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角形的边教学反思(共含19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三角形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30至31页“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让学生体验真实有效的探究过程。
教材是贯彻课程标准理念、内容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在教学中,教师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能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进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提供限定的四组小棒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摆搭,然后照例比较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得出结论。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课始,通过第一轮画三角形比赛,既复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轮通过动手用三根吸管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进而由学生自主地提出了“怎样的三根吸管能围成三角形”的研究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初步感悟到:“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最后,运用得出的规律,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环节:给两根长度分别为2cm 和5cm的小棒配一根适当长度的小棒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它的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由于小棒有一定的粗细,很多学生在实践操作时会产生配3cm的小棒也能围在三角形的“误解”,此时,抓住学生生成的性的问题进一步探究,既完善了规律,又分散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整节课教学过程的推进是随着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来进行的,知识的可信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探究过程显得真实而自然。
二、动手操作后的反思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
对于操作活动本身而言,数学课更加重视操作活动后的反思和交流。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这三根吸管围不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吸管能围成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应在哪个取值范围内?”……,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质疑。这样,学生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认知产生飞跃。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角形边的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能把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机的呈现出来,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验证“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猜想时,学生意见不一,因为小棒是圆形的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在围三角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误导学生。如果简单地用“这有误差”来解释,学生恐怕还不会信服。于是利用动态的电脑媒体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明白当较短的两根小棒的端点搭在一起时,他们就与第三条线段完全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接着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只要把较短的小棒换长点的或把最长的一根换短一点的便可以围成三角形,由此可看出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了。
三角形的边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先对大量的生活图片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在获得对三角形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三角形的特点及其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再分组进行试验操作活动,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对三角形进行理性思考,通过观察、测量、分析、讨论等方式探究并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最后同学们可再借助于例题和习题的分析、思考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的目的。
[讲授效果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的展示、试验操作及分组讨论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从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由于初次接触线段的不等关系,部分学生对线段不等关系问题的解决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和训练。
[师生互动反思]
例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以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释一些现象。
引入我寻找知识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创设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情境:我们从家到书店,一共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这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因生活的需要而展开。为什么这样设计引入?我想,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我选择了能呈现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并将这种虚拟的情境转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走哪条路最近,但却苦于表达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使学生处于很好的愤悱状态,也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这样引入,在纯数学与生活原型之间,在兴趣与生活需要之间,我更倾向于选择后者。
在新授中我为每个小组提供6根小棒:3cm、3cm、4cm、6cm、3cm、2cm,让学生从6根小棒中任意取3根,试着摆三角形。并设计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合作、探索和发现。
这样组织建模,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发现:6根小棒通过不同的组合,有可以摆不成三角形,有得不能摆成三角形,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这样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够摆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经历摆的过程直观的发现,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摆成三角形,只有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摆成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会得到我的肯定,然而,我的反应仅仅是是吗?二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前两种情况中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用心去体会。在反复的实践中历练自己,弥补不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才促使我们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我想,我的教学一定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一节内容,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究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我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忽视了“摆一摆”这一环节,而是让学生自由画三角形,在比较三边关系时,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计算,导致学生知识的生成有点模糊。因此,教学难点的突破不是很到位。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克服以上缺点,积极学习,争取高效率课堂。
在厦门听了北京的老师上这节课,便想跃跃欲试。不巧,有家长来办事,耽误了我制作学具的时间,怎么办呢?教学进度也不允许往后推一节课呀,何况明天因为七校联盟的决赛数学课已经调到下周一了!
就这么办!
我让每一个学生任意画了三个三角形,画好后让他们量出每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并做好记录。然后,引导他们发现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有的同学已经预习过了,忍不住大叫起来:“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另一条边。”在这个学生的带动下,所有的学生都开始进行边的长度的两两相加并和第三条边进行比较,他们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欣喜。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孩子们重新画了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原计划安排的动手操作、发现探究变成了发现、猜想、验证、归纳。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很投入、很有成功感!
