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教学反思(共含10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教学反思
前不久,在进行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师培训工作会议上,听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研究员斯苗儿老师所作的报告中,有一位实验教师在上9加几的加法中,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算法多样化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教学过程简述
1、出示例题9+3=让学生口答此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9+3=12,因为9加1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生2:9+3=12,因为9和3组成12,所以9+3=12。
生3:9+3=12,因为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一想,想得仔细一点。
生:还是沉默。
师:你们想一想(边说边作掰手指状)。
生4:我知道了,我们还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手指。
(在座学生哄堂大笑)
师:对你说得很好,我们是还可以掰手指,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生5:不对,这个方法是幼儿园里教的,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还用这种难为情的。
师:(显得很不自在)接着问: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6:摆小棒,先摆9根,再摆3根,然后数一数,一共有12根。
生7:还可以摆圆片、摆三角形……
师:把这些方法都一一罗列在黑板上,(显得很自豪)。
二、思考
1、笔者认为这位教师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决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哪样,只要学生回答出的算法多就是算法的多样化,这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是指在同一层面内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同。如:本堂课的前几种算法可以称作为算法的多样化,而后面几种算法正如一位小朋友所说的是幼儿园小朋友才用的和小学生所用的方法属于不同层面的,所以称不上算法的多样化。本堂课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追求新课标理念下的算法多样化,但是他的做法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为了多样化才多样化,并不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
2、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还有一个后继步骤,那就是算法的优化,算法只有在优化后多样化才有意义,否则对学生来说加重了课业负担,而且不能得到算法多样化所带来的好处。何为算法的优化,笔者理解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在多样的的算法中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最为合适的、最能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过程。这个和我们以前所认为的优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前只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优化,而现在更强调从学生的层面去考虑优化。且优化的过程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优化、不断地完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不断地积累、实践不断地深入,学生已经优化的算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本课一学生所讲的掰手指是幼儿园小朋友才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还用这种方法难为情的。从中不难看出掰手指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好方法了,也就是对于小学生在进行9加几的计算时除极个别外,他们的优化目标不会是掰手指了。
3、需要注意的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想到或掌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
三、实践反思
1、笔者认为,本课执教教师在学生已经回答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时,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再思考其他算法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用掰手指去诱导学生说出掰手指的方法。学生一开始没有说出掰手指的方法,其实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潜意识地将这种算法优化掉了,这在学生的回答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把这种算法搬出来而且还说这是一种好方法,那么是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计算时都去掰手指,高年级手指不够又该如何?
2、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在新课中当学生已回答出三种不同的算法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而不是再去追求所谓的“多样化”。其实这已经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多样化”了。
对于新课标,笔者对他的认识才刚起步,有待于今后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算法多样化的新思考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算法多样化是不是就等同于一题多解,是不是算法越多越好呢?这是值得所有的小学数学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水平,一味地强调算法多样化。我们教师在实施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1、要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的实质。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它是针对计算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实质是尊重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选择。让他们在计算中感受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此,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算法的多样化,而将算法形式化、教条化。
不少算法是在教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的不停追问、暗示下“逼”出来的。像有的'学生为了“配合”教师,把实际计算中自己不用的算法“上报交差”;有的学生则为了“与众不同”,人为地拼凑算法;有的算法实际上是与别人雷同的……可以说,这些算法并不反映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也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由此可见,教师如果片面地追求算法的数量,以为算法越多越好,而忽视算法的质量,忽视算法背后所代表的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很容易会把学生引入钻牛角尖和乱用算法的误区。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表现出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多样性,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多种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有些算法比较简便,有些算法比较麻烦;有些算法思维水平较低,有些算法层次较高,这就会产生算法优化的问题。算法优化的过程应是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制规定和主观臆断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自己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例如,解决“18+7”这样的计算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算法后,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也不要用一种算法去统一,更不能算法“自由化”,即想怎样算就怎样算。可以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比较中了解各种算法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几种算法,以此正确地理解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关系。
至于教材中编排的某些算法,如果在教学时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其一,若已经是学生不用的“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可以不再出示,以免学生走回头路。其二,若是算法经教师“千呼万唤”仍不“出来”,说明算法离学生“最近发展区”很远,大可不必呈现。其三,若是有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算法,教师可通过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也可通过向学生推荐等形式进行呈现。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把算法刻意“灌输”给学生。
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
