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左右》教案设计(一年级认识左手右手图片)(一年级认识左右教学视频)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3篇一年级《认识左右》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一年级《认识左右》教案设计

一年级《认识左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 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 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教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评析: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知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和掌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领域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总评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篇2: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它们的十进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学会兑换人民币.培养学生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的钱数和根据人民币的票面数出它们所表示的钱数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受到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种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

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10个一是(  )  10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到商场买东西,到书店买书,都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对了,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听说过哪些货币的名称?(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磅,法国的钱叫法郎,……)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教学例1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各种分币.请同学们从自己面前摆放的人民币中指出1分、2分、5分硬币摆在桌面上.(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逐个出示1分、2分、5分硬币让学生看,并把放大的硬币示意图贴在黑板上)

师:1分、2分、5分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它们的币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样的.

教师指着示意图提问:你怎么知道哪个是1分的硬币?( 1分的正面有数“1”,数“1”下面有“壹分”字样,“壹分”周围有麦穗图案)

师:谁说一说2分的硬币有什么特点?(2分的上面有数“2”,数“2”下面有“贰分”字样,“贰分”周围也有麦穗图案.它比1分硬币稍大一点)

师:谁告诉大家5分的硬币上面有什么特点?(5分上面有数“5”,数“5”下面有“伍分”字样,“伍分”周围也有麦穗图案.它比2分、1分硬币都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分、2分、5分的硬币,同学们看一看硬币的背面有什么图案?(人民币的背面是国徽图案)

师:在国徽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这些是人民币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护人民币,你们从小也要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2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让学生自己摆出学具,两个1分的)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1分币?(同上)

师:一个5分币可以换几个2分和几个1分的呢?有几种换法?(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自己不同摆法的思路)

3.教学例2.

出示投影片,教师用壹分币一个一个地数,数出10分来.

师:10个1分是多少分?(10个1分是10分)

师:想一想10分可以换学具中的哪一张人民币?请你悄悄地找出来,老师说一二三,你们一起举起来,看谁找得对.(学生举起1角)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10分可以换1角,1角的人民币左、右两个下角都有一个“1”字,面上有“壹角”两个字)

师:你真聪明,不但找得快,而且还说出10分可以换1角.那么1角也可以换成10分,1角和10分同样多,因此我们说:1角等于10分.(板书:1角=10分)

师:想一想几个2分币可以换1角?几个5分币可以换1角?(5个2分币可以换1角,2个5分币也可以换1角)1角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教师边说边板书并贴示意图)

4.教学例3.

师:请同桌的同学一起在学具中找出2角和5角人民币,互相说说2角和5角的人民币各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后,指名说出2角和5角人民币的特征.教师板书并贴示意图)

师:一张2角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

师:一张5角的可以换几张1角的?谁与我兑换.(指定一名学生与教师兑换)还可以怎样换呢?(5角换3张1角和一张2角;换2张2角和一张1角的)

5.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所有1角的人民币,一角一角地数,数到10角.(学生动手数出10角)谁来告诉大家可以换一张什么样的人民币?为什么?(10角可以换一张壹元的人民币,因为1元=10角)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币.(教师同时板书并贴示意图)10角可以换1元,1元也可以换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1元也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师:到现在我们认识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分、2分、5分三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角、2角、5角三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只有1元的1种)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其它纸币的,以后我们再学习.

师:请同学们看书:p.38~p.39.并在书上填空.集体订正后,让学生口答一元等于多少分?

师:你们认为人民币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全国12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将是1千2百万元,能够建成几十所希望小学.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勤俭持家节约用钱.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p.40做一做中的第1题.(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来是(  )角(  )分.

(2)把3张1角、1个5分、2个2分合起来是(  )角(  )分.

2.游戏:教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购买.

一支铅笔:1角5分  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  一块手帕:3角6分

一本书:1元5角8分

3.抢答题

1角=(  )分  10分=(  )角  3角=(  )分

40分=(  )角  6角=(  )分  50分=(  )角

4.教科书p.40做一做中的第3题填在书上.

5.课堂练习:p.43练习十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以及它的十进关系有一个直观形

象的初步认识,教学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课前应备有足够的学具,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通过看、想、拿、换、说,

使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1角=10分的进位关

系.在此基础上,运用迁移规律,学习了1元=10角,进而得出1元等于100分.并适时地

归纳、概括出这节课认识的几种人民币,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了整体认识.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教师在教学中还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教育,为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起到良好作用.

