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篇二年级数学《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例3、例4,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5~10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求算式中未知数的含义,知道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
2、使学生学会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进一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掌握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求出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每组口算时写出加法的得书得数。提问:每组题里的和减一个加数,等于什么?(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139+()=1421+()=26
()+5=15()+4=18()+6=15
上面每题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未知数
(1)像刚才一组求()里的数叫未知数(板书:未知数)让学生说说第二行算式里的未知数是哪一个数。
(2)示要求的数,是未知数。未知数还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教x的读法),像()+6=15就可以写成x+6=15,问:哪一个是未知数?
(3)同学说复习题里的未知数怎样用x表示,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让学生用x表示未知数,把下面的两道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你能想出怎样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吗?
a)揭示课题
应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我们就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的关系,来求加法算式中未知数x。(板书课题)
(4)教学例3
a)出示例3,求未知数x,第一步先要将原来的题抄下来。提问:x在加法里是什么数?根据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要怎样求?这里的x要等于什么?(板书:x=5035)说明:第二步是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得来的,等号要与第一个等号对齐。
b)根据x=5035,算出x等于多少?强调等号要与上面两个等号对齐。求出的x=15对不对呢,让学生把x=15放到x+35=50里算一算,看15+35的结果是不是50。
c)根据什么来求加法算式里的一个加数?求未知数x时是分几步写的?写的格式要注意什么?
(5)做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6)教学例4
a)出示例4,在这道题里,哪个是要求的数?用什么数来表示?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意思。教师画线段图。这幅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要求的数用x表示后,也就是200加上什么数得430?根据200加x430,可以写成怎样的式子?x要怎样求?请大家试一试。
b)提问:这里的x怎样求的?为什么用430200来求x?x等于多少?200加上什么数得430?
(7)做想想算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第7题。
3、做练习十六第8题。
4、做练习十六第9题第(1)题。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9题第(2)题,第10题。
家庭作业:想想算算第1题,练习十六第8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例7、例8和想想算算,练习十七第5~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求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进一步巩固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出减法中的未知数x,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练习十七第5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提问: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25()=15()34=62
说出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如果把题目里的()换成x,就是怎样的两题?(板书:25-x=15x-34=62)
说明:这样的题就是求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2、学生试做。
(1)提问:这两道题里的x你会求吗?请大家试一试。指名板演。提问;第一题怎样算的.?为什么用减法?
指出:求减法算式里的x,也要先看x是减法里的什么数,再根据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这个数等于什么。这里x是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所以先得出x=2515,再算出x=10。把x=10放到原来的式子中算一算,看一看2510是不是等于15。
(2)提问:第二题怎样算的?为什么这道题要用减法算?请你用原来的式子算一算,x=96对不对?
(3)随能再说一说,都是求减法算式里的x,为什么第一题要用减法,第二题要用加法?(看清x在减法中是什么数,如果x是减数,就要用被减数减差来求结果;如果x是被减数,就要用减数加差来求结果。)
3.巩固练习。
(1)说出x是什么数,x等于怎样的式子。
X-50=30x-38=12x-46=15
50-x=3038-x=1246-x=15
(2)做想想算算第1题。
4.教学例8
(1)出示例8
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哪个数用x表示?这道题可以怎样列式解答?请大家做一做,求出这个数。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解答的?
5.做想想算算第2题。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七第6题第(1)小题。
2.做练习十七第6题第(2)小题。
3.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8、9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数的组成(游戏:算式妈妈找孩子)
678109
□45□2□□75□
910810
0+□=10
□21□□42□
2.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用组成、分成、想加法、想减法等。)
[设计意图:数的组成是本堂课学习的依据,所以设计了“数字妈妈找宝宝”这么一个复习的环节。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复习巩固旧知,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猜一猜”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对新知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哦,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才是10枝呢/题里告诉了吗?(板书:7+=10)
黑板上的算式你认识吗?
说明:“()”叫着括号括号是用来表示“未知数”的,什么叫“未知数”?(没有告诉我们的,不知道的数叫着“未知数”。)
那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想一想: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
2.创设情景,增画小旗。
出示小旗图:
再画几面旗就是8面旗?
6+()=8
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小组活动)
6加几等于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54+()=7
2+()=86+()=10
4、动手操作。
(1)让学生先摆5个小圆片,想一想在摆几个就是8个了?怎样列式?
(2)做一做第二题。(先口头回答,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 ()=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三、加深理解。
1、做一做的第一题
2、买蛋(练习十第1题)
3、练习十第2题
4、小猫钓鱼(练习十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情景,逐步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课堂小结
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例3、例4,“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5~10题。
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认识求算式中未知数的含义,知道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
2、使学生学会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进一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掌握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求出未知数x.。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七第5题,每组口算时写出加法的得书得数。提问:每组题里的和减一个加数,等于什么?(板书:一个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7 +( )=13 9 + ( )=14 21 +( )=26
( )+ 5 =15 ( )+ 4 =18 ( )+ 6 =15
上面每题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未知数
(1)像刚才一组求( )里的数叫未知数(板书:未知数)让学生说说第二行算式里的未知数是哪一个数。
(2) 示要求的数,是未知数。未知数还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教x的读法),像( )+ 6 =15 就可以写成x + 6 =15,问:哪一个是未知数?
