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探究教学反思

篇1:语感教学

语感教学

吴吉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其实质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纵观近些年的高考.试题,除了少数语文基础知识(语音、文字等)、文学常识考题外,其余基本上属于对学生语感能力的考查。因此,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活动,应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服务。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用高考的指挥棒来指挥语文教学,就是学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纯知识性的东西,因而把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活生生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变成一二三四ABCD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题目,课堂变成了以解题为主的模式训练。让学生重复那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机械劳动,而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和领悟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厌学语文和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或者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我的体会有三:

一是表情诵读。这里之诵读,绝不等同于为完成背书任务或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这种读,正如叶老所说,应该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语调上应该抑扬顿挫,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不但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而且懂得作者在想什么。所谓“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到传神发兴的地步。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如下章法:第一遍观其大略,谓之粗读,读后要动笔列出提纲;第二遍对照注释细嚼慢咽,谓之细读,读后要提出疑难;第三遍据其要点,居高临下,谓之深读,读后要释疑解难,言之成理;第四遍吸取精髓,举一反三,谓之精读,读后要有所发现,联想翩翩。当然,这里的一遍并不等于一次,有时是两次或多次。同时,强调手脑并用,用心发现。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音的语气化来传递的。因此,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如读《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不但语调要低沉,而且情绪要凄婉,于字里行间去体味那种“悲怆美”。而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则应强调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这样的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是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的语感实践,绝不可等闲视之。书本中有些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东西,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最高境界。要进入这种境界,全靠读书人的参悟,非强拉所能至也。因此表情朗读得好,不但表现出自己的语感能力强,而且会使听众产生同样的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在注重学生训练学生表情朗读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还要充分利用课文朗读磁带,发挥电化教学的作用。有些课文学生一听就明,一读就懂,教学任务完全可以提通过朗读训练来完成。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就是对语文的理解能力长进了,考试时解题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是想象创意。这个环节必须建立在第一个环节之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有了直觉思维,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想象而创造意境,形成感性和理性相通融的悟性,从而进入认知的境界。这个过程要求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恰到好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扑捉住语言文字中的全部信息,起到洞幽发微的作用。叶老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这样的想象,其实是叶老为我们提供的一个极好的教学范例。

我曾经看一位名老教师教《行路难》的教学录象,在完成学生反复表情诵读后,他的讲课就是启发学生想象:由路途的崎岖险阻,想到一位与朝廷格格不入的醉醺醺的诗仙,一副傲岸不俗而又放荡不羁的形骸,却又在现实面前碰得鼻青脸肿……人生之路的险恶,与旅途的艰难互为表里。同时,他还征引李白四首有关的诗歌适时穿插阐发,使学生的想象更为丰满。有了这样一番意境,学生要理解《行路难》的语言文字及内涵,还会难吗?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此也深有体会。如教《琵琶行》时,白居易江心聆听琵琶曲的一段,是运用诗歌描写音乐的名段,极其精彩。其用词的传神,比喻的贴切,意境的高妙,简直非言辞所能表达也。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我先让他们欣赏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具体感受音乐形象。然后重温《明湖居听书》一文中对白妞表演的描写,与本诗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互相照应,使学生产生领悟能力,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了。

当然,这种想象创意,并不局限于散文和诗歌的教学,议/论文乃至说明文都有这个要求。譬喻读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拿来主义》等等文章,不进入作者特定的境界,没有形象思维,是无法读懂读好的。吕叔湘先生说:“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感情,判断语意,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此话信然。

三是联想生发。读书要有所得,并且要学以致用,联想生发是很重要的。这是一项较高层次的语感训练,要求学生扑捉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加以延伸,产生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此物到彼物、由现在到将来的构想。能由一个形象联系到另一个形象,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变他人的语感为自己的语感,甚至创造出新。即如叶老所云:“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没有字的书。”譬如读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如果学生局限于文字所及,那么所得是肤浅和有限的。如果由眼前之景读到天下之景(革命的大好形势),由眼中所见读到了心中所思(祖国的`浮沉和由谁主宰),由有形之物读到了无形之物(革命豪情和远大理想),这样的读就有深度了。如果还能生发开去,以革命者的伟大胸怀和豪情壮志来熏陶自己,懂得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祖国任重道远,应该勇挑重担,这样的读就不但有深度,而且有力度了。

