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精选18篇)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精选18篇)】,供你选择借鉴。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一个令千家万户团圆的好日子——春节,它,是这一年之中最让人们快乐的日子。
传说,大年初一时,山中有一只名为“年”的怪兽,在这一天,会从山上下来吃牲畜和人。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竹子爆裂,发出了巨响,惊动了“年”,随即,人们便用这种方式吓跑了年。后来这放鞭炮便成了每年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吃完团圆饭后,便把爆竹高挂,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人们不仅在这天放鞭炮,在过后的十五天里,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这声音呢!
过年,不仅有“放鞭炮”的习俗,还有包饺子的习俗。各地包的饺子都是形态各异,记得,我也在除夕夜包过饺子。那天晚上,闲来无趣,便拿起妈妈刚擀好的饺子皮,开心的包了起来,因为这技术还是不够娴熟,所以包的像一只“小老鼠”。我还在这个饺子里放了一个枣,希望这年鼠年,自己可以过的甜甜美美。
饺子在除夕夜就已经包好了,可却要等到大年初一再吃。但在那一天,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欢乐无比的春节一过,人们便要以新的面貌迎接这一年了。
春节,是晚霞,是岁末的一道风景;春节,是朝霞,预示着红红火火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2
今年我和爸爸返回家乡湖北过年。嘿,别说,真和河南有点不一样。
河南过年会吃烩菜,吃带鱼,吃汤圆儿,吃饺子。可湖北不一样,过年喝鸡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鸡汤象征着“清泰平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和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作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的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吃鸡翅,表示展翅高飞。
再就是白蒿菜了,湖北有些地方会吃炸白蒿去其谐音“百好”,图个好彩头,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白蒿能油炸后食用,貌似是用白蒿,鸡蛋,面粉,水在油锅里炸。
中国人过年最爱讨吉利,湖北人也不例外,除夕夜要贴对联是必须的。孝感人还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天亮时麻雀飞过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叫不是好兆头。除夕之夜,12:00的时候,人们还要做一个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以前的人们很在意过年时不要触犯一些禁忌,比如说,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扫地,否则会把好运扫出门外,不能与人争吵,也不能说脏话,不然新一年的运气会不好,打碎碗背后要说岁岁平安,不能洗衣,因为码头被水神封锁,任何人都不能去动,总之就像仙桃地区的民间歇后语一样,初一拜年,拣好话说。
在除夕夜春晚开始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晚上11:00左右,街上不知哪家哪户带头放起了鞭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上更是闪烁着重重烟花,天空都被照亮了。
反正这次回湖北过年,给了我非常不一样的体验,虽说疫情爆发不可以出去,但还是觉得跟在河南很不一样,有了许多新鲜事儿。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3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我的家乡有非常多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等等,多的我实在数不清了。
