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过秦论》译文(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剑
导入 :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 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 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 归纳整理。
① 词性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 .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 .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甿隶之人(氓) 鉏耰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俛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
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 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 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 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 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 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 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 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
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一、知识要点
1.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洛阳人。年轻时就极负才名,深得文帝赏识。年仅20岁,就被召为博士,一年后,又升为太中大夫。贾谊学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曾针对时弊提出一套改革政治和法律的主张,却因此遭贵族和大臣们的嫉恨。他们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文帝逐渐疏远他,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念及其才,召回京都,拜为梁怀王太傅。此间,他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提出过很有见地的意见。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太傅之责,更愁怀才不遇,"常哭泣,后岁余,亦死"。年仅33岁,所著文章,刘向编为《新书》。
2.本文是史论。古人权衡时事,多以史为鉴。彰往察来,发人深省。所以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贾谊生活的时代,是汉王朝刚刚建立不久。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之争,连年战乱,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极需要发展生产力,使广大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贾谊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作《过秦论》,"过秦"意即责秦之过,批评秦始皇施行暴政,从而达到讽喻汉文帝推行仁政的目的。
3.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新书》是贾谊所著的一部政论著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全文引用了这篇文章,可见本文的重要;《文选》是一部文学总集,选入此文,正表明它的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
4.本文叙事极力铺张渲染,气势磅礴,要认真欣赏文章的文采,学习综合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经验。本文结构上最大的特色是对比鲜明。
5.学习本文要注意的常用词有:厚、通、制、兵、 余、亡、北、金、信、利、家、势。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红色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红色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B.而迁徙之徒也。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血刃 短兵相接
B.兵凶战危 兵连祸接
C.兵精粮足 兵临城下
D.兵不厌诈 兵贵神速
5.红色词与"外连衡而斗诸侯"的"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不含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红色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8."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意思是:
A.秦国跻身于诸侯之列,终于一统天下。
B.秦国统一天下使诸侯都来朝见。
C.诸侯与秦国地位相当,然而终被秦国消灭。
D.诸侯与秦国实力悬殊,终被消灭。
9.文中关于陈涉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陈涉处处不如九国,显然是对陈涉抱有成见,是应该批判的。
B.作者说陈涉处处不如九国,说明作者鄙视农民起义领袖,正反映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C.表面上看,作者似乎在贬低陈涉,他的意思却是要说明陈涉与九国相比,虽地位卑微却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反映了作者立论的客观性。
D.表面上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贬低陈涉,他的意图却是要说明陈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作者历史观的进步性。
阅读《过秦论》中篇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秦虽并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亡。
10.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并海内,兼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不信功臣,不亲士民/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废王道而立私爱
D.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孝公既没
11.解释句中的词语:
①强凌弱,众暴寡。 暴:
②焚文书而酷刑法。 酷:
③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易:
④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建:
12."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的意思是:
A.先推行欺诈暴力取得天下,然后推行仁义,这说明取得天下必须从暴力开始。
B.先推行欺诈暴力取得天下,然后推行仁义,用暴力的办法来统治天下。
C.把欺诈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看得不那么重要,用暴力的办法来统治天下。
D.把欺诈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看得不那么重要,这说明取得天下必须从暴力开始。
答案:
1.D 2.D 3.A 4.A 5.D
6.A 7.B 8.B 9.C 10.D
11.①欺凌,损害。②使……残酷。③改变 ④建立
