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4篇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的体会论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的体会论文
“看图说话”需运用大量的词语,而词语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切实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的体会—小学语文论文
“看图说话”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专心地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插话,自己说话时也要注意文明礼貌。这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也大有裨益。
“看图说话”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优美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激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看图说话”的题材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是直观形象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图画是教材内容的形象表现,易为学生接受。例如,画面中常出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爱的小动物等,学生一看见便跃跃欲试,有话要说。第二是趣味性。小学生求知欲强,有强烈的新鲜感,“看图说话”的题材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图和说话。例如,在《大象为小熊洗澡》的画面中,大象的鼻子画得像喷泉一样,逗得学生指手划脚。第三是浅显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知识尚少的特点,图画的题材多是简单明了的,学生稍经思考就知其意,不必花太大气力就能说出主题。/例如,学生在看图画《迷路的小白兔》时,很容易发现小白兔啼哭的原因是它迷了路。第四是启迪性,这是“看图说话”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体现。例如,图画《小白兔过河》的故事情节,向学生提出了要互相帮助的做人道理,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看图说话”课特点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实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色彩优美并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图画教材,作为听说训练的依据。然后,由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图画教材内容的背景和环境氛围,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和悬念,诱发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图画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听说训练的实践活动。在让学生认真看图后,教师可先挑选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姿态,简单地介绍图画的内容,教师适时地给予鼓励,以调动其他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然后,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对有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再次,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训练。教好“看图说话”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会学生独立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图。教师要启发学生细致地观察和了解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动作、神情等;启发学生准确地分清和辨认画面的景物、人物的主次关系;启发学生由近及远、/article/从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有层次、按一定顺序地观察画面上的众多景物和人物,摸清图画的主题。
最后,教师要突出教学重点,切忌平均用力。“看图说话”课的重点是要学生说好普通话,提高听说能力。为此,教师要用规范标准的语言教学生说好普通话,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来进行说话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要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楚,态度自然大方,语句完整连贯。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打好学生的听说能力基础,上好“看图说话”课,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注重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的体会
“看图说话”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专心地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插话,自己说话时也要注意文明礼貌。这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也大有裨益。
“看图说话”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优美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激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看图说话”的题材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是直观形象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图画是教材内容的形象表现,易为学生接受。例如,画面中常出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爱的小动物等,学生一看见便跃跃欲试,有话要说。第二是趣味性。小学生求知欲强,有强烈的新鲜感,“看图说话”的题材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图和说话。例如,在《大象为小熊洗澡》的画面中,大象的鼻子画得像喷泉一样,逗得学生指手划脚。第三是浅显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知识尚少的特点,图画的题材多是简单明了的,学生稍经思考就知其意,不必花太大气力就能说出主题。例如,学生在看图画《迷路的小白兔》时,很容易发现小白兔啼哭的原因是它迷了路。第四是启迪性,这是“看图说话”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体现。例如,图画《小白兔过河》的故事情节,向学生提出了要互相帮助的做人道理,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看图说话”课特点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实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色彩优美并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图画教材,作为听说训练的依据。然后,由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图画教材内容的背景和环境氛围,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和悬念,诱发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图画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听说训练的实践活动。在让学生认真看图后,教师可先挑选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姿态,简单地介绍图画的内容,教师适时地给予鼓励,以调动其他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然后,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对有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再次,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训练。教好“看图说话”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会学生独立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图。教师要启发学生细致地观察和了解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动作、神情等;启发学生准确地分清和辨认画面的景物、人物的主次关系;启发学生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局部到整体,有层次、按一定顺序地观察画面上的众多景物和人物,摸清图画的主题。