春节最热闹的就要属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们起床后总能听到无数的鹅叫声,这些鹅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九买来做年夜饭的。早晨,人们赶着在门口两边贴春联,在门上贴门神,还要把桔子、蒜,绑在一起挂在门顶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着小孩子们就要开始放鞭炮,鞭炮声仿佛唤醒了新的一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没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种必不可少,其一,年年有余一一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工作勤劳一一芹菜预示着来年工作勤劳,寓意着吉祥。饭桌上我们一家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朋友则刚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而那些一年未见面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祝愿着。我们小朋友边点烟花边许愿,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花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饭后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年夜饭,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4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5
在我的家乡,腊八这一天总能喝上一大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就算在寒冬也会感到无比温暖,而这碗我从小喝到大的腊八粥今天我就见到了它是如何诞生的。
将食材一个一个扔进沸腾的锅中,只见锅中的水如猛兽一般一口吞噬了所有食材,让我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但没过一会儿,豆子们便像吃饱了的孩子,拍着圆滚滚的肚子,懒洋洋的躺在沸腾的锅上,那大腹便便,有憨态可掬的样子,十分惹人喜欢。又过了不久,各种豆子轮番上浮,散发出种种让人心旷神怡的香气,一会儿是红豆浮上来,散发出相思之香;一会儿是绿豆浮上来,散发出友谊之情;一会儿是黄豆浮,上来散发出人们美好之愿。种种香味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美味的腊八粥,这么不知不觉中,那提醒我要盛粥的叹息之声又响了起来。
盛上粥仔细一看,豆子们早已肿得不像话,红枣也发福得认不清了,水也十分粘稠,让人垂涎三尺,就算是上了年纪的老爷爷也会两眼放光。
数九寒冬最幸福的一件事莫过于喝一碗腊八粥,既暖心又暖胃,捧着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就仿佛将整个冬日的温暖捧在手中,暖在心间。只要轻轻抿一小口,那豆子的味道便如泉水般汹涌奔向你的味蕾,久久萦绕在你的唇齿间。
人有两种事情不能自拔,一个是牙,还有一个就是家乡的思念与味道,在我心中腊八粥便是家乡的味道,而喝腊八粥便是我们家乡的风俗。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6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节日风俗,说到节日风俗,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过除夕和春节是怎么样的。我家乡是壮族,虽然比不上广东的风景好,但总比我们广东热闹。一到腊月,个个都忙得不得了,在外地工作的人,必须在腊月期间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到了腊八,腊八粥可也少不了啦!除了熬腊八粥,还要做一些米饼、炸葱饼、炸油团等,好在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
腊九,也该进行全屋大扫除了,把家里通通都打扫干净的。在这两天里,家家户户都会把过年时需要吃的、喝的、穿的东西通通准备充足。一年里最热闹的一天终于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然后长辈召集子孙们到山上和庙里去拜神。下午,家里的长辈忙着做年夜饭,我们这些小的只好帮忙洗洗菜、削削皮罢了。年夜饭上都是各色各样的美味佳肴,鸡的鸡,鱼的鱼,总之是数不完的。而且每一户的人家都特别多,坐在一起就会非常热闹,男人们在猜拳、玩扑克、喝酒,女人们呢,就在这聊聊天,看看电视,至于孩子们呢,就在外面的空地或者一旁玩耍。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每户人家都会坐在客厅里或房间里一大伙儿在一起聊天、玩耍。到了晚上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响起了轰隆隆的鞭炮声,雷鸣般的炮竹声响遍了整个广西。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全家人一起拜神,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压岁钱,以示吉祥。虽然那是大年初一,但我们必须在一天内不能吃肉,只能吃素。另外,年初一是不可以到别人家去拜访的,但可以上街市去赶集。在每年新年初一的晚上,城里都会聚集大家在一起,在广场里赏烟花。烟花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开得像萤火虫,有的像流星,有的会组成一个字,有的••••••到了大年初二,我们都会回外公外婆家,一起团圆。初三之后,大家就可以去亲戚朋友家拜访。对了,过年期间,我们还会包粽子,粽子也是各式各样的,都是采用山上干净的棕叶包制的。
