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15篇人教版第四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借鉴。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情感目标: 1.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相同,,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决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2 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借以求富求强。他们既要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3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的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三、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和破产的史实,培养学生对材料处理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学法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对比法;分析归纳法;立表法;纲要归纳法。 2.为达此目标,采取如下教法:讲述法,讲解法,淡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
重点难点分析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应主要抓住: 1.洋务运动兴起的前提条件。
2.讲清“洋务”和”洋务运动”的含义。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列表归纳四个方面: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军和培养人才,通过归纳让学生更好掌握主要内容。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为了使学生能理解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1.分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但最终破产说明了洋务运动不能让中国富强。 2.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客观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3.还应该使学生明白评价历史事件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辩证的分析。 4.通过启发提示,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设备 投影仪
投影片:(1)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人物像。
(2)曾国藩,倭仁的言论 (3)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表 (4)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表 (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6)本课板书结构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投影: 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人物像。
师: 我们以前学过这些人的哪些主要历史活动? 生: 思考并回答
师: 他们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此外,还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
板书: 课题
板书: 一.洋务派和顽固派 1. 洋务派和顽固派
师: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者内部出些了分化,一些官员试图以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僚被称为洋务派,他们在中央以奕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而另一部分官僚则坚决反对采用西方科学技术,这些人被称为顽固派,他们以倭仁为代表。
投影: 曾国藩和倭仁的言论。
师: 请同学们分析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异同? 生: 思考并回答。 师: 从这两段言论中,可以看出洋务派要“购买外洋器物”“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剿发捻,勤远略”,即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中心是维护清朝统治。而顽固派对西方技术上,明显是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但是, 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朝统治方面又是一致的。
板书: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师: 所谓洋务是指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如外交、购买洋枪洋炮等。因此,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阻止。但洋务运动还是得以顺利开展,它必须有几个前提,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一下。
生: 阅读教材并回答。
师: 归纳小结。
板书: 1.洋务运动的前提:①慈禧的暂时支持
②总理衙门的推动
③汉族官僚的积极推行
师: 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板书: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师: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期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板书: (1)兴办军事工业;
生: 阅读教材并回答
师: 洋务派首先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其“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1861年曾国藩占领安庆和,立即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投影: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表
师: 到70 年代,洋务派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 板书: (2)兴办民用企业
师: 为什么70年代后要转向民用工业呢? 生: 思考并回答(为了解决军事工业所需要的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投影: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表
师: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那么这里“近代”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 思考并回答(近代是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
师: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同时,还筹划海防。
板书: (3)筹划海防
师: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在创建海军的同时,洋务派还重视培养人才。
板书: (4)培养人才
师: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需要了解更多的科学技术,对翻译,科技,军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那么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呢?
生: 思考并回答
师: 洋务派在培养人才方面主要有两项措施:一是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二是派遣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回国后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洋务派兴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军和培养人才,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 回答(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师: 但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板书: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
师: 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请同学们看教材最后部分。洋务运动失败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有关内容,从哪些史实说明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生: 回答(奕忻批评洋匠唯利是图,又如福州船政局的洋匠峡技居巧。) 师 : 顽固派又是怎样阻挠和破坏? 生: 回答(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从一开始就反对洋务运动,从中破坏,) 师: 洋务运动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哪些,为什么他们不能使洋务运动成功?
生: 回答(在中央只有奕忻一人,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官僚为代表。这一方面力量有限,另一方面满清统治者害怕“外重内轻”,由不懂军事技术的满族官僚办军事企业来牵制洋务派。)
师: 我们可以用哪些史实来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生: 回答(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但他们反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要维护和巩固清朝封建制度,这就决定了它的失败是必然。)
师: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我们如何认识和评价洋务运动呢? 板书: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投影: 关于洋务运动评价的两种观点。
师: 对于洋务运动,主要有这两种观点,请同学们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的理解和理由。
生: 讨论发言(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还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封建文化制度做出了尝试,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因为它是清政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它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镇压人民,并不是为了自强和求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所以主要是消极作用。)
师: 对于洋务运动,主要有这两种观点,请同学们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的理解和理由。
生: 讨论发言(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还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封建文化制度做出了尝试,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因为它是清政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它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镇压人民,并不是为了自强和求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所以主要是消极作用。)
