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徘徊一词引发的反思

篇1:教学徘徊一词引发的反思

教学徘徊一词引发的反思

一次,我在教学《观书有感》这首诗时,引导学生理解“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后,进行了总结说:“天上的彩云儿在平得如镜的水面上来回移动徘徊。”这时一名胆大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徘徊’有来回的意思,那是不是不能说‘来回移动徘徊’。”我被学生这一问给问住了,马上改正过来。同时我也深该地意识到一名语文老师有着夯实基本功的重要性。

想想我国新课程的改革,虽然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学方式改变了,广泛地运用多媒体等,但最终还是在围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来开展教学活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

教师的听能力,是指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能辨别其口齿是否清楚,字音是否准确,句读是否分明,语调是否恰当。学生复述时,教师判断其表达是否正确,概括是否全面。学生提问,答问时,教师能听出提问是否简明,答问是否扼要,有没有重复拖沓或者答非所问的现象等。我们班有位学生,上课爱发言,但发言时总是吞吞吐吐的,回答时间长且说不清楚。刚开始,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很少给他机会发言,结果他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了,为了提高他的积极性,后来只要他有举手,几乎能让他发言。几天倾听他的发言,发现其实他中心想说的观点是正确,甚至比其他同学说的还新颖,但就是无法连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在他回答时,我总先让他说完,明白他的意思,然后,我再引导他说一遍或让听明白的学生起来再说一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他的发言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学们总会给他带来赞许的目光。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在学生朗读、复述、问答、讨论时,善于倾听,认真倾听,并作正确判断,加以及时引导,那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和口头表达上的优缺点,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握教学语言艺术,这就是“说”的基本功。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则是一种专门行业的交际用语,它要求教师要保持语音与音速的错落有致,保证在座的人都能清晰入耳。要巧妙的使用“变换型”语调,使讲课语调千变万化,有起有伏,有波澜,使课堂语言声调亲切、柔和,富有的律感。不要使语调过于高亢、抑制、平缓,造成语言单调乏味。如果教学语言随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富有节奏感, 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跟,那么,就能保持学生的兴奋情绪,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相反,如果教学语言平板单调,在一个平面上滑动,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疲乏之感, 其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我参加教学工作到现在,都是执教语文科。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 教学语言贫乏 ,让我不能把想传授的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在教学阅读课时,总是要费很多口舌,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后来,我校的一次开放周,我校的陈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但深深打动了学生,而且吸引住了在座的听课老师。她教学的是《美丽的武夷山》。这么美的地方,可是没有亲身去领略一番的人,是很难感受出它的真正美的,于是陈老师找来了几张相关图片,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听她诗一般的语言介绍。她语言优美,描述时语调抑扬顿挫,让人身临其境。那节课后,我深深体会到语言艺术在课堂上的巨大魅力。从那以后,我在备课时,总会备自己的课堂语言,不管是对课文内容的描述,还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看是否做到清晰、准确、简练、生动。因为我知道,过不了语言艺术这一关,老师即使满腹经纶也难教好语文。

有句话这样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其实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想要有更理想的结果,老师自己要有更高的阅读能力。首先,语文老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开拓视野。其次,要掌握阅读的方法,懂得如何辩词析句。第三,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朗读,做到声情并茂,这也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范读,就像我们教委办原主任强调说的:“老师自己都读不出感情,怎么可能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来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记得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诗歌《我想》,诗歌中有几个小节的结构是一样的,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后,指导他们朗读时,他们几乎是以大声来体现自己的感情。后来我按他们的理解到的情感,范读了一遍,然后让他们评价,最后再让他们试着读一读,结果有几位同学能够把每一节小节不同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

