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篇作文老上海弄堂游戏 打弹子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上海,
,漫步上海弄堂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上海旅游,我们住在美丽园龙都大酒店,令人惊喜的是它不但位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而且它的后面竟然是著名的愚园路和华山路,这两条路上有很多或长或短的弄堂,弄堂里的老房子不但集中了各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而且还流传着大起大落的名人故事。
在上海的一个星期,每天从外面游玩回来,我们就会先穿过愚园路上的愚谷村,再来到华山路上,因冬天天黑的很早,六点多钟路灯就已拉长了路人的身影,我们漫步在冷清的街道上,两旁高大的梧桐树也光秃秃的显得很孤单,偶尔才会遇到几个匆匆行走的路人,很快他们就拐进了身边的弄堂。弄堂门口会有一两个小店,通常是烟酒和理发店,弄堂里,头顶上悬挂着各种颜色的衣裳,一间间房子燃起柔柔的灯光,冷空气里到处弥漫着饭菜香,偶尔有调皮的树枝探出头来好奇的打量着我这个南方来的小姑娘。有的弄堂却是那样的气派豪华,一栋栋欧式建筑的老式洋房,高高的铁门上雕刻着各种图案,风格有法国的、英国的、西班牙的……虽然天气很冷,我还是忍不住拿出相机拍照。满墙的爬山虎和斑驳的墙壁,使我们忍不住猜想它的主人也许是张爱玲,也许是徐志摩,也许是……
上海的弄堂不但让我领略到了上海的文化,还让我看到了时代变迁的痕迹。
上海的弄堂
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上海,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上海,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这就是外人印象,是外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上海。但是,我,一个上海人,一直记得:上海——我的家乡。无论它有多么繁华,无论它的经济怎么昌盛,它是终始是我们上海人的家乡,我最熟悉的地方,能带给我亲切的城市。因为,它是我的家乡。不少人以为,上海,是一座快节奏的城市,这点,无容置疑。但是,我想说的是,上海,最起码不是机械化的城市。要问上海的标志是什么,只有真正的上海人才能回答你。是豪华壮丽的洋房,还是人流如潮的商场?
不,这些只是躯壳。上海的标志,没有仍何的富丽堂皇,只不过是那一条条弄堂。的确,上海没有小城流水,也不是风景宜人,但是,它拥有的,不仅仅是繁华商业,还有那朴实的弄堂。那一条条铺满大街小巷的弄堂,能唤醒老一辈人最真挚的记忆,能使我回忆起最美好的童年。弄堂,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联想。徘徊在这弄堂中,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老房子里的生活,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弄堂口,那棵白玉兰树,很美。每逢三月,白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白地毯。晨曦中,玉兰披上一袭轻纱,霞光轻抹,像是雪花缀满枝头,这般的晶莹洁白;像是白云在此逗留,如此的婀娜多姿。喔,她比雪花更圣洁,比白云更端庄-----美丽的小花。
那时的我喜欢在树下散步,让思绪沉淀,抑是在绿荫下奔跑,挥洒自己的汗水,白色的裙子与白茫茫的枝头相融合,我喜欢树枝摇曳的旋律。玉兰树——弄堂口最靓丽的风景。那时,我和姐姐很顽皮,背着外婆两个人出去玩。夕阳西下,我们早已满头大汗,坐在只比我大两岁的姐姐的自行车后面,准备回家。可是,在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弄堂中,七八岁的姐姐难免头昏眼花,我们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于是,只好在原地哭泣。邻家哥哥下班回来,看见在原地啜泣的我们,笑着刮了刮我们的鼻梁,柔声说:“小家伙们,找不到路了吧,走,我带你们回去!”说着,递给我和姐姐两块糖吃,我们只是傻傻地点头,紧握着阿姨的手,跟在她后面走着,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回家后,当然会遭外婆训斥,但是仍然是快乐的。
