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9篇高中物理教学总结范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磁场”教程,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场是电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而磁场中的相关概念和规律又是电磁学中重要的知识,也是高中物理的教与学的难点。因此,探索有效地教学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磁场”教程,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注重循序渐进,先宏观后微观,注重知识的生成。比如,学习“磁感应强度的几种定义”时,(1)用一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来定义: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安培力。这种定义方法是用一小段通电导线作为检测物体,安培力能够演示,形象直观,便于学生接受。但是这种方法确定的是一小段通电导线所在范围内磁感应强度B的平均值,只有对匀强磁场,给出的才是各点的B。(2)用通电矩形线圈受到的力矩来定义:由于线圈等效于一个小磁针,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相当于小磁针受到的作用力。所以用线圈作为检测物体来研究磁场,与历史上对磁场的认识过程比较一致,但是由于线圈总有一定的大小,所确定的也是线圈范围内的磁感应强度B的平均值,不能严格地确定磁场中各个点的B。(3)用运动电荷受到的磁场力来定义:运动电荷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洛伦兹力。通过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来引入磁感应强度B。但这种定义方法比较抽象,要求学习者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了先简单、直观、易操作理解,逐步加深,有点到面,有特殊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注意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许多物理定论都是科学家们凭着勇敢大胆的假设猜想,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去发现、创新的;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抽象、模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总结等认识活动,最终得出让世人刮目的结论。例如,牛顿运动三定律中的第一、惯性定律就是在伽利略的工作基础上由牛顿总结出来的,重在物理思想的体现,例如:首先让学生明白两种特殊情况。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定义式变形,很容易得到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安培力F=BIL。另外,让学生明确当电流和磁场方向平行时,安培力为0.再引导学生根据等效替代关系,对磁感应强度进行矢量分解,把磁感强度B沿平行于电流和垂直于电流两个方向分解为B2和B1。则B2分量对电流的安培力为零,所以磁场对电流的安培力为B1分量对电流的安培力。
多处运用类比的方法,比如电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安培力的大小、方向;洛伦兹力的大小、方向。提出问题,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练习巩固。整个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到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比较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比如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比较⑴.在电场中的电荷,不管其运动与否,均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磁场仅仅对运动着的、且速度与磁场方向不平行的电荷有洛伦兹力的作用。⑵.电场力的大小F=Eq,与电荷的运动的速度无关;而洛伦兹力的大小f=Bqvsinα,与电荷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有关。⑶.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或相同、或相反;而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既和磁场垂直,又和速度方向垂直。⑷.电场力既可以改变电荷运动的速度大小,也可以改变电荷运动的方向,而洛伦兹力只能改变电荷运动的速度方向,不能改变速度大小⑸.电场力可以对电荷做功,能改变电荷的动能;洛伦兹力不能对电荷做功,不能改变电荷的动能。⑹.匀强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电荷的偏转轨迹为抛物线;匀强磁场中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的电荷的偏转轨迹为圆弧.这种方法避免了学生对不同的混淆。
这次的学习收获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学到的新方法新理念应用实践中去。
高中物理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执行物理规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努力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一、课程标准给我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的教学理念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让我的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我加强了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深知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查找资料,和同行探讨,力争写出最优的适应我们学生的教案。课后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记下教学中得与失,写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地方,得到了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在总结自己教学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把仍在困惑着我的许多问题,逐个得到解决。努力处理好物理教学与现实实践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新评价,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教学无定法,学习无止境。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牢记创新的思想,扎实的工作,做一个适应新形势下的好老师。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的物理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握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
平时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①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课改精神。对于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二、认真落实教研常规,狠抓学风
八年级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数理两学科。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学习和纪律都很不好。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里,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自信心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一门新课,起初,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的源泉。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搞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适时给学生鼓励,给他们信心,不搞偏难题。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物理到开始喜欢物理了。
四、统一要求、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由“门外汉”逐渐开始“入门”。
五、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使探究式教学深入课堂
本学年我深知作为物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深知科学探究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若器材不足或没有器材,我就自制或教学生自制,起初探究课很难把握,课堂感觉有些杂乱,经一段时间坚持发现收获较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比较轻松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六、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如沈括,王充等)对物理学的贡献,介绍各国科学家们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细节事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极细微的现象、勤于实验反复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的小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如:怎样建立较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减小两极分化;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都值得深思。在工作中也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不够生动,普通话不够标准,平时考试较少等。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市六中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
