D. 蔗糖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9. 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Na+、H+和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3)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其表达方式是离子方程式。

3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OH- + H+ === H2O 表示的是

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B. Ba(OH)2 + 2HCl === BaCl2 + 2H2O

C. Cu(OH)2 + 2HNO3 === Cu(NO3)2 + 2H2O

D. KOH + HCl === KCl + H2O

3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Na+、H+、CO32-、Cl- B.Na+、Ba2+、Cl-、SO42-

C.K+、H+、SO42-、OH- D.Ag+、Al3+、NO3-、H+

32.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哪种离子数目会减少

A.CO32- B.Cu2+

C.SO42- D.Ba2+

3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OH- + H+ ===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 + 2OH- === Mg(OH)2↓

3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C和CuO混合高温加热 B. K2SO4溶液和 MgCl2溶液

C. Na2SO4 溶液和盐酸 D. NaOH溶液和Fe(NO3)3溶液

4)会写常见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3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OH === Na+ + O2- + H+ B. FeCl3 === Fe3+ + Cl3-

C. Ca(NO3)2 === Ca2+ + 2(NO3) 2- D. H2SO4 === 2H+ + SO42-

5)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36.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O32-+2H+=H2O+CO2↑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2Fe3++3H2↑

C.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CO32-+2H+=H2O+CO2↑

D.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 H++OH-=H2O

37.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写出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

(1)Na2SO4溶液(CuSO4)

除杂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2)FeCl2溶液(CuCl2)

除杂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3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按要求回答问题。

(1)稀硫酸、稀盐酸

①可选用鉴别的试剂有(填编号) 。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Ba(OH)2溶液

②鉴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9.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2)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并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

40.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

A.PCl3→PCl5 B.MnO4--→Mn2+ C.SO3→HSO4- D.CO2→H2CO3

41.某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的变化是

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42.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箔的反应是:2Fe3++Cu === 2Fe2++ Cu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u是还原剂,被腐蚀 B.Fe3+是氧化剂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4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

(1)在制备下列三种气体时,盐酸起什么作用:(填序号)

制备H2 Zn + 2HCl == ZnCl2 + H2 ↑ 盐酸起 作用

制备Cl2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盐酸起 作用

制备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盐酸起 作用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3)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44.糕点等食品包装入一个类似干燥剂的小袋――脱氧剂。其作用是吸收氧气,使食物因缺氧而不变质、发霉等,从而长期保存食品。铁脱氧剂就是利用铁易被氧化的性质来吸收氧气,最终产物是Fe2O3∙3H2O。有关反应如下:

① 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 2Fe(OH)3==Fe2O3∙3H2O

(1)以上反应中,从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包括 和 两种类型;

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看包括 和 两种类型。

(2)反应中作氧化剂的物质有 ,反应中Fe(OH)2是 剂。

4)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45.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金属冶炼 B. 石灰水粉刷墙壁 C. 食物腐败 D.燃放鞭炮

46.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Na、Mg、Al、Fe、Cu等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等);了解钠的保存;钠与氧气、钠与氯气、钠与水的反应。

②了解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征(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利用镁的化学性质归纳金属的共性。

③能描述铝的的物理性质,了解铝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及其铝与强碱溶液等化学性质;知道铝的常见用途。

④了解铁的物理性质,认识铁的化学性质。了解铁与水反应。

47.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银白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8.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49.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碳酸钠 B.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碳酸钡

50.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水反应,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A. K B. Mg C. Fe D. Cu

5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②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③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铜 ④金属钠有强还原性

⑤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的化合价显+1价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理解化学计量数比就是物质的量的比,能根据关于物质的量的比例式进行计算。(略)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几种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认识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理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等的反应,知道过氧化钠的用途。

②了解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氧化铝与酸、强碱反应的性质,掌握知道氧化铝的一些用途。

③了解铁的氧化物FeO、Fe2O3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52.现在MgCl2、AlCl3、CuCl2、FeCl3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氨水 B.AgNO3 C.NaOH溶液 D.NaCl

5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 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 碳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D. 硫酸钠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54.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

