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6篇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清水芙蓉天然饰,欢迎阅读!
一、自然真切的情感体验。苏轼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认识事物时缘于我们站立的角度不一,得出的结论也会迥然不同,我们评判一篇文章的优劣时,也是如此。但是,在诸多的评价标准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写作者的情感如潺潺的水流,或急或缓,急时水花四溅,缓时波澜不惊,看似不同的状态,却都听从于内心的节律、心灵真实的声音。感动人心怀,引起人共鸣的是作者情真意切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情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因为这是作者抒写自己生活的感受,是对世界、社会、人生观察后的提炼。一篇文章情感所达到的感染力,并非是几段华丽的辞藻可以比拟的,语言往往只能暂时地迷惑读者,而情感却可以俘获读者的心,当然这取决于写作者的姿态,一个写作者只有以自己的心灵去贴近生活,才会发现生活中温暖、感动的瞬间,也才可能感动自己,打动读者。我们且看一看王家铮同学《温暖的记忆》中的几处文字:
门口的麦当劳叔叔依旧驾着脚,满面笑容地坐在那里,热情地迎着过客。隔着透明的玻
璃可以看到里面的人们享用食物的情景。一位妈妈临窗而坐,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飞跑
过来,稚气的脸上闪着大大的笑容。妈妈宠溺地抹掉了他嘴边的番茄酱。
天气微寒。而心却不禁因看到的这一幕温暖起来——曾经,我与妈妈也如这对母子一样,坐在这温暖的大厅里。
这是一段典型的细节描写。小作者随着由外及内的视觉转换,先用“驾着脚”“笑容满面”简笔勾勒了麦当劳叔叔的热情,自然令人见其形而暖于心;继而描绘了餐厅内一对母子的温馨一幕,妈妈“微笑地看”“宠溺地抹”,儿子“飞跑”和“大大的笑容”,见其景而感于心,看到这一情景的小作者的心霎时被温暖俘获了,暖流如涟漪在心中荡漾开去。这一眼前的温暖勾起了作者记忆深处温暖的印记,因而下文温暖记忆的叙述和对如太阳般温暖的母爱的歌颂就会更加显得自然得体。
我记得那是一个明媚的冬日。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得妈妈金灿灿的 ,我从未觉得妈妈竟如此像太阳。
读到此处,“母爱如太阳般的光辉温暖人心”是那么掷地有声,我们是否也被作者的真情所折服了呢?
二、平而不淡的内容选择。“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的写作可以选取那些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事件,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返身关注自己周身的生活,从细微处去见精神,从平淡中去悟事理,因为只有关注自己生活的人,才会去关注天下。如果我们能在为众人忽视的平淡细微的生活里,用心觉悟出生活的另一番滋味,那么文章方显生活的纯美。江玮杰同学的《期待之后》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种写作的思考和借鉴。文章没有宏大的叙述,只是写了一段日常琐事——父亲邀我和他一起散步。生活中我们和父母一起散步的记忆不可胜数,然而都全然忘却了,因为这些经历确乎平淡以致于你的内心没有给它们停留的空间,最终烟消云散,遗忘殆尽。可是,江玮杰同学从平淡的散步中,却明悟出期待之后的意义:
我忽地明白,花苞有了期待之后,鼓起了勇气,才使大自然万紫千红;雏鹰有了期待之后,下定了决心,才能飞翔于蓝天之中;种子有了期待之后,坚定了毅力,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期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期待之后,付出于实际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闲淡随意的叙述笔调。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大部分同学那样选择一条荣耀辉煌之路,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他平静从容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我们的写作,犹如梭罗选择的生活,自由自在,简朴自然,随意从容,如是,我们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我们的思想得以纵横驰骋。刻意而为的写作,往往会适得其反,还记得“东施效颦”的故事吗?西施的一颦一蹙,美在其中,引人驻足,是自然之美也;东施刻意模仿,装腔作势,令人厌恶,是造作之丑也。我们写作可不能学那“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的西施,不故弄玄虚,不刻意雕琢,只须娓娓道来,自然写之。林丛竹同学的《开窗》就是这样一篇自在随意的范文。全文从起床说起,写到开窗,详细描写自己尝试打开窗的过程,我们来欣赏其中某些文字:
我心想会不会还不够用力,于是双手抓紧把手,用上全身的重量,试图将把手压下去。可是无论如何,它都没什么反应。
我又重复了几次,均无成效。等了半天,我已是十分焦躁,甚至有了砸窗的欲望。……
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观察那扇窗。出于尝试,我将把手向上一推。没想到,它居然被推动了。最终,轻轻松松,窗户就这样开了。
读过全文,你会发现她的笔触轻快简单,似乎和你在聊一段开窗的经历和感受,而就在这漫不经心地叙述里,完成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我们不得不佩服小作者的才情。
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450字作文
读陶渊明的《饮酒》,像是饮一杯飘着淡淡香气的茶。清淡无奇却齿颊留香。《饮酒》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作,它表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得生活情趣。虽然全诗语言清淡,不加雕饰,没有精致的修辞华美的词藻,似乎无意为诗,毫不着力,却流露出浓浓的诗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个设问句,朴素自然却揭示了全诗的中心――一切自然了去都是由于诗人的心境超脱世俗才感受到的。“心远”二字,乃是诗眼,他点出了境由心生的道理。就这两个字本身看,他们平实无奇,实则生花妙笔,与全句乃至全诗意境自然融合,成为点睛之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乍看好似信手拈来随意而作,细究才悟出此字乃是诗人匠心所在。它既表现出诗人正在采菊时,无意中见南山的惊喜又使人和物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闲适愉悦,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超凡脱俗的清风俊骨也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厌恶污浊官场,安贫乐道,热爱自然的清高隐士的形象。
