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心得体会(教师严肃纪律规矩转变作风)

篇1:教师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心得体会

做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师总会抱怨学生上课时的纪律问题,抱怨孩子没耐心上色,抱怨孩子对待不同科目的态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规矩”缺失而“个性”过分张扬。

其实这些问题也不是没办法解决,这主要取决与教师自身对待美术教育目的性是否明确?我们从事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很多老师可能会马上想到:兴趣,激发对美的事物的向往。那我本人的认识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我美术课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规范,我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的培养,培养一个有责任感,有原则、懂得在集体中生存的人远比一个个性张扬,狂妄自大的人来的实际。打个比方,希特勒和凡高够有个性啦,如果一直在艺术上追求不断,希特勒可能会在美术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反之凡高让他当德国的首相,不定会搞的比希特勒还过分,呵呵,没有一套规范的束缚后果是可怕的。所以我对美术的认识就是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养成做事规范,就这么简单。

刚才扯的太远了,还是继续谈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今年担任一年级的教学任务,一年级新入学时一般学校都有始业课,在这节课上让孩子明白上课时要做到的一些规范问题,有道是: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不是生来就有明确的对错判断,如果美术教学中缺失或忽视了“规矩”的教育导向,那你以后的课堂教学可想而知了。有的老师可能会说,那你这个美术课不是变成“规矩”课了?你这课变成了“愚民”教育,变成统一思想的一套 机器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还会喜欢?或者偏激点的美术老师会不屑于我刚才所讲的“规矩”。其实,规范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不矛盾的,而且两者间有着一个因果关系,有了很好的“规矩”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高效。下面具体的针对一些现象谈对策:

1、学生为什么上课铃响前两分钟静不下?

这个情况其实不是就美术课上存在,在很多课上都会有这情况,包括个别班主任带的班里也会有这种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因为学生对你的课不喜欢?还是上节课没下课?还是你缺少师道威严?我为了这专门在其他上课前的几分钟在门外做了会“探子”了解同个班的学生在其他老师上课时的的表现如何。结果是有的老师上课就能做到进课堂学生马上静堂(当然不可能齐刷刷的100%的学生都安静,那是不可能的)那他们有什么绝招?结合自身的体会罗列了以下几条以供同行参考:

①提前进课堂,让学生提前进入上课的预备阶段

②在行为习惯不佳的班级上课,教师要抢得话语权,呵呵,有的老师会觉得很好笑,为什么要用“抢”呢?大家想啊,你不先声夺人抢得阵地那就失去阵地,后果就是你挥着教鞭,声嘶力竭的压制(多粗暴哈,学生会在心里瞧不起你这老师,就这点能力?)我进了这种班一般先嘹亮的、夸张的、劈头盖脸的表扬他们班中的典型(每个班总有一到两个自律的学生),以点带面

③把自己的课设计好,这就不是课堂管理方面的事了,我这就不多说了,这方面的专家很多呢,呵呵。

2、学生为什么老是做小动作,老是走神?

看表坚持5分钟训练。这是我自己在课堂上总结出来的。学生注意力的不集中不看黑板不听你的话是因为他现在手头有自己的事做,比如在琢磨一块橡皮,或者在研究水彩笔颜色的排列的合理性,或者在考虑中午的午饭吃什等等事,他忙着呢。要想不让他做这些事首先要把他的眼睛吸引过来,看着老师看着黑板,大家可以自己试下,眼睛盯着黑板再手上做小动作爽不爽?(这句话别和学生说,不然5分钟训练就会失败)训练要觉:5分钟内不是老师看表,然后学生的端坐的集体体罚,而是老师结合讲课过程中的5分钟训练,这里有个相对的关系,罚坐的5分钟是漫长的,而专心听讲的5分钟是很快的。刚开始的时候讲个三五句话后就提醒学生:“时间已经过了三分钟了,(其实才过了1分钟)大家再坚持下,其实认真听讲是件很简单的事呢。”几次训练后可以把时间延长到10分钟左右(把自己的新授环节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所以现在我上课时只讲10分钟,10分钟内学生95%是不走神的。学生都听懂了作画的步骤,大小关系,变化要诀后还怕他画不好东西吗?

