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犹如烦恼时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回响,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爱犹如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的母亲亦是如此。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妈妈包的饺子,那如冰雪般晶莹剔透的外皮,润滑多汁的馅,咬一口,那滋味真让人回味无穷。妈妈知道我喜欢吃她包的饺子,于是每个星期都要为我包一回饺子。
记得在我七岁,生了一场病,我连续高烧不退,在病魔的折磨下我苦不堪言,面容憔悴,十分虚弱。我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妈妈坐在床边焦急地看着我,一会用手摸摸我的头,一会又把热腾腾的饺子递上来问我是否要吃;一会去问问医生还有多长时间能好,一会儿到商场给我买零食。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我终于康复了,但妈妈却消瘦了许多。
当然,妈妈不仅在生活上照顾我,对我的学习更是严格要求。妈妈很注重培养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以前我考试或写作业时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常常因粗心而看错题。妈妈发现了之后,每晚都会做在我身旁细心地给我检查,纠正。后来在妈妈的谆谆教导下,我变得细心了许多。
妈妈是伟大的,是她养育了我,教导我学习,教我如何为人处世。此刻,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慈爱的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穿针引线。可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又何止这些呢?谁说路边的小草充满绿意,就能报答太阳的光辉?
妈妈呀,你是那辛勤付出、为我播撒温暖的太阳,而我就是那路边普通的小草。
初一学生母爱作文散文4
打开记忆的门,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许多事,记忆已不太真切,就像沉在相册中那泛黄的相片-星星点点,已不必在意。但有件事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至今还记忆犹新。
闷热烦躁的夏季,枝头的蝉在不知好歹地苟延残喘着,妈妈那熟悉枯燥而又让人厌烦的唠叨声,仍然是依旧不变:“好好看书去……有风……不能穿的太薄……”我感到窒息。“关你什么事,讨厌…….”我甩门而去。死寂般的沉静,让我感到格外的轻松。而沉重的关门声还在死死地扪着我的耳膜,又让我感到一种莫明的烦闷与心痛。
在同学家我玩得很晚。路灯拉长了我微胖的身影,显得那么孤单。在路灯的周围,许多不知名的虫子和蛾子杂乱无章地飞舞着,给本来就很烦躁的夏季增添了更多的苦恼。
“妈妈在干什么?她还在生我的气吗?”我不由自主得加快了回家的路。我打开了门,屋里一片昏暗。我依稀看到沙发上妈妈蜷缩的身影以及从妈妈身上滑落下来的毛衣。我轻轻走过去,慢慢地捧起那件熟悉的毛衣,这不是妈妈时常熬夜并不断给我量身的那件红色毛衣吗?我顿时无语不尽潸然泪下。妈妈啊!现在还是夏天啊!我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那根长长的针,慢慢举过头顶,在窗外余光的照射下发出熠熠的光,显得格外刺眼,像一支利剑刺破炎热的夏夜刺破我幼稚的心。我不由自主地转过身,餐桌上是妈妈已经准备好的饭菜。在我常坐的桌子边上有一锥鱼刺,妈妈吃过饭了?我半信半疑地走了过去,在其中一个盘子里,是全部被抽出刺得鱼肉。我顿时惊呆了,这就是妈妈的依旧不变。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打在毛衣上,将手染成了暗红色,滴在地板上,溅起了深褐色的花。
此刻,妈妈的眉头轻锁着,锁出一道忧伤,一道沧桑,与一道道善良和美丽的沟壑。我轻轻地抚平妈妈轻锁的眉心,抚平妈妈睡梦中的委屈和不安。妈!对不起!我转过脸,透过朦胧的视线,窗外的一排排灯在夜色中开放着晶莹的花,照亮着行走的人们,照亮着我的人生,我未来的路。那是永不熄灭的灯,为了我的爱,永不熄灭。
“世上只有妈妈好。”人们都说:“母爱像六月里的一丝阳光,给你温暖,母爱是风雨中的避风港,给你安全,母爱是你人生中的明灯,指引你的前途。在我的人生中最难忘得就是上一次。”
星期一,天气晴朗。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天上的乌云越积越厚,几乎可以碰到地。地上也盖上了一层灰色的被子。突然豆子般的雨珠从天上落下,教师的玻璃也开启了交响曲,“咚咚”同学们像关在笼子里九九八十一天的小鸟迫不及待的扑向家长。有的同学结伴走,有的同学家长来接,还有的同学单独走。今天爸爸在外地出差,妈妈发高烧不能来接我,我心急如焚,在教室走廊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地说:“怎么办?“随着时间的浙流,学校里的人所剩无几我坐在教室里,目光冰冷。这时,妈妈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激动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在回家的路上,有几行泪流过我的脸颊,这不是雨水,是泪。
以后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好报答父母,做父母的骄傲。
妈妈,对不起,想起那件事我就惭愧。
上个月的星期五,妈妈让我背单词,我不想背。妈妈说:“背不会就别想睡觉!”
