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总结(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

篇1:《狼》 4[仿余映潮先生的板块教学]

《狼》 4[仿余映潮先生的板块教学]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二、大体安排

一课时

三、课型结构

板块式。

四、预习要求

自读、熟读、正音读懂注释。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由有关“狼”字的一些成语说起(让学生说),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析书课题后,让学生简介作者。师稍作补充。

2、板块一:正读。

学生先读课文,要求:动口、动手。

自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师注意纠正读音中的误处。

老师纠正后,学生读第二遍。

课文中有下列字音需要读准、掌握:

担            缀            窘          薪          苫         眈          瞑        暇       隧       寐        黠

学生再读,老师强调语调与节奏。

3、板块二:点读。

老师指出课文中下列这些字义要认读、掌握:

止       缀       从       并驱        故         敌        顾       犬      暇     方      洞      意      股        盖     黠      几何

学生再读这些字、词的注释。

学生再自读课文。

4、板块三:译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再读得顺畅。

学生自读自译。

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

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

学生再大声读课文。

老师顺势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板书:第1--4段是叙述故事,第5段是作者的议论。每1--4段又分别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板块四:理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快而流利。读书时思考用“课文中有两个词是同义词”、“课文中有两个词是多义词”的句子说话。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有所发展。

学生可能涉及到以下的词:

止      以       之      敌      意       其      前         而          等等。

6、板块五:品读。

请学生以“……写(用)得妙,我们可以看出……”“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学生点评。

课文的主题主要从如何学习屠户面对恶势力时做法去理解。

7、板块六:背读。

要求学生背诵故事的高潮部分:第四段。

先自背,再指名试背,最后全班齐背。

《狼》教学设计4[仿余映潮先生的板块教学]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

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共2篇)

篇一:余映潮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评析

余映潮《散步》教学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评析

一、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相关理论的理解

语文“学习活动”的提倡是从传统的讲授、提问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变革,真正能够体现“做中学”的真谛,也是对师生双方能力的一个挑战。首先,它在理念上就实实在在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留给学生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服务的,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其次,在形式上,以学生的“做”和“讲”为主,老师则仅仅起一个发起者的作用,如何完成“做”的任务,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则在于学生,而“做”的成果也要学生自己呈现,教师的角色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另外,在难度上,较之于讲授和提问,活动教学的设计则更加考验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更加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既需要有创意又要有水平,而且必须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这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度系数也非常之高,必须调动思维去踏踏实实的思考,运用自己所有的听说读写能力去完成任务。

综上,这样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式与意义俱在的语文教学形式非常值得推而广之。

二、余映潮《散步》教学中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评析

从最开始,余映潮老师就出示出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这与一般的语文教师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具体实施时,余老师却别具一格。 在“理解文意”之前他给出这样的要求:“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然后让学生思考,完成活动。在另拟标题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对文意有了深刻的把握。学生回答,余老师给出适当的评价,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启发。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了讲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答案即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又得到了老师进一步阐发的深意。

最后看老师拟的标题。师总结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虽然最后课题还是回到了“散步”,但中间的过程则使学生亲身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内涵。这样的效果是让学生直接回答本课文意是什么所达不到的。

第二个环节:朗读课文,余映潮老师则这样设计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2) 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解释了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学生读,教师评,层层深入。使学生通过对读法的掌握,来把握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余映潮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也十分值得考究,怎样让学生能最高效的完成任务,教师必须给出明确的任务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

第三个环节:品位语言。余映潮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品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品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给出任务,出示例子。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与同桌进行交流,再与大家进行交流。就这样对文章的主旨以及写作技巧进行了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余映潮老师设计的环节并不多,但学生的任务量却不少,而且从始至终课堂都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老师只是引导和指导,把大权完全放手于学生,他们做他们说,结果自然而然就是他们学他们懂。文意理解--朗读课文--品位语言,步步为营。先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让学生了解课本讲的是什么故事,输入信息,学生把握了文本之后,不是直接讲出答案,而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之后再输出,同时又要说出自己为何是那样的“加工”的,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概括能力。朗读课文环节,表面上是教学生怎么读,却巧妙地变成了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仿佛学生自己真的变成了“先生”在欣赏的作品,变成一个演员在演一部话剧,个中体悟油然而生。知道了文中的故事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感觉,再进行细致的语言品析,学生愿意投入进去挖掘,从而受到心灵的熏陶,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植根于文本,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明确教学目标,主要要教给学生什么,想让他们懂得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到我们的语文课能够有理念,有行动,有效果。 篇二:余映潮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一、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指导有方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朗读之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

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朗读”作为一种基本课型,已在第三章中进行了介绍。在本节内,将从教学细节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讨。

第一,“朗读”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线索

在教学中:

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课中活动,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朗读”。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即是指出声的朗读。 朗读能够训练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学生在一定的量的朗读训练之后可以达到吐字清晰,语音响亮,琅琅

上口,悦耳动听;能通过语音传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训练之中,词、语、句、段、篇都能给学生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朗读是培养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文章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也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来进行体会和品味。

朗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情感、风格,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朗读是“出声”的语言训练,有助于发言、复述、交谈、演讲、论辩、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

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由于朗读永远与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密切相连,所以朗读应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与词义、句意、文意的品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朗读”应该是一条常

用的教学线索,贯穿于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于是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自由朗读、跟读学读、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体验性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竞技性朗读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如《春》的教学主体思路设计:

第一文库网1.同学们朗读课文,体会朗读这篇课文的基本语调。

2.播放音乐,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大致脉络。

3.教师导引,有重点地指导同学们串读课文,品析课文思路。

4.自由选读,品味文中的佳词、美句、精段。

5.个性化演读。

6.自选内容进行背读。

又如《秋魂》的“自读三步法”教学思路设计: 第一步:自由诵读,约18分钟。 建议将全文朗读三遍。第一遍快速读,要求读得顺畅。第二遍中速读,要求读得有抑有扬。第三遍中速读,要求充分渗透感情。

第二步:选点精读,约12分钟。

每个同学选读1―2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精读的内容与要求主要是:1.激情朗读这个段落;

2.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与作用;3.揣摩精彩的词句;4.理解段中的层次;5.理解段中通过写“秋”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蕴。

第三步:语言学用,约15分钟。

建议同学们:1.自选内容,自由背读;2.朗读精段,提炼句式,口头造句;3.朗读精段,迁移变通,进行“仿”说;4.选背文中警句。

在以上这两个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朗读”出现在几乎每一个教学步骤中,不论是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形式,它们都连点成线,成为贯穿课文教学始终的一条线索。 第二,“朗读”应是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

朗读是教读或自读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但朗读教学决不是让学生一味地放声读起来,在真正的朗读活动中,每一次的朗读教学设计都必须表现出教师三个方面的思考:1.这次朗读的内容与目的;2.这次朗读的方法与形式;3.这次朗读中师与生的各自不同的活动。正由于有这样的理性思考,加上教师教学手法的灵活运用,成功的

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从教学细节的角度看,朗读教学应该总是那样灵动多姿。

请欣赏下面不同的细节设计。

设计手法之一:分层推进这种设计将精短的课文作为一个教学整体,以不同的教学要求来形成教学细腻的步骤并覆盖全文的朗读训练。

例:《口技》的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体味。 教学活动:同学们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这一遍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人人出声,要读得沸沸扬扬。)

第二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这里重点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学读。)

第三遍:要求读得层次分明。

(这里从理解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两段,老师不进行提示,请同学们读出段中层次。) 第四遍:要求读得有情有景。

(这里训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演读。)

第五遍:要求读得有急有缓。

(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

这里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

设计手法之二:小步轻迈这种设计将朗读技能训练的某项内容进行切分,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例:《天上的街市》第一个教学板块: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师:读诗,要感受诗的音乐美――首先是把节奏读好。

(教师示范读第一段。)

指出: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叫做节奏。

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

师:节奏读好之后,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如“我想”“我想”“不信”“你看”。 (教师范读第二段。)

指出: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

女生齐读全诗。体味如何读好诗中的停顿。

师: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

(教师范读第三段。)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本诗隔行押韵,每节换韵。

请同学齐读第一段,感受诗的韵脚。

教师就“体味诗的音乐美”简单小结。

这个教学细节呈总分总式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读,学生学读,目标明确,小步轻迈,层次细腻,知识丰厚。

设计手法之三:主持引领这种设计手法由教师担任“主持人”,用跳读的方式,拎出并组合全篇课文的关键内容,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朗读。 例:《鹤群翔空》教学片断。 师: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课文这样读:老师当主持人,把你们的朗读串起来。

师:(当主持人串读)“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小斑点”,鹤群映入了“我”的

眼帘。请大家开始读第3段,读这一段要注意,有些字音要突出,你们看,“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句中,“一律”“笔直”“实在”这些词重音要读好,要以读好重音的方式把这幅很美的画面表现出来。

生:(齐读第3段)

师:继续往下看,可能是由于山太高了吧,鹤群在那里转弯了,改变了飞行的方向,这时候飞行的景观是多么壮丽呀!请读第8段、第9段。读这两段时要注意处理好停顿,你们看,“这种景观多么壮丽啊!”后面一定要停一下。为什么?后面的句子都是来解说“壮丽”的。因此,“壮丽”这个地方是一个中心句,在这里停顿一下,就表示你能够理解段的层次了。 生:(齐读第8段、第9段)

师:但是,生活的平静被打破了,一只苍鹰“飕”地一下以极快的速度插到鹤群之中,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展开。下面读13、14、15、16段。注意要读出一定的速度,以表现战斗的激烈。

生:(齐读第13-16段)

