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师教学心得体会范例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筝教师教学心得体会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加入了学习的行列。如何让学生在音乐的天地里体验、感知音乐的神奇,收获学习的乐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结合我的古筝教学谈一些感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我深有体会。对孩子来说,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伊始,学生对古筝充满了好奇心,这是因为人对陌生的事物要比熟悉的事物更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征服感,“物以稀为贵”也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所期待的以天然的兴趣来学琴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会逐渐减弱。每天枯燥的基本功练习,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练习时间,在短时间内兴趣会被烦躁所代替。这时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会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的,较为熟悉的儿歌、电视剧主题曲等作为练习曲进行训练,如在初级教学中选择“笑傲江湖”、“找朋友”等乐曲,同时结合基本指法教学来激发巩固学习兴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
采用演奏和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我会定期集中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我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举行一些星期音乐会,每一名学生弹一首最拿手的曲子,其他学生提出演奏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让学生在表演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竞争意识,增加舞台经验,在学习中体现成功,享受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对待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加以鼓励,但是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教师必须严厉和坚决地加以纠正,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要注重和家长充分沟通,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加强换位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心态,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劳逸结合,才会让孩子们认定学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培养孩子们的乐感和表现力。我在教学中,会把音乐的.语言放在重点,尽量将无形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的内在意境。如在学习乐曲“雪山春晓”中,在引子部分,我会给学生讲解此曲描述的是x连绵起伏的雪山在春回大地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演奏上,我要求无论是摇指、琶音还是刮奏都应尽可能地连贯饱满,尽可能地表现出宽广而辽阔的意境,摇指与刮奏不要带音头,每个音的音质要明亮饱满。更重要的是根据所给旋律的线条做出清晰的断句,才能使旋律的层次更加清晰,并且根据乐句做强弱起伏,这样才能把雪山的神秘晶莹的感觉表现出来。在流水部分,我会引导学生,水流是变换的,丰富多彩的,如何从冰川的融化到汇成小溪直至流入大海,在演奏上,要求旋律线条均由右手大指来体现,因此右手大指应保证饱满的清晰度,同样随乐句进行强弱变化,左手下行琶音要注意均匀之外,还应加强手指的连贯性,象一根绳子一样将散落的珠子均匀地连在一起等等类似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乐曲是有内涵的,是有生命的,想要陶冶观众,首先要陶冶自己。
责任重于泰山。我并且利用大量时间练习,除了对古筝的热爱,更在于强烈的责任感,想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必须要具备一桶水,新的时代,需要教师作长流水,努力学习最先进的理念,最超前的技巧,把它们传授给学生们,为学生的成长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古筝,这一古雅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容易上手,又独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进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艺术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的、愉快的学习古筝。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
1、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
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家长喜欢古筝艺术,很热情地让孩子来学习,但不考虑学生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例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2、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和学生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从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学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一名“严师”固然回让学生因为畏惧而认真练琴,但也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心理,相比较而言,耐心的讲解、和蔼的态度会让学生更乐意接受,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丝毫没有被强迫的感觉,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同时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古筝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课间与学生一段亲切的交谈都会激起学生学筝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体现出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的赏识鼓励中尤其要学会接纳学生的失败和不足,只有这样,赏识和鼓励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融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热情的期待,要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老师是他的知心朋友。
3、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学生在学古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腕无法放松、按音不准或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时候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一开始由于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内在兴趣。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是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当然,仅仅靠语言引导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教认音时可将倍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两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家两点;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一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加一点;中音区12356比喻为不穿鞋不戴帽;高音区12356比喻为戴一顶帽子,即在音符上加一点;倍高音区1比喻为戴两顶帽子,即在1上家两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练习音阶式勾拖练习时可想象爬楼梯,让学生比比哪一个又稳又好,这样就将枯燥的练习形象化,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因此我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例如:“二八”节奏像钟摆:“滴答滴答”;“四个十六”节奏像打机枪:“哒哒哒哒”;“后附点”节奏像喇叭响“笛笛”;“八十六”节奏像敲鼓“咚哒哒”;“十六八”节奏像母鸡叫“咯咯嗒”。这样利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上课也显得深动有趣,而且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所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他们练筝的兴趣。
5、合理评价,相互切磋
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通过观摩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舞台经验,而且只要节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高涨的练琴兴趣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不断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学生学筝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从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古筝是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乐器,它的音色优美、典雅、饱满,表现力极为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幼儿进行古筝教育是一条发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好路子。
一、选择年龄
对培养对象的年龄选择是学习乐器演奏极为重要的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论述,四岁前的幼儿由于其冲动不能自制,注意力不集中,固此不宜培养。选拔学弹古筝的幼儿年龄,以5——6岁为好,这个年龄的幼儿一般自制力、注意力、记忆力、模仿力和求知欲望有明显的发展,特别是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从这个年龄段着手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好处在于早选苗,早育苗,如果错过这个年龄,要取得很理想的成绩,困难就大一些了。
二、入门教育
幼儿古筝最大的困难是手型不易固定,教学时,如果用简单的语言要求学生做到漫圆型手型是很难的。为防止学生抠弦,在讲授要领时-让学生在筝弦上用指头向里拨唁,边拨边启发他们,假如你的左手被蚊子叮了,你的右手指头怎样击抓痒呢?学生会马上用指关节带动指头做出了抓痒的动作,用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启发,学生会很快地理解和运用。弹弦时,根正确地做到了弹而不是抠。通过各种的训练,而后可教其大指和名指扎桩顺势而上下,最后达到各指配台使用的套指指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了正确的漫圆型手型。
筝是五声音阶乐器,这个特点十分适台幼儿音乐教育。柯达伊教学法认为:由小三度和大三度椅成的三音乐组,似乎是全世界儿童适用的音乐语汇。根据这一特点,我把五声音阶中的任何一个八度分成为:123-321-56i,i65二个音组,再编些简单的小旋律。教学生学唱简谱在练习中,告诉学生,一定要记住它的音名,在琴弦上的位置开始的时候,速度放慢一些,当学生完全背熟乐谱,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其它音域的同样内容的弹奏练习。
三、兴趣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筝的根本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也不能特久。在教学中,就需要时刻注意让幼儿感兴趣,从他们自身的特点出发,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筝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产生了动力。