我想:“我就不好好背,反正10点也会让我睡觉,我才不害怕呢。”9时45分了,妈妈进来问我背完了没有,说着从我手中接过书让我背,没想到我连第一个就卡壳了。妈妈气得直骂我,我撅起了嘴,还狠狠的瞪了妈妈一眼,正巧被妈妈看着了。妈妈走过来说:“你翅膀硬了,还会瞪妈妈了,”边说边用力拧了一下我的脸。我哭了,妈妈扔下书也出去了。
过了一会,我听到了一阵哭泣声,我猫着腰,把头探出房间看了看,呀!妈妈怎么哭了。我突然感到极大的自责。妈妈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却不领情。我赶紧走到妈妈的身边,抱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对不起,刚才是我错了。”妈妈抬起头说::“妈妈也不好对你太严了,可是不好好学习长大怎么能有出息呢?”我点点头暗暗下决心:“妈妈我一定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德三春辉。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件无价之宝时刻伴随我们。它像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们的心田;它像温柔的阳光,给我们前进的力量;它像五彩的雨伞,为我们遮风避雨,它就是伟大的母爱!
母亲,我的生命来自您,含辛茹苦,风霜雪雨的交织中有您不倦的身影;母亲,我的快乐来自您,始终如一,锅碗瓢盆的交响里有您亲切的叮咛。
母亲的笑容,是世间温暖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难岁月里留下的伤痕,而母亲的爱在这世间里充满天地。
母爱无私的爱值得我们尊重,母亲的宽容需要我们的尊重,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辛苦劳动更应当值得我们的尊重!请打开双臂,拥抱我们的母亲吧!
母爱是伟大的,它如清风般给人以舒畅的心情,实验室如阳光般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从小到大伴我成长的,就是这浓浓物母爱。
记得小时候,妈妈为我付出了许多,如:妈妈生病发烧了,但我要学毛笔字,她只好忍着病痛冒雨前往;妈妈为了让我吃到新鲜而又健康的西红柿,天天不顾烈日当空或刮风下雨,都要到平台上去看一看或浇浇水,直到让我吃到健康、新鲜的西红柿才满足地笑一笑。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妈妈有一次在烈日下去交费用后,买药给我吃足足花了几个小时,回家后不懂事的我又让她给我做吃的说饿死了,我那疲倦的母亲又拖着沉重的脚步到厨房里去做饼给我,而我却在空调房里看电视。当母亲完饼,一步步又过来把饼端给我时,我才感到一阵羞愧。妈妈笑了笑,一头倒在床上说:“快吃吧,别烫了。”我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手中热腾腾的饼,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虽然在空调房里但我感觉身边热腾腾的,像有什么笼罩着我。
噢,母亲,如此温暖,如此美好。
母爱,仿佛一杯纯净的水。水是透明的,就像母亲那没有杂色的爱;水是淡淡的,就好像母亲那平凡甚至有些琐碎的爱。但,当你去细细品尝时,你会发现水是甜的,是滋润的,这不正像那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吗?