3、学生不愿意上颜色怎么办?

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上颜色其实是个正常的阶段,勾边与上色是不同步发展的,学生勾边漂亮有新意并不代表他就能把颜色上好,

这里我插一句讲讲目前儿童画做假的一个评判标准,如果低幼段的画,我们看到的形象是幼稚可爱的,而上色又是平整老练不出边界的话,那这个颜色80%是老师涂的,那另外的20%的可能是学生心智有问题,形象还除于低幼,或者是老师故意让他画的歪歪扭扭。所以这个他不喜欢涂颜色的阶段我们无须做刻意的规定,我现在的作业一般是注重黑白关系的线描画,不涂颜色也没关系,画面效果已经相对完整的。但学生不愿意上颜色并不能就顺着他们,而是把涂颜色做为能得更多五角星要求(我打分是100+五角星的方法)而20个五角星就能换一个班级荣誉栏里的小红花。当小红花达到一定数目,学期末老师要对他们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还有颜色涂的好的作业优先在班级和学校宣传栏上进行张贴,以满足学生的荣耀感,这是非物质上的奖励。在一套体系完整的激励机制下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向更高要求追求是对的。还有教师色彩绚丽的范画也是很好的一种导向。

这里我讲个我打分的习惯,我不是当堂改分的,我是让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作业,下堂课上改分,目的是训练学生保管物品的习惯,尊重自己劳动成果的意识。那些没保管好自己作业丢失的孩子看到老师在其他同学作业上毫不吝啬的打五角星时,看到给他们贴小红花时,肚肠都悔乌青,三五次下来。几乎全班的学生都知道要保管好自己的作业。这里还有个要注意的,对班上的几个丢三落四的孩子我们要单独和他“拉勾上吊1”保证他如果下节课作业带来老师给他8个五角星。细节成就完美,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学生水彩笔或者签字笔的笔帽怎么放才能避免丢失,传作业纸时要求每个学生从最上面一张拿,传的不好就要重新传,比如第四节课有眼保健操5分钟,如发现做的不好的给我重新做,这些都是小事,一个老师如果在每件小事上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还会不重视你的课,不听你的话?

4、班上的差生怎么办?

这种学生的形成和我们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老是被打击或者不被重视的对象可能变好吗?差生一般属于破罐破摔的类型,这罐子又分两种,一种是外显的,和你对着干,这类学生的形成是因为只经历风雨不见彩虹,一种是持无声的不合作态度,这类学生是因为无风无雨也无彩虹。前者好办,我们只需要时而天使,时而恶魔就能转变!标点打比方有意思吧?呵呵,这话是说教师的脸部语言要丰富的意思。《手机》里费老有句话:“几十年老是看一张脸,审美疲劳啊!”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脸部的表情语言那这老师上课也麻烦大了,铁板脸是不对的,老是笑的'鲜花一样的脸对着个学生后果更可怕。狼外婆笑眯眯的,多可怕哈,哈哈。对待学生我们既要和风细雨也要给他电闪雷鸣,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体会到老师的表扬是多么的珍贵啊,(注意:不好的现象要严厉的批评,但不是语言暴力。还要注意别老是经历风雨不见彩虹,批评完了要密切注意他的动向,好了马上热烈的表扬他,课中还要单独安抚,鼓励。)第二种学生我想是和学生自身的性格有关系吧,本人最怕的就是三拳打不出个闷屁的角色,所以一般这种情况我只能永远对他笑的象花一样,没事就转他边上表扬几句。

教师毕竟不是上帝,不是万能的,何况我只是教师行当中的一个分科教师,不过自己尽力了就对的起自己的行当了,教师吃的是良心饭,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要让学生在你的课上守你的规矩,你首先要学会爱你的学生。

很早的时候就想写点课堂教学管理方面的随笔,今天做在办公室里觉得该在群空间里更新点什么了,就想到那里写到那里,留点文字以供大家茶余饭后批判下,希望自己当个炮灰能引来大家的新做法,新观点吧。