师:鹰逃走了,留下了一只伤鹤,那么故事将如何发展呢?下面读第21、22、23三段。在这

儿要读出情感,好像你就是那只大鹤,来救助那受伤的朋友。 生:(齐读第21、22、23段) 师:刚才咱们读的是课文中最精美的部分!?? 这个朗读细节突出了课文最关键的段落,大致上显现出课文的行文脉络和构思手法,重点突出,指导细致,时间节省,形式别致。 设计手法之四:巧变形式这种设计将朗读的过程在“形式”上细节化,使教学的过程既有层次感又有变化性。

例:《曹刿论战》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背读。

1.教师提出教学任务:背读――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声有色的朗读。

(1)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2)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3)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3.同学们背读。

4.用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师与生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这个教学细节由于活动形式的变化而显得节律跳跃,气氛活跃。

此外,还有多角反复、角色朗诵、古诗吟读、品读悟读、配乐唱读、个性化朗读等种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手法,它们都能让朗读教学的细节显得美好而又生动。

篇3: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

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二首》

这节课的教学积累丰富,活动充分,新意叠出,余韵悠远,表现出余老师教学设计的深厚功底,可谓“别出心裁教古诗”。

??特点之一: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朗读教学的高层次技法。余老师在教学的第一个板块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范读《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后,还特别提醒学生“既是相邀就要读慢一点”,要读得“意味深长”一点,并通过延长尾联一些字词时值的吟诵,引导学生读出故人待客的热情,作者作客的愉快与留恋,主客之间的亲切融合,品味孟浩然诗的意舒词缓、恬淡情深的风格与意境。余老师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时,又启发学生要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特点之二:精心点拨学生“译读”。

??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还必须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余老师在引导学生“译读”的教学板块中,紧扣本文,抓住一系列意象,突破常规,富有新意地设置了“以诗译诗”这个具有文学创造意味的教学环节,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管新鲜有趣,但要以诗译诗来准确把握、生动表达,显然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余老师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启示:先研究译诗押什么韵,研究原诗的韵脚能否借用或活用,再进行以诗译诗。为此,余老师还先以《游山西村》为例示范以诗译诗,然后再和学生一起研究选择《过故人庄》译诗的韵律,启发学生讨论以现代诗句译《过故人庄》。在学生研读、试译原诗句的基础上,余老师再对学生的“译诗”及时加以综合整理,以更加规范的现代诗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不难看出,余老师在“译读”教学板块中抓住了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给予适当的启发或引导,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境;二是教师适时引用类似的例子给予示范。

??特点之三:十分巧妙地引导“背读”。

??在对比理解之前,余老师很明确地提示学生这两首诗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让学生们想一想,商量商量。学生们通过商量讨论,找出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学生的回答头绪是纷乱的,特别是脱离了诗的原文来寻找共同点,有架空分析之嫌。在这个时候,余老师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提示:这两首诗首联都是写什么?颔联都是写什么?经过学生对比理解回答,余老师总结为:首联都写作客原因,颔联都写旅途所见,颈联都写农家作客,尾联都写深情留恋。在如此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读”,让学生大有豁然开朗、水到渠成之感。

??特点之四:极为创新地设计“说读”。

??“译读”、“背读”两个环节都是侧重于对原诗句的感悟、理解,它们寻求的是读者对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还原与领悟,严格意义上讲该环节还是在“解读文章”的感知阶段,读者自己对诗的意境的'再创造成分相对较少。余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的意义、情感的基础上,又推出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环节:对诗人说话――“说读”,即扩展诗意。这个环节是全课教学意境的升华,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

??由于这个环节对学生的理解、鉴赏、品味诗词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形象的构思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一学生参与“说读”的难度较大。为此余老师在两个细节上作了十分精当的处理:一是以“山重水复疑无路”为例示范“说读”,创造了十分优美的诗的意境来诱导学生品味诗,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给学生分任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鉴赏,相互启发,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每小组讨论“说读”一联)。这样,学生既可以从老师的示范中获得示例与启发,又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商讨互相激发,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挖掘自己的文学审美潜能。

??纵观余映潮老师《律诗二首》这节示范课,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有两点:一是指导学法,将“读”字作为古代诗词教学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串联了诗词感受、理解、领悟与扩展等多个环节;二是观念创新,始终把训练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品味鉴赏能力放在首位,激发兴趣,示范引导,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拓展创新,情绪飞扬。

篇4:余映潮《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

2、通过指导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相互体谅、相互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

品味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法、品读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强调课前自主探究课文,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准备上课用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先来个简单的调查:近段时间,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学请举手,很长时间没有和父母、家人一起去散步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分别请两类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

老师:是啊,和家人一起去散步能给我们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莫怀戚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此环节主要是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抽两、三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出本文的感情基调及语速等。

老师: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它的感情基调:是欢愉还是悲哀,是轻松还是沉重?

学生回答后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愉快而深沉,因此本文的语调平稳,不应过高或过低,语速为中速为主,语气温和、亲切中含有庄重。第4自然段应快些,第6、8自然段应慢些。

学生按本文的感情基调,再次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请同学们依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

老师:(投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准备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课文中的人物。

2、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表,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如1题可能有如下表述:①一家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儿子;②祖孙三代;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④老年人、中年人、少年;⑤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并形成板书。

四、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个角度为本文拟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学生先进行四人小组讨论,再班上交流。

明确:文章选取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镜头──散步加以渲染,展示人间真情,表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很有艺术性。

当然,也可以说不好,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创意。如有的学生以“责任”“三代人”“路在延伸”“背(bei)”为标题,教师应加以肯定。

五、学生自由品读课文

学生自由选择以下问题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再班上发言。

问题:(投影)

1、文章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请举例谈谈。

2、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为什么?

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六、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母亲和儿子走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这一段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的主旨。对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文中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成熟的生命),上有老,下有小,而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起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时候的责任感、使命感。上有老,下有小,要兼顾两头。两头都能顾及当然很好,有时无法兼顾,应该先顾哪一头呢?“我”决定委屈儿子,顾母亲那头,这一问题的解决说明我们要尊老爱幼,但当尊老与爱幼不能兼顾时,应选择尊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因为疼爱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孝敬老人就不易做到了,所以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美德。

(教师因势利导)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对他们提出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让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主旨,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一家三代人的互敬互爱,领悟到先尊老的家庭伦理道德,培养了学生的责任、使命及珍爱生命的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品尝到了合作学习所到来的快乐。)

七、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投影)

1、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2、与课文相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理由。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

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范文呢?

(过渡)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较二文,体会散步的精彩之处。

提示:可以从内容,人物形象,语言,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

(允许答案多种多样,举例说明)

内容:

《散步》比《三代》内容丰富:《散步》有景物描写,《三代》没有。

《散步》比《三代》内容有深度:《散步》不仅抒发了作者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感,而且表达了对生活乃至整个世界的责任感、使命感,而《三代》则没达到如此深度。

人物形象:《散步》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语言:《散步》中用了很多两两对称的整句,互相映衬,读来有味有情趣,有节奏感,而《三代》则没有。

《散步》的语言风格多样:清新、活泼、精美、深沉。而《三代》语言风格单一。

写法:《散步》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散步,反映尊老爱幼的社会重大主题,《三代》写法一般。

教师小结:通过对比阅读,同学们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为自己的文章添光加彩。

八、拓展延伸,内化理解

仔细回忆,你的家庭中一定也有像《散步》、《三代》那样体现浓浓亲情的感人细节,如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请你挑出最让你感动的细节,说给大家听。(学生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做好准备,再发言。)

学生发言,教师适时加以点评。

篇5:余映潮《散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咏阅读课文,感受生机勃勃的意境美。

3、动情朗读课文,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学习重难点:

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理解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学习过程:

复习展示:

收集有关友谊的诗句,写在下面,并和同学们交流。

一、预习展示:

1、请同学们收集有关亲情的诗句、格言警句,整理在下面。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歧,拆散(),粼粼(),妩媚(),粗犷(),小心翼翼(),涟漪(),潇洒()。

3、解词:

粼粼:

各得其所:

4.阅读课文三遍,思考下面得问题:

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二、合作探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并说出你的理由。

2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和同学们交流。

三、达标反馈:

1、以“散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什么?后来我为什么决定委屈儿子?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反应了人物()品质,体现了()的家庭关系。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歌曲?把歌词整理在下面吧。

篇6:余映潮《散步》教学设计

一、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理解课文真实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品味文章内容的方法。

2、在合作探讨中提高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中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设计目的:(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导入,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

(二)新授: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哪些人散步,在哪散步?读课文时要注意这些问题。

2、先看大屏幕,掌握目标

3、然后欣赏一组关于亲情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4、配乐朗读,想象本文的意境。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我们来探究两个问题)

设计目的:

(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阅读,熟悉课文内容。教师作适当点评,鼓励表扬。)

5、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让爱作主)(教师提醒边看书边划书,并做旁批,教师板书)

老师: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母亲爱儿子,儿子孝顺母亲,那文中的母亲,儿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6、研读探究:

(1)用两个字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你最欣赏哪个人物,为什么?设计目的:(教师发挥引导的角色,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理解。)

(2)找出文中关键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3)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文中的分歧。(畅所欲言)

(5)这个家庭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如此和睦温馨?(爱与责任)

7、学生质疑:分组研讨

8、赏析优美语句,从你喜欢的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9、体验拓展:

(1)亲情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停留在作者家中,还弥漫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那你了解哪些亲情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2)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_。”(“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爱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爱我们无以回报,怎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怎样才能承担起家的责任,让父母快乐轻松一些,是我们做儿女值得深思的问题。

(3)谈收获,谈感悟。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一篇秀美隽永的散文,就好象沿着心灵的轨迹完成了一次愉悦的旅行,在旅行中,我们体会到,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领会,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就让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让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让我们的心灵之舟在“家”这片海域里有所归依,没有终极-----

(四)作业:写作文〈〈亲情树〉〉

放一首关于家的歌《让爱住我家》,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篇7:余映潮《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因此,我想,在本文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交流,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让这份浓浓芬芳的亲情被学生所感悟、共鸣、升华、传递。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浓浓亲情美。

教学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亲情

1、多媒体,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图片和歌词。(课间播放)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一幅反映一家三口去散步的卡通图,引发学生的想象,揭示课题。

导语:亲情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家庭都充满了亲情。家是让我们遮蔽一生风雨的港湾。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跟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那浓浓的亲情。

二、走进散步、感悟亲情

1、听读全文,要用心来听,并留意自己听后的第一感受,按下列句式说一说:

——(人物)在——(时间)——(地点)

——(事情),——(结果),我感受到了——

(可听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目的是以深情的朗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一起走入文本,去体味那浓浓的亲情)

2、自由阅读全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轻声品读,也可以默读。勾画出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并说说你的心理感受.

