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恐龙》说课稿(《恐龙》阅读答案三年级下册)

篇1:三年级《恐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属于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喜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身心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显性目标是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培养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隐性目标是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热爱自然、用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考虑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通过对恐龙资料、玩具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基本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难点为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思、画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观看有关恐龙的短片。

(一)组织教学。

(二)揭题。恐龙生活在一亿几百万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恐龙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恐龙。

(三)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和体貌特征。

1.说一说你知道的恐龙知识。

教师小结。

2.学习恐龙的种类、习性和生活环境。

(1)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说说恐龙生活在什么地方?

(2)了解恐龙身体结构。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分析,恐龙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a、头部 b、颈部 c、身躯 d、四肢 e、尾部

(3)恐龙的分类。

提问:不同的恐龙有不同的特征,这些恐龙有什么特征呢?有什么功能?

学生回答。(分别从恐龙的身躯、头部、四肢、尾部,颈部的造型特点进行区分。)

教师小结:曾经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大致可分为食肉类和草食类,都有独特的外型特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分别从恐龙的身躯、头部、四肢、尾部,颈部的造型特点进行区分。

(四)创作指导。

1.最想画的是那种恐龙?他有什么特征?怎么样表现。

2.怎样体现巨大?在两张作品中,哪个恐龙比较大?哪个比较小?为什么会这样呢?

3.欣赏学生作品:哪些地方画得好,给你有什么启发。

(五)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1.虽然恐龙如此巨大,但早已消失在地球上。今天我们让消失的恐龙重返地球,能不能雄纠纠气昂昂地来到我们眼前,奇迹就看同学们了:用你的画笔,大胆地画出巨大的恐龙,让我们来场“龙王争霸赛”吧。

2.在开始比赛前,我们先来熟悉下比赛规则吧。

A、画一只你最喜欢的恐龙或想象的恐龙,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或动态去画。

B、评选出三大龙王:

龙王一:体形巨大,威武。

龙王二:色彩鲜艳,合理。

龙王三:造型新颖,独特。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六)展示评价。

作业展示: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用大小对比的方法造型巨大的恐龙,还进一步了解了恐龙生活的环境、不同种类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性。

(八)课后延伸。

1.课后可以用泥塑的方法去做一做自己喜欢的恐龙。

2.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经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为什么消失了?课后请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的原因。

篇2:《恐龙》三年级说课稿

《恐龙》三年级说课稿

一、说教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本文的教学分三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即认识恐龙及其近亲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手段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自制网站“恐龙星球”,通过诵读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它们的特点的。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浏览课外知识,组织用“我是**龙”介绍恐龙。4、通过链接恐龙的其他专题知识和专题网站,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搜集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二、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几种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学生登陆自制网站“恐龙星球”及相关链接网站,浏览有关资料,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特点,并且体会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些恐龙的。鉴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电脑,电脑操作的技能不够熟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细致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操作,组织他们浏览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材料,进行学习和整合,从而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导读法、观察法等多种常用教学方法,同时主要使用了“网络教学法”和“评价促进法”。

先来说说“网络教学法”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探索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语文教学已成为一个日趋热门的话题。首先运用网络使语文课不受教材限制,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实现时空链接,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从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自制网站“恐龙星球”,融“课本知识”、“图片材料”、“课外知识”等丰富资料于一体,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其次运用网络也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平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弘扬其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文本内容,查阅课外内容,让学生完全用一种自觉、自主地意识在进行学习,让他们在读中认识、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用自主性阅读取代老师的说教。而且《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内容比较枯燥。如果仅用空洞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缺乏感性显像,缺少探索钻研的欲望。运用网络创设情境,结合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元素,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让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来说说评价促进法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临近尾声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整堂课的表现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进步与否,从而更有效、更明确地指引学生以后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和“网页浏览法”。

先说自主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借助网络教学,也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以读促思、以读感悟的方法,在读中了解恐龙的特点;在自读、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文本知识的梳理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通过相关链接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这些都是为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再说说网页浏览法: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理念。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距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是应了这一理念,把文本知识和课外知识都集中到自制网站中,学生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去获得知识,提取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样的学习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分五大环节完成的: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阅读课文,走近恐龙;3、浏览网站,认识恐龙;4、课堂延伸,积累知识;5、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营造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教学时,运用网站播放录像片段,加入生动的引言激发学生兴趣。我选择了这一段录像和引言: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时侯,恐龙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可是,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恐龙星球”,和这些神秘的生物进行一次亲密接触。(点击进入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共分6大板块,即走近恐龙、认识恐龙、探索恐龙、自我评价、作业超市和相关链接,通过点击相关导航条,可以获取相关详细资料。

