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加法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加词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7篇第十二单元:加法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第十二单元:加法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二(教材第92页第1-5题)

课时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8、7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这类加法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述计算思路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

选其中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思考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谈话:昨天数学课,我们学习了8、7加几,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十二第1题。

(1)分别出示两组题,学生独立计算,填写在书上。

(2)指名分组汇报答案。

(3)观察每组中的两道题,你发现什么?

(4)小结:我们在算每组中的下面一题时,可以按上面一题的思路来想。

2、练习十二第2题。

(1)课件出示题目,观察后说说题目的意思。(每组要算3题)

(2)学生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书上。

(3)同桌交流计算时的想法。

(4)全班汇报交流。

3、练习十二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说说每辆车各应停在哪里?

(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想法。

(3)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让车停好。

4、练习十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4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2)教师巡视指导。

5、完成第5题。

(1)师:你打算怎样比较每组两边的大小?(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

(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2:第十二单元:加法9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复习(二)(教材第98-99页第6-11题)

课时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看图写算式和简单的口述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

计算。

2、加深学生对生活里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数学意识。

3、用开放题的练习使学生体会结论的不确定性,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巩固看图写算式和简单的口述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2、出示

你知道这张图什么意思吗?怎样列算式呢?

这张图告诉我们什么?你会列算式吗?

小组相互说说图意,再写出算式,反馈: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二、进行练习

1、第6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信息的?

(2)在书上列式计算。

(3)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5=12

2、第7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2)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写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6=14

(3)追问:加的6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看的?

这题你这什么要用加法算?

3、第8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理解题意。

(2)提问:“我们花坛的花和一班同样多。”你是怎样理解的?

怎样算“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呢?

(3)独立看图思考图意,在小组中讨论怎样算“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

(4)集体交流。

4、第9题。

(1)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谁能连起来说说图中的意思?

(2)指名汇报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名列式口答。

如学生提不全问题,可引导思考还能提什么问题。

5、第10题。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汇报交流: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6、第11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理解题意。数一数每盒中各有几枝?

(2)讨论:有两盒是小明的是什么意思?

(3)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蜡笔,你是怎样算的?

(4)小明最多有多少枝蜡笔,你是怎样算的?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3:第十二单元:加法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9加几(教材第86~87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

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

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

教学具准备

教师、学生:桃子的图片13张。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带着一个盒上街买桃(出示主题图)。在一个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桃子,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桃子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

2、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桃的故事提一个问题吗?(指名提问)

要求小猴一共了多少个桃子,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

3、提示课题:9加几。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9+4。

(1)谈话:9+4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3)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交流时,及时肯定各种正确的算法,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相机揭示“凑十法”,并板书:

(4)比较: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思考,用多种方法算出了9+4=13。大家比较一下,刚才的算法中,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反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算法,为什么?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圈出10朵花,再看图填一填。

(2)交流后,提问: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说一说9+7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小猴搬方块时,也在算9加几,你知道它算的是9加几?它在计算时,可能是怎样想的?

谈话:请小朋友按小猴的计算方法,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填好后,再指名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小朋友先看图圈出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

提问:圈出10根小棒后旁边还剩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第1组算式,谈话:这两道题,你会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练习后组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

(2)出示第2、3组算式,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比一比。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介绍推方块的游戏方法。

学生开火车进行练习。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交流各题的得数。

比较:请小朋友比一比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会计算哪些算式?

篇4:第十二单元:加法8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复习(一)(教材第97-98页第1-5题)

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回忆已学过的加法算

式,整理成加法表,帮助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加法。

2、在复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巩固2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整理出系统的加法表。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第1题

(1)课件出示两幅图,看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指名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第一幅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思考过程。

第二幅图:出示两个不同的算式4+7=11和7+4=11

(4)小结:像计算9+5这样的题目时,得数超过10,我们可以用“凑十法”凑满10后再算。像第二幅图,在用加法算一共有多少个时,我们可以交换一下位置,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2、加法表

(1)课件出示加法表图。

(2)竖着读一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吗?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斜着看呢?