我想,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啦。正月十五,又迎来了元宵节,人们又要去赶市集,上花灯,又可以轻松一下了。人们大约会在十五之前返回各地,又要开始新的工作了,孩子们都会在十五之后上学。这时,大家就各归各位了。我家乡的节日风俗虽然与广东人的习俗有些不同,但我们还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地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7
年独特的声音,在腊月廿五就开始了。
腊月廿五一早,在村子里醒来,听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扫帚用力扫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声音,脑海里浮现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紧握着扫帚把,与扫帚一起移动到门口的情景,身体甚至能感觉到灰在空中扬起。
起床后,是一连串我最喜欢的声音——潮潮的抹布在干净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产生的短暂刺耳的声音,整齐的书籍在书桌上立起的低重的声音,已经理好的衣柜柜门合上的细小的声音,卫生间洗拖把的水流声……平日里不喜嘈杂的我也不反感这些代表家已一尘不染的声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结时塑料摩擦的声音了。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的大概是诗人陆游看到除夕之夜迎来瑞雪,心里非常高兴,来不及喝酒庆祝,赶着写桃符换下旧桃符迎接新年的样子。村子里的除夕,虽然没有下雪,但人们的心里可与陆游无异,因为整整一年没见的儿女们都早早的回来帮着洗菜做饭,好不热闹。晚饭很早就烧好了,但先要把鱼肉端去正厅,点上蜡烛,斟上烧酒,开始烧纸钱、纸元宝,然后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饭,大人们聊天时,才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间——放鞭炮。其实也不能叫它“鞭炮”,因为有很多样式:丢丢炮——往地上一扔就会响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欢的、窜天猴——一点着就往天上冲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个打火机,帮每个年龄小点儿的孩子点着烟花,最后才点燃自己的。
丢丢炮的声音清脆“啪”;仙女棒的声音很长“呲——”;窜天猴的声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种鞭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声音。
年的声音,很独特。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8
六月的天空湛蓝而又深远,朋友们比往日多了些明朗,夏意渐浓,艾叶飘香,又值端午。头上挂着香包,也许还对艾叶的气味不太适应。手里拿着喷香的白粽子,又是一年端午,向我们驶来。
我的家乡就有这么个习俗——包粽子。
院子内,新鲜的粽叶,白嫩嫩的糯米,缠好的棉线,还有一个大剪刀。我与奶奶拿起椅子排排坐好,准备开始包粽子喽!只见奶奶将将两三张粽叶平铺于手中,前翻后一拉,卷成一个漏斗状立于手中。接着,用勺子舀起两大勺糯米,中间夹点红豆与枣子,再用一层糯米封顶,铺铺平。紧跟着,奶奶用手折起后面的粽叶,在拿一片叶子,插进底部,最后折一下收口,将棉线在粽身盘绕几圈,一个白白胖胖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见奶奶包的是那样好,不禁手痒痒的。说着也拿起一片粽叶,三下五除二卷了起来,奶奶见了,说我卷的不对,又给我做了一次,可我就是怎么也学不会,奶奶只好帮我卷起粽叶,我来灌米。嗯嗯……我就也包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不太好,几处都并没有包好,但味道嘛……应该还不错吧。
粽子上锅蒸去了,白烟弥漫,香味也散发出来了。二十分钟后,粽子出锅了,我立马拿起一只,吃了起来,呼!呼,烫呀!可尽管是烫,也阻挡不了我吃粽子的热情。撒上白糖一起吃,不禁幸福的乐开了花。
家乡的端午朴素中又有几分华丽,简单的食材却做出了不平凡。刚过粽子节,有期待着下一次了!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9
放烟花大概是所有人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了。那一朵朵在天空中绽开的瑰丽的烟花,那一摔就响的摔炮,想必这是所有人一提起烟花,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来的场景。