(3) 同学说复习题里的未知数怎样用x表示,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让学生用x表示未知数,把下面的两道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a) 揭示课题
应用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我们就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的关系,来求加法算式中未知数x。(板书课题)
(4) 教学例3
a) 出示例3,求未知数x,第一步先要将原来的题抄下来。提问:x在加法里是什么数?根据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要怎样求?这里的x要等于什么?(板书:x =50 ― 35)说明:第二步是根据一个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得来的`,等号要与第一个等号对齐。
b) 根据x =50 ― 35 ,算出x等于多少?强调等号要与上面两个等号对齐。求出的x=15对不对呢,让学生把x=15放到x +35=50里算一算,看15+35的结果是不是50。
c) 根据什么来求加法算式里的一个加数?求未知数x时是分几步写的?写的格式要注意什么?
(5) 做“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6) 教学例4
a) 出示例4,在这道题里,哪个是要求的数?用什么数来表示?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这道题的意思。教师画线段图。这幅线段图表示什么意思?要求的数用x表示后,也就是200加上什么数得430?根据200加x 430,可以写成怎样的式子?x要怎样求?请大家试一试。
b) 提问:这里的x怎样求的?为什么用430―200来求x? x等于多少?200加上什么数得430?
(7) 做“想想算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第7题。
3、做练习十六第8题。
4、做练习十六第9题第(1)题。
四、布置作业 。
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9题第(2)题,第10题。
家庭作业 :“想想算算”第1题,练习十六第8题。
求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93页练习十七第10~15。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应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加、减法的计算,能比较熟练地求出加、减法算式里的x。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谁能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2.应用这些关系可以验算加、减法算得对不对,还可以求加、减法算式里的x。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应用。(板书课题)
二、练习验算
3.做练习十七第10题第1题。
(1)提问:计算加法时,可以用哪两种方法验算?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
4.做练习十七第10题第2题。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提问:第一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第二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三、练习求未知数x。
5.做练习十七第12题。提问:第一题对吗?为什么?要怎样改正?(求未知数x,每一步都要写出x=,写成两边相等的式子。并注意每一步的等号都要对齐)第二题对吗?为什么不对?为什么要用加法来求x?
6.做练习十七第11题。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7.做练习十七第13题第一组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8.做练习十七第14题。
四、总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减法算式呢?指出加、减法计算的验算方法和求未知数x的方法。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13题第二组,第15题。
教学第2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六 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用 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3、在 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理解乘法 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1、84页第1题,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⑴学生看图写算式 。
⑵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2、85页2题,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4×6=24
4×5=20
⑴独立写算式
⑵你是怎样想的?
3、看除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6÷7=8
54÷6=9
⑴独立写算式
⑵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一)口诀求商
1、练习十六3题
⑴、独立填在书上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分别用的那句口诀?
⑶、写出 3×3=9 8×8=64……等的除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为什么?
2、练习十六4题。看表,在方框里填数。
⑴、师生共同理解表的意思。16里面有几个几?……
⑵学生独立填表
⑶反馈填表情况。
(二)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6题。
⑴独立完成
⑵师生共同分析2个小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5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3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练习十六 7--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2、会用 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3、在 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理解乘法 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1、看图写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⑴学生看图写算式
⑵反馈。你是怎么想的?
2、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6×9=54
7×3=21
3、看除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72÷8=9
63÷9=7
4、口诀求商
56÷7= 54÷9= 42÷6=
35÷5= 32÷8= 49÷7=
⑴、独立完成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第7题
⑴、理解题意,出示7题的文字。读题后,独立填在书上
⑵、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那句口诀?
2 、练习十六8题。
⑴、看图说一说图意?(完整地说出来)
⑵、学生独立完成
⑶、反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六9题。
⑴独立完成
⑵师生共同分析
4、练习十五10题,11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教学用乘法口决求商
第4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例3,课堂活动 及 练习十七 1-2题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 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 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 怎样列出算式?
⑵ 怎样求出商?
3、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 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8页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1题、摆一摆,填一填
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2)课堂活动2题、算一算,并说一说分别用了哪句口决。
2、练习十七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第5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练习十七3-7题 。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 表内除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 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 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口诀求商
1、 摆一摆,填一填,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⑴49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54根小棒每份6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几份?
2、说口诀求商
63÷ 9= 口诀:( )
54÷6= 口诀:( )
72÷8= 口诀:( )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七3题
⑴读题,说一说题意。
⑵在书上填出适当的数。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七4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⑵、订正。
3、练习十 七5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⑵、引导订正,并说说为什么?
4、练习十七6题
⑴、看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⑵、让学生试着解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计算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