然而,正因为母爱似水一样常伴我们的生活,因此,我总是很难品味到它的甘甜。只有你细心地去体会,去感受时,你才会知道,这份亲情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这成长的岁月里,母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的成长。在我的记忆的深处,有一件事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平凡和伟大。记得三年级一天放学时,天上突然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寒风涩涩地吹着,夹杂着雪花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我站在校门口的小卖部前等着妈妈来接我。路上的行人都迈着匆忙的脚步,仿佛都想回到自已温暖的家。我在风雪中等着妈妈来接我。就在此时,风雪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妈妈骑着摩托车来接我了,我奇怪的问妈妈今天为什么没有开车来接我呀!妈妈对我说:“车子出了点问题,送去修理了,为了不耽误你放学,只好骑摩托车来接你了。”此时,天上不停飘下来的雪越来越急了,风也越吹越大,虽然我心里觉得骑摩托车回家肯定会很冷,但看到妈妈被风吹红的脸颊,我也没有说什么了,将衣领上的拉链向上拉了拉。“在外面等得手冷了吧,快把手套戴上吧。”说完,妈妈摘下了手套递给了我,或许是在外面站了太长时间的缘故吧,我毫不犹豫地将手插进了那副还带有妈妈体温的手套,顿时感到一股暖流弥漫了我的全身,我感到天气也没那么冷了。一路上,我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背上,寒风在耳边呼呼地吹着,而此时妈妈的身上已经沾满了雪花,即便如此,妈妈还不停地问:“儿子,冷不冷呀?一会儿就到家了。”到家下车后我才发现,此刻的妈妈头发中夹杂着许多雪花,脸也被风吹的红彤彤的,因为妈妈把手套让给了我,一路骑来手已经冻得像两根胡萝卜一样,看到这些,我的心中不禁感到一怔。心想:“这不就是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吗?”我一把抓起妈妈那冻得通红的手,轻轻掸去妈妈发间冰凉的雪花,妈妈欣慰地笑道:“儿子长大了……”我牵着妈妈的手,一起向家走去……
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就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母爱如水,悄无声息地滋润了我的心田。
冬-初一学生散文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一天天变得寒冷了,冬。由于大风降温这几天天气格外的寒冷。清晨,睡眼惺忪的我迷迷糊糊地走在上学的路上,更觉寒冷。不时刮来的阵阵寒风,吹透了我那厚厚的寒衣,使我感到皮肤冰凉,不怕见笑清鼻涕都控制不住地流了出来。
随着天气的变化,我发现身边的一切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随着寒风的到来,原本茂盛的树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昆玉河里不停流淌的河水,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结了厚厚的冰层。
为了躲避这突来的'严寒,原本冷清的火锅城里热气腾腾,人们合家欢聚在这里,品尝着美酒佳肴,以御严寒。
各大商店里的冬令商品专卖柜前,人山人海。羽绒服、电热毯、电暖炉等御寒物品被抢购一空。
大街上,匆匆行走的人们都蜷缩着身子,似乎都比平时矮了一截。
就连平时喧闹的大街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只见路边一个小女孩儿身穿一件深棕色的长毛绒大衣,头顶高高的米色螺旋帽,戴着四指并拢的“手闷子”,真像一只小棕熊。她边走边说:“真冷啊!真冷啊!”小女孩儿口中呼出的哈气清晰可见。
虽然冬天令人瑟瑟发抖,虽然冬天令人不得不穿起厚重的衣服来御寒,但我仍很喜欢它。
因为大自然中的四季就好像人的一生一样,大自然因为有了四季才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人生因为有了欢笑、痛苦、顺利、坎坷,才变得更加绚丽。
我喜欢寒冷的冬天,我喜欢每一个多彩的季节。
秋-初一学生散文
我喜欢秋,又不喜欢。喜欢它,是因为风变透凉了,天变清澈了;不喜欢它,是因为在这个寂寞的季节里,心里不禁感到一丝凄凉。
漫步在秋天的杨树林里,看大树一次次地送走自己的孩子,寻觅那一点点的温暖与感动。走到田野中,看到一片丰收的热闹景象,好像为自己凄凉的心找了一个借口,使它不再凄凉。鱼儿最后一次跳出水面,带走它们对这个季节的回忆与眷恋。大雁还是以我们熟悉的“人字形”和“一字形”飞向南方那个属于它们的地方。北方的秋,真的来了。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带着青涩的笑容拥入大地的怀抱。秋天的雨,凉凉的,冰冰的,落在脸上的感觉凉爽中带有一丝寒意。
秋,没有春天的青春与活力,没有夏天的热情与奔放,没有冬天的天真与纯洁,但它特有的忧郁之情却让很多古今诗人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秋天抒发了自己忧愁的心情。李白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杜牧的......”