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故语文课本也兼具这三种功能。而我们平常往往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写作方面的训练,没有把学生在阅读和听说时形成的语感优势移植到自己的语感实践――.写作中去,乃至形成读归读、写归写,读的是一套,写的又是一套的脱节之势,这是很可惜的。其实,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不通过实践去掌握,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学生在书本上学得的知识,要相信他们能够用,并且有用的欲望,甚至还可以创新。譬如我在教《项脊轩志》一文时,着重点拨学生学习该文取材与行文的平淡朴实,让学生反复体味归有光散文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外”的语感,然后仿此作文一篇,题为《不忘家里的那间小屋》。两节课后作文本收上来,打开一看,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学生写的实事实情实景,令人赏心悦目。录下一篇与同行把玩:

家中人多,我考上初中后,父亲还是空出一间房来给我读书。我很高兴。屋很小仅容下一桌、一床、一椅;屋前没有树,一方净土,空荡荡的。我用一只破瓦钵在窗台上种个仙人掌,算是有了一点绿意。小屋很静,除了父亲每天晚上为我端来热茶外,其他人很少踏入。每当朗月高照之时,我总爱在一阵作业之后关灯赏月。“对影成三人”,我不知道和我的小屋对影成几人了。(眉批:别有一番情景)

六月天,晚上很热,我便脱下衬衫,赤膊上阵做作业。父亲端茶进来总忘不了拿衣给我披上,然后立在我身边,摇着大蒲扇说:“天热,脱得太干净容易感冒的。”扇得我不在流汗,便带上门出去了。有时走出好远,发现门未带紧,又转身来在门外立着,好久才把头从门缝里探进来说:“早点歇息吧,明天又要起得早。”然后在带紧门。听着父亲沉沉离去的脚步,我眼中总是噙满泪水。(眉批:别有一番情意)

冬天,小屋里显得格外冷,纸糊的窗户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了。父亲除了每天晚上给我端来热茶和一只热炉子外,总忘不了摸摸我的脚,然后轻轻叹口气说:“天这么冷,还要做作业,难怪叫寒窗苦读啊!”(眉批:别有一番情感)

小屋的墙脚不知几时被老鼠挖通了。晚上做作业时老鼠便吱吱喳喳地吵吵闹闹,真烦人。我便找到那老鼠洞,准备封泥。父亲见到了,好象明白我的意

篇2:浅谈语感教学

浅谈语感教学

[作者]  张文辉/赵秀惠

[内容]

(辽宁  张文辉  赵秀惠)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例如,“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里是在赞颂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呢?

我认为,语感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两条途径走。一是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避免讲风盛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如赵大鹏在讲授

[1] [2] [3]

篇3:浅谈低年级的语感训练

灵宝市一小  李佳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如何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意识地培养,李文未展开论述。笔者以为,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和提示了训练的方法。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应依据大纲、凭借教材严格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

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

1.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来)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3.用想象的方法理解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蒲公英的种子》中的“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山冈、平原、小溪边、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冈、平原、小溪边等,都可以用“哪儿”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一个地方。最后要求用“哪儿”说一句话,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四、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1.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熟练成诵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其一,不读破词是初步理解句子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除了要求读准字音外,应把按词连读,不读破词作为基本要求。其二,要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其三,要发挥老师范读作用,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其四,要熟读成诵,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2.要重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新教材从二册开始,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一年级的上述形式的训练,要特别强调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浅谈低年级的语感训练]

篇4:语感训练贵在读

小学语文课是小学生接受语感训练的基地。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几年来,我采用“读通-读懂-读熟-读好”的教学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知阶段──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要做到:激发兴趣,多读几遍,加强指导,及时检查。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感知语言材料,扫除阅读障碍,了解课文内容和脉络,为深入学习语言打下基础。

二、领悟阶段──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既要自觉地运用语言学习的规律,又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为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提问的设计。如在引导学生读《小猫种鱼》的第三自然段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小猫把鱼种到地里,能收到很多鱼吗?(2)课文里哪个词说明他没收到鱼?(3)想一想,小猫怎样才能获得很多鱼?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

三、积累阶段──读熟课文

熟读成诵才能积累语言。儿童机械记忆非常出色,可是他们好动、好玩,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采用其喜闻乐见的形式,指导他们积累课文中优美、规范的语句。(1)可借助插图练习背诵。如《小猫种鱼》一课,共有三个自然段,每段两句话,各配有两幅图。我让学生合上书,按照图的顺序,分别背出六句话。(2)可借助表演练习背诵。让学生演示课文情节,边演边背。引导学生变死记为活记,在愉快教学中积累语言。(3)对于内容、形式比较特殊的课文,还可采用列表比较、引背等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目的是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文变成熟悉的语文,领会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积累大量的'语文材料。