【教学片段】7加几(课标人教版教材)师:7+5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看看算式,想想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
师:在小组里交流你们各自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请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
生1:7+3 =10,10+2=12
生2:5+5=10,10+2=12
生3:7+6=13,所以7+5=12
生4:8+5=13,所以7+5=12
生5:8+4=12,所以7+5=12
生6:在7后面接着数出5个数,是12
(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一边协助解释,一边板书,并让其他学生评价。)
师:请你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同学听。
生1:我喜欢第(1)种方法,这样算得快。
生2:我喜欢第(2)种方法,算起来方便……
师:小朋友们学得很好,请你用自己喜欢得方法计算7+5
……
【反思】
“算法多样化”是《课标》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教学中算法的“一统化”。有利于“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一、算法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教学7+5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中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生3、生4、生5善于从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出发,构造一个算法解决问题,表现出把事物放入系统中去研究的倾向,会利用背景和相关知识。而其他学生则善于从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内部关系出发构造一个算法解决问题,表现出根据问题的内在关系和特点进行研究的倾向,会分析利用对象自身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算法,展现出学生的不同认知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争论。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氛宽松活跃。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多样化的算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不同的算法有时也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毋容置疑,学生的认知发展在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常常反映到不同的算法上来,如前例中7+5的计算,接着数(生6)这种算法表明学生的思维处在利用数序运算的水平上,还不能把第二个加数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看待,需要把它分拆成5个一,思维的概括性还很差。如果学生只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对进一步的学习将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并不是说要允许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这种较低的发展水平上。相反,它为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使我们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这类儿童的思维发展。其他学生展示的不同算法,为这类儿童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三、多样化算法可以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计算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人也许有快慢之说,而对不同的人却不存在优劣之分。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我没有提前透露自己的观点,只是组织学生们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尽量满足每只举着的小手,鼓励他们敢于争论,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刻,也正是他们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经历着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的时刻,这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用学生那颗智慧的火花去点燃其他学生,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1] [2]
算法多样化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简述
出示例题9+3=?让学生口答此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9+3=12,因为9加1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生2:9+3=12,因为9和3组成12,所以9+3=12。
生3:9+3=12,因为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再想一想,想得仔细一点。
生:还是沉默。
师:你们想一想(边说边作掰手指状)。
生4:我知道了,我们还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手指。
(在座学生哄堂大笑)
师:对你说得很好,我们是还可以掰手指,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生5:不对,这个方法是幼儿园里教的,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还用这种难为情的。
师:(显得很不自在)接着问: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6:摆小棒,先摆9根,再摆3根,然后数一数,一共有12根。
生7:还可以摆圆片、摆三角形……
师:把这些方法都一一罗列在黑板上,(显得很自豪)。
二.思考
1.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决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只要学生回答出的算法多就是算法的多样化,这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新课标中的算法多样化是指在同一层面内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同。如:本堂课的前几种算法可以称作为算法的多样化,而后面几种算法正如一位小朋友所说的是幼儿园小朋友才用的和小学生所用的方法属于不同层面的,所以称不上算法的多样化。本堂课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在追求新课标理念下的算法多样化,但是他的做法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为了多样化才多样化,并不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
2.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算法多样化还有一个后继步骤,那就是算法的优化,算法只有在优化后多样化才有意义,否则对学生来说加重了课业负担,而且不能得到算法多样化所带来的好处。何为算法的优化,我认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在多样的算法中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最为合适的、最能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过程。这个和我们以前所认为的优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前只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优化,而现在更强调从学生的层面去考虑优化。且优化的过程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优化、不断地完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不断地积累、实践不断地深入,学生已经优化的算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本课一学生所讲的掰手指是幼儿园小朋友才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还用这种方法难为情的。从中不难看出掰手指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好方法了,也就是对于小学生在进行9加几的计算时除极个别外,他们的优化目标不会是掰手指了。
3.需要注意的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计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学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种算法。算法多样化应是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课标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也就是说要求全体学生尽可能地多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想到或掌握这些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有违新课标的精神。
三、实践反思
1.本人认为,本课执教教师在学生已经回答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时,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再思考其他算法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用掰手指去诱导学生说出掰手指的方法。学生一开始没有说出掰手指的方法,其实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潜意识地将这种算法优化掉了,这在学生的回答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把这种算法搬出来而且还说这是一种好方法,那么是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计算时都去掰手指,高年级手指不够又该如何?