12.C
长发飘飘短发摇摇
高一(3)申羽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很小很小的小女孩的时候,就开始梦想着拥有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发,像电视中出现的那样的长发。那时的洗发液广告远不及现在的引人入胜,但仅仅是画面上女子甩头发的动作,足以使那颗种子深深地埋进我幼小的心灵中。
我细心地呵护着头发--尽管它并不美丽。我坚持每周洗两次头,并且用护发素护理--在当时,这已经算是对头发的最高待遇了,我却仍不满足。一次突发奇想,决定用搽脸油"护发"--按我的理论,护肤品的效果应远强于护发素。后来幸亏妈妈发现得及时,才避免了一场笑话的产生。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尚不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急于求成得可爱、可气、又可笑。
那时还特希望有人--当然是除了妈妈之外--能够当面夸我头发好。可是等了好久,欣赏我秀发的人也始终没有出现。直到有一年冬天,几个好朋友在一起玩时,一个女孩突然说:"申羽的头发真好,又黑又亮!"我听后笑了,灿烂得如那冬日的阳光。那等待许久的赞美被人道出,心中甜美的感觉至今回想都尚存甜意。
事后才想起那天阳光充沛,每个人的头发都是一样的黑亮。不过对那女孩,我是一直心存感激,以至在很久一段时间中都把她当知音看待。
当我终于可以自豪地把头发束在头顶,让垂下的发丝在脑后招摇时,却听到了这样的所谓的科学依据:(留)短发可以保护发质。为了若干年后的那个长发梦,加之妈妈在一旁反复撺掇--她对每早为我梳头"深恶痛绝"--我终于同意剪发。
那天很正式地穿上我最爱的衣服,拉着妈妈到街边为我留影纪念--后来就去了理发店,伤心欲绝地看那好容易留起的长发无声地落下--再后来,那张穿着白毛衣,披着及肩长发的照片,被妈妈放进了钱包里。
剪发之后,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有些东西--如那个娇气软弱的小女孩,如那个遇事动辄就掉金豆的孩提时代--随着长发一同逝去了。
那一年,我八岁。
"娃娃头",齐耳短发,再不然就是"假小子头",这是我剪发后先后试过的发型。"娃娃头"不适合我的脸型,齐耳短发显得老气,"假小子头"倒是方便,只是--
"大哥哥,请问现在几点了?"
"宝宝乖,不要碰哥哥的小兔子。"
……
类似的笑话闹多了,我已习惯。最可气的是班里的男生指着我刚剪的头发在后面窃笑,美其名曰"猪鬃"--我的发际低,有时脖子后面剃得不很干净,黑乎乎的一片,实在有伤大雅。
那时剪头,一半是在家让妈妈练手,不然就随便找家理发店,马虎了事。师傅们手艺各有千秋,加上发型轮换,着实谈不上有什么风格,有什么个性。只知道每次就说:"短,短点就行。"就像那时的我,谦逊随和,却少了锋芒,少了灵性。
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混完了小学。
上初中,发型就没再变--短发--女生中最短的头发。这桂冠我戴了三年,无人能及,也当之无愧
。
那时不长个,头发却长得飞快。每月一剪,每次剪完头,进班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最苦的是同桌的男生,每每总是无辜地被当作参照物--好事之人总愿将我们的头发作比,结果常让男同胞无地自容。
三年中一直爱着那头短发--并非是屏弃了儿时的梦想,只是学着更现实。免去了洗发时的费时,省下了每天梳头的繁琐,挤出时间,获益的是自己。
那时酷爱长跑。本没有体育特长,也非自虐倾向,只是喜欢看阳光下自己跑步的身影,还有那随着轻松的步伐,一起跃动的蓬松的短发。跑着,跳着,陶醉着,满足着,似乎轻盈得就要融入那红色的跑道,那金色的阳光。
喜爱短发,也因为它帮我确立了一个精练能干的形象。我应该是出色的--至少看上去。于是我隔天洗头,用最好的洗发液--飘逸的短发给人自信的感觉,也带给自己一份信心,一份好心情。
初中的我不苟言笑,也表现的太过坚强,以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是自主的,是独立的,不需要帮助,也势必会拒绝帮助的--我的身份是给予他人关心与爱的天使,而非接受施舍的弱者。只是有谁知道,我多需要一个可以依赖的怀抱,却忽略了我梦中那长发飘飘的新娘。
现在的我,又开始蓄发了。已非单纯地圆一个梦,只是在寻找,寻找一种改变,寻找一个全新的自我。
长发飘飘,飘飘……
短发摇摇,摇摇……
[评语]
一个关于头发的故事,一段难忘的成长历程。小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柔美的语言,借"头发"展示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自我。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 新课
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④逡( )巡 矜( )持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黑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⑾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黑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黑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略)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课堂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板书)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
(作业 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
(1)对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
固基业(1) 兴
叙史实 充国力(2) 强 攻 之异
过 统天下(3) 盛 守
秦 义军起(4) 亡
论 析原因(5) 仁义不施
[延伸阅读]
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一、开场白: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三。 解读学生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 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 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设计依据: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能力)
六、教学方法
1对联导入法,2提问讨论法,3 讲练结合法,4、及时背诵法
七、教学程序: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本说案主要是针对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前三段的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解读后两段的文意,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设计依据:《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两课时教学本文。)
八、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一副对联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设计依据:用对联激活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导入新课,通常从旧课入手,或介绍与新课有关的作者和背景。而我在教学导入中,引述相关对联却收到了比传统导入要好得多的效果把贾谊与屈原相提并论,让学生在未读《过秦论》时,先了解贾谊文章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为理解文章作铺垫)
1、 作者:
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2、 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XX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设计依据;了解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内容)
