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15篇渐江高考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江枫①渐老、汀蕙②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引疏砧③,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④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⑤。尽无言,谁会⑥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⑦谁寄?
原文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2]
作品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原文鉴赏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4]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5]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6]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渐》
课题:渐教学目标:
1. 找出中心句,概括本文的主旨。
2. 学习本文化抽象为具象的写法:以常见的生活琐事举例,以寓言故事举例,生动形象的比喻
3. 个性化解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观点,探讨课文对我们的启发作用。
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以及“大人格”、“大人生”的具体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教学板块DD找出中心句,概括本文的主旨。
1. 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概括课文的主旨。
2. 讨论:
⑴作者“渐”为题目,能否换成“变”,为什么?
⑵文末指出的“明达之人”、“大人格”、“大人生”具体指什么样的人?试举例加以说明。
第二教学板块DD写法鉴赏
1. 教师讲解:本文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很具体,主要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 鉴赏写法:
⑴分别找出文中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语句或者段落,说说他们的好处。
⑵分别仿照文中的写法再写一段文字。(仿写段落1、2、4、6段)
第三教学板块DD比较阅读
1、 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2、讨论《匆匆》与《渐》在立意、写法、语言风格上各有何不同之处。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录:
匆 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渐》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宋代:柳永
江枫渐老,汀(tīng)蕙半凋(diāo),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zhēn)、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江枫:江边枫树。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登临,登山临水。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脉(mò)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jǐn)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脉脉:含情不语貌。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谁会:谁能理解。归云:喻归思。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2017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江雪的赏析
2017高考作文素材:江雪的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
作者:佚名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 “伤怀念远”之意。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宋代: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天披青黛,漫山似有离人泪。
雁落横秋,河畔金柳画斜阳。
一丝愁绪,几抹悲凉,日落黄昏晓。温一壶酒,在冬日的黄昏里,把心事付诸瑶琴,唱弹一曲渐黄昏,千丝万缕,点滴凄凉意。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冬日里的黄昏。当日渐黄昏的时候,家门前的茶馆人来人往。夕阳落在茶馆的角落暗香浮动,稀薄的空气被染上一层素淡的温煦,多少有些月黄昏的味道。被照到的那块土地,无数飞舞的莹尘羽化成了天边几抹微红的霞光。人们尽兴地攀谈流动在了那些年的日光里,浮在湉湉的云朵上,不时落下一场黄昏时的行雨,伴着一年年昏黄的暮色,灌溉了那些年寂寞的角落。活在黄昏里的日子,人的心里潮润的要生根发芽,又怎能觅得那些凄风苦雨的年头里那绵延了好几个月的孤寂。
雨是冬日黄昏里最多时候的伴侣。没有雨的日子,人干燥得几近一堵年久失修的泥墙,抚一把便有大片大片泥石灰纷纷洒落。雨丝渗进青灰色的天空里,斑驳的丫杈小心地收敛起了最后一丝天光,暮色开始四合。即使闭上眼,布满在周围空气中油润润的雨的喘息又怎不让人想起那些行走在江南里的日子?大不了再撑一把红油纸伞,再游走过几条黄昏下的雨路,凭空唱出一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身子就好像虚空了一般,心神被这片雨水打乱。随手衔起几片散在风中讪笑的落叶,羞涩的犹如弥漫在山间的雨雾。于是,在这片暮雨拼凑的世界里再天荒地老一回,心也甘愿。
而人的一生到底又能有几回地老天荒?那些风花雪月里的誓言又有多少人会去坚守?繁华的都市里,人总是劳形于案牍之上,对于本身的生活却只是匆匆的一瞥。整个社会都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好像机器零件上的转轴,只是为着某种程序有序进行着。只是在某个黄昏的时刻,当那些亘古不变的落日循着某种轨迹照耀下来的时候,心便慢慢开始苏醒,从某个起点开始去寻找那些遗失在案牍边上的情感。