本人针对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高一班的具体做法:
1、针对高2班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补差方案:这个班是文科班,物理成绩不是很好,尤其是基础教差,学生反应慢,作业大部分相互抄袭。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在教学中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高一年班的做法:
1、针对班级的特点。该班原先物理成绩一般,有一部分差生。根据这一特点,采取抓两头的做法,让尖子学生吃的好,吃的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让他们在完成全班必须完成的作业外,适当补充一些难度教大的习题,以便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在双基的落实,但是决不能抄袭。
2、充分阅读教材,熟习物理新大纲,备好每堂课。在教学中把握难度,在教学中贯彻“低起点,低难度,逐步到位的”教学思想。
3、学习习惯,物理能力的培养始终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听课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作好笔记。完成作业必须独立认真,不准抄袭。作业批改后,必须认真纠正,并对典型问题作好记载。能力的培养是长期教学的过程的结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特别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一班的具体做法:
1、针对高一12班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对学生的作业作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
2、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并且用多媒体形象演示各种实验,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了实验题的做法。
3、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4、平时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反复练习。
当然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有时分层教育方面做得不够,在平行班的教学中难度过大,导致一些同学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成绩有点滞后,平时学习教学教法不够,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不快等,今后我会加强学习,让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教育水平得到一个大的提高。
最后用一句名言作为本文的结束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因为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从定性走向定量,,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大量数学工具的使用,以及对学习主动性的更高要求,物理量从标量走向矢量,从而使高中物理难学也难教,这是人们的共识。就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好教材
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也是联系师生的重要媒体。尤其是物理教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实验、包括一些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阅读小材料无不包含其中。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可阅读性更强。其中有很多精美的物理图片、课外补充材料、小实验、物理学史等等。这些内容既能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又常是出题的热点。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是很重要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将教材转变成“学材”,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丰满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将教材转化成“学材”呢?我认为通过“教材+学法=学材”的模式便可实现这种转化。教师应体现出以教材为依据和依托,教会学生如何会“学”,使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以期尽早地独立获取知识。例如,对于“光电效应”和“原子能级跃迁”,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我就及时给学生以方法指导,用浅显的通俗的实例解释微观领域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与宏观领域中的规律作区别和比较。光电效应发生时间极短用爱因斯坦“光子说”是很容易解释的,一份光子能量只给一个电子,而不是给所有电子平均分配,这也符合一代伟人邓小平的理论,“打破大锅饭,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一份能量只给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就迅速获得能量,“脱颖而出”了,学生听起来非常容易接受,再开句玩笑,邓小平能提出“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是否是学好了物理中的“光子说”呀!这样学生就饶有兴趣精神倍增了。只要多方面善于思考善于联系,物理就会变得很容易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法”本身也是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学法”进行自学。这时,教材就具有了可读性、可思考性,也就转化成了学生的“学材”。这恰恰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些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重要性,而片面强调了练习册的重要性,这是极其错误的。我感觉原因有以下几点:1.不利于物理学习思维的培养!2.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培养。3.更不利于教师业务提高和成长。
二、和学生处好“关系”
21世纪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高高在上,师道尊严;而是在业务专长引领学生学习,在生活方面做学生朋友和玩伴!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表现在:1.放下老师的架子,你的目的是传道解惑,在某种层面上是平等的!又是不平等的!2..尊重学生 体现在你要善于在学生面前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了解学生学习和其他方面内容。一句话:沟通很重要。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方面能力不亚于业务能力。
三.教学上循序渐进,降低梯度
泰山虽高,但一般人都可以翻越;悬崖峭壁虽不是很高,但一般人如没有特殊的工具和一定的训练是翻不过去的。也就是说只有不可逾越的台阶,没有不可翻越的高山。所以搭好台阶,降低梯度,在教学中显得很重要。
降低梯度关键在于教师应当切实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同化。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使学生把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目的。为此,要求备课时细致捉摸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跟初中教材曾研究的问题在言语、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找出存在的差别和内在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与指导,使学生顺利的利用新知识来同化旧知识。如讲弹力,在初中阶段只提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也讲了压力的大小,但都没有涉及产生弹力的原因。而高中教材讲弹力,不仅要分析产生的原因,而且要讨论弹力的大小以及他的方向。这就比初中学习的知识抽象,难度也大。那么如何促使知识的同化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在课堂上再现弹簧伸长与压缩的形式,分析弹力产生的弹力原因和方向然后演示其它物体产生形变而产生弹力的现象。目的是利用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最后作微小的形变的试验最终得出物体之间产生弹力的条件。这样的教学方法及过程跟初中教学衔接起来,又满足了高中教学的要求。
四、充分驾驭课堂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提高了。那么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是关键!1.认真备课2.不要忘情于教,更要动情于管!
