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教学反思模板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教学反思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之前学生学习的都是直线图形,而这节课学习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的基础,所以至关重要。通过课堂教学我感慨颇多,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遗憾,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带有圆形的物品和剪出小圆片,并且相互展示,这样上课前就给了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点。
3、让学生自主探索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和同桌讨论,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探究,培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时,学生最容易忘记“在同一个圆里”,我先让学生自己量,然后与同桌比较,最后小组讨论,从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们天性爱活动,他们的生活就是活动,他们的学习也是各种有趣的活动。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探究。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学习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课始故事引入,巧妙有趣。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课件中设计的猜一猜、说一说、玩一玩等活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走进数学王国。
2、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数的概念
教学中,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计数器上的珠子,直尺、苹果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如在计数器上拨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紧密联系生活,提高应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教学中特地安排了这些环节:生活中的数、用10说一句话、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等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教学中,通过数一数、做一做、拔一拔、分一分、涂一涂、排一排等活动,激活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精心组织活动,快乐学习数学
本节课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精心安排了找朋友、对口令、考一考、试一试、玩一玩这几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玩中做,做中学,在快乐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习。同时,多媒体课件的人机对话功能,培养了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去学习。如在尺子或数轴的空格处填数、练习中的数一数、做一做,填对时则显示对,否则显示叉。练习由易到难,逐层推进,采用“答题+评分”,学生每回答对一道题,多媒体用它那层出不穷的表扬方式让学生兴奋不已,以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件的表扬或激励下,不断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课堂纪律不是太好,对学生的数学活动放手不够。在教后我感到自己在处理预设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问题上还有待磨练和提高。如:当学生没有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引导不够;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有些环节仓促而过,并且减少了学生的回答次数等。
1-5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
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三个环节来进行:
1、数一数。数一数图片中的人和物,数一数手里的小木棒。2、写一写。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课件展示,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学时也引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数字的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3、说一说。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和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写一写”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教学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对数字的书写,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1-5这几个数字。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
在教学本节课中留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注意学生数的建立,通过让学生进展估量来建立数感,二是让学生进展实践操作,例题一和例题二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展,通过动手操作,帮忙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把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应留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看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注意培育学生的表达力量,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有所提高。例如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这种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说。由于现在是特别时期,孩子们只能说给家长听,没方法进展小组合作。
第四周的教学依旧是学生看“名校课堂”,我们一数组八位教师依据“课堂”所讲内容争论作业的布置,发至家长群里。我们班要求数学作业必需在下午6:00之前发至个人所在的小组。由小组长查看组员上交作业状况,并在小组群汇报。教师进各小组群查看。对于小组长的作业,教师先检查,统一答案后,小组长再检查组员的作业。小组长很细心,相比于前3周,我都是自己批改全班学生的作业,一天到晚地看手机,也做不到小组长那么细致,有的时侯,还不能完成作业的批改。这种分小组批改作业,真正发挥了小组长是教师“左膀右臂”的.功能,既助力了教师,各小组组长的组织治理力量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特别时期,这也不失为教育教学的好方法。
对于那些个别总是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由于小组长的仔细负责,很快这些学生的名单就传到了教师这里,个别通知,个别辅导,就是教师的因材施教了!
在和学生的沟通方面,之前通过微信发给家长孩子的状况,也不知道有没有接收到,但是现在我可以看到哪个家长承受了我的消息并且已经阅读,哪些没有承受到,我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和家长取得联系。这样,每个学生的状况我都可以反应给每一位家长。孩子们也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过去我他们的学习状况。
通过一周的上课,大家也都慢慢的进入了上课的状态,究竟没有群体影响,可能自制力方面还是需要家长们的不断催促,所以,我们也会每天和家进步行沟通,尽可能的让孩子犹如在教室里一样的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是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初,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他们熟识的建筑物,由于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实物,其中不少形体是长方体的。本课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举诞生活中形体是长方体的实物,通过活动感受熟悉长方体。
二、以模型为依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进展规律思维,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正方体的特征。教学时,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导,认真观看模型,先感受一下面、棱和顶点。接着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进展探究,用手数面、棱、顶点,观看什么是相对的面,什么是相对的棱,每个面都是什么外形等等。这些分析假如没有模型作依托,是很难完成的。在观看和计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时,必需依据肯定的挨次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观看和争论前、后的面、左、右的面,上、下的面,面积分别相等;还有四条水平的棱,四条竖直的棱,四条侧面方向的棱也分别相等,即相对的棱相等。最终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出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比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从而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三、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
通过制作,一方面是把经过分析的诸元素综合为整体,使想象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凸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型,从而引申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正方体的棱长。另一面又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缺乏之处还有许多,时间紧,前面用时太长,后面太紧促,到学问闯关的时候学生都分心了,主要快下课了,我也没有维持课堂听讲秩序,在练习的时候效果不太好,没能检验出谁是真的会,谁还不太会,有好几道题都是让学生一起答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