(三)、老师给学生放《过秦论》的录音,边听边让他们找出本课的生字词,听完之后老师提示一些生字的读音并加以强化,尤其提醒学生在通假字的问题上不要出错)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设计依据:根据高考对常用字词的要求,注重平时的积累,紧随高考关于字词的脉搏跳动)
(四)、疏通文章的前三段,在老师的点播下,让学生讨论并提问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疏通。 (让同学们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并联系文言文的特点总结常见的文言现象。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2古今意义:
例 句 古义 今 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3词类活用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
c、形容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
4一词多意
结合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设计依据: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 有 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归纳总结然后在记忆,把文言文中的若干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归纳起来,进行理解记忆。来提高自己的文言素养。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归纳理解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设计依据:巩固读音,夯实基础)
2背诵文章的第三段:
(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3熟读全文,理解文意,试着背诵文章的后两段。
(加强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文言知识)
十、 板书:
――――― 始强 (内、外)
【 攻】 ――――― 日强 (缔交结盟)
――――― 极盛 (废道焚书)
通假: 衡(通“横”) 从(通“纵”) 弊(通“敝”)
何(通“呵”) 倔(通“崛”) 景(通“影”)
古今意义:河 山东 橹
活用: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一词多意:制 亡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1] [2] 下一页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学案,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11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读单元知识短文第318页的最后一段。)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郭发栋 王燕章
一、缘起
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谓盛极一时!可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短命而亡,亡得那样迅速,那样悲惨,又是那样的神秘,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惊。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贾谊的《过秦论》正是这些探索文章中颇具影响的一篇,也是多年来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之一。
《过秦论》问世二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界人们的关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博大,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再从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优劣长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笔者不想放过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此向专家同好教正。
贾谊“仁义不施”一论,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评价秦王朝的准绳。直到今天,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暴”就成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诚然,秦王朝的统治是残暴的。但千百年来,残暴的统治岂止一秦!且不说揭竿而起的陈涉、推翻秦朝的刘项等,就说被后人称颂为英明君主的汉武帝、唐太宗、元始祖、明成祖、还有清代的康、雍、乾,请问,他们哪一个不残暴呢?然而,他们的“暴”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还获得了人们的交口赞誉!莫非真是“成则王侯败者寇”了吗?
于是,在疏通字词、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设疑问难、层层导引的方法,让同学们暂时先把前人的定论和权威的理论“放在一边”,而以课文本身的文字为“本”,以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为“辅”,也来一个“过秦论”──讨论一下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二、过程
在讨论课之前,我先动员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教材本身、图书报刊、网上浏览、走访专家)搜集与秦灭亡有关的资料典故,从中筛选信息,找出有用的材料,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屏幕,逐步展示问题,设疑问难,提供资料,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推理、判断,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大致过程如下:
问题一:作者认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地回答: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笔者先分析阐述了“攻守之势异也”的意思,然后针对“仁义不施”这一观点,我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问题二:两千多年来,人们一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一“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课堂讨论十分热烈。
在五分钟的讨论中,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王朝和著名的帝王,例举最多的有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乾隆等,但都遭到了另一部分同学的诘责,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最终也没能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
末了,笔者作了这样的小结:封建统治是专制统治,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独裁、神秘和随意。其最终、最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自己和他家族的特权,因此,对于一切妨碍帝王特权的言论和行为,即使是父子之间,兄弟关系,哪怕只是“可能妨碍”,也必然会遭到严酷的镇压和无情地杀戮。所以,封建帝王的残暴,乃是专制体制的必然产物。
既然历代帝王虽然“残暴”但并不亡国,那么,“残暴”也就不一定是秦王朝亡国的原因了。如果再探究一下与秦同时的六国的治国策略,还会给人一些新的启迪。于是,课堂讨论又转入了对课文的分析:
问题三:找出作者对六国旧贵族(以四君子为代表)的评价,联系六国最终不免于灭亡这一历史事实,我们从中得出什么样的启迪?
