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恐龙探险队教学总结(共含19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恐龙教学反思
恐龙教学反思
一、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恐龙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地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让大家在晨会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
同时我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制作了《恐龙》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体现各种恐龙不同特点,我们反复查阅资料,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竭力再现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就播放了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嬉戏、漫游的宏伟场景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惊叹不已。悠扬的音乐声,美丽的画面,拉近了孩子与文本间的距离。孩子们仿佛进入了恐龙的时代,他们兴奋不已,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对象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利用多媒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行和习性都是科学家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处运用了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习性等,我在制作课件时也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研读课文,了解恐龙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竞猜活动——请读一读有关自己喜欢的恐龙的句子,但不要读出恐龙的名称,让大家听听,猜猜这是什么恐龙?在猜中了解恐龙特点,在猜中了解说明方法。
四、存在的不足。
虽然这节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如在指导朗读方面还不够到位,在课堂评价学生这方面语言不够丰富,由于时间关系在让孩子们交流“你所了解的恐龙及它的特点”和“你们猜测一下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两个环节时,时间比较仓促,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老师们的集思广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初步掌握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4、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学、作比较。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几张恐龙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恐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
2、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找工具书解决。
3、学习生字。强调“占”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zhān”。
4、读词语,理解意思。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指名读课文,思考:每一段都介绍了恐龙的什么?指名回答。
四、自主合作,理解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到处漫游”“遍及”来理解“主人”一词。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本段介绍的四种恐龙,观察:了解它们的名称及每一种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书中哪一段介绍了这些内容?(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书中介绍的和我们说的一样吗?师课件出示书后第二题的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前四种恐龙的特点,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的特点读给小组中的人听。
(3)、汇报,师用课件出示正确的答案。
(4)、师结合句子来说明介绍每种恐龙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鱼龙和雷龙是作比较;翼龙是打比方;梁龙是列数字、作比较和打比方。
(5)、齐读第二自然段。
3、理解第三自然段。
除了第二自然段介绍的这四种恐龙,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恐龙?(霸王龙),那么霸王龙有什么特点?自学第三自然段,指名汇报,师课件出示学生概括出的霸王龙的特点,并强调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我们了解了各种恐龙的特点,你能在书中找到它们吗?快把它们的名字写在图片中的空白处。
4、理解第四自然段。
恐龙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回答。
5、理解第五自然段。
雄霸地球的恐龙约在6500万年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这些原因只是人类猜测的结果,真正的原因,就在留给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出答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3、借助媒体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一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这些词语你会读吗?第一行,你来!(读得真有感情)谁来读第二行?(更棒了!)第三行,你来!(词语的意思也读出来了,真不错!)最后一行谁来读?(读得真好听!)我们一起来读读!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曾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他们就是——恐龙
2、(出示第一段)谁来读?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呀?点红重点字词。指名朗读,突出“两亿年以前”很久远。
3、恐龙大约生活在……地球上……那时恐龙……足迹……当时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都是恐龙,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在森林、沼泽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你们想不想看看两亿年以前恐龙到处漫游的情景呀?好!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两亿年前的恐龙世界,来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播放一段“恐龙”录像。
4、朗读指导:真是太精彩了,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谁会来读好它?要读出恐龙在森林、沼泽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们一起来试试。
[反思]:恐龙是学生心目中最神奇的一类动物,但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于是我播放恐龙的电影,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形成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恐龙的种类很多。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呢?请你轻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你从这一段中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用笔轻轻地画出来。
2、交流讨论:
3、再来读读这一段话,在这么多种恐龙中,你对哪一种最感兴趣呢?
4、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全班讨论交流:谁愿意把你最感兴趣的恐龙介绍给大家?随机出示句子:
(1)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a: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看图)这只雷龙长得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庞然大物。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它是个庞然大物呢?
b:(看图)我们来看,一头大象大约4——6吨,雷龙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到底有多重,你们来算算,可见它真是个————庞然大物
你能通过朗读,用你的声音把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给读出来吗?
小朋友,课文中把什么说成雷鸣一般?听过打雷的声音吗?那是什么感觉?小朋友想不想听一听雷龙的踏步声呀?好,仔细听。课文把它的踏步声比作雷鸣一般,再一次说明它是个——庞然大物
也难怪人们给它取名——“雷龙” 哪个小朋友还愿意来读?你们听听,他描述的这只雷龙大不大?(指名读)
还有谁愿意把你最感兴趣的恐龙介绍给大家?
(2)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象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a:(看图)这只是梁龙,它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说?看梁龙真的很长,到底有多长呢,书中是怎么说的?出示文本,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它的身体很长?二十多米有多长呢?我们的一间教室有7-8米,那么20多米大约有(三)个教室那么长,如果不写20多米,就很长好不好?课文通过举这样一个数据,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梁龙有多长。这么长的身体在走路,真象一座移动的吊桥。喜欢梁龙的站起来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长。
b:谁愿意再来读介绍梁龙的句子,把梁龙的长给朗读出来?老师的眼前仿佛真的看到了一架移动的吊桥。读得真棒!谁也来试试?
你还想介绍哪种恐龙呢?
