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负数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词语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9篇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负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认识负数(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负数)

二、教学新知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1)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像+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____。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氏度以上和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篇2:《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负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教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法和写法,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单元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负数

内容:负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

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教学与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的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精髓。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为此学生很容易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宜昌、哈尔滨的温度。

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

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

【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归纳正数和负数。

【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16、19、+2000、、6.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三、反馈练习:

(1)完成第4页第1题。

(2)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

(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负数的客观存在,初步具有了负数的数学思想和学习了表示负数的数学方法,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

第二课时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7页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设计理念:在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时,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所有负数小于0、小于正数;二是负数之间的比较,即值大的反而小,值小的反而大。总之,利用数轴来比较它们的大小,是最直观和有效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同时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过程:

一、旧知孕伏: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作孕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起往左依次是什么数?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对应数,很直观的体会到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3、反馈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学生通过对温度高低的亲身体验进行交流、比较和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第3题: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负数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引入负数,这些问题将无法表示,也无法解决。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

第三课时  负数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负数的练习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页的练习一第4、5、6、7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通过练习一第4、5、6、7题,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已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生生合作,相互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与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很容易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教学重点: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负数,会结合具体的量进行大小比较,懂得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渗透有关科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数,是什么数呢?(负数)经过前几次的学习,你现在知道负数的哪些知识了?(回忆整理负数的内容)今天,我们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引入:我们的“天气预报员”给我们调查了明天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我们一起听一听,当当记录员。

(1)一个学生报天气预报,其他的学生进行记录。

(2)从记录的情况中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反馈。(复习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写法,比较温度的高低,知道温差的大小)

(4)同桌合作,互相启发,提出数学问题,请同桌解答。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会用到正数和负数,请同学们一起来举例说一说。

学生:知识竞赛扣分用负数表示。

学生:向前走用正数表示,向后走就可以用负数表示。

学生:收入和支出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应用数学方式解答]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4、5、6题。

2、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作业

1、用正、负数表示。

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负数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能力目标: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用具: 多媒体,温度计

教学方法:探究总结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

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5层;我在银行存入1000元钱;零上10摄氏度;

引人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些意思相反的量。

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

师:负数,就是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

(二)自学课本,自主探究

(出示课件)

师:天气预报中报道了各个城市的天气预报,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

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1.怎样用正、负数表示气温?举例说明。

2.观察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

师:0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读一读温度计上的刻度所指的温度。在读温度计时,注意看红色液柱,它所在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温度。

3.观察存折上的数字:为什么数字前会有“+”和“-”?表示什么意思?

4.怎样用正、负数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

(三)组内交流讨论问题:

(1)怎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

学生交流、讨论。

指出:因为+8844.43米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

(2)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

我们把像+6、3、+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五)课堂检测

1.数字分类

2.月球上的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各是多少摄氏度?相差多少摄氏度?

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表示其他地区的时间。

4.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 g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g”的字样,什么意思?

5.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

(六)联系生活,猜测物体温度。

水沸腾的温度(  );水结冰的温度(  )。

(七)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教师适当启发)

二、板书:

负数的初步认识

正数:20、22、14、 +8844.4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2、-30、-10、-15、-155…

三、教学反思:

篇4:负数的认识人教版教学设计

人教版《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

,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

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设计意图】在具体生活实例中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正数、负数,初步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同时在出示的负数中有-7、-5.2、-

,让学生感知负数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

2.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1)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绍:海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3.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请表示出悉尼、伦敦的时间。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

(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2时,你知道它此时的时间吗?

(4)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试着表示出来。

4.课件出示练习题。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120克记作0克,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信息,让学生学习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丰富了对正数、负数意义的理解。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人教版《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负数》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法、写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负数”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小中”数学的衔接与过渡,因此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式非常重要。

第一节课的重点是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难点是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在设计预案与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也成为此次教学实践留给我的最大收获。

在预习中,学生对课本上的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这样的问题理解很容易,但在练习中很多孩子都不会写出温度计上的温度,询问原因,原来他们根本就不会看温度计,所以课堂上我就重点指导认识温度计,然后再指导根据温度在温度计上表示认识负数,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使学生真正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我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如:收入 5000元用+5000元来表示,支出 5000元则用-5000来表示;小红向东走了20米用+20米来表示,向西走20米则用-20米来表示。再次让学生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大量的生活中的问题,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5:小学六年级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负数,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组短语或句子,让学生用意义相反的量进行表述。例如:向前走 200米;电梯上升15层;我在银行存入500元。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表示的数来表示,当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时,原来所学的数无法进行表述,由此引入负数。然后通过不同城市的气温对比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重点介绍温度计和海平面的的分界点,使学生明确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在教学中,首先介绍温度计的单位°C和°F,0刻度线表示0°C,也就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从0°C往上数的刻度为零上度数,从0°C往下数的刻度为零下度数。然后明确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把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数,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为负数。