B.Na2O2具有强氧化性

C.Na2O有漂白作用

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含氧酸盐,都是碱性氧化物

5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 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56.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 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2)了解几种金属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金属氢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①掌握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了解氢氧化铝与酸、强碱反应,知道氢氧化铝受热分解(难溶性氢氧化物受热分解)等性质。

②了解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得。氢氧化亚铁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氢氧化铁。

57.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D.氨水

3)了解常见几种盐的性质。

①知道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

②能根据盐的通性,认识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等化学性质。掌握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

③知道用可溶盐与氨水制备氢氧化铝。

④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理解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以及Fe3+和Fe2+的相互转化。了解Fe3+的检验、鉴别方法。

58.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D.明矾:净水剂

59.下列各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Fe2+溶液和Fe3+溶液的是

A.NaOH 溶液 B.盐酸

C.NH4SCN 溶液 D.KSCN 溶液

60.下列有关Na2CO3与 NaHCO3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B.碱性:Na2CO3 < NaHCO3

C.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 NaHCO3

D.Na2CO3与 NaHCO3可相互转化

61.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二者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 . 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则不能。

62.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铁丝置于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

63.在FeCl2、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除铜粉外,还有少量铁粉则滤液中

A.肯定有Fe2+,可能有Fe3+ B.肯定有Fe3+,一定没有Cu2+

C.肯定有Cu2+,一定没有Fe3+ D.肯定有Fe2+,一定没有Fe3+和Cu2+

64.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NaHCO3比Na2CO3稳定

B.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性大

C.质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多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5.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

66.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A是 ,B是 ,C是 ,X粉末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67.Fe(OH)2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Fe(OH)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获得白色的Fe(OH)2沉淀,可以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 常采用 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 溶液液面

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4)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都有焰色反应,能够说出Na、K的焰色反应现象。

68.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了解合金的种类和性能与成分有关。

①能说出青铜的主要成分,钢的主要成分。

②能列举出铜合金、钢等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6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B.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70.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篇17: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的计划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的计划

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化学备课组

根据化学教学计划和考试进度要求,这次期末考试内容为高一化学上半册全部内容,内容多,时间紧。为了考出较好的成绩,研究常州市样卷,针对教研室出题意图,针对重点复习。我备课组作如下安排:

1 复习时间:约为十天,即元月五号到十五号。

2 复习内容:整册教材,四个专题,十个单元。

3 复习重点:2、3、4、5、9、10单元。

4 复习过程方式: (2) 根据复习顺序以及《学习与评价》留下来的专题复习资料,讲解专题复习练习,特别期中考试后的内容。

(3) 根据四个专题具体内容,精选三份练习题,期中考试前的一份,期中考试后的两份。针对学生弱点,加强针对性练习。具体安排为:史可卫负责两份,吴柯军负责一份,抽空考试形式叫学生练习,抓住学生存在问题,精讲,并能延伸知识点,以求实效。

(4) 针对学生调查反应,练习效果,出一分简单的概念性试卷,回归课本,增强学生考试信心(吴柯军负责)。

(5) 指导学生复习方式方法,让化学知识在学生脑中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

(6) 最后一节课为考前指导:解决如下问题:a 教学生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b 如何挖掘题意,与知识点联系进行解题;c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各种试题应答策略。

篇18:上海高一化学下教案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

[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篇19:上海高一化学下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

(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

(3)学生体会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筛选、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长安二中高一年级平行班的学生

2.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

3.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

4.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5.学生已经对钠的原子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非金属元素氯的有关知识。

6.学生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2.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逐步启发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问题和实验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4.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分析

1、通过图片和多媒体电脑演示

2、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媒体图片展示

3、演示实验,改进实验

4、通过提前录制视频展示。

篇20:上海高一化学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

4.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5.通过了解侯德榜制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na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

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共1课时

●第一课时: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也可以用此法: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请学生用玻璃管吹气,过一段时间,棉花就会剧烈燃烧,所以也叫“吹气生火”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na2o2

既是氧化剂有时还原剂。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

[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设问:na2o2与盐酸反应产物呢?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2na2o2+4hcl====4nacl+o2↑+2h2o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上海高一化学下教案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