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水果的牛说课稿5篇
一、说教材分析。
绘画形象生动,主题突出,适合中班幼儿看图讲述,有利于幼儿展开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幼儿充分表达。因此,我把它选为中班绘本教学的材料,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平时都能喜欢上各种水果,知道多吃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通过教学,让大家学习“爱吃水果的牛”学会关心照顾别人的优良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情感目标:让幼儿学会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去关心帮助别人。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绘本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阅读和理解绘本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幼儿喜欢上各种水果,知道水果、蔬菜、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关心别人的意识,因此通过绘本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准备。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PPT的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清楚直观地观看绘本内容;同时还设计了一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的表格,让孩子们在相对应的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下添画上笑脸,让孩子们在动静交替中获得对知识的巩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教法学法。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掌握对绘本的理解。
1、直观演示法: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绘本拍摄成一幅幅漂亮的图片,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带领幼儿一起走进绘本,理解绘本。
2、提问法:此教学方法是让幼儿在观察图片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图片内容讲述出来。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方法,用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它能体现出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你们喜欢这只爱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假设性提问(如:假如你的家人或朋友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同时还采用猜问设疑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猜猜看看读读中进一步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3、讲述法:绘本教学以幼儿讲述为主,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利用有效提问帮助幼儿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述,并学习使用绘本中的话进行回答,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操作法:在最后的延伸活动环节,借助表格,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蔬菜下面相对应地画上笑脸,目的在于鼓励和激发幼儿真正喜欢上有营养的水果和蔬菜,让幼儿在操作中提升知识。
五、说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1、(出示封面)小朋友看,这是谁呀?
(我抛出这个问题后,一位小朋友就马上说出了封面上绘本的题目,于是我马上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2、(出示图1)看看它的肚子里都有什么呢?(它的肚子里有苹果、西瓜、木瓜、香蕉、梨等,原来它是一只爱吃水果的牛。)
(幼儿能够说出很多水果的名称,我对幼儿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
(二)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理解第3幅图。
这是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看,森林里有谁?猜一猜小牛在果树森林里最喜欢做什么事?
2、理解第4、5、6幅图。
这是小牛的主人,他在做什么呢?
主人喂了小牛各种好吃的水果,都有些什么?(因为杨桃、木瓜孩子们平时吃得比较少,所以在这两种水果上孩子们都是在教师的讲解下知道的。)
3、理解第7幅图。
小朋友猜一猜一天晚上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猜问的形式,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力。)
4、理解第8幅图。
主人被风吹了以后他怎么样了?你从哪里看出来?
5、理解第9幅图。
邻居们也被风吹了,结果也怎么样了?那么小牛看见主人和他的邻居们都生病了,它心里会怎么样?猜一猜小牛可能会怎么做?
6、理解第10幅图。
请幼儿猜一猜爱吃水果的牛有没有生病呢?
7、理解第11、12幅图。
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顾主人的?小牛给主人喝了什么?(一起学一学小牛的话:“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除了给主人喝草莓牛奶,小牛还会给主人喝什么牛奶呢?(孩子们都能学着故事的话来回答。)
主人喝了这么多有营养的水果牛奶后身体怎么样了?
(八)理解第13幅图。
生病的邻居们吃了水果,也都不生病了。大家都变成什么人了。
(通过观看图片,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等形式让孩子们对这个绘本故事有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三)完整阅读,再次感知故事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一遍。
2、讲述后提问:
为什么爱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病?
你们喜欢这只爱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
那么平时当我们的家人或朋友生病了,应该怎么做呢?