最后,教师要突出教学重点,切忌平均用力。“看图说话”课的重点是要学生说好普通话,提高听说能力。为此,教师要用规范标准的语言教学生说好普通话,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来进行说话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要要求学生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楚,态度自然大方,语句完整连贯。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小学生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功,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思想素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打好学生的听说能力基础,上好“看图说话”课,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注重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的体会
“看图说话”需运用大量的词语,而词语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切实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看图说话”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专心地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插话,自己说话时也要注意文明礼貌。这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也大有裨益。
“看图说话”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优美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激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看图说话”的题材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是直观形象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图画是教材内容的形象表现,易为学生接受。例如,画面中常出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可爱的小动物等,学生一看见便跃跃欲试,有话要说。第二是趣味性。小学生求知欲强,有强烈的新鲜感,“看图说话”的题材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看图和说话。例如,在《大象为小熊洗澡》的画面中,大象的鼻子画得像喷泉一样,逗得学生指手划脚。第三是浅显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知识尚少的特点,图画的题材多是简单明了的,学生稍经思考就知其意,不必花太大气力就能说出主题。例如,学生在看图画《迷路的小白兔》时,很容易发现小白兔啼哭的原因是它迷了路。第四是启迪性,这是“看图说话”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体现。例如,图画《小白兔过河》的故事情节,向学生提出了要互相帮助的做人道理,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看图说话”课特点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实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色彩优美并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图画教材,作为听说训练的依据。然后,由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图画教材内容的背景和环境氛围,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和悬念,诱发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图画内容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听说训练的实践活动。在让学生认真看图后,教师可先挑选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姿态,简单地介绍图画的内容,教师适时地给予鼓励,以调动其他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然后,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训练,敢说敢讲。对有口头表达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也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1] [2]
关于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作文主要是看图说话训练,中高年级主要以看图作文为主。无论是看图说话还是看图作文,都是借用栩栩如生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抓好小学生的看图作文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几点建议。
一、引导学生 仔细看懂图
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看图是手段、是基础、是突破口,作文是目的、是重点、是结果。不会看图,或者看不好图,就无法成文。所以,首先让学生学会图画,掌握这幅图的主要内容,把文章中心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呢?首先从整体入手,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其次,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明确人物之间与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再次,抓住重点和细节,深入观察和想象。如我指导《邮递员》这一看图作文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上人物的外貌,从人物的长相穿着确定他的年龄,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人物手上拿的什么,以此判断他的职业,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上人物的帽子及眼镜滴着水,以此判断雨下得很大,从这幅邮递员冒雨送报的`图产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通过想象,丰富画面,发展思维能力
在观察画面的同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例如,第三册语文百花园中的看图写话《救小鸟》,图中内容是: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猫爬上树,想吃树上的两只幼鸟,正向幼鸟逼近……。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四个问题:1图上画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2当小朋友发现猫要吃小鸟时,他当时是怎样想的?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4他是怎样救小鸟的?让学生把自己放在画面中小朋友的处境上,说一说,演一演,通过引导,儿童能说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答案。同时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三、训练学生会“说话”
