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14篇傩戏面具大班美术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傩戏面具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
操作材料: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附:故事《傩戏的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我制作了两个不同表情的面具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在同时又出示了制作的材料用幼儿来制作。让幼儿说说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地方,来引导幼儿去观察不同面具的不同特征。我在材料里准备了不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耳朵和鼻子和不一样的眉毛。去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做一个能夸张的表现人的表情的面具。当幼儿戴上自己做的面具后,幼儿的那种开心之情真是不言而喻。整个活动虽然幼儿热热闹闹的讲、做显得很次序井然,但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
1、讲解于操作方法可以更童趣点、合理点。
我重点讲解了五官的摆放位置,特别是眼睛和鼻子摆放正确的位置。可以让幼儿在摆放时和自己对比等等。
2、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整合。
3、对幼儿相互合作引导不够。
活动中一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可以请求已经完成作品的幼儿的一些帮助,教师没有安排快速的幼儿帮助他们,以至于动作快的幼儿很快,而慢的幼儿则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有贴好的情况发生。
4、幼儿操作的时间过于简短。
在活动的第一环节,由于教师给幼儿的提问过多,导致幼儿操作的时间有限,应该减少提问的时间,多一点让幼儿探索的机会
活动名称:
傩戏面具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操作材料: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附:故事《傩戏的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一、活动来源
我们贵州黔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傩戏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傩戏是少数民族进行祭祀和表演的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祭神驱鬼逐邪的意思外,还充满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祈祷。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而傩戏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凶猛的野兽,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这些充满了神秘和传说的傩戏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中班幼儿着迷于这些神秘的传说和面具,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能认识我们贵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将傩戏这种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目标的'设定
幼儿园中班幼儿发展目标有这样的内容:“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并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就是希望幼儿能够大胆的把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
三、重点和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欣赏傩戏面具的特征,每一个面具都具备了人的五官,但在五官的基础上夸张变形成了突出的眼睛、粗大的眉毛、张大的嘴、尖利的牙齿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动物的特征和装饰的花纹。幼儿如果能掌握傩戏面具的这些特征,就会对傩戏的独特文化内涵有所更深的了解。
活动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能把自己对傩戏艺术的感受表现出来。为了不给幼儿的表现以限制,我没有安排示范的环节,就是希望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傩戏面具。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我准备了不同难度的制作材料,希望幼儿在活动中都能获得发展,同时也能真正体会到傩戏面具艺术的魅力。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百科: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傩戏的面具》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活动准备: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
操作材料: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附:故事《傩戏的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幼儿园活动教案:傩戏面具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傩戏面具,引起幼儿对傩戏面具的兴趣。
(2)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活动准备:
故事《傩戏的传说》
傩戏面具(实物、图片)
操作材料: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苗寨里……(故事附后)
二:老师:现在,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表演傩戏的传统,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请大家欣赏。
(1)介绍表演傩戏的场景。
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突出人物性格。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现在傩戏已成为当地农民闲暇季节喜爱的`娱乐形式,除保留祭神驱鬼逐邪外,还充满了对平安丰收的祈祷,象征勇敢和胜利。现已被纳入旅游娱乐活动,傩戏的演出形式简易、随意,通常于晒坝或村街便可以出演。
(2)介绍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里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野兽的面具,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重点介绍傩戏面具的特征。
面具的眼睛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还有眉毛又粗又长,也有的眼睛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看上去很吸引人。
面具的鼻子也很大,两个鼻孔圆圆的,有点吓人,还有的鼻子下面装有大胡子。
面具的嘴通常是张开的,有一排排白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很凶猛的。
面具的头上的装饰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用小鬼的脸来装饰,有的是有漂亮图案的帽子,还有一些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达到赶跑敌人的效果。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你看到这些傩戏面具有什么感受?