当落日渐渐隐没在地平线,当城垣上的爬山虎只剩下枯藤几梭,当房顶的乌瓦淡褪完最后一抹霞光,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只剩下枝叶上的天光憔悴地琐碎着,像是流动在线装古籍上的沙沙声响,把人冻结的心敲成一片一片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那位天涯游子道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时候,黄昏便被染上一层永远也化不去的愁绪与悲凉打磨着失意人的灵魂。是的,黄昏总是人最清醒、也是最落魄的时刻。人原本不是机器,只是这个社会无法容纳人身上最原始,最自然的品质罢了。于是落日黄昏,江南暮雨便成了人心灵最原始的归宿。
渐渐地,我开始习惯这样的黄昏。当冬日里无端地刮起几阵冷风的时候,那种回荡在周围的呜呜声像是山水画里墨色的紬彩。
远近的山脉在天边挂起浓厚的雾霭,即使是那停泊在江面上的乌篷船也缩演成悲伤的一角静静打酣。只是日渐黄昏的和煦化成一幅不老的风景延续在了几方路人坎坷的心上,依旧在日落的时刻朗照。
渐读后感
读《渐》,常感到作者好像在和读者促膝谈心,他的态度谦和,语言娓娓动听,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这种经过深思熟虑而从容地吐露出真情实感的文风,人们在形式上常称之为“随笔”。《渐》正是子恺《缘缘堂随笔》中的一篇至情至性之作。虽然于他当时入世并不深,但他通过佛学信仰上的沉思,彻悟到人生的无常,不免发出第一声悲叹。他对人世歹相:天真烂漫的孩子,变成贪得无厌的*成*人*;如花似玉的少女,变成坐在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顽固衰颓的老头子,都归结为 “造物主”对人的玩弄。而玩弄的方法则是“渐”。他说:“‘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而人却被蒙在鼓里,―点也不察觉,因而堪受这样的折磨。只有少数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他们能识破“渐”的秘密,不受造物主的欺骗,他们能“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那才是“大人格”“大人生”。从意义上看来,这篇散文的思想无疑是很消极的。他这里所说的“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实际上即是佛经上所经常宣扬的“人生如梦”,因而劝人”看破红尘”。所以后来子恺先生自己也曾向朋友承认那篇文章“很消极”。但是从散文写作的艺术来讲,这篇文章确是作者当时至性至情的流露。郁达夫曾盛赞子他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远超出他的画笔之上”,《渐》正是这样的作品。你看它娓娓而谈,诉述着作者对人生的感叹,他把人世比作旅客乘车,有的宁牺牲自己暂时的安乐而让座于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边,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他要求世人都要像这些不抢先的让座乘客那样,在人世做“明达之人”。他的文字是这样朴实无华,感情又是这样坦露无遗,读着这样的作品,真像春夜在灯下倾听谈心,夏日在溪边看流水细语。子恺的散文随着他的经历,有发展,有变化。《渐》是他的散文的起步,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艺术上来看,它可以说是现代散文中“随笔”形式的一种典型之作。从思想上来谈,它是子恺在二十年代出世思想的'代表作。他认为“渐” 的本质是“时间”。他觉得时间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因为空间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广大或无限,我们总可以把握其一端,认定其一点。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不可挽留,只有过去与未来在渺茫之中不绝地相追逐而已。性质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议,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为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举例说明人类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 “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象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的谦让,和平,也未可知。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一个月的决尘忘事,一个月的坐化苦行,换来一个月的份量。
一个月的份量,能说明什么?
它可以准确地告诉我,‘又多长了一个月,又加上了一个月的分量。”人总是渐行渐远,又迷蹿回“宗”。渐行渐远,是越来越远离了世事的尘嚣:迷蹿回宗,是愈洗愈明的生命真谛。
不成风格,便是风格:不是真谛,便是真谛。所以生命的真谛就是没有真谛,但必须存在,存在在不存在的存在。
我们永远别想触到生命的真谛,更无望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可以的,是演绎生命。因为生命是不定的,甚至是扑朔迷离的,光才能在迷雾中穿梭。任何人诳言读懂了生命,那才是诳言。即使是你行将就寝,即使是你天赋英才,即使是你窥得天命,也最多是明白了上天的指命,而不是命运的天释。
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个月里,真正是把自己完全诠释成了自己。每天奔离在教室与食堂宿舍的两旁旧景中,甚至是把坐在旁边的谁都可以寻觅不见。直到明天就可以归家,才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才发现天井中的几株茶花绽得格外绚烂。
才知道桂花的枝芽不断字长,才知道我换得了一个月的份量。我不妄谈生命,我只是我在生命与世事的赌博中,有给生命加了一个月的份量——沉甸甸的份量。
1、①承上启下(1分)。“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1分)“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1分) 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2、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新闻晨报 2003-06-30