写,包括写字和写文章。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广泛运用,教师在黑板上田字格里直观一笔一画进行写字教学机会越来越少了,学生的书法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受到了忽视。这也将影响到其书面作业的质量,这就要求老师写字要讲究工整、规范,不能出错,特别是在教学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师要注意字的笔画、结构。而在教学写话、习作方面,有的老师苦于不知如何引导,这时老师是否有先想一想,如果让自己写一写,应该怎样写,写些什么呢?因为只有老师心中也有相应的片段、习作,这样老师才能有方向,有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只有教师扎扎实实地练好这些教学基本功,才能把丰富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学生的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篇2:魅力一词的教学反思

魅力一词的教学反思

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中的“魅力”一词时,我首先提问,“魅力”是什么意思?学生不假思索,大声回答:吸引人的力量(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其实这只是字典上的解释,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魅力”一词,我接着又问:你们有魅力吗?话音刚落,大部分学生都说“没有”,这多少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看来,我的学生还是挺有自信的,没想到……?正当我惊讶之余,学生们又异口同声地说“郭晶同学有魅力”。这郭晶同学在班级中是一个聪明活泼,思维敏捷,成绩优秀的小女孩。见大家都这么推荐了,我让郭晶同学站起来说说自己的“魅力”在哪里?郭晶倒也很大方,利落地站起来,响亮地说:“同学们一定看见了黑板旁贴着的英语默写评比表了吧,英语默写我每次都是一百分,所以评比表上面的“红五星”我得的最多。这就是我的魅力。”顿时掌声四起,同学们都用佩服的眼光看着郭晶同学。有了第一个同学的引路,我想肯定有第二、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同学站起来说自己的魅力,可这次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竟然还是说没有,或者还是推荐别人。见此情景,我也只能说一些鼓励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也许是你没注意,也许是你没勇气站起来表达。但不管怎么样,老师希望你们要相信自己,寻找出自身的'亮点,让它发光。”

课后我想了很多,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自信心不足,当然有他自身的因素,但关键还在我们教师。我们太多的关注了学生的缺点,想了各种办法让他改正,甚至把他的缺点张贴上墙,期待用这种方法管制他的行为。须不知,这恰恰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处。夸大了学生的缺点,忽视了他们的闪光点。学生耳朵里整天听到的都是“调皮捣蛋、字迹潦草、不动脑筋”之类的话语,像“你真聪明、你读书进步真大、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类的话语学生只有在少得可怜的公开课上听到(老师们为了在教学要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不得已而为之)。久而久之,学生变得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于有时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优点,以为是听错了。真要是讲起来,感觉自己像在吹牛。

看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急待进行!

篇3: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在同步练习中的智慧园有这样一道题:

已知a、b、c都大于0,如果8/9×a=3/5×b=c×1,那么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

解题思路如下:

1.因为8/9×a=3/5×b=c×1这三个算式相等,并且8/9、3/5、1之间的关系是3/5<8/9<1,根据乘法算式的特征,当一个数越大,另一个数就越小,才能使算式相等。从而得出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c)。

2.把8/9×a=3/5×b=c×1转化为:

8/9×a=3/5×b=c×1

8/9×(3/5×1)3/5×(8/9×1)(8/9×3/5)×1

从而得出:a=3/5×1b=8/9×1c=8/9×3/5即: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c)。

3.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使每个算式的结果等于1,可以写成下面的算式:

8/9×9/8=3/5×5/3=1×1

从而得出:a=9/8b=5/3c=1,即:a、b、c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c)。

思考:

从上解题方法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去尝试、去思考、去发现来解决新问题,能够应用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转化思想来思考,说明学生已经能够潜移默化的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把等待燃烧的火把,只要给他提供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去想、去思考、去争辩,学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会给我们一个异样的惊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不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关键是找准方向,我们老师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

篇4: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一道应用题,引发的教学反思

小明用一根20米长的绳子量一座桥的桥面与水面的距离,他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结果绳子还高出桥面1米。桥面与水面的距离是多少米?