3、同桌交流感悟。读文中让你最感动的细节、词语、句子,并说说这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浓浓亲情。

三、交流感悟、共赏亲情

导语:让我们来共同分享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学生基本能说出以下句子,再结合学生的所说,适当加以点拨引导分析,并注意抓住重点)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

引导: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我和妻子是否心甘情愿的背?

明确:一个“背”字体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之间关系十分融洽,非常幸福、温馨的亲情。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

明确:“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他。这是一个民主的家庭。

(3)、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引导: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怎样想?母亲最后出来了,当时,儿子会怎么劝?(可进行角色表演,劝的过程中可加入文中景色描写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引导:母亲和儿子发生什么的分歧?“我”经过思考,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明确: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表现了我们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动人情景,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5)、他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引导: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儿子这句话极富童趣。他很天真可爱。他的新发现洋溢着一家人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乐。

(6)、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重点研读)

引导: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为什么要走得慢慢地、稳稳地?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畅所欲言:A、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B、担心背上的一老一小摔了。C、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的欣赏春天的美景。D、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心和妻子对儿子的爱心。如果走得很快,显得不耐烦,不能体现浓浓亲情……

老师小结:年老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都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关心。每个家庭都是如此,这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由每个这样的家庭所组成。因而,中年人肩负的也是一种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

(注:每一处学生分析以后都进行朗读的简要指导,并适当的挖掘其内在的意蕴。通过学生试读、老师范读、集体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亲情美。)

(7)、总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很平常,但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和美的亲情图。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全文,细细的来体会这份令人感动的亲情。

四、悉心捕捉、诉说亲情

导语: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和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份浓浓的亲情,这份亲情是无声无息的,也是永恒的。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善良的心去体会。

请同学们谈谈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

学生准备1分钟。全班交流。

(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人故事讲出来,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尽可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关心父母。)

老师也有故事要讲:从反面举例,引导学生明白,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

五、情浓落笔、抒写亲情

导语:对亲情,我们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细节。情浓之时化为文,请同学们把自己对亲情的感受写下来。(配乐:萨克斯《回家》)

1、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来赞美亲情

2、以亲情为话题编一则50字左右的短信来歌颂亲情

3、写一首反映亲情的小诗

4、根据本文思想内容拟一副对联呼唤亲情(选择其一,畅所欲言)

学生动笔3分钟。交流展示5分钟。

六、真诚行动,营建亲情

导语: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无偿给予,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真诚的回报。家的温馨和睦要靠家中每个成员的努力,家的亲情营造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尽一份义务。

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并把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真实反映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后的语文课大家交流。

篇8:余映潮琵琶行教学设计

余映潮琵琶行教学设计

诗人在琵琶行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第二课时

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 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 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 重闻琵琶青衫湿

二、细节探讨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2、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京官 谪官 恨

③“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明确:音乐(琵琶声)。

补充: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3、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4、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篇9:转:余映潮教案

转:余映潮教案25篇

余映潮教案25篇   《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春》――《皇帝的新装》――《狼》――《桃花源记》――《口技》――《故乡》――《爱莲说》――《陋室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孔乙已》――《愚公移山》――《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勤》――《曹刿论战》――《捕蛇者说》――《小石潭记》 1、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   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外貌――落泊潦倒                 动作――一片深情   两次 背影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落泪                 混入、再找不着 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  我自责         看讲拣嘱 ―― 无微不至  内疚 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 [评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 以上三例,各具特色: 从教学思路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学是从篇首计至篇末;例二为选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务的聚集。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计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地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2、板块碰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第9期)。 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   动态       碧绿的菜畦       多彩       紫红的桑椹       生机勃勃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    活动: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愉悦身心       摘覆盆子     乐趣无穷       听故事       拍雪人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书的线条: 景物: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      静态       有鹿和古树的画  单调       狭窄的小园      沉郁窒息 活动:拜孔子       拜先生     枯燥无味       死读书     束缚不了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叶书层”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 两种活动不同  两相比照的结构 两种情致不同  传旨揭要的构思 两种心态不同 文旨:表现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在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雅,客观上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的方式。 [评析] 这个教例,淡痰地表现出过程,鲜明地表现出结果。 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现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件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 由这个“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案。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教学设计思路! 请认真地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呈现在你的教学蓝图上。 3、一线以串珠 ――《最后一课》  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每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 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样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大半个世纪的历史。 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 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往作品“一点两线”(

篇10:余映潮作文评语

余映潮作文评语范例

1.真没想到……

【简评】

本文充满了故事性。

故事波澜的“核心”就在第三段的那个“估计”上。在故事的开端、发展之后,这个“误会 ”在这里营造了一个高潮,自以为得计的害人行为结果害到了自家人的身上。“多行不义必自毙”――作者的反省是深刻的。

文中各个层次的语言标志清晰,文面匀称。全文叙事流畅,心理刻画细腻,结尾巧妙呼应文题,含义丰富。

2.给妈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的内容,是一次“真诚的思想交流”。

文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处理得很好:一是开头自然,入题迅速,且选定了“妈妈不让我做事”这个便于展开话题的角度;二是巧选文题中的材料,以“摘菜”为话题,承上而启下;三是再增加一个妈妈“替我参加劳动”的例子,深化妈妈的形象,增加叙述的份量,并为下一步的议论作足够的铺垫;四是用比喻来讲道理,既表达了肺腑之言,又显得文气高雅。

对于文题中的种种限制,作者也应对得很好。

3.美,在我们中间

【简评】

文中表现出如下方面的写作技巧:

1.环境设置的技巧。小作者将故事放在“雨境”中进行,“雨”是人物活动的场景,由“我 ”在“雨”中的困难而表现出周围人们的心灵之美。

2.画面组合的技巧。作者注意到“美,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两个字,所以她组合了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的材料,有力地扣住了文题。

3.抑扬技巧。文中第三段是抑,第五段是扬,一抑一扬,既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也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美。

如果说要使这篇文章显得更美,还可以在“剪裁技巧”上下一点功夫。

4.我懂得了父爱

【简评】

文中有一些妙笔:

作者的笔下,没有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对儿子一句话也没有;但文中有“粗细” 两种行动描写。“细”的,是三年前开学的前一天,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粗”的,是对父亲三年中的关爱的概述。这些安排周密的事例,使父亲的形象显得格外美好。

文中有一些妙语:

比如“三年前”与父亲告别时,“我骤然发现父亲那被朝阳拉长的佝偻的身影,分明是一种象征,一种父爱的象征”;又比如三年来,我感受到“父亲用他那双皱裂的手塞给我一把钱时,好像是将自己成吨的汗水连着一颗纯朴的爱心,伴着日月星辰一起塞给了我”,这些都是真实的心灵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懂得”了父爱。

5.这就是生活

【简评】

文章呈横式结构,总分总式。

“生活像一只五味瓶”像一根彩线,串起了“我”对生活的种种感受――酸、甜、苦、辣,文章的主体内容十分突出。

开头的句子写得美,“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说……”组织起很大容量的内容;收束的句子也写得美,“生活是……生活是……生活中……”总括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

这篇文章的文题是一个“大题”、“宽题”,所以作者也将内容铺得很宽。铺宽了也就带来了一个毛病,那就是写得不大“透”。

6.给周老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写得很朴实。

首先表达对老师的尊崇,接着表达对老师不恰当措施的看法,最后再次诚恳地希望。第一段和第三段的出现都是为了第二段的内容更易于为老师所接受。此段是这封信的主体,它在语言上讲求表达的分寸感,内容上讲求层次感。可以说是内容实在,语言得体。

这封信写得很真实。

材料选得非常好。老师不公平地给学生调换座位,是常有之事,而这样的事又有可议论之处,而且还比较容易展开议论。小作者选中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用得体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7.老师笑了

【简评】

笑,是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

文中写了老师的三“笑”。第一“笑”,是老师真诚的笑;第二“笑”,充满鼓励的笑;第三“笑”,是安慰“同学们”的笑。三次“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教师与同学们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与同学们也在“笑”――这些“笑”回应了老师的“笑”,更加显出了老师与同学们在心灵上的呼应。

文章结构完整但文面不匀,第二段太“大”,结尾段显得匆忙。

8.由落花生想到的

【简评】

本文的作者很会“想”。

第一,他会扣住文题的要求来“想”,“想”得准。题目要求抓住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以“做有用的人”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文章就首段直接扣题。

第二,他会扣住题目中的关键来“想”,“想”得开。题目的关键处在于对“外表与内质 ”的理解。文章就安排第三四段从校外到校内、从他人到老师展开联想,进行议论。

第三,他会扣住主题来“想”,想得“深”。第三四段紧紧把握的,就是赞颂“有用的人” 。

全文的主体是第一、第三、第四段,是全文的骨架;第二、第五段是文章的血肉,使文章显得丰满好看。

9.在悲伤的日子里

【简评】

题目是“在悲伤的日子里”,内容写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心。文章的开头能够抓住读者的视线,文章的主体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文章的结尾能让读者牵挂。为什么短短的文章能够产生这样的力量?就在于小作者抓住了“悲伤”二字,突出了“悲伤”二字。她没有编织大量的情节,没有衷心的期望与祈祷,没有升华也没有点题,只有现实的无限的烦恼和痛苦,文章写完了,她仍在沉浸在悲伤之中。

这是真诚的叙说。

10.良师

【简评】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你看,文面多美。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匀称之感、清爽之感。

你看,情感多美。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更重要的是,你看,角度多美。在考场上,在大家都以“人”为良师的时候,作者却别出心裁地以“物”为良师。这样的新意,怎能不会迅速跃入评卷老师的眼帘?

