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一些端午节的作文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妈妈给我戴上了一种红黄绿相间的“花绳绳”,我十分不解,便问妈妈说:“妈妈,端午节戴这种绳子有什么用呢?”妈妈说道:“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我又问妈妈:“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呢?”妈妈故作神秘的说:“很多啊,你自己上网查查看吧!”
上网一查,果然没错,端午节的习俗可多着呢,赛龙舟、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躲五、送时、驱五毒、饮雄黄酒等等。其中赛龙舟、食粽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看完这些,我觉得我对中国节日习俗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原来一个小小的端午节有这么多的习俗,我以后一定要多查阅资料,了解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
一说起端午节,小朋友们就会唱起有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是足踝上,称为“长命线”。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龙船花。
每年吃粽子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一个传说。传说在东汉时上虞有个14岁的女孩儿叫曹娥,与父亲在瓜园劳作,她的父亲因洗瓜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见尸首。曹娥便不分昼夜沿江哭寻,一连17天,都没有找到父亲的尸体。最后她跳进江中,经过五日,江上浮起拥抱着父亲尸体的曹娥,她终于以生命找到了父亲。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五日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条江也被重新命名为曹娥江。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酒洒在儿童的额头画上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中国有许多节日,你猜猜我最喜欢哪个?哈哈,这个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才华。长大后就受到了楚怀王的信任,担任左徒三闾大夫。他是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好官,后来因为遭到贵族排挤、诽谤,所以被流放了。不久后,楚国国都被秦给攻破,他的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跳入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保护他不被鱼吃掉,就包粽子投到江里以保住屈原尸体,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说法。
去年的端午节,妈妈的公司举办了包粽子活动,妈妈说可以带我去,我高兴极了。
那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所以让妈妈教我。妈妈拿着粽叶耐心地说:“你看把馅放进粽叶里面,合上开口就可以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粽叶,把粽叶折成一个三角形,放了一些黏米,再挑了一个红豆馅,小心翼翼的把馅儿放在黏米上,又盖了一些黏米。拿着粽叶像折纸一样,把开口合上,最后用绳子把包好的粽子捆得紧紧的,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做好第一个,我有了经验,就开始大胆的做第二个、第三个,我越做越熟练,结果做了很多个,大家都夸我心灵手巧,我非常开心。
活动结束了,我和妈妈满载而归。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让妈妈煮粽子。左等右等,终于等到粽子出锅了。我让妈妈先尝一尝我的手艺,妈妈吃了一口,瞪着两只大眼睛,拍手称好,不停的说:“好吃!好吃!”,看到妈妈吃的津津有味,我从心里感到高兴。我也尝了一口,嗷呜,嗯,确实不错。这种味道我现在还记得,每每想起这件事,口水直流三千尺,这种味道真是过嘴难忘!
粽子不仅是美食,它还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爱国精神的纪念。
端午节,不像春节那样喜气洋洋,也不像清明节那样失魂落魄,更不像劳动节那样辛辛苦苦。它,有着自己特殊的含义。
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习俗就是包粽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早上我打算找朋友们一起玩,看见妈妈忙东忙西,在准备包粽子的各种材料,我立马来了兴致,决定不出去玩儿了。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红豆、绿豆、腊肉、糯米、粽叶等,只见妈妈把粽叶叠成一个可爱的三角形,随即放入红豆,再放糯米和腊肉,最后用绿豆收尾,再用绳子一捆。一个漂亮的粽子,就这样落落大方地展现在眼前。看着妈妈完成一个又一个粽子,我立刻拜师学艺。在师傅的教导下,失败了5个,但最终还是流利地包了10个粽子呢!
望着这些“小可爱”,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开始上锅蒸,不一会儿,一阵阵香气飘散在空气中。我正准备揭开锅盖,手就被妈妈打回去了。“还没熟,得再等一会儿呢。”香气扑面而来,我的口水咽了又咽。终于,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啦!我抓起一个就开始解绳子,但妈妈立马拿走了我手中的粽子,说道:“孩子,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拿几个尝尝。”我开始懂了……
看着他们吃得这么高兴,我也吃了起来。比起往年,今年的粽子格外好吃!
成长,或许就是从心怀自己到心怀他人,再到心怀天下吧!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相关仪式,来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鱼、虾、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饭团等食物扔进江中。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们北方有龙舟比赛,吃粽子,带香包的习俗。每年五月初五,人们总要包粽子。孩子们在这一天最高兴,因为粽子一年里是不多吃的。老人们对这一节日,是一定不会马虎的。孩子们也常念叨,什么时候过端午节,几时才能吃粽子的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样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们总是在期盼中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拿着粽子一边吃一边谈论谁家的粽子好吃,谁的妈妈的手艺好,那情景真让人羡慕。
我总是期盼端午节的到来,为那香甜诱人的粽子而着迷。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很快就要到阴历五月初五了,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很希望能快点过节。因为这一天有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喝雄黄酒等等。听大人们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国的诗人屈原,就在这一天,屈原为了自己的祖国,跳江自杀。而且这一天我还能和爸爸妈妈起早去山上用露水洗脸,妈妈说可以让眼睛变的很亮。我还能带着漂亮五彩线和荷包。兴的是端午节我可以吃我喜欢的粽子,有大枣的、有小豆的、有香肠的、还有瘦肉的……。我希望端午节快点到来,那样我就有粽子可以吃啦!白山市外国语学校一年四班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对啦!这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吗?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说完了由来,再来看看我们南方人过节要吃的“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吗?你们知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吗?你们还知道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吗?
大家听了我的讲解,了解端午节了吗?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酒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们学校就组织了包粽子的活动。
我们准备了材料,有糯米,水,粽叶,棉线以及馅料。
首先,我们用水把糯米泡好,让它滋润好,一颗颗饱满、透明,带着清香味的糯米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了。我们把粽叶卷起来做成一个小碗状,将泡好的糯米放进去,切记放一半的时候加一颗蜜枣,当然也可以放别的馅料,豆沙,肉泥都可以。然后再加上一点米,这时候就可以封住了,这可是一个需要细心的活,我慢慢地把粽叶往下折,可一不小心还是把米洒了,我非常懊恼,但我想起了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放弃,我又放慢速度,左手用力捏住,右手灵活的把粽叶折叠,用棉线捆绑好,终于,我成功了!虽然不太美观,但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最后,我们把粽子放锅里煮,没等煮熟,一阵阵香味扑面而来,我们这群小馋猫早就垂涎三尺了。等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扒开一个,咬一口软软糯糯的,入口即化,太美味了,尤其通过自己双手做出来的,那种感觉,比蜜还甜。
我喜欢吃粽子,喜欢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