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优秀7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给您的同学。
作者: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⑩见之欤?
【注释】
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③ 闾里:乡里。
④ 宗:推崇,归附。
⑤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⑥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 黄:今湖北黄冈 。
⑦ 使酒:酗酒任性。
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⑨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⑩ 傥:倘或。 歧山:地名,指风翔。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 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 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 年岁稍长, 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 想以此来驰名当代, 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屋 ,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 毁坏书生衣帽, 徒步来往于山里, 没有人认识他。 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 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 有一次经过岐亭时 ,正巧碰见了他。 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他低头不语, 继而仰天大笑, 请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 酗酒任性, 喜欢使剑 , 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十九年前, 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 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 ,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 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 ,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 例应有官做 ,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有家在洛阳, 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 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 。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 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 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解析】
1、奇妙构思
重点写隐居时的生活和思想态度(随物赋形)
主旨:说明方山子为弃显闻富乐,独来穷山中的异人。文体:形式为应用文(传记:他传);内容为记叙文。
2、奇妙语言
用字准确而含蓄,字里行间饱受感情。写出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渲染了隐士的特征。
3、隐约的折射
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薄贫贱,借他人之酒解自己胸中之不快。方山子实乃自悲不遇(暗示手法)
有志于用世,却不得赏识任用,仕进无门,退隐以明志。藉此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
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方山子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潜力目标:理传主事迹,抓传主形象
2.知识目标:疏通文意
3.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和传主的精神世界。
二、课型、课时
1、课型:新知教学课
2、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感悟情怀。
四、学情分析
本课文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的。高二的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就应没有问题,能够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课上再总结人物特点,是理解延伸的基础。从社会阅历看,他们人生阅历浅,对于苏轼的情怀也难以共鸣,教师要在情感态度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陈季常和自己身世的共鸣,也能联系现实生活对人与人交往、交流、沟通方面有自己的认识。
五、目标分析
苏轼的《方山子传》是高中学段选修课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主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之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构成必须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苏轼是北宋年间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巨星,一生经历宦海沉浮坎坷多难,但他没有沉沦,永久持续着对完美未来的憧憬,以乐观豁达、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来应对接踵而至的不幸;其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方式可谓蕴含着其熠煜闪灼魔力。《方山子传》是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透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透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抒发对人生的透彻感悟,“管中窥豹”的略见其智者仁人的聪明睿智。能够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潜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潜力。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以求到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情感共鸣作用。情感是这篇文章最意味无穷、耐人寻味之处,也是语文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真情实感的根本。文中描述的陈季常是作者志同道合的好友,苏轼无法摆脱的现实生活的羁绊,向往陈季常的生活
状态。完美的情感能够充实和丰富我们的人生。“文学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些事件,增加对人生的感受”,可见真切地感受人物的情感,深刻地体悟人生的况味,也就应成为教学目的。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网络行走,常见“呵呵”二字。论坛灌水,QQ聊天,博客留言,出没在不同场合的这个语气叠词,能够是率性默许,能够是保留意见,能够是偶逢知己时的会心一笑,能够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如此方便快捷物美价廉,堪称网络时代居家旅行回贴聊天之必备良品。但是谁能想到呢,早在900多年前,就有人如你我这样,时不时漫不经心留下“呵呵”二字。如今越过时空相见,方知这“呵呵”二字的先祖竟然就是苏东坡。比如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爽,写词只是小意思。而这个陈季常就是我们这天的主人公DD方山子。
(一)、预习认标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透过检测预习成果,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
预习检测(教师透过设置合理的问题,为学生预习指明了方向,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资料。见导学案)
(二)、观察学习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点拨、评价)
(1)比较方山子前后迥然不同的人生际遇,探索方山子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到了穷山中呢?是像苏轼那样被贬到那里的吗?
明确:不是,是他自己“皆弃不取,独来群山中”的。
是他无缘无故放弃了那一份通俗好处上的闪亮人生吗?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
他的人生不遇是因为他没有才干吗?
明确:闾里皆宗之,折节读书,自谓一世豪世。文武全才。
方山子人生不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朝廷腐败,政治黑暗。
当朝廷腐败,人生不遇一般人会做出怎样的选取?陈季常呢?
明确:随波逐流,曲意逢迎,谋求富贵。坚持自我,做官场的异类,身世浮沉。陈季常远离官场,洁身自好。
总结:透过一系列问题及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过什么样的生活最终还是自我的抉择。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取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回归生命本身。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
(2)透过苏轼的生花妙笔我们走进了陈季常的跌宕人生,大家想一想东坡居士交游甚广,一生写过11篇人物传记,却只有2篇是写同时代的人,其中一个就是陈季常,为什么偏偏选中遗世独立的方山子来立传?
