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气候知识点)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14篇八年级《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八年级《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点难点】

篇2:八年级《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的教学设计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31-4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 ,表示广州的是图 。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

点 。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4)A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B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

二、小组合作

交流自学成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

小组选代表发言。

四、质疑探究

听完小组发言,提出的疑惑问题,由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让学生再次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五、自悟自得

1、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六、测评反馈

1.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

A.国土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

七、课后反思

篇3: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点难点】

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31-4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 ,表示广州的是图 。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

点 。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 ℃,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4)a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b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

二、小组合作

交流自学成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

小组选代表发言。

四、质疑探究

听完小组发言,提出的疑惑问题,由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让学生再次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五、自悟自得

1、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六、测评反馈

1.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

a.国土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地形复杂多样 d.气候复杂多样

七、课后反思

篇4: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天气气候特征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天气气候特征

从出生地来看,副热带高压的老家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受海陆影响,它的身体常断裂成若干个高压单体,形成沿纬圈分布不均的高压带。而预报员口中常说的“副高”特指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位于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它常年存在。

在气象学中,通常使用500百帕图上的588位势等高线来指示它的动向和强度,而脊点和脊线则是用来标记其具体移动路径。其中,等高线上最西边的一个点被称作为西脊点,可以反映影响东亚地区副高位置的东西变化,脊线位置反映影响东亚地区副高位置的南北变化。

某阶段副热带高压位置以及我国高温、降水分布示意图 作者:李慧 丁茜

一般来说,“副热带高压夏季主要活跃在东经130°至180°、北纬20°至30°之间。但它个性极不安分,喜欢到处“遛弯儿”。历史监测资料显示,副高在夏季的平均脊线位置最北可控制北纬35°附近地区,最南可至北纬15°;夏季平均西伸脊点最西可到东经80°,最东可缩至东经150°。

它长得有点儿像“海带”,呈东西扁长形状。有时它的主体出现断裂,在东亚地区则呈现“块状”特征;有时还会一不留神儿向西跑远,与非洲副高相连以“带状”现身。

进入夏季,副高主要盘踞在我国华南、江南、江淮、黄淮等东部季风区。鼎盛时期,势力还扩张到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

翻开副高这位“网红”的“简历”,高温、暴雨和台风可谓它职业生涯的三大“代表作”。地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富含充沛的水汽、热量与能量,副高在其中充当的角色相当于“传送带”,是大气环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副高所到之处往往以晴朗少云的高温天气为主。这是因为在它的系统内部,气流呈下沉趋势,且气压梯度有所减小,风力也微乎其微,在这种状态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地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大气温度明显攀升。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高烧不退”正是它“作的怪”。

附:

图解“副热带高压”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出现的暖性高压系统,笼统地称为副热带高压。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中国大陆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图: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示意图

对高温的影响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天气晴朗,高温少雨。

对台风的影响

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位置影响,高压南侧的东南气流是其引导气流。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雨带位置移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华南前汛期:5月中旬-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比较偏南(20°N以南),我国雨带维持在华南地区;

江淮梅雨:6月中旬-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北跳到长江流域,脊线维持在22-25°N,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华北、东北雨季:7月中旬-8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达到最北位置,脊线维持在30-35°N,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关于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成因的简答题考点,这里都有!

1. 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

原因: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所致。

表现:东亚: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雨热同期;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有明显的干湿季。

2. 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

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夏季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往南亚地区,带来降水。而其他大洲的该纬度地区,均处于信风带的上风向地区,海陆面积较小,故不能形成热带季风。

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亚洲处于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能延伸到较高纬度,而其它大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小。故只有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3. 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

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南半球的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北风,冬季吹偏南风。

4. 塔尔沙漠的成因?

塔尔沙漠的形成与夏季风有关:

(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

(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5.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

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

6. 撒哈拉沙漠的成因?

(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

(3)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

(4)南部的副高可达18oN。

7. 纳米布沙漠的成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

8. 阿塔卡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

因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

9.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

本区域身居内陆,既受不到大陆东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的影响,又无法受到大陆西岸三圈环流中西风的影响,故降水稀少,形成了温带内陆荒漠区。

10. 纳米布沙漠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1)受南非高原地形的阻挡,干热气流不可以影响到东海岸。

(2)东岸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带来充沛的水汽。

11. 红海两岸成为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两岸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蒸发旺盛,炎热干旱。且红海的水面狭窄,不能给两岸地区带来降水。

12. 加利福尼亚沙漠的成因?