关于放烟花的由来,众所周知的是为了驱赶“年”。“年”十分害怕爆竹声,于是人们就用火烧竹子,发明了最原始的鞭炮,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鞭炮。在今天,鞭炮也不再是用来驱赶“年”了,而只是供人们娱乐了。
我小时候就没少玩鞭炮,但也因鞭炮弄出过许多有趣的事来。我印象最深的那次是在表哥家。
晚上我和表哥以及表妹在楼底下放烟花,表哥点燃了一种会冒出许多火花的烟花,并拿它对着我和表妹,想吓唬吓唬我和表妹。因为我和表妹都害怕那些火花弄到身上,我们俩急忙往后退,我一不留神,一只脚没踩稳,而另一只脚就向后退了。结果就显而易见了,我摔倒了,而且摔在了满地碎石的石子路上,手掌被石头划伤了。事后呢,表哥被他妈狠狠的骂了一顿,骂得他“狗血淋头”、“体无完肤”。从此以后,表哥再也不敢拿烟花吓唬我们了,而我也知道那些火花其实根本就不会伤人。
不管怎么样,放烟花一直是作为新年风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浓浓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了,还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项目了。
但近年来烟花因污染环境被禁止了。对此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研制环保的烟花,让烟花继续绽放在夜空中,继续成为人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0
火花在黑夜中绽放,整个寂静的夜空为此刻成为了背景,大人们点燃烟花,邻居们也开始互相问候,现场变成了大型烟花交流现场。
一天中的夜间是最安静的,可在除夕夜,谁不希望热闹点呢?就算是夜里。于是烟花、鞭炮,搞得整条巷子响亮亮的。一群人跟着声音走出来,也拿出自家的烟花,开始响起来,两人、四个人、五个人……渐渐的,大家习惯了除夕夜的热闹,总是先把饺子包好,在春节联欢开始前,先出来热闹一下。
“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出去啊?”我拿着小烟花着急道:“乖,一会就出去。”我一听,又是这句话,急得我跺着脚,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这种情况,是个孩子都会着急的,毕竟这次可跟以往不一样,过年了,聚得齐,可以看见平常见不到的人,或认识没见过的伙伴,可现在也只能等着。
过了会儿,一道响亮的声音传入耳中“走!”我如同脚下生风,一溜烟跑了出去。开门出去,只见男女老少全都围在一起,似多年没见的老友叙旧,即使不认识,此刻也如同亲人般似的。看,有刚会走路的小朋友在路上磕磕绊绊地走着;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儿们,在一起吐槽这一年的欢畅;还有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们,其中有连耳朵都听不见的呢……
各色各样的人聚在一起,谈论着小区的八卦,炫耀着自家的儿女,玩着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游戏,一群人笑着,美着,眼睛都眯成缝了,连满天的烟花和璀璨的星空都只是陪衬。家乡的风俗是用一个理由把我们聚在一起,心连在一起,我又怎能不热爱它呢?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1
我们平时在家过的风俗大多是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贴春联儿、走亲访友,今天我不是介绍往常的风俗,而是几句家乡的风俗。
我妈的家乡我的老家,江苏一个城市—海安。每到该贺喜的日子都会请一支舞队来跳这种舞,叫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在我小时候一有表演,妈妈就会提起这句话,使它印在我的脑子里。
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戏曲表演。
一次亲戚60岁的宴席上请来一只舞队,正跳着火热时,大嗓门的姨姥姥拍了拍我的肩:“你是不是在学舞蹈吗,来一段。”声音迅速地传到了亲戚们的耳朵中。各个儿都在那里起哄,我被逼无奈上了台。左手拿着鼓,我右手拿着鼓槌,跟着音乐的旋律舞动着。
我家乡的风俗是我心中缺一不可的文化。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2
俗话说: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的家乡在泰州,这里的端午节,在艾香里吃粽子。
端午这天,满街飘着粽子香。家里买了许许多多的粽子,红豆的,红枣的,瘦肉的,花生的,咸蛋黄的。奶奶也亲手裹了些粽子,我在“裹”字上打转。多么生动形象的一个字啊!是给米穿上绿蓑衣呢,像裹着一个白嫩的小娃娃。那架势,有烟火的闹腾,有过日子的隆重。生活如此这般,真是美好。
吃时,我突然想起一种叫艾嵩的草,叶片灰绿中泛白,茎亦是灰绿中泛白,笔直笔直的,香气从茎叶间散发出来。这种香气很奇特,香的苦苦的,醇醇的,却让人闻着很受用。
街上有卖艾嵩的,一小把一小把地捆扎着,插在塑料桶里。家里随便乱插,大门上,窗台上,家神柜,都插上。甚至蚊帐里,也要挂上一小把,家里处处弥漫着艾嵩苦苦的香。