运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形象地比喻,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正确的触弦方法时,我把学生的双手指关节比喻为一座座小山,让他们自己时刻检查小山是否立稳了,歪倒了。凡教新筝曲时,我用故事的形式,形象的介绍内容,使学生的脑子里对这段筝曲的内容有了具体的印象,这样学下去,学生产生了兴趣,弹奏起来才会绘声绘色,有形有色。
四、囡人旄教
根据幼儿特点,在古筝教学时一定要适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一从部分到整体,由简到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每个幼儿都有其先天禀赋,有些学生理解力强,反应敏锐;有些学生反应敏锐;有些学生接受力差,表现迟钝。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琴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五、切忌心躁
耐心、细致启发、诱导,切忌简单、急躁。这是我教幼儿学筝最深刻的体会。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本着示范与试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布置作业与回课检查相结合,少批评多表扬等方法鼓励学生勤学苦练,调动学生弹筝学琴的积极性。
此外,幼儿学筝,一定要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台,尤其在初学阶段,家长陪伴幼儿上课,可以帮助老师管好孩子,尽快使孩子适应学习环境,而家长昕课后回家也能辅导孩子。
古筝这一古老艺术,在众多的器乐中,将显现出它的奇光异彩。
古筝,这一古雅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容易上手,又独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进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艺术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的、愉快的学习古筝。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
1.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家长喜欢古筝艺术,很热情地让孩子来学习,但不考虑学生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例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2.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和学生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从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学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一名“严师”固然回让学生因为畏惧而认真练琴,但也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心理,相比较而言,耐心的讲解、和蔼的态度会让学生更乐意接受,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丝毫没有被强迫的感觉,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同时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古筝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课间与学生一段亲切的交谈都会激起学生学筝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体现出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的赏识鼓励中尤其要学会接纳学生的失败和不足,只有这样,赏识和鼓励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融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热情的期待,要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老师是他的知心朋友。
3.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在学古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腕无法放松、按音不准或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时候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一开始由于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内在兴趣。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是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当然,仅仅靠语言引导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教认音时可将倍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两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家两点;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一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加一点;中音区12356比喻为不穿鞋不戴帽;高音区12356比喻为戴一顶帽子,即在音符上加一点;倍高音区1比喻为戴两顶帽子,即在1上家两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练习音阶式勾拖练习时可想象爬楼梯,让学生比比哪一个又稳又好,这样就将枯燥的练习形象化,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因此我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例如:“二八”节奏像钟摆:“滴答滴答”;“四个十六”节奏像打机枪:“哒哒哒哒”;“后附点”节奏像喇叭响“笛笛”;“八十六”节奏像敲鼓“咚哒哒”;“十六八”节奏像母鸡叫“咯咯嗒”......这样利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上课也显得深动有趣,而且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所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他们练筝的兴趣。
5.合理评价,相互切磋。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通过观摩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舞台经验,而且只要节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高涨的练琴兴趣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不断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学生学筝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从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古筝,这一古雅的民族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容易上手,又独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进而日益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陶冶艺术情操、进行艺术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的、愉快的学习古筝。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
1.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
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家长喜欢古筝艺术,很热情地让孩子来学习,但不考虑学生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例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2.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和学生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从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学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一名“严师”固然回让学生因为畏惧而认真练琴,但也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心理,相比较而言,耐心的讲解、和蔼的态度会让学生更乐意接受,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丝毫没有被强迫的感觉,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同时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古筝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课间与学生一段亲切的交谈都会激起学生学筝的热情。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能体现出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对学生的赏识鼓励中尤其要学会接纳学生的失败和不足,只有这样,赏识和鼓励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鼓励并不是不要批评,而是应将批评融于鼓励之中,批评过程中要充满着热情的期待,要让学生真切感觉到老师是他的知心朋友。
3.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学生在学古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腕无法放松、按音不准或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时候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一开始由于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内在兴趣。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是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当然,仅仅靠语言引导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教认音时可将倍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两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家两点;低音区12356比喻为穿一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加一点;中音区12356比喻为不穿鞋不戴帽;高音区12356比喻为戴一顶帽子,即在音符上加一点;倍高音区1比喻为戴两顶帽子,即在1上家两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练习音阶式勾拖练习时可想象爬楼梯,让学生比比哪一个又稳又好,这样就将枯燥的练习形象化,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因此我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例如:“二八”节奏像钟摆:“滴答滴答”;“四个十六”节奏像打机枪:“哒哒哒哒”;“后附点”节奏像喇叭响“笛笛”;“八十六”节奏像敲鼓“咚哒哒”;“十六八”节奏像母鸡叫“咯咯嗒”......这样利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上课也显得深动有趣,而且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所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所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他们练筝的兴趣。
5.合理评价,相互切磋。
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我们的学生要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通过观摩和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舞台经验,而且只要节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励,高涨的练琴兴趣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要不断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学生学筝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从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