2.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在新课中当学生已回答出三种不同的算法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而不是再去追求所谓的“多样化”。其实这已经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多样化”了。
对于新课标,本人对他的认识也不够深入,有待于今后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别人的方法,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的算法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很好,其实“凑十法”是一种简便的方法,是一种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简便运算的方法。在三年级乘法的教学中福34×33,学生也是在运用算法的多样化,在不自觉中运用乘法分配律在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的方法是34×30=1020,34×3=102,1020+102=1122。在以后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明了,其实简便运算我们以前就会,只是书写格式的要求不同和老师没有明确的给我们说出来而已,让学生感觉简便运算不是很难。
从生活实际出发简算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很广泛的,让学生树立简算的意识。
简便运算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是很多的,在商店买东西计算应付多少钱,采用的大都是移多补少的凑成整十数简便方法来计算的,这些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如去自由市场买东西。买完东西付钱,有很多简算的方式,如应付48元钱,很多人是付50元,找回2元,这也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如要付43元,有些人会选择付53元,这样可以快速的找回10元,其实简便运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让学生去感知简便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广泛,从而增强学生简算的意识。
对操作的思考和做法教学反思
操作既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
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通过操作,让学生发现知识或闪现思维火花和灵感。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理性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操作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思考和认识,只是走过场,做做样子,那学生就没有自悟自省,也不可能获得应有的提高和发展。因为有时探索和操作并不需要从头到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动作、一个思考、一个想象等而产生思维火花和灵感,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或办法。教学时,要避免千篇 一律,让每个学生把操作完整地进行到底。实际上,学生只要能借助操作获得问题的解决办法或思路就是成功的。如教学圆锥的认识,学生在观察、操作、展开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学习圆柱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想象发现。
生1: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生2:圆锥只有一条高。
生3: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上面是一个顶点,圆柱有两个底面。
生4:侧面展开是扇形。
生5:侧面展开后扇形的弧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生6:圆柱有无数条高,而圆锥只有一条。
由于教师在操作中提供了思考的参照物,学生在学习圆锥的认识时就能轻松地获取知识。“数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机械地模仿和记忆”,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数学和操作数学”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做和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地思考、探索、学习、创新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作者:林永文
教学反思: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南安华侨中学 林永文 (/12/24)
一、两个事实:
牐犖蠢瓷缁岬姆⒄苟匀瞬诺囊求越来越高,如系统、专业的知识;聪慧、灵敏的大脑;勤奋、专注的品质;合作、竞争的意识等诸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就目前的课堂而言,普遍缺乏的恰恰是善意的、发自本性的合作与帮助,而彰显的很多时候却是内心世界的狭隘、自私、嫉妒的神情、动作与言语。试想,不愿与他人合作、不善与他人合作、不懂与他人合作的人涉足社会后如何与他人交往、又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不得不说是令人担忧的一个问题……
牐牎缎驴纬瘫曜肌吩谖奘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大家都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更多的只是"披着羊皮的狼"。她的形式简单易学,几个人分成一组,七嘴八舌,谓之"小组合作学习",一些公开课用之者更甚,以博取大家的美言;一些竞赛课用之者也不乏其人,以显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究竟是学生问题,还是教师假以"小组合作学习"来搞"包装"?……就目前而言,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实在无法掩饰其空虚的内心,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牐牰、原因分析:
牐1、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口号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许多教研活动更是将其作为研究重点来对待,但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我们教师本身是在比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做学生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就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势必造成合作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贫乏。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只能简单地要求学习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