第二环节:阅读课文,走近恐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引导同学们点击“走近恐龙”,浏览课文,把恐龙的名字找出来。阅读教学的规律要求我们的学习从“整体——部分——整体”,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从而对要学的课文有个整体上的感知。

第三环节:浏览网站,认识恐龙

*首先引导学生自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自制网站中集课文内容与课外知识与一体,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借助网络环境,浏览和搜集丰富的语文知识,一方面帮助他们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积累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今的语文教学,容易出现一种“非语文”的现象,即把语文课上成别的科目,如社会课、自然课等,特别是类似于《恐龙》这样的课文,就很容易上成自然课,因此在教学中我坚守语文本体,重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引导学生点击“认识恐龙”板块下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恐龙,通过三步走,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恐龙的具体形象。以学生自学梁龙为例,学生点击梁龙图片,进入相关链接,页面上出现“文字”、“图片”、“练习”三项链接,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进行学习。点击“文字”一栏,网站上有课文中对梁龙的描述,请学生仔细阅读;如果想了解其他有关梁龙的知识,可以点击“更多”一栏,里面有更丰富的课外知识可以浏览,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来了解恐龙。点击“图片”一栏,可以看到里面有各种形态的恐龙照片,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恐龙的外形特点。点击“练习”一栏,可以让学生考考自己,检查刚才的自学效果。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脱离文本内容,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掌握亦不能轻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相信他们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个体学习的局限性,因此通过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的个体思维在集体交流中得到碰撞,学生可以各取所长,取长补短,从而对课文知识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抓住各种恐龙的特点,并指导用朗读把恐龙的特点表达出来。比如说交流雷龙的特点,要体会雷龙是个“庞然大物”,身体比六头大象还重,脚步声好象雷鸣一般;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要进行板书,并相机指导读出雷龙“大”的特点;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来交流体会其他几种恐龙的特点,并相机指导朗读。在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特点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区别鱼龙和翼龙并不属于恐龙,而是恐龙的亲戚。以往,很多学生都认为它们都属于恐龙,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文本语言来体会意思。

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我是**龙”为题,整理一段话,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那种恐龙。原本打算让学生采用搜集、粘贴图片和文字进行整理,然后上传至网页供大家浏览的,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就改计算机操作为口头训练,即让他们自己先作好准备,再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指名学生交流。这样做,其实是对学生刚才自主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一话题来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对知识进行重组,通过口头表述出来。

*交流结束后就小结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第四环节:课堂延伸,积累知识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只是恐龙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恐龙的种类还有很多,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网站特设“更多恐龙”板块,学生点击鼠标,可以看到更多种类的恐龙。

当然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因此我在这里设了一问:“关于恐龙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让学生自由提问,再引导学生点击“浏览恐龙”,学习其他知识。同时通过“相关链接”,还能让学生了解其他更为详细的资料。这样,与其说是一堂课的结束,倒不如说是课的开始,它能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以此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五环节: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评价提出了新的标准。“新课标”最根本的理念在于“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新的教学评价的指向便是着眼于学生发展。同时“新课标”提倡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从课程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并将评价内容分成“这堂课你上得开心吗?”“你能按时完成任务吗?”“你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吗?”“你能独立进行学习吗?”“你能把你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吗?”五项进行,请学生点击“自我评价”一栏,根据自己的表现,点击相应的“星”数,然后点击“提交”,提交后生成的图例可以让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表现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日后的发展。

六、说作业设计

请学生点击“作业超市”

,在这里,我设计了3个可供选择的作业:1、请学生用“我是**龙”为开头写一段话,介绍一种恐龙,有兴趣的可上传到练小网页论坛中的习作栏;2、请学生将感兴趣的恐龙知识介绍给同学或家长听;3、独立完成或和同学合作完成一份有关恐龙知识的电脑小报,上传到练小论坛。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这样分层设计作业,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相应水平的作业,关注不同情况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增强学生作业的信心。