接下来是让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看一看并解决课本中的“哪条路最近”的问题,让孩子们感受这个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例题3下面的问题,对三组数据进行判断:哪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孩子们都能用这样的语句来叙述:因为6+8大于7,8+7大于6,7+6大于8,所以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然后,我出示了四组数据,让学生说明每一组数据中的三条线段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先是独立思考,接着在小组内交流。我走入孩子们中间,其中有一个小组领会错误:3cm-2cm-1cm,他们的结论是有的能有的不能。我未置可否,在全班交流、评讲的时候特意安排他们组先汇报,他们一说完,全班一片哗然,反对的声音坚决果断。我让一个孩子帮助出错的小组,这个孩子言之凿凿,条理清晰、富于逻辑,特别强调了“任意”二字。我望了望出错的小组,他们不好意思地露出了笑容。
是否每一次判断都要将每两条线段相加再和另一条线段比较呢?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孩子们都陷入了思考。
我指着“7厘米,3厘米,5厘米”对孩子们说,你是否可以只计算一次就作出判断呢?孩子们都说:“只要看3和5的和大于7就可以判断。”
看着孩子们依然在思索,还是没有谁来“揭秘”。我再次让他们观察判断过的几道题,这时文丽这个女孩举起手来,自信地说:“只要计算最短的两条边的和,看会不会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我含笑地望着课代表和几个平时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孩子:“有意见吗?”他们对自己落于人后似乎有些失望,但是孩子很高兴地回答:“我赞成文丽的意见!”好家伙!
书上的题他们很快就做完了,当我巡视的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我递到我的面前,让我目不暇接。我特别留意了小琛、小琪,她们都能用只计算两条短边的和的简便的方法进行判断,我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们在总结的时候都说,今天自己的收获特别大,学得特别好。看着孩子们高涨的情绪,我顿然滋生享受教学、享受课堂的感觉。
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应该贯穿于每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在活动中进行探索,在拼摆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自己推导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但是本课也有几个地方没有处理好,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自主推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发给学生两根分别长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然后想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了。学生列举了一些数据,其中比较有争议的就是8cm、2cm、1cm了,1cm。通过演示,学生很清楚的看到1cm这条线段是围不成三角形的,中间还少了一段。那么对于2cm的线段能拼成三角形吗?有人说能,也有的同学说不能,于是我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画三角形或者摆小棒来进行判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全班上引起了争论。有人说:老师,我画的三角形可以画成功啊!也有人说,我用的小棒也成功了!于是我告诉学生,小棒或者线段可能会存在误差,但是依然有学生存在疑惑。为了后面的教学内容,我只能让学生到此打住,告诉他们:用2cm、3cm、5cm的线段是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有疑惑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试试。然后就继续我下面的内容了。但是因为这里有的学生不是很信服,所以感觉后面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好。
课结束后,自己又对这节课进行了思考,对于这个地方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周三数学组教研活动,老师们都帮我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果这个地方,能够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动手摆、画,最后再通过展示(展示时让学生先猜测,这两条线段会重合吗?然后慢慢的移动,最后发现两条线段的端点是挨在了一起,但是却没有组成三角形,因为它们和最下面的线段重合了。)这样进行,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不会让知识的出现显得太突兀。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索和合作意识,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索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下是我从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教后反馈三个环节中的反思:
一、反思设计思路
课堂是学生交流知识、获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摇篮。一堂课的亮点:“应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契入点开始,让学生一气呵成,从而学会学习。因此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教材,结合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思路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欲望――创设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观察、猜想――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推广验证,得出结论――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反思实施过程:
本节的教学主线是: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我围绕着这一主线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而有的围不成。接着让学生探究在什么情况时不能为成三角形,为什么?初步让学生感知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从直观观察得出“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最长的那边”,经过讨论验证后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使学生始终满怀兴趣,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如下几点:
1、巧设情境,以疑激思。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引入方面,我先创设了生活情境――哪条路上学最近?通过课件演示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最近?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这样的悬念,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积极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节课由实际问题引入,并始终由问题去引领整个探索实践过程。
2、以动促思,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动手操作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我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了不同长度的小棒、统计表,让学生猜一猜、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想一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发现并归纳“三边关系”。