牐2、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家庭中的"王子"、"公主",家庭环境过多地促成了其狭隘、自私、不善与人合作、不愿与人分享成功的心理,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找茬"、"挑刺"、互相埋怨,而教师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所必备的"互相包容"、"不嘲笑别人"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没有真正树立,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牐3、组织形式依样画葫芦,别人的"拿来就用"。不分析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随意地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经常变换成员的角色,不动态化地变更小组人数及人员的组成,没在一套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与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小组合作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研究,缺乏创新,是毫无生命力可言的,它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走向死亡。
牐
三、改革措施:
牐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牐牐⑿∽楹献餮习"并不拿来就可以用的,它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教师首先要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①"互赖理论":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通用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②"接触理论":单纯机械地接触,尚不能形成促进性学习,增进学习效果,只有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才能有效地学习。)还要通过各种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牐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牐犎魏我恢中问健⒎椒ǘ际怯赡谌菥龆ǖ模"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教师需根据班级规模与教室空间大小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或"异质"的学习小组,原本秧田式的座位编排形式也随之变成"马蹄型"、"半圆型"等,以增加生生之间的目光交流,便于言语交流,这为更好地进行合作创造了条件。但是,仅仅做到这些对于"合作学习"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座位编排形式的改变,它更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如果仍沿用以前习以为常、得心应手的一套教学程序,而不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创造条件,那形式再变也是徒劳。
牐牽梢运担构建科学的、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首先,教师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并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伟大的任务。反之,如果小组内有一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第二,教师要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之上,强调组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也可适当引进组际间的竞争。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沉下去",深入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并适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第三,大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个人的发言将代表小组,个人的成败将与小组息息相关,以增强集体荣誉感,促使其在今后的小组合作中全力以赴。特别是一些有争议的结论,教师要作出妥善的处理,切不可凭个人感觉"决定一切",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与讨论与探索。
牐犞档靡惶岬氖牵"模式"不能走向僵化,如果把模式纯粹地"模式"化,那是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不符的。因此,教师对小组的管理要做到动态化,进行教学时也不能一味地使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旺盛的生命力。
牐
3、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牐牻萄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较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较之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是: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快慢都有可能与别人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更是完全自然的现象,这也就决定了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发展较快,有的学生发展较慢,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这样的评价,比量化的评价更有效果,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这样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这样的评价,不一定要形成文字,只要教师心中有一把可长可短的尺子。
牐牐⑿∽楹献餮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合作"二字,对于未来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而言,是必需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未来的课堂可能更是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作一些思考,哪怕只是瀚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也是有价值的。
数学对操作的思考和做法教学反思
操作既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情感体验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