对于前一问,多数学生能很容易地找出来:“战国四君子”“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多数同学也能明确地认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举。但对于“仁义”之举并不能挽救六国灭亡的命运这一问题,学生们就感到十分困惑了。
笔者把握并利用学生的这个“困惑”,进行适当地引导:六国旧贵族是否“仁义”,我们暂不作讨论。但是,由他们“仁义”同样亡国这一点,可以推出:国家之存亡,与国君是否仁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秦国之灭亡与“仁义不施”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出秦王朝的“暴政”?
列举秦王朝的“暴政”,大多数同学都很容易筛选出来,课文罗列的主要有:
1、废先王之道;
2、焚百家之言;
3、隳名城,杀豪杰;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还有的同学补充了不少课外资料,主要有:
5、修筑万里长城;
6、兴建阿房宫。
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这节课师生重写“过秦论”的关键环节。因此,例举出上述“暴政”之后,屏幕上紧接着展示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五:逐条分析上述“暴政”,指出哪些历代王朝都共有的措施?哪些是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哪些是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暴政”的具体含义:
1、“废先王之道”,指秦王朝废除了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而秦王朝的国家藏书馆中(即“博士官所职”)的儒家经典并不在焚烧之例。真正把许多图书典籍焚烧绝迹的罪魁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进关,杀秦子婴,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息,多少文化典籍与艺术精品付之一炬。
3、“隳名城,杀豪杰”,指的拆除六国原有的都城与军事设施,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杀戮六国的将士,以巩固新生的政权。
4、“收天下之兵”,收缴民间散落的兵器,防止人民起兵造反。
5、“修筑万里长城”,其实,在秦统一之前,燕、赵、秦早已修筑了各自的长城,统一后,秦所做的工作不是“修筑”而是“连接”,即将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这样的工程,其耗资耗力与当初燕、赵各自修筑长城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这样的工作,对于巩固边防,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十分必要的。
6、“兴建阿房宫”,王朝初立,大兴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些“暴政”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能力。经过辩论,相对统一的意见是:
历代王朝所共有的措施:2、“焚百家之言”;3、“隳名城,杀豪杰”;6、大兴土木;
治国安邦所必须的措施:4、“收天下之兵”;5、“修筑万里长城”;
秦王朝所独有的新措施:1、“废先王之道”。秦以后的二千多年,所有的改朝换代,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故前人有“千古一秦”之说。
明白了上述“暴政”的真实情况,笔者不失时机地指出:焚书、毁城、杀人、弱民,这些严酷统治,一则是维护新兴的中央集权制所必须采取的过激措施,二则历代王朝都曾采用而并没亡国。这自然也不能成为秦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废先王之道”这一革故鼎新的举措,乃是唯秦独有!“废先王之道”──废除分封制而建立中央集权制,既毁灭了六国旧贵族的昔日的繁华,也毁灭了秦朝新贵族的封王美梦。
为了阐明这一点,笔者在屏幕上又展示一则资料:
问题六:读下面一则资料,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秦立国之初,始皇革除了领主分封制而实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一政策破灭了新兴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权贵们纷纷找老丞相王绾,为了敦促秦王恢复分封制,王绾煞费苦心地带着秦始皇的两个皇子上殿,历数皇子的功绩,要求给皇子加封。始皇洞察其奸,识破了他们借分封皇子而倒退复辟的阴谋,坚决地予以严词批驳。
有学生指出:秦朝的新兴贵族也不理解、甚至反对秦始皇的改革举措,由此可知,秦王朝建立新型的革命的中央集权制,任务是多么艰巨,阻力是多么强大!
为了加深印象,笔者又展示了下一个问题?
问题七:以上都是秦王朝的内部原因,从课文中找找,其灭亡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多数同学迅速指出:陈涉起义;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笔者又问:“山东豪俊”指的什么人?
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六国旧贵族。
问题八:把“废先王之道”和“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结合起来,你能得出什么推论?