这是我们昨天在复习过第一单元内容测量后,我们做的第一单元试卷中的一道应用题,因为是复习阶段,所以我们留做了家庭作业请学生回家完成,第二天,这道题引发了我们整个三年级组的争论。

一部分老师认为水面的.距离是8米,另一部分认为是9米。

8米:对折后,绳子长10米,高出1米,但是这1米是两根绳子所以应该从10米中去掉2米,所以应该是8米。

9米:对折后,绳子长10米,高出1米,直接去掉1米就可以,虽然是两根绳子,但是却是重复使用了一条,所以只去掉一个1米就可以了。

当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9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总结看来还是因为没有读懂题的原因,本题求的是桥面与水面的距离是多少米?当对折后绳子从原来的20米变成了10米,而高出1米,直接去掉1米就可以了,虽然是对折,但是这个高1米在对折,桥下面垂的绳子也是对折的,所以只去掉一个1米就可以了。那么,连老师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是在学习中的学生呢?所以在以后面的复习中,我们首先自己把每题弄明白,然后在给学生讲解时,让学生一字一句的认真读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意,如此,才会一个好的成绩。

篇5:钱币引发的活动教学反思

钱币引发的活动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天,康康得意洋洋地摆弄着春节期间和父母一起去越南旅游时带回的一套越南币。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道:“这钱是假的,我从来没见过。”“你们错了!这是越南币。”康康大声分辩,并把南币一张张排放在桌子上向伙伴们讲解,但仍说服不了大家。

第二天,有几个孩子带来了人民币,并与越南币进行比较,他们都说康康的越南币是假币,于是,康康又和伙伴们争论了一番。争论持续了两天,期间蕾蕾、小霞、远远等陆续从家里带来了泰铢、韩元、日元、美元等外币,他们竭力支持康康。一时间,大家各执己见,一副非要争个水落石出的模样。我想,何不借此机会让他们认识一下钱币,认识一下世界呢?我和孩子们来到了附近的商业银行。我对孩子们说:“你们不是有很多关于钱币的问题吗?现在可以向叔叔阿姨们请教了。”一向大胆的凡凡张口就问:“叔叔,银行里有假币吗?”平时胆小的远远也举着泰铢着急地问:“叔叔,快帮我看一下,这是假钱吗?”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地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还拿出验钞机让远远把泰铢放进去检验。这时,孩子们个个屏住呼吸,紧盯着验钞机,结果验钞机毫无反应。只听叔叔宣布道:“小朋友,你的泰铢是真的!”远远长舒了一口气,孩子们也一阵欢呼。

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就围着教师借来的验钞机检验起自己的钱币来了。他们互相交流着,从中了解了一些外币知识,知道了世界上有许多种货币,跟人民币不一样的不一定是假币。这以后,孩子们对钱币更感兴趣了。为了加深对钱币的认识,昂昂自告奋勇地请来了在银行工作的.爸爸。

昂昂的爸爸如期来园,带来了人民币和一些外币的样张,他娓娓动听地给孩子们讲了许多与钱币有关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且初步懂得了一些钱币兑换的知识。“我的1万元越南币大约只能兑换100元人民币。”“我的10美元大约可兑换80多元人民币。”“我的5元钱可买一盒水彩笔。”“我的8元钱可买一只变形恐龙。”看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意识到孩子们可能已不满足于对钱币的认识了,他们想实现用真正的钱币进行购物的愿望。

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怀揣着五至十元钱来到超市,他们用最合理的办法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结账时,奕奕的钱不够,怎么办?这时,娜娜说:“别着急,我把钱借给你,你明天还给我。”在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向父母介绍商品的价格、品牌。看到购物给孩子带来无穷乐趣,家长们都笑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当幼儿充满探究欲望时,真正的学习活动才会发生,他们才能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教育是与孩子的一日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师只有做有心人,才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使孩子们充分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

篇6:一节化学课引发的思考的教学反思

一节化学课引发的思考的教学反思

自从参与研究“以先学后教为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示交流预习学习成果,进一步达成预设目标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这一理念更好的体现在我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使新课程理念得以更完美的展现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时间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我也一直在进行着尝试,尝试各种形式的“先学”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该说尝试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每一次尝试都凝结着我的思考与进步,这也让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肯去尝试,肯动脑思考、肯去总结,就是一种成功,成功是一种态度。

上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这节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去搜集相关资料,再由教师展示、讲解的做法。

课前,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目前我国、我市水资源状况如何?