3、情境演示,动静结合。本节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在动手操作时,容易产生误差,难以让学生信服。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因此,本节我还利用了信息技术把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机的呈现出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正如课前所料,因为小棒和误差的缘故,有些学生认为“4、5、9”这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于是我结合课件演示,让全体学生动态地看出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等于第三边的结果是什么――必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4、联系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从引入“哪条路上学最近”,到练习中“盖三角形房架”等设计,都是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反思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因此我设计了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从反馈中发现学生犯错的原因一是:学生未能认真审题。比如:从下面5根小棒中任意取出3根,摆出两种不同的三角形。(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二题)有不少同学运用分类讨论做题,却把五根小棒看成了五类小棒,实在可惜。犯错的原因二是: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因此整节课时间稍紧了一点。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节课是让学生以同桌活动动手操作的形式充分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纸条摆一摆,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结果有的学生围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围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这是为什么呢?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短有关系,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二是同桌合作,探究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三张纸条的长度填写表格,这个过程必须得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课堂中,如果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我相信本节课,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一定会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2、不太注重教学细节,未能顺利的驾驭课堂。如:学生动手操作时,具体要求说得不够细致,导致有些同学操作时得不到要领,对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的处理,也需提高。
学校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在探索用导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针对导学提示的设计,我认为最难把握的是导学手段的应用。因为教材的编排采用了“压缩”的'技巧,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对教学知识进行“解压”,让教材中的学科知识恢复生活性。如果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教材理解不深,吃不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就会遇到问题,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些教学内容在教材上的显示非常简单,如果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自学教材,学生因没有学习的抓手只能是浪费时间。所以需要教师设计导学内容,而导学内容设计的难易深浅又是最难把握的,在操作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进入《三角形》一单元的学习,在学习前两课时时,认真翻阅了教材和教参之后,发现教材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一些概念的教学,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依托教材上的内容根据教师出示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精讲的形式进行展示总结,由此设计了两节课的教学思路:
(1)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学法指导,指明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时间;
(3)学生对照目标和学法指导进行自学;
(4)小组内依据每个目标的学习进行交流;
(5)全班汇报并进行评价补充,老师适时的进行追问和精讲;
(6)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内容的背诵;
(7)练习巩固。
两节课的内容按相同的思路讲下来,感觉总体效果不错,教学得很顺利,学生发言很主动。反思两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教学中有学生可学的知识,针对每个问题,学生通过勾一勾、读一读、画一画的方法能找到知识点进行交流和汇报。
(2)学生能说能讲的教师不讲,通过生生的纠正补充让学生自己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没涉及到的问题由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回答,并利用幻灯片演示或精讲突破重点。例如:三角形的定义中把“围成”改为“组成”行不行?三角形最多有几条高,是不是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等等。
(3)学生的讲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板演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给三角形画高、给三角形命名,学生结合自己的图去讲解相关内容,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后表达出学习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会”。
(4)课堂中对其他同学问题的补充和质疑,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每次回答的加分评价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5)根据目标进行自学,并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学习指向,而且也容易反馈检测。但由于时间有限,在有些环节留给学生思考和汇报的时间有些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和全班交流当中做得还不到位,有些细节的处理还欠考虑。
两节课的教学还算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相比而言学生的课堂表现活跃,主动。反思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自学。当我们真正想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时,会发现原来不是学生不愿意去学习,而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我们教师不是领着告诉学生怎么走到终点,而是先为学生铺出一条通往终点的路,并在不同的区域内设置难易适当的关卡,给学生准备工具教给他操作的方法,等待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一步一步接近终点。课堂教学不是靠教师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激发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实现的,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引。
近日教学了四年级三角形一节的知识,认为有很多知识点位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如: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我在组织学生探究前充分做好准备,准备好师生所需的探究材料和演示材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会影响探究结果的不当的,甚至错误的探究或操作方法要能做出充分的预料,并在探究前予以排除,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初上这节时我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了三组探究材料6、7、8,4、5、9,3、6、10。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这三组材料分别摆成一个三角形,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结果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得出均能摆成三角形,课堂上我通过巡视发现这部分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出现了差异,他们在操作时是将每相邻的两根小棒的'端点靠在一起,而不是将两个端点重叠在一起,这样由于这些学生操作方法的不当而造成了探究结果的不同,借此机会我适时的教育学生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他们要重视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第二堂在另一个班上这节内容时,在探究活动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用小棒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学生思考片刻后我请了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全体学生达成了操作方法上的共识,再分组进行探究,效果较好。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分两块内容,一块是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和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另一块是相似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一个应用总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太难,太偏的问题,但实际应用的难度就大大提高了,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不仅题意难以理解,还有就是问题复杂,学生摸不找头脑,找不到解体思路,像我新课后完成后布置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题2、5、6题,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跑到我办公室说:“老师,你布置的书本作业我一个都做不来。”