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通过操作,让学生发现知识或闪现思维火花和灵感。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理性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操作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思考和认识,只是走过场,做做样子,那学生就没有自悟自省,也不可能获得应有的提高和发展。因为有时探索和操作并不需要从头到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动作、一个思考、一个想象等而产生思维火花和灵感,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或办法。教学时,要避免千篇 一律,让每个学生把操作完整地进行到底。实际上,学生只要能借助操作获得问题的解决办法或思路就是成功的。如教学圆锥的认识,学生在观察、操作、展开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学习圆柱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想象发现。
生1: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生2:圆锥只有一条高。
生3: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上面是一个顶点,圆柱有两个底面。
生4:侧面展开是扇形。
生5:侧面展开后扇形的弧是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生6:圆柱有无数条高,而圆锥只有一条。
由于教师在操作中提供了思考的参照物,学生在学习圆锥的认识时就能轻松地获取知识。“数学不能单纯地依赖机械地模仿和记忆”,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数学和操作数学”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做和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地思考、探索、学习、创新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对你发现了什么的思考数学教学反思
内容摘要: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在新课程新理念的熏陶下,教师的课堂提问也发生了变化:封闭性问题少了,开放性问题多了。笔者对“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作了思考:怎样通过这一小小的提问,构建“发现”的平台、创设“发现”的时空、提高“发现”的质量,体验“发现”的快乐;通过“发现”,让学生在过程中建构知识,在操作中寻找规律,在思考中发展思维,在感受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发现 开放 建构 思维
近日整理听课笔记,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课堂上诸如“对不对?”、“可不可以这样?”、“好不好”等的封闭型问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你认为如何?”、“你是怎样想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等极具开放性的提问。不可以不说这样的转变体现了教学的开放,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你发现了什么?”应是理念的转变
案例一:揭示比例意义的概念(学生计算各比的比值后,教师板书)
3∶5=18∶30 0.4∶0.2=1.8∶0.9 ∶=7.5∶3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比例。观察这三道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3∶5=18∶30中3到18扩大6倍,5到30也扩大6倍。
生:我发现0.4∶0.2=1.8∶0.9中,0.4是0.2的2倍,1.8是0.9的2倍。
生:我发现前项扩大几倍,为保持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几倍。
师(面露难色)我们看看表现形式,直观看有什么特点?
(生疑惑)
师:(无奈,分别指向三个等号)这些等号说明了什么?
终于有个学生说出表示两个比相等。
师:对了,像这样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案例中“观察这三道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课堂气氛很热闹。可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虽然学生的回答可以说十分精彩,但离教学目标相差甚远,最后执教老师不得不“无奈地分别指向三个等号问:这些等号说明了什么?”这样生涩地把教学带向下一步。
应该说开放性的提问正符合了新课程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师应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等理念。但本案例中的“你发现了什么”却阻碍了教学。可见,开放性的提问应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这样转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课堂开放了,学生灵动起来了,智慧在师生互动中流淌。但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把“双刃剑”,“你发现了什么”的开放性提问如果用在了不适当的内容,不恰当的地方,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像上述案例那样适得其反。
思考二:构建“发现”平台,在过程中建构知识
案例二:乘法分配率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三道题请同学们至少选择一题,用两种方法解答。
(1)上衣每件114元,裤子86元。如果购买50套需要多少元?
(2)桌子每张56元,椅子每把24元,买三套需要多少元?
(3)学校给鼓号队48人买队服和鞋。每套队服65元,每双白球运动鞋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约5分钟后,学生说明思路及计算方法,师板书。)
(114+86)×50 114×50+86×50
(56+24)×3 56×3+24×3
(65+5)×48 65×48+5×48
师:每道题两种方法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说左右两个算式是什么关系?
生:左右相等。
师:请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发现这三个等式左右两边都有加法和乘法。
生:我们发现左右两个算式都有相同的数。
师:你们找到了共同点,有相同的数和运算符号。很细致的`比较,那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我们发现:左边算式先求和再求积,有小括号;而右边的算式先求两个积,再求和,没有小括号。
生:我们发现每道题的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一种方法简便,另一种不简便。
生:左边的数50、3、48只用一次,而右边的算式中用了2次。
生:我补充,我们发现左边的算式中先求两个的和,再乘一个数,而另边的算式只不过用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个数。
师:非常好。正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大家才会有如此多精彩的发现。刚才这位同学回答时用了一个词特别好。想想是哪个词?