师: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大家课后可以继续讨论。同学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一定要据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它的内容和结果,辩证的分析它。因此,它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但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 作用。
投影: 本课板书
小结: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产生了洋务派,他们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完成讲评课后练习
学法设计
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曾国藩和倭仁言论的材料。
1. 材料中的“今日和议和既成”指的是什么?帮助学生联系有关知识,更好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2. 比较曾国藩和倭仁主张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分析二者主张的一致性,培养学生归纳和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归纳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有关内容,如洋务运动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四:____——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四字旗号——自强求富;四方面内容——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划海军,培养人才;四点失败原因。通过纲要归纳,帮助学生更好掌握重点知识。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探索史的开始,是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开始,是学习的第一层面器物层面。在近代化探索过程划时代的一步。
二、说课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能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2.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感知文本及图片了解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概括得出洋务运动的背景及经过,力求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学习,认识这是一场自救运动,侧重肯定其开启近代化闸门。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说学法和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引导互动---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再现、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我运用以下方法: ?(1)自主研习法 ?(2)合作学习法 ?(3)体验法 五.说学情
本校是一所全市重点中学,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好,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多于课本。对洋务运动过程掌握较好,需要突破难点。
六、说过程: 设计意图:1 本课主要是理解重点洋务内容,突破难点洋务评价。内容大多学生能掌握,处理评价时许多教师往往直接以课本最后一段讲解为主,其实‘近代化’完全可以从课文前面的内容(军事工业近代化,民用工业近代化,文化科技近代化)学生自己得出,论从史出。
2,围绕新课标,结合学情,多激起兴趣,多小组探讨,多使用启发,避免枯燥。 过程:
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 准备: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意图:章节导入,点明重点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战争,让同学们的心脏备受摧残和煎熬,看到了一部侵略史,感受了一部屈辱史。但是我们在痛恨之余,也应看到先进的中国人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第二单元的学习就将带领我们亲眼目睹一批又一批图强救亡的先进代表的探索史,首先步入我们视野的是在守旧势力和落后习俗束缚下务实进取的洋务派。他们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的25页,并拿出刚发下来的学案。 {学案内容主要四块:基本学习目标,洋务运动内容表格,合作探究运动评价,作业}
2、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意图: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并填充学案,8分钟内完成。(教师巡视,此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课文,找到课文的主干知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
极性,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问,自主解决。)
第二环节:组织学生欣赏一段视频:意图:激发兴趣,增加直观
观看洋务运动视频,使学生形象直观的从整体上对洋务运动有个了解。
提出问题:
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什么叫洋务?洋务派有哪些代表?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1。【多媒体图片展示】
• 2.【多媒体材料展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提出问题:洋务运动目的何在?{并说明其自救性} (过渡)教师:内忧外患使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来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那么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洋务派们进行了哪些探索?
[教师表格] 第三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意图:文本阅读,论从史出 课堂小组讨论: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各大组研讨一项洋
务运动的举措,各大组又以四人为小组,完成各项任务,各小组要确定一个主要发言人。
第一小组:军事爱好组:
(1) 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简表。
(2) 观察课文图片和小字内容,以课文小字资料突出对安庆内军械所等军工企业的介绍,如涉及企业规模、生产产品、特点、作用影响类的知识。 教师PPT图片展示:
【安庆内军械所图,江南制造总局制造速射炮,等】 (3) 展示简表ppt。 第二小组:企业家组:
(1) 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 (2) 观察图片及阅读课文小字,以课文小字资料突出对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的介绍。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第三小组:科教文化组: (1) 组长发言说出成就
(2) 教师展出课件:留美幼童,詹天佑,严复等。。。。。。 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利用智力资源,合作探究问题。此环节目的在于突破洋务运动的内容的教学,提升学生对洋务企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内容部分是本课重点,通过
学生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的亲身体验,搜集有效信息来有效解决。
总结及过渡:根据学生们的讲解,提出问题:洋务运动所有成就用3个字概括下他的全新型,时代性?【近代化】
可适当点拨:从涉及内容看,外洋大机器;从涉及范围看,由工业技术到文化教育。都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都雇佣了工人。概而言之,近代化。
第四环节 评价提升:洋务运动评价---开启近代化。意图:讨论启发,水到渠成
1, 教师展示什么是近代化? Ppt[ 政治。经济,文化] 教师展示工业革命大机器
学生组长总结:洋务运动的作用来看
引进了与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必然会起到客观的积极作用:
1、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这些企业的生产,可以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3、它也可以诱导一些企业家积极创办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它创立的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
力。
5、创办京师同文馆,派人出国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所以说,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过渡:如果我们把清政府比作一个病人的话,作为医生的洋务派们开出了一系列药方,从军事、民用、海军、培养人才能方面来希望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而且治疗时间长达30年之久,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宗旨 ,那么洋务运动的口号实现了没?洋务运动成功了没?
1,教师展示材料: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2, 教师展示视频:甲午海战
3, 思考为何中国败日本胜利?[教师:只学技术,不改制度
第五环节:课外活动。意图:延伸活动,其意无穷 假如你是清末志士,你准备怎样手术病入膏肓的清政府?预习7课8课
第 六环节:作业(见课件)
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侵略与反抗。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与盲目自大。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奋发图强向西方学习,进行了一系列近代化的探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师问:有识之士学习西方近代化都进行了哪些探索啊? 生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师说:这四大运动都是学习西方,但学习的侧重点不同。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四大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什么内容。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或器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文化。
下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洋务运动。 首先同学们自学本课第一自然段,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洋务派?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都有谁?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
生答:略
教师补充:洋务派指的是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师说:下面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回答:洋务运动前后期的口号和代表企业都有哪些?