第一块内容虽然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学生也有比较容易错的地方,比如说题目条件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多少,学生往往会直接将其开方得到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是多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学生还没真正理解“相似的性质”——先要有相似,才有比例。另外,在相似性质的应用中有的时候还会用到相似比等于对应线段的比(比如说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用到这个性质的题目比较多,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图形中:直角三角形里面放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不容易找到。相似性质的应用也常常与“比例尺”问题结合起来,学生在单位的换算上经常出错,关键是科学计数法还不熟练。相似性质应用最多的地方就是求面积问题,还有类问题就是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虽然不相似,但它们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它们底边的比,也就等于它们底边所在的一组三角形的相似比。
在第二块内容的设计中,我主要以书本上的例题为主导,由于时间关系通过例题介绍了两种构造相似三角形求出树高的方法。特别是第一种方法中,要用到科学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在以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个别学生不知道这个原理,还发现部分学生将这个图形与“平行预备定理”的图形相混淆了,由平行预备定理直接得出这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而在第二种方法中,要让学生了解:“同一时刻太阳光线是平行的”这个原理,有些不是很细致的学生在听课时就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在自己解题时不知道该怎样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了。还有较多的学生就是在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经常忘了要先证明三角形相似再应用对应边成比例,马上就比例式出来计算了。
首先感到自身的课,讲得比较顺利,注重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分析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纠错并改进,教师适当归纳并引申。这一点得感谢我们珲春八中的数学组的同行,夏玉波老师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带领数学组进行了积极的集体备课,对我进行了各方面细致的指导,例如:讲课应舍得在重点处花时间,把课作“细”,我感到受益很多。
讲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①没有进行折纸实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虽然有一个女生自己进行了折纸,并且进行了展示,但我忘记让她上讲台前展示给大家,只是让她在自己的位置处站起来展示。
②对全班的学生照顾的面还不够广,只能说照顾了部分。我在八中上课每天只面对一个班22个学生,到四中一下子面对55个学生,一下子有点不适应。我应该充分利用他们分好的小组,每一次提问,问到一个小组,依次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③最后的挑战自我题难度有些大,应适当降低难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题目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就说明一节课必须围绕一个重点进行,不能面面俱到,一个题目,不管它有多么好,如果不符合教学重点,也不能采用。
④应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书写,他们说比较容易会,但是写出来就不如说那样有层次了,这一点做得还应加强。
⑤应留出5分钟,加一个当堂检测,3到4个题都可以,这样更符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
⑥教学语言还应向春化中学的卜玲玲和四中的许佳文老师学习,他们的语言干脆利落。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希望大家不吝赐教,以使我的教学尽快的成熟起来。
这一节课的讲学稿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经过反复修改过了的学案。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我在自学提要中安排了一组作图题,让他们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按要求作图,在作图的同时判断分别只给一组条件对应相等,两组条件对应相等,三组条件对应相等时能否画出全等的三角形?也为上课提高课堂效率作铺垫,使学生们能较快,较好的探讨出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很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能够较快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条件,并且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条件。
课堂练习的设计上:第三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接着在掌握了书写格式的基础上,第四,五两题就是训练学生会通过题目给的条件,找出三条对应相等得边,进而证明三角形全等。第6题对掌握得比较快的同学可以去做一做。通过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格式掌握得比较好。练习设计由易到难这样学生做起题来也比较感兴趣。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应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
本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二,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看似简单,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处理不好可能难以成功。备课时发现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处理从确定一个三角形到得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环节,以及让学生判定时注意寻找条件的时候是两边夹角。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学生相互交流验证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圆满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反思整个过程,我觉得做得较为成功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整体化,内容生活化。在课题的引入方面,以学生动手做、裁剪三角形,这既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一,又很好的过度到确定一个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上来。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出来,学得自然新鲜。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2、把课堂充分地让给了学生。上课时我常对他们提了四个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尝试,踊跃发言。其实,这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是激励彼此的过程。在上课过程中,我尽量不做过多的讲解,通过引导学生让它们发现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
3、在难点的突破上取得了成功。上这堂课前,我一直担心学生在得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上出现理解困难。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画图,最后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公理”,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AS”。
但也有几处是值得思考和在以后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1、在课堂上优等生急着演示、发言,后进生却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做到面向全体,人人学有所得,也值得探讨。
2、课堂上学生的操作应努力做到学生自发生成的,而不是让老师提议,应换为自发地比较更好。
3、教学细节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时应多关注学生,在学习新知后,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了,但有少数后进生仍是不理解。