我喜欢这样的忙乱,这样的张罗,这代表着过节呢,代表着我们有粽子可吃。我们在艾香里吃粽子,无忧也无虑。我一口一口的品着它,味道细腻,香滑可口,又粘又甜,白色糯米里掺着红枣的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我打开电视,观看赛龙舟。龙舟的造型各异:龙头高高扬起,头上犄角格外显眼,龙须随风飘舞。比赛开始了,龙船们像箭一样发射出去。渐渐地,一艘金黄的龙舟超过了别的龙舟,跨过了终点线。
我的家乡的风俗远远不止这些,生活如此这般,真是美好。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3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绍兴的民风和民俗吧。
绍兴是水乡,鱼米之乡,我们绍兴有许多风俗和特产,都是很好玩、很有趣的。
这里的风俗是相当有趣的。正月十五的时候要闹元宵的所谓闹元宵就是看花灯、猜灯谜。在四月一日是我们的愚人节,在这一天里,就是要开开心心得过,无论怎样也不能生气,尤其是上当受骗是,比如别人约你吃饭,到了相约的时间,别人还没来,你只能自认倒霉一个人吃饭了。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疯狂玩耍,无拘无束。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所有的学生都给老师送花送礼物,这是老师最幸福的一天。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每年的国庆节都会有一个典礼,那是为庆祝建国才搞的仪式。十二月又称腊月,在腊月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日子,这一天大家团聚在一起。
不仅这里的风俗特别有趣,这里的特产也特别丰富。绍兴最有名的两个字是“臭”和“霉”,臭是一臭,臭豆腐;霉不是倒霉的意思,霉是二霉,一霉是霉千张,二霉是霉干菜。绍兴还有几件特产,一件是扯白糖,你别听它名字里有“白”,但它一开始是黄色的,白是扯出来的。还有一件是腊肠,是用猪肉和猪肠在腊月做的,所以叫腊肠。我们不能光顾着吃,绍兴还有一些好玩的特产,一是乌毡帽,二是乌篷船,我把它们称为“二乌”,第二乌最好玩。可以边划边看风景。
绍兴真是一个好城市,作为绍兴人,生长在如此美丽而又富有个性的地方,我感到荣幸,我要保护我们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4
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带着人们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乡飞去······
春节,是我们农材最盛大的节日,按照习俗,每个人都要在节日的前一天回家,为春节的欢庆做准备,不过我们春里的春民大多数都在外地谋业,所以回来时需要时间,因此,刚好在那一晚回到家是不太现实的,故节日那天的清晨,便是村里人回归的高峰期。没等起得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爬起,村里的每家每户便亮起了灯。不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神采奕奕。村里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动了起来,挂鞭炮,粘红联,煮早餐···忙得不亦说乎。有的人家还提着几捆鞭炮,待到远处亲人归来,便高高的挂起燃放,亲人们在一片欢腾中相见。
按照我们村里的习俗,春节早上要吃一碗甜面的。村民们便将一碗满满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腻,回味无穷。饶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后,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挂上红联。村里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红联要是挂得最早,那就是好运来的最快的。因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鲜红的对联完好地粘在对应的门框上,大门上。
挂好对联后,人们便会放响第一个“庆年炮”,便是将一捆长长的炮挂在屋顶上燃放,有兴致的人家还会将鞭炮摆弄成“运”字形或“龙”字形等形状,以企盼新年能交好运,得大喜。就这样,当鞭炮挂好燃放时,天也差不多亮了,在一阵阵耀眼的火光和喜庆的炮声中,淡淡的阳光从云缝间撒下,如同世上的鞭炮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而我们村的鞭炮在村里的广场上,四跟高达十米的柱子上,缠绕交织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张开那庞大的嘴在天空咙叫,在柱子上游走。随着太阳的升起,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聚集到广场上,仰望着半空中的巨龙,向着它祈祷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不知谁点燃了巨龙的尾巴,巨龙在半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它吐出耀眼的火焰,火焰一圈一圈地将它的身体包围起来,正当它全身被火焰覆盖的瞬间,它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鲜花花瓣,在天空中缓缓落下。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时刻——点燃村里的鞭炮。观完这一出盛事后,村里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子女去到处游玩,渡过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就是我乡村的春节,它充满了喜庆欢乐与笑声。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5
