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电子书)

篇1: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2、本册单元目标:

(1)动物的运动

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观察并模仿动物运动的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身体结构与运动功能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

(2)位置与运动

通过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能选择参照物,定性的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地图图例,帮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利用简单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经过的距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篇2: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作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理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篇3: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打篮球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2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3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4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篇4: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锣鼓声声

1、鼓、锣、皮筋,塑料尺等物体发声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共同点是: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

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

答: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

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2课、声音的旅行

1、推测: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

答: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声时,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铃声就小了,最后没有铃声。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为什么?

答: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实验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

答:两个塑料杯、两个小棍、锥子、线绳。

第3课、不同的声音

1、声音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声音的不同是因为物体发出声音高低、强弱、以及发声音物体本身的材料不同。

2、声音有高低、强弱、音色的不同,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物体发出不同声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的关?

答:声音的大小(强弱)的变化是由敲击物体时用的力的大小来决定的;声音的高低的变化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4、声音的不同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和危害?

答:悦耳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刺耳的声音让人烦躁不安,不利于人体健康。

5、人们是怎样想办法减弱噪声的?

答:①在声源处直接减弱噪音(如禁止鸣笛、请勿喧哗、限放鞭炮)。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如消音墙)。③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第4课、舞台灯光

1、舞台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倾泻而下的光柱有什么特点?答:光柱是直的。

2、光是怎样传播的?

答:如灯光能使整个屋子变亮,说明光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又如太阳光从门缝直射进来、手电光在夜晚直射前方等,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说明: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怎样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答:将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和蜡烛的火焰移动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到蜡烛火焰发出的光,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将不同颜的光叠加到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或你用哪些方法来形成五颜六色的光?)

答:十字路口红绿黄灯帮我们维持交通;红色的警灯非常醒目;美丽的霓虹灯装饰我们的环境等。

篇5: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1课 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 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 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 芽了; 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 第4课 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 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篇6: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11课、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

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

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1、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

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第13课、玩气球

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这种推测的?

答:气球吹不起来;这种现象说明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14课、打篮球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16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17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篇7: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第6课 植物怎样“喝水”

1、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

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植物怎样喝水的?

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食用油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茎是怎样输送水分的?

答: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4、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是怎样输送的?

答:植物是靠根喝水的,根吸收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 靠身体里的导管运送水分的。

第7课、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

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

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

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1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

13、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答:1、造纸、2、指南针、3、火药、4、活字印刷。

第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圆珠笔能伸缩,这是什么原因?

答:是弹簧的弹性使笔芯方便伸缩的,按压笔芯,弹簧变短,同时产生弹力,笔芯伸出去,松开手时,弹簧变长,弹簧使笔芯缩回来,结合其他装置,笔芯就能方便伸缩了。

2、拆开圆珠笔,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圆珠笔能伸缩,是什么的原因?

答: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

答: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小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

答:射箭是利用弓的弹性把箭弹射出去,使箭射得更远。自行车座是利用下面弹簧的弹性减小震动,人骑车时感到舒服。

5、有弹力的物体是不是都有弹性?

答:是,因为这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了原状,所以有弹力的物体都是有弹性的。

第9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

答: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2、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笔杆上的橡胶套可以增大磨擦力?

答: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100克、210克。实验证明: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3、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

答: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磨擦力就越小。

4、举例说明生产生产中增大和减小磨擦力的应用有哪些?

答:带齿纹的鞋底、轮胎绕铁链、运动员手上镁粉、乒乓油,乒乓球拍光滑面等都是为了减小磨擦力。

第10课、各种各样的纸

1、你认为常见的纸有哪些? 答: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铜版纸、卡纸、箱板纸等。

2、你用了哪些方法对纸的不同进行了研究?

答:①用手摸、用直尺测量,比较纸的厚度不同。②把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放入装有红水的水盆中,比较纸的吸水性不同。③将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把其中两张粘好干燥后,往两边拉,比较纸的抗拉力不同。

3、经过研究,你认为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纸具有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方面的不同。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可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4、如果你要做一辆纸车,你认为怎样做?要用什么样的纸做比较好?答:要先做底盘,再按底盘大小做车厢,最后做车轮。做车轮和车厢用的纸必须承重性能好,要用硬度大的纸来做,可用箱板纸制作。

篇8: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鄂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鄂教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学习水平较为平均,多数中等生,优等生与后进生人数差不多。其中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而大多后进生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进步。另外,在阅读、习作和修改病句方面,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在阅读短文上理解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将短文看明白,需要老师的督促指导。语言的概括能力还要加强训练。习作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困难,记流水帐的情况偏多,在用词用句,表达情感上仍有待加强。而修改病句方面在本学期会融合在习作教学中进行重点训练。本学期的重点仍然是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是,而重中之重仍然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按照话题单元编写,共有八个话题,依次是“成长之歌”、“为人之道”、“学习之法”、“英雄赞歌”、“神奇世界”、“中国文化”、“人与自然”、“智慧故事”。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古诗诵读、语文乐园三大部分构成。