板书设计

篇3:一年级上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图形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二、操作感知 :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4、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四、游戏“看谁摸得准”。

1、老师与一生做游戏(示范)。

2、小组游戏。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五、巩固练习(第37页1、2题)。

六、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或者参与运球游戏。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球能任意滚动。

2、小组交流,汇报。

七、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他们的样子你都记下了吗?

2、猜一猜。

篇4: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3认识钟表。

二、教学准备

实物钟、课件、学具钟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钟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尽管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认识钟表”,但对学生而言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已会看整时,几时半对少数学生来说也不算难(特别是城镇的孩子)。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我们教师备课时首先应面对的,而且知识间的对比也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看时间的方法。因此,我决定把认识整时和几时半放在一节课内完成,将认识钟面和整时较快带过,把重点放在认识几时半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大格、12个数。通过观察与讨论,发现整时和几时半钟面上指针的规律,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

2、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及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策略

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首先,通过观察两个小朋友的周末作息时间表,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再利用这两个不同时间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使整个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总结出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变枯燥的教学活动为有趣的学习活动。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听一听(课件演示:钟表的嘀嗒声)

(二)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钟表)

(三)揭题:认识钟表

(四)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钟表?

(五)欣赏古今钟表图片: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钟表的图片,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式各样的钟表,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了。

二、联系生活,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1、看一看钟面都有什么?

(1)小组观察

(2)小组交流

(3)汇报

2、钟表有什么用呢?

(二)认识整时

1、你会看时间吗?我们来看看晨曦小朋友(本班同学)

星期六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起床学习吃饭睡觉

(生活情景图略)

7时9时11时8时

(1)与同桌说一说晨曦小朋友什么时候干什么?

①个别汇报

用钟表的“嘀嗒”声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中来,通过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自然地切入课的主题。

让学生欣赏古今钟表图片,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人类科学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

把认识钟面这部分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自已解决,既充分暴露了学生已有经验,又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运用同班同学的的作息时间情景图作为学习材料,学生感到既新鲜又亲切,快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示范学生良好的作息时间作为典范,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而且对示范学生也是莫大的鼓励。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②教学整时的读法和文字记录法:小朋友们都说对了,

其实几点钟还可以说成几时。(板书:7时、9时、11时、8时)

③这些时间你都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④个别汇报

(2)仔细看看四个钟面上的指针,你发现了什么?(课件集中出现以上四个钟面)

①独立思考

②同桌交流

③汇报

(3)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刚好几时。

(4)巩固:从7时到10时,时针、分针分别从哪儿走到哪儿呢?(实物钟演示)

这时你大概在干什么?(板书:上午10时、晚上10时)

(三)认识几时半

1、初步感知几时半的指针特征: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明起床了没有:

(实物钟动态演示从7时到7时半)

(2)再看他接下来干些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个别发言)

板书:7时半9时半11时半晚上10时半

2、看看这些指针,你又发现了什么?(同时出现4个钟面)

篇5:4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二)使学生正确掌握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掌握4的组成.

(三)使学生初步理解“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4的认识及组成.

难点: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方块图和小棒4根.

(二)学具:小红花图片4个、小棒4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老师指黑板上的桃子图提问:

3个桃子再添上1个是几个?(4个)

师说:对,3个添上1个就是4个,今天我们来学“4的认识”.(老师板书课题)小明他们班的同学到电视机厂参观,看见工人们在生产电视机.过了几天,老师又带他们到农村参观,他们来到农村,看见了什么?(出示主题图)

1.认数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来到农村,看到了什么.

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农民?几台拖拉机?

师问:原来有几台拖拉机?又开来几台?一共有几台?

指名把三句话连起来说.

(2)用小棒摆四边形:(出示磁铁小黑板)

老师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四边形.

师问:你们看,老师摆了一个什么图形?(老师摆了一个四边形)或(正方形)

师问:这个图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

师说:你们愿意摆吗?好!请你们拿出4根小棒,也摆一个四边形.

师说:刚才我们数了4个农民、4台拖拉机、4根小棒,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4,我们就可以用4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4)

(3)你们还看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4个4个的?

提示:想想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马路上……(桌子、椅子都有4条腿、汽车有4个轮子、黑板有4个角、4条边等等)

2.教学4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上前在计数器上先拨3个珠子,再拨1个.

师问: 3个珠子再添1个是几个?(用完整话回答)

(2)出示点子图: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4.