秋天是一个幽静潇洒的季节,丰收的果实让人喜悦,连绵的秋雨让人心动,纷飞的落叶让人回味……知了声消失了,取之而来的农民伯伯的欢声笑语;繁密的'树叶不见了,取之而来的是身体枯黄却依然挺拔的枯树;绿色的草坪不见了,但取之而来的是那正在孕育新一代生命的雄厚大地。
我坐在弥漫着秋的气息的窗前,欣赏着窗外的秋景,心中早已没有了那繁杂的世俗,眼睛也不再泛起涟漪,只想静静地寻觅秋天的踪迹。
树叶沙沙地落下来了,路旁的野菊花争相绽放它们的美丽,大雁飞向南方,小草掩盖起它的翠绿……
让我们荡起青春的双桨,快乐地驶向前方,寻觅人生的踪迹!
初一学生作文:母爱与我相伴
母爱,像一缕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让你倍感温暖;母爱,像纷飞的雪花,入手即化,需要你加倍珍惜;母爱,像深埋的宝石,深藏不露,等待你来挖掘她的美丽。我愿与母爱相伴一生。
唐朝诗人孟郊说的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用终生都报答不完。
小时候我特别爱吃肉,虽然爱吃,但专挑瘦肉吃,对那肥肉,绝对是瞧都不瞧一眼。那天在餐桌上,妈妈从棕色的汤中夹了块瘦肉,把它放到了盛土豆丝的盘子边沿,等待我来将它“干”掉。她又在汤汁里夹了一把,这次,夹到的`却是一块我不爱吃的肥肉。妈妈没有一丝半毫的考虑,直接把那块肉送进嘴里,吞下肚中,妈妈吃的却是块肥肉!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得那样真切,似乎是妈妈很早就想好了似的,一切都那么自然。
母爱,在我身边,宁肯自己吃下肥肉,也不要孩子去吃肥腻腻的肉。她陪伴着我,相伴与我。
上了初中,有次我在学校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妈妈对我说:“把衣服脱了,换件新的,放到水盆里,一会儿我去洗。”说完,便忙活起来。晚上,妈妈帮我洗衣服,我跑过去,对妈妈说:“我也来试试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妈妈答应了我。我的手一伸进水盆中,马上感觉到了一股冰凉刺骨的感觉。我的手条件反射般抽了出来,妈妈却说:“不会洗吧?还是我来吧!”于是,妈妈没有犹豫,直接把手伸进了水中。我想:妈妈的手一定很冰吧!这时,我的心酸酸的,一下子跑开了。
母爱,在我身边,宁肯自己收苦,也不能让孩子受苦受冻。她陪伴着我,相伴与我。
母爱,像一束柔柔的光,照亮我们的心灵;母爱像一杯热热的奶茶,温暖着我们的心脾;母爱更像一支无言的歌,把伟大传承。
妈妈在生活中无微不致地关怀我,每次想起来都令我激动不已。是啊,母爱如水!母爱如歌!母爱与我们一生相伴!