七、板书设计

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恐龙(名称) 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霸王龙 ------

(特点) 庞然大物 长 剑板、尾刺 望而生畏 凶猛

亲戚 鱼龙 翼龙

篇3:《恐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恐龙》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和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和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阅读训练的时候,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重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有目的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既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明方法的确给单调的说明文增色不少,但过于强调文章的说明方法就会把文章“肢解”的感觉。在教学中,弱化“名称”,注重感悟,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

三、说教法、学法:

网络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四、说课前准备:

1、教师:网页课件

2、学生: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课前要利用多种途径如读课外书、上网、观看音像资料,掌握丰富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渗透科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借助网络,通过“读―思―议―读“的方法读懂课文。结合教学设计,我的网页式课件也紧扣整个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恐龙”、“恐龙家族”、“恐龙之谜”、“恐龙之最”、“恐龙自述”。这几大板块既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同时也是我的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理念体现。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愉快、发展。

本课准备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时的宏伟场景时,教师在一旁微笑着念着旁白: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恐龙,恐龙是地球的主宰。那么恐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人类对他们进行了哪些研究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恐龙》。这时,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不同种类的恐龙,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从总体上作以把握。初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读后让学生自己交流初读情况,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之后,老师梳理这些问题,确定下节课的学习重点:既作者是怎样生动形象地介绍恐龙的。为学好下一课,做好铺垫工作。

现在我就第二课时具体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问题引路,导入新授

为了让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能有较好的衔接,复习上节课的所学,是很有必要的。上课开始,问题引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有了哪些了解?让学生谈谈通过上一课所学后的收获。在学生谈到恐龙所生活的环境时,借助大屏幕,出现恐龙所生活的环境,告诉学生: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入两亿年前的那一片片原始大森林,在寻找恐龙的足迹。这样,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和学生一起走进“恐龙”,在这一部分教学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老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去边体会边读好。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以多种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小伙伴合作读、齐读等。感受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确。通过读书,学生就能够感受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恐龙的。通过朗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文课就是学习阅读、享受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围绕恐龙的种类很多,心态更是千奇百怪,这是全文的重点段,通过朗读感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解决本课的重点: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恐龙的。

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认准分别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霸王龙的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让学生逐词逐句读中理解行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方法进行的描述。先引导学生学习“雷龙”。在“恐龙家族”中展示“雷龙”的图片,接着在文中找出有关雷龙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为什么叫它“雷龙”呢?雷龙的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在雷龙的脚步声中,把庞大的雷龙形象图放大,边上再配上大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写雷龙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呢?除了打比方,还将雷龙与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大象”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呢!学生既读懂了课文,也掌握了写作方法,一举两得。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体会,结合“恐龙家族”中的恐龙图片来学习课文中所写的其他恐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知识、总结方法、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深对恐龙的印象。

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准备,以恐龙的身份作“自我介绍”。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介绍恐龙。

三、课尾设疑,留有余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前面相关恐龙知识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播放一段有关恐龙生活、灭绝的录象一定能把学生的探究欲望推向高潮。恐龙的灭绝到今天还是一个谜团,放手让学生通过浏览“恐龙之最”、“恐龙之谜”,为学生提供“中华恐龙园”、“恐龙博物馆”、“恐龙世界”的超级链接,搜集资料,以自己的观点,猜测一下恐龙是怎样灭绝的。课堂时间不够,布置学生找出更多的资料来充实自己的猜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恐龙

种类 多

形态 千奇百怪

食物 食草、食肉

繁殖 卵生

篇4:恐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本文的教学分三课时完成,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即认识恐龙及其近亲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手段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自制网站“恐龙星球”,通过诵读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它们的特点的。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浏览课外知识,组织用“我是**龙”介绍恐龙。4、通过链接恐龙的其他专题知识和专题网站,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搜集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二、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几种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在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学生登陆自制网站“恐龙星球”及相关链接网站,浏览有关资料,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特点,并且体会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些恐龙的。鉴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电脑,电脑操作的技能不够熟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细致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操作,组织他们浏览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材料,进行学习和整合,从而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导读法、观察法等多种常用教学方法,同时主要使用了“网络教学法”和“评价促进法”。

