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同学们整理了《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同学。
《雨铃铛》这篇课文,内容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是一篇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能力,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好课文。在钻研了教材之后,如何通过朗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巧设环节,引导学生想象,促进个性化学习?是备课()过程中我不断思考的问题。课后,我对这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反思,总结出了一些成功之处:
一、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展示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是这节课的一个优势。
二、提高兴趣,让学生爱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教学这课时,我以《小雨沙沙》这首歌导入,看着他们兴奋自豪的样子,我知道这节课开了个好头。课上,我充分利用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你真棒!""你真会想!""你读得太美了,真希望现在就下场春雨吧!"等鼓励的话我会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特别是送给学生第一份"丰厚"的奖品时,我感觉到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学习的动力更强了,都纷纷举起了小手,用渴求的`目光注视着我,显然这种奖励机制奏效了。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而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课堂45分钟内尽可能的把准确的要点传达给学生,而这种传达不应该是“灌”,而是基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节理解,关键句周到分析后自然得出的结论,否则效果就不好。而我恰恰因为是篇古文而忽视了这点,扮演了'拔苗助长'的角色,其结果可想而知。古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其精湛的描写技艺,更是人物形象分析,景物描绘的典范,所以我深刻反省。.。.。.
总之,公开课要公开的是什么?是自己的创意作秀还是我们平时真实的课堂风采?我曾经以为是前者,所以每每上公开课,常常绞尽脑汁,希望能够出奇制胜。但是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不管我们的设计多么经典,能体现在课堂上才是硬道理,所谓“是马是驴,总要拉出来遛一遛”。在备好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这个“也”字,对它的语气的理解和把握是备课备不出来的,而最终的解决却是从学生的身上找到突破口,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灵光乍现”,但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这种能力的增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业务水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读懂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诱敌→传信→摆脱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主品读
师:我们的小主人翁跟你们差不多大,你们天天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爸爸妈妈天天怕你们饿着了,冷到了。但是小夜莺却已经投入到战斗中了。细细品读课文,看看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并且做出批注。
(2)、小组内交流。
2、品读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1)、文中描写了小夜莺和德国军几次对话?(五次)
(2)、学生自学对话部分,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
句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a、齐读
b、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这句话有什么用?句二:“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a、齐读
b、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这里的麻雀、乌鸦、猫头鹰指的是谁?
c、咱们也试着说说。
句三:“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a、齐读
b、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c、指导朗读:你也来骂骂看。
过渡:他就说了一句话吗?你们看他说的那些话,都怎么样啊?
(都很巧妙地躲开了敌人的盘问。)
师: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学生交流谈体会。
(4)、分角色朗读。
a、同桌练习,体会德国军官的语气,及小夜莺的语气和神态。
b、表演。
(5)、谈谈对小夜莺的看法。(机智、勇敢)
3、品读歌声相关句子,感受人物情感。
(1)句一: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a、读句子
b、说说体会?
c、这夜莺的歌声是为了什么?
(2)句二: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松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a、齐读
b、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 指导朗读
(3)句三: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夜莺的叫声次数表示鬼子数,杜鹃叫声次数表示机关枪数。他们配合非常默契。已经配合了不止一次了。)
(4)、句四: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a、读句子
b、小夜莺又在干什么了?
c、回顾开头三段,与这段话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5)、感受人物情感。
小夜莺面对这么凶狠的敌人他真的不怕吗?什么使他能无所畏惧?(对敌人的恨,对国家的爱)
三、拓展延伸
1、简介苏联卫国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
2、我们中国抗日战争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小英雄,你们知道哪些?
四、总结全文
回首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憾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战争带给人类的是灾难,让我们共同呼吁国际社会,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全世界人了共同的心愿。
五、作业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小夜莺说些什么?
2、查找有关小英雄的资料。
3、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板书: 13、夜莺的歌声
恨
小夜莺 —— 德国鬼子
爱
机智勇敢 凶狠
反思: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战争与学生距离比较遥远,为了使学生体会深刻。我围绕“读”字展开教学,安排了自己品读,品读对话,品读歌声的句子。通过反复读,使学生感受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分角色朗读这个环节,学生非常投入,感受也特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