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苏溪亭。唐代。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送武昌知县潘公考满。元代。丁鹤年。 依依武昌柳,灼灼河阳花。看花思善政,折柳送仙槎。樊川令尹今潘岳,下车朝夕询民瘼。三年德化蔼如春,政成仍与民同乐。值今考绩朝玉京,云开天霁飞凫轻。褒德曾闻封卓茂,自古朝廷重老成。河阳花,武昌柳,勿剪勿伐公知否。邑人爱护比甘棠,一岁春风一回首。
湖上杂言。明代。沈周。 纵目极遐旷,水嬉湖中央。青山载白波,上下相低昂。俯首爱云霞,零乱随兰桨。悠悠溯空冥,忽忽超景光。宛宛汉皋女,落雁悬微茫。可望不可即,相思如水长。
贡院落成郡庠诸生毕集因作诗以勉之。宋代。吴芾。 多士如林古豫章,不应较艺寓僧房。一朝尽辟荆榛地,万础俄新翰墨场。文笔要同孤塔耸,词源宜与两湖长。会看从此飞鸣去,九万鹏程未易量。
赠越客。唐代。马戴。 故国波涛隔,明时已久留。献书双阙晚,看月五陵秋。南棹何时返,长江忆共游。遥知钓船畔,相望在汀洲。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四。明代。何巩道。 不因秋色亦凄凄,天自高时海自低。无垂杨处红帘出,有落花中白马嘶。暝树低枝临水合,阴云拖脚到江齐。一声岂是渔郎笛,王仲宣楼倚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