先来说说“网络教学法”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探索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语文教学已成为一个日趋热门的话题。首先运用网络使语文课不受教材限制,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实现时空链接,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从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自制网站“恐龙星球”,融“课本知识”、“图片材料”、“课外知识”等丰富资料于一体,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其次运用网络也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平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弘扬其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浏览网站,阅读文本内容,查阅课外内容,让学生完全用一种自觉、自主地意识在进行学习,让他们在读中认识、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用自主性阅读取代老师的说教。而且《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内容比较枯燥。如果仅用空洞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缺乏感性显像,缺少探索钻研的欲望。运用网络创设情境,结合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元素,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让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来说说评价促进法

新“课标”说:“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临近尾声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整堂课的表现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进步与否,从而更有效、更明确地指引学生以后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四、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自主探究法”和“网页浏览法”。

先说自主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借助网络教学,也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恐龙,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以读促思、以读感悟的方法,在读中了解恐龙的特点;在自读、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文本知识的梳理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通过相关链接了解恐龙的更多知识,这些都是为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再说说网页浏览法: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理念。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距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是应了这一理念,把文本知识和课外知识都集中到自制网站中,学生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去获得知识,提取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样的学习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分五大环节完成的: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阅读课文,走近恐龙;3、浏览网站,认识恐龙;4、课堂延伸,积累知识;5、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营造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内心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教学时,运用网站播放录像片段,加入生动的引言激发学生兴趣。我选择了这一段录像和引言: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那时侯,恐龙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可是,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恐龙星球”,和这些神秘的生物进行一次亲密接触。(点击进入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共分6大板块,即走近恐龙、认识恐龙、探索恐龙、自我评价、作业超市和相关链接,通过点击相关导航条,可以获取相关详细资料。

第二环节:阅读课文,走近恐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恐龙?引导同学们点击“走近恐龙”,浏览课文,把恐龙的名字找出来。阅读教学的规律要求我们的学习从“整体——部分——整体”,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从而对要学的课文有个整体上的感知。

第三环节:浏览网站,认识恐龙

*首先引导学生自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自制网站中集课文内容与课外知识与一体,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借助网络环境,浏览和搜集丰富的语文知识,一方面帮助他们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积累课外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今的语文教学,容易出现一种“非语文”的现象,即把语文课上成别的科目,如社会课、自然课等,特别是类似于《恐龙》这样的课文,就很容易上成自然课,因此在教学中我坚守语文本体,重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引导学生点击“认识恐龙”板块下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恐龙,通过三步走,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恐龙的具体形象。以学生自学梁龙为例,学生点击梁龙图片,进入相关链接,页面上出现“文字”、“图片”、“练习”三项链接,学生可以自由点击进行学习。点击“文字”一栏,网站上有课文中对梁龙的描述,请学生仔细阅读;如果想了解其他有关梁龙的知识,可以点击“更多”一栏,里面有更丰富的课外知识可以浏览,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来了解恐龙。点击“图片”一栏,可以看到里面有各种形态的恐龙照片,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恐龙的外形特点。点击“练习”一栏,可以让学生考考自己,检查刚才的自学效果。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脱离文本内容,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掌握亦不能轻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相信他们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个体学习的局限性,因此通过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的个体思维在集体交流中得到碰撞,学生可以各取所长,取长补短,从而对课文知识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抓住各种恐龙的特点,并指导用朗读把恐龙的特点表达出来。比如说交流雷龙的特点,要体会雷龙是个“庞然大物”,身体比六头大象还重,脚步声好象雷鸣一般;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要进行板书,并相机指导读出雷龙“大”的特点;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来交流体会其他几种恐龙的特点,并相机指导朗读。在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特点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区别鱼龙和翼龙并不属于恐龙,而是恐龙的亲戚。以往,很多学生都认为它们都属于恐龙,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文本语言来体会意思。

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以“我是**龙”为题,整理一段话,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那种恐龙。原本打算让学生采用搜集、粘贴图片和文字进行整理,然后上传至网页供大家浏览的,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就改计算机操作为口头训练,即让他们自己先作好准备,再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指名学生交流。这样做,其实是对学生刚才自主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一话题来达到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对知识进行重组,通过口头表述出来。

*交流结束后就小结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第四环节:课堂延伸,积累知识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只是恐龙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恐龙的种类还有很多,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网站特设“更多恐龙”板块,学生点击鼠标,可以看到更多种类的恐龙。