平淡的生活——弄堂里最深的感情。这只是关于弄堂的一段记忆,还有很多很多,回想时依旧甜蜜,我会微笑。城市的霓虹灯是多么多而杂乱,水泥高墙是多么拥挤不堪,人群快速地穿梭在头顶红绿灯交替的空隙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忙忙碌碌。弄堂,同样城市的一角,它带给我的气氛,没有了世俗的喧闹,即使有几声自行车铃声,也是如此的动听。典雅,可以说是弄堂的特征。朦胧中,弄堂的影子又在我脑海中浮现……
弄堂印象
许是跟了上海人的方言,无锡人喜欢把小巷叫做弄堂。于是几十年几百年以来,城市之间便流淌过一种叫做弄堂文化的血液,新鲜而纯净。一口标准的苏南方言,想起来,那种温润的,仿佛是浸透了江南水芬芳的味道,便一直沁到骨头里。
无锡人的弄堂是少不了水的。即使是在不下雨的时候,清早起来,推开一扇木框的窗,浸过露水的木头弥散出一种特有的香气。站在二楼的阳台上,抚过毛糙的水泥墙,手心微潮。抬眼望去,便是一群在晨雾里若隐若现的鸽子,穿梭在一条条高低不一的电线、晾衣绳间,是跳跃着的音符;或是留连于鸽笼、屋檐之上,耳鬓斯磨,踩得瓦片一阵悦耳的响动。地上一片朦胧的湿,笼出一片如梦如幻的景致。孩子们笑着叫着用粉笔、石块去描地上不规则的水印,还要比谁的图画别出心裁。八九点钟太阳一晒,水汽消散,水门汀上只剩下几条歪歪扭扭的粉笔线,像是昨夜没有做完的梦。大人们看到一团脏乱的院子,免不了捉来孩子一通骂。这样的把戏,是我记忆里关于童年那一部分常有的片段。
下雨的天气,猫、狗、人都蜷到了屋子里,无聊地数屋檐上坠下的雨珠。暮春时分,黄梅雨不个没完没了,潮湿、阴沉,整条弄堂便总沉浸在暖昧的气氛里。无数晶莹的雨滴纠缠着飘来,打在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上,溅起,飞散,沁出鲜嫩的汁液,雨水里便混杂了春天的气息。微风拂过弄堂,香樟树抖得飒飒得响,一小片一小片的树木如清丽的油画。虽不比山上的植物那么繁茂,各色的绿在雨中舒展开去,心情也跟着被水慢慢泡开,由皱巴巴的一小团,延伸到无限般的大。弄堂里的绿呵,在水里也灵动了起来,妩媚了起来。
弄堂里的无锡人,在江南雨的滋润中,变得像水那样柔顺。在我的印象里,那条弄堂口有一个小小的老虎灶,有点灰头土脸的感觉,可是又温热踏实。老板娘是个喜欢穿素色衬衫的女人,戴一副蓝条纹的袖套,四十来岁的样子,一笑起来,眼角的鱼纹尾都会叫人感到舒服。不知道是那一口糯米一样的白牙,是那一头夹杂着对艰辛岁月纪念的长发;是她买菜回来微微驼背的侧影;是她烧开水时眯着的满是温柔笑意的眼睛;是素色衬衫、蓝条纹袖套;还是她那一口地道流利的无锡话……仿佛一阵带了碧螺春味道的清风,飘逸在弄堂的每一个角落;又仿佛是经过岁月雕琢的花朵,将谢,却又那么安谧地开放着。在我的概念里,这应该就是弄堂女人了;这应该就是无锡女人了。
弄堂里的感动,并不仅仅在水,在人。找一个不下雨的日子,坐在一块干爽的石头上,亲近,是一根细细的牵牛花,由土里一路蜿蜒进心里。早晨,天微微发亮,弄堂里就响起邮递员自行车铃的声音。不多时,从弄堂口一直到弄堂尾,都弥漫起豆浆油条的香味。一种窝心的、甜糯的、酥脆的快乐流露在每个弄堂人的脸上。一会儿,又是阁楼里乒乒乓乓的一通乱找书包的喧哗,又是“来不及了,我要迟到了”的叫喊,行色匆匆,叼着油条的人们就消失在晨雾之中。留下家长或是伴侣在门后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弄堂里没有什么名贵的狗,一群爱热闹的土狗懒洋洋地爬出草丛,要么冲你摆摆尾巴,要么就一路小跑,追着自行车的铃声,扬起一路飞尘。弄堂里的早晨,开始于这样的亲热之中。
沿着弄堂一路走去,只有亲手去抚摸每一堵水泥墙,每一丛草,每一束花,你才能感到纯真离你如此之近。也只有弄堂,才敢于对你敞开心胸,毫无保留。无论是文雅还是粗鄙,感受到的都是真实。家长里短,是每个买菜回来的老太喜欢闲扯的话题。临近中午,她们才扭动着粗笨的身子走向自家厨房。然后是满地拣剩的菜叶子,然后是血腥味和鱼鳞片,然后是油烟,然后是各种的饭菜香。弄堂里的女人,拿自己的生命倾注在满是油污的灶台前,也仅有如此,他们的家人才能享受到饭食带给他们的喜悦。我喜欢这种家的味道,是污浊是油烟,也是唯一可以在饭桌上肆无忌惮地大哭大笑的地方。
弄堂里难得才有争吵,即使是谁家的鸽子弄脏了晒在太阳底下的被子;是猫越过阳台时打翻了种在盆里的仙人掌;是买猫鱼的老太忘了带钱;是退啤酒瓶时少算了几块钱,弄堂里的人都一笑了之。而只有在发现上高中的儿子偷偷把自行车后面的筐改在了书包架,而那个穿白裙的少女又掩着面偷偷坐在了小伙的身后,才会掀起不小的波澜。眼看一头花白头发的父亲扬起了手,邻居们都来劝架:“实际上格个女佬小还蛮好看格(其实那个女孩还蛮漂亮的)。”“算了,算了。”“唉……”你一言我一语,夕阳照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染得那些平凡的生命一片金黄。这里,回味着白裙飘飘的青涩,回味着那些花一样的纯真年纪。