四、运用阶段──读好课文

把课文的语文材料引申运用,迁移反馈,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这是读的最高目标。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范例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精而实的反馈练习。如教《北京》一课,让学生体会北京市容之美后,我还设计了延伸练习,要求学生说出、写出自己的家乡江门市。这样做可以创设新的语文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小学青年教师

篇5:语感训练五法(网友来稿)

语感训练五法(网友来稿)

厦门市湖滨中学 张雅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基本概念”和“语文教学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从中看出,培养良好语感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还在“阶段目标”中,分别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等有关语感训练的要求。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很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在语感训练上,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注重研究加强学生语感训练的方法,总结提炼出“注释理解”、“分析阐发”、“比较推敲”、“评点表达”、“品赏诵读”五法,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一、注释理解: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难懂的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文字进行浅显明白的解释注明,以准确弄清语言文字意思的方法。象对一个词、一句话进行理解就是注释理解的方法。

我教《藤野先生》一课时,引导学生运用“注释理解”的方法,查字词典、看课文中的注释条目,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字词进行旁批注释,现选择一些同学的.注释如下:

上野--日本东京一个公园的名字,这个公园以樱花著名。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指当时新到日本,先到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日语的中国留学生。当时还是清朝,所以称“清国留学生”。

富士山--日本最高的山峰,山体像圆锥,在本州岛中南部。这里是指清国留学生在盘着辫子的头上戴制帽而高耸的情景。

油光可鉴--鉴,原指镜子。这里是指清国留学生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以做镜子来照。

标致--原意是好看、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实指丑。

学生通过注释理解的方法,弄懂了难懂词语的意思,也就读懂了课文,长期坚持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分析阐发:

对语言文字从语意、思想情感、表现手法、与上下文关系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全面阐述和抒发语言文字的多种内涵的方法。比如《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中的“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进行批划注释,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分析阐发:

生1:(读这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虽然只短短三句话,却包含了许多内容,第一句写了当时鲁迅对欢呼声的针刺般的心痛。这从“特别”、“刺耳”可以看出。

生2:不仅写了鲁迅心痛,还有难过和悲哀之情。看到枪毙中国人还欢呼,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是很失望、很悲哀的,突出反映了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3:中间一句是写回国后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像喝醉酒一样地不懂人事的喝采而发生的感叹,看出鲁迅对这些麻木不仁的人的愤懑。

生4:呜呼,是感叹词,相当现在的“啊!”这句是说鲁迅的无法想象,没有办法说出!

生5:这句说的是鲁迅悲愤到了极点,已经无话可说。

生6:这里有个感叹号!应读出感情,“呜呼”一词拖长音,重音落在“无法”上。我读一下。(读)

生7:我再读一遍。(读)

生8:这第二句是插叙的写法。

师:他从写法上给予点明,很好。

生9:“但在那时那地”,是指看影片听到刺耳欢呼声的时候。

生10:“意见变化了”,是指鲁迅到日本求学的想法改变了。他原来是想学医,治病救人,他现在不这么想了。

生11:我从查资料知道:鲁迅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愿望到日本学医。但他看了影片后,学医的想法改变了,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时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的看客,我们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因此他不学医了。

生12:他决心不学医而去从事文艺运动,这就是鲁迅意见的改变。

师:……。

学生对这一段语言文字感受、理解、分析、阐发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也是语感训练的实践过程,长期坚持,学生语感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三、比较推敲:

对语言文字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斟酌、比较和推敲,比如将这句与那句比较研究,或者将某字、某词、某句进行变、换、增、删一类的比较辨析,从而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内涵的丰富、语意的准确、运用的精妙,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的方法。比如贺敬之:《回延安》一诗中,“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一个“喊”字,用得很贴切,很准确。把“喊”与“向”作比较,把莱蒙托夫的诗《帆》中“桅杆弓着腰在嘎吱作响”中的“弓”与“弯”字作比较,让学生仔细推敲、品味,围绕“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进行研究讨论。有同学说,喊是喊叫,发出声音,形象写出延河哗哗水声。有同学说,用“喊”有鼓舞、鞭策前进的意思,写出诗人对延河水声的形象感悟。而“向”一般化,用“向”只描述了延河水的向前流,没有写出水声,又没有写出延河催促人们前进的意思,所以用喊字好。对“弓”与“弯”字,同学们说,“弓”字用得形象,使人一读就有“弓”的具体样子,而弯就比较一般化,不具体形象。通过这样的比较推敲,对学生语感能力就进行了具体训练。