这个时期学习写作的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来扩展思路,只有说得明白,才会写得清楚,学生从学前班刚入一年级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陌生,因此在第一堂课上,我让他们大胆地自我介绍,寻找朋友,我先作示范:“我叫谢老师,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想和你们作朋友,你们愿意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来找朋友,他们一个个的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手牵着手回到座位上,心里乐开了花。第一次说话他们尝到了其中无穷的乐趣,以后每节语文课前我都安排一分钟的“巧嘴巴”活动,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来说一、两句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还常开展讲故事、讲笑话、猜谜语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特别要保护儿童说话的积极性。在一次教学“能说会道”课上,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一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说:“我喜欢吃的水果是梨。我家院子里就栽了一棵梨树,一到秋天,爷爷就用叉子叉下来给我和弟弟吃,咬一口,满嘴都是水,好吃极了……,”于是,我连忙鼓励说:“说得很好,把老师给说馋了,我仿佛看见爷爷在‘叉’梨的情形”,听到老师的真诚表扬,每个同学都积极的想把话说好。说话时可采用自己小声说、同桌说、小组说、指名说等形式。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要及时小结,积极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训练学生会“写话”
1、训练学生写通顺的句子。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无论写得好与坏,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开始可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附上一两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在班上展示自己的采集、描述、审美能力,能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例如:1、小红的裙子真漂亮。2、小明很调皮。3、奥特曼真厉害。这样简短的句子老师启发扩展如下:1、小红的裙子怎么个漂亮法?漂亮在哪里?为什么会这么漂亮?2、小明怎么个调皮?这样调皮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3、奥特曼哪些地方厉害?再发展写两句、三句话……,然后再发展到写自己喜欢、熟悉、常见的事物。
2、训练学生写具体生动富有个性的话。由于句子上连词语,下通篇章,是学生从字词学习进入作文训练的过渡,因此,我特别重视写句的指导,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句子,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课文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本,低年级的课文文质兼美,富有儿童情趣,都配有活泼的画面,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阅读中领悟语感,用词造句。另外,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读一读”、“背一背”、“熟记成语”、“我的采集本”等内容,应让儿童多读、多背、多记,尽可能多地积累词、句,为丰富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如二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中的“我的集本”中有这样的句子:①河水哗哗地流着;②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③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4天上响起隆隆的雷声。这些句子因为用上了象声词,很生动。在写话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精彩片段应用于写话中,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笔,鼓励学生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随时记下来,特别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总之,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多幅图时,要注意看图方法,注意每一幅图与每一幅图的内在联系,还要特别注意把每一幅图看全面、说全面,不要没根据地乱说一气,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
语文教学体会论文
中学生活是五彩斑斓、充满幻想的。中学生的思维常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能否点燃火花,开启学生的智慧宝库,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这最终都影响着学生能否获得良性的发展。作为走在工作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从解放学生的“嘴”、“手”开始,鼓励他们敢于开口,善于开口,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我们必须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来一个彻彻底底地脱胎换骨,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都乐于接受的融洽氛围。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运用表演艺术
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叙事性课文,都是有一定的情节的,就相当于一个个故事。那么这样的故事单靠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上讲,即使再绘声绘色,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疲惫的。于是,我想不如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再现叙事性课文的整个情节。此想法一说出,学生中一片哗然,个个都表示愿积极参与。同学们等待已久的表演开始了,当我再次走进教师时,桌子已被挪开,都朝四周一字儿排开,教师的中间留出了很大的空地,供同学们表演。刚进门的一张桌子给我留着,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当起了观众。
两位主持人(学生代表)走上讲台:“尊敬的薛老师,各位同学,我们期待已久的表演即将开始……”一只船晃晃悠悠地慢慢驶来,船上载着一个身穿皂袍的老人和一头灰黑色的大毛驴,当地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来看这样一个巨大的家伙,但谁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也不知道它能干些什么,人们议论纷纷。忽然,狂风暴雨顷刻而至,毛驴大吼一声挣断了绳子,撒腿跑去。……风和日丽下,毛驴悠闲自得地啃着青草,一只老虎轻悄悄地远远地偷看着这头毛驴,吃得高兴时,毛驴一声长鸣,老虎吓得连滚带爬,没命似的逃跑了……
我被同学们的表演天赋所震撼,更为他们对《黔之驴》的深刻理解,对其中老虎与驴子的形象得以正确地把握而折服。
看到这群在五彩缤纷的快乐世界中领会知识的孩子们,你还会忽略他们的存在吗?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运用音乐绘画艺术
人们很欣赏“如诗如画”“如诉似歌”,诗是劳动的'赞歌,画是对眼睛的冲刷,歌是对耳朵的洗涤,听歌作画,那该是如何一番佳境!音乐和绘画,是语文课堂中一股新鲜的血液。
它洗涤了学生的课堂睡眠,扫荡了学生那茫然无措的神情。带给课堂的是默契和兴奋!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可以充分把学生的这种才能发挥出来,而且可以让其往深处发展。
歌是一种感性的理解,如何让学生的理解直观地展现出来呢? 构思作画。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朱自清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我除了让学生读春、品春外,还设计了一个画春的环节,学生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耕图》《迎春图》确是画中之佳作。他们的画富含神韵,富含自己的精妙构思,岂不就是对课文的悟之所得!
浅斟低唱。在带领学生学习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除了让学生读词、品词外,同时还设计了一个唱词的环节,男女分开演唱,唱出苏东坡的抑郁不欢,唱出他在理想与现实的彷徨,唱出他的旷达胸怀、乐观情致。在流转自如地反复吟唱中,学生理解了这首词的深沉婉曲,悟出了它所富含的明睿的哲理。
课文的内涵被挖掘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课堂竟变成了如此有趣的一种操练,做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综合艺术
语文课程中蕴藏着大量美学资源,语文课堂必须还要承载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思想行为的熏陶。如教师强加硬塞,那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逆反情绪的激增,是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动的。教师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乐学中学到这一切呢?