2、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的排列情况如何?这给你什么启示?

3、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如何防治水污染?

4、做为一名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如何真正参与、做到“爱护水资源”?

问题抛出后,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让各组选择一个问题,然后去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拿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

说实话,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仍做好了第二手准备,万一学生没有实际行动,或找不到相关资料,那我就按以前的方法自己讲。终于到了上这节内容的时间,走进教室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不安的。当进入教室,看到学生们兴奋的、迫不及待的表情时,我才放心,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简单开场后,我便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没想到,他们准备的资料还挺丰富,图片、文字都有(遗憾的是本校教学设备落后,学生无法准备、展示音频资料)。当一个小组汇报、展示完后,若其他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更深层次、更丰富的资料,便会迫不及待的举手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间自发的讨论就这样开始了。而我,只是在一旁认真的倾听,当发现有不足或有遗漏的时候,我便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其他组的同学也参与近来,相互补充,这样,避免发生本组不准备的问题不关心、学习知识出现缺漏等情况,同时也培养他们“协作、共享”的学习习惯。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直到下课铃响起,他们还意犹未尽。

这节课,学生在我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充分的展现自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节课的氛围是民主的、和谐的,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

因此,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至少应做到:

1、转变教学观念,把时间留给学生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课前查阅大量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讲到了,才能得到安慰,才放心,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主要是因为老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自学后完全能理解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就不要多讲;只有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才讲;对于需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完成,不能完成的教师才加以引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节省下来,留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有过形象比喻:“作为心智脂肪储备起来的知识并无用处,只有变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如果我们教师总是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真的会对学习感到“味同嚼腊”,失去兴趣,试想谁愿意去嚼别人已经嚼过的甘蔗呢!过去,我们是学生的师长,而今,我们应是学生的“导航员”。

2、把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终究要被淘汰。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关键在课堂上由教师培养,所以教师要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知识教“活”,使学生学“活”,最终达到“活”学。

3、把自由留给学生,但要注意思想引导

现在学生年龄虽小,但思想敏锐,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的一套,特别是受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偏激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英雄主义思想不少见,他们对于老师的思想教育内容和书本上的一些精神,往往不以为然。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老师不注意正面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观念中的误区,恐怕不仅影响教育效果,更会影响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新课程既给我们带来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改的浪潮中,勇当教改先锋,充分发挥教育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篇7:由英语电影引发的教学反思

由英语电影引发的教学反思

看英语电影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能学习到地道的语音、语调、节奏、用词、句式、思维和文化.本文阐述了利用英文电影学习英语的`优点、应该注意的方面,以及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障碍.

作 者:谭君平 作者单位:中山中专,广东,中山,5284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53)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   电影   教学反思  

篇8:试卷分析引发的一些遐想教学反思

试卷分析引发的一些遐想教学反思

天下武功,各有各的门派,各门各派又各有各的特色和绝活,是所谓立于江湖必有过人之处!如果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武功流派,道理想来也是相通的!