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补充: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自强,兴办了许多军用企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安庆内军械所是曾国藩创办的,它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合办的,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的,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求富,兴办了大量民用企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创办者分别是李鸿章、张之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洋务派兴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钢铁厂,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积极筹划海防,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另外,1862年洋务派成立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以上是洋务运动的大体情况。那么我们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补充。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作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达标练习。略。
教学目标:
1、掌握实现背景切换、位置变换的操作方法。
2、理解并掌握一个角色由多个脚本同时控制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交朋友培养学生之间要团结互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
舞台背景的切换
教学难点:
角色脚本的编辑
教具:scratch2.0软件、课件、学件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师:出示课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舞台的大小:480X360像素,两个轴分别是X轴Y轴,X轴向右行走是正数,反方向是负数。Y轴,向上行走是正数,向下行走是负数。坐标的中心点在舞台的交叉点中央。小猫一步的距离是30,用15步可以走到舞台的右边。
信息技术第六册第四课《小猫交朋友》玉泉中心小学雷长娟
二、创设教学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宽容,朋友之间应搭起友谊的桥梁,朋友之间有错误要相互指出,快乐的事情一起分享,能够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朋友,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小猫交朋友》。启动scratch软件
师:出示课件
任务一
师:小猫它从家里出来到森林中去找它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去找小猴的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并记录在纸上:角色是小猫、小猴。从家到森林是两个背景。造型:小猫两个、小猴3个。
生:动手操作。
师:首先我们编辑两个背景完成背景一、背景二的操作。
生:上机实践、讨论、探究
师:1、请你说出添加角色的方法?
2、请你汇报一下添加背景的方法?
3、小猫用15秒时间从背景一走到背景二,谁知道从背景1切换到背景2时间15秒。那么背景时间应当怎么设计?15.5秒
生:回答
1、背景库中导入动物小猴角色。
2、从背景库中导入两张背景图片。
3、因为背景等待时间设定为15.5秒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作品,教师适当点拨
任务二
师:两个好朋友好久不见,见了面的它们会聊些什么呢?
生:回答
在scratch软件中怎样实现它们两个之间的对话?用什么模块的指令可以完成对话剧情呢?在脚本编辑过程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要想好。
生:动作、外观、事件、控制四个模块中的指令来完成。
师:首先让我们手动分析一下你设计的它们相遇后的故事动手实践。
信息技术第六册第四课《小猫交朋友》玉泉中心小学雷长娟
1、学生小组互要探讨和尝试,共同解决新的问题,最后完成任务。
2、学生汇报交流、欣赏作品。
3、学生畅谈收获过程。
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精讲点拨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觉得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模块的使用方法,运用模块指令你能自行设计脚本吗?把你想对好朋友说的话编辑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实践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评价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背景的切换、一个角色脚本同时控制的方法,通过学习大家基本掌握了操作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今天的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下课。
板书:
《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这里主要是分析一下自己在这次上课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1、首先,是整个课堂很有秩序。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好,基本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完成。
2、其次,就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采取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重点讲解的教学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动起来。
3、再者,就是在基础知识方面,学生都能明确,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明白了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以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基础知识。
4、本课的板书设计我认为很成功。我运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开辟近代化的道路”这一主线。对学生进行讲解。
下面,我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教学改进。
在本课的知识方面,虽然我把具体的知识点都设计到了,但对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却做的不够好。比如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整场洋务运动,可我却讲得不清楚。另外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虽然给学生讲了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价,但我认为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还要在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内容基础之上才可以,而这个我做得也不是很充分 。这些都是我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洋务运动》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迈出的第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现在,我主要想分析一下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教学改进。
首先,在本课的知识方面,虽然我把具体的知识点都设计到了,但却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另外,虽然具体的知识点都有了,但是却缺乏一根能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主线。如果这个做不好的话,即使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都记住了,但出了课堂,或者时间一长,由于线索不够明确,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会很容易的忘掉,这一方面还是需要我特别加强的地方。
第二,就是在重点的突破上。在以前的讲课中,我都非常注重重点的突出。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而重点不仅仅是说给学生,或者把知识点明确的呈献给学生,而重点在“突破”两个字上。让学生明白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以在以后教法的设计上,应该特别的下工夫,这样才能在每节课的`重点中有所突破。
第三,是在课堂的管理上。这也是我这一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一节课中,我就做得不是很充分,这是我今后要特别注意并不断改进的地方。另外,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到另外一个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师语言的选择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语言做不到精炼且生动有趣,那就让我们尽量做到简洁有效吧,有效的提问,有效的语言引导都对整节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是应该是在充分的备课基础上才能完成的。
第四,需要自己尽量去完成的就是资料的补充和引导,比如说图片、小故事及相关材料等。为了方便教学,也为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案的设计和简要的讲解来尽量补充。再者,就是教师的精讲方面。比如说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这就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在洋务运动这一课中,我本来想让自己尽量做到少讲,可因此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他们只是能找到一些简单的知识点然后去记住它,却做不到理解。而想要完成“理解”这个任务,还需要我们老师去教,去精讲,重点在这些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下工夫,或者是在整节课的总结上用力,我想,课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这也是我讲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思考吧!通过讲《洋务运动》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今后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急不来的。在学校的关心及本教研组的帮助下,我有信心,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及专业素质。不断的反思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做到的,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也是我的一个重要目标,我相信我能做得到!