同学们的讨论又一次达到了高潮。
“废先王之道”,不仅毁了六国旧贵族的家园,也毁了秦朝新贵族的美梦,因而激起了新老贵族的共愤。“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充分说明了六国旧贵族推翻秦王朝的迫切心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陈涉”乃是秦朝子民,而“山东豪俊”乃是被秦所灭的六国旧贵族。“陈涉”和“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也就是新、老革命勾结起来,共同扼杀了新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三、反思
经过一番讨论与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秦王朝的迅速灭亡,并不是、起码不仅仅是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是因为秦的“废先王之道”这一超前的革新举措,是新老革命联合起来共同扼杀新生政权的结果。不过,我们作这一番探究,并不是为秦翻案,更不是批评贾谊,而是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一个新生的进步的事物,总是超前的──超越当时大多数人的认识水平,因而也不能即刻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中央集权制取代领主分封制是这样;资本主义取代封建集权制也是这样的。
2、秦王朝是灭亡了,但秦王朝的典章制度并没有灭亡,“汉承秦制”,“千古一秦”,充分说明了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在历史前进中重要意义。
3、贾谊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他的“仁义不施”的错误结论是由于历史和个人的认识局限所致。但他能够在两千多年前向当时的汉王朝提出“仁政爱民”的政治措施,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但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如果仍然重弹古人的旧调,那可真是十分遗憾而又十分悲哀的。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
固基业(1) 兴
叙史实 充国力(2) 强 攻 之异
过 统天下(3) 盛 守
秦 义军起(4) 亡
论 析原因(5) 仁义不施
[延伸阅读]
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过秦论》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铁皮鼓: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学生:可是跟你没关系呀?!(一部分坏笑)祝老师节日快乐!
铁皮鼓:祝所有女同学节日快乐!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男同学可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啊!
(有几个女生已经伸手去捶身边的男生了,气氛非常活跃)
铁皮鼓:(示意安静)我们上一节课讲到《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也就是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说过,这句话怎样讲最好?
学生:不施行仁义,没有看到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铁皮鼓:对呀,不要理解成因果关系。我还讲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家把历史教材要与真正的历史区别开来,我们看到的历史教材并不就是历史本身,而是对历史的一种叙述,里面包含着一种视角,一种理解。(有些学生茫然)真实的历史是混乱而丰富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大到秦统一六国,小到刘邦放了一个屁……(学生轰笑)笑什么啊,假如刘邦放了一个屁,但是这个屁如果没有引起严重的后果,比如吹翻了阿房宫,那一般的历史书就不会记载。为什么?跟我们记日记一样,历史学家也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录,你选择哪些不选择哪些,实际上就构成了不同的历史。当然,还包括你对历史的理解,基本的态度,比如对于抗日战争,日本的历史教材就不同于大陆的历史教材,是不是?
学生:是。
铁皮鼓:所以每个人看历史,总是从当下的现实情境出发的,而古人写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总结秦亡的教训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意义。而贾谊为什么要写《过秦论》呢?
学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
铁皮鼓:对呀!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盛世――
学生:文景之治!
铁皮鼓:对。在经过秦乱之后,社会终于慢慢地恢复了生机,但是也不是桃源。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依然很突出,百姓卖地卖子的现象依然存在,统治阶层奢侈淫逸之风也开始滋长,贾谊看到了这些,所以提醒要注意秦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总结秦亡的教训,也不是从贾谊开始的。汉初曾随高祖平定天下的陆贾就曾经多次劝说刘邦读《诗》、《书》板书)――要加上书名号,但是刘邦怎么说:“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就是说你们老大凭枪杆子――应该说刀杆子――夺得天下,哪里用得上看那些玩意儿?陆贾就说了,你马上得天下,难道能马上治天下吗?就是说夺天下使用武力,难道治天下也用武力?刘邦最后还是听了他的意见,陆贾就写了《新语》,把教训全写在里面供帝王阅读。但是写得最好的,却是贾谊,所以,这篇千古雄文的写作目的就可以概括为通过总结秦亡的教训,提醒统治者施行仁政。好了,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来写一篇《过秦论》――只是假如,不是真写――你们会怎样写?能不能简单思考一下,给个提纲?想一想我们平时的议论文训练?
(学生思考,有小声议论,一两分钟后)
铁皮鼓:有没有同学能够简要地描述一下自己的作文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没有人举手,有同学小声地说)
铁皮鼓:大家想一想,如果写比较标准的议论文,一开始要怎么样?