这里要说的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的一些表现,但我首先须交代一下我母亲的职业。
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她对自己的职业是满意的,甚至可以说热爱。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她喜欢和她的学生在一起;喜欢听他们那半生不熟的声音是怎样在她日复一日的训练之中成熟、漂亮起来;喜欢那些经她培养考上国内最高音乐学府的学生假期里面回来看望她;喜欢收到学生们的各种贺卡。当然,我母亲有时候也喜欢对学生发脾气。用我母亲的话说,她发脾气一般是由于他们练声时和处理一首歌时的“不认真”、“笨”。不过在我看来,我母亲对学生发脾气稍显那么点儿煞有介事。
我不曾得见我母亲在课堂上教学,有时候我能看见她在家中为学生上课。学生站着练唱,我母亲坐在钢琴前伴奏。当她对学生不满意时就开始发脾气。当她发脾气时就加大手下的力量,钢琴骤然间轰鸣起来,一下子就盖过了学生的嗓音。奇怪的是我从未被我母亲的这种“脾气”吓着过,只越发觉得她在这时不像教授,反倒更似一个坐在钢琴前随意使性子的孩童。这又何必呢,我暗笑着想。今非昔比,现在的年轻人谁会真在意你的脾气?但我观察我母亲的学生,他们还是惧怕他们这位徐老师(我母亲姓徐)。他们知道这正是徐老师在传授技艺时没有保留没有私心的一种忘我表现,他们服她。可是我母亲退休了。
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过,让我最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她的退休。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挤公共汽车了,你不是常说就怕挤车嘛,又累又乏又耗时间。我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我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连接了她和教室和学生之间的所有活动,她生命的很多时光是在公共汽车上度过的。当然,公共汽车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我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车经验。
有时候我和我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去。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试想,对于一位年过60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我的确亲眼见过我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我母亲便会让过车头,贴车身极近地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我机灵。
她这种情态让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我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我被我母亲率领着上车。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我母亲在汽车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比方说,当她能够幸运地同时占住两个座位,而我又离它比较远时,她总是不顾近处站立的乘客的白眼,坚定不移地叫着我的小名要我去坐;比方说,当有一次我因高烧几天不退乘公共汽车去医院时,我母亲在车上竟然还动员乘客给我让座。但那次她的“动员”没有奏效,坐着的乘客并没有因我母亲声明我是个病人就给我让座。不错,我因发烧的确有点红头涨脸,但这也可能被人看成是红光满面。人们为什么要给一个年轻力壮而又红光满面的人让座呢?那时我站着,脸更红了,心中恼火着我母亲的“多事”,并由近而远地回忆着我母亲在汽车上下的种种表现。当车子渐空,已有许多空位可供我坐时,我仍赌气似的站着,仿佛就因为我母亲太看重座位,我便愈要对空座位显出些不屑。
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练就的上车法,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我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不必这样,万一她被车剐倒了呢,万一她在奔跑中扭了腿脚呢?我知道我这提醒的无用,因为下一次我母亲照旧。每逢这时我便有意离我母亲远远的,在汽车上我故意不和她站在(或坐在)一起。我遥望着我的母亲,看她在找到一个座位之后是那么的心满意足。我母亲也遥望着我,她张张嘴显然又要提醒我眼观六路留神座位,但我那拒绝的'表情又让她生出些许胆怯。我遥望着我的母亲,遥望她面对我时的“胆怯”,忽然觉得我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我母亲就总是拥挤在各种各样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 ...拥挤着别人也被别人拥挤: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豆腐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的队伍... ...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月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我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着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
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的一部分。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且由此还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在长长的队伍里,拥挤在嘈杂的人群里等待各种食品、日用品一样。
不久之后,我母亲同时受聘于两所大学继续教授声乐。她显得很兴奋,因为她又可以和学生们在一起了,又可以敲着琴键对她的学生发脾气了,她也可以继续她的挤车运动了。我不想再指责我母亲自造的这种惊险,我知道有句老话叫做“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可是,对于挤公共汽车的“爱好”,难道真能说是我母亲的秉性吗?