篇2: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心得体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的前提。要根据形势和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党的纪律规定,把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实现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

依规治党,首先是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只有建好制度、立好规矩,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才能筑起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堤坝”,才能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在腐败存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要以治标为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同时也要治本,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总规矩,是党的根本大法。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章权威。要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同志指出: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要认真执行这两项法规,把党章权威树起来、立起来。

坚持以改革思路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创新。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体制机制存在漏洞。牛栏关猫是不行的。党内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就是要把这些漏洞堵起来。针对过去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同志提出一系列要求。他强调:要坚持宏观思考、总体规划,既要注意体现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也要同其他方面法规制度相衔接,提升法规制度整体效应。要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责任明确、奖惩严明,既有激励性,又有惩戒性,还要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要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廉洁自律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高标准;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重在立规,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过去存在纪法不分问题,把公民不能违反的法律底线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底线,降低了对党员要求,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不良后果。强调纪法分开、纪在法前,这是十八大以来制度创新的一个成果。

篇3: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学习心得体会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讲规矩、守纪律”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讲纪律、守规矩”不仅仅是一个标准,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应将“讲纪律、守规矩”落到实处,时刻记在心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转变工作作风,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单位有单位的规章制度,遵守工作纪律,照章办事是行动的前提。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讲政治、不讲纪律,自然也就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影响了集体的良性发展。所以切实做到思想端正、道德高尚、纪律严明、行为规范、有一个良好的职业操守,是每党员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而且不但自己做,还要形成一种风气。从自身做起,把党的方针政策扎落到实处,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迟到早退了没有、工作按时完成了没有,单位规章制度遵守了没有,国家法律执行了没有,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存在散漫的工作习惯,也就不会存在工作上的推诿扯皮,更不会存在贪污受贿吃拿卡要的现象。

规矩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讲纪律、守规矩”是对党员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道德规范、标准礼仪。做为一名党员,担负着本职工作和责任,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现实中,还是有些党员、工作人员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对其自身、对党组织、对群众、对民生诉求不负责任。规矩很重要,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就要出问题,就会栽跟头。以来相继曝光的一些“四风”问题,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不懂规矩、不用规矩、不守规矩的反面教材。

做为一名党员,要先把“讲纪律、守规矩”落到实处,做到知晓规矩、认同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将规章制度入脑入心,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做到不越“雷池”,不乱“章法”。更要学会守纪律,做到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荣知辱、知是知非。强化纪律意识和服从意识,对纪律心存敬畏,把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做到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纪律规定。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以敬业奉献的精神追求群众的满意度最大化。树立“规矩意识”,严格按规矩办事,按纪律办事。

篇4: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学习心得体会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浙江省调研强调,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推进制度创新,修改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从严执纪,用好纪律这把管党治党的尺子,把党的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使党员干部既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也不能逾越纪律的红线。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而现在我们就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例如“塌方式的腐败”、“家族式的腐败”等一系列案例触目惊心。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纪律、规矩在这个地区,在那个部门不被有些人重视。甚至他觉得,你这就是说给人听的,写给人看的,他们更看重的是所谓“潜规则”。如果这样走下去,党将不党,党就担负不起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要有严格的纪律规矩去治党。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当年非常弱小的一个党走到今天,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严明的组织纪律。当年毛泽东特别强调组织纪律,党中央定了的事,党组织定了的事,党员必须无条件地执行。有意见可以提,通过内部的渠道去反映,但是前提必须服从,任何党员都不允许公开反对党的主张、党的理论。包括毛泽东本人做的非常好,比如说历史上他曾经被赶下台的时候,甚至他在被剥夺了军权之后,一度跟有的领导人讲过,需要我的时候我随时可以来。这就是遵守纪律的表现,后来毛泽东到了延安之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建立健全了我们的各种纪律、各种规矩,后来他非常强调纪律建设。

所以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看,纪律都永远是第一位的,必须一把尺子执纪到底、一寸不让,唤醒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篇5: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学习心得体会

中纪委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目前中国反腐不存在“空窗期”,不会因为两会或其他事情中断。今年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三名官员在两会前后落马,说明反腐走向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管什么时候,揭出来问题,该查就查,该处理就处理”。