(3)小组讨论、找规律、填算式:

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

横着看:第二个加数不变,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

斜着看:两个加数都从大到小排列。

(4)汇报交流。

(5)背加法表。

二、进行练习

1、第3题。

(1)把得数是11、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一说。

(2)两人一组,一人指加法表中的算式,一人直接说出结果。

(3)交换进行练习。

2、第4题。

(1)出示题目后先说一说每组中左右两边算式的关系。

两个算式的得数都是一样的。

(2)学生在书上根据第一题,再写出其它得数一样的算式。

3、第5题。

(1)学生独立练习,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2)汇报交流,针对错误的题说说计算方法。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5:第十二单元:加法7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三(教材第96页第1-4题)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6、5、4、3、2加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选其中的一两道说说计算的想法。

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8+(   )=10

(  )+2=7

5+(   )=8

7+(   )=9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第1题。

(1)课件出示第1题三组题,学生在书上算出每组题的得数。

(2)比较每组中两道加法算式,看看有什么联系。

2、完成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情境图。

(2)请两个学生进行示范,介绍游戏方法。

(2)组织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按顺序报题,一人说得数。

注意点:练习前,要让两个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想法。

3、完成第3题。

(1)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汇报答案,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

(3)请做错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4)订正做错的题目。

4、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分别有几人?

(2)出示第一个问题: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3)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后组织汇报交流。

(4)出示第二个问题:拍球的和打乒乓的一共有多少人?

(5)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后组织汇报交流。

(6)让学生思考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7)汇报交流,指名进行列式计算。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6:第十二单元:加法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教材第88页第1-4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述计算思路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9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

选其中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思考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谈话:昨天数学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十一第1题。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在书上的方框中填写思考过程。

(2)小组交流汇报思考过程。

(3)全班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对“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进行整理。

(4)小结:我们在算9加几时,可以先把9凑成10,再算10加几比较容易。

2、练习十一第2题。

(1)课件出示题目,观察后说说题目的意思。(每组要算4题)

(2)学生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书上。

(3)同桌交流计算时的想法。

(4)全班汇报交流。

3、练习十一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2)小组活动:让两个学生撑起双手,摆出“洞”的姿势,并做裁判。其他同学手拿卡片钻洞,并用9加卡片上的数。正确说出得数的,可以顺利通过,说错的可以重来。

(3)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4、练习十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4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2)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7:第十二单元:加法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6、5、4、3、2加几(教材第94~9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课时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

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

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教学具准备

数学活动材料、6、5、4、3、2加几的口算卡片等。

教学环节

一、童话引入,尝试铺垫。

问:今天小兔子请小朋友去它家坐客,你们愿意一起去吗?去小兔子家得翻越好几座小山呢,山上都有题目,我们一起来口算吧。

1、口算题:(做5题)电脑随机出7、8、9加几的题目。并选几题让学生说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2、翻过小山,我们见到小兔子,它还出了几道题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呢?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 自主学例题。

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你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2)请你把书翻到P90页,带着这三个问题自主尝试学习本课内容。

(3)学生自学。

(4)同桌讨论。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有疑问的,和同桌的小朋友共同探讨一下。

(5)全班汇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8)

5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5+8表示什么?怎样算5+8?

(6)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8的思考过程。

板书凑十法的过程,可以凑5,也可以凑8,还可以由8+5想到5+8。

凑5时问,把5凑成十要想到几?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我们大伙再议一议。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 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是我们教科书90页中间的试一试。

4+9= 6+7= 2+9=

请你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么来做的。前两题说一下三种方法,最后一题说一种方法。

如果把4凑成十要想到几?3呢?2呢?

三、游戏实践,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这些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的90页,小朋友能根据所看到的水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

2、 拔萝卜游戏。

这时,小兔子为什么垂头丧气呢?哦,它想拔萝卜,为什么它拔不到萝卜呢?哦,原来萝卜上面有题目呢,只要我们做出萝卜上的题目,小兔子就能拔到萝卜了。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萝卜上的每一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吗?学生回答。那这些题目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这些题目在我们的书上也有,P90,想想做做第2题,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在书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解题后汇报。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 小朋友们真聪明,引得小鸟也要来考考大家了。

想想做做3,请小朋友把题目写在书上,然后,对一下答案,并说一下是怎么算的。

四、深化拓展。

1、 我们小朋友们把教室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小兔子也用鲜花把它的小家装饰得很漂亮。小朋友们知道,上面有几盆花,下面有几盆花,一共有几盆花吗?先做,再口答。出题答案。

2、不但小兔子和小鸟喜欢我们的小朋友,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和我们,看小鸭子、小鸡也来了,要和小朋友做游戏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再小组自己活动玩“钻山洞”的游戏。