受副高的影响以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13. 澳大利亚中西部成为沙漠气候的原因?

受副高、信风带以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14. 刚果盆地雨林气候的成因和没有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处于南北纬10o之间,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

(1)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来自几内亚湾的气流,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在沿海有降水,但难以进入东非高原。

(2)西南气流本较浅薄,进入东非高原就更薄,故降水少,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夏南冬时处于18oN,北冬南夏时向南移,经过东非高原的时间短,降水量少。

15. 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6.马达加斯加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成因?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处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且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故降雨较多。而西岸则处于背风坡的位置,且吹的风主离岸风,故降水较少。

17.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夏季时,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季时,东北部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来,水汽较充足,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加大了其水汽的含量,故澳大利亚东部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18.巴西高原东南部雨林气候的成因?

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纬度低,气温高。

19.与同纬度的印度半岛相比,为什么阿拉伯半岛多沙漠,而印度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

阿拉伯半岛三面被陆地所包围,常年受到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风从陆地吹到阿拉伯半岛,水汽含量少。

印度半岛三面为海洋,夏季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风从北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岛,带来充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使印度半岛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季风,且此时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气流向四周辐散,影响印度半岛,使其降水少,形成干季。

20.东部非洲赤道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沿岸的暖湿水汽难以进入东非高原,使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1.非洲几内亚湾北部成为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受到几内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22.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而在其他洲分布面积狭小的原因?

地中海沿岸地区刚好处在开口向西的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影响的时候,水汽能进入地中海并影响沿岸地区。而其它地区则受地形的影响,面积较狭小的。

23.日本气温南北差异大,降水西北—东南差异大的原因?

(1)日本地形狭长,地形复杂,南北所处纬度不同,故南北气温差异大。

(2)降水西北—东南差异大的原因是:日本的季风性气候具有海洋性。日本地形复杂,以丘陵山地为主,山脉走向与列岛排列方向一致,均为南北延伸。夏季时,东南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较多,西北部位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冬季时,西北部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大,使西北地区冬季的降雪较多,而东南部处于背风一侧,降水少。但总的来说,日本降水西北较东南少。

24.朝鲜半岛南北气候差异大的原因?

朝鲜半岛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较低,且沿岸受日本暖流的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离海较远且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故冬季气温较低,属温带季风气候。

25.爪哇岛冬夏季风向的差异和原因?

夏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吹东南季风,冬季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成西北季风,影响爪哇岛。成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6.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原因?

亚欧大陆东西所跨过的经度范围最广,地形较复杂,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较难进入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且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故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7.蒙古和哈萨克形成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表现?

蒙古和哈萨克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冬季离亚洲高压寒冷中心较近,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故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8.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地形:北美洲的基本地形由三部分组成:西部的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山地。

该地常年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干燥。

受地形的影响,冬季寒冷中心气流可影响到北美洲北部东海岸地区,且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的经过,减温减湿,使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时,因北美所处大陆面积及大西洋的面积较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小,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较小,夏季风的势力较亚洲弱,不能到达北美洲的东北部地区,使其夏季降水较少,故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

29.伊朗沿海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冬季时受到亚洲高压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时,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但受到阿拉伯半岛的影响,季风所经海区面积狭小,不能给沿海地区带来降水,故形成了全年温差较大,降水量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0.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梅塞塔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为盆地状高原地形。冬季因地势高,使高原内部成为相对高压,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故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31.沿北纬60度从北欧——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原因?

沿北纬60度从北欧到东西伯利亚气温变化的特点是:越往东西伯利亚,气温的年较差越大。

原因:北欧地区地形较平坦,地处西风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温差较小;往东西伯利亚方向,经过的地形区有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西所跨经度范围广,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小。仅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而且冷的时间很长,夏季短而温暖。

32.中国南方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的原因?