从去年南京一考生在高考中独辟蹊径,用文言文体写了《赤兔之死》并获得满分后,今年高考中北京和甘肃等地,又出现了几篇满分的文言作文,而上海也有一考生写出了半文半白的作文。文言文体作文在高考中开始兴起,是利是弊,众说纷纭。文言作文该不该提倡?教育部门对此现象的态度和看法如何?由于南京等地文言作文都得了满分,这是否会给同学这样一个信号:只要写文言作文,物以稀为贵,就能得高分甚至满分,从而使一些挖空心思、钻营应试的学生又多了一个投机取巧的机会,从高一开始就开始准备文言作文,以期在高
考中一举成功呢?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名师名家,他们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
课程标准制定者说:不要盲目追捧和仿效
巢宗祺(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学生喜欢读文言文,并进而尝试用文言文来写作,在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比较稀有,因此受到瞩目、追捧或者质疑,倒也正常。不过,如果认为现在大概要提倡写文言文了,或者认为用文言文写作容易得高分,恐怕就理解错了。有人爱读、爱写文言文,我们没有理由反对,然而面对全体学生,我们绝对不应该提倡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学写文言文。
评阅作文必须根据由多方面要求构成的标准给分,不可能看到文言文就给高分,千万不要误解。可能评阅人当时是受到“要敢于打高分、满分”的舆论和气氛的影响,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并能用文言写作,比较赞赏,于是给了一点“加分”。现在判分时会更成熟更慎重。有人看到文言作文中得到“优厚待遇”的个别例子,以为这是方向,准备花大力气仿效,这可得小心。学写文言文,学习成本不低,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之多,如果学生本人又不太喜欢文言文,只是为了拿高分去啃文言文,那是极其痛苦的事。如果有人打算从高一开始准备文言作文,以待高考一搏。这想得太简单了。学习文言文,要从小开始下工夫,需要大量的积累,需要形成文言的语感,不是知道一点儿文言语法、词语就能写出文言文的。现有的课程设置、当前的就业热点和社会氛围,以及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决定了文言作文“热”---如果真有这种“热”的话---将是非常有限的。
文言作文确实是高考作文中的稀有品,但绝对不会因其“稀有”而硬要给它们打高分,说句玩笑话,便韩愈、柳宗元再世,其作文也未必能得满分、高分,因为如前所说,评分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我们培养学生的总目标不是面向过去,面向古代,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应该站稳脚跟,不要对文言作文盲目追捧和仿效。
阅卷组成员说:内容永远要高于形式
周宏(200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阅卷小组成员):对于高考作文的评判标准,我们主要看学生写作的思想性,有否创新等等,对于用的是何种文体,并不能左右我们的最后评分,这其实可以从今年上海卷中有一同学在作文时采用大量文言句,但并未获高分可窥一斑。对于文言文写作的评判标准,我们是建筑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文章反映出的学生的文言文功底如何;二是用现代文议论文标准来衡量,文章实质内容如何。如今年北京卷《转折》和甘肃省的《吊赋屈原》这两篇文言文作文,我看后认为,无论从文言文写作还是文章的思想性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佳作,获得满分也是理所当然的。对于文言文功底并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涉足进去只会令自己徒增失分。
中学校长说:作文勿走“复古”路
柳泽泉(光明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其实在1999年,我校的一位叫陈成的学生,在写高考作文《回声的启示》时,在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文言文,并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是不提倡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完全采用文言文。
我们一直要求使用现代规范汉语进行交流,这主要就是指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以及书面写作等方面的使用。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文言文,但平时无论是交谈还是写作用的均是白话文,因此在高考作文上我们也提倡用白话文写作。去年《赤兔之死》一文被打满分,我认为起了误导作用。其实我们学好文言文,主要是为了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遗产,并从中吸取文言文精华,与现代汉语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而不是去学习文言文的写作形式。因此,我不赞同高考作文走“复古”路线。
特级教师说:宽容文言作文
黄玉峰(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我认为不能笼统地反对用文言文写作,对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宽容。首先,这里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先得明确同学们写的是不是文言文?在我看来,大多是一些半文半白的语体文,像《三国演义》那种语言,比如那篇《赤兔之死》便是如此。这类文章不过是在白话中多夹了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还不是文言文。这种语言使文章精练,在中文系、历史系的论著写作中经常运用,不能一概排斥。
对于学生的特殊爱好,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不压制,不提倡,要爱护保护其写作积极性。人与人本来就不同,文章风格也允许不同,能写一手语体文,即使文言成份多点也不是坏事。至于高考中可不可以写文言作文,我的观点是应该允许。写作要求中既然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在1000左右”的话,那么,就应该允许他们写文言体,不过必须保证字数这个条件。
[高考作文复古风渐兴 名师名家发表各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