其实,能写的还有很多很多。对于每一个弄堂人来说,谁能忘得了夏夜纳凉的蒲扇和竹椅,那些老墙上面的壁虎在星光下总是数也数不清,它们扭动着细细小小的尾巴,消失在了启明星的光辉里,也带走了你的和我的童年。还有雨天泥泞的石子路、挂满衣服的晾衣绳、满地玉兰花大大的果实、能吹出调子来的那种草、每天收音机里准时的早新闻……它们越飘越远,记忆里在木澡盆里的夏天早已过去,一眨眼我们都已长大。
这便是弄堂吧,这便是弄堂文化吧,也只有无锡人才能听懂那从远处传来的这首古老而年轻的歌。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个老上海的照片展。照片生动地描述了老上海的一个个故事,让我们领略到了上海独特的开放、多样、求新、务实的风格。
有一张照片上发生着这样一个小故事:1930年的上海,有许多小孩子的家境贫穷,付不起上学的费用。孩子们为了生存,只有到桥头边帮商人推车来赚一点小费。一群小孩子穿着破旧的衣服,静静地站在桥头边。远远的,他们看见一个商人推着满载商品的货车来了,孩子们立刻把商人的车围起来,争先恐后地要帮商人推车。最后商人选了其中的一个孩子,但这是一个瘦弱的孩子,他已经很久没有吃饭了,推不动沉重的车子。孩子们一起上去帮他的忙,他们齐心协力,总算把车子推上了桥。商人给了每个孩子一点儿小费。虽然孩子们累得手都抽筋了,但是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赚到了小费。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不会再为付不起学费而烦忧了。老上海的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们,却给了我们生活的启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放弃学习,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来赚取学费,从而对学习有着更加严谨、求实、努力、进取的态度。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那种艰苦奋斗,勇于承担,勤奋努力的精神。在今昔的对比中,使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奋发向上,并热爱自己生活的这座美丽的城市――上海。
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我都要从一幢充满老上海风情的建筑旁走过,这就是我学校南模初级中学附近的一幢大楼――武康大楼。20xx年世博会快要到了,到时候肯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来领略我们上海的风采,我想这幢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楼一定会引起老外们的浓厚兴趣。
从西侧看这幢大楼像一艘轮船,武康大楼这栋极具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公寓大楼所独有的沧桑感和贵族气质,即使放在法国的首都巴黎,也可以称之为一幢非常了不起的建筑,我从历史资料中查阅到这幢大楼的设计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匈牙利人,曾经的上海最高建筑――国际饭店和远东第一大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当我了解了这些历史典故之后,我每次经过这幢大楼都充满这好奇和神秘,20xx年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友人经过这边时,如果我有机会,我一定会当向导,把这幢我们上海人引以为豪的优秀建筑推荐给他们,我想,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
最近,大楼由于年代久远政府部门正在进行维修,它马上就会在能工巧匠手中恢复到曾经的风采,让我们期待着20xx年快点来到吧!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世博会小志愿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世博会主题在武康大楼这幢老上海风情建筑上一定会得到很好体现的。
远方的客人们,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上海的淮海中路武康路口,你一定要记得留意哦!我推荐的这幢大楼一定会令你留连忘返的!