当然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因此我在这里设了一问:“关于恐龙的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让学生自由提问,再引导学生点击“浏览恐龙”,学习其他知识。同时通过“相关链接”,还能让学生了解其他更为详细的资料。这样,与其说是一堂课的结束,倒不如说是课的开始,它能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以此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五环节: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评价提出了新的标准。“新课标”最根本的理念在于“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新的教学评价的指向便是着眼于学生发展。同时“新课标”提倡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从课程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并将评价内容分成“这堂课你上得开心吗?”“你能按时完成任务吗?”“你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吗?”“你能独立进行学习吗?”“你能把你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吗?”五项进行,请学生点击“自我评价”一栏,根据自己的表现,点击相应的“星”数,然后点击“提交”,提交后生成的图例可以让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表现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日后的发展。

六、说作业设计

请学生点击“作业超市” ,在这里,我设计了2个可供选择的作业:1、请学生用“我是**龙”为开头写一段话,介绍一种恐龙,有兴趣的可上传到练小网页论坛中的习作栏;2、请学生将感兴趣的恐龙知识介绍给同学或家长听;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这样分层设计作业,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相应水平的作业,关注不同情况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增强学生作业的信心。

篇5:恐龙的说课稿

一、说活动教材:

此课是小班数学下学期教学内容,影子是孩子非常熟悉的现象。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影子,孩子们对身边的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恐龙的影子》这一课设计了这个以数学为主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在在自然流畅的感性活动里,自主观察与探索,自由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数学领域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观察动物的形状特征并找出对应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以及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观察动物的形状特征并找出对应关系。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进行了以下的物质准备:动物卡片、图卡等。本活动选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五、说教法学法

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引导法——交流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纲要》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做法和说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观察性、操作性、交流性”。我主要分五个环节:

(一)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手影游戏,猜一猜老师用手影表现的是什么?(启发幼儿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体验影子和手型的关系)(教师用手影分别表示同一种动物的不同姿态,鼓励幼儿说出该动物在做什么。指导幼儿观察影子和手形的关系,手形变化了影子也随着变化,影子的形状和手形是相同的。)。

(二)找一找让幼儿找一找黑板上小动物的影子,并将小动物和影子相对应的点连线。(连线时要把他们相对应的点连上,而不是连图画的内容)

(三)观察画册《恐龙的影子》

1、数一数,不同颜色的恐龙各有几只?

2、找一找,各是哪只恐龙的影子?

3、连一连,婴幼儿找出每个恐龙对应的影子,并用线连起来。

(四)找一找出示相似的动物和不同形状的动物,让幼儿找影子。

(五)拓展延伸:(画一画)让幼儿画一画简单图形的影子是什么样?

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真实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个乐中学的空间。本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生活化。

篇6:《恐龙》的说课稿

教材分析:

《恐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首先介绍了两亿年前恐龙是地球的主人,接着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外形特点,然后又介绍了恐龙所吃的食物,再介绍恐龙的生殖特点,最后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人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恐龙问什么会突然灭绝?引人思考,激发读者探索的兴趣。

这篇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恐龙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动物的知识,而且会激发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课文介绍的5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理解词语。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龙、亿、翔、站、部、移、秘。

2、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图片等方法理解本课“漫游、遍及、鞭长莫及、庞然大物”等词语。

3、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版块———人类的朋友这组课文。那么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朋友大约生活在距今两亿年以前,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主人,可在6500万年以前,他们却神秘地消失了,猜到他们是谁了吗?板书“恐龙”学习“龙”(龙的第四笔撇过竖弯钩)

二、读文悟段,学习字词

1、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小黑板或词语卡片)

2、自由读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读不准的词句多读两遍。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学习“亿”,注意亿右边乙写法,。通过理解“漫游”的含义,书写“遍”字,形近字有编,扁)

4、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这一段向我们介绍的恐龙的种类。

每一种恐龙都有不同的特点,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否了解了这些恐龙的特点,课文插图中有好几种恐龙,你能能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找到相应的四种恐龙吗?(同桌合作完成)

5、说出你命名的理由(学生说特点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翔、站、部、移”四个重点字的学习。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四种恐龙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庞然大物,联系下文理解。鱼龙,看海豚图片理解。翼:本意是翅膀)

6、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那么,这一段主要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7、齐读第3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恐龙的生活习性,介绍了霸王龙的样子)