小朋友平时爱吃水果吗,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通过完整阅读和阅读后的讲述,进一步让孩子们理解绘本,知道要向爱吃水果的牛学习,不但要向它一样爱吃水果,还要学习它关心别人的品质。)
(四)延伸活动。
幼儿人手一张表格,请小朋友在自己喜欢的水果和蔬菜下面相对应的画上一个笑脸,我们比一比谁喜欢吃的东西多。
(这个环节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也旨在通过让幼儿在表格上画笑脸和比一比的形式,鼓励幼儿平时多吃有营养的水果和蔬菜,升华活动的主题。)
首先是教材分析:
《爱吃水果的牛》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绘本故事(ppt上放一张绘本图书的封面图片)主人公是一只爱吃水果的牛,具有拟人化的特点,故事情节温馨流畅,非常吸引人。同时画面形象生动,主题突出,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有利于幼儿的想象与充分表达。因此,我把它选为小班绘本教学的内容,希望通过让孩子们阅读,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对身体好,能够大胆的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表达,知道在别人生病的时候要多关心,帮助别人。
第二,幼儿分析:
首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喜欢把动物当作人,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因此选择《爱吃水果的.牛》这个内容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
第二,从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来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和成人一起看图书,喜欢模仿故事中重复的语言,但他们对词义的理解比较表面化和具体化。
第三,从我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来说,我们班的孩子比较对水果的选择比较单一,有的孩子遇到不喜欢吃的水果一口不吃,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其他人。所以,选择《爱吃水果的牛》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接下来,介绍我的活动目标:
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将此次语言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第一: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对身体好。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
第二:能够大胆模仿故事中的语言进行表达。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目标
第三:知道在别人生病的时候,要多关心、帮助别人。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活动思路:
结合此次活动的目标及重难点,我本着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路,设计了激发兴趣——初步理解故事——第二遍深入理解故事——情境体验游戏——情感升华五个层层递进的环节。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图片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会出示爱吃水果的牛的图片(PPT出示爱吃水果的牛),请幼儿仔细观察,通过“图片中是谁,他的肚子里是什么”的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爱吃水果的牛》的情境当中,顺利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首先,我会边播放PPT,完整、生动的讲述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并通过以下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爱吃水果的牛都吃了什么水果?
2、主人和邻居都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没有生病?
3、当主人和邻居生病的时候,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环节,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听老师的阅读、回答问题,使幼儿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多吃水果和牛奶对身体好,当别人生病时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同时还为下一环节的互动操作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互动操作,共同讲述第二遍。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连续听故事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同时,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直观。因此,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给爱吃水果的牛”送水果的操作墙面,鼓励幼儿一边操作粘贴,一边和老师一起进行第二遍故事的讲述。故事讲完后,墙面上形成了一幅爱吃水果的牛的完整画面,幼儿也在和墙面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持续了对故事的兴趣,也对故事中吃什么水果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下一环节的情境游戏做准备。
第四环节:情境游戏:我来送牛奶。
这个环节,利用上一环节创设好的情境进行游戏,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的重复性语言:请喝杯草莓牛奶吧、请喝杯西瓜牛奶吧,这样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达和互动。《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情境和操作材料的支持下,能够大胆给同伴或老师送去不同口味的牛奶,并大胆进行表达,实现了难点目标。
第五环节:情感升华。
故事结束,出示爱吃水果的牛的图片,提问“亲爱的邻居们,你们的感冒好了么?”引导幼儿感谢爱吃水果的牛。“我们要向爱吃水果的牛学习,当你的好朋友生病的时候,我们要关心、帮助他们。提问,我们可以怎么做?孩子们自由回答。爱吃水果的牛还要告诉小朋友:“为了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小朋友们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喝牛奶!活动自然结束。
说效果:
1、游戏化:
首先,这次教育活动遵循了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将游戏情境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自然大胆的表达。
2、互动性:
其次,结合故事内容,创设了互动的环境,提供了可操作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最后我想一个语言活动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一、教材分析:
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语言,课题内容是诗歌《笑》,适合小班幼儿学习。这首小诗明快清新、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可以借机培养幼儿喜欢与人交往,进而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学习目标:
1、体会儿歌可亲切、温暖的情绪
2、知道美好的笑脸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3、仿编儿歌
三、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愿意朗诵。
四、教学难点:
理解事物的特点并会应用于仿编儿歌五、教法与学法教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视听结合法和完整跟诵法、趣味游戏法三种教学方法。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通过图片及周围环境,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身体语言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完整跟诵法,在幼儿自由积极的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地站在集体的`面前进行表现,声音自然的朗诵给大家听。从而锻炼幼儿的胆量和展示自我的表现精神。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五、学法:
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首先,我在示范朗诵前先出示诗歌中出现的主体,让幼儿对诗歌有初步的理解,并设计对话:“这几位朋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请仔细听一听”。 在示范朗诵中借助于挂图,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为幼儿提供学习朗诵的榜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自由大胆表演的积极性,从而让幼儿敢说。
六、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若干
七、教学程序:
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谈话活动导入,以亲切的口吻,师生进行相互交流:“宝宝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开心吗?老师知道,因为宝宝笑的可真甜呀!今天我们班还请了一些朋友来做客,他们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笑,让我们一起请他们出来吧!”然后,出示太阳、阿姨、花的图片,并提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第二步学习儿歌。教师先配以身体语言进行朗诵,再进行提问:诗歌中谁在笑?它们笑的怎样?第二步游戏《找朋友》,进行仿编儿歌。将图片粘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找自己喜欢的做好朋友,并提问。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一、说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折纸、剪贴等这些手工比较感兴趣,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节新颖的,趣味性浓厚的手工活动,幼儿能利用所给的操作材料,能运用剪、粘贴、画等技能,认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说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画、剪、粘贴等综合的技能技巧。
难点沿着果冻壳边缘画圆,手不能动,这样才能把园画得圆。
四、说活动准备
1、教师给幼儿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冻壳、剪刀、卡纸、记号笔、乳胶人手一份
2、制作好的小“乌龟”,还有一个活的乌龟。
3、一块展板。展示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运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对小乌龟的的兴趣。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谁来了。(拿出鱼缸里乌龟)“呀,小乌龟来了”,小乌龟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孩子们都运用已有的经验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乌龟的样子,在幼儿讲述的同时让幼儿集体学一学乌龟爬,感受一下小乌龟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师引导幼儿说小乌龟喜欢在什么地玩?这时候教师以小乌龟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沙滩上要开一个运动会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赶来了。教师及时地出示制作好的小乌龟:“哎,这一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师讲解示范。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讨论:这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的?从而发现操作的顺序:
1、果冻壳放在卡纸上,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沿着果冻壳的边缘,在卡纸上画一个圆。然后观察教师示范制作小乌龟;
2、在圆上添画上小乌龟的头和四肢尾巴;
3、剪下小乌龟;
4、在小乌龟的背面边缘涂上胶水,再把果冻壳粘在圆圈上。
(三)幼儿制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冻壳来做一做小乌龟,让它们也来参加运动会。但我想到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在这个环节我就让个别的幼儿上来先试一试,这样给其他的幼儿也是一次巩固,加深影响的一次练习吧!省得到操作的时候,会犯“圆画不好”错误。让小朋友回忆一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巡回的指导,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小乌龟的身体剪破了。
(四)欣赏:
1、幼儿欣赏作品,评价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冻盒好可以做什么?这时候如果教师出示一些预先用废旧物制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儿欣赏,这样会更加的好。更能激发幼儿手工活动的兴趣,最后进行环保教育。
反思:
1、活动中,我能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2、整个过程,孩子们兴趣浓厚,也比较投入,认真,都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此活动掌握了剪、画、粘贴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课后,他们兴奋地把小乌龟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激烈的议论,而且也创造出很多玩法:搭乌龟桥,乌龟变队行,乌龟赛跑等等,有一个小在乌龟的另一面也粘贴了一个果冻盒,做出了一个会转动的小乌龟,为此,我就想把这个活动延伸到特色区域里,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续,再一次的满足幼儿的学习的欲望。