3.拓展数的范围,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首先把整数的概念拓展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数拓展为正数、0和负数。这样教学利于学生把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进行归类、构建。

不足之处:

由于课件内容量大,导致习题的处理不及时,没有完成当堂的任务。

篇6:青山不老(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2、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2、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里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他们之中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泣鬼神,也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今天,我们这节语文课就来讲述一个平凡老者的不同寻常的故事(板书:青山不老)

二、读课前提示,明确本课的阅读要求。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三、自由读课文,感悟奇迹。

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学生讨论回答

2、解读奇迹

“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师: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长还是短?

明确:很长

师: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

生:(齐读)绿化了8条沟、7条防护林带、3700亩林网……

师:一亩约667平方米,我们罗店中学的校园面积差不多30亩,你能想象一下老人造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停顿)(123个)

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

师:(引)奇迹已然创造,我们就要用心去品读,找出具体描写这一奇迹的句子读一读。

明确:第一自然段

师:(引)树木营造了欲滴的绿色,我们身边也不乏垂柳依依翠杨挺拔,那么这里的树是什么样的?

生:读(杨树、柳树……一层层的绿梯)

师:树的勇敢扼制了山洪的凶猛,庞大的根系牢牢扼住了稀疏的黄土,树土的关系在老人心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师: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农民有了沃土才会有希望,而树恰恰是保证水土流失的关键,所以,老人把他的精力都用在了植树造林上,这树是他的命根,这树是他的希望,这树就是诠释他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四、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

同学们,绿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晋西北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那么,为什么在这里植树就这么难呢?

明确:大环境,风沙肆虐

明确:干旱、霜冻、沙尘暴

明确:环境异常险恶

知识链接

师: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师(引)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地方又有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明确:早出晚归

明确:七位同伴五位过世

明确: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师: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五、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明确: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

明确: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

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课件出示)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

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引)巍巍青山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棵棵杨柳记载了老人寄情荒山,造福人类的足迹,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崇拜、感激之情与作者同呼:青山是不会老的!

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六、畅谈感想

师:面对这位老人,你想说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青山不老(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7:《麻雀》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邵加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体验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但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一只麻雀却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我”打猎回来,我的猎狗看见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想吃掉它,老麻雀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的事)

教师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三感悟全文,体验母爱

1、师:我们快速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小麻雀的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找、写)

(1) 从“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说明它很弱小)

师:为了突出小麻雀的弱小要把“嫩黄、绒毛”读稍重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从“我顺着林阴路望-------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体会到可怜)

师:为了突出它的没办法在读“呆呆的、无可奈何”时要拖长一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那么,这么可怜的小麻雀是怎么掉下来的呢?

让学生抓住“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说明是风太大把小麻雀刮下来的。

(4) 师:如果你此时面对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你会怎样做?

(找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你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的确我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2、师:可怜的小麻雀又会遇到什么情况?从课文里找出来。

(学生读、找、回答。)

教师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 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动词。

(2) 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猎狗的什么?

(3) 猎狗想干什么?

(4)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3、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又怎么样了呢?从课文中找。

教师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1) 让学生找到比喻句,看看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 你从这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 那老麻雀怕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 老麻雀为什么怕呢?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

(5) 既然是没有一点希望了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扑下来呢?

教师小结:是呀!母爱的力量是使老麻雀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作为妈妈也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决定与猎狗搏斗。

4、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齐读第6、7自然段。

(1)猎狗为什么慢慢地向后退?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了猎狗呢?

教师总结:老麻雀所表现出伟大的母爱,不仅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而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这样爱的存在,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让学生交流,练笔)

板书设计:

麻雀

拯救                 搏斗

小麻雀        吃掉            猎狗

[《麻雀》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8:人教版六年级正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知识点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3、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4、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6、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17、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18、

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求实际距离。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可以求图上距离。

计算时图距和实距单位必须统一。

19、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答: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

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什么叫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正比例的意义

满足关系式y/x=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正比例。

显然,若y与x成正比例,则y/x=k(k为常量);反之亦然。

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若速度一定时,则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在工程问题中,若工作效率一定时,则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注意:k不能等于0.