中国南方正好处在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强大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把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吹到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故使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33.奥伊米亚康—维尔霍扬斯克地区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1) 纬度较高,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奥伊米亚康的大致位置是(63oN,143oE),根据它的纬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3o34′。在面积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为3o34′的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只及正行太阳高度角为90o的地方的61‰,也只及其在夏至日的76‰(夏至日,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53o26′)。

(2) 日照时间短

冬至日,该纬度的昼长少于5.5小时,从12月至次年1月,正是奥伊米亚康日照时间最短的时段。

(3) 海拔较高

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于同纬度的中西伯利亚高原,根据对流层的气温递减率可知,海拔高应是该地成为北半球“寒极”原因之一。

(4) 盆地地形更易形成寒冷中心

盆地地形,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由上可知,这个“寒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4.南、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的原因?

西风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影响范围变小,呈狭长分布。

35.南、北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原因?

北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原因: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岸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平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拉丁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大的原因:

①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

②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36.摩尔曼斯克港冬季成为不冻港的原因?

因为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有影响,增温增湿,所以成为不冻港。

37.英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

英国地处大西洋东部,温暖湿润的气流使英国形成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降雨较多,日照较少,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长得很好,乳畜业比较发达。东南部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英国的种植业主要集中在这个地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

38.德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和原因?

德国地势南商北低,呈阶梯状,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异。

(1)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农村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马铃薯,经营比较粗放,人口较为稀疏。

(2)南部高原山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较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以及用于制造啤酒的啤酒花。河谷两侧的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人口较稀少。

39.法国西北—东南气候差异和原因?

西北:常年受到中纬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南:为中央高原,受地形的影响,水汽难以到达此地,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40.欧洲气候总是温和湿润的原因?

大部分位于北纬35度至60度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风带内,西南濒临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海洋深入大陆,沿岸又有北大西暖流经过,且山脉和平原多呈东西方向延伸,西风易把暖湿空气送进大陆内部。

41.冰岛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

北侧受到东格陵兰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气候寒冷。南侧受到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气候较温凉湿润。

42.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到挪威北极圈内的原因?

受强大的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给沿岸地区带来暖湿的气流。

43.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且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冬季,副高北移,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44.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1)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

(2)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45.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地处热带地区,冬季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夏季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46.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地处25oS~35o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7.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受海洋影响较大,终年温和湿润。

澳大利亚东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处在亚热带大分水岭迎风坡,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经,决定了中西部为热干的热带沙漠气候。

48.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地处30o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49.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西部:受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50.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

西部:受强大的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候带的分布偏北;

东部:受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较低,气候带的分布偏南。

51.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古巴岛年降水量大约在1000—1500毫米之间,(东部和北部迎东北信风,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与南部为背风地区,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52.墨西哥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墨西哥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高原,地势较高,来自于东侧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因此形成了热带草原。

53.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纬度西高东低的原因?

西部:受强大的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候带的分布偏北;

东部:受季风的影响较大,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较低,气候带的分布偏南。

54.古巴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古巴岛年降水量大约在1000—1500毫米之间,(东部和北部迎东北信风,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与南部为背风地区,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55.墨西哥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墨西哥地处副热带气候区,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控制,且本地地形为高原,地势较高,来自于东侧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的暖湿难以入内陆影响墨西哥。因此形成了热带草原。

56.墨西哥南部形成热带雨林的原因?

墨西哥南部地处热带,常年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经过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且东部受到强大的圭亚那暖流的影响,降水丰沛,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57.南美洲北部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处受到赤道低压的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处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且该处为高原地形,水汽难以进入,故形成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58.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北是热带雨林气候,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1)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北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充沛,加上沿岸有赤道逆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充沛,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冬季降水少,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南移的影响,降水较多,故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59.南美洲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南北方不同成因)

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地处安弟斯山脉的背风坡,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水汽的进入。且此地的西风为离岸风,比较干燥。东部沿岸地区为寒流经过,水汽含量少。

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且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位置,故降水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荒漠的成因:湿润的中纬西风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使得背风坡地区出现焚风效应,降水稀少,形成了距海很近的温带荒漠区。

60.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亚寒带针叶林?

因南半球在该自然带分布区没有大陆。

61.南极洲比北冰洋冷的原因?

南极洲地处南极寒带,而且是地势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洲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率大,获得太阳辐射量少;而北冰洋为海洋,热容量较大,故南极洲比北冰洋冷。

62.为什么世界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上而在北纬20—30度的撒哈拉沙漠?