明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传主身上有令作者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曾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十九年后的偶遇更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了解一个古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读他的作品,所谓“言为心声”,我们回忆一下学过的东坡的作品,结合你了解的东坡,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跟陈季常志同道合。(温故知新,自由发言)
明确:预设《江城子。密州出猎》于密州知州任上写出猎之行,抒豪情壮志。
补充:
材料一:《方山子传》作于1081年,也就是元丰四年,苏轼经过乌台诗案,死里逃生被贬到黄州的第二年,政治失意生活艰苦,人生中多么艰苦的一段日子,他乡遇故知,邂逅了隐居在此的老朋友陈季常,陈季常听说苏轼被贬,曾“北迎二十五里”,不再春风得意的顺境里逢迎巴结,而在贬谪潦倒的困顿中倾注真情远足相迎。
他以前却从来没有像陈季常这样的彻悟,尤其是从来没打算这样实行过。只有这次当他一头从“琼楼玉宇”跌落到社会下层的时候,他才仿佛忽然看到了急流之上的觉迷渡口。他愧悔自己的冥顽不灵,而发自内心地羡佩陈季常的先知先觉。歧亭一遇,他像发现一眼古老而清新的思想甘泉,舀而饮之,它便自然、适然地融化在其血液中,融化在永载千秋的作品里了。这之后苏轼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总结:本文篇幅短小,但有事,有人,有景,有情。信手拈来,随意为文,却又富寓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黄州,这个本为苏轼官场的低谷,也成了其创作的颠峰。苏轼是一个政治上的牺牲品,但他绝不是一个杯具人物。
补充:
材料二:平生笃于孝友,轻财好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DD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赤壁赋》在政治上碰的头破血流之后便理解佛道物我两忘,精神解脱的人生哲学及淡薄适意的生活情趣,用清风明月来抚慰自己失落的情怀,来求得心灵的超脱与宁静。
苏轼和陈季常两个人骨子里都流淌着豪放的血液,有一颗不羁的心,这是让他们聚到一齐的原因。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使酒好剑,轻财重义,他们是什么人?侠客!
千古文人侠士梦,但也只是梦而已,作为文人来说,在官场中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或彻底放弃,自甘淡泊。陈季常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归隐山林。这正是苏轼的理想而他之前却为盛名所累,欲隐不得。
(三)、测评调控
我们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了解了苏轼眼中的方山子,那你眼中的方山子是怎样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导学案)
对照方山子,作者找到了人生失意时的生命抉择。我们的人生也就应像方山子那样坚守生命的清白与达观,追求心灵的自由。
【推荐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苏东坡传》
黄玉峰《千古风流人物:说苏轼》
【推荐研究】中国“侠隐文化”
此心安处是吾乡DD苏东坡在黄州
仕途多失意,悲愤出奇文DD中国古代贬谪文学
(四)、梳理反思
一课一得,请同学们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作者: 苏轼
方山子(11),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⑧,余在岐山(12),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⑩见之欤?
【注释】
1、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2、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3、闾里:乡里。
4、宗:尊奉。
5、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6、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7、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黄:今湖北黄冈。
8、使酒:酗酒任性。
9、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10、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11、傥:或许。
12、歧山:地名,指凤翔。
13、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下,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14、岐下:地名,指凤翔。
15、岐亭:镇名,在今湖北麻城。
16、屋:帽顶。
17、精悍:精明强干。
18、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属世袭门阀。
19、等:等同,相类似。
20、阳狂:假装疯癫。阳,通“佯”,假装。
21遁:隐居
翻译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24 更新时间:-11-28
六一居士传
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 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 教学重点
1、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2、 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 教学难点
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四、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 教具:多媒体
六、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醉翁亭记》导入课文。
二、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问: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
明确:其本人。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
四、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结合注释通读第二自然段
2、 提问: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3、 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主要目的为“聊以志吾之乐尔”。
4、“乐”之何如?