四、评点表述

对语言文字进行评论、评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精彩的字、词、句给予肯定,对有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字、词、句特别给予点明,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用笔的精妙、内涵的丰富等给予评价,肯定好的,指出不足的方法。比如语文课文《春蚕》一课第一、二句:“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我就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评点表述(见括号里的文字):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开头就点明养蚕季节,开门见山,紧扣题意,好!)每到这个时候(“每”字用得好,与下面“常常”对应,突出了对母亲想念之情),我常常想起母亲来(“想”字总贯下文。下面的文字,都围绕“想”字展开。文章开头这两句构思十分精妙)。

又比如这样一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蚕卵”。有的学生是这样评点表述的(见括号里文字):

每张蚕种一尺见方(写蚕种纸的大小形状),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蚕卵(“布满”说明蚕卵之多,“比芝麻还小”说明蚕卵之小,“褐色”指明蚕卵的颜色,寥寥几个字,就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蚕卵的数量、大小及颜色。用词十分准确,很值得学习、借鉴)。

学生通过这样的评点表述,语言感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五、品味诵读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注释理解、分析阐发、比较推敲、评点表述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反复品味、诵读,分析语言文字诵读的速度、音量、节奏、语调、重音、停顿等的技巧,运用声音技巧即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起伏、顿挫疏密等读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内涵。通过诵读,品味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我在教泰戈尔的诗《萤火虫》时,在分析了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读这首的速度、节奏、语音、停顿,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小组竞赛。我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诵技巧来品味诗句。比如,采用不同重音读诗句: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先让学生把重音落在“冲破”“束缚”“微小”“渺小”上来诵读,再让学生把重音落在“你”“黑暗”“但”“并不”上来诵读,然后让学生仔细品味、分析,说出感受,从而使学生通过品味诵读,提高语感能力。

作者邮箱: jane1217@163.com

篇6: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口语能力的语文教学反思

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口语能力的语文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语文新课程的一株奇葩,她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富生机与活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在日常交往中,人们使用最多的是口头语言,它比书面语言发挥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口才好无疑是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令人羡慕。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为多种语文能力培养的重头戏。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呢?

一是加强语感训练。今年的中考增加了语病方面的题目,这让部分学生如鱼得水;在作文评改中,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发现语言方面的错误,这就要归功于学生良好的语感了。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在接触语言的瞬间对语言的整体直觉和领悟能力,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协同作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对语言进行认知与理解,准确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因此,语感强的人听别人讲话,一听就明白;对别人讲话,一说就让人心领神会;读文章,一读就懂;写文章,文从字顺。语感从哪里来呢?它蕴含于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需要经过长期的、有效的听、说、读、写、品、思、悟的历练才会形成,这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与品质。可以说,训练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背诵,可以直接强化口语能力。因此,加强诵读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口语能力最有效的一条途径。此外,诵读还可以给学生增加词汇量,接触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二是培养听的习惯。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不是一味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还应该学会正确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学会了倾听,交流就成功了一半。良好的倾听要做到:专心地听对方谈话,赢得他的赞赏和信任,不要做小动作;要善于通过体态语言给予对方必要的反馈。例如:赞成时点下头,感兴趣时笑一笑等等;提问要看准火候,恰如其分,不能盲目生硬,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话题;一个聪明的倾听者,还要善于听出对方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正确领会对方的意图,以免因理解偏颇而影响沟通。

三是加强口语实践。口语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课堂内外、家庭社区随时都需要交流,那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说的练习,要有意识地成为一个善于倾诉的人。与他人聊天,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和肢体语言的`配合;介绍事物,要有细致的观察,要说得完整、准确;要注重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在家庭当中,要注意研究家长是怎样与客人交流的,什么话说的好,有没有做得不妥的地方,然后再与父母沟通;去某地旅游,可以留神导游是怎么与游客交流的,注意他们的言行。久而久之,锻炼的机会多了,受到的影响大了,说话的能力自然就强了。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主渠道还是语文课堂。我们在进行训练时,有两点要特别注意做好,首先是积极创设恰当的训练情境,使训练有针对性,有实效;其次是做好课堂评价,要坚持多鼓励的原则,切不可挫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我们相信,只要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地教会学生倾听别人的讲话,倾诉自己的思想,那么,口语交际这颗新星一定会在语文的天空大放异彩。

篇7:浅谈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浅谈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浅谈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陈义华

科学小品,又称文艺性说明文。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其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这类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学小品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要目标,将获取知识、领悟方法、训练语感有机地整合起来,这当是说明文教学的语感教学要义。下面试结合《松鼠》一课的教学,简述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一、初读,培养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梳理说明结构