话题是单元的灵魂(每个单元侧重一个话题,全册共八个话题);

阅读是单元的主体(每个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全册二十四篇课文);

诗词诵读是单元的拓展(每个单元安排一首古诗,全册共八篇);

语文乐园是单元的综合实践(每单元一次语文乐园,分别由五个板块组成“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其中“综合性学习”分别安排在语文乐园二、四、六、八之中)。

本册教材要求会认159个字,多音字15个。要求学会222个字。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在生字栏和查字表中注音。语文乐园中不认识的字随文注音。

2、主要特色:

(一)从课程目标上看,体现了阶段性和衔接性。

1、阶段性

从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教材仅对课文中的生字有注音,强调让学生自学完成识字,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识字、记字方法,培养学生查字典主动识字习惯。口语交际则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生动具体讲述,并用语言打动他人。从每篇课文后的练习设计不难看出,本册阅读更注重学生自己阅读感受,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衔接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思想内涵更丰富深刻,课文表达形式较第一学段更加灵活。如第二单元《给家乡孩子的信》、《万年牢》、《巨人的花园》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用不同表达方式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懂得怎样关爱他人,怎样做人。第六单元则是通过《看戏》、《吆喝》、《中国结》三篇课文,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同时,本册教材还拓宽了文体,在以前教材中的古诗、童话、寓言、传说、说明文、记叙文基础上编入了小说、书信、现代诗歌等体裁的课文,丰富了文体,渗透篇的表达意识,逐步向第三学段过渡。

总的来说,本册教材从课文思想内涵上、表达方式上以及听、说、读、写训练目标编排上体现了课程目标对第二学段要求,同时也向第三学段教学目标过渡,体现教材的衔接性。

(二)从教材编排的内容和形式来看,突出了整合性和实用性。

1、突出三维目标的整合。

本册教材比前几册教材更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古诗诵读、语文乐园的编排也基本围绕单元话题构成一个整体。如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寓言两则》、《熟能生巧》、《莫泊桑拜师》,用古今中外生动的故事向我们提示一个道理,学习之法是勤奋踏实、刻苦实践。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重点揣摩品味语言中领悟写法,将明白道理、总结学法、积累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另外,教材在本单元还编排了积累词语、有关正确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成语故事、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语文乐园学习等等,更突出了单元的整合体。

2、突出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利教、利学。

①凸显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个单元的始终。

②课后练习紧扣文体,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

2、区别前、后鼻音,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

3、认识四种书体特点;

4、掌握222个生字,会认159个生字。

(二)阅读教学

1、训练朗读初步学会默读,提高阅读效果。

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学会质疑;

阅读效率:能在有限时间内解决问题。

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初步感受词句的感情色彩;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体会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意思,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如中心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句形式表达的句子);比较引述句和转述句的表达形式。

3、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词句训练角度来看: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作用,以及近义词的比较,运用词语写话等词句练习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必经阶段。

从段的训练角度来看:有品味描写中排比修辞法和联想方法运用的;有领悟总分构段方式并仿写的;有通过读与想象感悟语言描绘意境的。

从篇的训练角度来看:有领悟举例子、比拟手法、列数字说明方法小练笔的;有领悟环境描写作用的(如领悟《小英语雨来》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描写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有续编故事的;还有学习用对话、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方式的都是在向第三学段“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篇的训练逐步渗透、过渡。

因此,本册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入手,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体会情感,立足“词句教学”这个基本点,围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个重点,注重表达方式的学习与体会,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努力探索读写新序列。

(三)“古诗诵读”教学

“古诗诵读”的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领悟内容,在诵读中初步体会意境,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在诵读中品析欣赏优美语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

1、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

2、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2、把口语训练向生活延伸。

(五)习作教学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养成愿意表达,希望表达,乐于表达的习惯。

3、在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体验,在习作内容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文体限制,不受篇章的束缚,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培养学生不拘形式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1、加强识字的巩固教学。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3、阅读上重视朗读指导,加强默读训练;强调“对话”,提高阅读效果;重视词句训练,追求“语文本色”的课堂。

4、习作上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不拘形式的表达。让学生在习作中体会到快乐。

五、教学措施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巩固基础知识,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并且每周挑选20个四字词语以及一个(或几个)文质优美的好段(好句)让学生积累并背诵,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积累好词佳句。每月评选1-5位“好记星”。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已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进度表

月份

周次

课题(内容)