(3)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a:剑龙长什么样呀?谁来说?(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剑龙,我们为什么叫它剑龙呢?谁知道?出示文本,剑龙象利剑一样威武,谁来读一读?“两排三角形”是告诉我们剑板的(数量和形状)“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又是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尾刺怎么样?你能把它的锋利读出来吗?剑龙外形看起来很厉害,其实呀,它的性格特别温驯呢!
b:喜欢这种剑龙的同学来读读这句话。
这一段中还有一种恐龙,谁要来介绍的?
(4)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a:你知道为什么叫它三角龙吗?引读句子。
b:看图,它的每只角都有1米长,1米有多长?一看到三角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它的脸上有这样长的三只角,你们看到这样的脸有什么感觉?是呀!三只这么长的大角,长在脸上,让人不害怕才怪呢!所以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望而生畏
所以任何动物看了都——这就叫“望而生畏”
c:你能把这可怕的脸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每个听的人都感受望而生畏的感觉吗?谁来试试?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些恐龙,你还知道有哪些呢?
你看,雷龙的身体那么大,剑龙呢,身上有剑板和尾刺,梁龙的身体那么长,三角龙呢,脸那么可怕,你们觉得恐龙的形态怎么样?所以说——出示图和第一句,小朋友们看,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读一读,板书:种类 多 形态 千奇百怪
4、来,让我们拿起书本,再好好地认识这些不同种类、形态千奇百怪的恐龙。
[反思]: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恐龙的种类。既要充分地利用媒体,又要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所以我先以雷龙为例,“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抓住语言文字,通过反复朗读,再听听雷龙的踏步声,从而感知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并了解雷龙的特点
三、学习课文第三——五自然段
你还了解恐龙哪些方面的知识呢?自读第三——五自然段。
指名说说。随机出示段落。
1、恐龙的亲戚。
哪一段会告诉我们?指名读第三段。哪些动物是恐龙的亲戚呀?
鱼龙 翼龙 他们长什么样?(看图)读读句子
他们属于恐龙家族吗?(不是,鱼龙和翼龙他们和恐龙的关系很近,但不属于恐龙家族)
过渡:书中除了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恐龙的外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快速读课文4-5自然段找一找。
2、恐龙的食物
从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自读这一段,谁已经知道恐龙吃什么了?大都数恐龙是吃……但有些恐龙是专门吃肉的,比如我们书上介绍的——霸王龙。
谁了解这一种恐龙,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出示句子:……霸王龙给你的感觉怎么样?(看图)这只霸王龙长相怎么样?(说说脑袋、牙齿、身体)请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这是一只凶猛的霸王龙。听出来了,这霸王龙确实很凶猛啊!
我们了解的恐龙的种类又多了一种。
3、恐龙生育后代
你从哪一段中知道的?
a.恐龙是卵生的,这就是恐龙蛋(点图),恐龙就是这样来繁衍后代的,除此之外,你从这一节中还知道了什么?理解“破壳而出”。出示图片
b.这些恐龙还都是尽责的父母。
小结(小游戏):猜猜我是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恐龙以及它们的亲戚?(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鱼龙 翼龙 霸王龙)你们真的认识他们吗?好,那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好吗?游戏的题目是“猜猜看”,请你来描述这种恐龙的形态特点,也可以说说它的食物、生育后代等,如果同学听了你的介绍能猜出这种恐龙的名字,说明你的介绍成功了,你真的认识它了。能猜出的同学也真的认识它了。
[反思]: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轻松快乐地掌握了本节课的一些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两亿多年前,恐龙曾是地球上主人,同学们刚才在大屏幕上也看到了许多种恐龙,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恐龙的身影呢?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
1、这些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引读)
2、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呢?(为什么会突然神秘地消失?)请你们来猜猜他们突然消失的原因?科学家门也作出了种种猜测,比如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有的科学家推测是地壳在6500万年前发生剧烈运动,改变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就灭绝了;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颗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导致大气中聚集着厚厚的灰层,遮住了太阳,地球上变得寒冷无比,从而导致恐龙灭绝。
3、……不过这些还只是猜测,真正的原因到现今为止谁也不知道,还是一个未解开的谜团。(出示句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要解开这个谜,还有待我们同学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
[反思]:让学生融入了课文情境,吸引了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五、复述课文,练习说话。
我是----------龙,我的身体……
[反思]:这节课,我设计了“我是龙”的说话练习,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说说。这也是学生们乐衷的,把自己的感想在讨论区交流。
六、布置作业:
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家可以(出示作业)
1.把你所知道的恐龙的.知识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朋友。
2.课后继续查找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或文字资料,然后展示给你的同学。
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中的某些同学会成为恐龙专家,揭开恐龙世界的许多未解之谜。
教材分析:
《恐龙》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七组中的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习性,流露出作者对恐龙这种史前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读来兴趣倍增。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恐龙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及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外姓特点,再讲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然后将恐龙的吃食,最后介绍恐龙是如何人繁衍后代的。第六自然段讲恐龙后来消失了,但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个谜。
全文线索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说明方法多样,是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的范例。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多媒体及平时阅读,对恐龙早已有一定的了解,兴趣浓厚,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并且,该年龄段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及大量的直观图片和教师的引导,能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它的教学既不同于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又不能把它上成自然课,必须要上出说明文的味道。因此教学这篇文章时,应以激趣为基点,以品读为重点,感悟说明方法,同时学会运用说明方法,并激发学生课外自主探究的兴趣,真正上出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像。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
[设计分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录像。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不同种类的恐龙,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集体交流: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设计分析: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从总体上作以把握。]
三、潜心品读,感悟方法。
1、精读“雷龙”,探究写法。
师:(点击雷龙图片课件)看,这是什么?