射雕英雄传之所以被传诵为武学经典,除了郭大侠义薄云天、大义凛然的气概,黄女侠智绝天下、美绝天下的柔情侠骨以外,当今五大高手决战于华山之巅,更是亮瞎了无数双热爱武侠的仁人志士的双眼,叫人拍案精绝,千古留芳……当今数学教坛,也有这样的伟人屹立于华山之巅,傲视群雄,江湖人称北金战,南东坡,威名震慑寰宇,令后辈文风披靡,纷纷拜倒。余乃一无名小卒,尝思提高成绩之良方,无缘得见前辈高人,虽反复拜读前辈高人之经典著作,但反复试之却效果微茫,苦死不得要领,痛苦不堪……

幸如今江南之地,能人辈出,数坛风云人物群起,萝萝终于有了效仿学习之对象,顿感幸甚!今日恰逢年末最后一天,不妨列举身边的这些能人,希望以后有机会跟随学习,增长才干与能力:有一人,名校毕业,醉心数坛三十余载,桃李三千,个个堪称数学能人,威名远播千里,只在黄岛主之上,令人佩服!有一人,虽为中学教师,实有教授之能,翻云覆雨之间,学生轻松获取高分,数学水平自在西狂之上,令人赞叹!有一人,虽出身行伍,但解题水平惊人,练就绝世神功,带领暨阳学子,屡屡制造神奇,被无数粉丝捧为网红,YQ大师名头绝迹在北侠之上!有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姑苏大地,仅仅带一个班30普通学子,制造多名中考满分考生,被学生尊称为大神,G师绝对有南帝风采!有一人,出身名门,在中原之地躬耕劳作,大手一挥,三年一届,班上学子几乎全数在120之上,L大侠堪称当今数坛之中神通是也!!

以上这些神人都是萝萝见过的当世之英雄豪杰,以上功绩句句属实,见到大神们尊荣,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区区数语怎能尽数形容?当然,如果能跟班学习,萝萝每天就算打水挑灯,也是毫无怨言的……想想神人们之所以能创造神迹,必定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于是萝萝今天也准备努力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分析,和自己的学生一起,通过试卷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一起改进,共同提升。

一、中考试卷的得分

家长、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很微妙,更多地时候确实关联在一起的,如果三者的目标高度统一,我想往往能创造出一些共鸣来,出成绩也就顺理成章了。作为教师,最希望学生个个都是天才,那样的话不费吹灰之力,高分轻松斩获;作为家长,也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力高超,考出理想的.成绩往往不在话下;但是作为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何在呢?萝萝总结了以下一些主要原因:首先,现在的教学纯属快餐式教育,节奏太快,而内容实在不怎么精彩,试想,那么枯燥的数学真的喜欢的孩子能有几人?那么,追求成绩的最大化,也就成为了学习数学得真正原因了,说到对数学产生兴趣,绝对寥寥无几!其次,作为选拔性的考试,随着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难度被提高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于是要考出高分来,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再次,学生学习数学也普遍缺乏合理的方法,在多次被难题蹂躏以后,信心确实,畏难,负面情绪显著增强!最后,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化严重,情绪波动大,很难平心静气的面对困难的挑战,受挫之后更容易产生消极和抵触的情绪……综合以上分析,现阶段要想让孩子们考出比较理想的成绩,除了数学教学要循序渐进、合理得法以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道也是刻不容缓的!

家长常会问我,现阶段比较理想的成绩是多少?我一般都会比较模糊地应对这一问题,因为试卷难度不同,分数自然会有差异。如果难度比较适中的话,现阶段未进行过系统的中考复习的前提下,比较理想的成绩应当在110以上,好吧,那么接下来就从细节入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对本次测验的认识及应对

本次考试比较正常的成绩应该在100以上,120以上难度较大,所以,实际情况也是无一人成绩超过120(最高分117),如果低于100,我们就要来找一下具体的原因了:首先基本分没有拿足一定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可以来看三张90+的试卷的选择、填空和计算的丢分,一目了然:

如果前面三个部分,非常快的把一些不该丢的分数都丢了,那么要想考到100分以上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此时你需要从后面那些非常厉害的敌人手里抢到一些人头,把前前面丢失的分数才能弥补回来,真的是得不偿失的。除了一些粗心引起的错误以外,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个问题一定是和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不到位有关,或者基本概念混淆了,如这样的错误,亲,你知道为什么吗?有的虽然对了,但是这样做是否有改进的地方呢?