请同学按照数的顺序说说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齐读:1234321

3.比较3和4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左边有3个方块,右边有4个方块)老师在方块图下面分别写上3和4.

师问: 3和4比,谁大?谁小?中间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3和 4比, 3小4大,中间应用小于号连接)老师板书“<”.

齐读:3小于4.

指名说:3比4小.

(2)出示方块图:

师问:这是几和几比大小?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说,老师板书:4>3.

指名读:4大于3.

指名说:表示4比3大.

4.教学4的组成.

学生自己摆小红花:每人拿出4朵小红花图片,把它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边摆边小声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4.

指名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说一组,老师板书:

指名读4的组成,齐读.

5.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

指导看书上排队上车图,然后回答问题:

师问:他们在做什么?(排队上车)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师问:

(1)谁排第一?

(2)小朋友排第几?

(3)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4)大姐姐的后面有几个人?

(5)解放军叔叔的前面有几个人?

(6)从后面数,小朋友排第几?

6.指导书写数字4.

师边示范边说:4是两笔写成,笔顺是先写∠,再写.注意写时要和∠的竖平行,写斜竖.学生在书上描写4.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4的认识,知道了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记住了4的组成.下面咱们再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游戏:

(1)排排座:

正排:拿卡片1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后面?拿卡片2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后面,谁在我的后面?……

反排:拿卡片4的同学上前问:谁在我的前面?拿卡片3的同学答:我在你的前面,谁在我的前面?……

(2)找朋友:

拿  卡片的同学上前来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3的卡片上前来说: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一起说: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1和3,对不对?(下同)

(3)做拍手游戏:师生拍手,对4的组成.

2.看图填数:

3.填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4的认识”,前面已经学过了对1,2,3各数的认识.数数练习、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这几项内容学生在学习1,2,3各数的认识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这节课里就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会1,2,3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4的认识.

这节课里第一次出现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实物摆成两堆,看有几种摆法,然后归纳出4的组成.摆出一种组成,要启发学生联想出另一种组成.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它是为以后学习5~10各数的组成打基础的.因此,在这节课里要体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教案的设计上要采取多种形式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篇6:8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的组成,认识8的序数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观察、操作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掌握8的组成,正确书写8.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大小、 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40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

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置.

出示点子图3.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      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

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

师: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

(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2.出示

☆☆▲□▲☆☆▲☆▲▲☆☆☆

一共有颗☆.

在左起第()个.

在右起第7个图形下面画√.

任意圈出3颗☆.

板书设计

篇7:6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的人和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

(二)初步了解6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了解6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

(三)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6的认识.

难点: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主题图、直尺图、点子图和一束纸花.

(二)学具:小棒、小方块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数:

2.填空:

3.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

老师指板书问:1~5的5个数谁最大?

比5少1的数是几?(是4)

比5多1的数是几?(是6)

师说:你们说得对,比5多1的数是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

1.学习认数6.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同学们在做值日)

数一数: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共有几个人做值日?(6人)

再数一数:图上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小结  刚才我们数出图上有6个人做值日,还数出图上有6张桌子、6把椅子.这图里的人和物的数量都是6,可以用6来表示.

板书:6

(2)拨珠数数:

指名学生上前拨珠:先拨出5个,再拨出1个.回答一共是几个?

师问:5添上1是几?(5添上1是6)

数一数:教室里面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每排有6张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户上有6块玻璃……)

(3)摆一摆:

每人拿出5根小棒摆在课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几根?

自己小声地从1数到6,再从6数到1.

师问:你们谁能用这6根小棒摆一个图形?

指名一人到前面摆,其他人在自己的课桌上摆.

师问:你们摆的是什么样的图形?(6边形)

用几根小棒摆成的?(6根)你们还可以摆出别的图形吗?(自由摆)老师行间巡视,随时表扬摆得好的.

2.教学6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直尺图:

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师问: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6排在什么地方?(6排在5的后面)

你们数一数,从0数到5,看看尺子上有几小段?(5,小段)

5个小段再加上一个是几个小段?(6个)

齐读:看自己尺子从0读到6,再从6读到0.看老师放大直尺读,从1读到6,再从6读到1.

师问:比5少1的数是几?比5多1的数是几?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一).

师问:

①左边几个圆?右边几个圆?它们的下面应写几?

板书:5,6.

②这两个数比较,谁多?谁少?