11.我的快乐与烦恼

【简评】

这篇文章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好:

开头写得好,情感丰富,入题快捷。

小标题设计得好,七言句式,副正结构,先说“快乐”,再说“烦恼”。

过渡语安排得好,“可是,烦恼也来扣门……”可谓“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句穿插得好,两个层次中都出现了诗句,都焕发出文采。

结尾写得好,好像是不经意的一句,其实在结构、在情感、在主旨上都有作用。

12.难忘的一件事

【简评】

这篇文章的妙处,在于它中间的“波澜”。

本来,妈妈为了给女儿送语文书,走了10多公里的路,又在寒风中等候多时,这样的事已经足够让人难忘了,如果进行情景交融的叙写,也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但有意思的是,妈妈辛辛苦苦送来的,竟是一本假语文书!这本假语文书引来一个真实的故

事,这个故事就比送真语文书更为动人。它深深地撞击着女儿的心扉,也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

也许,妈妈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女儿心中,一定是永远难忘的。

13.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乘法”

【简评】

面对很难写的作文题,作者敏锐地抓住题目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用乘法”的提示,以“回报妈妈”为表达目的,记叙了母女间相互关爱的故事,选材立意都合乎文题的要求。

但此文的优秀,更在于表达的技巧。其一,作者开头就说想“吻”妈妈,但她不接着说下去,而是宕开一笔,写妈妈对自己的慈爱。这一笔处理得特别好,它使全文的情感抒发有了牢固的基石。其二,有些局部的表达,如第二段中“想吻”的排比句,第三段写“沉思”的设问句,第四段中对妈妈的描写句都写得很美。第三,结尾巧用文题中的材料,自然而贴切,点题恰到好处。

文中写用人民币做“相思扣”,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

14.读书真让我着迷

【简评】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布局谋篇上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开头一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一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时常迷在书中”。

第二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二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的这种‘迷’,是由来已久的”。

第四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三个镜头,它表现的是,“读书真让我着迷呀”。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里所谓“蒙太奇”手法,是说像电影一样,为了表现主题思想,把很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篇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文章。

15.说朋友

【简评】

这篇文章很好地达到了文题的要求,叙议结合,观点明确,叙事清楚。

作者用“放开――收拢――放开”思路进行谋篇布局。

先是“放开”,头两段先反后正,进行对比议论,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是“收拢”,选出与自己有关的一个例子,叙述、介绍一个乐于帮助自己的好朋友。

接着再“放开”,承接前面的事例,进行两个层次的议论,尽力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楚完善。

文章的缺点在于结尾的议论较“虚”,应该紧紧扣住作者自己提出的“贵在坦诚”进行议论才是。

16.不能这样做

【简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见大”,一事一议,颇有力度。其特点是:

1 口子“小”,主题专一。作者注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始终在“不能这样做”上下功夫,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 结构“紧”,全文议、叙、联、结,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注意相互勾联。由于结构紧扎,也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 语言“精”,全文用语准确、恰当、精练,句式简短、表达明晰,显得生动活泼,同样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17.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简评】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是一个很“虚”的题目,乍一看,真还不知道如何“下手”。

此文的作者很聪明,他(她)巧妙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构思方法,而且将“化虚为实”的角度确定得十分美妙。

一般来说,可能都是写“雨夜,我一个人在家”做什么,而此文的作者却别辟蹊径,写的是“我”在想什么。

这个“想什么”的角度也是十分的精妙――那一盏火苗跳动的小油灯,将作者引向对昔日生活的回忆。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爸爸的爱啊。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表达意义,那就是“我”懂得什么是爱、“我”走向了成熟。

18.农人与老虎

【简评】

这是一篇选题作文。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选择了“扩写”。相对于写议论文,这种选择是较为有利的。

文章写得相当有水平。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外貌、心理、环境的描写要言不烦,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身分相符。由于作者以语言描写为主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便段落细密,文面美观。

难得的是结尾的议论。由于文题中的材料没有点明寓意或者是含义,所以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把材料理解透彻才行。文中一句“智慧胜于勇力”,说明作者确实是议论到了“点子”之上。

19.扑蝶

【简评】

这篇文章的题目及要求设计得有新意,作者按要求将一首诗改写为一篇描叙文,写得也有新意。

这种新意就是它给读者的层次感与画面感。文章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先是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接着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再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最后是孩子与蝴蝶的嬉戏。一层接一层,一层扣一层,有条有理,主次分明然而此文也给我们以写作上的警示:写扩写、改写类文章,一定不要写出知识性错误。你看,作者限定的时节是“早春二月”,我们可以想一想,早春二月里有蝴蝶吗?早春二月里有露水吗?

20.家中小事

【简评】

写得好的.作文,受人称赞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大优点,就是选材好,角度新。

这篇文章便是这样。作者没有宥于对“家中小事”的习惯性思维,没有认为“家中小事”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他写的,是一家人的一次“玩”的合作。

作者写“玩”也挺有“心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他一个人玩积木时,总是“拼不好,拼出来了,又不美观”,而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时,便把那个“家”建得“美极了”。于是,文末的点题显得自然而然且含义丰富。

这样的构思,能够让人品评、回味。

21.男孩也要细心

【简评】

这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

两文开头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点明题意,引起下文。两文主体内容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完整地记叙一件小事,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两文结尾的表达目的也相同,都是为了呼应文题,再次点题。

《男孩也要细心》、《女孩也要坚强》,结构大致相同的两篇文章,构成一道花季少年成长的风景。

这种“结构大致相同”现象,是否给我们学习写作暗示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

22.我和书的故事

【简评】

本文最为可取之处是运用了“蓄势”技巧。

“蓄势”,就是尽力把前面的内容写好,以使后面的内容更有表现力。

在本文中,作者写“我和书的故事”,是尽力地写了《世界科幻小说精选》的来之不易― ―忍着求书的渴望,一个夏天不吃冰棍,不喝冷饮,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等候特价书市的来临……。这套书,是作者的“最心爱”之物,是多么值得他珍爱啊。

但为了山区小朋友看上好书,作者竟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套书送给了他们!

正是由于作者尽力地写出了书的来之不易,这后面的“送”就愈显得品质高尚,就愈让人感动。

23.少年覃楠孝心可敬

【简评】

两篇文章,一叙一议,主题都是关于孝敬父母的。

前文在主体上呈叙议式结构。作者选用贫苦少年覃楠对盲人爸爸和清洁工妈妈尽孝心的动人事例,全面地表现了覃楠的可敬孝心,赞美了覃楠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后文在主体上呈对照式结构。在篇首提出论点之后,作者先从反面举例并针对例子进行议论,然后从正面举例并进行议论,在两相比照之中,批评错误,赞颂美德。

两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进行习作时,选取材料要全面,布局谋篇要严密。

24.该看什么样的书

【简评】

这里选的两篇文章,都是看“多幅”图作文。两个小作者都很会看图。

前文的作者是从“看整体意念”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啥学啥”,然后据此进行议论,主张要多读好书,多读健康的书。

后文的作者是从“看情节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了《蒙面大盗》,某小孩学坏了;后来读了《雷锋的故事》,向雷锋学习,成了好孩子。

“看整体意念”,是为了把握其主旨,有的放矢地进行议论。

“看情节发展”,是为了了解其变化,以更顺利地展开想象。

可见,写作的文体不同,读图的角度也是有区别的。

25.由我做主的一件事

【简评】

小作者自己对不少的事情做过主,但有一件事,他感到“至今难忘”。这是事件给他的总的 “感受”。

五年前的一段日子,他感到“一场大的暴风雨近在眉睫了”。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一。

在爸爸妈妈要分手的时候,在和谁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上,他感到这种选择是痛苦的。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二。

在毅然决定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之后,他感到“从来没有后悔过”,感到“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礼,我成熟了,长大了”。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在叙事中注重抒写自己的感受。

抒写感受,是文章有深度的表现之一。

篇11:余映潮作文评语

1.真没想到……

【简评】

本文充满了故事性。

故事波澜的“核心”就在第三段的那个“估计”上。在故事的开端、发展之后,这个“误会 ”在这里营造了一个高潮,自以为得计的害人行为结果害到了自家人的身上。“多行不义必自毙”——作者的反省是深刻的。