学生:提出论点。
铁皮鼓:对呀!我给大家即兴创作一篇。第一段,按应试作文的标准写法,应该先提出论点:治理国家必须施行仁政。而且应该在五十字以内,最多不超过一百字里提出来。然后第一段怎么写?应该是举秦亡的教训了,在运用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材为话题服务,紧扣仁政,而且思维要有条理性。比如以《过秦论》为材料,那么课文哪一部分能够提供秦不行仁政的比较充足的材料?
学生:“及至始皇”那一段。
铁皮鼓:对,关键是要条理化。我会从四个方面来谈,一是怎样对待百姓,二是怎样对待知识分子,三是怎样对待英雄豪杰,四是怎么对待自己。对待百姓有两种方式,一是愚民,“以愚黔首”嘛。二是弱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不是不让你拥有武器,既要让你大脑简单,还要让你四肢不发达,手里没家伙。对待知识分子则是――
学生:焚书坑儒。
铁皮鼓:是的。对待英雄豪杰呢?
学生:“杀豪杰”。
铁皮鼓:对待他们自己,一方面是暴虐,一方面是腐败。这些材料理顺以后尽可能用排比句式来铺陈。这样写完了没有?我说过,写议论文要防止三段论,举几个例子就算完了,缺少分析,这是大忌。如果我写,接下来还有一段,说秦国采取这样的政策,是因为没有分清攻守之别,统治思想有问题,守天下依然强调法制,不施行仁政,结果导致了灭亡。好,我的文章做完了,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同样写《过秦论》,我的写法与贾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
余家承:我觉得老师更多地写秦的灭亡,而贾谊更多的写秦的兴盛,最后才点到灭亡。
铁皮鼓:说的好!那么,明明要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为什么要大量地写秦的兴盛?
余家承:我想可能是为了跟后面形成落差吧。
铁皮鼓:对,就是形成了对比,你看秦国以前好强大啊,突然就灰飞烟灭了,一下子就引起人的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另外,你看我的写法与贾谊的写法还有什么突出的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记叙、议论、描写等手法的使用上?
余家承:老师主要是议论,贾谊主要是记叙。
铁皮鼓:他按什么顺序记叙?
余家承:从兴到亡。
铁皮鼓:是的,他有一个时间线索,大家看,从秦孝公写起,第二段开头就是“孝公既没”,第三段开始是“及至始皇”,第四段又成了“始皇既没”,时间线索很清楚。这简直是在写记叙文呀!哪一段算是议论?
学生:最后一段。
铁皮鼓:是啊,这样的写法很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训练。我经常讲,有的同学在议论文里夹入大量的叙述,结果导致文体不清,四不象,但贾谊居然这样写!为什么啊?(无人应答)我们曾经讲过,议论文里也经常需要记叙,需要讲故事,但是议论文中的记叙必须服务于观点,这才是重要的,而这篇文章记叙上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为最后一段的说理服务,所以也可以说是用记叙来说理。刚才余家承同学已经说了,前面写秦兴,后面写秦亡,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引起读者的震动。(板书:秦兴,秦亡)那么除了这个对比,课文中还有哪些比较?
罗涵钰:还有秦与六国和陈涉的对比……
铁皮鼓:哦,到底是哪个与哪个比?你这里面好像包含着比较复杂的对比。
罗涵钰:是这样的,在课文最后一段,有六国与陈涉的对比,六国显得很强大,而陈涉很弱小。
铁皮鼓:这个对比的目的何在?
罗涵钰:突出秦不守仁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很轻易地被弱小的陈涉给灭了。
铁皮鼓:说得很好。(板书:六国,陈涉)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邹凤娇:还有秦孝公与秦始皇的对比。
铁皮鼓:秦孝公与秦始皇?他们有什么对比?能详细地说一说吗?
邹凤娇:秦孝公一开始施行仁政,结果秦逐渐强大起来,而秦始皇则施行暴政,结果导致了秦的灭亡。
铁皮鼓:哦,这个倒是我第一次听见有人提出来。不过挺有道理的啊,秦孝公“务耕织”,对内实行仁政,结果促使秦强大起来,与后文秦始皇的国内政策确实形成了对照。(板书:秦孝公,秦始皇)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人表示反对)还有没有其他的对比?