③5和6之间应填什么符号?板书:“<”

读作:5小于6,表示:5比6小.(2)出示点子图(二).

师问:这是哪两个数比大小?(6和5比大小)6和5之间应填什么符号?(学生在课本上填出“>”.老师板书:6>5)

指名读、指名说表示什么.

4.学习6的组成和分解:

请同学们拿出6个小方块,把这6个小方块分成两堆,看看可以分成几和几.

要求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边说“6可以分成几和几”.分完后师生共同整理6的组成: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到这一组能联想出另一种分法吗?(还可以分成1和5)看到  呢?(还可以分成2和4)

看卡片  说6的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1)看图回答问题:(看书上28页蝌蚪图)

①图上画有几个瓶子(6个)

②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蝌蚪)

③找一找,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只小蝌蚪?(5只)

④再找一找,有6只蝌蚪的是第几瓶?(第4瓶)

学生回答后,在书上填数.

(2)做游戏:

老师请第2组前6个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再请第3组第6个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做得对不对?

6.指导书写数字6:

老师边范写边说:“6”是一笔写成,下边是个圆.起笔在上线中间靠右一点、往左稍弯、斜下过中线从左向右画半圆.

老师领着学生在书上练习格中描写2~3个6.然后自己独立写6.

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6”这个数,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记住了6的组成和分解.希望同学们回到家里再看一看、数一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个6个的.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给这6只小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指名一人上前排队.

2.猜一猜:

师说:我手里有6朵花,分两只手拿、我先拿出3朵,(另外3朵藏在背后)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花?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再猜,我先拿出2朵,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找朋友:

老师出示卡片数和学生举出的卡片数合起来是6.

4.口答: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6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1~5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法上要有所创新,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节课采用迁移法、以旧引新.通过看图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完成新课任务.

在巩固反馈阶段,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还通过排排队、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来巩固新知识.

板书设计

篇8:5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是5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二)使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三)会区分“5个”和“第5个”.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难点:会区分基数和序数.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小棒、方块图.

(二)学具:小棒、1~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拨珠数数:

老师拨珠,学生数数.

顺数:1 2 3 4,

倒数:4 3 2 1.

2.看卡片口答:

1○4 4○3 2○4

3○4 3○2 4○1

3.口算:

3+1= 2+2= 1+1=

2-1= 3-2= 4-1=

2+1= 1+2= 1+3=

3-2= 4-2= 4-3=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前几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工厂、农村参观,同学们见到工人在做工,农民在种地.今天,老师又带着同学们到部队参观.你们看,他们看见解放军叔叔在干什么?(出图)

1.教认数5.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图上有几位解放军叔叔?

一共有几匹马?几支枪?

师说:你们都数对了.这幅图上有5位解放军叔叔、5匹马、5支枪.这里的个数都是5,我们就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的认识.板书:5的认识.

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5?老师引导学生说:5角星有5个角、每个人每只手有5个手指,5分钱、5元钱……

(2)摆一摆:

请同学拿出5根小棒,摆在桌子上,然后从左往右数一数:1根、2根……看看是不是5根.

老师拿出5根小棒,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五边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摆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

师问:数一数,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条边?

师说:对,这是一个5边形.是用5根小棒摆成的.

2.教5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点子图: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摆的点子图顺序对不对?

指名上前更正过来: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写几?

板书:1 2 3 4 5.

齐读:顺读,倒读.

师问:

①按照数的顺序,4的后面是几?

②5的前面是几?

③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每人准备“>”和“<”的卡片.

出示方块图:

师问:左边有几个方块?右边有几个方块?(老师在方块下面分别写4和5)

4和5比较,谁大?谁小?

师指板书问:4和5中间应填什么符号?请把符号举起来.订正后,放下.

老师板书“<”.

指名读:4<5,4小于5.

指名说:表示4比5小.

出示方块图:

师说:我把这两摞方块互相调换了位置,改成这样摆,5和4中间应填什么符号?

学生举符号卡片,老师板书:“>”

齐读:5>4,5大于4.

指名说:表示5比4大.

4.教5的组成.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边操作、边思考.

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学生说,老师板书)

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师说:你们看,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这是因为两堆小棒的位置调换了.只要知道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也组成5,所以记住这一组就可以了.

师问:同样,知道了3和2组成5,就能想到什么?(想到2和3也组成5)

练习5的组成:

看卡片,说组成:

5.区分基数和序数.

指导学生看书上“小朋友赛跑”图.