“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党的十八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1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20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点之一,即是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蚊子、苍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作风建设在路上,制度反腐已经在路上。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主题为“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针对现实的反腐形势集体学习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同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同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党中央把反腐败的经验,特别是把党的以来的经验和成果制度化、规范化,对相关条例的完善,能够更好地从制度上推进反腐败工作,规范约束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行为。

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蚊子苍蝇。年,党中央反腐败斗争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持续保持遏制腐败高压态势。我们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规矩的健全,反腐败斗争一定会达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效果,实现党风、政风的风清气正。

篇6: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学习心得体会

无规矩不成方圆,几千年已成不争的真理!

当规矩成就方圆的时候,猛回首,才发现原来小节成就方圆。是因为我们把规和矩细化为了小节,时时,处处,我们都在与小节打交道!不经意间,成就了方圆,做成了大事!

日本人的工作作风似乎与小节密切相连,听一位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商人朋友说,一不小心,不是上人家的当,而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埋自己,直到把自己埋藏到不见天日。友人是做代工的,就是拿人家的原料,人家的图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标准来组织人加工服装。要说这事可简单的很,但没这么简单!

当第一次交货时,其1500件成品在日方质检员的检测中,竟然全部不合格!瞪大了眼也看不出毛病的衣服咋就没一件合格的,友人一百个的不服气。最后在海关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才发现我们不能以目测为准,而是要按标准严格来查才行。垂头丧气的运回货物,与师傅们一块仔仔细细的查验。不查真不服,一查服到底啊!原来对线的要求是我们不注意的,标准中要求必须一根线到头,中间不能有接头。我们的衣服中存在无数个线头,虽然师傅们将线头隐藏的非常的好,可专业的人士一眼看得出。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么个细节,无足重轻啊!只所以出现这样的做法还不是我们中国人老祖宗传来的节俭之风给害的吗?一根线不到头,就不用了,浪费啊!但标准中规定的却是要一根线到头,这就是标准,这就是规矩,这就是成就方圆的细节。

古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多少王侯将相就此成长起来,也成就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后有我们伟大的经济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黑白猫论,将不拘小节发挥到了极致。时至今日,我们再看身边万千景象,无处不存在于这一理论所产生的巨大效应里面。这巨大的效应里,隐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多的已经引起一个又一个的大地震,想在其中独善其身已不可能!

当不拘小节真的当作真理来实践的时候,我们发现规矩再也成就不了方圆了,充其量也是个椭圆,不成为怪物也就不错了,因为小节所约束的那些个枝枝丫丫都长成了气候,将个规矩的圆顶的到处冒泡,圆不圆,方不方了。

但真的有了规矩,那方圆就成了吗?未必。光讲小节,也难成方圆。在小节之外,更需要有战略的决策……那不是我们所能思考的!

篇7: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学习心得体会

“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这就是说,“规”和“矩”是一种校正方圆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就可以规矩方圆。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成了必然的道理。后人将这句话加以引伸,常用它来告诫人们: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法度,否则就会离“谱”走“调”。

我认为,规矩就是规则,是牵制风筝的细线,风筝虽有一定的高度限制,但可以自由飞翔,安全降落。如果细线断了,即使他穿过云层,最终也会摔得遍体鳞伤,甚至粉身碎骨。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做生意要遵守市场规则,运动员要遵守比赛规则,飞行员要遵守操作规则,教师要遵守师德准则,学生要遵守学生守则。可见,这个世界的规则很多很多。规则对我们人类而言,既是行为的准则,也是保护我们的准绳。如果我们都能按规矩办事,便会避免生活中的许多碰撞,减少生活中的许多麻烦。

法律是我们不可逾越的规则,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失去自由;社会公德是我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否则,我们的生活就失去秩序,降低质量。然而,由于少数人的规则意识淡薄,甚至无视规则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上课迟到的一声报告,使沉浸在思考中的思想中断;随意一扔的一片废纸,随风飘扬,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污染。