到上海的第二天,我们打算去老城隍庙品尝各种风味小吃。
打听好路线,我们出发了。我们先乘坐929路公交车到了豫园站,然后再从一条弄堂里拐了进去,长长的弄堂拐了几个弯之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刻着“上海老城隍庙”的石碑,表示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了。继续往前走,我发现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小吃店也越来约多,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我们选了一家靠近河边的“和谐人家”饭店,点了一桶面粉南瓜和一碗青椒肉丝蒸饺,我三口两口就全部吃完了,那味道真是太好吃了,相信你吃了以后也一定会被香死的。为了尝尝其他店的味道,我们又换了一家“宁波汤圆”店继续品尝。我们点了一碗蒸鸡蛋,一盘虾仁馄饨、一盆宁波汤圆,还有蟹黄汤包和一份果冻,但我总觉得味道不如刚才的那家好吃,可能是鲜油放多了吧。
出了小吃店,我们继续游玩,看衣服、看古董、看表演。回家的时间到了,爸爸妈妈押着我朝汽车站飞奔而去……
这次品尝的各种美味小吃,让我感受到了上海厨师的高超手艺,以后我也要学习厨艺,做给我的家人吃。
新时代,老游戏初一作文850字
偶然翻开老照片,记忆最深的却是童年时代,那时的小伙伴们,还有我们一起玩的老游戏抓子、打水枪、跳皮筋、滚铁环、、、、、、一幕一幕浮现在在眼前,历历在目。随着时代的变迁,老游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老游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孩子们玩的都是新奇玩具,少年们手里拿着手机成了“低头一族”,玩着网络游戏。室外活动的时间比我小时候少多了。对于如今的零零后们来说,几乎都没见过这些老游戏。为此,学校要举办一场:“寻找70、80后儿时的老游戏”的`活动,让孩子们把老游戏玩出新感觉,孩子们也对这个活动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活动开始的前一天,孩子带回了从学校领回来的材料,我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开始做水枪,到最后一步,给竹筒钻孔。儿子特意提醒了一下,别把孔开大了。我一心急,拿起手中的剪刀就开孔,没想到真给穿了个大孔。拿去试了一下,水吸到三分之一就没吸力了。看着儿子有些失望的眼神,我真是特别懊悔,现在又没法找到这样的竹筒;买个塑料的水枪又觉得失去了这个游戏的意义。这时孩子在想办法补救:他拿起用完的圆珠芯切了一节,插进孔里,周边用胶水粘上。他开心地对我说:没事,我明天还是带这个去学校。我心里在暗自祈祷孩子明天能够玩得开心。
第二天下午,看见孩子非常高兴地回到家里,看来丝毫没有因为昨天我的失误,影响到他的心情。他还开心地和我聊起了今天的活动:滚铁环简直太过瘾了,我们推着铁环在操场上奔跑,那铁圈充满了动感,在我们手里铁钩的指引下前进,哗啦哗啦响成一片,那场面相当壮观。;抓子完全是在锻炼女生的手和眼,抛起,手背接住,一一抓起,接不住的,就算失败,还能抛出美丽的弧线;打水枪我们都拿着自制的水枪,拎着水桶。比赛一开始,同学们满脸笑容,你追我赶地拿起水枪扫射,太好玩了、、、、、、孩子不停地细数着老游戏带给他的乐趣。
玩具和游戏是每个人童年最珍贵的回忆,承载着儿时的梦想和记忆。老游戏也是益智的,传统的老游戏提供的是一种能与伙伴们沟通交流的环境,一个能提供情绪、情感释放的平台,只有呼朋唤友才能玩出乐趣。这样的乐趣不仅是游戏的乐趣,更是情感交流的乐趣。同时能让这些老游戏得以延续和推广。
对 老 眼
星期三,我们班玩了个游戏,叫对老眼。