师问:

①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赛跑?

③穿绿衣服的女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④穿红衣服的男孩跑第几?(在□中填数)

图和数对照着说:“谁跑第几,谁跑第几,谁跑第几……”

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齐读:第1,第2……

6.指导书写数字5.

师边范写边说: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写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第二笔在斜竖的靠上方写横.

学生在课桌上练习书空.

在书上练习格里写5.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认识,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还记住了5的组成.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1~5的数字卡片.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做拍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5.

师说;我说1,生说:我说4.

3.两人一组做拍手游戏.

4.做“找朋友”游戏: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数字卡片找朋友.(两个数组成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5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1~4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学方法是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在教学方法上和前面几个数的方法基本相同.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会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教5的组成时,不但让学生会摆、会说5的组成,还要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归纳整理,为以后学习6~10各数的组成做准备.同时,这种教法也能体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巩固环节中设计了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篇9:3的认识(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3.

(二)使学生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小于号.

(三)掌握3的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3的组成和3的书写.

难点: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主题图、计数器、贴绒小棒、点子图、方块图.

(二)学具:1~3的数字卡片、3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填数: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师指板演题,提问: 2个海棠再添上1个是几个?(3个)对!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认识”.(板书课题)

1.教学3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工人在生产电视机)

数一数:这幅图里有几个工人?几台电视机?(3个工人,3台电视机)

(2)拨珠数数: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2个珠子,又拨出1个,问:老师在计数器上先拨出几个珠子?又拨出几个?一共拨了几个?

师说:2个珠子又添上1个是3个.

指名说:2个珠子又添上1个是3个.

(3)学生摆小棒:

师说:请同学们拿出3根小棒,用这3根小棒摆一个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好,摆得快.

指名上前用老师的贴绒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小结  刚才我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3,就可用数字3来表示.(老师用红笔描课题3)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物品的数量是3个3个的?(三角架有3个角,三轮车有3个轮子,3本书,3个碗……)

2.教学3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点子图:

提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写几?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123.

提问: 1排在谁的前面?(1排在2的前面)

1比2大,还是小?(1比2小)

2比1呢?(2比1大)

2排在谁的前面?(2排在3的前面)

2比3小,还是大?(2比3小)

3比2呢?(3比2大)

(2)读一读:1 2 3  3 2 1

(3)说一说:2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

3.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提问:左边几个方块?右边几个方块?师板书:2 3

提问:2个方块和3个方块比,谁多?谁少?( 2个方块比  3个方块少)

(2)出示“<”号:

师说:2个方块比3个方块少,就是2比3少,我们就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

板书:<(在2和3之间写<)

小于号

师说: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在<下面板书小于号)2M3:读作:2小于3表示2比3少.指名读、指名说.

(3)出示方块图:

提问:这是几个方块和几个方块比多少?比的结果是3个方块比2个方块怎么样?(3个方块比2个方块多)

想一想:谁能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

指名说:师板书:3>2.

指名读、指名说:3比2多.

小结  今天又学习了一个新的符号,叫小于号.它和昨天学的大于号的样子差不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符号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两人一组议论,然后指名说.

老师归纳:(指板书)小于号的尖朝左边,口朝右边.也就是尖朝着小数,口朝着大数;大于号的尖朝右边,口朝左边.也就是口朝大数,尖朝小数.

齐读:2<3 3>2

指名说:2小于3,表示2比3少.

3大于2,表示3比2多.

4.教学数的组成:

学生动手摆小棒:每人拿出3根小棒.

左边摆2根,右边摆1根.

说一说:几和几组成3?板书:

3可以分成几和几?

左边摆1根,右边摆2根.

说一说:几和几组成3?板书:

可以分成几和几?

5.教学3的书写:

出示田字格黑板,老师范写3.然后指导书写,强调3的两个半圆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的右边,一笔写成,要写端正.学生在书上练习格里描写3.

(三)巩固反馈

1.给数字卡片排排队.

请同学们拿出1,2,3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从1数到3,从3数到1.

2.出示卡片:

指名读、指名说各表示什么.

3.口答: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3的认识.知道3比2大,用3>2表示.记住了3的组成,会写数字3.希望同学们回家后,再看看哪些东西的数量是3个3个的.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3的认识是在1,2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教案时注意了与前面知识的联系,由2导入新课.老师指海棠图问:2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学生对数的顺序的掌握比较容易,因为只有3个数.所以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上,教学生会说:1排在2的前面,1比2小,2比1大.2排在3的前面,2比3小,3比2大.