赤道地区虽地处热带,全年高温,但因其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云层较厚,降水丰沛,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而撒哈拉沙漠地处热带地区,全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气温较赤道地区高。

63.印度乞拉朋齐降水量大的原因?

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是这里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尤其是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西南季风由海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凝结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乞拉朋齐正位于这个地区的卡西山脉南坡,海拔1313米的地方,它的东西两旁均为山地,仅南面向孟加拉湾开口,地形如同漏斗状谷地,夏季南面的季风涌入,到山坡便形成倾盆大雨。

64.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的原因?

(1)常年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且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轮廓破碎,多半岛,使暖湿气流能深入欧洲内陆,使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更广。

65.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非洲大陆北宽南狭,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特别广阔,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干热的热带大陆气团影响;东北部紧邻西亚,来自亚洲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又加剧了非洲北部气候的干热程度。南非高原的广大地区被回归高气压所控制,虽然在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的影响,在高原的东南边缘降水较多,但在高原内部的雨阴处降水却较少,形成了卡拉哈里沙漠。在同纬度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又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而多雾。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深入内陆的海湾,受海洋的影响较少,这也是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

66.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67.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68.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

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69.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70.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71.中国西南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

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时,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带北移后偏转为西南季风,影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

72.中国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

准静止锋天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云系发展在锋上,有明显的降水。例如,我国华南、江淮地区的准静止锋,大多是由于冷锋减弱演变而成,天气和冷锋相似,只是锋面坡度更小,云区、降水区更为宽广,其降水区并不限于锋线地区,可延伸到锋面后很大的范围内,降水强度比较小,为连续性降水。由于准静止锋移动缓慢,并常常来回摆动,使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达10天至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江南地区这种天气的写照。这种阴雨天气,直至该准静止锋转为冷锋或暖锋移出该地区或锋消失以后,天气才能转睛。初夏时,如果暖气团湿度增大,低层升温,气层可能呈现不稳定状态,锋上也可能形成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

另一类是主要云系发展在锋下,并无明显降水的准静止锋,例如昆明准静止锋,它是南下冷空气为山所阻而呈静止状态,锋上暖空气干燥而且滑升缓慢,产生不了大规模云系和降水,而锋下的冷空气沿山坡滑升和湍流混合作用,在锋下可形成不太厚的雨层云,并常伴有连续性降水。

我国准静止锋主要出现在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出现时间多在冬半年,对这些地区及其附近天气的影响很大。

73.海南岛气候东西差异的原因?

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东侧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一侧,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雨较多;西侧位于山地的背风坡一侧,气流下沉,降雨较少。

74.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成为湿润区的原因?

纬度较高,蒸发小,冬季有积雪,融化时可补充水量,故较湿润。

75.天山北坡、阿尔泰山南坡成半干旱区?

处于开口向西的槽状地形,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到达天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南坡后,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故成为半干旱区。

76.西藏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

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位置,故降水较多。

77.台湾火烧寮降水多的原因?

台湾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火烧寮位于南北绵延的台湾岛山脉的基隆南面、基隆河发源地的迎风高地上,受地形的影响,成为我国降雨最多的地方。

78.青藏高原气候特点、成因?

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山气候,气候特点是高寒。

成因: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海拔高,受气温的直减率的影响,故气温低。地势高,夏季风难以影响此地,降水少。

79.东部季风区雨带移动的时间和影响的地区?

4~5月雨带控制在华南地区;5月下旬~7月上旬雨带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雨带控制在华北、东北地区。

80.中国西北地区成为干旱区的原因?

地处我国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81.四川盆地冬暖夏凉、冬季比同纬度地区高温的原因?

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面有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故冬季气温较同纬地区高;

82.中国三大火炉的成因?

夏季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且盆地地形不利于散热,故成为我国的三大火炉。

83.海南夏季不是全国最热的地区的原因?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云层较厚,降雨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不会太高。

在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在30oN左右,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该地区气温反而更高。

84.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的原因?

这主要是因为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且地势低,地形的屏障作用强,气流下沉增温所致。

85.漠河冬季全国最冷的地区的原因?