燃灯节原名火把节。古时候的人们在正月十五当天,会用火把祈祷一年的好收成与好运气。直到今天,每逢正月十五,人们虽然不会再用树枝做火把,却也燃蜡烛来祈福。这不仅仅寓意着庄稼的好收成,还寓意着驱走黑暗,带来光明。
正月十五,我们一大家子全部坐在桌边吃着饭。忽地听小弟大叫一声:“唷!这么多的蜡烛哇,这是要干嘛?”哥哥一听,不顾嘴角的米粒就好奇地冲出门去。嘿!别说,蜡烛是真的多。只见门前就摆着整整齐齐一排蜡烛,那温暖的烛光,照得哥哥的脸半边红半边白。姐姐们虽说未冲出门去,却也都瞪大眼睛向外瞧。原来不光是外婆家门前点蜡烛,而是大家都点了蜡烛。望着河对岸星星点点的蜡烛光,宛若繁星落入了乾坤,一簇簇、一群群,把邻居们的脸衬的红彤彤、喜洋洋。隔着老远,却仿佛听到了几百户人家的欢声笑语。
外婆眯着眼睛笑道:“一起对着蜡烛许愿嗷,辟邪的,还可以带来光明呐!”妈妈与姨姨互相看了看,怀念地说着:“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个习俗啊。”她们的眼中,好似浮现出了很久以前两个小女孩模糊的身影。
而此刻,我和姐姐们边点边笑。不知不觉中,蜡烛比原先多了,脸也比原先红了,倒是因为无处不在的笑容分不清谁是谁了。大家都抢着点蜡烛,打火机都不够用了。机灵的弟弟妹妹们就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跑到谈笑甚欢的大人们面前,摸摸他们的口袋,找着打火机。大人们也不生气,一般都笑着不说话,假装皱着眉头,拿食指点点孩子们的脑袋便放他们走。
木盒里的蜡烛皆是红色的,小弟选来选去也弄不成什么花样儿,无奈只好随便拿了一根给我。我把点完的红蜡烛放在了爸爸的车前,这就是外婆说的“驱走黑暗,带来光明”。
蜡烛点完了,该是许愿了。我小心地在蜡烛边蹲下,生怕把蜡烛弄灭了。环顾四周,大家都在点蜡烛,十分认真,也十分庄重。“希望爸爸妈妈平平安安,希望我和弟弟积极向上。”可是,到第三个愿望,我的脑海一片空白,不管如何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嘿!该放鞭炮啦!”孩子们一齐上蹿下跳,欢呼起来,这场面竟比过年都热闹不少。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拿了一根杆炮朝天空放去“砰,哗哗!砰,哗哗!…”“祝愿武汉平平安安!”邻居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姐姐们自然也是听到了,于是便有了跌宕起伏的呐喊声:“中国好起来!”“白衣天使加油!”“钟南山爷爷,加油!”……过了好一会儿,呐喊声才随着花炮渐渐平息下来,落在了门前的河里,与鱼儿结伴游去。
而此时,我的心中,有了一个关于愿望的答案——“愿,全世界人民能快点欢聚在没有病毒的春天!”
我知道,在蜡烛簇拥的地方,神佑的地方,充满光明的地方,并不在这儿,而是在所有人心中,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手心里。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6
老家的春节,总是让我很愉快。
老家是可以放鞭炮的,这也是我喜欢春节在老家过的一大部分理由了。
春节期间,老家大街小巷都有卖烟花、鞭炮的,我经常买一大堆回去玩。有一次,我们喜欢上了用脚踩地上的摔炮。不知是谁先想出来的主意,把摔炮铺在阳台门口,当时正是晚上,阳台没灯,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更别说脚下了。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让弟弟喊妈妈过来。没想到,由于我们一直在一旁”不怀好意”的坏笑,妈妈觉察到了什么,转身走开又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们只好悻悻地自己去踩“雷”,当鞭炮的火光四射伴着我们的脚舞动的时候,刚刚的一点儿不“如意”已经烟消云散。我们就这样在阳台兴奋地玩了一个晚上……小的鞭炮我玩过,大型烟花我也喜欢。有一次,买回来了几大箱烟花。大人们手里拿着打火机,把引线点燃后便立马跑开。过了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便在天空开了花。正当我看着天上的烟花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看,降落伞!”我向天上仔细一看,立马发现了有什么在向下坠。啊!好多美丽的“小伞”呀!原来这种烟花冲上天还带着一团软软的纸絮,当火药在天空炸开后,这些纸絮也如仙女散花,从天空旋转而下宛如降落伞一般,漂亮极了,浪漫极了!