中档题得分率不高也是造成成绩不太理想的一个原因,如作图题、应用题、二次函数问题,如果没办法得满分的话,要想考高分就会很大的难度,作图题以下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对于二次函数类问题,由于新课知识刚刚学完,在融会贯通方面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方面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加以改进!

最后在来说一说27、28两个题目的得分情况,对于试卷的最后两题,我们的态度显然是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进攻的方式,争取多得分的。27题的最后一问有一定的难度,没有同学做对,这方面可以通过以后的专题训练来进行弥补,目前不用过于着急。最后一题,我们的孩子反倒是采取了积极的进攻模式,总体的得分是不错的,需要表扬与鼓励!

三、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变式教学尝试)

下阶段即将进入中考第一轮复习前期,梳理知识点和提炼方法成为这阶段的重点,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不妨采用变式教学来辅助进行,提升效果,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适当关注以下四个问题:

1、“量”的要求在哪里?中考复习进行变式教学,目的无非是为了更好与中考接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减轻学生的多余负担。因而设计变式时一定要注意题目数量,变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变式题目的质量,要有代表性。变式题目过多,会变成简单的重复,造成题海战术,反而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当然变式题目的数量也不能过少,过少会达不到到我们先前定下的目标,所以最好的效果是一组题目,数量控制在3-5题最佳。

2、变式教学如何与中考考纲无缝衔接?显然,应兼顾复习课的特点,为了达到目标而设计的变式训练也应该有区别,向中考要求不断地贴近。

3、变式教学之后是应继续进行总结归纳,不能只关注其表面形式,要适时地归纳总结,概括出其本质属性,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刻理解知识要点,掌握解决某类问题通法和技能,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关联,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加深刻,思维更加严密。

4、复习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变式创造,变式创造不要仅仅由老师完成,也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变式,鼓励学生围绕母题进行相关的变化,发展学生创造的技能,学生通过自己编题,亲身体验创造带来的喜悦,珍视创造的成果.学生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度下对知识进行再认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好了,最后祝每一位看文的好朋友新年快乐,20xx年身体健康,工作、学习进步,万事顺意!

篇9:《一个洞引发的联想》教学反思

本课以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思考,原本的预设希望学生能够头脑风暴说出不同的回答,因为艺术没有唯一答案,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很多。以下三个问题是本节课问题导入的提问以及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问题一:破洞的纸还有用吗?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了提问与回答,这样的问答看似有序,但是却缺乏了活跃度与初衷,学生的`“头脑风暴”不够凸显,也不能很好的检验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问题二:还有什么用?

当我提出这一个问题时,第一位学生快速想到的是:使用剪刀再剪出不同的洞;第二位同学:可以用剪刀剪出水滴形。其实两个回答是一致的,所以这个时候作为智慧的教师,更应该引导同学们想出不一样的方法,甚至可以给与一些提示。

问题三:这个像什么?

共有三位学生回答:“1、像头而且有耳朵,是正面;2、像柠檬;3、像柠檬。”这样的回答正好进入了我所预设的想法,我便顺势而下,进行了柠檬的联想与背景添画。通过不断的看自己上课的视频,我觉得我可以做的更好,不需要急于进入下一步。或者可以启发学生尝试将纸转动不同的角度,再观察形状经过旋转后的变化,打破常规的思维,不断进行联想训练。也许有了这一步,学生在接下来的作品会有更多的想法。

为了避免学生“故意”撕出自己需要的形状,所以我将升高难度,让学生为同桌撕洞。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更好的在本环节中进行现场的联想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学生通过添画的方法,使用学过的点线面进行黑白的装饰,使每一个洞都有自己的身份,基本没有创意联想一样的作品。但在作品展示的环节中,我觉得可以让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评价环节中,除了自己评和教师评,还可以加入同桌同学评,因为同桌撕洞时应该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加入对方的评价,会让整个评价环节更加饱满丰富。