地处53oN我国的最北端,冬季昼最短夜最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且处于西伯利亚西北季风寒冷气团的首当其冲位置,故成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

86.青藏高原夏季最冷的原因?

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故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87.中国梅雨成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大陆东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西侧控制,下沉空气原来也较干,但从暖湿海面吸收大量水汽,因而带来丰沛的降水,产生了副热带湿润气候。这里由于海陆对比十分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夏雨冬干,雨量集中在夏季,恰与地中海式气候相反。

如果和同纬度的英国东岸比,也是截然不同。美国东岸中纬地带夏季风来临前后就不会出现长时期的阴雨天气,人们从未有长期天气闷热之感,发霉现象难以出现。可见,在同一纬度上降水季节迥然不同。所以,在世界上,只有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大致起自宜昌以东、北纬29度至33度的地区,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部有黄梅出现。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我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5月中旬起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季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篇5: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三亚是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

杭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哈尔滨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在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吹来的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吹来的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夏季,雨热同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冬季,北方大雪会影响公路、铁路、航空和内河航运。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作物生长期长,使东北稻米口感醇厚。华北地区冬季的大雪会冻死一些害虫,保护庄稼不受冻害,正是“瑞雪兆丰年”这句谚语的来历。

我国西部地区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夏季风不能到达这里,因此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由于缺少水体对气温的调节,这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也较大。吐鲁番的瓜果糖分积累多,正是得益于这里日照充足,并且昼夜温差大。

我国的灾害性天气频发,主要包括寒潮、台风和洪水。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台风云系宽广,中心叫做台风眼,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时,大风能吹倒大树和不牢固的建筑物。

在干旱季节,台风可以缓解旱情,缓和高温天气。洪水一般由持续性暴雨、台风引发,人类对流域内森林的破坏、围湖造田等活动也会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什么是“经济地理特征”?

所谓“经济地理特征”,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主要物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等等。

那么,如何去归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呢?

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回答:

一、经济体系的性质 如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日本、西德、美国等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非洲的一些国家,如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则是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二、工业地理 这里主要包括工业生产水平、内部结构、主要工业部门,供、产、销的关系,工业布局、发展趋势等等。例如日本,工业现代化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生产设备好。但国内矿产资源极度贫乏,对外依赖性很大,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为其主要工业部门。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九州北部为四大工业区。

又如西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工业的部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体,重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0%。工业部门也比较齐全,钢铁,机械、汽车、电器、化学、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工业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工业原料除煤炭和钾盐外,皆不能自给,对外有一定的依赖性。莱茵河右岸的鲁尔区,是西德以煤炭、冶金为主的最重要工业区;位于西部边境的萨尔区,利用当地的煤和进口的铁,发展了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

三、农业地理 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地理,是指耕作业、林业、牧业和水产业;狭义的农业则单指耕作业。农业地理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水平、经营方式(耕作业、畜牧业、渔业中以哪一种为主。是集约农业还是粗放农业)、耕作制度(一年几熟)、地区分布上有何差异,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等等。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农业特征:本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全国的人口和耕地,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棉区以及各种纤维、油料、糖料、饮料等作物,淡水渔业、家畜、家禽等重要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分布在本区。

又如西德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北部平原发展了乳肉畜牧业,并种植麦类、马铃薯、甜菜等。中部高原山地发展了乳牛业。南部的河谷种植葡萄和其他水果。

四、交通运输及其他 这里主要指公路、铁路线,内河航运与海上航线,主要交通枢纽和港口,海陆交通联运,货物流向等方面,有些还可考虑它的名胜古迹及历史纪念地。

例如法国的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部,跨塞纳河两岸,河上有大桥沟通。水上运输方便。市内有多条铁路和运河通往全国各地。那里集中了全国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巴黎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八七一年建立过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中心区还有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

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是否合理等等。

例如苏联。森林、矿物和土地资源都很丰富。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和东欧平原的北部,广布着针叶林。它的煤、铁、石油、天然气、锰、铜、铅、锌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东欧及西西伯利亚地区平原辽阔,有利开发。境内大河不少,为水运、水利、水力、航运、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篇6: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  05月 28日 20时 至05月29日 20时