这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如最早夏丐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等等。科学小品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按序列层层展开。因此,科学小品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梳理、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那么如何致力于说明逻辑结构的把握呢?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说明思路。课文第1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下面几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绍它的使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这样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同学们通过初读整体,对松鼠这种小动物获得了清晰的印象。然后,我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本文在具体说明时,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其他一些说明顺序。如第1段介绍松鼠的三个特点,是从外表(外形漂亮)到内部(习性驯良、乖巧);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又是由主(主要特点)到次(其他特点);第5段介绍松鼠搭窝,则是以时间为顺序。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叙述的条理性,感受知识介绍的因果关系。此外,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还引导学生从段与段之间把握文章叙述的条理和顺序。比如,在学生抓住了松鼠的特征后,我启发学生思考:课文2、3、4、5段的顺序能否调换?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认识到,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决定的。

二、细读,培养对语言的切实感受,分析说明方法

科学小品文承载着科学知识普及的使命,但是这种普及只有通过生动有效的说明方式才能实现。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法的丰富多样。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知识要点的掌握过程中体会说明方法的多样丰富。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切实感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因此,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如果朗读仅是简单地将书本中的文字机械地、流畅地读出来,也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反复朗渎,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去,将二者合为一体,学生才会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语感能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生动地说明事物,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精彩的描写,如“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用“驯良”“乖巧”“机警”“警觉”等来形容它的性格;用“歇凉”“练跑”“玩耍”“躲”描写它的活动;用“搬”“放”“编扎”“挤紧”“踏平”等表示复杂动作的词语来描述它的精明能于;用“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来突出松鼠的灵性;用“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来写松鼠的生活和居住情况。学生通过朗读在充分感受言语生活的基础上,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而获得了对言语生活直接而具体的感性经验,让言语材料有血有肉地存活在自己头脑中。唯如此,才能让学生切实地增长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三、品读,培养语文学习的深刻感悟,品味说明语言

人教社专家孟苓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在科学小品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内容理解轻语言形式的现象。语感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感受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例如: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经常”一词指大多数时间,而非全部时问都在高处活动,说明观察之仔细,表达之准确。又如: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因为松鼠夏季不出来的原因也许不光是这些,可见作者写作的科学态度。再如: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副词“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文中这样准确生动的词句比比皆是。通过品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深刻感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8:语文教学论文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语文教学论文训练朗读增强语感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

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教学《谈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总之,在当前,语感这个基石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如,是依靠语感,还是依靠基础知识?是整体推进,还是分进合击?是语感,还是思维?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勤于总结,敢于实践,获得良好的效益。

篇9:语感教学刍议

语感教学刍议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感的性质、意义和训练,说一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 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 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 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 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 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 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读巴金的《灯》,便会从作者“眼前的灯――回忆的灯――联想的灯” 的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出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领略到作者在抗战的年代向往光明与胜利的信念,造成丰富的 语感。

(五)体验性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如果联系 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迎风婆娑摆动的杨柳枝、神话中仙子的飘带等,“袅娜”便有了具体、生动、真 切的语感。

语感虽然具有模糊性、会意性,甚至“非理性化”,但仍可将它作科学的、辩证的分解,从而分项确定其 训练目标。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

(附图 {图})

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存不存在语感呢?很多人可能将“感”狭隘 地理解为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其实,这里的“感”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播音员、相声演员的“说感”超出常人,作家的“写感”高出常人。教学的失误往往表现在对不同类型的语感训练厚此 薄彼,学生则常表现为语感强弱的殊异。

跳出听、说、读、写的“老四项”,也有人把语感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一个人的 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 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 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语感并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 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二、语感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他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 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这还值得研究)其实,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 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 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和提出加强语感训练的课题,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是由语文性质决定 的。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 、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 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 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第二,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 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 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三,是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 文教学大纲》关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的规定。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

从各地实施的经验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 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 篇章结构的详尽剖 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 ;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第四,应该纠正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 端。

三、语感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 * *

课、书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

* * *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 ,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

第一是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 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要记的东西 ,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 ,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 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第二是强调诵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 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 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 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除诵读与朗读外,还要加强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这样也才可能对语言有时间去进行涵咏、揣摩。

第三是凭借生活经验获取语感。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 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是作者在这句话的后面专门加了一个注脚(这“了”字念 得很高,拖得很长),怕也难以体会这“了”字的.情韵。