游戏开始了,我们的规则是:
1.在短时间内瞪着对方的眼睛,谁先把对方逗笑,谁获胜。
2.注意:可以眨眼睛,可以动身体,但眼睛必须盯着对方。
第一组上场的是我和我的兄弟何宇鹏,我们因为第一次不熟悉游戏规则,忘了瞪眼,结果同归于尽,都输了。
第二组是陈一冉和周奕璇,PK开始了,陈一冉为了把周奕璇逗笑放出大招:她把手举在头上,吐出舌头,动动手啊,跺跺脚,嘴里还发出“啦啦啦……”的怪声。而周奕璇呢,只不过翻了个白眼罢了,好像根本没把陈一冉当做一回事。陈一冉被逼上绝路了,她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办法:做鬼脸。只见她竖起一根手指,把眼皮往下拉,还吐了个拉长版的舌头,我看着真的是挺搞笑的,但周奕璇笑点太高了,她仍然是翻了个白眼。“铃铃铃”下课了,老师笑着说:“哈哈,看来,两人不分胜负,那就下节课再比吧。”
过了这焦急等待的课间十分钟之后,终于铃声响起,又上课了。老师笑眯眯地说:“如果陈一冉没在20秒内逗笑周奕璇的话,那就周奕璇胜。”终极比赛开始,陈一冉这次没有使新花样,只是一直重复着刚才的动作,结果笑点太低的她自己把自己逗笑了,老师赶紧宣布:“周奕璇,胜利!”
老师又说:“我们现在开始进行同桌对老眼比赛,然后赢的人站起来!”老师一说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对何宇鹏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233,66666!”何宇鹏象僵尸一样,纹丝不动。我不甘心,又装出一脸萌萌可爱的模样,捏着嗓子尖声尖气地说:“荷包蛋,笑笑更健康,笑一个嘛。”但何宇鹏居然还是没笑,我又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因为我们班有一个非常搞笑的人——陈智昊,我瞪着眼睛,装出陈智昊呆呆的表情对他说:“My name is Chen Zhi Hao!”这回,他终于忍不住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一边站起来一边说:“耶,我赢了。”
今天这个游戏真好玩呀,回家我还要和妈妈去玩这个游戏!
点评:
老师:这次游戏,糖糖小朋友将整个游戏的过程描写具体,并且做到了详略得当,非常好!
糖糖:那是必须的,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我们敬爱的老师呢!她带我们做游戏,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不好好写,下次就没有游戏玩了。再说了,写得好,老师还会有额外的奖励呢!所以,每次写作文,我都是写,写,写,力争第一!
老师:糖糖同学认真写作的精神值得表扬,更加值得称赞的是,在文章中将陈一冉的动作,写得非常传神,仿佛她就站在我们面前,正在与我们“对老眼”,不错哟!
糖糖:那是当然的,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我亲爱的糖妈呢!我遗传了她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优点,再加上我和陈一冉太熟悉了,想写简单些都是不可能的!告诉你哟,陈一冉的许多搞笑动作,还是学的我的呢!我们是“一块糖”组合!
老师:由于很熟悉,就能写得很具体生动,这很对。但你注意了吗?我们这是全班游戏,你为什么照顾一下其他同学,也简要写一写他们呢?他们的笑,他们的动作,他们搞怪的表情,你现在还能回忆得起来吗?如果写出来的话,整个教室内欢乐的气氛也就有了呀!
糖糖:那是……那是,那是技术性失误!我当时只顾着想办法逗何宇鹏笑了,忘了去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形,下次注意!下次一定注意!