文中各个层次的语言标志清晰,文面匀称。全文叙事流畅,心理刻画细腻,结尾巧妙呼应文题,含义丰富。

2.给妈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的内容,是一次“真诚的思想交流”。

文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处理得很好:一是开头自然,入题迅速,且选定了“妈妈不让我做事”这个便于展开话题的角度;二是巧选文题中的材料,以“摘菜”为话题,承上而启下;三是再增加一个妈妈“替我参加劳动”的例子,深化妈妈的形象,增加叙述的份量,并为下一步的议论作足够的铺垫;四是用比喻来讲道理,既表达了肺腑之言,又显得文气高雅。

对于文题中的种种限制,作者也应对得很好。

3.美,在我们中间

【简评】

文中表现出如下方面的写作技巧:

1.环境设置的技巧。小作者将故事放在“雨境”中进行,“雨”是人物活动的场景,由“我 ”在“雨”中的困难而表现出周围人们的心灵之美。

2.画面组合的技巧。作者注意到“美,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两个字,所以她组合了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的材料,有力地扣住了文题。

3.抑扬技巧。文中第三段是抑,第五段是扬,一抑一扬,既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也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美。

如果说要使这篇文章显得更美,还可以在“剪裁技巧”上下一点功夫。

4.我懂得了父爱

【简评】

文中有一些妙笔:

作者的笔下,没有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对儿子一句话也没有;但文中有“粗细” 两种行动描写。“细”的,是三年前开学的前一天,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粗”的,是对父亲三年中的关爱的概述。这些安排周密的事例,使父亲的形象显得格外美好。

文中有一些妙语:

比如“三年前”与父亲告别时,“我骤然发现父亲那被朝阳拉长的佝偻的身影,分明是一种象征,一种父爱的象征”;又比如三年来,我感受到“父亲用他那双皱裂的手塞给我一把钱时,好像是将自己成吨的汗水连着一颗纯朴的爱心,伴着日月星辰一起塞给了我”,这些都是真实的心灵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懂得”了父爱。

5.这就是生活

【简评】

文章呈横式结构,总分总式。

“生活像一只五味瓶”像一根彩线,串起了“我”对生活的种种感受——酸、甜、苦、辣,文章的主体内容十分突出。

开头的句子写得美,“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说……”组织起很大容量的内容;收束的句子也写得美,“生活是……生活是……生活中……”总括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

这篇文章的文题是一个“大题”、“宽题”,所以作者也将内容铺得很宽。铺宽了也就带来了一个毛病,那就是写得不大“透”。

6.给周老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写得很朴实。

首先表达对老师的尊崇,接着表达对老师不恰当措施的看法,最后再次诚恳地希望。第一段和第三段的出现都是为了第二段的内容更易于为老师所接受。此段是这封信的主体,它在语言上讲求表达的分寸感,内容上讲求层次感。可以说是内容实在,语言得体。

这封信写得很真实。

材料选得非常好。老师不公平地给学生调换座位,是常有之事,而这样的事又有可议论之处,而且还比较容易展开议论。小作者选中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用得体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7.老师笑了

【简评】

笑,是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

文中写了老师的三“笑”。第一“笑”,是老师真诚的笑;第二“笑”,充满鼓励的笑;第三“笑”,是安慰“同学们”的笑。三次“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教师与同学们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与同学们也在“笑”——这些“笑”回应了老师的“笑”,更加显出了老师与同学们在心灵上的呼应。

文章结构完整但文面不匀,第二段太“大”,结尾段显得匆忙。

8.由落花生想到的

【简评】

本文的作者很会“想”。

第一,他会扣住文题的要求来“想”,“想”得准。题目要求抓住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以“做有用的人”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文章就首段直接扣题。

第二,他会扣住题目中的关键来“想”,“想”得开。题目的关键处在于对“外表与内质 ”的理解。文章就安排第三四段从校外到校内、从他人到老师展开联想,进行议论。

第三,他会扣住主题来“想”,想得“深”。第三四段紧紧把握的,就是赞颂“有用的人” 。

全文的主体是第一、第三、第四段,是全文的骨架;第二、第五段是文章的血肉,使文章显得丰满好看。

9.在悲伤的日子里

【简评】

题目是“在悲伤的日子里”,内容写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心。文章的开头能够抓住读者的视线,文章的主体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文章的结尾能让读者牵挂。为什么短短的文章能够产生这样的力量?就在于小作者抓住了“悲伤”二字,突出了“悲伤”二字。她没有编织大量的情节,没有衷心的期望与祈祷,没有升华也没有点题,只有现实的无限的烦恼和痛苦,文章写完了,她仍在沉浸在悲伤之中。

这是真诚的叙说。

10.良师

【简评】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你看,文面多美。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匀称之感、清爽之感。

你看,情感多美。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更重要的是,你看,角度多美。在考场上,在大家都以“人”为良师的时候,作者却别出心裁地以“物”为良师。这样的新意,怎能不会迅速跃入评卷老师的眼帘?

11.我的快乐与烦恼

【简评】

这篇文章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好:

开头写得好,情感丰富,入题快捷。

小标题设计得好,七言句式,副正结构,先说“快乐”,再说“烦恼”。

过渡语安排得好,“可是,烦恼也来扣门……”可谓“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句穿插得好,两个层次中都出现了诗句,都焕发出文采。

结尾写得好,好像是不经意的一句,其实在结构、在情感、在主旨上都有作用。

12.难忘的一件事

【简评】

这篇文章的妙处,在于它中间的“波澜”。

也许,妈妈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女儿心中,一定是永远难忘的。

13.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乘法”

【简评】

面对很难写的作文题,作者敏锐地抓住题目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用乘法”的提示,以“回报妈妈”为表达目的,记叙了母女间相互关爱的故事,选材立意都合乎文题的要求。

但此文的优秀,更在于表达的技巧。其一,作者开头就说想“吻”妈妈,但她不接着说下去,而是宕开一笔,写妈妈对自己的慈爱。这一笔处理得特别好,它使全文的情感抒发有了牢固的基石。其二,有些局部的表达,如第二段中“想吻”的排比句,第三段写“沉思”的设问句,第四段中对妈妈的描写句都写得很美。第三,结尾巧用文题中的材料,自然而贴切,点题恰到好处。

文中写用人民币做“相思扣”,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

14.读书真让我着迷

【简评】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布局谋篇上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开头一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一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时常迷在书中”。

第二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二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的这种‘迷’,是由来已久的”。

第四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三个镜头,它表现的是,“读书真让我着迷呀”。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里所谓“蒙太奇”手法,是说像电影一样,为了表现主题思想,把很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篇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文章。

15.说朋友

【简评】

这篇文章很好地达到了文题的要求,叙议结合,观点明确,叙事清楚。

作者用“放开——收拢——放开”思路进行谋篇布局。

先是“放开”,头两段先反后正,进行对比议论,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是“收拢”,选出与自己有关的一个例子,叙述、介绍一个乐于帮助自己的好朋友。

接着再“放开”,承接前面的事例,进行两个层次的议论,尽力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楚完善。

文章的缺点在于结尾的议论较“虚”,应该紧紧扣住作者自己提出的“贵在坦诚”进行议论才是。

16.不能这样做

【简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见大”,一事一议,颇有力度。其特点是:

1 口子“小”,主题专一。作者注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始终在“不能这样做”上下功夫,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 结构“紧”,全文议、叙、联、结,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注意相互勾联。由于结构紧扎,也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 语言“精”,全文用语准确、恰当、精练,句式简短、表达明晰,显得生动活泼,同样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17.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简评】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是一个很“虚”的题目,乍一看,真还不知道如何“下手”。

此文的作者很聪明,他(她)巧妙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构思方法,而且将“化虚为实”的角度确定得十分美妙。

一般来说,可能都是写“雨夜,我一个人在家”做什么,而此文的作者却别辟蹊径,写的是“我”在想什么。

这个“想什么”的角度也是十分的精妙——那一盏火苗跳动的小油灯,将作者引向对昔日生活的回忆。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爸爸的爱啊。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表达意义,那就是“我”懂得什么是爱、“我”走向了成熟。

18.农人与老虎

【简评】

这是一篇选题作文。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选择了“扩写”。相对于写议论文,这种选择是较为有利的。

文章写得相当有水平。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外貌、心理、环境的描写要言不烦,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身分相符。由于作者以语言描写为主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便段落细密,文面美观。

难得的是结尾的议论。由于文题中的材料没有点明寓意或者是含义,所以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把材料理解透彻才行。文中一句“智慧胜于勇力”,说明作者确实是议论到了“点子”之上。

19.扑蝶

【简评】

这篇文章的题目及要求设计得有新意,作者按要求将一首诗改写为一篇描叙文,写得也有新意。

这种新意就是它给读者的层次感与画面感。文章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先是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接着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再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最后是孩子与蝴蝶的嬉戏。一层接一层,一层扣一层,有条有理,主次分明然而此文也给我们以写作上的警示:写扩写、改写类文章,一定不要写出知识性错误。你看,作者限定的时节是“早春二月”,我们可以想一想,早春二月里有蝴蝶吗?早春二月里有露水吗?

20.家中小事

【简评】

写得好的作文,受人称赞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大优点,就是选材好,角度新。

这篇文章便是这样。作者没有宥于对“家中小事”的习惯性思维,没有认为“家中小事”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他写的,是一家人的一次“玩”的合作。

作者写“玩”也挺有“心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他一个人玩积木时,总是“拼不好,拼出来了,又不美观”,而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时,便把那个“家”建得“美极了”。于是,文末的点题显得自然而然且含义丰富。

这样的构思,能够让人品评、回味。

21.男孩也要细心

【简评】

这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

两文开头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点明题意,引起下文。两文主体内容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完整地记叙一件小事,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两文结尾的表达目的也相同,都是为了呼应文题,再次点题。

《男孩也要细心》、《女孩也要坚强》,结构大致相同的两篇文章,构成一道花季少年成长的风景。

这种“结构大致相同”现象,是否给我们学习写作暗示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

22.我和书的故事

【简评】

本文最为可取之处是运用了“蓄势”技巧。

“蓄势”,就是尽力把前面的内容写好,以使后面的内容更有表现力。

在本文中,作者写“我和书的故事”,是尽力地写了《世界科幻小说精选》的来之不易— —忍着求书的渴望,一个夏天不吃冰棍,不喝冷饮,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等候特价书市的来临……。这套书,是作者的“最心爱”之物,是多么值得他珍爱啊。

但为了山区小朋友看上好书,作者竟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套书送给了他们!