师:课文是怎样写雷龙的外形特点的?
(学生找出句子读,教师在刚才雷龙图片课件中点击出相应句子。)
读了这句话,你们觉得雷龙怎样?请你从这句话中找出一个词来回答。
师:请大家在这个词的下面画上波浪线。谁来读这个词?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这句话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师: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1)、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2)、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师:同学们,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表达生动、具体,往往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这里把雷龙与大象作比较,这就是一种说明的方法。想一想,这句话中还有什么说明的方法?
师:这是比喻句,准确地说,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雷龙是——庞然大物,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个句子,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师:谁来读,用你的声音把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给读出来?
师:(相机评价,如:“老师听了你的朗读,好像看到了好大的雷龙!”“哇,它真是个庞然大物!”)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设计分析: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读议写雷龙的句子上下功夫,学习雷龙的方法让学生从具体中去理解,先“扶”,为后面的“放”打好基础。]
2、小结学法,学习迁移。
(1)出示表格:
名称
外形特点
说明方法
雷龙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作比较
打比方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龙,我们是这样学的:首先找出最能说明雷龙特点的词“庞然大物”,然后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把雷龙这个特点写具体的,最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它的特点给读出来。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根据老师提供给你们的表格,重点选择一两种你最想了解的来学习,看看它的特点是什么,想想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再读一读。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
学生说到哪种恐龙,教师就讲哪种恐龙,并运用上介绍恐龙的相应图片及文字和上面表格等课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和学习说明方法。
[设计分析:以表格形式引读导议,方法灵活,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自由说写,运用方法。
1、总结过渡: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使我们对恐龙的外形特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请你用上今天学的一两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先自己说一说,等一会儿老师请同学来说,比比谁说的好。
2、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恐龙图片,先自由说,再全班交流。
3、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种恐龙,用几句话写下来。
[设计分析:落实了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
四、课尾设疑,留有余味。
1、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想知道恐龙消失的奥秘吗?请同学们课余查找资料,现在开始研究,将来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3、为学生提供“中华恐龙园”、“恐龙博物馆”、“恐龙世界”网站地址。
《恐龙》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孩子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以平时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来看,我想孩子们对这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的,所以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气力,希望能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达到不仅能让孩子们懂得一些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还要让他们将这种探究延续到课外,培养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持久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下面就《恐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恐龙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地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让大家在晨会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同时我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很多相关资料,并制作了《恐龙》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体现各种恐龙不同特点,我们反复查阅资料,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竭力再现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就播放了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嬉戏、漫游的宏伟场景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惊叹不已。悠扬的音乐声,美丽的画面,拉近了孩子与文本间的距离。孩子们仿佛进入了恐龙的时代,他们兴奋不已,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对象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利用多媒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行和习性都是科学家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处运用了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习性等,我在制作课件时也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研读课文,了解恐龙的教学中,我想一种一种地介绍恐龙太枯燥,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恐龙,我又怕乱,自己把握不好,最后和办公室的老师商量还是定下来先重点教雷龙,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其余种类的恐龙以表格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学。并让孩子们在逐词逐句朗读中理解课文中多处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例如在教学“雷龙”时,我先出示雷龙的图片,让孩子们猜猜这可能是书中介绍的哪种恐龙,并说说你判断的依据。由于课前的收集资料,他们一下子就猜出了答案,接着让他们说说雷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且书上是怎样描述的。然后通过体会雷龙的特点来学习作比较和打比方的两种说明方法,最后再请学生通过朗读把雷龙的特点告诉大家。孩子们既读懂了课文,也掌握了说明方法,一举两得。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老师们的集思广益。
《恐龙世界》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我首先以恐龙图片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外型,上课时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看哪组同学创作的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课堂上,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恐龙,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也都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以充分体现和展示他们的个性。
最后,展示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前提下,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学习效果良好。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
在课前,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自主收集恐龙的图片、玩具模型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激发兴趣,积累相关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这些恐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接着以雷龙为例,让学生找出描写雷龙特点的句子,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雷龙身体非常庞大的特点写具体的,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小结刚才学习的方法以后,让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自学其它恐龙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能准确地总结出说明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后,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部放手,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让学生做小小解说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查资料、交流的方式,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最后,让学生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踊跃发言,答案丰富多彩,极大地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总之,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不足,过程还不够紧凑,教学语言还应精练些。
《恐龙》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本课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说明方法的学习,而应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让学生在兴趣与乐趣中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在读中学习文章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
课前学生根据预习卡的要求进行充分的预习,包括生字词语、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自主探究喜欢的恐龙、查阅恐龙资料。
录象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在教学时,一开始播放了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这时,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那么多不同种类的恐龙,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生字朗读与书写,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全文的大体结构。
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重点了解第二段恐龙的形态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这些特点写具体的。这部分的设计思路:
(1)录象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在教学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就播放了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各个角落里奔跑的宏伟场景时,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惊叹不已。我微笑着念旁白:在6千万年以前,地球上到处都是恐龙,恐龙就是地球的主宰。那么恐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人类对他们进行了哪些研究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来学习新课《恐龙》。这时,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那么多不同种类的恐龙,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就一下子被撩拔起来了。
(2)分类教学,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借助形象的比喻介绍恐龙是本课的语言特色。由于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见过,其种类、外行和习性都是科学家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习性等,我设计课件时候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教学时,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习小组讨论,填写恐龙种类和特点表格,再进行小组归纳,互相补充。语文课是贯穿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充分做到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么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并让学生逐词逐句读中理解行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方法进行的描述。从一个句子、一段话,从文中的插图、环境描写入手,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识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教师只在一旁适时点拨。这正是“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例如教“雷龙”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有关雷龙的句子读一读。并问学生为什么叫它“雷龙”呢?雷龙的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然后在雷龙的鸣声中,庞大的雷龙形象图出现了,边上再配上大象走来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写雷龙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呢?除了打比方,还将雷龙与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大象”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呢!学生既读懂了课文,也掌握了写作方法,一举两得。由于课前的大量阅读,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各种恐龙的特点,形态、习性进行了深层次地探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欲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学生对研究恐龙的兴致愈发浓厚起来。
(3)课尾设疑,留有余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于前面很多相关恐龙知识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所以当最后一段出现,恐龙的灭绝到今天还是一个谜团时,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兴趣和决心。我便放手让学生谈论研究,通过各种资料的搜集,以你的观点,你猜测一下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软性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允许学生各抒已见,让思维有灵活度和自由度。孩子们的各种设想引得周围听课教师哈哈大笑。因为课堂上时间不够,我布置学生课后再去找些资料讨论研究一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寻资料的能力,准备来个“恐龙知识竞赛”。这样就能刺激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同行们的集思广益。我坚信解放思想,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把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恐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知识性文章,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它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拉近了恐龙与小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本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一、检查预习。
先是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重点强调亲戚的戚读轻声。然后学习写生字“匕”、“畏”,“匕”重点强调笔画的占位,使孩子知道笔画简单的字要写好看,更要仔细观察,用心来写。“畏”重点强调关键笔画占格,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竖提要和田字的竖对齐。然后,通过讲评,使孩子进一步懂得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二、整体感知。
因为第一段的生字较多,所以拿出来让学生读了生词,理解了沼泽,然后让他们读这一段,想想写了什么,并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接着指名读第二段,再用一个词语概括本段,然后其余的段落让同位合作读,试着用一个词概括段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学生在读说明性文章的时候,学习用词语概括每段的段意。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精度第二段,了解恐龙外形特点,感悟说明方法。
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默读,圈出恐龙的名字。
2、再读,记住恐龙的样子,这是对恐龙外形的初步感知。
3、通过图片辨认恐龙,并说说是怎么认出来的,目的是让孩子把握每种恐龙的特点。
4、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恐龙,让孩子进一步感知这些恐龙的特点。
以雷龙为例,通过比较句子来感悟本文的说明方法。在比较句子时,通过估算雷龙的实际重量,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想像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音,具体感受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然后通过不同形式朗读,体会作者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事物的方法把这些恐龙介绍的栩栩如生。
当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悟后,再让他们自己去读描写其它恐龙的句子,并交流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做到了扶放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略读三到六段
本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了解恐龙外形特点基础上,初步感知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所以第二段应是精讲的段落,而其它的自然段,内容简单明了,孩子自读就可理解,因此,这几段我做了简单处理,放手让孩子自读,然后谈谈收获。
本节课,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们想做的首先是指导学生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每段的意思,让孩子知道在阅读这样文章的时候,如何能很快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放在引导、点拨孩子对说明方法的感悟上,使学生感受到说明性文章的语言同样是生动、形象的。这就是我执教本课的大体思路和做法,在本课中体现出本文的文体特点。
和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我努力想达到的,但由于自身能力和认识水平有限,我觉得课堂上仍有遗憾和不足:
在指导学生朗读、和孩子交流时,评价性、激励性的语言还不够丰富、精炼。说明文的教学,一直是令老师们感到难以把握的,在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是我们的困惑。我执教的这一课,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篇比较正规的说明性文章,所以教学时怎样教才能既不像教记叙文那样,偏重感情的朗读和语言文字的感悟,又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是我们遇到的难点。
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有任何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们通过发现它的化石来还原它的形象。这给我们这些想像力丰富的小朋友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因此这节课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前,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调查表,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对恐龙的调查。并且在图书角添置了新的恐龙知识图片书,没过多久就有幼儿发现了,他们欣喜地翻阅着并且讨论者。有了前期的准备,我又通过多媒体出示不同形态的恐龙图片,有的名字我甚至都不知道,但是幼儿却一下子喊出了它的名字。
教学一开始,设立了“抢答游戏”环节,问:“你认识哪些恐龙?”幼儿快速抢答:剑龙、霸王龙、三角龙等,而后课件出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接着进入“探究式学习活动”环节,组织幼儿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孩子们争先恐后,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我来我来!”。他们分别从恐龙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入手,作了简单的介绍。举止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足见他们对恐龙的喜爱和了解。简单了解了恐龙这个大家族之后,就进入到讨论阶段,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恐龙是怎么灭绝的,我们首先对灭绝进行了阐述,什么叫灭绝?为什么恐龙会灭绝?对此,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用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恐龙的灭亡原因,让幼儿充分运用收集的图片与资料在组内相互介绍交流讨论,体现幼儿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后我让幼儿画恐龙,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再经过老师的修饰,恐龙的形象就更深入人心了。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借助多媒体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
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
1.课件。
2.“恐龙名片”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恐龙》这一篇课文,现在老师想看一看同学们词语掌握得怎么样,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和笔,我们来听写这一课的词语,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现在开始写。 (老师读词语:漫游 轻型 凶猛 牙齿 谜团 望而生畏) 写字的间歇时点评(同学们,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写字,就一定要把字写好,看王嘉玟和金辰泽同学的字写得多工整,多漂亮啊!)