老师:好,一言为定!下次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一下其他同学的表现。游戏是快乐的,要把众人的快乐都表现出来。另外,提醒一下,不要一写到“想”,就用“绞尽脑汁”,“绞尽脑汁”可是深入的、费尽心思的考虑,游戏的过程你也没时间思考呀!文中的第二个“绞尽脑汁”不如改为“灵机一动”更恰当。
糖糖:那是肯定的,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我这聪明的大脑。下次我们一定注意用词的准确,谁叫我是聪明又可爱的糖太狼呢!
(以上观点,只代表糖糖有可能的观点,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童年的老玩具和老游戏初三作文
世界每天都在变,人也在变,不知不觉的我已经是步入中年。看到儿子都告别了童年,我才明白岁月不饶人,谁也逃不掉时间的追赶,始终都会落在时间的后面,岁月的印痕早晚会刻上我们的额头,到这时越发怀念起美好的童年。
童年有美好的记忆也有苦涩的心酸,那时候贫穷是最深的印记,然而苦中作乐却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方式,初次听收音机,初次看电视,看电影,还有过年时吃顿饺子吃点肉等等这些都足以让我们美美的滋上几天。回忆这些童年的往事更让我不能忘记就是孩童时代玩的那些游戏和玩具。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会玩很多的游戏和玩具了,甚至有些玩具都是自己亲自制作的,虽然工艺不是很复杂,但是都是就地取材,经过七拼八凑的费劲做起来的。那时候弹弓是树枝的叉做的,工艺简单却很环保。风筝是自己用费竹子和窗户纸做的,虽然颜色单一了,但是却很实用。我们为了做一个铁环经常要祈求家里的老人好多次,这也是一个比较奢侈的玩具了。当然还有做不起玩具的,我们也会有很好的办法玩,比如说用一张废纸分成四份,在上面分别写上官、打、追、贼四个字,然后抓阄,每个抓到字的人必须按照上面字的权限做出相应的选择动向,或是跑或者追,或者不动反正字攥在手里谁也看不到,但是如果你选择错误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玩捉迷藏,因为这段记忆既是童年纯真的烙印,也是那个年代人的.真诚与实在写照。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们几个同学做完了作业没事干,就做起了游戏,没有道具大家就一起捉迷藏,我们是四个人,我、钢蛋,拴柱、还有宝猪当然这都是小名,我们几个人一起玩的规则就是一起哈哈拍,意思就是同时伸出手掌,如果有一个不是和我们三个出的一个方向,那么这个就是输家,这时候就要用红领巾把他的眼睛蒙起来。然后我们几个就一起找个地方躲起来,蒙起眼睛的自己数数到了100,然后就拿掉红领巾开始找我们几个,那次是在场院,有很多玉米秸搭的垛,所以很好藏,因为藏的严实以至于栓柱找了那么久也没有能找到钢蛋,找着找着就快天黑了,可是钢蛋也没有找到,最后我们没办法只好回家了,直到吃饭的时候他的父母问我们,我们才告诉他家人是在捉迷藏的时候找不到他了,于是好几大家人开始出去寻找失踪的钢蛋,最后在玉米秸垛了找到了他,大人问他怎么不出来啊,他说如果主动出来就输了,后来因为呆的太久所以就睡着了。动员了几家人找了那么久,大家没有抱怨,虽然虚惊一场,可也能看出孩子的天真与执着。
其实这只是其中一角,如果说起那个时候游戏玩具就是说上三天也说不尽,随便弄上一点东西我们就能玩的津津有味,弹弹珠、弹杏核、火柴枪、钢丝枪、踢毽子、玩家包等等数也数不清,就是随便在街上摆上几个大小不一的石头和砖块,都能玩出不一样的花样。
那时的我们是快乐的,穷也穷的快乐,富也富的仗义。一家有难全村动员,孩子学习大人劳作,没有现在都市的繁华也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方便,但是谁也不会觉得少了什么。勾心斗角的没有,互帮互助的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情,好像都是大家分内的事情。看到儿子现在的生活我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我的幸运,每天不是埋在堆积如山书本里学习就是带着眼睛费劲看着电脑里的游戏,除了这些好像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了。
回忆不只是忆苦思甜,也许失去的和得到的并不成比例,在这现代的生活中我们得到了方便富裕,也失去纯真与率直。回忆也让我更加思念过去,更加勾起对童年的游戏玩具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