人以菊为友,以山为朋,流连其间,自得其乐。好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难怪它会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朴实无华的语言,朴素真挚的'情感,是《饮酒》一诗显著的特点。陶渊明以令人钦佩的点石成金的功力,留下了许许多多传神的妙笔。读这首诗,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汪伦赏析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②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译文】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出自诗仙李白自传体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也喻指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今天聆听观摩了郭庙中心校贺琳琳老师所讲授的《蝉》,我觉得她的课堂也正如“芙蓉出水”般清新自然,给了我很多感触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们知道《蝉》这篇课文是统编教材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习惯性的把自读课上成了教读课,真正的在公开课上来展示一节自读课,可想而知难度不小。怎样上好一节自读课,怎样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用方法引导让学生自读自学并有所收获?我想这是很多老师们思考的问题。
今天的课堂,贺老师做到了。
首先,“务本”。贺老师的课堂抓住了自读课的本质,基于自读的角度给了学生有效的指导,“方法指导”给方法,“示例分析”给引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同时这也与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学习”相吻合。比如说,在课堂流程的第二个环节“知蝉”中,引导学生了解蝉的习性时,给予方法指导“参考旁批和阅读提示抓关键词来读课文,分组讨论,一组找蝉的地穴,一组找蝉的卵”。那么,这样的阅读方法指导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的展示中同学们精彩的表现就是最好的验证。
其次,“实在”。一代名师于永正老先生曾说过“语文就要简简单单,要干干净净上课,老老实实上课,让学生有所得。”是的,我们的语文课要上的实实在在,就建立在课堂流程要清晰端重大方。本节课采用了“读蝉——知蝉——探蝉”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从课堂的导入到课堂的小结,整个过程中没有“旁逸斜出”,可谓“实在”的一堂课。
再次,“自然”。无论是课堂中学生为主体的自学及展示,还是老师在课堂中的过程性引导,都显得恰到好处,自然顺畅。学生的发言很自然,老师的言语也很得体,尤其是对学生鼓励性的夸赞,既平实又不失大方。并且教学的设计思路能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带给学生,不失智慧,很有价值,是“自然”也。
总之,贺琳琳老师的课“务本”“实在”“自然”,真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自读课展示,正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想,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我们要静下心好好读书,沉下心多研究课例,用上心多深入思考,早日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的语言学分析(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现从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方面对李白诗歌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白诗歌 语音学 语汇学 语法学 修辞学 抒情方式
李白是盛唐诗坛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歌飘逸隽永,脍炙人口,独树一帜,流传千古。在《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自许其诗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这句诗的确是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纵览李白诗歌,不论是古体诗、律诗、还是乐府诗、歌行体诗歌的确给人留下了通俗、精炼、明朗而含蓄又清新明丽的深刻印象,现就针对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产生了强大的国力,同时也造就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健全的魄力。当时南北文化交融,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有力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营造了空前盛大繁荣的诗歌氛围,李白作为唐帝国的子民也无疑受到了盛唐诗歌辞采绮丽、刚劲质朴等特点的熏陶和影响,但李白终究是李白,这个唐诗的宠儿有别人不具备的才华和人生经历,因此的他的诗歌语言也就出现了另外一番风味和特色。
李白诗歌语言总体特色是清新质朴、天真自然、不加雕琢、一气呵成。这与李白对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特别是乐府诗歌的学习和借鉴系系相关。例如李白的《长干行》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性地继承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创作手法,李诗中“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偿开,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等句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极为相似。在他的《上三峡》中,又是以古代名歌《三峡谣》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李白诗为“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正是因为李白善于学习乐府民歌诗歌就有了民歌清新自然、毫无雕琢的特点。就像出水芙蓉,不禁有让人采而啖之的迫切愿望。除此之外,像《独坐静亭山》《赠汪伦》等清新流畅的七绝也显其诗风的清新自然的特点。在《赠汪伦》中诗人以故事体的格式引出了诗歌,又用口语般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汪伦的一片真情,似行去流水般自然,但又扣人心弦,让人深受感动和震撼。在《独坐静亭山》中作者与静亭山相顾无言,但又心有灵犀,人山在静默之中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惆怅。语言朴实无华却让人深思并达到共鸣。于无华之处显其精神的升华。他的自然质朴绝不是简单的除去雕琢,浅显明白,而是语近情遥有丰富的意味,堪称炉火纯青的语言大师。
为了更进一步从语言风格上欣赏李白诗歌,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语言学分析
李白现有诗歌九百多首,一般评论家认为他擅长七古和七绝,通过对李白绝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李白在语音的韵角上善于多用anang韵。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中“烟、川、天”以an韵一韵到底;在《望天门山中》中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本诗中“开、回、来”以ai韵一韵到底;在《独坐静亭山》中“众鸟高飞尽,孤去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闲、厌、山”以an韵一韵到底;在《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以ang韵一韵到底;在《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丈、长、霜”以ang韵一韵到底;在《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间、还、山”以an韵一韵到底。