洋务运动教学方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
2.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分析,使我们学会辨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1.背景: 后,清朝 。
2.时间: 至 。
3.目的:为了利用 ,。
4.代表人物:中央 ,地方 、、、。
5.口号:前期“ ” ,后期“ ”。
洋 ①前期创办了一批 工 业。 : 创办的 , 办的 ,[:]
务 创办的 。
6.内容 ②后期创办了一些 工业。
运 如: 创办的 , 创办的 。
③建立军队: 、、。
动 ④兴办新 式学堂: 。目的是:培养 。
7.结果:以 战争失败为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性质 。
8. 评价 ①洋务运动没有使 。
作用: ②但 , 。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从结果、性质和作用等方面思考)
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
1.洋务运动发生在( )
A.19世纪60-90年代 C.19世纪70-80年代
B.19世纪60-80年代 D.19世纪70-90年代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訢 D. 张之洞
3.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自强
4.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 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他们做 的'最
主要的事情是( )
A.开办民用工业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筹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
5.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6.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 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
①开办民用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7.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8.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9.甲午战败后,李 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 动
10.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2.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军事企业未盈利 B.民用企业亏损 C.北洋舰队覆没 D.福建水师覆没
《洋务运动》300字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开端,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难点在于评价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此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课堂知识容量较大,教学过程中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合理地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将课堂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让自己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希望多媒体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2、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设置了相关的学习问题,环环相扣,并适当的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进一步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3、由于授课内容知识点较多,教师过于求全,因此在教学中,由于内容丰富,学生有时来不及充分思考,仓促而过。今后在教学中我应不断总结、改进,花时间研究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完成此次公开课任务,锻炼了自身对课堂设计的把握能力,而最大收获在于和学生一起重新走近、深入学习了洋务运动这段历史内容,对于如何看待评价这段历史有了更多新的视角。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发起者:洋务派,即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开明官员。(“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5.代表人物: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6.口号:“自强”“求富”。
7.内容(主要措施):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②口号:“自强”
③目的:武装军队
④创办的主要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⑤性质:官办封建企业
(2)发展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①目的:为满足洋务的发展需要
②主要措施:a.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b.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c.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90年代
②口号:“求富”
③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④兴办的重要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⑤性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民用企业。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②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 80 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舰队。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8.洋务运动的破产(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和技术垄断;②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影响):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进步性(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局限性(消极影响):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非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1.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③科教兴国;④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进行;⑤对外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⑥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⑦民族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条件等。
12.小结: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开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 A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创办报刊
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 D )
A. 禁烟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洋务运动
3.“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D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4.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提出“自强”与“求富”口号的运动是( B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5.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D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6.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 A )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平等
[2011•佛山]把李鸿章看成时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 ( C )
A.开办福州船政局 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
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建立大生纱厂
7.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下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A.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 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 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8.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10.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 括(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湖北织布局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四课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蛋糕的范图、各种颜色的纸、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教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教学评价:
1、是否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
2、在重组蛋糕时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3、能否在课堂上和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具有合作精神。
札记:
一年级的学生好像对于蛋糕味道的记忆更深刻,对外形的记忆还比较清晰,但具体的花纹就不太清楚了。所幸我找到了几幅好利来蛋糕的宣传图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蛋糕的大照片,甚至有六层的结婚蛋糕。这些图片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启示,而且在演示怎样“分”、再组画面时就用这上面的图片来示范,学生感觉就像在分真的蛋糕一样,心情很激动。在创作时也能够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欣赏作品,这些欣赏作品从哪里来,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实际上生活中许多的画报、宣传图片甚至是报纸、杂志上的彩色大幅广告都是我们用来欣赏的好资料,只要教师肯做有心人,善于发现、搜集,就不愁找不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欣赏资料了。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 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最高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最佳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
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六年级第四课《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拓展与延伸】找一些描写山川景物的文章读一读,体会景色的特点。
【重、难点突破】感受索溪峪独特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是我们最佳的出游时光。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到湖南的张家界,领略一下索溪峪的独特风光。
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释题:索溪峪是地名,从“峪”字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山谷。而“野”又是什么意思呢?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我们带着三个问题来自由地浏览“索溪峪”?