我小时候多病,身体瘦弱。那时,农村缺医少药,人们没有健康方面的知识。我母亲总认为,我体弱多病,是没有得到菩萨的保佑。因此,她要带发修行,信奉菩萨。她用一篮子鸡蛋,向一个算命先生换回来一尊佛像,放在房间里供着,每天早晚三叩九拜。母亲不识字,不会念经,她拜佛时,口里念的永远只有一句话:菩萨保佑我儿。
她听说信佛的人不能吃荤,便毫不犹豫开始吃斋。那时虽然贫穷,买不起肉吃,但父亲常常会弄些鱼虾和野物回来,给大家解解馋,补充一些营养。母亲自从决心吃斋后,就绝不再沾荤腥。但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一点也没有减轻,极度缺乏营养的母亲,虚弱不堪。父亲担心她的身子,劝她开斋,她拒绝了。村里有人建议她吃花斋。所谓花斋,就是只在每月的某几天吃斋,其余时间可以吃荤。母亲觉得吃花斋心不诚,也拒绝了。这时候,对儿子深深的母爱,已化作了一种巨大的信念,母亲就凭这种信念支撑着,一天天熬着艰难的日子。
母亲吃斋后,再也不杀生。以往,父亲把鱼虾弄回来后,都是母亲收拾,后来父亲就只得自己动手了。母亲不但自己不杀生,别人杀生她也不敢看。我几次看见,母亲遇到别人杀鸡时,她赶紧扭过头去,口里不断念着阿弥陀佛。
也许是一种巧合吧,母亲吃斋后,有段时间,我还真的很少生病,身体好多了。母亲当然要把这种变化归功于菩萨,拜佛时,她便多了一句话:菩萨大恩大德。
可过了一阵子,我又大病了一场。拖了很长时间,病虽然好了,我的身体却更加虚弱。村里老人们便对母亲说,要用老母鸡汤给我补身子。母亲马上准备给我煨老母鸡汤。可这时父亲出远门上水利去了,没人杀鸡。母亲没办法,只好自己杀。我看了她杀鸡的整个过程:她把鸡从笼里抓出来,拿在手上左看右看,她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然后蹲下身去,一手抓着鸡腿,一手捏着鸡头,不断划圈,一边划动,口里一边念念有词:鸡呀鸡呀,你不怪,你是阳世三界一碗菜,今年去了明年早些来。念完这些,又念阿弥陀佛。念着念着,母亲泪流满面。
直到把鸡汤端给我吃时,母亲的眼里仍然饱含泪水。谁能知道,信了佛又吃长斋的母亲,亲手把一只活鸡杀死煨汤,她的内心该是受着多么大的煎熬!可为了她的儿子,她甘心情愿地让自己的心,穿行于红尘和净土,忍受难以忍受的折磨和痛苦。这是因为,在母亲的心里,儿子就是她的天,她的神,她的世界,她的一切一切。
这就是母爱,是我无法用任何词语去形容和赞美的母爱!
“西子,过来给妈纫线,妈纫了几回都没纫进去。”一大早,母亲就叫着我的小名帮她穿针引线。
母亲端坐在阳台上的木凳上,双膝上平铺着一条裤子。我接过针线,轻而易举就将线头从细小的针眼穿过。母亲接过纫好的针线,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略显沮丧地说:“老了,戴上老花镜也纫不好线了!”
看到母亲有些低落的情绪,我赶紧安慰母亲:“妈,看不清就别做针线活儿了,好衣服都穿不过来,你都缝缝补补一辈子了,也该好好歇歇了。”
母亲长舒一口气,接着说:“妈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这旧衣服扔了多可惜,缝缝补补不费事,还能接着穿。”说着,母亲低头熟练地缝了起来。这幕场景,已经在我眼前重复了三十多年。看到母亲头上的银发日渐增多,脸庞上布满了岁月的印记,曾经锐利的眼神已经变成老花眼,我的.内心已不能平静,不得不感叹:岁月无情,母亲真的老了!
在我幼年的记忆当中,母亲一直爱做针线活儿,并乐此不疲。我的童年和许多顽皮好动的男孩一样,经常在外疯跑疯玩,喜欢爬树上墙,追逐打闹。衣服裤子总是被我穿得又脏又破,往往不是丢个扣子就是磨个破洞,要么就是裤裆开线。一向较为严厉的父亲每次见到我衣衫不整就会大声训斥,吓得我畏畏缩缩不敢进家。母亲虽是文盲,但却很开明,常在父亲面前为我开脱:“男孩就要调皮一点,你小时候不也一样吗?”母亲的一席反问总会令父亲哑口无言,怒气顿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我的“野性”。多少个深夜,待我上床睡觉后,母亲才会拿出针线,在灯下为我缝补衣裤。不论头天衣服有多破,第二天,我总能穿上缝补的严丝合缝的衣服。
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家里的一切开销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和母亲四处打零工。我和哥哥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搭上“班车”添置些新衣服。为了节省开销,父母很少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父母身上的衣服都会经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光荣史。母亲以自己娴熟的针线活儿手艺,把家里的衣服缝补拾掇的完好无缺。不仅如此,一家四口,夏天穿的单布鞋,冬天穿的厚棉鞋全部出自母亲的巧手。特别是厚棉鞋,手工制作费时又费力,光是纳鞋底、剪鞋帮就有许多工序步骤,极其繁琐。为了做出结实耐穿,暖和合脚的棉布鞋,母亲把父亲从井下带上来的报废的旧皮带,根据脚型肥瘦和大小裁剪出合适的鞋底,将四五层白布重叠,与鞋底对应剪下,用浆糊分层粘牢,然后用针线细细密密的缝合,纳出松软舒适的底衬。鞋帮的制作则要严格根据脚背的高低和脚踝的两侧曲线进行放样下料,其制作过程同样繁琐。在填充棉花过程中,更加考验母亲对填充量和棉花分布的掌握尺度。一双棉鞋,一般要经过五六个夜晚才能成型。母亲做出的单布鞋轻便,棉布鞋厚实,就这样,哥哥穿过的布鞋,我再接着穿,直到我的脚穿不进去为止,布鞋依然十分结实。至今,家里依然保存着几双较为崭新的布鞋,可以当做拖鞋在屋里穿,时常会勾起我们对那个艰苦年月的回忆,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母亲于缝缝补补中,在我和哥哥的幼年时期就培养了我们哥俩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让我们受益终生,并且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代代相传。