生:分别。
师:对了,那么谁来结合例子具体说说“分别”的意思。
……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蕴涵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将前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财富的复杂过程。案例二中“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的提
问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知识发生并逐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同样是观察几道算式,问学生有什么发现,比起案例一来讲,案例二显然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发现的平台。案例一中只让学生计算了一下各个比的比值,初步看了一下后就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的观察体会都是浅层次的,浮浅的,再加上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抓不住教师的要点,自然回答不到点子上。而在案例二中,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提出要求: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抛出“仔细观察、分析这三个等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这一问题,学生的交流自然是精彩的,发现当然是缤纷的,生成必然是创新的。
其实,“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而这当然少不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这是一个师生互动、互学的过程。案例一中的设计,如果能放在比例意义概念揭示以后,让学生多写几组比例,然后仔细观察写出的比,体会写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其实它有着很多有趣的特征。请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
思考三:提供“发现”时空,在操作中寻找规律
案例三:
教师借助演示,引导学生学习“有6个梨,每3个装一盘,可装几盘?”并诱发学生列出算式6÷3=2。接着,教师把“梨”的个数分别设为7个、8个、9个、10个、11个,让学生把教师发给的“纸片梨”、“纸片盘”拿出来,同桌间进行操作、讨论,并要求出算式。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3=2(盘)……0(个)
7÷3=2(盘)……1(个)
8÷3=2(盘)……2(个)
9÷3=3(盘)……0(个)
10÷3=3(盘)……1(个)
11÷3=3(盘)……2(个)
师: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除数都是3。
生:被除数一个比一个大1。
生:余数只会出现0、1、2三个数。
师:那么,余数会不会出现3呢?
生:不会。因为如果还余3个的话,那么就可以再装一“盘”了,这样余数又为0了。
师:除数为3时,余数有0、1、2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猜,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是这样吗?大家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令除数为4,写几道算式,研究研究。
(学生操作)
师: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高兴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这一教学片断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而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亲自动手操作的情境,充分提供给学生发现的时空,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认识。教师通过两个开放性提问:“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家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令除数为4,写几道算式,研究研究。你现在又有什么发现?能用一句话概括吗?”引领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教学实践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总结出来,但对于学生来说,又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你发现了什么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学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精神体验。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问题,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等待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交流,去发现知识,寻找规律。
思考四:提高“发现”质量,在思考中发展思维
案例四:组两位数
教师出示:有5张数字卡片1、2、3、4、5,从中抽出2张组成两位数,你能组哪些呢?你知道一共有几个两位数?
生:12、23、34、45、42、
生:21、24、13、51、35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教师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
生:想不出来了。
师:很好,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生:20个。
很显然,这是一道开放式练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答案找到了,一共有20个。但本案的教学似乎总缺了点什么?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说:味道没有做足,蛋糕没有做大。开放练习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思维。量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多”和“想得快”;质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得全”,即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全部答案。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更高的要求。而本案例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思维是零散、无序的。教师也仅仅停留在从量的方面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对“质”的追求,忽视了习题中隐含的规律,忽视了对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利用开放性问题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师:靠着集体的智慧我们终于找到了所有的答案。可我总感觉不是很好?你们呢?
(让学生也感觉到这样零散地想,不够系统,容易遗漏或重复。一个人想的话,就更不容易想全了。)
师:让我们把刚才大家写出来的两位数排排顺序。
学生的排列方式有很多,教师引领学生统一一种排法,即:12、13、14、15;21、23、24、25;31、32、34、35;41、42、43、45;51、52、53、54。并分行排列,如下
12、13、14、15;
21、23、24、25;
31、32、34、35;
41、42、43、45;
51、52、53、54。
师:仔细观察我们排列好的数,你有什么发现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交流,发表意见,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找两位数的较好较快的方法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确定个位上的数。按这样的方法写两位数,能做到有条不紊。按照年段的不同,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果这一内容放在高段,我们不妨再提高要求,可以引入乘法原理的初步知识。不管怎样,通
过这样的调整,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思考五:体验“发现”快乐,在感受中健康成长
案例五: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出示题目:求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很快都用短除法的形式求出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60。这显然不是本节课探求的重点。本节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发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于是执教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其实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大家仔细观察用短除法求解的过程,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时,学生发言很踊跃。
生:我们小组得出求最大公约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有:都是用短除法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都要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或公约数去除,都要一直除到两个商互质数为止。
生:我们发现了不同点是:最大公约数是将所有的除数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相乘,而最小公倍数要将除数和商都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和它们每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
师:分析地很好,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正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不同的地方,最容易混淆,咱们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别乘错了。
生: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60是它们最大公约数6的10倍,这正好是除到的两个商2和5的乘积。
师:有意思,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也有个发现,不知对不对。我想可以用12×5或30×2,积都是60,这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将这两个数和短除法后所得的商交差相乘,还真能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高兴地):这样不就可以用来检验了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连验算都想到了。不过,我有个疑惑,这些发现是否真的正确,换其它的数能否成立?