五、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生中常存在“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所以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是我们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我觉得这里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过分关注解题的特殊方法,应重视解题的一般性问题。一般性的分析方法更便于起广泛的指导作用。
2.重视解题的解前和解后的分析。特别是解后分析,要关注解的合理性,要看模型的运用是否合理,结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
3.讲解习题过程中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不要处理太快,以免学生顾此失彼,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物理思想。
六、及时总结和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总感觉改进的地方很多,如板书、新课的引入、例题的选择、课后小结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做好总结和批注!“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如果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我认为,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自己物理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总结的很片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使自己自己能胜任各个层次的物理教学,做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已经过去,对我来说是紧张忙碌而又收获多多,对于刚进三中的我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于是我积极调整心态,适用学校的一切。本学期我担高一(7)班和高三(11)的物理教学工作,半年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回顾这半年,忙碌而又充实,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也成熟了。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寄望明天工作的更好。
一、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备课、上课、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和他们一起评课,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努力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多挖掘教材,多思索教法,多研究学生。平时上课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顺利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备课深入细致,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请教老教师,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任务。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还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
4、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记忆造成的困难。所以,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需要应用时成功的提取和检索。”
二、处理好个人与同事和学校的关系
教师是学校长盛不衰的人力资源。我认为学是为了用,学为了自己的发展,学也是为学校的发展。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发展,而我个人发展又离不开学校。
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使我了解了现在物理教学的动向和发展趋势。平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不懂得的东西太多,要学习的东西更多。我每天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现实性、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教育是一种爱心的奉献,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教育没有失败只有成功。因为我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一群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生命给予我们的只有一次,既然选择了,就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1.高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2.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3.高中物理学年度教师个人总结
4.高二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5.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6.高二物理个人工作总结
7.高中物理教师年度工作总结3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4班和256班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本学期初我就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经过了一个学期,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如下感想:
一、注意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在教学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
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毕业生,对物理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认识,对于高中物理公式,本人也有一定的见解,高中物理公式不在于如何熟练,而在于怎样运用,做到不丢分。
很多学生在步入高三之际感到非常困惑:明明我所有公式都记得滚瓜烂熟,为什么做题还是没思路,找思路总是慢半拍呢?其实,“熟记公式”离对公式的“熟练掌握”之间还差得很远,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并不理解什么才叫做对公式的熟练掌握,因此才将时间错误的花在了很多其他的地方,而忽略了这一最重要的基础。
我认为熟练掌握公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要明白适用条件。比如库仑定律,只有真空中和点电荷才能使用,否则就会形成错解;第二是要能记住所有的顺反结论,比如平抛中间的水平射程的公式,用高度H和初速度V来表示位移X,但用H、X求V的以及用V、X求H的这两个推论也必须的熟练;第三是能定性使用。举个例子来说,万有引力中的公式错综复杂,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记得滚瓜烂熟,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了解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各个不同的物理量,如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能量等是如何变化的即可。在这些时候如果生搬硬套的去计算反而会事倍功半。
到了高三,各科的复习压力都会陡增,对于理科学生来说,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提升是第一轮复习的最理想状态。如果你觉得你把公式记熟了但成绩和思路还是上不去,不妨按照前文所说的三步试一试,也许等你把所有的公式真正的运用自如了,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成绩早就悄无声息的飞跃了。这些见解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希望对大家也有一定的帮助。
成绩出来了,看看同学们有的欢喜有的忧愁,在这个晚上,抬头看看天空,依然和月考的那个夜晚,星星铺满了天空,然而给人的感觉却不同,那时感觉是轻松的,而现在……
看着这忧伤的风景,忽然明白一切都没有变,变得只是自己罢了。
几乎每次月考都要写月考反思,每次写月考反思都有一种不同的心情,忽然感觉好累不想在继续下去,内心中有一种声音在呐喊:“停住吧,少年你已经够累的了。”而仅存的理智又在提醒我:“坚持下去吧,走上这条路,就不可能回头了。”的确,何必在纠,既然选择了,又何必退缩。
人总要经历些成功和失败,一生中也难免有几天的失意和惆怅,重要的是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并且付出自己的努力去为之奋斗。
从前总把自己看的太强大,总感觉自己要办成一些事,并不用分多大力气,直到现在才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是身处在一个环境中的人,慢慢发觉了大家其实都在努力,而且谁也不比谁活的更容易些,只是面对生活的心态不同罢了。
换一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也许阴雨连绵也是美丽的。
有爱就有恨,有盛就有衰。因为有这些才有千古风云,激荡回响。才有荣辱兴衰,可歌可泣的历史。
1.水平方向速度:Vx=V0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0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强调: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
(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2
向心加速度的关系:a=2ra=v2/ra=42r/T2
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式:W=FL
牛顿第二定律:F=ma
曲线运动的线速度:v=s/t
曲线运动的角速度:=/t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v=r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f=1
功率的计算式:P=W/t
动能定理:W=mvt2/2-mv02/2
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