你最喜欢哪一种面具?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老师:“傩戏面具又神秘又有趣,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面具吗?快画出来吧!”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3)帮助幼儿掌握面具的大小和绘画的着手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已经画好脸形的作业纸。
(4)重点引导幼儿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5)协助幼儿将画好的面具剪下来,制作成傩戏面具。
四:小结活动。
(1)鼓励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描述自己设计的傩戏面具,并给自己的面具起名字。
(2)引导幼儿用自己制作的面具来进行表演。
认识傩戏 傩戏大班教案
教学目的:
1、幼儿对傩戏面具产生兴趣
2、了解傩戏面具的特征
3、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傩戏面具。
教学准备:
1、故事《傩戏的传说》
2、傩戏面具
3、绘画笔、纸、剪刀、松紧带、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傩戏的传说》,引起幼儿兴趣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贵州有一个山寨,寨子里住着很多苗族人,他们每天放牛、打猎,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有一天,附近的强盗来到他们的寨子门口,要把苗寨里的东西都抢走。寨子里的头领阿苗就带着强壮的伙伴和强盗战斗。当头领阿苗骑着马出现在强盗面前,却遭到了对方的嘲笑,原来,苗寨的头领阿苗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看上去就象一个女孩子,强盗们一点也不怕他们。苗寨的队伍给打败了,大家垂头丧气的回到寨子里,害怕第二天强盗又要来抢他们。头领阿苗也很难过,认为是自己的模样使大家失败了。一个老爷爷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当强盗们又来到苗寨门口,要苗寨的人们全部投降的时候,一个凶恶的将军从苗寨里冲出来,把强盗吓坏了,那将军挥舞着长枪,把强盗全赶跑了。原来,老爷爷连夜给头领阿苗做了一个凶恶的面具,阿苗戴上这个面具,保护了苗寨的全部人。苗族的儿女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在休息的时候穿上特制的服装,戴上面具,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着个故事。一年一年延续下来的戏剧,就是我们苗族的傩戏。
二、介绍傩戏
1、傩戏表演的场景
傩戏是少数民族进行祭祀和表演的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祭神驱鬼逐邪的`意思外,还充满了人们对平安丰收的祈祷。
2、傩戏的各种角色
傩戏面具集神、鬼、人于一身,有象征土地、山林的神仙,有象征各种凶猛的野兽,有象征疾病的病魔,还有表示神力无边的山寨的保护神。
3、傩戏面具的特征
傩戏面具的眼睛是最吸引人的,眼睛特别大,有的眼睛还用很多锯齿线和花纹来装饰,眉毛又粗又长。
傩戏面具的鼻子也很大,鼻孔圆圆的,鼻子下面是大胡子,有点吓人。
通常傩戏面具的嘴是张开的,有一排洁白的牙齿,在牙齿的两边还有四颗又尖又利的獠牙,十分凶猛。
傩戏面具头上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可以用小鬼的脸来装饰,可以用漂亮图案的帽子,还可以用龙或动物的图案来装饰。
4、幼儿讨论说一说自己对傩戏面具的感受。
三、幼儿设计傩戏面具
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傩戏面具。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重点把面具的五官特征画出来。
教学总结:
充满了神秘和传说的傩戏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幼儿着迷于这些神秘的传说和面具,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认识贵州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将傩戏这种民间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制作各种面具。
2、喜欢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2、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面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儿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
2. 孩子对面具非常感兴趣,能体验到制作面具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设计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教管理质量,已成为幼教界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所以我设计了开始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
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不一样的我”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所以我设计这一课美术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重难点】
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
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
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
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
2、掌握绘画面具的基本方法,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面具风格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具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面具示范作品、墨汁、油画棒等。
学生用具:墨汁、油画棒、钩线笔、白纸等。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戴着面具进教室。
提问:老师今天有什么特别?(板书课题)
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
提问: 大家想了解关于面具的哪些知识?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
了解面具的来历、特点以及绘制的方法。(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
了解面具的特点,解决教学重点。
活动二:
播放课件,引导分析讨论。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面具也在不断地演变着。它内容丰富,造型夸张,各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学生观看课件,研讨面具特点,感受不同地域面具的不同特点,体验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及多种表现的形式。
谈怎样运用夸张的手法。
活动三:
引导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回顾不同的表现方法。
示范油水分离画法。
学生观察、比较。
学习面具的表现方法,并讨论作画步骤。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解决教学难点,引发学生创新。
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布置作业:自选作画方式,确定面具的表现内容,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学生作画。
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特色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后拓展
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提问:这些面具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制作的?喜欢的话可以回家试一试。
学生欣赏、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