课时数

3月

1

1.《少年》2.《小松树》3.《小溪流的歌》古诗诵读《游园不值》

7

2

语文乐园<一>  4.《给家乡孩子的信》 5《万年牢》

7

3

6.《巨人的花园 》古诗诵读 《泊船瓜洲》 语文乐园<二>

7

4

7.《寓言两则》8.《熟能生巧》9.《莫泊桑拜师》   古诗诵读《清明》

7

4月

5

语文乐园<三>  10.《我站在铁索桥上》11.《倔强的小红军》

7

6

12.《小英雄雨来》古诗诵读《送元二使西安》语文乐园<四>

7

7

13.《神奇的机器人》14.《秦兵马俑》15.《荷兰风车》

古诗诵读《浪淘沙》

7

8

语文乐园<五>  16.《看戏》17.《吆喝》

7

5月

9

18.《中国结》 古诗诵读《墨梅》 语文乐园<六>

7

10

19.《变化多彩的地球》20.《豆花庄的小家伙们》21.《灰椋鸟》古诗诵读《题西林壁》

7

11

语文乐园<七>22.《纪晓岚吟诗》23.《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7

12

24.《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古诗诵读 《枫桥夜泊》

7

6月

13

语文乐园<八>期末复习

7

14

复习考试

备注:其中节假日占一周,课程进度顺延!

7

15

7

16

7

17

7

篇9:-学年鄂教版四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今年所任教的是四年级教学班,但是总体水平还是不错。对于小学生要培养他们的的兴趣,发掘其潜力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初期,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常规还不大了了解。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延续学生的体育兴趣,区别对待学生,让学生创编各种体育活动练习。 难点:让学生运动体育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授课时数根据教务处的安排,每周15课时。本册教学内容有跑7课时,跳跃5个课时 跳跃4课时,队列队形课的开始部分合理安排,基本体操3个课时,技巧、支撑跳跃7课时,篮球4课时,足球5课时等,35课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体育教学常规,认真上好每节体育与健康课。

2、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4、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5、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篇10: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篇11: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实践体验为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德育活动,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习惯。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性强。从上学期的科学活动情况来看,学生对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但由于学生还有许多对科学课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以前对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对“科学”也很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着重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科学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一课的教学活动之中。

2、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

3、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重要的科学概念。一单元:

1.组织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活动:

2.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2、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植物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

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篇12: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第1课 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 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 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 芽了; 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 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 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

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第6课 植物怎样“喝水”

1、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

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植物怎样喝水的?

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食用油可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茎是怎样输送水分的?

答: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4、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是怎样输送的?

答:植物是靠根喝水的,根吸收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 靠身体里的导管运送水分的。

篇1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

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

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

10、目前,全球每年纸张总需求量为(3.25亿吨),人均用纸量为(52千克)

11、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

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1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

13、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答:1、造纸、2、指南针、3、火药、4、活字印刷。

篇14: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

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

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1、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

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第13课、玩气球

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这种推测的? 3

答:气球吹不起来;这种现象说明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

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下一页更多精彩“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篇15: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

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怎样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

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

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2、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

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3、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4、用实验证明降落伞下降的快慢?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发现悬挂物轻降落伞下降的慢,悬挂物重降落伞下降的快。

第16课、玩“潜水艇”

1、制作“潜水艇”的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潜水艇”过程怎样?

答:有橡皮管、线绳、塑料瓶、锥子、盛有水的水槽、轮胎上的气桩。

制作过程:①将一个塑料瓶横放在桌面上,用锥子在下面均匀地打出2个大小相同的孔。②在上面打一个孔,将气桩底部垫一块橡胶皮从瓶里穿出来,从上面用螺母锁住。③插入橡胶管,并用蜡将四周密封。④在瓶子的两侧用绳子固定一个重物。即成。

2、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潜水艇”里有什么变化?

答:将“潜水艇”放入水中,向“潜水艇”里吸气,水从下面小孔进入瓶中,“潜水艇”下沉。向“潜水艇”里吹气,水从下面的小孔排出,“潜水艇”上浮。

3、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答:因为当“潜水艇”上浮时,里面的水少;当“潜水艇”下沉时,里面的水多,所以是“潜水艇”里面的水的多少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第17课、沉浮的秘密

1、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可能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

2、为什么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

答:相同大小的物体,比水重的会沉,比水轻的会浮。

(或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4

3、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轮船的船舱是一个很大的空壳,里面充满空气,船体的重量加上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水的重量轻得多,即使加上装载了货物后的总重量还远小于跟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所以钢铁做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上。

篇16: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1、鼓、锣、皮筋,塑料尺等物体发声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答: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共同点是: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

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

答: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

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19课、声音的旅行

1、推测: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

答: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声时,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铃声就小了,最后没有铃声。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为什么?

答: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实验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

答:两个塑料杯、两个小棍、锥子、线绳。

篇17: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5、教学进度

篇18: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同学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丈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同学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同学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同学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同学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身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协助同学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同学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同学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维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同学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同学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同学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身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同学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局部同学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同学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同学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同学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沛了解同学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干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防止客观事实与同学的想象混淆。

2、指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和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协助同学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同学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同学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同学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同学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身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同学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同学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同学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协助同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同学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同学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