一、说教材与目标: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春天天气暖和,万物苏醒,百花齐放,孩子们喜欢参加春游活动,喜欢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特别喜欢听青蛙,春雨的声音,喜欢看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可见《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孩子兴趣又切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及认知能力的。
《圆圆的春天》这篇散文体现了文学艺术美,语言简练,篇幅短小,适合中班幼儿欣赏阅读。散文中运用了“蜻蜓灌唱片”“青蛙唱歌”:”小鱼跳舞”等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引发幼儿联想,在幼儿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鉴于教材有一下特点,为此我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两个目标。
1、体验春天的美,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词句:“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等。
二、说教材的重难点 在这篇散文中,让幼儿感受“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等优美的意境,培养孩子的艺术想象力,这是重点。而这篇文章中“给春天灌唱片”、“圆圆的春天”和拟人的句子又是幼儿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我把他们制定为本教材学习的难点。根据重难点,我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准备: 这篇散文中“唱片”“水纹”“圆圆的春天”等词句是幼儿平时很少接触到的。为了便于幼儿理解,我在课前做了一下准备。
1、事先让幼儿观察过水出现的圆圆的波纹,认识过唱片,听过唱片中的音乐,玩过“蜻蜓点水”的游戏。
2、在春游时让幼儿观察过春天的动植物,听过青蛙的叫声,看过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等。
3、一幅春天的背景图、油画棒和配乐录音。
四、说教于学的方法: 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体验、表现散文,学习、理解、朗读散文,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1、游戏法: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这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日常活动中采用了“蜻蜓点水”的游戏引题,激起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
2、观察、提问法: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巧设提问,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观察提问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准备的挂图,设置提问:在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圆圆的春天这幅图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
3、讨论法: 我和幼儿讨论:“蜻蜓会用什么方法把动听的声音留下来播给我们听呢?”帮助幼儿理解蜻蜓给春天灌唱片的意思,在讨论:“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春天?”突破难点,使散文显得浅显易懂,有助于幼儿学习。
4、表演法: 我运用表演法使散文中“小蜻蜓,尾巴尖,弯弯尾巴点点水”,“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活泼可爱的鱼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等生动形象再现在孩子面前,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形象,更好的帮助幼儿学习散文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幼儿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智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活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孩子模仿蜻蜓点水的动作,体验点水时水波打转转的乐趣,为下面学习散文奠定基础。
2、观察图片,设置问题,解决散文诗的重点。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这幅画中什么东西是圆圆的?”从这幅画中你能看出是哪个季节吗?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感知、了解春天的景色,领略圆圆春天的美丽、祥和、圆满。
3、欣赏散文。 (1)第一遍边看边听,我采用视听结合,让幼儿边看教师作画边听教师有表情的朗读,使幼儿对散文有完整的印象。
(2)第二遍配乐朗读,为使孩子们对散文优美的意境有更深刻的体会,我在第二遍朗读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在音乐的烘托下,给孩子创设了体验散文优美意境的良好氛围,使散文在幼儿的脑中再次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3)创景表演,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亲身参与,一同体验散文的意境。一同散文中的角色、语言和动作,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4、讨论突破难点: 在这篇散文中,“蜻蜓给圆圆的春天灌唱片”是幼儿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幼儿展开讨论:(1)、要想把好听的`音乐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
(2)、蜻蜓会用什么办法把这动听的声音留下转播个春天灌唱片,灌呀灌,灌好了;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远远的春天。)
(3)、我又给孩子展示“唱片”让幼儿对灌唱片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4)、讨论为什么说春天是圆圆的?(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圆满、祥和。)
5、学习散文: 通过师生看图朗读,分角色表扬,让幼儿再现散文的内容。在幼儿学习朗读过程中我与孩子共同讨论:“怎么才能把这首散文念的好听?”怎么朗读才能表现出散文很美呢?
我们肯定两点:
(1)、注意声调的变化。例:青蛙唱“呱呱”,雨点敲“叮咚”,这两个相声词要念得粗细有别;
(2)、“圆圆的池塘,圆圆的唱片,圆圆的春天“这三个圆圆必须从轻到重等。
6、想像活动: 为了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我设计了一个想像活动。让孩子讨论:你还知道春天中还有哪些景物是圆圆的?这个问题激发幼儿想像,展开想像的翅膀,说出:“圆圆的太阳”“圆圆的地球”、“圆圆的脑袋”等,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更广的空间。
7、合作绘画:
为了给孩子提供表现丰富想像力的机会,我设计合作绘画,指导幼儿边想边画,把独特的想像绘一幅《圆圆的春天》。让幼儿在作画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合作的乐趣。
8、延伸活动:
9、我鼓励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出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哪些是圆圆的?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续编散文《圆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