动画片一直是孩子们最钟爱的电视内容,其中的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这些具有正义感的角色也是孩子们纷纷模仿的对象。每当看过这些动画片后,孩子们都会在游戏的时候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你做孙悟空,我做黑猫警长,沉浸在自己创编的游戏情节中,而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和美人鱼也被女孩子们所喜爱着。游戏时,孩子们常常为了角色的分配而争执。“要是有面具就好了,我就可以象在家里一样演孙悟空了。”“对呀对呀,有面具就方便了!”孩子们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借助一定的道具来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同时,面具因其独特的代表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底蕴。这节活动是以幼儿的意愿出发,为新年舞会制作面具,所以他们的制作热情很高。而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对称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因此,这节活动将以“对称”作为装饰核心。使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大胆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和装饰面具。
2.体验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松紧带、卡纸、水彩笔。透明胶、剪刀、等。
经验准备:
对“对称”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重点:
运用“左右对称”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运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活动过程:
一、产生制作兴趣,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面具名称,颜色,表情等。引导
――欣赏教师制作的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二、观看录象,激发幼儿制作面具的欲望。
通过看录象,让幼儿了解许多民族部落在节日时会戴上各种各样、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具来庆祝,重点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各种面具的不同特点。
三、幼儿制作、装饰面具
教师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制作,鼓励其大胆运用和创作,协助幼儿完成作品。
四、面具展示表演
在音乐的陪衬下,幼儿戴上各种各样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表演,体验其成功的喜悦。
作品赏评。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面具。(用了哪些装饰材料?什么地方用了对称的方法?)
2、小结
我们用对称的方法,还有使用各种材料,就能把面具装饰的特别漂亮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欣赏。
区域活动
《四大发明》 经验;了解祖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知道四大发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指导:
1.请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
2.讨论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而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对称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因此我把“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作为了活动的核心。活动之前,我就已经带领幼儿观察过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的物品,孩子们对对称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活动时幼儿基本都能运用对称的方法来进行装饰。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我考虑的还不够细致,由于提供的面具是用包装盒剪成的,上面的一层薄膜增加了粘贴的难度,但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还是能够想出各种办法的,从后来幼儿完成的作品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能够运用对称的方法以及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完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如果在最后讲评时能够把幼儿们想出来的各种粘贴方法在集体面前推广,并表扬他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做法,那么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将会起到更大的帮助。
设计思路
本阶段,我班开展了“从头到脚”的主题活动,在“我的身体”这一版块中,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资料收集,师生共同分享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孩子们对自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不仅对身体各部的名称及功能、用途,以及对身体怎样进行自身的保护有了具体的认识。而且对画人特感兴趣,尤其是画各种姿态的人、各种多变的脸,非常开心。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用开化装舞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我又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了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让幼儿在看看找找贴贴的过程中,认读动物的名称,进行配对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发挥想象,使得语言方面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在椭圆形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等,从而做成面具。
2、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声音响亮。
3、继续学习着色、接色等技能,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要求颜色鲜艳、画面对称。
活动准备:椭圆形纸、绘画工具、老虎、狮、熊的面具以及耳朵,磁带等。一老师扮演小老虎。
活动过程:放音乐
一、放生日歌:
师:问幼儿这是什么歌曲?(生日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庆祝小朋友的生日,吹蜡烛时许了一个什么愿……。看看今天的小寿星是谁(请一老师扮演成小老虎),“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举行一个舞会,请小朋友参加,好吗”。可你们知道吗,今天真正的寿星是谁,(老师脱下面具)原来是高老师,我们给高老师说一句祝福的话。老师谢谢小朋友,想请大家参加她的舞会,有一个条件,一定要化装……。
二、讲解示范
师:(一)出示狮子面具(正确的)
1、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画面对称。
2、继续学习着色、接色等技能,强调颜色鲜艳。探索各种构图,使画面均衡又变化。
(二)出示小熊面具(不正确的)
让幼儿指出不对的地方,讲出怎样画才对。
重点强调颜色鲜艳,条纹对称。
(三)面具做好以后,给装上耳朵。(要把耳朵上的字先念出来,才能装上耳朵)。
三、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大胆画出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各种花纹。
2、画面整洁、丰富、有代表性。
4、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作画、粘贴。
5、面具做好以后,给装上耳朵,一定要把名字念正确。
6、做好后戴上面具讲给老师听,讲明你做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四、讲评
戴上面具一起共同起舞。(边放音乐)
美术活动:
有趣的面具
活动目标:
1、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
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
(1)出示面具,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是谁啊?
