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李煜词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和词代表作: 苏轼《一浣溪纱》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庭坚《二浣溪纱》 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吹雨转船头。
朱敦儒《三浣溪纱》 西塞山边白鹭飞,吴兴江上杨柳低,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将风里戴,绿蓑衣向雨中披,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
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你要的是哪首?。
苏轼的词风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异,称为“ 豪放派”本首词通过描绘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刻画了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表达了词人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
“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
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
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
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1] [编辑本段]注释 ①题解:《草堂诗余》(杨金本无题)等题作“春景”。《乐府雅词》等收为易安词。
《词学筌蹄》等词书误作欧阳修词,明《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等误作周邦彦词,别本又作无名氏词。此词也误作吴文英词。
②闲窗:原作“间窗”盖“闲”之误。带护阑的窗子。
闲,阑也。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
③沉沉:指闺房幽暗,影子浓重。五代·孙光宪《河渎神》:“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池。”
④远岫:远山。五代·顾敻《更漏子》:“远岫参差迷眼。”
远岫出云,源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乐府雅词》等作“山”。
⑤薄雾:傍晚,黄昏。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韩淲《蝶恋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桥东,林竹疑无路” ⑥轻阴:暗淡的轻云。
唐·张旭《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晚自开,青春白日映楼台”。 [编辑本段]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
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
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
[2] [编辑本段]作者 作者李清照李清照[3] (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4] [编辑本段]赏析 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
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闺深、春深、情深,“倚楼无语”,说三藏七,“此时无声胜有声”,蕴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下片宕天,由室内而室外。“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还指此时、此境中,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
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 历代诗评家评此词“雅练”,“淡语中致语”(沈际飞本《草堂诗馀》)。
写闺中春怨,以不语语之,又借无心之云,细风、疏雨、微阴淡化,雅化,微微逗露。这种婉曲、蕴藉的传情方式,是符合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的。
[5] [编辑本段]辑评 一、明杨慎《草堂诗馀》卷一:(评“远岫出云催薄暮”句)景语,丽语。 二、明李攀龙《草堂诗馀隽》卷一:(眉批)分明是闺中愁、宫中怨情景。
(评语)少妇深情,却被周君(误指周邦彦)浅浅勘破。 三、明董其昌《便读草堂诗馀》卷一:写出闺妇心情,在此数语。
四、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雅练。“欲谢”、“难禁”,淡语中致语。
五、吴熊和《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出版):这是一首惜春的词。春色已深,梨花欲谢,不胜惋惜。
言外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淡淡伤感……“倚楼无语理瑶琴”,既以解闷,又以寄怀。此时的“无语”,是一种特殊的心境,是心有所感、情思缭乱。
但又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默默无言之中。
实饱含脉脉欲语的深情,因而托之于如怨如慕的瑶琴一弄了。陆游有一首《鹧鸪天》词说:“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瑶琴诉心,琵琶传恨,有时比之言语确实更便于细诉衷曲,尤其是那种不甚分明而又令人迷惘的闺中春情……末句“梨花欲谢恐难禁”,既有深情的惋惜与眷恋,又有无如之何、难与为力的叹息与怅惘,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同其蕴藉,都是理智(花开花谢本自然)与感情(逝者如斯,青春不返)圆融的名句。不过李清照此句,似乎更侧重于感情,所以沈际飞评曰:“欲谢难禁,淡语中致语”(《草堂诗馀》正集卷一),比晏殊之“无可奈何”,感情上更为沉至……杜牧诗:“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倚阑干。”
苏轼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自来咏梨花者,常借此而发出人生的感喟。
李清照此词,或许也含有这层意思。对于梨花的“欲谢难禁”,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很容易因青春的渐渐消逝而联想到自身的命运,不禁引起深心的枨触。
不过此词风格轻淡,这层有关人生的感喟在词中也很轻淡,也在有意无意、若存若亡之间。别具会心者才赏其“淡语”中有“致语”。
1、小院闲窗春己深,
注:透过窗子看去,小院内的春色将尽。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春色已深,梨花欲谢,不胜惋惜。言外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淡淡伤感…
2、重帘未卷影沈沈,
注:珠帘未卷,幽暗的闺房中,暗影沉沉。
3、倚楼无语理瑶琴。
注:倚在小楼内,寂寞无语地轻抚瑶琴。
此句既以解闷,又以寄怀。此时的“无语”,是一种特殊的心境,是心有所感、情思缭乱。但又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默默无言之中。实饱含脉脉欲语的深情,因而托之于如怨如慕的瑶琴一弄了。陆游有一首《鹧鸪天》词说:“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瑶琴诉心,琵琶传恨,有时比之言语确实更便于细诉衷曲,尤其是那种不甚分明而又令人迷惘的闺中春情……
4、远岫出山催薄暮,
注:远处的山在暮色中隐隐约约。
5、细风吹雨弄轻阴,
注: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
6、梨花欲谢恐难禁。
注:梨花似乎承受不住这轻风细雨意欲凋谢。
末句“梨花欲谢恐难禁”,既有深情的惋惜与眷恋,又有无如之何、难与为力的叹息与怅惘,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同其蕴藉,都是理智(花开花谢本自然)与感情(逝者如斯,青春不返)圆融的名句。不过李清照此句,似乎更侧重于感情,所以沈际飞评曰:“欲谢难禁,淡语中致语”(《草堂诗馀》正集卷一),比晏殊之“无可奈何”,感情上更为沉至……杜牧诗:“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倚阑干。”苏轼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自来咏梨花者,常借此而发出人生的感喟。李清照此词,或许也含有这层意思。对于梨花的“欲谢难禁”,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很容易因青春的渐渐消逝而联想到自身的命运,不禁引起深心的怅触。不过此词风格轻淡,这层有关人生的感喟在词中也很轻淡,也在有意无意、若存若亡之间。别具会心者才能赏其“淡语”中有“致语”。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洒豚欲上时。
李清照: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浣溪纱 李煜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