(课件出示这些词语)写好的同学请对照一下大屏幕,自己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写得全对的同学给自己打
一个五角星,写错的同学在旁边把错字订正两遍。(教师巡视指导),全对的和订正好的用你的姿势告诉我你已经好了,恩,大家的速度真快。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就用你们刚才写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教师要做好预设,进行引导
2.教师导入:大家说得真不错,看来昨天你们听课都比较认真,希望今天这节课你们还能一如既往地认真!同学们,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恐龙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就突然消亡,我们会不会因为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它们的样子而感到遗憾呢?现在的科技是如此的'发达,科学家们已经复制出了恐龙时代的场景。现在就让我们驾驭着时光的车轮,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那遥远的史前时代——两亿年前,地球的中生代,一起看一看这个恐龙的王国。
课件播放恐龙的视频。
二、走进文本,了解恐龙
1.看了短片,我们知道恐龙的种类很多,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呢?请你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完成《补充习题》第69页到70页上的《恐龙》第四大题后面的第1、3两小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师: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知道了这一段写的是恐龙的种类与形态,主要写了四种恐龙。那我现在把这一段的文字整理了一下,变成这样的一段文字:(课件显示)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梁龙的身体很长,剑龙全身带刺,三角龙长相凶恶。
师:现在我想把这一段文字代替书上的第二自然段,你们说好
不好?(预设:学生正常会说不好)
师:我觉得我组织得挺好的,简明扼要,你说我这不好?你倒说说看我这不好在哪里?书上说的又好在哪里呢?
学生交流。
(1)(课件显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雷龙这个庞然大物啊,一头大象大约重4—6吨,雷龙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体重可达30吨!每走一步,轰隆隆,轰隆隆,发出雷鸣般的轰响,难怪叫雷龙。
课文中把雷龙和大象做了比较,显得特别形象生动,这就叫做作比较。(板书 作比较)
把什么说成雷鸣一般?听过打雷的声音吗?那是什么感觉?课文把它的踏步声比作雷鸣一般,再一次说明它是个——庞然大物!这种方法叫做打比方。(板书 :打比方)也难怪人们给它取名为“雷龙”。
你能通过朗读,把雷龙这个特点读出来吗?
(2)(课件显示)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梁龙,梁龙,像桥梁一样的恐龙。它的特点当然是——(很长),有多长呢?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呢!我们的班级正常长是八米,也就说梁龙相当于三个教室那么长,走起路来,真像一座移动的吊桥啊!
课文通过列举这样一个数据,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梁龙有多
长,这种方法叫做列数据。(板书 :列数据)
现在我找一个同学把梁龙长的特点读出来。
(3)(课件显示)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你能说一说这一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它又好在什么地方吗?现在你们知道这种恐龙为什么叫剑龙了吧?
(4)第二自然段还向我们介绍了——
(课件显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你们知道“望而生畏”是什么意思吗?
这一句它又好在什么地方呢?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人们根据恐龙的形态特点,给它们取了有趣形象的名字。齐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四种恐龙的特点。
2.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亲戚呢!是谁呢?
(课件显示)鱼龙 翼龙
谁来说一说这一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请男生读描写鱼龙的话,女生读描写翼龙的话,第一句话老师读,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这么多恐龙,它们都吃些什么呢?读一读第四节,说一说。 (屏显)读一读,说一说:
这么多恐龙,它们都吃些什么呢?
大多数恐龙喜欢吃植物,有的恐龙专门食肉。看,(课件显示)这就是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非常凶猛,不愧是恐龙中的霸王。
你还知道别的恐龙吃什么食物吗?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4.课文2——4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恐龙的亲戚,以及恐龙吃什么,接下去课文又介绍了什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恐龙是——。恐龙蛋的外壳——,小恐龙破壳而出以后,会得到——,直到它们自己——。
2.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恐龙是如何生育后代的。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小恐龙破壳而出的录像吧!(课件显示)
3.破壳而出的小恐龙多可爱呀!请同学们再把这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三、总结全文,引导探究
1.这次的时空之旅可真让我们大有所获啊!这么多的恐龙,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习性,真是——千奇百怪呀!其实从三叠纪到白垩纪,漫长的一亿六千万年中,地球上生活着几百种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恐龙,地球就是它们的王国,它们就是地球的主人,可是恐龙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去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吧!