正比例的例子: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比值4)。

圆的周长与直径 (比值π)。

购买的总价与购买的数量(比值 单价)。

路程的例子: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2.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长方形面积: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都是定一个,变一个 。例如aX=Y中,a不变,则 X与Y成正比例。

篇9:《藏戏》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嚢樽啵桓丛拥矫扛鼋巧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10:鹬蚌相争(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心旷神怡"."无计可施"."肌肠辘辘"."反唇相讥""轻而易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中国被分割成七个国家,知道是哪七个国家吗?对,这就是战国其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七国时期的故事.播放课件:鹬蚌相争的故事.你感觉这个故事有趣吗?,那我们就一起学习25鹬蚌相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理清课文的只要内容.

2.沟划优美的语句多读几遍,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环境怎么样?

2.了解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朗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出河蚌的生气,鹬鸟的后悔.

3.了解故事的发展情况.

思考: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

分角色朗读

4.了解故事的结果.

鹬蚌相争,结果怎么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联系生活,升华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鹬蚌相争的现象吗?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25鹬蚌相争

相争 渔瓮得利

互不相让

两败俱伤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争(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11:《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xx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xx年1月21日20时—xx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

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篇12:负数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负数,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并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2、使学生能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关联,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并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理解正负数的及零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感知导入

1、说一句相反的话:气球上升7米;杨老板这笔生意赚了3万元;向东走300米;302路公交车有5人上车;今天气温比昨天低了2℃。

2、提到温度,老师就想到了一件宝贝——温度计。

你认识温度计吗?会读温度计吗?(学生说)

老师介绍温度计:①结构:煤油、刻度(左右不一致)②单位: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我国是采用摄氏度来计量的。

学习读温度计上的温度:8℃(学习看大格、小格)、0℃、零下2℃。(重点指导零下温度的读法,明确零上和零下温度都是以0℃为界限的,一上一下,正好相反,零下温度从0℃往下数。)

二、体验深化,探求新知

1、启发:你知道在数学上怎样简洁地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学读写方法:

(板书:零上8℃用+8℃或8℃表示,读作:正七。零下2℃用—2℃表示负二)

3、出示例1的挂图

写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然后读一读,再比较一下北京和上海温度的区别。

4、“试一试”练习,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想法。

5、谈话: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会不同;相同地点,不同时间,温度也会不同。比如今天清晨常州的气温是17℃,中午25℃,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再比如吐鲁番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就更大了,是什么原因造成吐鲁番盆地在同一天里有着如此大的'温差呢?这主要和它的地形特点(盆地)和海拔有关。

(板书:海拔)

介绍海拔:以海平面为标准,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6、出示例2图。从图上你知道些什么?

(1)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海拔高度记作+8844米或8844米。

(2)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海拔高度记作—155米。

7、看一些海拔高度,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数据:

①泰山海拔1524米,华山20xx米。

②死海北面的被称为“地球上最低公园”,海拔负416米。

③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城市——巴勒斯坦的杰里科低于海平面300米。

8、你能将黑板上的数据分类吗?说说分类的理由。

小结:像+8、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讨论:那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指出:温度、海拔等都是以0为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正数>0,负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举例说说,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2、练一练1、2独立完成,说说想法。

3、练习一1~3独立写一写,说一说。

练习一4~6独立完成,说说想法。

四、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揭题)

总结:在生活中,很多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楼层和以下楼层,收入和支出,得分与失分,股票上涨与下跌等,它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2、了解负数的产生。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在生活中运用负数了,这在著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记载,人们以收入钱为正,以付出钱为负;以粮食增产为正,以减产为负,中国运用正、负数,要比西方国家早好几百年。

篇1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篇1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

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教学与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的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精髓。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为此学生很容易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宜昌、哈尔滨的温度。

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

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

【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归纳正数和负数。

【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16、19、+2000、、6.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三、反馈练习:

(1)完成第4页第1题。

(2)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

(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负数的客观存在,初步具有了负数的数学思想和学习了表示负数的数学方法,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

第二课时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7页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设计理念:在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时,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所有负数小于0、小于正数;二是负数之间的比较,即值大的反而小,值小的反而大。总之,利用数轴来比较它们的大小,是最直观和有效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同时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过程:

一、旧知孕伏: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作孕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起往左依次是什么数?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对应数,很直观的体会到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3、反馈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学生通过对温度高低的亲身体验进行交流、比较和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第3题: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负数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引入负数,这些问题将无法表示,也无法解决。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

第三课时 负数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负数的练习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页的练习一第4、5、6、7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通过练习一第4、5、6、7题,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已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生生合作,相互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与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很容易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

教学重点: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负数,会结合具体的量进行大小比较,懂得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渗透有关科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数,是什么数呢?(负数)经过前几次的学习,你现在知道负数的哪些知识了?(回忆整理负数的内容)今天,我们来进行相关的练习。