在教学比较大小的环节中,主要是渗透谁知谁比.谁多谁少.在讲2<3时,老师设计了放手让学生在学会3>2的基础上自己动脑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让学生练习说的时间.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篇10: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的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的教案设计范文“ loading=”lazy“ src=”pic/original/copyright/img.1/bdccb0b82_2.jpg“>

教科书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在认识1~5和0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

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教唱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评:在突破>、<的教学难点时,教师不是将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尖朝前是小于号及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些说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这样做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再以儿歌形式教唱,巩固了学生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

3、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评:学生自己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比由教师小结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评]

评价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节课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 时,引导学生通过看清兔子和猴子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体现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用歌曲来记住这些符号,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一直在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数学

篇11: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P46-P48例1、例2。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民币。

*能力目标:

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目前正在流通的人民币若干套;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文具若干。

【教学设计】: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电脑出示主题图:用钱购物的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呢?

师:世界各国的钱有不同的名字,小精灵明明要带我们去看一看,大家说好不好?如:美国的钱叫美元,(展示美元图);日本的钱叫日元,(展示日元图);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钱呢?

生:澳大利亚的钱叫澳元;香港的钱叫港元;......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买玩具、买车票......)

归纳引入: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请打开书本P46-47。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电脑演示太空拍摄的世界地图,让学生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钱有不同的名字,使学生从世界钱币的角度认识了人民币。这样的情境既有趣又不失知识性,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神高度集中。)

二、快乐学习,认识新知。

(一)认识1元、5角、2分

1、自主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请看P47,出示整套人民币。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的面额有这么多种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2)小组合作

师:请四人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内含1角、2角、5角、1元、2分、1分、5分若干),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你认识的人民币跟同伴说说面值是多少。说完了放回信封里,比一比哪个组的动作最快。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人人参与,把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在这里课中设置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面值1元的人民币

(1)你们这么快就认出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真棒,能告诉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巧办法来判断的?(图案、字样、颜色、数字、大小)

(2)电脑演示1元的正面和和反面,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两张1元,仔细观察它的正面和和反面,互相讨论,1元有什么特点?

(3)汇报:四人小组到电脑前指着屏幕说(主要是汉字表示的面值,颜色、数字、两个少数民族女同胞头像,国徽)

(4)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我们爱护人民币,就表示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乱折)

(5)咱们人民币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图案,每一种图案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下课后,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小伙伴或老师,好不好?

(设计意图:仍然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学生普遍地动脑、动手,广泛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并习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电脑上演示5角和2分

(1)你们认识这两张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认出来的?(根据数字、单位、颜色等)

(2)通过看数字和单位,同学们很快认出了这两张人民币,就是说看人民币最主要看的是什么?(板书:最主要看数字和单位)

(3)人民币的单位就是:元、角、分。

(4)人民币上主要的数字有下面这些:这个“壹”字,你们见过吗?这个是咱们汉字“一”的大写,它也表示数量“1”。

(5)在人民币上,咱们还能看到下面这些汉字:贰、伍、拾、佰。认识的同学请大声读出来。(边读边板写黑板上)在人民币上,这些汉字在人民币的哪个位置呢?(演示:贰圆、伍圆、拾圆、和壹佰圆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

(二)认识全套人民币

师: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了各种人民币了的面值了。请大家来看看老师手中的人民币面值是多少?知道的同学站起来回答。(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元、100元不同版本)

师及时表扬:你们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以1元、5角、2分为例,抽象出人民币的主要数字和单位,强调认知方法:不同的数字配上不同的单位就组成各种人民币,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并轻松认识了整套人民币)

(三)质疑

同学们请看书P4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如:

A、为什么有斜线?

B、为什么人民币的颜色不同?

C、为什么有的有国徽有的没有?

D、为什么有的有毛主席像有的没有?(新版和旧版)

E、为什么没有60元、70元?

(四)、游戏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人民币的游戏,屏幕上的人民币只看到一角,你能猜出它的面值是多少吗?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学生上课已有15-20分钟,该让学生轻松轻松,故我选择让学生猜人民币,既联系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时复习巩固,又可以活跃身心。)

三、闯关练习,渗透新知。

第一关

教学1元=10角

(1)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老师听说动物园来了一只大狮子,我们一起去参观好不好?(好)现在出发,呜......动物园到了。

演示:动物园门口,门票每人1元。

(2)你能从信封中拿出1元来吗?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钱倒出来,看那个小组的拿法最多,最与众不同!