我曾经对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开设过一堂“选美”课。具体做法:
1.我给同学们提示“美”的类型。如:语言美、手法美、情感美、句式美等。
学生可以针对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写好美的推荐书。
2.让学生上台选读“推荐书”,让全班举手表决得票数。选出各种类型的美之最。
3.对课文进行美读,读出一叶扁舟“从流飘荡”的洒脱,读出迁客骚人“望峰息心”的淡然。因为有前面的选美做铺垫,学生读得时而高亢激昂如巨浪翻滚,奔腾不息;时而低沉婉转如小溪流淌,幽静安闲。谁能说这不是一堂发现美、领会美、创造美得“唯美课堂”。学生的情绪空前的激越,学生参与的热情也空前的高涨。那堂课确实是收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创新的课堂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双方都觉得语文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和美的创造的课堂,我们就会拥有斑斓的“教育春天”。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体会论文
小学是一个人的知识大厦的地基,并且语文对于人生至堪重要,语文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强,不论学习什么,都驾轻就熟,下面谈一下我的教学体会。
1.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
课堂是活跃学生学习气氛的场地,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2.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教师要关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培养人的工作中,了解儿童,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失败,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不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使之成为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人格、有良好道德修养、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人,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3.1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班级授课制这个框架内,要有机地融会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在教学中,让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交往,教师与学习小组交往,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交往。这种以活动形式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在分组活动时,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大小适宜,难度较大,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而影响活动结果,又会打击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过于简单,容易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这样的活动失去意义而流于形式。问题一般都接近于学生的“最近思维发展区”,让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最终能够达到目标。活动中教师也要时刻掌握学生合作探讨的发展动态,看准时机给予适当启发和点拨,坚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既能让学生保持合作探究的成就感,又能增进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3.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头。“趣味性”是语文课程活的灵魂。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语文趣味教学的形成环境,教师要以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包括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教师的独特语言,师生的平等对话等等,有了这样的前提,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才能彰显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4.重视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范本,文化素养包含其中。教师在讲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文化素养的感悟。这样学生才能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淀。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文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们要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4.1 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含蓄隽永的诗歌、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却为数不多。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一些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运用于片段练习。
4.2 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是否积累了好词佳句,是否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恰当地加以应用,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4.3 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是背诵,没几天学生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用于积累的本子,平常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写上去,每一课结束时留十多分钟让学生自由积累好词佳句。每一周抽一节课给学生交流积累所得。
5.重视合作学习
5.1 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学习目标、合理选择自学任务,并做到及时评估,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点拨、耐心帮助,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被尊敬的滋味,最终尽快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5.2 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为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学校建立了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互助合作的良性的评价机制。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⑴节节评价。每上一节课,我们在黑板上的专栏内设有: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学习效果等项,根据课堂上学生表现、小组展示等方面的学习情况,合理加分,当堂评选出最佳发言优秀个人,合作学习优秀小组;⑵每周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三个优秀小组,九个优秀个人;⑶每月评选出两个优秀小组,并在月评比中给获得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组加及记2分。
6.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实质是人文教育。多媒体形象逼真,活泼生动,学生感到其乐融融;多媒体有声有色,绘声绘影,学生津津乐道,趣味浓厚。多媒体情景交融,突破时空,活灵活现,十分适合小学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体意义如下。
6.1 多媒体满足求知欲,添点快乐。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难有持久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个特点,给予所需,“投其所好”。多媒体画面逼真,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不要说引导学生,就是一播放生动的画面,学生早已经安安静静、聚精会神、不错眼珠地注视着画面了。