明确:(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无穷。
(3)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5、 沉醉于五物的好处是什么?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说明官场事物不仅劳形,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五、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指名同学翻译本段,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指出不足之处。
2、 教师点评。
3、 问:本段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明确:本段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
(1) 而休,是必然规律。
(2) 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3) 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4、 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明确: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六、 小结
1、 本文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2、 传记形式别具一格。
3、 语言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七、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把握“深趣”。
2、品味本文“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DD以诗导入,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背诵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师以这首诗导入新课。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讨论:
⑴根据段意,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 。
第二段:故山冬夜 ,静默独坐,多思 。
第三段:故山春景 ,只想 。
提示: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我独过。
第二段:故山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静默独坐,多思 与你同游,携手赋诗。
第三段:故山春景 斑斓夺目,生机勃勃 ,只想 邀你同游 。
⑵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你读后的感受。
⑶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请你找出这个词,并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提示:“深趣”是文眼。它包括王维笔下的终南美景,主要是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的氛围和春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有朋友相邀的一片诚心。
第二教学板块DD品读课文,体会“深趣”,理解创作风格。
1、赏析美景,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⑴学生朗读第二段,教师强调“玄”“曩昔”“步”等词语的意思。
⑵朗读课文第37页“资料信息”栏目中引用的喻良能的诗,要求学生学习那种以诗解文的读书方法,把第二段中描写冬夜景色的文字改写成散文诗。(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
学生组内分享自己改写的散文诗,每个小组挑选一首写得最好的在组内朗读评议。教师在全班挑选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读,欣赏声色相宜、清丽淡远迷人夜色,同时解决第二段中的难句,顺带讲解以动称静写作的手法。
⑶指名朗读第三段描绘春景的文字,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春天生机的字眼。师生品析“蔓”“轻”“矫”等字的表达作用,体会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妙春光。
⑷王维工诗善画,苏轼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有人认为此文也饶有诗情画意,不妨说是“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提示:本文写景之语意境深远如诗,诗中所绘之景形象鲜明如画。
2、感受美情,理解整散结合的艺术效果。
⑴王维写作这封书信的目的是邀好友裴迪同游故山,找出文中表现王维不愿独享“终南美景”,热情邀请裴迪的句子,结合段意,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第二段回忆往昔携手赋诗,快乐同游,第三段热情邀请,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款款深情。
⑵本文议论抒情的句子与描绘美景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不同,说说这样的句式在此文中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写景多用四言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抒情议论,多用散句,信笔抒写,或直抒胸臆,或点明主旨,轻灵自由。全文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读来活泼明快,于清词俪句中现故山美景,于长短变化中表厚意深情。
第三教学板块DD背诵积累,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配图、文、乐朗读背诵文中写景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文中之诗,诗中之画”。
2、请你写一段描绘风景的文字,要求在这段文字中准确、自然地引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一两个写景句子。
3、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
广东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第一单元选了王维的五首诗,请你认真阅读,深入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心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
2、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要点:
难点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轻思路。
排偶句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自渎、讲析、比较(2课时)
四、教学步骤:
(1)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v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2)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3)解题:心术:1 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 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4)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 疏通文意。
2、课文结构:(板)
[1]、论“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2]、论“兵”(“凡兵上义”)
[3]、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
[4]、论战时为将之道(“智而严”)士则应“愚”
[5]、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举例论证
[6]、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势、知节”)
[7]、论运用长短之术(避实击虚和暴短阴长的辩证思考)
[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
3、思考探究:
明确: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治心(首段) - 养士(二、三、四段)- 审势(五 、六段)- 出奇(七段)- 守备(八段)
◆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4、精华赏读:
[1]、文章切实讲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 ,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
[2]、文章的语格十分鲜明。
起语多用“凡”字 ,使行文理直气壮;
转接多“然后” “而后”、“故” ,语气果断斩截;
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5)作业:
[1]、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导入语】
课前给大家讲个故事。宋朝有一位文学家苏轼,又叫苏东坡。他擅长诗词,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朝中重臣,皇帝非常看重他。不过有一次,有人参奏他写诗讥刺朝政,皇帝很生气,就把他从朝中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
苏东坡在黄冈有个好友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他们两人的爱好差不多,都喜欢游山玩水,写诗作赋,喜欢研究佛教的道理,还喜欢在一起饮酒。他们饮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请来一些美女,在一边歌舞助兴。可是陈慥的夫人柳月娥很爱吃醋,很不满意陈慥的行为,尤其不满意的就是陈慥喝酒时找美女来斟酒夹菜,跳舞唱歌。有时,美女们正唱着歌、跳着舞,柳氏就来了,把美女们全都赶走,后来,陈慥跟苏东坡两人在喝酒的时候,就不敢找美女来陪酒了。
一天晚上,苏东坡又到陈慥家来。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谈佛论道。两人讲来讲去,越讲越泄气。陈慥说:"我们两个讲来讲去,把情绪搞坏了。我知道有两个美女唱得非常好,今晚干脆请她们给咱们唱两首歌。咱们边听边喝,不是挺好吗?"陈慥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两个歌女找来,和苏东坡端着酒杯,听着两位歌女给他们唱歌,又觉得人世也有美好的东西。没料到夫人的丫鬟听见了,赶紧向夫人禀报,夫人从屋里出来怒火中烧。两人只好散了。
第二天,苏东坡写了首诗,送给陈慥。这首诗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说,您这位居士真是挺可怜哪,又说空又说有,晚上不睡觉。说了半天,护法的狮子来了,这么一叫唤,吓得您连拄杖都掉了,心里空空荡荡的。说河东狮子,是因为柳月娥老家是河东人。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同时,又因为陈慥字季常,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这个陈慥是谁呢?他有着怎样的家世和人生经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他。
方山子传文言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