(学生沉默,无人作答)
铁皮鼓:大家看第二自然段,主要交待什么?
学生:六国的强大与秦制服六国。
铁皮鼓:对呀!这段用了铺排的手法,大肆渲染六国的强大,有多少谋士,多少武将,“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结果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蔽,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我背得非常快,学生笑)既然写秦的强大,为什么花更多的篇幅写六国的强大?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学生:突出秦更强大。
铁皮鼓:对,这又是对比。(板书:秦国,六国)六国如此厉害,还很轻易地被秦灭亡,而陈涉又与六国不能相比,秦与陈涉的对比便欲加鲜明,前面写一系列的对比,其实就是为了突出秦与陈涉的对比。(板书:秦国,陈涉)而以天下之至弱的陈涉,却毁掉了天下至强之秦朝,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发人深省吗?所以很自然地推出了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的观点,早已经暗含在记叙中,此时点出来,水到渠成!文帝看到这儿,当然会悚然而惊。古人称《过秦论》为古今第一气盛文章,原因之一就在于此。除此之外,大家想想,还有哪些特点让你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气势充沛?
学生:(七嘴八舌,多数声音)排比句多。
铁皮鼓:对呀!大量地运用排比句增强气势,这是我们学写议论文应该学习的。汉代赋比较兴盛,作者受了一定的影响,用铺陈造成了一种气势。好了,我们今天也有人总结秦亡的教训,我在这儿读一篇文章,是网上下载的,估计是学生作文吧,写得相当不错,大家仔细听,注意作者行文的思路:
一
历史不会重演,教科书总是这样教导我们,我们也总是这样告慰自己。 可读了《过秦论》,我悚然一惊,——哦,两千年前的历史不正在重演么?血风腥雨的战国时代和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又何其相似乃尔!当今美国,世界老大,意欲籍其强大国力,称霸世界,其穷兵黩武,霸道无忌,酷似不可一世的强秦,而其他国家,则如各怀心胎苦于自保的九国。 ——一超多强,合纵连横,活脱脱一部战国史的翻版!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一位伟人说。 其实,历史何止相似,历史天天都在重演!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贾谊之言如雷贯耳。 但可悲的是,后人从来就没有认真吸取过教训! 二 秦国的崛起是必然的。 周室衰微,群龙无首,此乃天时;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此乃地利;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此乃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秦国焉能不兴? 然战国诸雄之中,齐楚之天时地利,并不逊于秦,也有问鼎天下之势,而最终亡国丧家,又是为何?盖因人不和也。齐楚国君皆昏聩无能,国民皆心骄志衰,俨然一群乌合之众,落败实是必然! 三者之中,人和是根本,所以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 今天,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赖全体国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欲遏止美国独霸世界的野心,亦须赖天下诸国求同存异,携手共进。 三 秦王朝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天下已定,百废待兴,急需休养生息。但秦始皇不仅不改弦更张,反而变本加厉,用对付敌人的那一套来对付人民,繁刑严诛,赋敛无度,民无以堪,所以揭竿而起,一举而灭之。 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谋略,治天下崇尚的却是仁义。 何谓仁义?仁义说到底就是一种爱民、保民、富民之心。 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 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始皇之过,也是所有亡国之君之过。 “三个代表”就是今天最大的仁义,共产党如若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走共同富裕之路,那么中国就能长治久安,坚如磐石。 仁者无敌,过去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四 治国需要名君,更需要贤臣。 秦孝公英明,这是秦国的幸运,但更幸运的是他拥有了一位奇才——商鞅。 商鞅眼界开阔,气魄超人,内政外交,奇招叠出,很快使秦国脱颖而出,进而称霸天下。毫无疑问,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商鞅,就没有秦的兴盛,更没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时,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 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甚至历史的进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 但是,拥有人才并不值得炫耀,重用人才,才是关键。秦帝国也不乏人才,李斯之才堪比商鞅,但却蜕变为一十足小人。这不全是李斯之过,暴君的身边岂容贤臣立足? 今天,知识经济已蔚为大观。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之争。美国能发展到如此强盛的地步,与其广罗各国人才并大胆使用密不可分。而中国的所作所为,就相去甚远,大量人才被闲置,被压制,甚至被摧残,令人痛心疾首! 龚自珍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想说,我劝诸君开心胸,不拘一格用人才! 五 人和,乃强国之源;仁政,乃安国之策;人才,乃治国之本。人和,仁政,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这是秦帝国的兴衰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向往的幸福、友爱、和平的新世界仍遥遥无期,贫穷,饥饿,暴虐,屠杀,非但没有根除,反成愈演愈烈之势,核战阴云,生态灾难,更是严重危险到人类的生存。 为了人类的未来,请君再读《过秦论》! (在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关键句,中心句与作者的行文思路)
铁皮鼓: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学生:好啊。
铁皮鼓:我们写作文就应该借鉴别人的长处,而对写议论文而言,思路清晰又尤为重要。但是不是他就写得非常好,没有办法超越了呢?也不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漏洞?