一位小朋友拿着 6+或5+或4+或3+的卡片。其他小朋友拿着写有9、8、7、的圈,然后钻过一个圈就回答一道口算题。

五、总结及作业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6、5、4、3、2加几。

1、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我们今天又学了新的知识,也来请我们去帮助他们,看P90页第6题,请你帮幼儿园的小朋友把表格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结果,先说题意,再说式子和结果。

篇8:第十二单元:加法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教材第88页第5-8题)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9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

选其中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思考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9+(   )=10

(  )+2=9

5+(   )=9

7+(   )=9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计算,填写在书上。

(2)全班交流反馈,说说计算时的思路和计算顺序。

(4)小结:结合一道题板书小结。

2、练习十一第6题。

(1)课件分别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学生独立思考弄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4)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一第7题。

(1)课件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自由说说图意。

(2)依次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对照问题,有目的地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3)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填写( )。

(4)依照第1小题完成第2小题。

4、练习十一第8题。

(1)课件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象形统计图的意思。

(2)分别回答提出的两个问题。

(3)根据图意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解答。

如:一共有多少?谁比谁多几?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9:第十二单元:加法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二 (教材第93页第6-9题)

课时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8、7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这类加法题。

2、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会从场景、对话以及表格中收集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初步掌握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

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

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6+(   )=10

(  )+2=8

5+(   )=7

7+(   )=9

3、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十二第6题。

(1)课件依次出示图和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4)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7题。

(1)课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把条件和问题连贯地说一说。

(2)根据题意列式,并算出结果。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二第8题。

(1)课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追问:题目要求的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你知道是哪两种树吗?

苹果树有多少棵,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根据题意列式,并算出结果。

(4)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十二第9题。

(1)让学生根据表格中不同的玩具,分别说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2)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把结果填写在( )里。

(3)汇报交流。

三、总结评价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篇10: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15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教材第66页例题,完成第66-67页“想想做做”第1-6题)

课时

第十六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具准备

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和一个黄玩具。

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写几?

二、教学新课

1、导入:小朋友算得真是快啊,看来以前的科知识学得非常好,有没有信心学好今天的新知识?一定会有的,看,老师已经准备奖品了,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

2、出示玩具:左3个右2个

老师带来了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老师带来了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一共有5个玩具。

用哪个算式表示?2+3

再出示一个黄色的。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了?算式怎么列?

完成板书:2+3+1

3、谁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好象和我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说明:

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

这个连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

2+3+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

引导学生口述:2+3+1表示把2、3、1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指名说、小组互说)

4、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5、摆小棒说算式:

(1)左4、中3、右1

(2)左2、中5、右3

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2+2+2   1+4+3  5+1+3  4+4+2  3+1+5  6+3+1

7、小朋友学得真是不错,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愿不愿意帮我解决?

出示:8-3-1

谁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摆学具的办法来说明它表示的意思吗?(学生操作,指名板演)

说明:原来8-3-1表示从8里面先去掉3再去掉1,还剩几?

那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呢?

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指名说计算过程、小组互说。

像这样的题叫什么题呢?板书完成课题

8、直接说得数:6-3-1   8-2-4   9-1-7   10-3-3  7-2-3

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

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我们一般都要先算前面两个数,不过,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还要非常的细心。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3题。

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再在书上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指名汇报交流。

2、选得数。

3、完成第4题,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汇报交流时说说计算的想法。

4、小朋友也能来出几道连加连减题来考考大家吗?

指名出题请其他小朋友算,完成第5题。

5、思考题:□+□+□=6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全体学生一起总结。

篇11:5以内的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 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 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篇12: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九(教材第70页第1-5题)

课时

第十八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口算。

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

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8+(   )=10

(  )+2=7

5+(   )=8

7+(   )=9

二、进行练习

1、幻灯出示葫芦图。

(1)让学生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2)列出两道加法算是和两道减法算式,请学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列出来,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1题。

(1)课件出示第1题图,问:怎样来比一比谁跳得快?

(2)同桌两人每人算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快。

(3)交换进行练习。

(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题的结果。

3、完成第2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想法。

4、完成第3题。

(1)师:你打算怎样比较每组两边的大小?(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

(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5、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题目,介绍什么是行和列。

(2)指名说出第一题第一行的连加算式,板书:1+2+3=5

(3)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

(4)组织汇报交流。

6、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5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2)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13: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5以内的减法(教材第42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3页“想想做做”)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环节

一、引入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3、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3+2    1+4    2+2    1+1

2+3    4+1    1+2    1+3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

(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

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

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    教师板书:3-3

③    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这个算式就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教学例2。

(1)媒体出示图画。

(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么5加0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2)在书上填写得数。