后来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了,日子红火了,母亲除了照例白天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夜晚又多了一个差事——打毛衣、织毛裤。不仅给自己家人打,还帮着给亲戚邻居打,而且对外人分文不取。母亲似乎天生对针线活儿有着独到的天分,对毛衣的各种织法、走线、挑线,母亲都总结出了一套要领。邻居中,老的、少的,经常登门向母亲讨教毛衣毛裤的织法技巧。讨教者不管是左邻右舍、还是生人熟人,母亲都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法传授给别人。正因如此,母亲在左邻右舍中的口碑极好,一致评价母亲热情诚恳、慷慨大度。母亲厚道待人,乐于助人,无形当中教育我和哥哥深谙乐施于人,自然就会收获快乐的道理。
母亲的一双巧手一辈子也闲不下来,她时常叹息,自己的针线活老手艺快要失传了。我知道,母亲的叹息不无道理。现在,社会发展进步如此之快,各式新款服装物美价廉,各种运动鞋、休闲鞋、皮鞋应有尽有,衣服还没等穿破,追赶潮流的人们就早早将旧服装丢弃,鞋就更不用劳神费力自己动手做了,机器编织毛衣也早已取代了人工打毛衣的时代,年轻人似乎不需要掌握针线活儿手艺了。可母亲依然对针线活情有独钟,这不,我和哥哥两家的孩子从出生以后一直到六岁入学,身上穿的棉袄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母亲总是骄傲的说,自己给两家孙女缝的棉袄用的全部是河南老家自己种的上等棉花。母亲用一件件亲手缝制的棉袄将“隔辈亲”这份爱体现的情真意切,入骨入髓。
深受母亲的影响,我自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针线活。井下工作穿的工作服每每掉个扣子、开条线、磨个洞,我都习惯自己亲手缝补,在缝缝补补中,我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谆谆教诲——勤动手、勤持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听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我都不禁想起慈祥辛劳,勤俭持家的母亲。母亲的一针一线,缝的是对儿女风雨冷暖的温情、对儿女劳累奔波的关爱、对儿女他乡漂泊的牵挂。细细密密的一针一线中,足以窥见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裹着小脚的母亲,教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知识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字,这个女子想必应有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位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
“我母亲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看见她的脚,都觉得非常难过。她念过几年私塾。我认识的头3000个字是母亲教会的,那时候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留学,只有我跟母亲住在一起。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母亲一样的旧式妇女,我很佩服,她们受到了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礼教,有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今天讲起来,有人会认为是愚孝,可是假如你抛开这个价值观,这个所谓愚忠愚孝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那么,到了比她年轻一辈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这个坚强的意志,渐渐地没有了,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向另一个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问我,说我母亲除了养育我,除了教我3000个字,还给我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在北大当数学教授的父亲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磊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那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年暑假,请了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对于父亲书架上的许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因为外文基础不够,所以看不懂细节,每次问,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1928年到1945年这17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价值的。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40年后杨振宁这样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字。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略。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当时也许没有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