二、自由读课文,围绕一个“野”字思考、讨论:“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三个问题。
教学提示: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加以理解。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每部分内容的开头部分都有总起的句子便能回答出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了;而至于第一个问题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则需要学生从课文所描写的景物描写中加以体会;而至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则需要学生结合前两个问题作答,应该是属于水到渠成的。
教学参考:
1、“野”的理解:“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
2、索溪峪的“野”体现在:作者由远及近,由山水到物到人地写了“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个方面。
3、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
逐段朗读,抓住关键的语句加以理解。
教学提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引导与点拨。
第一自然段:概括写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野”
①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写作者游览索溪峪,总的感受是一个字──“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扣住这个“野”字,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统领全文,文章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围绕这句话展开。
第二自然段:山野 ——惊险、磅礴、随心所欲
②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这句话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出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点。那里有“斜山”,那山峰似从山的一边飘逸而出。“旁逸”写出了山峰斜出的是那么随意。“巍巍”则写出了山峰的高。作者还由山形相对、山势相依的山,联想到“热恋情人”,他们似在凝望,似在细语,别具一格。由山体不高、山形奇特的山联想到少女,她们婷婷玉立,姿态万千。
第三自然段:水野——充满孩子的灵性
③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十分调皮、可爱。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第四自然段:动物野——猴子亲热、调皮、野性十足
质疑激趣:猴子如此“放肆”,作者写它们,是不是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厌恶之情呢?为什么?
教学提示:学生自由回答,但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如“亲热”、“恶作剧”、“调皮”、“快活”等词语就可以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五自然段:人野
默读课文思考:游人野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他们也会变得如此得野?
教学提示:对于第二问的回答,可以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同身受”地说出来,这样应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个教学环节,并且可以让学生对该学习方法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
④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所以“这山水”是充满野性的。在这样的山水中畅游,人们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不经意间,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作者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的画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索溪峪的“野”的同时,体会作者流露其间的思想感情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回忆前三课所学习到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加以分析说明,能够轻易突破。
教学参考:
思想感情: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写作方法: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三方面具体写出了游人的特点。
四、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大家一般欣赏。
教学提示: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并说一说所朗读内容好在哪里,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突厥的兴衰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运用比较方法,加深理解、掌握各族的特点及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和表达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悠久历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族人民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唐朝同各族人民加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教学,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
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介绍突厥族发展的视频资料-“突厥兴衰”,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它民族中。)?再让学生阅读“和同为一家”这句唐朝时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的话。提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唐时,我国边疆地区还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从而引入新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突厥汗国的兴衰
1.突厥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和习俗
2.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资料中的有关知识)
3.唐朝对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
教师在讲解后提问学生: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在对待民族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材料,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朝中央政权与边疆各族友好交往;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少数民族对唐王朝构成威胁,他就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征服之后加以安置,对战败民族的贵族还加以优厚待遇,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那么,对西突厥地区又是如何解决的?
4.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位置,阅读教材注示的小字,然后点明:
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力。同时充分说明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是中国领土。
(二)、“回鹘衣装回鹘马”
1.回纥人的发展
教师展示有关“回纥”的资料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唐与回纥的友好交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大、小字内容,总结归纳回纥与唐在哪些方面进行交往及其概况:
政治上,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接受唐中央的领导。唐与回给为邻,北方平安无事,双方建立了一种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经济上,唐与回纥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一段材料。(屏幕显示)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选自封演《封氏见闻记》
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回鹘人用大量马匹换取茶叶,中原地区则需求马匹;文化上,相互交流。长安、洛阳汉人喜好穿回鹘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三)、“车书本一家”
1.靺鞨族的生活
2.渤海政权的建立
3.渤海与唐的关系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教材观察教材“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示意图”,思考它与中原哪座城市相仿,请找出相似之处。阅读温庭筠的诗,体会“车书本一家”。(给学生一小口诀:车同轨,书同文,我们本是一家人。)
(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云南大理崇圣守三塔》的图片,思考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和同为一家”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吐蕃
3.“和同为一家”
教师在播放完相关视频资料后,让学生思考:文成公文入吐蕃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汉藏两族的关系,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天藏族民间仍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的美好传说,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小结:
(归纳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唐朝中央与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了显著的加强,友好互助是唐与边疆各族关系的主流。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突厥的兴衰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运用比较方法,加深理解、掌握各族的特点及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和表达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族悠久历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族人民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唐朝同各族人民加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教学,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
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介绍突厥族发展的视频资料-“突厥兴衰”,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它民族中。)?再让学生阅读“和同为一家”这句唐朝时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的话。提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唐时,我国边疆地区还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从而引入新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突厥汗国的兴衰
1.突厥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和习俗
2.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资料中的有关知识)
3.唐朝对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
教师在讲解后提问学生: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在对待民族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材料,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朝中央政权与边疆各族友好交往;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少数民族对唐王朝构成威胁,他就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征服之后加以安置,对战败民族的贵族还加以优厚待遇,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那么,对西突厥地区又是如何解决的?