8、指导读说明文。说明文的朗读,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练习

完成课后表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卡

2、读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

二、学习4、5

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书写“蛋”字。

2、恐龙在地球到底生活了多久呢?默读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什么?这段中有一个问句,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恐龙消失了呢?(推测有三种原因,教参94页)。

3、书写:像————象袋(带、代)秘(注意右边笔顺)。

三、拓展延伸

通过预习中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四、练习:区别字组词

像部()遍()象()陪()扁()秘()必()

五、作业

1、收集其他种类恐龙的图片

2、预习下一课

篇7:《恐龙》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恐龙》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和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和生活习性,重点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第六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外形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文中多处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阅读训练的时候,借助网络环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等独特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重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有目的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既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多种说明方法并用,如何处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说明方法的确给单调的说明文增色不少,但过于强调文章的说明方法就会把文章“肢解”的感觉。在教学中,弱化“名称”,注重感悟,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力求既不破坏文章的语言环境,又让学生有鲜明的感受。

三、说教法、学法:

网络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三、说教法、学法:

网络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网络的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浏览网页,阅读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希望探究的问题,并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方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引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之路。

四、说课前准备:

1、教师:网页课件

2、学生: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课前要利用多种途径如读课外书、上网、观看音像资料,掌握丰富的有关恐龙的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渗透科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借助网络,通过“读—思—议—读“的方法读懂课文。结合教学设计,我的网页式课件也紧扣整个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恐龙”、“恐龙家族”、“恐龙之谜”、“恐龙之最”、“恐龙自述”。这几大板块既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同时也是我的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一种理念体现。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和谐、愉快、发展。

第一课时

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象。当画面上出现成千上万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奔跑时的宏伟场景时,教师在一旁微笑着念着旁白: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恐龙,恐龙是地球的主宰。那么恐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我们人类对他们进行了哪些研究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恐龙》。

这时,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不同种类的恐龙,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从总体上作以把握。初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读后让学生自己交流初读情况,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之后,老师梳理这些问题,确定下节课的学习重点:既作者是怎样生动形象地介绍恐龙的。为学好下一课,做好铺垫工作。

第二课

一)、问题引路,导入新授

为了让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能有较好的衔接,复习上节课的所学,是很有必要的。上课开始,问题引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有了哪些了解?让学生谈谈通过上一课所学后的收获。在学生谈到恐龙所生活的环境时,借助大屏幕,出现恐龙所生活的环境,告诉学生: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入两亿年前的那一片片原始大森林,在寻找恐龙的足迹。这样,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和学生一起走进“恐龙”,在这一部分教学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老师讲得再好,没有学生全身心投入去边体会边读好。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以多种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小伙伴合作读、齐读等。感受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确。通过读书,学生就能够感受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恐龙的。通过朗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文课就是学习阅读、享受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围绕恐龙的种类很多,心态更是千奇百怪,这是全文的重点段,通过朗读感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解决本课的重点:作者是如何来介绍恐龙的。

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认准分别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霸王龙的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让学生逐词逐句读中理解行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方法进行的描述。先引导学生学习“雷龙”。在“恐龙家族”中展示“雷龙”的图片,接着在文中找出有关雷龙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为什么叫它“雷龙”呢?雷龙的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在雷龙的脚步声中,把庞大的雷龙形象图放大,边上再配上大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写雷龙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呢?除了打比方,还将雷龙与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大象”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呢!学生既读懂了课文,也掌握了写作方法,一举两得。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体会,结合“恐龙家族”中的恐龙图片来学习课文中所写的其他恐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知识、总结方法、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深对恐龙的印象。

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准备,以恐龙的身份作“自我介绍”。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介绍恐龙。

三)、课尾设疑,留有余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前面相关恐龙知识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播放一段有关恐龙生活、灭绝的录象一定能把学生的探究欲望推想高潮。恐龙的灭绝到今天还是一个谜团,放手让学生通过浏览“恐龙之最”、“恐龙之谜”,为学生提供“中华恐龙园”、“恐龙博物馆”、“恐龙世界”的超级链接,搜集资料,以自己的观点,猜测一下恐龙是怎样灭绝的。课堂时间不够,布置学生找出更多的资料来充实自己的猜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网络这一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篇8:小学恐龙说课稿