正是由于作者尽力地写出了书的来之不易,这后面的“送”就愈显得品质高尚,就愈让人感动。

23.少年覃楠孝心可敬

【简评】

两篇文章,一叙一议,主题都是关于孝敬父母的。

前文在主体上呈叙议式结构。作者选用贫苦少年覃楠对盲人爸爸和清洁工妈妈尽孝心的动人事例,全面地表现了覃楠的可敬孝心,赞美了覃楠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后文在主体上呈对照式结构。在篇首提出论点之后,作者先从反面举例并针对例子进行议论,然后从正面举例并进行议论,在两相比照之中,批评错误,赞颂美德。

两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进行习作时,选取材料要全面,布局谋篇要严密。

24.该看什么样的书

【简评】

这里选的两篇文章,都是看“多幅”图作文。两个小作者都很会看图。

前文的作者是从“看整体意念”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啥学啥”,然后据此进行议论,主张要多读好书,多读健康的书。

后文的作者是从“看情节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了《蒙面大盗》,某小孩学坏了;后来读了《雷锋的故事》,向雷锋学习,成了好孩子。

“看整体意念”,是为了把握其主旨,有的放矢地进行议论。

“看情节发展”,是为了了解其变化,以更顺利地展开想象。

可见,写作的文体不同,读图的角度也是有区别的。

25.由我做主的一件事

【简评】

小作者自己对不少的事情做过主,但有一件事,他感到“至今难忘”。这是事件给他的总的 “感受”。

五年前的一段日子,他感到“一场大的暴风雨近在眉睫了”。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一。

在爸爸妈妈要分手的时候,在和谁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上,他感到这种选择是痛苦的。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二。

在毅然决定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之后,他感到“从来没有后悔过”,感到“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礼,我成熟了,长大了”。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在叙事中注重抒写自己的感受。

抒写感受,是文章有深度的表现之一。

篇12:余映潮常用的警句

关于余映潮常用的警句

在长久的时日中,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些警句;有的警句,是常常用的:

一直向前走。

耐力是一种智慧。

韧性就是激情。

走一步,再走一步。

还有明天。

追求高度。

语文教学永远是青春的。

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诗意手法

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别出心裁读课文

教学设计的时间,有时候要大量花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

整体阅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之一。

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积累课堂教学之魂。

小步轻迈是教学细节化之形,细腻品读是教学细节化之神

一个巧妙的问题,有时能抵10次琐碎的提问。

对提问的研究,最神秘最有趣的是研究不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这样说话:语言诗化,情感优化,内容深化,交流平等化

知识的厚度是教师讲析的第一要素

能力呈线条状,知识呈板块状

越是有丰厚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研究与写作的思绪;没有积累就进行拓展,于生活于学问都是一句空话。

当我们的`提炼能力上升到发现规律的层次,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就会拥有很高的洞察力。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研究,能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我们应该有优秀的研究方法。

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

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事业的构思就像咏物言志散文的构思:托物,蓄势,开掘。

篇13:《雨说》教学设计余映潮

【教学设计思路】《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教学本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入诗中的情境,自行体验情感,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介作者郑愁予的主要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读准“圃”、“喑”、“襁褓”、“锢”、“滞”等词的字音。

⑶掌握“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喧嚷”、“温声细语”、“知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⑴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⑵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象征的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

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雨”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幻灯片展示:

1、走近作者: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父至台湾。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其成名作《错误》1954年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_”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三、初读课文

1、提出评点要求:

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路进行评点,可以先评点每一章节的内容,然后再把握整体的写作思路。

2、教师提供诗歌朗诵录音(幻灯片展示)。

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

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合编好的对课文的评点。

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教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

6、初读小结,幻灯片展示:

这首诗歌分为四层意思来展示,首先点明在大地最需要的时候雨来到了大地;其次点明雨的来意和雨的亲切邀请;再次点明雨的来意,要教会孩子们勇敢地笑;最后呼应开头,点明雨的祝福。

四、文段分析

1、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天地织在一起”表明雨对大地的博爱,它想滋润万物,这首诗是为祝福儿童所写的,因此,这其实也正是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爱。

2、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

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改后则表明雨来时那惊扰人的气势,就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

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

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

4、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在这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了起来,又活泼地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去向鱼儿“说声好”,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其实正是去迎接春天。

5、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

明确:它希望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幻灯片展示):

⑴这首诗通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⑵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

⑶最后一节写道:“要记着,他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显然,“雨”带来的是一份甜蜜的祝福,你品出这种“甜”了吗?请引用诗歌中的内容陈述你的理由。

⑷阅读副标题,然后说说:这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⑸你认为这首诗适合青少年阅读吗?谈谈你的感受。2、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一一讨论上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合理的看法。

3、意象与意境(幻灯片展示):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赏析郑愁予《北峰上》(幻灯片展示):

北峰上

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

谷间,虹搁着

风吹动

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软软的虹桥

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

而我邻舍的顽童是太多了

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

且扶着百合当玉杯

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

赏析:此诗的主体意象是“野百合”。第一节一起句,便以“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将“野百合”人格化。接下来,随着“虹”在山谷间的出现,随着风的吹动,“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了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这就进一步使“野百合”女性化。到了第二节,作者旁涉笔墨,写“邻舍的顽童”,写他们“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这一切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为“野百合”的再度出现创造一种新的氛围。第一节写的是“归家的路上”作者的所见,第二节诗的客观空间则易之为“邻舍”。而在这时,“野百合”也变成了顽童们嬉戏的“玉杯”了,诗末一句“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流露出一种孩提式的劝诫口吻.使人感到善意和亲切,更使人由此洞见作者心灵的透明和纯净。

六、评说诗歌朗读

要求学生对诗歌朗读品评,边读边评,看朗读是否流畅,节奏是否合理,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诗歌。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3、对照诗歌朗读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4、朗读全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课后练习第三题。

3、选用课时作业。

篇14:《雨说》教学设计余映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释各语言的凝练性。

2.了解诗歌思想的丰富性。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诗歌凝练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2.能够品味诗歌,感悟诗歌丰富的内涵。

情感目标

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之一是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3.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带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在对本诗及其作者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作中所抒发的感情,并能准确流利地朗诵全诗。第二课时分析诗的结构层次,重点对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找出雨所代表的象征含义,最后对全诗进行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音:

圃 锢 喑哑 蓑笠 膏 襁褓

2.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2)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3)留滞:停滞,不流通。

(4)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5)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6)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7)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8)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9)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3.朗读课文。

二、导入

1.导语 :我们学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一诗,那是“黎明”要诗人向人们传达它的话。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写的《雨说》,和艾青的诗歌不同的是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以“雨”的身份向人们进行述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2.作家作品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以其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别于西化的“现代”。

三、学习过程

1.朗读唐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名诗《春夜喜雨》,回忆一下这首诗中杜甫抒发的感情。

《春夜喜雨》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

2.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雨说》中诗人从而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3.提问: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副标题: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又称辅题或子题。写在正题的后边,用以补充或说明正题,对中心进行提示。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如《有的人》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其实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创作的,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赞颂鲁迅先生自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它提示了读者,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下一代”,儿童们应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

4.朗读课文,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这些诗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讨论、明确:“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

5.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是:首名、小标题与正文间,段与段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重读是把句中重要词语读重一些表示强调,“重要词语”一般指句中主语、动词谓语和修饰限制的定语。语调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感情的,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颂扬的。

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用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平调。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一般说,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的句子,含有庄重或悲哀的句子读缓慢些,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的对话,慷慨陈词,含有快活,愤怒、恐怖、惊愕的句子读得急促些。

四、小结

近来我们学了不少的诗,都是新诗。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予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第l、2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锢 崮 痼 鲴 蓑 衰 膏 搞

(二)给下词注音、组词并解词。

1.耸 2.矗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想一想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二、导入

“诗言志”郑愁予之所以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应当和诗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有着一种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上节课中我们对诗人在诗中一连串中国传统人文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融为一体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将就此作进一步的理解。

三、学习过程

1.提问: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明确:这首诗雨的行踪,可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雨前。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雨才来探访大地。

第二部分:(第2、3、4节)雨中。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第三部分:(第5、6、7节)雨教。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幸福成长。

第四部分:(第8节)雨息。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儿童们自由地笑,幸福成长。

2.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又如第5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1节“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诗人的忠告:“只有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而诗最后“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不是作者由衷的愿望吗?创造一切可能,让儿童们幸福地无忧无虑的成长。

3.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明确: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是要矮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一石狮,石狮流的不是泪,那分明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林,穿梭其中,那是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4.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讨论、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这一点和艾青的《黎明的通知》类似。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全诗以“黎明”为说话者,而郑愁予的《雨说》,全诗以春雨为说话者。不同的是艾诗主要是“黎明”让诗人转告人们它的通知,而郑诗则用“雨”直接与儿童对话,表情达意罢了。