联想创意的过程,其实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课堂表现与作品的呈现中本课基本做到了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再加入一个思维回忆与整理的环节,可能会更好的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反思与积累。这也是可以进行跨学科融合的一个切入点,美术老师可以结合语文老师进行一次功能性写作,让学生尝试将这一次切实经历的事件进行描写与表达。

篇10:化学课引发的思考化学教学反思

化学课引发的思考化学教学反思

新学期伊始,那是我的第四节化学课,内容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实验探究,这部分的内容我采用了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教学,把实验搬进教室、搬进课堂。我的设计是把实验分两步:

1、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告诉他们,利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尽可能多的去探究蜡烛的性质及其燃烧的现象,然后组织学生汇报情况,先暴露出他们平时观察的不足,再由此得出观察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第二次实验,进一步观察第一次实验未观察到的现象,同时要求注意观察到先后顺序,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由于是刚接触化学,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还不多,他们还比较好奇,也比较感兴趣,做实验的时候很积极,实验结束时,我要求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实验情况,并分析原因,以便全班交流、共享实验结论。我心想:他们的实验激情如此之高,也一定会以同样的热情踊跃起来汇报本组的实验情况。还好,我话音刚落,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同学就将自己的手高高的举起来了。“梁运磊,请讲。”我高兴的大声的叫出他的名字。他由于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断断续续的讲述了本组的实验情况,尽管语言表达不是十分流利,但他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我对他的表现同样感到欣慰,“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我由衷的说,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然后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其他同学,希望看到其他同学能紧跟其后,积极发言。可是,两三分钟过去了,尽管我期间一直在用语言鼓励着,依然没有人举手。于是我决定点名,便顺势叫我身边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没想到,非但没有人站起来,组内的同学还在相互推诿,后排的同学用手不断的指前排同学,意思是说:“老师,叫他回答。”前排的同学则低头不语,也不看我,一副深怕我会叫他的样子……

一时间,失望、担忧、遗憾……充满我的大脑,心中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我知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答案的,只是有可能他们的答案和别人的一样而不愿意多说,或许真的是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不善于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分享,更甚者,他们在害怕,害怕自己说错了或者说不好被同学笑话……我心中有了无数种猜测。但不管怎么样,对于他们的表现,我真的很失望,我没有想到他们在初中学习了两年,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如此之差,究竟是我的引导没有到位?还是以前其他老师没有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是因为我还是一个新老师,他们不敢“乱”说?我这样反思着。

不管怎么样,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我也没有办法实施、开展我的“化学三阶段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该怎么办呢?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看来,要发展学生的能力,要顺利进行我的课题研究,必须从零开始,对他们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只能靠我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同时,我还必须认真钻研,结合学生的特点,备课的时候尽可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注意每一个问题的抛出方式和时间,多关注学生,且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定要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段时间后应该会有所改变的。为了使我的“三阶段”教学模式能顺利开展,为了今后课堂上不再出现这样“遗憾、失望”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新课改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2、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用好、用活,同时,注意分析学生的情况,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备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与学生建立起“互尊、互爱、互帮、互助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与学生的心的距离才是最近的,我才可以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尽可能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有话说,有话敢说、会说。

5、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由每一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监督、检查本组的学习情况,平时的课堂及测试都采用各小组比赛的方式,期末对一直表现好的和进步大的组进行奖励。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有利于促进组内同学在学习上的互助,有利于大家共同提高。

新课程既给我们带来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改的浪潮中,勇当教改先锋,充分发挥教育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篇11:《由活动引发的思考》教师教学反思