第四是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语言行为的主体 ――即语言的使用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作者)的内心,他的 情感和思维。举个例吧: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为什么不说“都是枣树”而非得分开说不可呢?显然作者(鲁讯)说这句话的意图不在于介绍树种,而在 于表达出另一种意义:孤独和寂寞。其意图在于表现枣树(它的象征意义是革命者)在孤寂中的顽强意志。语 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第五是细体味,深领悟。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 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例如,学习王维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教师要启发点拨,洞幽发微,让学生达到深刻领悟的程度。抓住“深林人不知”中的“人”字,是谁 ?是诗人,还是外边的人。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到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沉浸于大自然,浑然忘我,以至不知不 觉明月已爬上树梢。诗句体现了诗人沉醉大自然的心态,从而悟到其写法的妙处。

其次是语感分析。

同是语法感,1994年语文高考第3题要求考生挑出四个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句,许多考生用语感解题, 通过目测,就锐敏地识别“七百多个岁月”“染指金牌的项目”是搭配不当;“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 诣很深”为用词不当;只有“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一句,才是正确的。 但有时对词语的超常搭配、组合的感受判别,就必须进行语感分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 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 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 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 的语感。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 宗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 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 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使用任何语言材料都对语感获得有帮助, 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准文章的主旨,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 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项目。

为了把语感训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创设语言基础训练课、教师指导品读课、学生自读涵咏课、书 面语言或口头表达练习课,以及语言能力测评课等课型。

加强语感训练,必须采取“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其核心是多读。新《大纲》对阅读 训练规定了18项具体要求,因为这是学生进入语感训练的必由门户。有人把语感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概括为“ 四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体会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 语情。”这是不无道理的。

在语感教学中,笔者也认同要逐步建立训练的总体序列,以免雷同、重复和不科学等弊病。新《大纲》( 初中)遵照6册(四五学制8册)新教材,逐次培养语言的描摹、解说、论辩、实用和欣赏能力的序列,是可行 的,也是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的。

语言是载体,同思维、感情密不可分。我们要加强研究语感训练如何跟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情趣等 方面统一起来。

总之,在当前,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成为一个探索的“热点”,同时,也向我们提出 了一些新问题,如,是依靠语感,还是依靠基础知识?是整体推进,还是分进合击?是语感,还是思维?等等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向别人虚心学习,认真探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勤于总结,敢于实践,努力实施新 《大纲》关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规定,实现既定的目标,并获得良好的效益。

篇10:语感教学刍议

语感教学刍议

语感教学,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以来,已逐渐为人们理解和认同,许多人从理论上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本文拟就语感的性质、意义和训练,说一点看法。

一、语感的性质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它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一)锐敏性

一篇文章写得通不通,好不好,只要自己读两三遍,就可知是否“上口”“顺耳”,即可发现哪些地方“ 畅达”或“拗口”,哪些地方用词精妙或有语病,哪些地方要润色或删改。这,就是对语言锐敏感知的结果。

(二)直觉性

它一般不依赖分析思维,并未用语法规则和其它语文知识去进行专门分析,没有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靠 直觉思维便能比较准确、敏捷地捕捉到某种语感。

例如,《木兰诗》的开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主体者透过(十三辙)“以欺”的细微韵:唧、织、息,便能感到木兰停机叹息时内心的苦痛。在她凯旋 时“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 还故乡”,通过改用(十三辙)洪亮的“江洋”韵:堂、强、郎、乡,也便感受到她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带 有直觉感受、直觉判断性质的语感,即是思维主体凭借直觉思维获得的。

(三)整体性

感受的整体性,指的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而不是条分缕析作具体的 理解和切分。如读到“狼烟”一词,不必训诂式地具体理解为古代边境上将狼粪燃烧后垂直升起的烟雾”,整 体把握为“战事”即可。黄河浪《故乡的'榕树》围绕故乡的榕树,在回忆中描述了许多有关的人、事(儿时划 船的趣事、神话传说、烧纸钱、用液汁治癣、折枝祭祀、榕树下的休憩谈笑、夏夜纳凉……),其深厚的意蕴 便是旨在抒发他长期蓄积在心头的浓浓的思乡情。

(四)联想性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

[1] [2] [3] [4]

篇11:英语语感教学浅析

英语语感教学浅析

[作者]  李瑾 陈沫

[内容]

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音和义的关系则是社会

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可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对这种由社会

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试比较:

①Ilostmybagonly.(我不过丢了包而已。)

②Ilostonlymybag.(我丢的只是包。)

③OnlyIlostmybag.(只有我丢了包。)

④Ionlylostmybag.(我只丢了包。)

⑤Ilostmyonlybag.(我丢了唯一的包。)