(3)小组展示:为什么这样拿?还有不同拿法吗?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不同拿法,但老师看到有一点是相同的,凑够10角,就是1元。电脑演示:

(4)老师板书:1元10角,请同学们把这条式子补充完整,齐读。

(5)电脑演示过关图,开门进入动物园。

(设计意图: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思想之一,今天,我们倡导“用教材”,而不只是“教教材”。而在这一环节中,我把例题和练习题大胆整合,既把同一层次的几道练习同时解决,又突出1元=10角,并为后面的购物游戏赢得了时间。而且把例题2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以买门票为目标驱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二关

(1)师:进入动物园咯,前面就是猴子的家了!猴子想要考考我们呢,你会换吗?

(2)请同学们根据要求互换手中的人民币,注意不能换多了,也不能换少了。

(3)个别汇报

(4)这道题就是P48的例2和“做一做”,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在书上。

(5)师小结: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面值相等就可以互换。

(6)电脑演示游戏过关,以及猴子欢呼图。

第三关

(1)现在我们来到地球上最高动物的门口了,大家知道是什么动物吗?(长颈鹿)它说它这么高,肯定要给我们出一到高难度的题目,你们有信心吗?

(2)你能想出几种换法?请你在信封中取出相应的人民币并选一种填在书本P48“做一做”上。

(3)电脑演示过关图,以及长颈鹿欢迎图。

第四关

(1)师:来到狮子家门口了,万兽之王又会给我们出什么难题呢?出现第四关题:

(2)依次出示问题1:我有1元钱,1元钱能买什么?

2:我想买一本练习本,可找回多少钱?

3:买一个1元2角的冰其淋,还差多少?

4:买3支铅笔和1个本子,1元钱够吗?

(3)顺利过关,看到狮子王。

狮子说:恭喜你们连闯四关,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诚意邀请你到狮子城商店,大家尽情购物吧!

(设计意图: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以闯关形式整合例题,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特别活跃连闯四关,解答了不同难度的题目,轻松愉快地达到了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我有意把课本中的练习挖深挖透,与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的内容整合起来问了三种问题,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购物捐款,应用新知。

1、开心购物

①狮子城商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商店里都忙不过来了,想请6个小售货员,谁愿意当?请每一小组选出一个人来当售货员,组长给他带上工作卡。

②要求:当售货员要注意顾客付的钱够不够,要不要找零钱;当顾客的喜欢买什么都可以,不过要排队一个一个地去买;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安静有序,文明有礼。买完的同学回到座位上小声交流,现在组长打开信封,给每个顾客发一些钱,活动开始。

③汇报: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了多少钱买了什么?

④思想教育:这么少的钱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真不能小看这一元钱,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显示存钱图)

⑤小结:因为积少可以成多,所以大家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哟。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以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爱心捐款

①狮子王:今天我的商店生意这么好,赚了不少的钱了,我把它全部捐给希望工程,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重返校园出一分力。

②师:同学们,你们看狮子大王多有爱心呀,我们也行动起来,把刚买的新文具献出来,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好吗?(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六、全课总结,拓展新知。

①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老师表现如何?你的伙伴呢?

②课余有时间让爸爸妈妈带你到商场,亲身体验购物活动,或上网查查资料认识其它币种。

附: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数字:壹、贰、伍、拾、佰

单位:元、角、分

1元=10角

【设计反思】:

一、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特色:

1、课前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度身订制切实的教学目标。

2、大胆整合教材,使之为我所用。

3、努力开发各种活动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相信能激起学生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

4、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5、转变师生角色,学生主动参与,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要注意克服如下问题:

1、因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抓紧课堂生成资源,灵活突破教学难点。

2、小组交流过程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充分时间,要让交流落到实

篇12:1,2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和2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1和2.

(二)使学生了解1和2的数序.认识“>”、知道2比1多用“2>1”表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数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难点:写数字1和2.

课前准备

(一)教具:1,2的主题图、计数器、绒板、小棒、圆片.小鹿、小鸭、小正方体和枫叶实物图片.1,2的数字卡片和田字格黑板.

(二)学具:小棒、1和2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回答问题:

谁比谁多?(梨比苹果多)

还可以怎么说?(苹果比梨少)谁和谁同样多?还可以说几和几同样多?