城市

篇7: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

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

为了分析全国范围内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利用1950年以来我国气象系统地面观测网679个国家基本(基准)站的大雾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雾空间、时间分布的基本气候特征.从整体来看,我国大雾分布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特点.在月大雾的日数、月最多大雾日数、大雾季节分布中都显示出北南、西东的地区差异及局地明显的.特征.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雾日数呈减少趋势.而浓雾出现的年日数变化不明显;文章对大雾日数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

作 者: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祥 朱燕君 Liu Xiaoning Zhang Hongzheng Li Qingxiang Zhu Yanjun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 刊 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5 16(2) 分类号: 关键词:我国大雾   气候特征   变化  

篇8: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篇9: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篇10: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媒体应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师生共同欣赏一段音乐和一段噪声,请学生谈谈对这两段音乐的感觉,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声音给人的感觉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播放音频学生登陆教师网站,仔细听两段音乐,讨论并说出对这两段音乐的不同感觉。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网络播放两组音乐:1、响度不同的同一首歌;2、音调不同的同一首歌;启发学生找出他们的不同,分别引入响度、音调的概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响度、音调的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声音的响度和音调的不同。播放音频学生欣赏并找出这两组音乐的不同之处;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响度不同的声音和音调不同的声音。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验音调和响度教师播放准备好的2个动画,一个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一个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组进行探究影响声音的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师巡视并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探究活动,适时给以点拨、指导。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播放动画学生观看动画,分组进行讨论,应用教师提示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论坛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探究完毕,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交往能力。

物体振动快慢不同,产生的音调也不同,从而引入频率的概念,再由人耳听到的声音范围,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课件显示声音的波形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音色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我们还能区分吗?师生共同听两段音乐并说出如何区分的,从而引出音色。网络搜索

论坛讨论学生闭上眼睛猜是那位同学在说话。在网络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有关声音的其他知识,并通过网络向同学介绍自己的音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发表在论坛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论坛讨论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所到的知识在网上论坛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知识反馈让学生做网页上自我评价的随堂测试,检查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巡回指导。课件展示做自我评价中的随堂测试,自己检查这节课的收获。通过联系巩固

作业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做梯度训练。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做梯度训练。巩固提高

篇11: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和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成功之处有如下几点:

以听声为主线,通过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在线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物理结合生活的能力。

以多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准备的网站和丰富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在体验优美的旋律时轻松学到知识;尤其是论坛这个栏目的设计,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自始至终,老师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把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物理教学中,达到良好效果。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一方面是对物理概念的把握不是很准确、熟练,更重要的是平时缺少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重视。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感性,也就是对物理联系生活的意思比较薄弱。

篇12: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教学难点]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设计理念]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篇13:八年级地理气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我国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 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 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C和7.3°C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纽约大7.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30°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

篇14:八年级地理气候教学课件

第四节 气候特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为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适当增加学生讨论、练习时间,所余的课时可讲授选学课文(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

(新课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温度带、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这种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板书〕第四节 气候特征

(讲授新课)

〔读图提问〕挂示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回忆第一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的什么地区?

2.从世界海陆分布看,这个地区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在海陆位置的影响下,这个地区形成了什么样的气候?

4.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读图、回忆、思考后回答,教师应注意提示、补充、纠正。)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东亚国家。从世界海陆分布看,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这种海陆差异的影响下,使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典型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风向随冬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转换;冬季盛行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暖热多雨。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读表回答〕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月份,我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低22.7℃和3.7℃)

2.七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高出3.6℃)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大26.3℃和7.3℃)

〔归纳〕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之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讲述〕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表现在气温方面,那就是气温变化大,不仅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较大;表现在降水方面,则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板书]

〔提问〕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板书〕二、雨热同期

〔讲述〕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外最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的热量条件优越,即使是在广大的北方地区,也能够种植喜温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讲述〕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这时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提问〕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和景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知识,思考问答。)

〔讲述〕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热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长,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从而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挂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哪几个干湿地区?

(学生回忆第二、三节知识,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标志 〔读图提问〕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问学生:图中反映了地形对气候、植被的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插图“秦岭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桔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冬季风南下。所以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提问〕1.举例说明不同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植物和农作物品种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2.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讲述〕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从而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气候特征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2.大陆性气候强烈

(1)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学课件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