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
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
(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
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
(1)请幼儿自己操作。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
(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
3、集体展示面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教学反思:
1、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活本次活动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探索发现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情景中大胆地探索与表现,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学效果好。
(1)教学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2)帮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
一、教材分析
《奇特的面具》属艺术活动中美术设计课类型,这类课一般要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讨论,然后再进行制作。切忌让幼儿依葫芦画瓢或直接模仿,那样就失去了制作的意义。
《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它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三条: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日常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要实现这些教育要求,就必须选择适合幼儿水平和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学习更有价值、发展更有意义。所以根据大班年龄以及《纲要》精神,我将美术活动《奇特的面具》游戏化、趣味化、生动化、生活化。
二、目标分析
根据《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显示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我将此活动目标定于
1、感受面具奇特变化带来的乐趣。
2、用不同的材料及象征的方法给五官、头发变形,制作面具。
3、对活动感兴趣。能大胆的创作不同的作品。
三、准备
《纲要》中指出:儿童是在与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发展的。根据其要求特准备如下:
1、活动前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的面具,投放在活动区或在墙壁布置上,引导幼儿自由的玩、看,了解面具、喜欢面具。
2、每人一张制作面具用的椭圆型的纸,和不同的辅助材料(毛线、牛皮纸、皱纹纸、亮光纸、布头……)
3、剪刀、水彩笔、松紧带等若干。
4、范例三个。
这四项准备工作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利用丰富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机会。充分利用了环境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为实现目标提供了充分的帮助。
四、教法
1、材料利用法(活动前欣赏收集的各种面具,活动后展示自己制作的面具)
2、游戏引导法(以变魔术的方法引起幼儿对奇特面具的新奇感,活动后以面具舞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3、讨论、分享交流法(《纲要》中指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交流、表现、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此活动中充分引导幼儿交流心目中想象的面具、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面具,从中获取新的经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4、鼓励法(肯定有创意的幼儿,鼓励幼儿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5、操作法(幼儿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优秀的幼儿注重新目标的完成,一般幼儿要注重预定目标的达成,根据幼儿的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五、过程
基本流程:
变魔术导课(引起幼儿对面具的兴趣)――讨论交流(加深幼儿对奇特面具的了解)――操作指导(减少活动对个体差异的影响)――分享交流(丰富知识和能力)――面具展示(加深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与喜悦)
1、开始部分――魔术导课时间2分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新奇的方法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撑点。)这里教师的语言和表情要有魔力的色彩。为幼儿营造一种神气的气氛。
2、基本部分――讨论、交流、制作25分钟(讨论在于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它使孩子从学习的“彼岸”到达逐渐明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解释现象的“彼岸”。制作是一个过程,而活动注重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作好引导者,让幼儿充分交流、想象、制作。)
3、结束部分――分享展示5分钟(分享展示是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最能激发自信心,体验成功喜悦的一个过程。)
二、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不同的材料,用相应的方式固定在面具上,尝试制作有趣夸张的面具。
2、感受民间工艺的质朴与可爱,体验创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稻草、南瓜叶、玉米芯、辣椒、葱、茭白叶、荷叶等。
2、胶水、透明胶、双面胶、海绵胶、剪刀等。
四、活动过程
1、观摩欣赏,激发兴趣
(1)欣赏各种表情夸张的面具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些面具你有什么感觉?(有趣、滑稽)
(3)提问:他们有趣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面具的脸型、五官、装饰的地方)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夸张的表情,我们一起来试着做做。(幼儿相互观赏,个别幼儿表演、交流)
2、讨论如何制作面具
(1)提问:这两天我们小朋友对面具很感兴趣,你们想自己制作面具吗?
(2)提问:这里有很多材料,来,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摸一摸。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
(3)今天我们就试着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有趣、滑稽的面具,你想怎么做呢?
(4)在做面具的时候,如果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该怎么办?
(让幼儿在自由、充分探索、观察基础上的创作才最有创造性)
3、探索制作,及时指导
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个造型独特、夸张、最吸引人的面具。
幼儿尝试制作,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展示评价
请幼儿介绍各自面具独特的地方。
5、结束
带上面具一起来跳个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