5.说一说,这首诗除了拟人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讨论、明确: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较、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排比: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反复:如:“雨说:我来了……”“雨说:……”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短诗(雨说),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当了解修辞方法的运用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运用的恰当,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表情达意上都会收到更佳的效果。这也提醒了我们同学,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妨开拓眼界,不仅要读课文,要读报刊上我们中国大陆作家的作品,眼光还要放远一些,有机会也可以读一读中国香港、澳门的作家作品,读一读中国台湾的作家作品,读一读在美国,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广泛涉猎之后,你便会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你的语文知识也会更多、更扎实。”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第3题,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课后练习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唤

爱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为下列字注音。

絮( )跫( )扉( )帷( )

2.解释下列词语。

寂寞:

春帷:

窗扉:

3.说说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举一、二例说明)

4.试归纳这一短诗的大意。

答案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略

(二)1.s?ng 耸立 2.chù 矗立。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1.xù qióng fēi wéi

2.略

3.比喻如容颜如莲花开落,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4.这短诗江南风情意象表达了诗人豪放旷达的胸怀。

篇15:《雨说》教学设计余映潮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媒体设计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篇16: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

作者:执教:余映潮 整理:汪中苏

师:今天学习《律诗二首》。这课咱们没上过,把两首诗放在一起上,会有另外一种韵味在里面。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两位同学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分别读给老师听一下。

(生甲朗读《过故人庄》。生乙朗读《游山西村》)

师:呵,读错了一个字,两个字读反了。再读的时候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你们听我读:“故人具鸡泰,邀我至田家。”(学生齐读《过故人庄》《游山西村儿老师板书:朗读》

师: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板书:吟)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吟读和朗读的味道可不同啦。你们听老师把《过故人庄》吟读一遍。

(老师示范吟读《过故人庄》)

师:你们看,吟诗和朗读,吟读的味道就是足一点。好,下面请同学们学着吟读《过故人庄》。

(学生大声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师:“斜”字可以读为“xiá”,“家”、“斜”、“花”是押韵的。好,咱们再来吟诵一次。

(学生齐吟《过故人庄》)

师:“合”字读得特别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但第三句情感没有读出来。

(老师吟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师: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好,再试读一次。

(学生再次吟读《过故人庄》)

师:这一次味道就读出来了,老师为你们喝彩。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揣摩揣摩,自己吟读《游山西村》。

(学生自由吟读。老师请一女生吟读《游山西村》)

师:“夜叩门”三个字还要读得有意境一点。

(老师吟读:“从今若许闲来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要读出叩你家的门到你家来作客的快乐情感。

(学生齐声吟读《游山西村》)

师: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两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师:现在咱们再做一个“预备动作”,老师先以《游山西村》为例进行示范。大家读,老师译,注意听老师对“押韵”的处理。

(学生吟读,老师示范)

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莫笑腊月里农家的那一杯浑酒,丰年有足够的鸡和猪把客挽留。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无路可走;谁知花明柳暗又一个村庄在前头。

生:“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师:策声鼓声紧紧追随,春日的集会就在前头,那简朴的衣服头饰说明古风尚存。

生:“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师:今后若有月下漫步的闲情,说不定什么时候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

师:下面你们来译《过故人庄》。我来读诗,你们译。先来试一下,看看它应该押什么韵。

(学生依据课文注释译诗)

师:建议你们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学生讨论。老师吟诗,学生再译)

师:“故人具鸡泰,邀我至回家。”

生: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来到他家。

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生:远处有青色的山崖。

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生:边喝酒边谈论庄稼。

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生:到重阳时还来欣赏菊花。

师:这一句我是这样翻译的:“到了重阳节那一天,再来喝酒和赏菊吧。”这样朋友相邀的味道就出来了。

师:刚才同学们翻译的还差一点诗味,现在老师来润色一下,大家读,我来译。

(学生吟诗,老师翻译)

生:“故人具鸡黍。”

师: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生:“邀我至田家。”

师: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生:“绿树村边合。”

师:村外绿树环绕。

生:“青山郭外斜。”

师: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生:“开轩面场圃。”

师: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生:“把酒话桑麻。”

师:边谈论着庄稼。

生:“待到重阳日。”

师: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生:“还来就菊花。”

师:再来赏菊和喝酒吧。这样译诗就上了层次。

师: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 (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老师把这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学,肯定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这两首律诗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生甲:这两首诗都是律诗。

生乙:这两首诗都是写作客。

生丙:这两首诗都是写农家生活。

生丁: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

师:这句话必须限制性地回答两首诗中的某一句都是写景的。

生戊:这两首诗的押韵都在最后一个字上。

师:这两首诗都是按格律押韵的。

生己: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农家生活的喜爱。

生庚:这两首诗都写了对农家生活的留恋。

师:还用肉,还用鸡。老师再提示一下,这两首诗首联都是写什么?领联都是写什么?

(学生讨论,分别回答,教师总结)

师:首联都是写作客原因,颔联都写旅途见闻,颈联都是写到农家作客,尾联都写作客的留恋。先表达心愿,写作客原因,再写所见所闻,然后就相邀。你们看,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背诵这两首诗不是很容易了吗?

(学生齐声背读)

师:下面的活动就更有意思了,也更难了——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你看“青山郭外斜”只五个字,我们可以把它说成一个长句子。“开轩面场圃”——他们在打开窗户说话的时候,打谷场上堆着金色的谷子,大公鸡在喔喔地叫,鸭子也在嘎嘎地叫,还有花香从窗户飘进来……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师:我现在做一个示范,我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行这样的“说读”——诗人啊,一个明朗的春日,你在青山绿水中漫步,清澈的山泉在曲折的山谷间汩汩穿行,山路蜿蜒,一路春光,啊,又一个美丽的村庄在前头。

师:同学们准备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

师:“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

甲组一名学生: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

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乙组一名学生: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 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丙组一名学生: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和暖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丁组一名学生:诗人啊,这山村的景色太美了,欢迎你下次再来饮酒赏菊花。

师:老师再来接着说说尾联吧。 ——诗人哪,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犹如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师: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板书)

师:课外作业 :说读《游山西村》,对诗人说话。

附板书:

律诗二首

朗读

译读

背读

说读

(余映朝:湖北荆州市教研室。汪中苏:湖北通山县教研室。)

转录自《语文教学通讯》A刊第11期

[1]

篇17: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抒发了对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由“雄壮”、“伟大”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写作思路等都清晰易懂,至于时代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想教给学生一种读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散文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读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

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难点:象征写作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白杨礼赞》。

大家先把书翻到单元提示,快速默读,告诉老师你读取到哪些信息。

单元文体、散文分类、文章内容、作用、学习的方法等。

二、解题

从题目你能读取到哪些信息?

写作的内容、作者情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

三、走进作者,交代背景。

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和伟大革命家、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时代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作者从西北抗日军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四、梳理字词

读课下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勾画重点词语。

强调两个词语两个拼音:

坦荡如砥、潜滋暗长、qiú枝、jué强

(同义复合词)

五、理清思路

三步走: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2、概括每一段内容:划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者用一

两个词语自己概括。

3、合并相同内容段落。

第一段(第1段):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照应题目、开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第二段(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烘托、融情于景(纯粹的景没有生命力)、一波三折、欲扬先抑(情感变化)、照应开头

第三段(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物-人-精神

象征就是托物言志、托义于物、借物抒情,即作者把所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之上的一种写作手法。

白杨树象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在那个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这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是我们民族求得独立和自由的基石!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的,生活在当今幸福时代的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朗读、由物及人、改句式、四个反问构成排比句式

第五段(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六、梳理过渡段及抒情线索。

1、段与段之间用哪个相似的句子衔接的。

学生齐读1、4、6、9段。4、6两段是过渡段,串起全篇。

2、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如果说全篇的梳理是面,过渡段是线,文章中则洒满了闪闪发光的点。

照应题目、开篇点题、感情基调、总领全文、铺垫烘托、融情于景一波三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对比反问、象征手法、首尾呼应、妙用修辞

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区别:

(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2)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3)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象征是以物喻人。

七、收获

读文提取信息

点线面三者合一

强大的不是外表而是精神

篇18:余映潮的诗歌教学记录

余映潮的诗歌教学记录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

诗歌的教学,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教师的难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诗的知识层面不宽;一个方面是关于诗的品析鉴赏的能力层次不高;一个是关于诗的教学设计缺乏诗味与艺术性。由于它们的限制,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有着很大的落差。 所以,必须加强对诗歌教学设计艺术的研究,以缩小这种落差。

就中外现代诗歌的教学与教学设计而言,从教师的角度,可进行这样一些探究:

第一,全面理解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内容。

在课改的形势下,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初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训练要求,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高质量地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地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

2.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志,丰富学生情感。

3.指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指导学生了解、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

4.进行诵读涵泳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

5.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整体地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6.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7.在诵读、理解、品析与赏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8.在有关诗歌学习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9.在高中选修课程“中国现代诗歌鉴赏”模块里进行以单个作家的作品鉴赏为内容的或以专题鉴赏为内容的教学活动。

第二,细节化地了解诗歌教学对于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选修课的开设,诗歌教学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其中一些细节化的要求,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关注。

1.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认识诗歌的能力。即能够比较准确地认识各种诗体和诗歌的表达形式,如叙事诗、抒情诗、风景诗、哲理诗、寓言诗、爱情诗、咏物诗等等。

2.教师应该有很强的朗读诗歌的能力。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等等。教师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对诗歌作品,能感受到体味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能把握表达感情的基调,洋溢着朗读的渴望。能找到最佳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要善于营造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还要能进行配乐朗读的设想与设计,如进行情感类、形象类、背景类的配乐朗读设计等等。

3.教师应该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诗歌的教学与学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意图,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与意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读教材,而且要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准确而灵活地处理教材,从最好的角度来发挥课文的教学作用。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教材中诗作的教育教学意义:第一,总