过度的自由只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人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别人无法正常通行,自己也会陷入困境。每个人都随意的扔一点垃圾,我们的生活质量都将遭到损害。规则是保障每个人自由的武器,只有人人遵守规则,保护规则,才会让我们共同拥有的一片蓝天更加蔚蓝,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更加有序,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文明,幸福。

篇8:严肃规矩成就方圆学习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在我国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人群中存在公务员和事业人员之分,事业人员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工作或非营利性工作。由于职位晋升途径的局限性,导致不少事业人员“目标”迷失,产生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敷衍心理。

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设定初衷,源于解决目前部分事业人员思想上不思进取、工作上不求创新、生活上不知自重的现实状况。暂行规定为事业人员指明那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如果违规操作将受到什么惩处,是新形势下规范事业人员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工作纪律的“规”和“矩”。暂行规定将6种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了详细列举,既是对事业人员管理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蓝本。

在肯定其意义的同时,其功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在我国优良的顶层设计从来不缺,但执行疲软或执行走样而导致好制度屡屡“折戟”的现实状况却难以逾越。

如何用好“规矩”成就“方圆”?是目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外乎从“学、防、惩”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突出学习重点。深入开展暂行规定学习活动,进一步明确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的界限,让每个事业人员都明白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工作纪律的“规矩”是如何设定的,切实将相关要求入脑入心并践于行。

二是落实防控机制。分层级设立效能监察部门,拓宽举报信息受理和监督渠道。建立单位、社会、舆论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将事业人员的“工作圈”和“生活圈”都纳入防控范围。

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尽快查处事业人员中存在的学术不端,损害他人利益,弄虚作假、制造传播违禁物品,参与色情、赌博活动,拒不承担赡养、抚养义务等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造成重大影响情节严重的要坚决清理处事业人员队伍,做到惩处一批、挽救一片。

篇9: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哪一个班只有一个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就能管好整个班级的。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师需要学生的配合。有些学生有自律能力,有些同学就得靠外力约束他的行为。几十个孩子,教师一个人是管不过的,所以就需要学生帮忙,小组长制度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周,我就把语的小组长制度建立了起。6个人一个小组,一个小组长管个人。组长既是外力,也是榜样。所以,首先组长要以身作则。对于组长的'选拔也一定要是有一定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人。小组与小组既是竞争也是榜样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外力下,小组之间自然而然也会产生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也就在不断地萌芽着。

当然,班级最好的状况就是“人尽其职”。因此,首先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职务可以做。这样每个人都是权利的主人,也是班级、小组的一份子,是有一定义务的。所以,可以给每个人都找一个“工作”,比如花草维护者、开关灯小卫士等。有了自己的“工作”,才能形成对自己集体的那份“归属感”。

小学低年级的规矩不能少。他们缺少纪律意识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加强管理。“上起立”不能少,这是快速安静、进入上状态的直接方式;“下起立”也不能少,这是避免慌乱、学习礼貌的途径。中的指令,也是快速指导学生的手段。收作业的程序明确合理,才能效率最大化,也防止了“漏网之鱼”的出现。比如,我和我们班学生的约定就是“一旦我开始倒数21,学生就跟我一起倒数,然后坐好安静说‘我是三好不说话’。”的确,无论班里多乱,口令一出,所有的同学都会逐个受感染,一个个坐端正。作业也是一样。刚到这儿的时候,我发现一收作业的时候,大家都会把作业丢在讲台上,最后班长把作业抱到老师办公室。谁没交?不知道。交不交对他们也就逐渐不重要了。因此,一定要完善程序,不能觉得写不写作业无所谓了,同时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也是对其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让每个小组长收齐本组的作业,没交的写到一张纸条上,交给代表,代表再把作业和未交的名单整理好交给我。一层一层完善了,处理也会更容易。

尽管这在我们看都太简单了,但是对于一年级说还是新的。他们也许说了几遍都不懂,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孩子们的未就在自己手上,规矩从最初就一定要立好。当一切都制度化以后,学生们看到的才是制度下的怎么做,而不是犯错以后对这一个动作的修改指令,慢慢地这就是“自律”和“他律”的区别。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