过年最喜欢的还是红包了。以前都是拜年的时候,小辈跟长辈讨要红包,长辈们图开心吉利也很爽快大方。但说句心里话,这种“讨”要红包的方式真不如这几年在手机上“抢”红包快乐。一到了过年,家族群里就开始活跃了,我们也会拿回被爸爸妈妈关“禁闭”的手机,加入到抢红包的行列,无论这些三姑六姨,叔叔,舅舅在哪里,只要他们有手机,在线,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送去语音祝福,最后总不会忘记关照:“赏个”红包呗~,只要红包一出,就看谁的手快,网速快并且运气好,紧接着就是截图晒谁抢的多~有时候一连几个红包同时上,激动地你都不知道抢那个,有时一连几个红包你都慢半拍一分抢不到,开始怀疑人生~一个小小的微信红包,也许就是几元钱,但在除夕夜把我们整个家族联系在了一起,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热闹”。这就是我在老家过的春节,我最喜欢的春节!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7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就有自己的风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辽宁省很小的城市。那里比北京冷,也没有像哈尔滨天天下雪那么冷。
阜新有很多风俗,比如在除夕夜里要开门迎财神。年夜饭里要有鱼和丸子,有鱼是因为“年年有鱼”,丸子是因为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然后就要放烟花 ,放完了烟花才能回家吃饭,还有除夕当天只能吃两顿饭。
说了一些除夕的风俗,初五的风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烟花还有我认为最好玩的一项活动,还要吃一样东西。
吃的东西是一个小朋友很爱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只有在东北人们才做的习俗,但大家也就吃一两根。好多人都会去冰场滑冰,因为阜新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冻一层结实的冰。
爷爷告诉我,好多老年人从小就在那里滑冰。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来到冰场上坚持滑冰呢!
关于初五吃冰的这个习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网上查到,据说以前没有钱去买冰棍吃,人们就在井边上挖冰块去吃。这样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初五吃冰就可以让你在新的一年里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干活浑身有劲!到现在为止,东北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习俗,我们家一直遵循这些习俗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希望你的家乡里也一样有很有趣的风俗。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8
【闹中秋】
说起咱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就拿这中秋节来说吧。
中秋一到,我与奶奶就一同去集市上大采,有瓜子和各色水果,还有几大盒月饼。这月饼不仅要自己吃,还得送人几盒,人家又反过来送咱几盒,唉,这送不送还不是一样嘛。不只这些,我和妈妈又一起去了趟超市,买博饼用的东西。一个大红碗,六个骰子,与那些七七八八的奖品。看到那么多的奖品,就知道晚上得有多热闹。
过节嘛,吃的也就好点,有鱼有肉的。吃完饭,奶奶去天台摆桌子,桌子上放着四个月饼四种水果还有白糖,嗯,不错不错很有仪式感。咱现在就等着月亮“大驾光临”了。
我们这里将月亮称为“月娘妈”,表示对月亮十分尊敬。终于看见月亮了,奶奶便插起三炷香,开始拜月了。只见奶奶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保佑家人健康、出入平安等等的话,说完这些就见奶奶双脚跪在地上,双手合十,五体投地,拜三拜,表示对月亮的崇敬之心。接着爸妈拜完月,换我和妹妹了。我们有样学样也趴在地上拜了三拜,奶奶见到我们这样的举止哭笑不得。
我们这的房子,邻里间都只隔了半米不到的小巷。奶奶会拿几盒月饼悄悄放在邻居的窗台上,奶奶这也是怕当面给,邻居不收,因为邻居阿婆三不五时会给我们一些零食。远亲不如近邻,能遇上好邻居是多么幸运,这朴素的邻里之情,总是让人倍感温暖。
拜完月、吃完月饼我们就开始博饼了。在门口摆上一张大圆桌,放上大碗,碗里放骰子,桌子下放着一大堆奖品,接着就会有几家人围在一起,准备博饼。邻居还怕奖品不够又添了些来,我列了张单子,上面写着对应骰子数与奖品。
不得不说真的是热闹!我们围着桌子,一个接一个地摇骰子。时不时有大爷大妈来围观,顺便摇一下,讨个好彩头!中不中奖,大伙都跟着起哄;摇到“对堂”之类大奖的,喜气洋洋;摇个“一秀”之类小奖的也乐呵呵;没有摇到奖也没关系,还有大下一轮了;摇到“状元”这个最高奖,那就得请客啦!
直闹到快半夜,这场博饼终于结束了,奖品已经空空如也,邻居们也都带着笑容回了家!我帮着爷爷收拾场地,是真的脏又乱,可真是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