(课件显示)恐龙灭绝图
恐龙到底为什么会消失?关于这个问题,你知道些什么?交流交流。
恐龙到底为什么会消失?交流交流。
3.(课件显示)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有的科学家推测是地壳在6500万年前发生剧烈运动,改变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恐龙不能适应这种新环境就灭绝了;还有的科学家推测那是因为有
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片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了恐龙的类种类、外型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恐龙的喜爱。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教育学生热爱科学。由于恐龙消失在6500万年以前,对于恐龙的我们非常的陌生,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让学生认识、了解恐龙,掌握课文内容。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时要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运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课件,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来认识恐龙的种类、外形、生活习性。要求学生在读中悟,悟后练习语言表达,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看、读、悟等方法来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恐龙的探秘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恐龙的种类,外形及生活习性。
教具准备: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恐龙的一些知识,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参加一次寻找恐龙的神秘之旅。出示课件,板书课题《恐龙》。
2、在旅行之前我们要做好准备,我要看看大家准备的怎么样?出示课件,找学生回答的方式复习。
(1)生字扩词语:亿(两亿) 漫(漫游)吊(吊桥)剑(剑龙)型(脸型) 畏(望而生畏)猛(凶猛)齿(牙齿)匕(匕首) 谜(谜团)
(2)词语认读:沼泽 覆盖 庞然大物 梁龙 亲戚 锋利
(3)词语交流:望而生畏 、轻型、翱翔、凶猛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种恐龙。
2、出示课件,学生读第1自然段,神秘的恐龙世界到了,瞧,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恐龙们到处漫游,真可谓是足迹遍及整个世界。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生活的时间、环境、数量。让学生感受环境沼泽、深谷、茂密的森林。
3、引导探究,认识恐龙。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呢?(生可能说: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2)你喜欢其中的哪只恐龙?为什么?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自己喜欢的恐龙的语句,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
教学“雷龙”。
出示课件,刚才与几位同学交流一下,发现他们都很喜欢雷龙。喜欢雷龙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请你来读一读描写雷龙的语句。(指名朗读)
你什么喜欢雷龙?(生可能说:雷龙很重)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它的重?
(作比较)这边作者把雷龙和什么动物作比较?(生可能说:大象)大象在我们的想象中已经是非常的重了,可是和雷龙比的话,谁重?(生可能说:雷龙)真是小巫见大巫,6头大象才有雷龙那样重呢,雷龙真是重极了。作者通过作比较,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了雷龙的重量。谁能读好这句话,让大家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一下那雷龙的重量。 (打比方)这是什么句子?(生:比喻句)对,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可能说:把雷龙走路发出的声音比作雷鸣)现在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雷龙了吗?这个比喻用的好,它让我们大家感受到了雷龙的重量。谁能读好这句话,让大家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一下那雷龙的重量。雷龙真是又重又大,课文中哪个词写出雷龙很大?(生可能说:庞然大物)
小结:作者为了说明雷龙的又重又大,它用上了什么方法?(生可能说:作比较、打比方)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再来感受一下这个庞然大物――雷龙。
教学“梁龙”。
请你把描写梁龙的语句读一读。
什么喜欢梁龙?大家想一想梁龙像什么?(生可能说:一架移动的吊桥)让我们来看一看。(点击课件)还有什么地方看出梁龙很长?(生可能说:有20 多米。)20多米有多长呢?请把你的喜欢读出来。 教学“剑龙”。
大家把描写剑龙的语句读一读,说说喜欢剑龙的理由。(生可能说:(生:它背上长了很多剑板,尾部还有尾刺)真是奇怪的动物,身上背着那么多的剑,都有点像剑客。请把你的喜欢读出来。 教学“三角龙”。
点课件,看图,让喜欢三角龙的同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并说说喜欢理由。(生可能说:它长着一张恐怖的脸,脸上居然长着三只角,而且每只角都有一米多长。)你看到了这样的恐龙,心里面什么感觉?(生可能说:(生可能说:害怕) 看到后让人产生害怕的感觉,这是课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生可能说:望而生畏)别说人望而生畏,就连动物看到了也望而生畏,这可是三角龙保护自己的武器。真是太怪了,脸上还长角。
教学恐龙的亲戚“鱼龙、翼龙”。
点课件,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们恐龙的两位亲戚是什么样子的?(生可能说:鱼龙和现在的海豚非常的像,一天到晚生活在水中。
《恐龙》这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但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如果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对恐龙有个大概的印象呢?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恐龙的知识。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关于书中各种恐龙的视频,并和同组老师制作了《恐龙》的课件。竭力再现史前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程中我先带学生学习两种恐龙,然后给学生发的设计表格,让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剩下5种恐龙,上台汇报。但是效果却不好原因如下:
1、学生第一次学说明文,对说明方法不了解,但是我再讲了两种之后,就放手了,学生自学起来很吃力,因此失去了积极性。
2、我用了一个固定的表格形式让他们按此汇报,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然他们失去了自主性。看起来我在放手,但还是让他们按我的思路来走。
3、对抽象的说明方法强调太多,本只要他们了解就行,我却要求他们掌握,结果超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课堂上发言的人很少。
4、因为教学环节的问题,让课堂时间不够用,课没有讲完。下课后,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评课,让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可以跟着学生的兴趣走,问学生你对那个感兴趣,让学生说,抓住几个指导,剩下的让他们自己找特点,认识7种恐龙后,统一让他们找说明方法,一带而过就行,不用浪费太长时间。这样相信会节省一部分时间,课堂各环节时间会安排更合理。
经过这一课,让我又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收获,也意识到自身经验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磨练,在磨练中进步。
恐龙教学课件
恐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重点: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书本上描写,了解恐龙的特征,理清作者叙述的顺序。
教具准备:恐龙动画课件,恐龙资料的网址,以及学生查阅的资料。
教学对象分析极其学习需要分析: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有见过,其种类、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在行文是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进行描述,使人如见其行、如闻其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再加上恐龙对每个人来说都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学生对此文学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的。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恐龙的资料网上很多,有文字介绍,亦有鲜活的图片资料,外形逼真,妙趣横生。所以我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一些关于恐龙的图片,制作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动画,在声音和画面上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仿佛进入了恐龙世界。
一、提问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地球的历史吗?在大约两亿年前,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生答:恐龙,板书:恐龙。)
(生齐读课题)
二、动画欣赏,感受恐龙。
师:你们喜欢恐龙吗?(部分生:喜欢)
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对恐龙充满了兴趣,虽然它们在6500万年以前就突然消亡,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样子。但是,现在的科技是如此的发达,科学家们已经复制出了恐龙时代的场景。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隧道去看一看。
师:(待学生看完)你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觉走进了恐龙的世界。
生2:我认为恐龙的外形太奇特了。
生3:我们要是看到真的恐龙就好了。
师: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过渡)那么恐龙到底有多少种呢?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三、研读课文,了解恐龙
师:就请大家打开书,一边阅读,一边看插图,看看能够读懂些什么?