以上句子中只有五个单词,由于位置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强调的部分不同,

表达的情感态度也迥然各异。至于强调哪一部分,则看当时的'具体情景。可见,

在交际中,除了上述由词义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语境

补充、确定的。由于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如言不尽意、言内

意外、弦外之音等现象,所以,不同的听话对象或读者因自身的经验、体会、感

受各不相同,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能和说话人或读者的心情相

契合,对语言有一种本能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和正确的理解,

并把感受理解的内容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语感便是这种深刻的直觉。

[1] [2] [3] [4] [5] [6]

篇12:英语语感教学浅析

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音和义的关系则是社会 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可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对这种由社会 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试比较:

①Ilostmybagonly.(我不过丢了包而已。)

②Ilostonlymybag.(我丢的只是包。)

③OnlyIlostmybag.(只有我丢了包。)

④Ionlylostmybag.(我只丢了包。)

⑤Ilostmyonlybag.(我丢了唯一的包。)

以上句子中只有五个单词,由于位置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强调的部分不同, 表达的情感态度也迥然各异。至于强调哪一部分,则看当时的具体情景。可见, 在交际中,除了上述由词义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语境 补充、确定的。由于语言表达思想的功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如言不尽意、言内 意外、弦外之音等现象,所以,不同的听话对象或读者因自身的经验、体会、感 受各不相同,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能和说话人或读者的心情相 契合,对语言有一种本能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和正确的理解, 并把感受理解的内容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语感便是这种深刻的直觉。

语感作为对语言的直觉,它是对阅读心理的一种描述。它以感觉为起点,即以对 语言表层意义的感受为起点,将现实现象与音义结合,形成浅层直觉;浅层直觉 通过各种途径(如下所述)得到深化,达到对语言的深层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 经过强化,在言语主体内部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性的语言习惯和心理习惯,使表层 意义立即反映到与之对应的深层意义上,形成语感。这一完整而具体的过程是瞬 间完成的。作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经过感官化了的;而真实思想的注入,又 扬弃了浅薄的感官追求,感官又反过来提升思想,最终在感官上留下最真实的思 想情感内涵。也可以说,浅层直觉是在定势化了的感觉器官中产生的,是发现式 的直觉;而深层直觉是激发出来,并伴随着感觉器官功能的调整过程而产生的, 是顿悟式的直觉。

由于语言符号的组合具有任意性,它不是单向地平面性地展开,而是在时间的线 条上一个个依次出现,构成不同的结构,语言系统内部(包括语音、词义、句法、章法)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彼此之间都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局部的变 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语感的深层结构中,这种关系性强化到离开整个语言系统根本无法看懂某个句 子、领略某个词组、品味某种转折的地步。有时,且不说某个句子,即便是整个 段落,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系统就会顿时失去意义,成为一堆要素性的语符材料。 深层语感的这一特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尤为明显。如济慈的《夜莺之歌》有如下 的句子:

Nowmorethaneverseemsitrichtodie,

Tocleseuponthemidnightwithnopain,

Whilethouartpouringforththesoulabr oad,

Insuchaneastasy.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美丽, 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 当你正在倾泻你的心怀,发出这般狂喜。)

在这些诗句中,找不到任何对夜莺啼声的摹仿,即使是响亮的“O”在诗中重复 时造成的渐强效果也不是真正的摹仿。而全部诗句组成的结构模式却体现出了鸟 啼的本领。这种深潜的语感并不要求对原型的外在雷同,当许多形象中的每一个 都很自然地为它所包含的共同意义服务时,语感已具有表达抽象的功能。

可见,通过深刻强烈的语感,既能把握相似的语音,又能分清相关词的相似性对 立性以及它们造成的语义效果,抓住语言形式所容括的更多的信息。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当然,具体到每一 个,语感的素质就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在同一 教室里学习的初中学生,女生英语往往比男生学得好,因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有较 强的语感,这是语感的敏度有差异。高中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比初中学生强, 这是因为实践与练习机会不等,语感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正如乔姆斯基所说:“后 天经验是决定语感的变量。”那么,在英语语感教学中,这个变量又由哪些因素 决定呢?