[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引入:我们的“天气预报员”给我们调查了明天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我们一起听一听,当当记录员。

(1)一个学生报天气预报,其他的学生进行记录。

(2)从记录的情况中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反馈。(复习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写法,比较温度的高低,知道温差的大小)

(4)同桌合作,互相启发,提出数学问题,请同桌解答。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会用到正数和负数,请同学们一起来举例说一说。

学生:知识竞赛扣分用负数表示。

学生:向前走用正数表示,向后走就可以用负数表示。

学生:收入和支出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应用数学方式解答]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4、5、6题。

2、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作业

1、用正、负数表示。

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5: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情景说明】: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第二部分是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今天要展现给大家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充分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思。通过练习掌握一定情境下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以及正、负数在特定情

境中所表示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对0的新认识。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情,导入新课

1、学生记录信息。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今天我们就来用一用。老师现在要说几条数据信息,请你帮老师记录下来,行不行?

好,那就请你准备记录。先听一听要求: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并想一想,怎样记才能既简洁又能让人一眼就看懂。准备好了吗?开始。

第一条:公交车上,第一次上来8人,第二次下去6人。

第二条:粮仓里上午运进粮食800千克,下午运出400千克;

第三条:商店里八月份赚了2000元,九月份亏了1000元。

教师巡视学生的记录,从中收集几条信息。

2、反馈。

师:好,大家都记好了。老师也收集了几个同学的做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或许,这里面就有你的想法。

(1)只写数字的。

师:你觉得他记得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其实这个8人是?这个6人呢?一个是上来,一个是下去,它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

那么这里呢?一个运进,一个运出,它们表达的意思也是?(相反的)那么盈利和亏损呢?

师:对,像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为“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全班齐读一次。

那么,这些同学用学过的数还能区分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

(2)加上文字的。

师: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方法。现在你能看懂吗?还有谁也是这样想的?加上了文字帮助表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第三种。

师:第三位同学又是怎么表达的呢?我们再来看看。这是哪个同学的?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第一次上来8人,多了8人……)

师:哦,那么,后面的几个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是吗?同学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简洁明了)

师:跟他一样的请举手。其实你们的想法跟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区分相反意义的量的。

二、学生自学,探究新知

1、揭示负数。

师:数的前面加上了符号,就产生了新的数。同学们,你知道像下面这行的数叫什么数吗?(板书负数)都知道了。

那么上面一行呢?(板书正数)。

2、读、写法。

(1)你会读这些数吗?指名读,

板书下来  -6  +8  -400  +800  -1000  +2000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2)你会写吗?就是在数的前面加上不同的符号。这两种符号你以前见过吗?(计算题里的运算符号加和减)

不过,这里的'“+”或“一”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了,“+”叫做正号,“一”叫做负号。板书:正号和负号。他们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

(出示课件)下面我们来举手抢读,并说一说是什么数。大屏幕上逐一出示:

-100  +6.8  -1.8  -3/4  36

师:36是什么数?(正数)对,有时为了书写方便,我们可以将正数前面的“+”省去。同学们想一想,去掉了正号,这样的数我们熟悉吗?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大多数都是正数。那么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省略吗?(生:不能区分意义相反的数,就变成了正数)

三、自学测评,交流汇报

1、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分析与讨论,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家庭里的新成员---负数这个新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去进一步地了解负数,认识负数。

2、天气预报。(出示课件)

师:熟悉的音乐马上带来什么节目?

生:天气预报。(课件)

师:我们一起来看今年二月份某一天各个城市的气温情况,我们来随意选五个城市。你们想知道哪儿的气温情况?(点击课件)

谁来读一读  的气温?

(1)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我们是怎样区分和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呢?

学生回答。(板书:+℃  -℃)你们在哪见过的。(天气预报中常出现)

你看到了负数吗?谁来读一读。

(2)师:下面我们来关注太原的温度,这里的温度是―9度和9度一样吗?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9表示零下9度,而另一个表示零上9度。)哪个温度更冷一些?那么与“0”度相比呢?那么这样看来,“0”度在这里是?(分界点)

(3)气温是0度时有什么感觉?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

度规定为0摄氏度,简称0度。了解了吗?下面,我们一起去温度计上找找这些温度。(出示课件)

(4)反馈:仔细观察,从温度计上,你能发现哪些有关正、负数的知识?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讨论。

生1:正数时,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大。负数时,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小。

生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3:……

现在对照着温度计再来看,这些都是用正数来表示,跟0比起来,比0要怎么样?(大)那么下面这些都是(负数),比0要怎么样?(小)

那么0呢?0是什么?将0板书在中间。看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刚才在温度计上,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正数与负数,也感受到了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如果现在要你把学过的数分分类,可以分成几类,怎么分?