的来看,诗歌教学所承担的任务是:知识教学,朗读训练,语言品味,赏析点拨,情志熏陶,诗趣培养,增强文化底蕴。第二,从文体教学的特点看,诗歌教学要突出如下方面的内容:语言、朗读、记背;情味、意味、趣味;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意蕴。第三,从课文教学来看,应做到既突出课文教学重点,又体现教师独到的创意。要围绕课文的教学重点进行细节化、艺术化的教学设计。

4.教师应该有很好的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如能从创意和构思、篇幅与体裁、结构与内容、思路与层次、节奏与韵律、背景与诗情、意境与意象、景语与情语、联想与想象、描叙与抒情、画面与色彩、实写与虚写、比喻与象征、语言与修辞、联系与对比、铺叙与用典、情味与意味、主旨与意蕴、议论与哲理、形式与风格等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感知与分析。又如能根据诗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思绪,能感受到意象的文化意义与意味,能从承接、连缀、转折、跳跃、复叠等不同的角度理解作品的思路,能从字词、句式、节拍、用韵、音调、修辞、含义、手法、回旋、错综、精练等不同的角度体味作品的语言特点,能分析作品的象征、比喻、对比、拟人、假设、比兴、升华等不同的手法,能从动静、曲直、隐显、视听、时空、虚实、景情的角度来品析作品的画面特点。又如:能进行专题阅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能搜集众多赏析论文及其他资料对作品的品评,用来帮助鉴赏作品,能借助多媒体手段鉴赏作品,能用点评的方式、分析的方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再如,力求做到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有新的发现;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等等。

第三,要创新诗歌的教学设计。

创新现代诗歌的教学设计是时代的要求,是课改的要求,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是诗歌教学本身的要求。

下面略作例说。

1.设计诗意盎然的训练点

如:何其芳《秋天》的朗读训练:

朗读基调设计:轻声,女声清脆,男声厚实。

情感基调设计:第一二节喜悦,第三节留恋。

配乐主体乐声:短笛声。

特别处理:最后一句三步轮读,声音渐慢渐小。

(女合:)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男合:)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女领:)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男合:)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女合:)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男领:)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男领:)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女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众合:)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女合:)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创造崭新的教学手法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教学手法之一--引入手法。

这种手法用在开始进行朗读的时候。

请学生轻声吟诵所熟悉的李白诗《静夜思》《独坐敬亭山》,体味诗的节奏。教师讲析:五言诗诗句内部的'节奏,总是前一停顿的时间较长,后面停顿的时间较短,这样便于表现事

物与抒发情感。《再别康桥》的朗读节奏,基本上与五言诗的音节节奏相同,请同学们自己朗读,感受体味。如同学们就可以体味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侧面引入的手法既表现出教师独到的见解,增加了课的文化氛围与知识含量,又简捷顺利地进行了朗读点拨,省去了教师很多的讲解、示范的时间,以很大的牵引力引导着学生进行揣摩体味。

3.设想有创意的教学思路

如《乡愁》的教学。

下面是笔者的两段记录:

①日期:-06-24今天想到了《〈乡愁〉诗两首》的教学。

《乡愁》共两首,在教学中应该教成四首。或者是用这两首带出其他两首《乡愁》。或者是以余光中的诗带出一首余的诗,以席慕荣的诗带出一首席的诗。教学余光中的诗要突出意象,教学席的诗要突出意境。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板块思路。在读法上对席的诗要用轻声读,有时要用极轻的声音来读。

这一节课的任务就是读四首诗,背两首诗,形成气候;学习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 也许还有一种更好的上法,或者以轻声朗读席慕荣的《乡愁》作为导语,或以师生共同朗读古今多首思乡之诗来导入,再学读余光中的《乡愁》,再加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这样,一节课就上余光中的两首诗。

②日期:-07-30又想到余光中《乡愁》的教学。

这次的思路设想为“资料式穿插式思路”。

在教学进程中有机地进行穿插,以增加教学的厚度,调节教学的节奏。

穿插一:什么是乡愁诗。

穿插二:用余光中的一句话渲染氛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穿插三:用余光中的一段话进行思路点拨: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穿插四:用短小的赏析文和同学们对话,以对同学们的欣赏品析作小结。如其中的两段: 结构之美。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各节行数、字数相等,格式相同。四节诗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层叠式的结构,显现出特有的形态之美与建筑之美。虽然节与节之间相互对称,但由于诗句的长短不同,全诗就于整齐之中表现出参差、活泼的动感,特别突出了它那秀美的细部线条--“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等四个诗句,极好地表达了幽深的乡愁。

音乐之美。轻声朗诵,可感受到这首诗的音乐之美。它首先表现在全诗的结构之中。全诗由于格式相同的诗节而蕴含着相同的吟咏节奏,生动地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韵律,表达出一唱三叹、如泣如诉、意境悠远的抒情效果。其次表现在诗节的选字、用词、写句上。诗句长短的不同造成了停顿、节奏、语气与语调的变化,便于表达思念的深情;叠词的选用起着舒缓节奏、深化情感的作用,多个叠词的使用酿就了音节的回环之美;再就是表现在韵脚上,“头”字多次出现,不仅形成反复之美,而且组成了诗的又一旋律。

穿插五:用歌曲《乡愁》作课堂教学的收束,让此课的学习留有余韵。

4.设计丰富多姿的实践活动。

除吟诵外,其他的学习活动也各有天地,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如:

①配读活动。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配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或海涅的《我的心,你不要忧郁》;《未选择的路》配读雨果的《当我走向宏伟的目标》。

②对话活动。如《雨说》:在春天里我们学习了《雨说》这首诗,春雨已对你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你想对春雨说几句什么话呢?写几句诗或几句话都行。

③积累活动。如《帆》《萤火虫》:中国古今不少诗人也写到“帆”“萤火虫”,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④写作活动。如《理想》: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如《在山的那边》: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⑤比读活动。如《沁园春长沙》:把这首词与《沁园春雪》作比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三四百字的赏析短文。

⑥欣赏活动。如《致橡树》: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为什么?这首诗讲究节奏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乐性。试结合有关诗句作具体分析。

⑦研讨活动。如《致大海》:“海”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课外搜集有关写大海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海蕴含的文化意义。

⑧综合活动。如冰心《纸船》:组织配乐朗读活动、个性化朗读活动、想象性描述活动、背诵比赛活动。

读后感悟:余老师讲的关于诗歌教学对于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具体,同时要求也是很高的。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如: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认识诗歌的能力、教师应该有很强的朗读诗歌的能力、教师应该有敏锐地认识课文教学作用的眼光、教师应该有很好的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实行起来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恰恰是这样,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不正是一种历练吗?

我们不妨在家练练朗读、练练自己的朗读能力是否能够达到把别人读哭了、读笑了、读动情感了。多度一些现代诗歌,认识一些诗人,见识一下诗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每个诗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灵。我们试着能否去触摸一下诗人的心灵世界,去体会一下诗人强烈的情感表达,去感受一下诗人带给我们的另一个诗的世界。

篇19: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是托物言志的写作范例,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思路都很清晰易懂,至于政治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进行散文欣赏,着重赏析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初三学生已阅读了《荔枝蜜》,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所了解。据调查,学生对文中白杨树的形象、气质较感兴趣,对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进一步探究、运用的兴趣。

设计理念: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优美,感情强烈的散文,因此在目标设置时,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去追求。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因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主动提问,带着问题进课堂,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与交流。

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要了

解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情感,通过范例,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同化或渗化。

学习需要自主建构,自主建构需要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首先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白杨树的直观形象,配合课文朗诵,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器官,激情导趣,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的动机。再从网上下载某种植物的形象,引发学生的联想力,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自觉、主动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人新课。

2.释题: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3.介绍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反动派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政府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或听朗读带。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生词,并标明自然段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在学生掌握字词读音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其中几个字词连词成段,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4.学生迅速默读全文,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8--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总体印象是: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4.面对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恹恹欲睡。

5.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6.学生默读第二部分内容,想像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为什么在见到白杨树时会惊奇地叫了一声。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时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白杨树的内容。

2.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

要求:教师朗读时,学生画记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1)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人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四、学习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高声齐读课文第五部分。

2.学生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然后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消极抗日的反动派,呼应篇首。

五、学生速读全文

1.思考: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这篇文章运用的是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总结全文,了解本文的写作线索。

明确: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六、布置作业

1、熟读

2、背诵。

3、思考:邹忌讽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篇20: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因势而导,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2、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内引外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自然延伸、扩展,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本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与象征有关,因而,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以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其象征意义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3、围绕象征手法,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教学要点:

1、激趣、导入,出示《白杨树》挂图;

①学生口述白杨树的外形及其气质,包括枝、叶、干的色泽、形态;

②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由白杨树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某种精神品质;

③引出茅盾的《白杨礼赞》

2、作品背景介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辅垫。

3、学习课文:

①第一次读课文。先由两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正音,要求学生疏通字词,读通长句。

②第二次读课文。由朗读能力较强的两位学生读。解决以下问题:

a.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一种感情(即解题)

b.文中几次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

③第三次读课文,重点导读4、5、6自然段。理解作者为什么对白杨树有这种感情,为什么作者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然而是不平凡的。

④第四次读课文,重点阅读7、8自然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对于白杨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特质,作者是由哪些方面联想到的。

4、教师小结象征手法的特点

5、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训练。

①你以为在新时代白杨可以象征哪种精神、哪类人?

②口头描述门、梅的外形并由此产生的联想。

③任选一种事物,先口述其外形特点,展开联想,最后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