2.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数数,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刚才同学们看老师拨珠数数都数得很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2的认识.(板书课题)比一比,看谁学习最认真.

1.教学1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看图数出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问:图上画的谁?她在做什么?(小学生在写作业)这个小朋友写字的姿势好不好?

师说: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师问:图上除了小朋友还有什么?(有课桌、椅子、书、笔和铅笔盒)

数一数:这些东西都是多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书、一支笔、一个铅笔盒)

(2)出示小鹿图:

师问:圈里有几只小鹿?(1只)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在计数器上拨出1个珠子.

师说: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1根小棒.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你们仔细看看教室里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教室里有一块大黑板、一张讲桌、一张课表、一把大尺子……)

师说:刚才同学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1,我们就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1)

2.教学2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看图数出数量是2的人和物.

师问:图上画的谁?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图上有2个小朋友在试飞航模飞机.)

师问:图中画的人和物的数量各是几?

指名说:2个小朋友、2架小飞机、2只小鸟.

(2)出示鸭子图:

师问:这是几只小鸭?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2个珠子.

师问:老师拨出几个珠子?

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拿出2个圆片.

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和物的数量可用2表示.

(人有2只手、2条腿、两只眼睛……自行车有2个轮子……)

师说:刚才我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2,就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2)

3.教学1和2的顺序.

(1)老师在计数器上先拨出1个珠子.

师问:我再拨出几个,就是2个珠子?

1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2)学生摆小棒:

先摆1根小棒,想一想,再添几根就是2根?(自己动手摆)

师问:1根再添上几根,就是2根?

(3)出示点子图:

出示:●这是几个点子?在下面写几?(师在卢、子下写1)

出示:●●这是几个点子?在下面写几?(师在点子下写2)

提问:我们要把这两个数排一下队,应该谁在前,谁在后?(1在2的前面,2在1的后面)

师说:对!在数的顺序中,1在2的前面,2在1的后面.

4.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方木块图:

师问:2个方木块和1个方木块比,谁多谁少?(2个方木块比1个方木块多)

(2)认识大于号:

师说:2个方木块比1个方木块多,也就是2比1多,我们就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老师板书“>”)这个符号叫大于号.(老师在“>”下面写“大于号”)这个式子读作:2大于1,表示:2比1大.(指名说)

5.教学2的组成.

出示枫叶图片:

师问:有几片枫叶?这2片枫叶可以分成几和几?

老师演示:2片枫叶可以分成1片和1片.

师问;1片和1片合起来是几片?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以说1和1组成2.(指名说、齐说)

6.教学1和2的书写.

(1)指导书写数字1:老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一个1,然后说要点:1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上下顶格写,从上到下稍斜一点,笔道要直,一笔写完.

学生在练习格里描写1.

(2)指导书写数字2:书写的要点是:2也是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从左上格左角起笔,充满格画圆,画到横虚线左半部中间靠右再写斜直线写到左下角,最后写横.一笔写完.

教法同上.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数字卡片1和2,按顺序排队.然后顺读,倒读一遍.

2.老师指2>1,指名读式子,说表示什么.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和2,会读会写1和2.会排列1和2的顺序,知道2比1多,用2>1表示.还记住了2的组成.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认识1和2,是为以后学习认识3~10打基础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设计上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使学生不仅知道1和2代表的实物是多少,而且还能将抽象的数的含义具体化.加深对数的理解.

二、学生对于数序、比较大小、数的组成都是刚开始接触,概念并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数字1时,老师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主题图中的小朋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指导书写上多花点时间.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学写数字时,就要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整齐.并且要求姿势要端正.

篇13: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

1、积木各小组一套;

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

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

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挑好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

(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

(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

(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汇报: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

(3)比一比

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

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条边和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

(4)折纸验证

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xxx的想法?(折纸)

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

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

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

(5)摆一摆

a:你能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用牙签来摆一摆吗?学生活动,教师适当指导。

b:抽生实物投影较对,有不同摆法的举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小结回顾

小朋友们都能说能找能摆,真厉害!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共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

四、深化练习

1、课件出示

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

(2)有哪几种图形?请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有哪3个,你能上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吗?课件闪烁。长方形呢?三角形有几个?一起数一数。圆形呢?

2、拼图

(1)出示范品:你们看,这幅图像什么?找一找在这幅图里有哪些图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这些图形拼一幅漂亮的图画吗?听音乐,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拼的图画最漂亮。

(2)小组合作活动。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