(学生自由阅读,阅读后同桌讨论自己的所得。)(师生交流)
师:你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少,下面就请你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1:我通过读这篇课文,知道了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恐龙的身影,而且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师:不错。能读好课文第一小节吗?请你来读。
齐读。
生2:这篇课文给我们具体介绍了四种恐龙。
师(紧接着问):哪四种恐龙?
生2:有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
师: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哪几种?
生 :鱼龙、翼龙、还有霸王龙。
师:你是一个很细心孩子。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来。
其他同学的收获是什么呢?
生3:我知道了恐龙的种类很多,而且形态是千奇百怪。
师:很好。(同时板书:种类很多,千奇百怪。)
齐读第二小节第一句。
师:在两亿年以前这么多恐龙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再用浪线画出写恐龙的特点的句子。
学生回答:
生4:我知道了雷龙为什么叫雷龙?因为它的身体很重,走起路来发出像雷鸣一般的响声。
生:我帮他补充一下,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重,所以它走路的声音很响。
生6:我知道梁龙的特点是很长,有二十多米,如果像我这么高的人,平躺着的话,要二十多个才够。(学生“哇”的一声,既而笑笑。)
师:你说的真够形象的,很聪明。还有吗?
生7:老师,我带来了剑龙的玩具,请大家看这个玩具。(演示给学生们。)这就是书上所说的两排剑板,(摸着尾巴介绍说)这就是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生8:我也带来了三角龙的的玩具,因为它的头上有三只角,而且这三只角长短不一,有的角就像我们的身高一样长。所以任何动物看了都望而生畏。
师: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
生8:可以。
师:那就试一试,好吗?(生声情并茂地读。读后,其他的学生一起来读。)
生9:霸王龙是一种非常凶猛的恐龙。
师:你能不能把它那凶猛的感觉读出来?(生读)
师:从你的面部表情和语气的确感觉到霸王龙的凶猛。还有吗?
生10:我发现这篇课文用了很多的比喻句和列举了许多的数字。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说明文中这叫打比方和列数字。除此还有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出示板书)
你能找出相关句子吗?(生答)
师:那么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一些什么呢?
(有的恐龙吃植物也有的恐龙吃肉)(板书:食肉、食草)
师:你是从哪个小节看出来的`?
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小节来读一下
师:你知道,它们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
(它们是卵生)
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读该小节)(板书:卵生)
四:合作交流,介绍恐龙。
师:刚才大家从书本上了解到几种恐龙的形态特点及生活习性,课前我们同学也找到了有关恐龙的大量资料。我刚才看了一下,有的学生在网上下载了有关恐龙的资料,有的学生带来自己可爱的恐龙玩具,还有的画了精美的图案。现在就请大家分小组来交流你们所查找的内容,等会每个小组派一两个代表来介绍有关恐龙的知识。看哪一小组的代表介绍的出色?
师:开始交流。
师:刚才大家讨论地非常激烈,下面哪个小组先来介绍?