《由活动引发的思考》教师教学反思

月初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个故事比赛,主题是我爱科学,这次活动的氛围很是强烈,家长们都很支持。因为本次比赛我们面向的是全园幼儿,所以我们将活动分为小、中、大,三个年龄段来进行。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们积极踊跃的为孩子报名,并为孩子们选择符合主题的故事内容,带孩子积极地练习讲故事。可以说我们的故事比赛在大家的支持与配合下举行得很成功,但是在活动中也显现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小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在讲故事时好像在念稿子一样,没有语气的变化,将生动的故事内容表现的很平淡;有的孩子在讲故事时表现得很紧张,不断地抓衣角,故事讲得不连贯;还有的孩子在本班老师面前讲得很好,表情生动,还带有动作,但是在比赛当中这些优点却没有表现出来。结合以上这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首先,孩子在讲故事时没有语气的生动变化,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给孩子们全情投入的讲故事,即便是讲也只是在睡前,为了不让孩子们在睡前表现得太兴奋,我们的语气和声音就没有足够的变化,所以孩子们就会觉得讲故事就像念书一样。因此,我们应当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孩子们做好的榜样,只要是遇到讲故事的内容就一定要全情投入,动用我们的各种感官为孩子们呈现出最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讲故事不同于念故事,不同的故事要用不同的语气形态来表现,这样不断的丰富孩子们的感受,孩子们才能学会有感情的,生动的讲故事。

其次,孩子们在讲故事时的紧张表现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的'机会较少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大型的活动,所以会在人多时表现得很紧张。孩子们只在熟悉的老师和小朋友面前才表现的很棒,在人多的环境中却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我们应当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能在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胆量只有在不断的锻炼中才会越来越大,也只有多多的锻炼,孩子们的勇气才会越来越足。

此外我们还应当通过为孩子们讲述和鼓励孩子们阅读各种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孩子们创设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在遇到好的故事题材时不知道如何来表现,更不会在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知道怎样来叙述。

正如我们的《纲要》中提到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有让孩子们多说,孩子们才会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想说、越来越会说。

篇12:大班垃圾车引发的争论教学实录及反思

大班垃圾车引发的争论教学实录及反思

背景:

在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主题中,孩子们背上书包体验着上小学的自豪感,对小学生活既向往又疑惑,许多孩子都问:“小学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便组织孩子们去参观小学。在参观小学的路上,孩子们被停在路边的垃圾车吸引住了,引发了一些争论。

实录:

我顺着孩子们的视线望去,原来是垃圾车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津津有味地议论着什么。我想:此时,我何不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让大家来讲一讲垃圾车的事呢?

“垃圾车里的垃圾运到哪里去了呢?”

随着我的提问,我们谈到了垃圾焚烧场,又谈到了家里的垃圾扔哪里,以及小区里对垃圾的分类,垃圾桶上的不同标记。

班中的卿卿提到“塑料瓶子是不能烧的”,安安问:“为什么不能烧呢?”“是不是瓶子烧不掉呢?”

孩子们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笑了一笑,觉得还是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比较好,就没有马上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带着疑问,一起看斌斌拿来的百科全书,图茂并文的百科全书解决了孩子们的问题。

“那么大一个垃圾桶,叔叔把垃圾倒进垃圾车里会很辛苦的。”阳阳感慨道。

这时,卿卿说:“不辛苦的,因为我看到垃圾桶底下有轮子,垃圾车上有钩子,这样可以把黑桶钩起来,倒起来就方便了。”

反思:

大班的孩子们,由于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直接刺激,能够引发他们的.间接经验;一个孩子的经验能够引起其它孩子对相关经验的回忆、联想甚至推论,从而产生“一呼百应”、“举一反三”等现象。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给孩子。当孩子生成问题时,教师的有效回应便成为问题能否保持、能否开展、能否深入、能否解决的关键。

幼儿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形象性,知识的获得建立在大量的感知的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地鼓励幼儿自己寻找途径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获得经验、知识。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