(3)集体订正。

3、完成第3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

5、完成第5题。

(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2)读出算式和得数

6、完成第6题。

(1)让学生随便填写。

(2)发表意见,只要正确,都要肯定。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篇14: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5以内的加法(教材第40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1页“想想做做”)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环节

一、复习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

(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教学加法的含义。

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

②    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

③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

④    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

⑤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⑥    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教学例2。

(1)媒体出示图画。

(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2)在书上填写得数。

(3)集体订正。

3、完成第3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4、完成第4题。

(1)首先让小朋友看清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不同的算式。

(3)只要符合,都要鼓励。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篇15: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有关0的加、减法(教材第44页例题和“想一想”,完成第44-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有关0的加、减法。

2、发展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5以内有0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5以内有0的加减法。

教学环节

一、引入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

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

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3、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媒体出示主题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

(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后来3个都走了,现在没有小朋友了。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板书:3-3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齐读这个加法算式。这个算式就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

2、教学例2。

(1)媒体出示图画。

(2)明确图意。

(3)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么5加0等于几呢?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

三、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2、完成第2题。

(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2)在书上填写得数。

(3)集体订正。

3、完成第3题。

(1)让学生明确图意。

(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

(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

(4)在书上填写。

(5)将算式读一遍。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

5、完成第5题。

(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

(2)读出算式和得数

6、完成第6题。

学生在书描写,老师进行个别指导。时间来不及,可作为作业。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篇16: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19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材第74-75页)

课时

第二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数一数、认位置、比一比的知识及加减法的含义。

2、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问题提出的过程,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师:仔细听,你能听到什么?(播放“摸苹果”的歌曲)

生:秋风姑姑摸苹果。

生:秋风姑姑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

2、揭示课题

师:秋姑姑的本领可真大,不仅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还摸熟了大象伯伯的果园,想去看看吗?我们一起去参观大象伯伯“丰收的果园”。板书课题“丰收的果园”。

二、参观果园,巩固知识

1、出示第一层情境图。电脑出示5棵苹果树,4棵梨树。

师:走进果园你看到了什么?

生:苹果树,梨树。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娃娃来说说吗?

生:我看见5棵苹果树,4棵梨树。

师:能一个一个数给同桌听吗?

生:同桌互相数数。

2、出示第二层情境图。

师: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大象伯伯的果园丰收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帮忙摘果子,听谁来了?(动画配乐演示小鸟,小猴,小兔跑来了)可爱的小鸟,顽皮的小猴,勤劳的小兔它们在哪儿呢?说给你

同桌听。

学生讨论。

师:谁有勇气说给大家听。

生:小鸟在树上,小兔在树下。

师:顽皮的小猴在哪里?

生:小猴坐在树叉上。

师:谁能说说三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

生:小猴的上面是小鸟,小猴的下面是小兔。

生:小鸟在最上面,小猴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生:小兔的上面是小猴,小猴的上面是小鸟。

3、出示第三层情境图。

师:勤劳的小动物不仅帮大象伯伯摘果子,还组织了小小运输队,帮大象伯伯把果子运到家里去呢!看它们来了。(动画演示小小运输队推着小车走过来)小组讨论你看到了什么?能用我们学过的前后说说它们的位置吗?

学生说出小动物的前后位置。

三、合作交流,提出问题

1、师:丰收的果园里不仅有香甜的果实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你发现吗?(学生六人小组充分讨论。)

2、师:谁想当小博士上来提问题?(出示博士帽)学生轮流戴着博士帽提问,其他学生解答。

3、师:小朋友动动小脑袋就解决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想不想动动你的小手呢?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听音乐摸耳朵。

学生跟着音乐做课间操。

4、师:大象伯伯的家在大路的左边,小小运输队应该把水果往哪边运呢?往梨树那边运。应该往苹果树那边运。

5、师:有的说“往梨树那边运”,有的说“往苹果树那边运”,到底哪种意见对呢?谁有好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小组商量商量。我们小组的办法是和小小运输队的小动物站一个方向(师示意上讲台),瞧!我的左手在这边,所以梨树这边是左边!

四、联系实际,全课总结

1、师:在美丽的秋天,大象伯伯有了很大的收获,小朋友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2、师:我们的大教室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学生交流汇报)

3、师:只要你爱动脑,会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呢?回家后把你家里的数学知识说给你爸爸妈妈听好吗?

篇17: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4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练习五(教材第46-47页第1-5题)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3、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4、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5、第5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