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q/r2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电势差的定义式:U=W/q
欧姆定律:I=U/R
电功率的计算:P=UI
焦耳定律:Q=I2Rt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F/IL
安培力的计算式:F=BIL
洛伦兹力的计算式:f=qv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ф/t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
>>>返回目录
高二物理的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高二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返回目录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力学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直线运动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例: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2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自由落体运动
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牛顿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a.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d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b.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c.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a.数学表达式:a=F合/m;
b.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c.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d.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线运动的特点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抛运动
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具有等时性;
3.求解方法:分别研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二分运动,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和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
3.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1)v=2πr/T;
(2) 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3)特点:①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②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4)计算公式:F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向= v2/r=ω2r
开普勒三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说明:在中学间段,若无特殊说明,一般都把行星的运动轨迹认为是圆;
2.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公式:R3/T2=K;
说明:
(1)R表示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K是常数,其大小之与太阳有关;
(2)当把行星的轨迹视为圆时,R表示愿的半径;
(3)该公式亦适用与其它天体,如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1.计算公式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 万有引力常量
M1: 物体1的质量
M2: 物体2的质量
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G近似地等于
6.67×10^-11 N·m^2/kg^2(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2.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1)应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周期公式;
(2)应用在地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3)如果要求密度,则用:m=ρV,V=4πR3/3
机械能
功
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θ, 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动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3)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 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否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3)恰当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电场
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Q1Q2/r2 (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电场
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
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电场强度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E是电场强度;F是电场力;q是试探电荷;
2.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3.该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
电场的叠加
在空间若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
解题方法:分别作出表示这几个点电荷在该点场强的有向线段,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场强;
电场线
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特性而人为假设的线。
1.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
2.电场线的形状: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G:\\用锯木屑观测电场线.DAT
(1)只有一个正电荷: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于无穷远;
(2)只有一个负电荷:起于无穷远,终于负电荷;
(3)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起于正电荷终于负电荷;
3.电场线的作用:
(1)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则电场强(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则电场弱(电场强度小);
(2)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3)电场线的特点:
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
同一电场中的电场线不相交;
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的大小、方向处处相同的电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且分布均匀。
1.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等间距的平行线;
2.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是匀强电场;
电势差
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WAB与电荷量q的比值叫电势差,又名电压。
1.定义式:UAB=WAB/q;
2.电场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3.电势差又命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
电场和功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 φA -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时,电场力要作功,则两点电势差不为零,就不是等势面;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
原因:电荷从一电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5.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6.等势面的画法:相另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间的关系
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的距离的乘积。
1.数学表达式:U=Ed;
2.该公式的使适用条件:仅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3.d:两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电容器
储存电荷(电场能)的装置。
1.结构: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导体组成;
2.最常见的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
电容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电容器量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用“C”来表示。
1.定义式:C=Q/U;
2.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法拉 简称:法,用F表示