我今天所上的这一课《恐龙》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第21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作者紧紧扣住文题,对恐龙做了较为全面具体的介绍。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首先,作者介绍了恐龙的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环境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其次,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及形态。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者为了具体说明“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列举了身体庞大,踏步好似雷鸣一样的雷龙;身体很长,走路好像吊桥在移动的梁龙;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有四支利剑一样尾刺的剑龙;以及脸上长有三只一米多长大角的三角龙。作者在第3自然段里还介绍了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鱼龙生活在水里,体形像今天的海豚;翼龙身体的两侧长着翅膀,能展翅高飞。接着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先介绍恐龙吃什么——“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之后,重点介绍了陆地上“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霸王龙。然后介绍恐龙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恐龙是卵生的,它们先生下外壳坚硬的蛋,当小恐龙破壳而出的时候,会得到老恐龙的细心照料,直到它们能够找到食物为止。最后介绍了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综观全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文字,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恐龙的知识,读罢能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并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比较说明:如在介绍雷龙时,作者为了说明“雷龙是庞然大物”,就用了人们所熟知的大象来与雷龙作比较,说“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从而使读者感受到雷龙身体之庞大。又如在介绍恐龙的亲戚鱼龙时,作者把鱼龙同人们熟悉的海豚作比较,说它“很像今天的海豚”,如此说明使读者对鱼龙的外形有了形象的'感知。比喻说明:如雷龙“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就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使读者对雷龙踏步时的情景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又如,梁龙“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也是用比喻说明的方法来使读者感受到梁龙走路时的有趣情景。再如翼龙“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也是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使读者对翼龙展翅高飞时的情景也有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感知。数据说明:如介绍梁龙身体很长时,用了“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又如介绍剑龙的时候,就用了“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和“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来说明的;介绍三角龙时也用了数据说明的方法。正是因为作者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才使读者对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基于以上的特点,这篇课文我安排两个教时:

第一教时,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教时: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那么今天我所教的是第二课时,学生对恐龙比较陌生,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多媒体课件。

以下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作一说明:

一谈话复习旧知引入教学,让学生回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二精读课文

第一段使学生明白正因为当时的条件适合恐龙生存,所以恐龙的数量很多,分布范围很广。

第二段课文的2—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我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每一个自然段提了一个问题。学生默读小组讨论后再一起理解,在学生回答完前面三个问题“恐龙的种类有哪些,形态各有什么特点,恐龙的亲戚是谁,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它们吃什么”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和霸王龙,就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出这些恐龙来,教师逐个点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恐龙的形态,我用了这样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出喜欢的恐龙的语句读,重视朗读训练。接着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喜欢的恐龙,把课本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体态语言。在讲解恐龙是怎么生育后代时着重使学生理解恐龙这种独特的卵生生育方式,并进行扩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这样的生育方式。教学完2—5自然段后让学生一起朗读引出恐龙在广阔的原野上奔跑、吃食、繁育后代这个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再一次去感知两亿年前恐龙的生活,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为下面第三段中的内容激励学生长大去探索恐龙神秘消失之谜作下铺垫。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旨在激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去探索恐龙神秘消失之谜。为了激励学生这种探索欲望我在上课结束前印发了一份有关恐龙的资料供学生阅读,还准备了一本有关恐龙奥秘的书供学生浏览。

篇9:《恐龙世界》说课稿

《恐龙世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恐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2、教学重点:

通过对恐龙资料,玩具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容特点的恐龙。

3、教学难点:

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

4、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以课件为主,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说学法:

课件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以观察为主,结合课件演示的内容,指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相互交流。

四、说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恐龙玩具、范画

2、学生:学生课前要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课上准备彩笔、油画棒等。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先请听同学听一听恐龙的声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恐龙世界》。

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听一段声音,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猜猜是什么动物?”,学生会说这个声音比较恐怖,然 后 老师出示能发出声音的恐龙玩具,出示课题――《恐龙世界》。

(二)分步讲授,探究学习。

1、观察感知,小组交流。

先请学生说说老师手中的恐龙叫什么名字?生活在什么时代?再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很快进入恐龙的世界中,并开始用眼观察,用脑思考。接着,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恐龙玩具。初步解决难点。

2、游戏入手,认识恐龙。

在学生们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叫做《猜猜看说说看》,这一步骤由课件演示,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的一些外形特点和相关知识。(课件演示略)进一步解决重难点。