4.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位置,阅读教材注示的小字,然后点明:
两个都护府作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军事权力。同时充分说明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地区,历史上是中国领土。
(二)、“回鹘衣装回鹘马”
1.回纥人的发展
教师展示有关“回纥”的资料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唐与回纥的`友好交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大、小字内容,总结归纳回纥与唐在哪些方面进行交往及其概况:
政治上,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接受唐中央的领导。唐与回给为邻,北方平安无事,双方建立了一种历史上罕见的和好关系。经济上,唐与回纥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
请看下面一段材料。(屏幕显示)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选自封演《封氏见闻记》
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回鹘人用大量马匹换取茶叶,中原地区则需求马匹;文化上,相互交流。长安、洛阳汉人喜好穿回鹘服装,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三)、“车书本一家”
1.靺鞨族的生活
2.渤海政权的建立
3.渤海与唐的关系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教材观察教材“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示意图”,思考它与中原哪座城市相仿,请找出相似之处。阅读温庭筠的诗,体会“车书本一家”。(给学生一小口诀:车同轨,书同文,我们本是一家人。)
(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云南大理崇圣守三塔》的图片,思考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和同为一家”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吐蕃
3.“和同为一家”
教师在播放完相关视频资料后,让学生思考:文成公文入吐蕃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汉藏两族的关系,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天藏族民间仍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的美好传说,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小结:
(归纳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唐朝中央与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了显著的加强,友好互助是唐与边疆各族关系的主流。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三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突厥的兴衰、唐和突厥的关系以及唐对突厥故地的管辖。回纥的发展,唐和回纥的友好关系。 的兴起以及粟末 和唐的密切关系。南诏的发展,唐和南诏的密切交往。吐蕃的统一,唐蕃“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突厥、回纥、 、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唐朝空前强盛,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密切,成为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光辉的一页。
(3)唐朝和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友好往来、互相帮助、互相融合是其主流。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更是我国古代中央王朝和边疆民族和睦相处的典范。
(4)祖国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祖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
3.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1)指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图示法归纳、概括和综合教材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比较突厥和回纥等民族在生活习俗和文化诸方面的异同,指导学生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和表述相似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回纥、吐蕃及其与唐的关系。
2.本课难点: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设备
1.自制突厥、回纥、 、南诏、吐蕃板书提纲投影片各一。
2.自制《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和《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投影片。
板书设计
(一)突厥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冶铁、创字
2.突厥汗国的兴衰:
(五)吐蕃——藏族祖先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农耕、冶作、尚武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讲过了唐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号称盛世。唐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同时,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这节课,我们就讲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民族以及唐朝和它们的关系。
2.讲授新课
(提问)“和同为一家”怎样解释?课文大方框里的揭示都讲了些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并在课本22页和24页两个疆域图中用笔标出唐朝边疆主要民族)“和同为一家”这句话概括了唐朝和边疆各族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唐朝时期,北部和西北地区主要有突厥、回纥,东北有 ,西南地区有南诏和青藏高原的吐蕃,他们和唐关系密切。
(一)突厥(投影映出)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冶铁、创字(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他们和以前讲过的哪个古代民族习俗相似?(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课本P23“突厥骑兵”图画,并回答)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5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提示学生在“唐前期疆域图”标出它的地理位置),他们放牧马、牛、羊、驼,饮奶吃肉,强健剽悍,擅长骑射,风俗习惯和匈奴大体相同。突厥人学会了冶铁,善于制作刀矛和甲剑。在我国古代北方各族中,突厥人第一个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强调指出突厥文字自5世纪开始创制和使用,到8世纪时,突厥文字结构已相当完整,词汇也相当丰富。