6.2 多媒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讲授有关毛泽东的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毛主席在花山》等,如果教师单纯把书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学生理解不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教师便实现不了教学目标,课堂上也不会有精彩生成。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学这一单元之前都能详细了解红军长征时的历史背景及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抗战的光荣历史,认识毛泽东文学作品的特点,则会帮助师生深入理解文本。
6.3 模拟配音,训练能力。多媒体声色俱佳,十分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尤其是诵读诗文,感觉极佳,播放课文录像,背景是高山流水,古筝乐曲音乐柔和悦耳,学生跟读,字幕清晰播放全文,简直就是艺术享受。
浅谈说话教学点滴体会学科论文
在说话教学中,有些教师都感到在低年级课堂上有“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热的是教师,精心准备,满心希望孩子们能和自己“互动”起来;冷的是学生,启而不发,有口不言,大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就是语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精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别人面前勇于表现自己,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训练,使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善说。要想逐步让学生“说”得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一、通过复述故事、续接故事、练习说话,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看故事书,我们教师可以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也可以给学生出示各种材料,如只给出材料的开头,让学生补说完整。这时,学生可以通过对故事的复述和续接,加强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从生活入手,谈身边的人或事在刚开始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往往不敢说,不知说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内容入手,如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等。即便这样,一些胆子小的学生一站在大家面前还是非常紧张,准备好的内容也不知从何说起。此时,教师对学生说的内容要多褒少贬,多鼓励少批评,以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看图画练习说话。图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非常直观、形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说话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如看图回答问题、看单幅图说话、看多幅图说话等,这些练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是学生练习说话的好素材。
四、利用媒体,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有意义的'图片、动画或影片,让学生在观看之后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或印象最深的地方,因为学生对动画片或影视剧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说话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五、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说话。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说话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由于在大多数口语教学中,虽然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能够听懂,但是要他们自己尝试说出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
论文:关于看图学文的教学体会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论文:看图学文如何教教学体会,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如何使用好看图学文这种教材,使学生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既学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发展了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看图学文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图,用以指导观察实践,增强对图的理解,提高观察能力。下面以《燕子》这课为例,试谈具体教法。
第一步:各观所见,自我感受。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由于感觉器官素质的差异、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虽是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学生观察图画,应该允许他们这样观察,这样想象,也应该允许学生那样观察,那样想象,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如果教师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把课文的全部内容,硬是要他们看出来,照书上的话一句一句地讲出来,这样做显然是不妥当的。这不但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对学文也十分不利。课文里的话,学生已经都讲出来,看图后再去学文,前后重复,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做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认为这一步可本着“各观所见,自我感受”的方法安排教学活动。就拿《燕子》这课来说,开始不妨要学生看看图上都画的什么,这些东西(燕子、青草、野花、柳树、稻田、湖水等)都处于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变化,等等,要他们各观所见,培养他们的能力。
当学生观察到春季大自然的变化时,可以再追问一下:你们看到春天里万物都在变化,有什么想法或感触?这时可要求学生围绕本课的题目《燕子》,看看燕子的外形特点和飞行时的形态特点,把燕子的“来”“飞”和大自然的变化联系起来,抓住题目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既指给学生思路,又不拘于书上文字的框框,要学生各观所见,各谈自我感受,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步: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这一步的图文对照,可分为文对照图和图对照文两个方面。
文对照图:
(一)不懂的词语,如《燕子》这课中的“光彩夺目”等,可指导学生看图,观察图中形象进行理解。
(二)学生能够理解,但对文字的意境体会不深,如本课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两个句子中的“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和“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地看图,通过看图,体会文字的意境,加深理解。
图对照文:
(一)文中有些描述,图中本来就有,而学生看图时容易马虎过去,或观察得不细。如《燕子》这课中的“微风”“阳光”“天空”等,教师可进一步指导他们认真地看图,培养他们细心观察图的能力和写真情实感的文风。
(二)对课文中作者的想象成分,而学生看图时根本不曾想到的,如本课中的“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这两个句子中“蒙蒙的细雨”和“唧唧地叫着”,都是作者想象的成分,从图中观察不到。读这些句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再次看图,使他们从图的意境中体会到图外的图画和图中真实生活的情与景,从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抓住图外联想理解课文能力。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这一步,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看图学文活动,这一步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议、看,对学生在读、思、议、看中有些把握不了的词、句、段、篇中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以恰当的讲解和必要的双基训练,切不可不闻不问,放弃主导作用。