(学生摇头)
铁皮鼓:这篇文章依然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所谓的仁政。然而在现代社会,实行仁政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吗?美国是不是因为行仁政才成为超级大国?显然不是。我曾经讲过许多次,中国要富强,关键不是实行仁政,而是实行法治。现在有一种很传统的说法被经常提起,甚至在主要媒体中频频出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得民心的目的是为了得天下?说到底还是专制社会的思维,推翻了一个王朝自己再建立一个王朝,永远是“驾长策而御宇内”,永远是统治与被统治的二元思维。当然,有同学可能说了,法治也不新鲜,秦始皇不也是行法治吗?但是注意,秦始皇的法治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两回事情,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秦始皇的法治不叫法治,应该叫“刑治”,它的内核是专制,就是说你老百姓只需要遵守我订的规矩,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但你根本无权参与规则的制订。秦律有没有经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大家轰笑)显然没有嘛!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则以民主为内核,它确立规则,但是这个规则的确立应该是民意的反映,老百姓应该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制订规则,否则,就是专制。所以现在有许多提法经不起推敲,比如“执政为民”的口号,有人就反驳了,什么叫执政为民?你凭什么替我执政?这还是统治或者说人治思维嘛,应该改一改,叫“还政与民”才是。我前面说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贾谊当然不可能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主张,他在专制社会呼吁仁政,已经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封建知识分子的良知,而我们站在21世纪来重新审视秦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与贾谊自然也是不一样的,那就是,要使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化的道路!好,下课。
东方雪评:
课堂上的铁皮鼓是清醒的,也是睿智的,他清晰地指引思考问题可以采用的方式,思路严谨,流程顺畅。课堂上的铁皮鼓是热情的,也是勇敢的,他在促读的同时也在促写,文章是个例子,例子的意义丰富而生动;同时,他授文也传道,讲过去也谈现在,有人有文,视角独特,语言滚烫,极有震撼力。
铁皮在播种人文的种子,我们还在等待什么?
边城评:
有灌的味道。
但从以前铁皮发的贴来看,他所教的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基本上带不动,更不用说让他们自主探究了。
但从这堂课上,我觉得铁皮与以前的课还是有变化的。
首先导入 ,不再是远离学生,上课前师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融洽的氛围,学生自然学习的兴味也提高了。
其次,学生不再是完全的一脸茫然,虽然也有茫然的时候,但现在总还有声音了。比如学生分析对比,分析老师与作者写法的不同。都很不错。我相信如果再加以时日,铁皮的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彩发言的。
提出几个疑问:
1.在课堂上如此讲写作方法,似乎效果不大,而且看学生的反映多以茫然为主,不知铁皮能不能具体说说课堂效果?
2.念完文章后,马上问学生文章写得好不好,以为不妥。因为学生多半会揣测,老师念的必定是好文章。能不能换种形式提问?
3.然后要学生说文章的漏洞,这不好,因为学生仅听一遍,如何有这样敏锐的头脑?如果有如此敏锐的头脑,想来铁皮的课当以学生争论的为多。
铁皮已经很努力了,这堂课可能并不符合现在新课标的一些精神,但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能上到这样,我觉得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铁皮鼓自评:
多谢各位,特别多谢边城!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还是不错的,当时上下来挺满意,还跟摩西讲过。冷了几个小时,感觉就不一样了,有些沮丧。
但是这节课依然体现了某种变化,当然是我个人的变化,就是由注意内容发展到注重形式,也就是,我在力求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而不是哲学课,历史课,政治课或者其他什么课,也就是所谓的“自觉的语文意识”或者说上出语文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