生(故事组):我要介绍是关于恐龙的故事,请看屏幕:
生(图文组):
生(模型组):我要介绍是拟鸷龙,请看:
生(文字组):
生(小知识组):
五、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大家都非常喜欢恐龙,而且也发现,大家都是非常好学的孩子。其实这篇文章只是一座桥梁,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哪个同学。
《恐龙》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上了一堂随堂公开课。课一上完,我就开始思考这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我自己觉得在上这堂课时起初有点紧张,后来能放松,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了,整堂课的应变能力也比以前强了一些。但我总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我暗暗告戒自己今后上公开课,首先要克服紧张这一大毛病。这堂课我还感悟到,夏主任在评课中也提到有一个亮点: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特点和介绍这些龙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时,我能以梁龙为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介绍梁龙时是怎样运用列数据,打比方的方法形象介绍梁龙的,并及时总结方法,让学生根据以上步骤学习其他几种恐龙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但在交流反馈时,某些地方我引导得不够机灵,用了较长的'时间,以致预设的教学任务没能完成。究其原因自己对文本不够熟悉;对课堂生成问题灵活处理能力不强。我迫切地感到自己要钻研教材,要多听课,要动脑子提高自己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能力。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但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如果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对恐龙有个大概的印象呢?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恐龙的知识。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关于书中各种恐龙的视频,并和同组老师制作了《恐龙》的课件。竭力再现史前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程中我先带学生学习两种恐龙,然后给学生发的设计表格,让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剩下5种恐龙,上台汇报。但是效果却不好 原因如下1、学生第一次学说明文,对说明方法不了解,但是我再讲了两种之后,就放手了,学生自学起来很吃力,因此失去了积极性。2、我用了一个固定的表格形式让他们按此汇报,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然他们失去了自主性。看起来我在放手,但还是让他们按我的思路来走。3、对抽象的说明方法强调太多,本只要他们了解就行,我却要求他们掌握,结果超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课堂上发言的人很少。4、因为教学环节的问题,让课堂时间不够用,课没有讲完。下课后,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评课,让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可以跟着学生的兴趣走,问学生你对那个感兴趣,让学生说,抓住几个指导,剩下的让他们自己找特点,认识7种恐龙后,统一让他们找说明方法,一带而过就行,不用浪费太长时间。这样相信会节省一部分时间,课堂各环节时间会安排更合理。 经过这一课,让我又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收获,也意识到自身经验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磨练,在磨练中进步。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但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如果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对恐龙有个大概的印象呢?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恐龙的知识。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关于书中各种恐龙的视频,并和同组老师制作了《恐龙》的课件。竭力再现史前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恐龙》教学反思》。在过程中我先带学生学习两种恐龙,然后给学生发的设计表格,让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剩下5种恐龙,上台汇报。但是效果却不好
原因如下1、学生第一次学说明文,对说明方法不了解,但是我再讲了两种之后,就放手了,学生自学起来很吃力,因此失去了积极性。2、我用了一个固定的表格形式让他们按此汇报,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然他们失去了自主性。看起来我在放手,但还是让他们按我的思路来走。3、对抽象的说明方法强调太多,本只要他们了解就行,我却要求他们掌握,结果超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课堂上发言的人很少。4、因为教学环节的问题,让课堂时间不够用,课没有讲完。下课后,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评课,让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可以跟着学生的兴趣走,问学生你对那个感兴趣,让学生说,抓住几个指导,剩下的让他们自己找特点,认识7种恐龙后,统一让他们找说明方法,一带而过就行,不用浪费太长时间。这样相信会节省一部分时间,课堂各环节时间会安排更合理。
经过这一课,让我又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收获,也意识到自身经验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磨练,在磨练中进步。
这次赛课,比哪次的都难忘。因为这次赛课是即兴赛课,对我而言,真是一次挑战。以前的赛课,都是自己准备,然后去讲。而这次,除了在学校的是自己准备的以外,片区和区里的都是临时告诉你上哪课,第二天就讲。年级和课名在前都不知道。
周2的早上,接到了通知,上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我的心立刻一沉,因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说明文。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我喜欢的都是一些情感味很浓的文章。对于此类文章,选公开课时,基本不入我的眼。
想了一个中午,脑袋仍然昏昏的。网上关于这课的资料非常少,再加上我想网上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到,也不想用。基本框架我想好了,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想字词是不能少的,主要内容也要学生说一下。然后我就想直奔重点段,主要理解这个段。但就是这个重点段的设计,让人颇费脑筋。这个段是按顺序写的,很有条理。不能用“你喜欢哪句话”或者“你最有感受的是哪句话”来引。教参书上有一张表,主要写的就是这段的理解。我想要不就以学生填表为主,在他们填好后再交流,指导朗读。我想试一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于是我下午把表打出来给我们班的学生填了一下。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填这个表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因为这个表上要学生写的字太多,学生写的又慢。这个方法是不行的。晚上我重新考虑了一下。我想还是得以读和感悟为主。我决定先帮学生理清顺序,然后让学生逐句在读中理解,理解了再感情朗读。表还是要填,但学生只是说,不再动笔,我自己填在课件上.
第二天上课是第4节课,在学生欣赏了恐龙图片之后,学生自学课文,读词语。这时候我就隐隐约约感到有点不妙,因为看到举手的学生不多。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使出了浑身解数。表扬、鼓励,加油、鼓劲,能用的我都用上了,女孩子的积极性高了一些,男孩子却还是无动于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来的这部分孩子朗读和领悟能力都比较差。我只好降低难度,把每一个问题都细化到最简单。在指导朗读时我也多采用范读后再读,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虽然学生最后还是按照要求学完了这部分,但没有达到我想象的效果。
结果出来之后,我知道上这课的六个老师中我是最高分。评委们都很认可我的设计,但是学生表现的不理想,真是让人遗憾。这是我的一个失误,事先我没想到这种情况,在公开课上遇到这种程度的学生出乎我的意料,这也是我应该吸取这个教训。进入高年级,我想的更多的是让课文内容本身去打动学生,很少考虑一些别的激发手段。看来,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方向。
恐龙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地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让大家在晨会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
以前做过一个《恐龙》的课件,内容比较丰富,本想拿出来操刀,无奈教室投影中控坏了,上了一节光秃秃的《恐龙》。
我深有感触的是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对于优化课件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和大家的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