综上所述,李白在创作中多以anang韵为韵角,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李白诗歌明快、清新、明丽的语言风格,这也是李白诗歌语言的一大亮点。
二、语汇学分析
纵览李白的古诗、律诗、乐府诗等各种体裁的诗歌,“山、水、月、仙、酒”这些词汇比比皆是,现就山、水做一简要分析。诗人笔下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天门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天姥山;“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之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进万重山”的三峡之山;“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中的静亭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的莲花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庐山。
当然诗人写山并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把山和水紧密的结为一体,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记录着人间真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惟见长江天际流”显示了浩淼无边的长江之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庐山瀑布之水尽收眼底;“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洞庭湖之水碧波荡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之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之水。
山与水是李白的最爱,当然也就变成了李白的常用词汇了,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众多的名山大川,把自己的兴衰成败、荣耀屈辱都寄托在山水之中,或直接写山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或以山为衬托表现自己的人生际遇。李白之所以如此衷情于山水,就是因为山中积蓄着诗人傲视一切、伟岸不屈、岿然不动的人格力量,水中折射出诗人飘逸、潇洒、仙风仙骨的人格魅力。
诗人在反复描山摹水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嗅觉。也把一个亘古不变的山水留给了后代山水诗人和作家。
三、语法学分析
1.炼句
在古代诗歌中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 现就李白诗歌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读李白的诗歌最大的感觉就是清新飘逸但又字字千钧。特别是谓语动词在李白的绝句中尤为突出。 现在试举一些例子来证明。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这两个字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宵眠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得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在《北风行》 中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鞴x。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诗人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
2.语序
在李白诗歌中,其语序绝大多数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但也有个别情况存在。在《把酒问月》中诗人开篇写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两句语序倒装,以问句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另外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这是明显的定语后置的现象。
四、修辞学分析
李白在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咏三叹的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1.夸张和比喻的综合运用。
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他最拿手的常规武器,他以现实为基础,借助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抓住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大和强调,收缩自如,千变万化,把主观感情、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有飘逸和灵动之美。《赠汪伦》中诗人以千尺之水来比喻诗人与汪伦的深情,并用不及一词巧妙连接,成为不同寻常的比喻,喻中有比,情比水深,写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把潭水和友情相比,用极具夸张的深千尺吟唱了人间真情之所在,给人以温暖的传递和生活的鼓舞。在《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飘落轩辕台”中,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喻成“席”,夸张到了极点,强烈刺激了读者的感观。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简直天衣无缝,全诗读来韵味无穷,令人久久回味。
2.夸张与反复的综合运用。
诗人在《蜀道难》中对蜀道的描写开篇既写“噫吁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极力夸张蜀道的高峻,一语惊人,不免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接着写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借助想象、神话传说大肆通过夸张渲染蜀道山之高峻,路之艰险,气氛之愁苦,增强了诗篇动人心魄的力量,最后又两次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在夸张中反复,在反复中夸张,夸张、反复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使作者感情的爆发如火山喷涌般不可遏止。
3.夸张手法与数字的有机结合。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天姥山的雄姿“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中用五岳相映衬,用四万八千丈这离奇的数字进行夸张写出了天姥山的气势和雄姿,为诗人梦游天姥做好了铺垫。另外,在李白的绝句中也经常用到数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本诗中“三千尺”极力夸张,写了山的高峻,到此还不能表现淋漓尽致地瀑布的壮观,以写到“疑是银河落九天”,怀疑瀑布是从九天倾泻而下,“九天”再言其高,让读者领略庐山山势之高峻、雄壮。本诗中的“三千”、“九天”相互映衬对照,形成了双重夸张,写出了大瀑布的汹涌壮丽,山岩的陡峭,气势的惊心动魄,在想象中变换空间,以壮大的声势令人惊叹,更令人神往。在《秋浦歌》中作者也写到“白发三千丈,怨愁似个长”,用“三千丈”这个具体的数字来夸张白发,头发三丈已经够长了,三十丈就更长了,三百丈就不可思议了,可他却写有三千丈长,为什么不改为四、王、六千丈呢?读过古代汉语我们就知道了,三、六、九在古文中是虚指,极言其多,为什么不改为三万呢?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本句仄声太多,用“千”更流畅一些!在《蜀道难》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万八千”岁多么具体的数字,极言历史的久远。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也写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又是“四万八千”。总而言之,诗人正是用具体的有形来表现无形的精神,集中反映了李白“狂”的一面,夸张大胆、狂放、奔涌着诗人内心的激越情感。读完之后不免在嗟叹中为之震撼不已,同时产生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4.比喻与典故的结合。