生:我们可以举例验证一下。
师:这是个好提意,大家动手做吧,也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争辩声、笑声不时回荡在教室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发现,开放性的提问(几次问你有什么发现)、教师的鼓励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不但自己首先品尝到了“发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引领其他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于是便有了更精彩的发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尽情展示,情感得以尽情宣泄。这样良好的氛围,积极的心理场,激励着学生向科学的殿堂攀登。
教学需要关注细节,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对自主性游戏的思考大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自主性游戏”的思考
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自主性游戏”这一主题学习后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自主性游戏不同于学习型游戏,后者强调教师预设,幼儿的模仿。而前者强调的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会利用自然环境和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我探索,研究出好玩的游戏。
在本学期,大班教材中安排了“土中寻宝”主题。一天户外游戏,我带着孩子们到幼儿园的菜园去参观植物,并请幼儿自由游戏。孩子们刚开始还都不知道干什么,一会儿就发现小朋友们几个几个围成一圈,我走到一个圈边一看,原来他们发现了一条蚯蚓,并且在认真的观察。有个小朋友说:“这个蚯蚓可能是饿了,爬出来找吃的了。”这时立马有一个孩子反驳道:“不是的,蚯蚓吃泥土里的东西就可以了,不用爬出来找吃的。一定是下雨了它想出来逛一逛。”刚说完又一个小朋友指着蚯蚓的一边说:“这个黑黑的一圈是蚯蚓的脖子吗?蚯蚓的眼睛在哪里?”蚯蚓好像没有眼睛啊,那它怎么认得路的啊”……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这时一个孩子拿了一根小木棍,说:“我来看看蚯蚓的眼睛是不是藏在肚子底下!”可是他把蚯蚓翻了个遍也没有发现蚯蚓的尾巴,就自言自语道:“可能蚯蚓真的没有眼睛吧。”“那蚯蚓的嘴巴呢?它是怎么吃饭的?”“蚯蚓为什么喜欢吃泥土,能好吃吗?”就这样,孩子们从“蚯蚓为什么从土里爬出来”一直聊到“蚯蚓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能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其他人,如:蚯蚓没有眼睛,蚯蚓带围脖的那边是头等等。可是孩子们还是有很多的疑问没有解决。这时一个孩子看我站在一边,就赶紧叫我:“朱老师,蚯蚓身上有好多我们不知道的,你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正好我们有专门关于蚯蚓的教学活动,我便对孩子们说:“蚯蚓身上的小秘密多着呢,等会我们把蚯蚓请回教室慢慢研究,但是要注意,蚯蚓对我们菜园里的菜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菜园松土、施肥,所以我们一会研究完了要把蚯蚓送回家哦!”孩子们都点点头。
在这次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发现蚯蚓后便自发的进行观察、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得到交流,自己也学到了新的经验。而我在整个幼儿的自主研究中起到的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作用。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观察蚯蚓,并在他们求不得解时帮他们解答疑惑,而且这种解疑也是在孩子们的仔细观察基础上完成的。幼儿观察蚯蚓,我观察幼儿,并给与适时支持,这是我觉得很好的推进幼儿自主性游戏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