第三步:文中学法,指导实践。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文的时候,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后,还要指导他们通过分析概括,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如教学《燕子》这篇课文,应该指导学生从“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因而“活泼机灵”,抽象出这是作者抓住燕子的色彩、动作和它的外形特点观察燕子的。从“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和“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抽象出这是作者抓住燕子的活动特点观察燕子的,同时从燕子从南方“赶来”等一系列活动与“微风”“阳光”“稻田”“柳树”“湖面”等相联系的描写,可以抽象出作者是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观察事物的,因而才具体写出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作者抓住燕子的色彩、动作和它的外形特点观察燕子,抓住燕子的活动特点观察燕子,抓住燕子的动态和大自然的静态、动静相联系相结合地观察事物,这就是从课文中抽象出来的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生抽象出这些方法后,看图学文教学就应该转入再次观察本课的图画,运用学到本课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从而加深他们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此外,为了使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课堂上或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观察性的作文,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如果图文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那么“看图学文”就徒有其名而无实,教师必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支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虽然看不见这些根须,但必须悉心保护它们。因为失去了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见,低年级写话教学重点是培养孩子写话的兴趣和树立自信心,煽动孩子写话的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孩子乐于写话。孔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点,鼓励孩子把所见、所闻、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大胆放松地写,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低年级写话以看图写话为主,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1、图画还原于生活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内容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一幅静态的图画,孩子们可能无从下手,这时,我引导孩子们把图画还原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些图画是关于游戏活动类的,如吹泡泡、放风筝、捉迷藏、跳绳比赛等,我根据图画内容组织孩子们先玩游戏,再把玩的'过程写下来,这样他们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津津有味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渗透游戏精神的写作是很重要的,这是“寻找快乐作文”的有效途径。
2、评价以鼓励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上的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受到老师的夸奖,我在批改学生的写话中“多就少改”,尽量保持孩子作品的原貌,挖掘文中的闪光点,每次采用不同角度予以表扬的正面诱导激励法,如文中用了生动的形容词、比喻句等,我都会圈出来大加赞赏,写话有真情实感或者立意新颖我都会赞不绝口。教会学生正面评价习作是提高他们写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他们写话的兴趣。
每次批改作文后我都会挑选几篇范文让学生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然后张贴在教室的“佳作乐园”中展览,积累到一定数量就择优汇编成册,每人一份细细赏读。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长此以往,孩子们尝到了写话的甜头,对写话兴趣盎然,都希望自己能一露头角,并在写话时有意识地用上好词好句,为自己的写话增色不少。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篇佳作的诞生,蕴藏着得当的方法和长效的训练。在写话指导中,应该以方法为支柱,让学生勤于写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1、授之以渔,指导观察
学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基本要素,低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观察时不着边际,难以抓住画面要点,从而导致写话时东拉西扯,找不着北。我们应该授之以渔,教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观察图画时,让学生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中间后周围,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从左往右”的方位顺序观察,也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观察,“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怎么样”.还要引导学生认清图中的各种关系,分清主次。如果图画是讲一件事的,可以让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来写;如果图画是动物类的,可以让学生抓住“外形(包括头部、躯干到四肢)、特点(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方面)、生活习性(指睡觉、吃东西的样子等)”来写;如果图画是活动类的,比如种花,一定要抓住“先……然后……接着……最后……”的顺序来写。
2、巧借教材,训练句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许多课文插图栩栩如生,是绝好的训练句式的素材。如学了《猴子种果树》一文后,请学生结合文中插图以填空的形式写一段话:猴子种果树,先种了 ,接着种了 ,然后种了 ,最后种了 ,但由于等不及,结果 .又如学了《云房子》一文后,仿照课文句子看图写话:云房子真 呀!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句式训练,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模式,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易以动笔,有话可说,使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体验生活,抒发感受
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真实感受,这些感受一闪而过,如果没有及时捕捉,将烟消云散。所以,我注重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发现美,引导学生快乐地体验生活,我鼓励学生坚持每周写感受周记,就算是写一句话,只要是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自内心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就有记录的珍贵价值。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自己的生活的好习惯,然后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内化成个性化的语言,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语言匮乏,更谈不上懂得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他们在写话时容易用词单一,句式单调,写来写去都差不多一个样。新课标在低年级写话目标中强调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教育,开阔阅读眼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词句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时间,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看书,并指导学生坚持摘抄好词好句。我让学生分类积累词句,如:
描写好天气的词语:万里无云 风和日丽 阳光明媚 和风细雨……
描写景物的词语:柳绿花红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山清水秀……
描写心情、神态的词语:笑容满面 眉开眼笑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我们班还建立了图书角,方便学生随时阅读。我要求学生每天摘抄若干个好词好句,并进行背诵。在生活中,我也让学生把所听到的和看到的日常用语记下来。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积累,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图是静止的,表现的内容具有跳跃性,都有一些省略了的空白内容,需要观察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已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画面中往往蕴涵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教师要根据画面中的情景,引导学生置身于其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自由又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把画面中的一个个情节展现出来。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孩子的想象翅膀一旦展开,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笔下之言也栩栩如生。
如指导学生观察《我和爸爸栽花》一图,画面展现的内容是我和爸爸在家里小院栽花的情境,启发学生联想到时间是一个春天的周末,地点是家里的小院,通过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画面表达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栽花的过程,先怎么样,再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根据合理想象,体会画中人物载花的心理活动。这样,通过想象,把事件的四要素都展现出来了,画中之物和想象之境连贯成篇。
总之,寓写于乐,并给予激励性评价,培养出学生对写话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体验生活、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学生乐于阅读,放飞想象的翅膀,从而让他们童心飞扬,在快乐中写话,在写话中感受快乐。
①董珊萍,《小学低段体验写话初探》,《小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3月,第62-63页
②徐初苗,《“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报刊社,6月,第19-20页
③石景章,《“走进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文匯出版社,4月,第38页
④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月,第66页
⑤金波,《尊重儿童天性,倡导快乐作文》,《小学各科教与学》,11月,第47-49页
⑥《小学低段学生快乐写话指导策略初探》
一、别有生味的固定模式。
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汉语拼音了,每次教学一年级,总有同一种感觉,那就是拼音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图训练说话——利用情境图感知读音——认识新的字母、拼读教学——复习总结。
在这四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训练了孩子某种习惯和素养。看图是为了引出新的知识,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细心的观察,有序的观察。看完图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是时刻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有学习的意识。利用情境感知读音是对现在知识的一个总的概括,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去感受每个拼音字母的读音,从而利用这样的情境记住它的音和形……
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义。虽然这种别有生味的的固定模式是在培养学生的习惯和素养,增长了孩子的知识;但是,从汉语拼音第一课到第十三课一直这样学习过来,的确有许多的重复,也有点单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也缺少了吸引力。所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说,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拼音,虽然不够系统,但大都有一定的印象,对于单调的固定模式,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能否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让单调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句子练习很少,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同时,还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短暂,要使他们掌握拼音知识,就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种多样。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得快,如何将暂时记忆有效化,变成长期记忆。
根据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摘苹果,送信、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解放自己,更多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其次如果远程教育资源媒体中的儿歌朗读不是想中高段那样是单一的音频范读,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我相信一定可以弥补好多教育的缺陷。
学生注意力集中、注意疲劳、学习兴趣等,真期待这样的媒体资源赶快出现,更多地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减少教学内容枯燥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提高并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我的导入语: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出示挂图)你们看,是谁呀?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调动起来,非常积极,对课文的学习有了兴趣。我还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编顺口溜的形式也让学生很感兴趣。如:像个2字ZZZ,半个8字SSS,像个半圆CCC,学生自己编,不仅注意到了形象,还有读音,而且学习自己编出来的顺口溜感觉很骄傲的,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使用激励手段,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简单的话语却能鼓舞他半天,因此,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自己对他们的赞赏,如:“你真棒!太厉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个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一个个鼓励、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在这样的激励之下,看到高高举起的小手,对我来说也是值得高兴地事情。
三、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除了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在学习字母的书写时也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说书写的笔顺,要注意的地方等,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写的'时候自然也就好些。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使他们遵守纪律,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