一、教师的语言教学

泰戈尔说:教师的语言是表现情绪与情感的语言。通过教师生动的引入,富有情 感的范读,创造一种情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利用语言的变化,把喜怒哀乐直 接传递给学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如:问一英美女士“Howoldare you?”回答:Ah,it'sase-crel!教师可通过语调的曲折变 化,来表示拒绝或不悦,引起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注意。

二、教师的非语言教学

非语言在语言教学中起辅助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认为,非语 言交流有时能够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它具有如下功能:

①补偿功能:面部表情、手势姿态能添加阐明语言的含义。英美人士总是表情丰 富,并伴随不断的手势讲话,这一点在看教学录相时不难看到。有的甚至连最明 白不过的问题也带着手势。如两人谈话,问:Whowilgothere?答: YouandI.答者就会指一下对方和自己。

②强调功能:对于言语信息中心的特别之处,点到前后时停顿一下,给学生以品 味和理解的机会。

③代替功能: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伴随语言起到补充或 加强语言表达的作用,但某些特定情况下,非语言行为可单独传递信息,如摇头 点头等等。

三、使用教具,强化语感

①根据内容,辅之以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如绘制彩图,放映幻灯,引进乐器演奏 等等,通过设置场面,充分挖掘和展现情境,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理解不断得到 深化。

②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培养表现能力,鼓励他们在做动作和表演过程中把握自我 表现的分寸。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调控。

四、设置环境,印证语感

由于词义的组合表现出一定的意义,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 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深入理解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意义。如:Iwonde rwhattimeitis?Themilkmanhasjustcom e.在这种情况下,回答的是言外之意,即时间与听说两人共知的送奶时间相联 系。另外,“环境”还可以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理解,把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也包 括在内。特别是英美cousin,aunt等一些亲属中称谓的关系,以及在 当时的某一地域堂兄弟姊妹可以通婚等等。了解语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民族习惯 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字的意义。

五、学生摹仿

摹仿是一个复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为唤起语感

注意。恩格斯说,重复产生力量。通过摹仿,才能使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语感注意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经常不断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自然 而然形成的,通过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产生对语感的顿悟。正如叶圣陶说:“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于它有深切的生活经验。”

六、阅读

1.朗读。朗读的一个重要益处就是它能够培养学生对声音--符号之间关系的 意识,丰富口语词汇,培养语音语调,掌握句法结构知识,帮助划分意群,加强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朗读使学生既能掌握有关知识,又能增加对英语的听觉 体验。

2.默读。默读过程是一个期待和回味的过程,因为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意向性, 这使读者或多或少能预估下文可能会出现什么,这种“预估”即是语感在阅读中 的表现。如“Whatcolurisit?”,下一句通常是对colour 的具体描述。但由于下一句并不与读者的期待完全一致,它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甚至完全改变了读者的期待,迫使读者回味已读过的东西。在这同时,读者会把已读的部分存入记忆中,在以后的阅读中起期待作用。同一篇题目,初读和复读效果不同,因为存在着一个时间序列,它使读者对材料内容审视的角度不同。不同的篇目,读者对它的预估--语感把握更不尽相同。对于内容相似的材料比对 于陌生的材料预估的正确性要可靠得多。学生在做完形填空时语感的作用尤为明显。

篇13: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篇14: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篇15: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篇16: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

篇17: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语感属于心理学所定义的直觉性感知或曰直觉思维。它是指不经过分析程序的、直接得出的某种判断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经过长期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形成一定水平的语感能力时,他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必然会表现为迅速、敏锐地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阅读时不仅能快速地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实信息(知、情、意),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达到“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的最高境界。语感是人们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荆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语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牵涉到知识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智育与美育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李伯棠语)因而,提高人的语感水平,关键还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其中尤要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为前提条件。如作家王蒙之所以走向文学创作道路,并终于成为大作家和语言大师,正是发端于他童年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钟爱。他说:“小时候,喜欢文学是因为觉得语言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美好。后来我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语言能帮助实现一个更加公正和美好的世界。

席勒曾经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语言文字交际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刘文华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语感为最高最终目标。”可见,语感的培养,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是小语界同仁共同努力,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

篇18: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感训练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篇19:小学一年级的语感训练

摘要: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如何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意识地培养,李文未展开论述。

笔者以为,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和提示了训练的方法。

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应依

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

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

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

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

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

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

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

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

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

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

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

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

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

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

1.比较法。

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来)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

(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

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如何训练小学一年级的语感【2】

摘 要: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训练;小学一年级;语感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如何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意识地培养,李文未展开论述。

笔者以为,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和提示了训练的方法。

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应依据大纲、凭借教材严格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

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

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

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

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

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

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

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

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

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

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

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

”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

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

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

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

1、比较法。

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来)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

(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

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

)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3、用想象的方法理解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蒲公英的种子》中的“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山冈、平原、小溪边、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冈、平原、小溪边等,都可以用”哪儿“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一个地方。

最后要求用”哪儿"说一句话,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