诗人从典故中寻找到具有比喻性的意象。这种喻象打通了诗人与遥远历史时空中先人的精神通道,使诗歌更加蕴藉而生动。如:《赠薛校书》:“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吴越曲、钓鳌心”用的就是典故。《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鱼水三顾合”用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宇的典故。还有如《临路歌》用的就是孔子哭麒麟的典故。特别是在赠给僧人的一些诗歌中诗人以喻象表现佛理,显得神秘古雅。如:《赠僧行融》:“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赠宣州灵源寺仲睿公》:“观心同水月,解悟的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这里的“珠、月”就是佛理意象。
5.借代手法的运用。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用“权贵”代替有权势的豪门贵族,是借抽象代具体。在《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一句借特称代替泛称。绿绮,古代著名的`琴,这里用来代替琴。在《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用“帆”代指船,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以“龙标”代指王昌龄的官职,这是以官名代具体之人。
总之,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五、从诗歌语言的抒情方式上进行分析。
李白的抒情方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或者说是喜形于色的人。稍有不顺还感慨万千,直言而出、毫无遮掩。同样在春风得意时也直抒胸臆,决不收敛,质朴、纯真、率直的性格在诗歌中得到了全面展示。
李白抒情方式最鲜明的特点是:喷发式,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狂飙和喷溢的火山。最典型的就是《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作者以为实现抱负的时机到了,内心极其兴奋,诗人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积聚多年的心愿一吐为快,虽有些出言不逊,但这样直抒胸臆的方式却让人久久回味。《将进酒》中开篇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个排比句构成天风海雨的气势,抒发了人生的苦短,其激越的情感简直不可阻挡,有穿透天地贯穿日月的力量。还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自我吹捧达到了极至,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语无他虑,让人折服。《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中结尾写道“安能屈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地表现了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蔑视权贵、不卑不亢的叛逆精神。
正是这喷涌而出的激情成就了李白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风格,只有李白才能写出如此酣畅淋漓、痛快爽哉的诗句。
读罢李白的诗歌, 不禁心潮澎湃,长久而不得平静。不知是李白伟岸的人格触动了自己脆弱的心灵,还是浪漫的笔调划开了我们久违的沉寂。我们不能为了读诗而读诗,更应该从李白诗歌中让我们自身日趋完美。
历史湮灭了诗人的容颜,却永远不能抹灭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名浪漫主义的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杜甫称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正是他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统一。李白的诗风与同时代现主义诗人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各辟奚径,但却殊途同归。共同展示了中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辉煌和荣耀,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巅峰。千百年来,早有定论。韩愈高度赞扬“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和杜甫的诗歌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古典诗歌的最高典范,后代的重要诗人,从唐代韩愈、李贺,宋代的陆游、苏轼及清代的垄自珍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过李杜的影响,他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诗人更是世界著名的大诗人,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敬重。
注释:
[1] 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256
[2] 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259
[3]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568
[4]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459
[5] 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386
[6]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465
[7] 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389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2] 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元月
[3]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4]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7月
[5]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6] 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王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