2.突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突厥汗国何时建立?何进分裂?(指导学生看书,回答)6世纪中期,空厥强大起来。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副板书)以漠北为中心,建立突厥汗国。突厥汗国最盛时曾控制了东起辽河上游,西到中亚里海的广阔地区(指“唐前期疆域图”)。但由于突厥汗国是建立在强力征服的基础上,汗国内部各种矛盾尖锐复杂,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不断反抗,贵族之间争斗加剧。6世纪末,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以阿尔泰山为界,山以东直到兴安岭,是东突厥辖地;山以西直到里海的广大地区由西突厥控制(指“唐前期疆域图”)。
唐朝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副板书)趁机多次南下骚扰,对唐威胁很大。630年唐军在阴山一战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唐太宗对颉利等芝突厥统治者优以相待,让他们住在长安,赐给田宅,授予官爵,颉利等十分感激。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课本P23“渭水之盟”图画和相关小字部分,使学生弄清:由于东突厥多次南下骚扰,严重威胁了唐的安全,唐太宗才决心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灭掉东突厥。他的开明之处在于:在打败东突厥以后,又给以妥善安置,优礼相待。
西突厥在唐初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奴役当地各族,阴断中西商路,对唐构成威胁。为维护对西域的管辖和保护中西商路,唐高宗时,利用西突厥内部纷争加剧,趁机进兵,于657年灭掉西厥。
3.唐对突厥故地的管辖(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东突厥亡后,唐太宗在其故地任用原东突厥首领进行管理。对西突厥:640年,唐太宗为打击西突厥,派兵攻占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设置安西都护府,控制了西域天山南路包括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西突厥亡后,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讲述时,出示两都护府投影片,使学生明 其管辖范围)
两个都护府是唐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都护府的官员由唐政府任命,其中一些官员由西域各族首领担任,并统辖着几万边防军。唐朝通过两个都护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疆,保障了中西商路的畅通,西域和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的。两个都护府管辖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应向学生强调两都护府设置的历史意义)。
(二)回纥(投影片)
(提问)同突厥相比,回纥人的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回纥也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曾受突厥控制,因此他们的习俗与突厥相近。六、七世纪时,回纥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指“唐后期疆域图”),居无定所,“随水草转徙”。回纥人健朴豪爽,君臣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应向学生强调这点)。受突厥影响,他们使用突厥语言文字。随着和内地的接触增多,8世纪中期,回纥有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向学生强调,这是和突厥不同的地方)
2.回纥汗国的兴衰(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回纥汗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又是在何时瓦解的?(指导学生看书、议论、回答)东突厥亡后,回纥逐渐向南发展,和唐关系密切起来。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了各部,建立起回纥汗国。其辖地西起阿尔泰山,东到黑龙江上游,大漠南北尽为所有,可汗王廷设在色楞格河上游(指导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弄清回纥汗国范围)。骨力裴罗和唐友好,唐玄宗封他为“怀仁可汗”。8世纪晚期,回纥上书唐朝,请示改称“回鹘”,意思是像“鹰鹘”那样轻捷勇猛,这反映了回纥民族尚武的精神。9世纪中期,回鹘内部纷争激烈,国力削弱,汗国瓦解。此后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其中迁到今天新疆的一支(西州回鹘),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副板书“西州回鹘”,并提示学生在学习宋元部分时,还要讲到它)。
3.唐与回纥关系(政治、经济、文化)(投影)
(提问)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回纥和唐的关系是亲密友好的?(指导学生看书、回答)回纥和唐长期友好。在政治上,受唐册封,接受唐的领导。安史之乱时(揭示学生,以后要讲到),唐政府曾两次求助回纥骑兵帮助平叛。唐还三次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课本上提到的太和公主就是第三次出嫁的公主。在经济上,回纥用马匹、皮毛换取唐的丝绸 、茶叶和粮食,双方贸易往来密切。在文化上,回纥受中原文化影响,有了农业、商业,建筑了城市和宫室,从游牧生活走上了半定居的生活(该部分前面已述过,可略提及)。回纥采用唐朝历法,回纥贵族喜穿华丽的丝绸服装(指导学生看“回纥贵族”图画并要求记忆),回纥的某些风俗也被唐朝内地人民所接受。长安、洛阳等都市的汉人爱穿回纥服装。当时一位诗人说:“回鹘衣装回鹘马”,正是汉族和回纥两族人民往来密切和汉族人民喜爱回纥文化的生动写照。回纥人到唐朝内地经商的很多,许多人在长安等地居住,长留不归,与汉族通婚。
(三) (投影)
1.生活及习俗:狩猎、农耕、穴居(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 人生活在哪里?其习俗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议论、回答) 是生活在我国长白山、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他们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生活,主要从事狩猎,也从事农耕,种植粟、麦等作物。为了抵御严冬, 人掘地为穴,上在架上覆土,相聚而居。
2.渤海政权的建立(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说一说粟末 的发展和建立政权的情况(学生看书、回答)。 有许多部。唐初,居于黑龙江下游两岸的黑水(今黑龙江)部(提示学生,在讲辽金时期时还要着重提到)和生活在粟末水(今松花江)的粟末部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粟末部文化程度较高。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与唐通好。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大祚荣就专以渤海为国号。渤海受唐朝文化影响较深,经济文化发达,史称“海东盛国”(讲述时,强调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
3.渤海与唐的关系(投影片)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渤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渤海都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仿唐长安城建筑,布局对称严整,是当时东北最大和最繁华的城市(指导学生看“上京龙泉府遗址示意图”和“石灯塔”图画)。渤海政权自建立起,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有的人在唐朝考中进士,有的学成回国在政府中任要职,这些留唐学生大力传播了中原文化(该部分内容系课文小字,如时间不够可不讲。温庭筠诗可着重点一下“车书本一家”的含义)。
(四)南诏(投影片)