3、速画比赛,表现外形。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速画比赛,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画出一只恐龙,主要是画恐龙的外形,这一部分我选择了一段比较欢快的'音乐,学生受快节奏的乐曲影响能够比较迅速的完成比赛,表现出恐龙的外形特点。

4、课件辅助,概括外形。

总结比赛结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同学画恐龙外形时还觉得比较困难,这时,我就利用课件讲解恐龙身体各部分的特征,把恐龙的头、身体、四肢、尾巴、脚等用几何形进行概括。

以上的环节用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解决了教学重点,使学生迅速了解了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5、图案色彩,生活环境。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手中或图片里恐龙的图案、颜色?然后课件出示剑龙的图片,并作以如下说明:科学家根据恐龙的骨骼化石复制出恐龙的外形,却无法知道恐龙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图案和颜色,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不同图案和颜色的剑龙图片,就是科学家们的大胆猜测,也就是说同学们可以大胆地去画。

再通过欣赏课件中的图片,了解恐龙所生活的环境。这时候教师可以用优美生命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恐龙时代也有阳光、蓝天、绿树,它们大多生活在水源充足的丛林里,也有的出没在美丽的荒原中,它们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哺育着自己的后代。无论是十层楼高的巨型恐龙,还是不到 一米 的小型恐龙,它们的世界都是神秘的 、有趣的。

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看一看,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

6、欣赏作品,布置作业。

欣赏不同画法的作品后,提出作业要求:每人完成一幅恐龙作品,最后组成一幅长卷作品――恐龙世界。教师出示多幅恐龙范画,供学生借鉴。

(三)创作实践活动。

学生伴着音乐,进行创作,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展开想象,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恐龙,并添加环境。

(四)课堂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学生把这些作品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老师由恐龙灭绝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使学生眼、脑、手、口都得到了锻炼,符合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篇10:恐龙课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恐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内容通俗易懂。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存时间和地点。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特点。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的生活习性,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到了恐龙的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

2、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内容通俗易懂。借助图片、游戏等手段,帮助学生体悟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进而有感情地朗读,并学习掌握课文描写恐龙的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

二、说教法学法:

将“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

1、情境渲染:通过视频、游戏、文字、图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特点,认识各种恐龙并积累语言。

2、分层递进:由浅入深,从教师精讲雷龙特点到自学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作。从扶到放,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并按照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学习(如选择喜欢的恐龙图片进行交流),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规律。

3、赏识成功: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之间的多向交互,让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激励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促进了学生自信心,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形成。“让学生感受一个成功的,主宰的自我。”

三、说教学过程: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学生心中最神奇的一类动物,以平时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认识来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识介绍性质的自然课。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本课教学首先应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其次,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研究恐龙世界的兴趣。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恐龙的图片,并提问,你们认识它们吗?让我们一起喊出它们共同的名字——恐龙。

屏幕山形象逼真,生动直观,新颖鲜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从而使教学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目光,并延续至整堂课,并顺利展开教学。

(二)、创设情境,认识恐龙

创设游恐龙园的情境,让学生逛恐龙园,在了解课文内容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反复研读。在此基础上,结合图片,教师讲读课文,从重点讲解到半扶半放到自品自读书本描写的语句,了解了恐龙的特征以及学习课文对恐龙的描写方法,适时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最终达到品读的目标。

(三)、猜猜我是谁

这是一个游戏环节设计,让学生操作一个将恐龙图片拖移到相对应的文字上的游戏,这个游戏练习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达到对恐龙外形特征进一步了解的目的,因此游戏的完成也促进了文本的巩固。

(四)、恐龙园招聘解说员

这一环节是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提升,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恐龙的特征以及学习课文对恐龙的描写方法后,给自己喜爱的恐龙做介绍,将语言积累进一步内化,讲出恐龙的特征,达到了知识的迁移。并积极鼓励学生在介绍时加入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让自己解说的恐龙更加生动具体,对解说精彩的同学颁发“小小解说证”,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乐在其中。

(五)、课外延伸

语文教学绝不仅局限于课文知识,同时要求适当拓宽。在可结束时,给学生关于恐龙的网站,让他们课后自己查阅,记下相关资料,组织交流讨论。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将这种探究延续到课外,培养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持久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