4.电容器的电容是电容器的属性,与Q、U无关;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其中d为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又称板间距;k是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s表示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1.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压;
2.当电容器未与电路相连通时电容器两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带电粒子的加速
1.条件: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和场强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动能定理:电场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Uq=1/2mvt2-1/2mv02;
3.推论:当初速度为零时,Uq=1/2mvt2;
4.使带电粒子速度变大的电场又名加速电场;
恒定电流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uA;
(4)1A=103mA=106uA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用Ω表示; 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闭合电路
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内+U外;U外=RI;E=(R+r)I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半导体
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导体
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磁场
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
在磁场中画一条有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中每点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安培定则
1.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的磁感线: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上磁感线的方向;
3.通电螺旋管的磁场: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让弯曲的四指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
地磁场
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B=F/IL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 T, 1T=1N/A。m
安培力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磁场和电流
1.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2.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3.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4.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磁性材料
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返回目录
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成绩
1.掌握物理难点
高中物理考试考察的就是你在课本上所学的多个知识点,和平常所做的课后习题,大部分就是数值变一下,换汤不换药,学好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能轻松的获得高分,那么高中物理到底哪里难呐,高三网小编表示,动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高中物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中在动力学方面出的题目也非常多,所以动力学被很多同学认为是物理最难的部分。就要掌握好每一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熟练掌握每一个动力学公式。熟练掌握每一个公式之后,还要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真正的掌握动力学。
2.掌握基础知识
其实高中物理并没有像各位同学想象的那么难,高中物理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但是知识点数量比较少,像加速度等其它平时摸不到的东西,比较抽象,所以不易弄懂。这就需要大家对基础知识不断的去复习,但是高中物理总的知识点数量却是比较少,所以只要自己一个个地去攻克,学好高中物理还是很简单的。高三网小编表示,我们要找到一个比较高效的复习基础知识的工具,那就是知识结构图。大家可以把一本书的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给画到一张图上,这样的话方面快速高效复习基础知识。
>>>返回目录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一、高中物理的学习上要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
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要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物理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高中物理的学习笔记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第一、要弄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只有对概念了解熟悉,认知清楚后,方能对你所学习的物理模型掌握透彻。才能悟出知识点深邃的内在。
第二、学会画图,因为高中物理讲述的是很多物理模型的过程。如果你能把复杂的过程图形化,你就能懂得高中物理看似复杂,其实脉路很清晰的知识聚集过程。学懂物理模型,将一个个解题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新题目中去。
第三、学会用数学图像去理解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的很多知识点运用了数学的图像去讲解难懂的物理概念。充分运用二元一次图像的属性去理解物理知识,会感觉理解起来轻松很多。
第四、逐步的受力分析,切记想当然。高中物理的很多物理量讲究矢量的概念。注重大小和方向。要把牛顿第二定律学习深入进去,才能为后面复杂的电磁学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1、高中物理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2、高中物理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3.高考物理一定要认真审题,从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关键词句。高考物理审题一定全面仔细。很多考生在审题时直接去看问题,往往忽视了前提。
减少学科思维转换中的干扰。答理科综合的卷子时要按前后顺序,先答一卷,再答二卷,先答完一个学科,再答另一个学科。理综每道选择题都是6分,分量很重。于是有的考生过分紧张,在选择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没有时间去解答第二卷了。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4.解答高考物理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述答案。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式、学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路。
5.要化综合为单科。现在的跨学科试题多数是拼盘结构,针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问题,给出一段背景资料,分几个小问来提问,不要害怕这样的题目。
6.高考物理计算题需要注意的两点。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列公式,然后进行必要的文字运算,最后才往里代数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一、质点的运动
(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 ,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磁场 1.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2.F比I l是场强,φ等B S 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BIL安培力,相互垂直要注意。 4.洛仑兹力安培力,力往左甩别忘记。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磁生电,磁通变化是条件。回路闭合有电流,回路断开是电源。感应电动势大小,磁通变化率知晓。 2.楞次定律定方向,阻碍变化是关键。导体切割磁感线,右手定则更方便。 3.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 向。 交流电 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平行面计时是余弦。 2.NBSω是最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3.变压器供交流用,恒定电流不能用。 理想变压器,初级U I值,次级U I值,相等是原理。 电压之比值,正比匝数比;电流之比值,反比匝数比。 运用变压比,若求某匝数,化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远距输电用,升压降流送,否则耗损大,用户后降压。 气态方程 研究气体定质量,确定状态找参量。绝对温度用大T,体积就是容积量。 压强分析封闭物,牛顿定律帮你忙。状态参量要找准,PV比T是恒量。 热力学定律 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机械振动 1.简谐振动要牢记,O为起点算位移,回复力的方向指,始终向平衡位置,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极。 2.O点对称别忘记,振动强弱是振幅,振动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单摆周期l比g,再开方根乘2p,秒摆周期为2秒,摆长约等长1米。 到质心摆长行,单摆具有等时性。 3.振动图像描方向,从底往顶是向上,从顶往底是下向;振动图像描位移,顶点底点大位移,正负符号方向指。篇18: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19: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