本节课我是通过“提出三角形——认识三角形——寻找三角形——应用三角形”这样一个线索贯穿整个课堂的。但我的重点是在三角形的应用上,因为很多幼儿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已经认识了“三角形”,所以找三角形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如果不认识三角形就无法找出来。我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把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说了一下,使幼儿对以前自己已有的一些模糊的概念更清晰了,在这里,我强调了“摸”的环节,因为大多数幼儿都是看到三角形的抽象图形,而在脑海中形成了表象,让幼儿通过“摸”来感受三角形,会使他对三角形的印象更深刻。在应用三角形的环节中,我设计了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来拼画,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他们非常感兴趣,一下子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使数学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中能够找到数学、感受数学、并学习数学。不足的是再有一些这样的环节就更好了,达到巩固的效果,而且重点会更鲜明些,比如可以加上为xx设计房间这样的环节,可能会更生活化。
一、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巧妙地设计丰富的、适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活动,烘托良好的学习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节课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索,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的伊始,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在特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有“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识。
二、重视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所以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都非常注重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出示课题后,我就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个个踊跃发言:三角形的意义是什么?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三角形有什么作用?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三角形的特性是什么等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也使他们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方向。由于这些问题是由学生提出,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达到了以凝激思的良好效果。
三、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这节课中,讨论三角形的意义,拉四边形和三角形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椅子,让长方形不变形,都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选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修理松动的椅子等,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在上完这节课后,感觉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因此对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整体来说,本堂课的教学围绕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展开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掌握方法,自主探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入中设计了小汽车行驶中转弯角度的问题,达到了较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和练习的精选精练,使本节课的重点得到了突出,难点得到了突破;并且对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点评和分析。
二、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的整体能力,设计教学内容偏多,以至于探究外角和定理时显得有些仓促,可以把外角和定理放在下节课来探究。
2、气氛调动欠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由于之前很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所以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还不够好,因此没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和动手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首先出示一些实物图,让学生找三角形,在找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运用已有的经验(有3条边,3个角)进行判断,并对不是三角形的分别说出理由,在这样判断的基础上对什么是三角形这一数学概念就能充分地理解和记忆。
2、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在整堂课的讲解中,倡导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还继承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画三角形,学生观察三角形,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利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引入三边关系,进而通过合作交流完成议一议,个人活动测量三边并从几个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中关注学困生学习时间把握不太好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困生学习,在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动手探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实践时用时较多,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备课要更考虑的多一些,要细化教学目标。既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落实。
我用四课时完成了青岛出版社版出版的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学习。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无论证明何种类型的全等题,学生都很少出现用SSA(假命题)证明全等的情况,而且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能比较清楚地表达验证的过程,并准确选择方法进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
所以说,本部分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既给学生留下了比较充分地探索空间,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同时注重了必要的练习巩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概括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理解更为深刻。学生不仅知道了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而且明白为什么可以通过它们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对“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角形》一章第一节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昨晚学生进行了预习,这节课是在提问概念和做题中完成的。课本上三角形线段间的关系是这样说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在基训上出现了已知两边求第三边范围,这样需要补充“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知识。
后面我又补充了几道关于应用的题目,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今天因状态不佳课堂效果并不很好。今天又阅完了上章的测试题,十班的学生和九班学生有较大差距,下午杨冬和高丹又给我送来了英语的测试成绩,我看了大吃一惊,有许多比较优秀的学生成绩竟然不及格,英语老师因家中有事,可能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但变化幅度如此之大让人难以接受。我把那十几位同学叫出教室外一一谈了谈,学生的学习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今天比较累,如果批评学生可能话会说重了,静下心来,气生不得。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提高课堂的效率。今天我设计了一个课堂参与程度统计表,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每天上课举手发言情况做好纪录,不知效果如何,能否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