四、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1、导入:同学们,刚才通过温度计,我们进一步地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负数,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谁来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学生汇报)

2、教师强调重难点。

3、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五、巩固深练,知识拓展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部电梯的按键,要到5 楼,应按(  )键。要到地下二层,要按(  )键。

六、作业点评,知识交流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3、作业交流。

【教学反思】: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现实情境,认识新知。负数这一概念虽是第一次出现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引入负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我又通过教材上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次我应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新知。不过也有欠缺的地方,如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还有些欠缺,没有及时调动起积极性,对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不明确。

篇16: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第一道例题用温度计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以这一情境引入负数,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温度不陌生;另一方面,借助温度计上的数据显示,可以直观的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比0摄氏度高,零下4摄氏度比0摄氏度低,这两个温度分别在0摄氏度刻度线的上方和下方。第二道例题借助直观图,以海平面为基准,海拔8844米和海拔负155米分别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数学的丰富、联系以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渗透进行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最朴素的哲学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规律,我认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然后通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来深化对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负数的读写方法

1、课前交流。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丽的秋景图片),大家觉得我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课件出示温度计近期的平均最高气温)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最高气温,你能看出近期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2、教学例1

(1)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酒精柱会怎样变化呢?把话题从秋季过渡到冬季后出示例1。

(2)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3)上海和北京当天的最低气温一样么?为什么不同?

(4)从温度计上看,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4℃等,并讲解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3、练一练

(1)出示香港、哈尔滨、西宁三个城市在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温度计。你能用刚才的表示方法表示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么?

比较-11℃和-7℃那个更低。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教学例2,感知正数和负数。

1、出示例2

(1)介绍吐鲁番盆地的气候特点

谈话: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气温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问: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哪里么?

(2)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看图中这条红线表示海平面,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也用―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  -155米)

2、练习

完成第6页练习一1、2两题。

3、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三、归纳正数和负数

1、分类

(1)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4、-4、40、-11、-17、+8844、-155你能把它们分类?

(2)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分类。

(3)像+4,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2、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 0和正数、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教师借助课件观察画有箭头的轩线(即数轴),认识到:0是正数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3、完成第3页练一练1、2题

四、巩固练习,拓展负数的的外延。

1.基本练习。

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并进行交流: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2、你知道么?

(1)在正常状态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水结冰的温度是(  )℃

(2)国务院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求公共场所夏季使用空调温度不得低于( )℃,冬季使用空调温度不得高于( )℃

(3)地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  )℃,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  )℃。

谈话:-88.3也是负数,是负小数,还有负分数。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 国家”。

4.应用练习。

(1)“生活中的负数”信息发布会。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随后课件配合出示有关图片。

(2)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4.拓展延伸。

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并作好记录,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家人说一说,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开支建议。

篇17: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1、水果市场在进货和出货,你们瞧! (课件出示市场进出货的画面)

仓库管理员小王对水果进出的情况进行登记,你们觉得他记清楚了吗?为什么?

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课件出示数学史)

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

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

交流汇报。

2、知识老人介绍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 (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

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

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 (揭示课题:认识负数)

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

1、教学例1。

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 (课件出示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 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

(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

认识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 ℃

2、教学例2。

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当中温差很大。吐鲁番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课件出示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 (课件介绍海平面)

(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呢?

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

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

1、羽毛球与负数。

2、神七与负数。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同学们,生活中的负数还远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留心观察。

篇18: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对接反义词(师说:前。生答:后)。

(2)教师做动作,学生对相反意义的动作。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每个城市的气温或两个城市气温之间的比较。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城市气温的?你是怎样看温度计的?

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f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

引导: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4 ℃(+ 4 ℃) - 4 ℃

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 4”这个数读作正四,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4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4”也可以写成“4”;“- 4”这个数读作负四,书写时,可以写成“- 4”。

[设计意图:“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2、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

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

介绍:气候状况与地形特点、海拔高度等有关。

二、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同步出现与海平面的比较)

提问: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要求: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 844、43米,可以记作:+ 8 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

2、归纳正数和负数。

小结: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课件同时呈现:温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0℃和海平面用红色线标出)

[设计意图:教师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是分界点。零度以上、海平面以上为正数,反之,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出现:

① + 4、19、+ 8 844、43表示的都是零度以上的气温和海平面以上的高度,- 4、- 11、- 7、- 155表示的都是零度以下的气温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篇19: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

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

(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

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①0℃表示天气很冷;

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认识正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

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

(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