1.南诏的统一:(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南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指导学生看书、议论、回答)唐朝时,在云南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在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诏,即六个较大的部落。六诏当中包括有今天彝族(提示学生注意“彝”字写法)、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其最南的一诏称南诏。8世纪前期,南诏势力强大起来,首领皮罗阁统一了六诏。738年,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课本小字“皮罗阁设计灭五诏”的传说,由学生阅读)。
2.南诏与唐的关系(投影片)
南诏和唐关系密切。南诏立国165年,历代国王继位都受唐册封。为了发展南诏的经济文化,南诏王不断派贵族子弟到长安、成都(副板书)学习。汉族工匠也大批进入南诏,他们带去了精湛的手工技术,促进了南诏丝织、冶铁和建筑业的发展。著名的大理千寻塔就是汉族工匠帮助建立的。它是汉族人民和西南各族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指导学生看“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彩图,说明其高超的建筑工艺,并强调大理三塔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五)吐蕃——藏族祖先(投影片)
1.习俗和特点:游牧、农耕、冶作、尚武(边讲述、边投影)
(提问)吐蕃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在哪里?生活习俗有哪些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议论、回答〉强调本目的也是本课的重点)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他们有的从事游牧,有的从事农耕。饲养牦牛、猪、马和独峰缤纷(可略提独峰驼和双峰驼的区别),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他们用牦牛毛织布,住在毡帐里。他们能制作精美的金属器皿,制作的铠甲坚实耐用,就连劲弓刺刃也很难剌破。其习俗崇尚勇敢,以战死为荣,几代战死之家,被称赞为“荣誉甲门”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如时间不够,该部分内容可略讲,指导学生把课文要点记住)。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边讲述边放投影片)
(提问)青藏高原何时得到统一?完成统一大业的英雄是谁?他把都城定在哪里?(学生看书、议论、回答)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赞普。他平定的'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的叛乱,又打败了邻近一些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这是青藏地区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完成统一后,松赞干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从此,吐蕃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统一政权时期(讲述时,指导学生看“唐后期疆域图”,强调松赞干布是统一吐蕃,而不是开始建立吐蕃政权)。
3.文成公主入吐蕃(板书)
(提问)谁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文成公主入吐蕃是怎么回事〉有何重大意义?(指导学生看书、议论,提示学生注意课本彩图《步辇图》,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松赞干布几次遣使向唐求婚。640年,他又派大相禄东赞为求婚使臣,携重礼再闪求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次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到柏海(今扎陵湖或鄂陵湖)迎接(讲该部分时,要说明《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禄东赞,这是珍贵的形象资料。在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时,要指导学生看P28《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松赞干布还特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华丽的王宫(今布达拉宫前身)。为了尊重文成公主的宗教信仰(文成公主信佛),又为她修建大昭寺(今拉萨大昭寺前身)。如今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还保存许多唐朝的珍贵文物(指导学生看《大昭寺》图画,说明大昭寺是汉族人民和吐蕃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
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又与唐通婚结好,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他不愧是吐蕃杰出的政治家。而文成公主入吐蕃意主也深为远大:和亲后,吐蕃贵族放弃了传统的毡裘笨重服装(指导学生对经P28《吐蕃赞晋图》和《回纥贵族》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服装,以说明吐蕃传统的毡裘服装之笨重),改穿华丽轻软的丝绸衣服。吐蕃人民学会了养蚕;改变了的始粗放的农耕操作方法,学会了平整土地和种植蔬菜的技术。松赞干布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和吐蕃历法,还派贵族子弟赴长安学习。在中的文化的影响下,吐蕃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文成公主为发展唐蕃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讲述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彩图,指出他们二人世世代代受到藏族人民的崇敬,以加深学生对其联姻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同时,吐蕃的土特产,如马匹、金银器皿、玛瑙杯等也输入内地,双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尺带珠丹联姻金城公主(投影片)
唐太宗以后(松赞干布在唐太宗死后一年死去),唐蕃关系继续发展。710年,唐中宗又应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请求,把宗室女金成公主嫁给他。金城公主入吐蕃,进一步传播了中原文化,发展了唐蕃友谊。730年,尺带珠丹怀着感激的心情上书唐玄宗(时唐中宗已死)说:“外甥是行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唐蕃友谊已情同手足,义为一家(要学生阅读29尺丹上书之语,并适当解释)。
3.巩固小结
本课通过叙述突厥、加纥、 、南诏、吐蕃等族的历史,以及他们和唐朝的密切关系,说明了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在祖国各民族交往的历史长河中,唐王朝尤为重要,唐朝时候中央政权和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了显著各强,友好交往是唐与边疆各族关系的主流。唐王朝的这种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边总结边画出“唐朝边疆主要民族及其与唐关系”示意图,请学生回答)。
4.布置作业
1.画出唐朝时期边疆主要民族的分布示意图。
2.简答突厥、回纥、 、南诏、吐蕃同唐朝的友好关系。
(三)教学建议
1为提高教学效果,宜尽量采用电教手段(手法可多样,如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可采用教师边讲述边写投影形式,重要的年代、地点、人名、族名亦可由学生书写投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讲清楚各民族的发展线索,教学宜采用图示法,结合讲述议论法。
3.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图画,以期使学生对历史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课讲述的内容都是发生在我国现在的边疆地区,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历史地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