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怎么现在删了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2篇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模板

一、直接点题,指导朗读

1、这是什么?石头随处可见,谁会感到奇怪?是谁?(李四光)

2、李四光是什么人?叫生读句子:课件: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3、著名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课件:著名??闻名

4、请把“著名”重点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把重音放到“地质学家”上面,它突出了什么?

5、《弟子规》曾经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李四光怎么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让我们寻找名人成功的足迹,回到他小时候的事情吧!

二、学习语言,体会词意

1、课件录音: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2、他是怎样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请翻开书25面,自由阅读第二自然段。

3、能读好这些词吗?课件:玩捉迷藏的游戏 孤零零地立在地上 围着大石头躲闪 遮得严严实实的 转来转去 发生了兴趣

4、读好了这些词,你一定能读好这些句子。课件:蓝、紫红、绿色的句子。

5、谁来读读蓝色的句子?(评价:孤零零读得真好!ABB式的重叠词后面发生了变调,读第一声)

6、“一听到伙伴的…就…”你体会到了什么?(很聪明)能用“一…就”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课件:掌声

7、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读紫色的句子,遮得严严实实,你是怎么体会的?掌声我们来看图,用“严严实实”说话。课件:图片与说话 掌声

8、李四光不光捉迷藏聪明,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间久了,他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课件: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你读,你心里有个问号,谁的心里有个更大的问号?大家一起读,问号就更大了。

三、重点段落,巧妙朗读

1、《弟子规》说过: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李四光也是这样,问了老师和爸爸,默读3??8自然段 课件:第3?7是问 ,第8是问 。写文章要有详有略。(齐读)

2、李四光和老师就石头的来历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想读吗?同桌一个当李四光,一个当老师,一问一答,开始!

3、杨老师是谁的老师?今天我想当名人的老师,我是李四光的'老师。谁是李四光?你来问老师,动作快一点!(没礼貌,没说清楚,故意不答)

4、李四光,你小小年纪,善于思考,伶牙利齿的,把我这个老师都给问倒了。厉害,厉害!掌声送给你。

5、别走,别走,你把我问倒了,老师可不服气,我们倒过来,我是李四光,你是我的老师,大家说好不好?

6、故意哦!是陨石啊,我知道了,谢谢老师,伙伴们!快过来,它是一块陨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同学们,你们说我扮演得好吗?我这叫课件:人云亦云 以讹穿讹 李四光才不是这样的呢,他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追本穷源,谢谢!你下去。

7、同学们,我们来假设一下,要是小伙伴去问老师,老师说这可能是块陨石,伙伴们会相信吗?

8、别说是伙伴,就算是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说句心里话,我去问别人,别人说这是块陨石,我也会相信不怀疑的。李四光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盲目相信老师的话,而是仔细在思考,他是怎样思考的?课件:句子 自由读吧。想怎样读呢?编上动作,请个同学上来,做自己编的动作读吧。掌声送给你们。

9、老师答不上来,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文章只有一句话,我们来想象李四光问爸爸的情景,同桌一个做李四光,一个是爸爸,对对话吧!谁来?老师想你们当爸爸。好不好?开始吧。

四、了解答案,体会精神

1、爸爸也说不清楚,李四光放弃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齐读。把许多重点读。

2、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得有丰富的知识,就像《弟子规》里所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李四光是个既力行又学文的人,他在哪里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指名读)

3、冰川是什么的,我们来欣赏吧。

4咦?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莫非这块(指题目),谁来猜一猜?你猜的对还是错?看课文??

5我们一起来读最后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的地方你们不读,老师不读的地方你们读,开始。

6、读是读得好,读懂了吗?我来考考你:

7、石头来历之谜终于揭开了,原来它来自遥远的秦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最后来到了李四光的家乡湖北黄冈,孤零零地立在一块草地上。很多很多年后,一群孩子围着它捉迷藏,其中有个不平凡的孩子,他就是??李四光。

8、在考察的路上,李四光发现了长江流域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一起来读。

9、有什么问题吗?

五、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是啊,这一研究成果,怎么会震惊全世界呢?请拿出我们的阅读材料,静静地阅读。

2、设计讨论题,然后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亚洲不可能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没有古老的文明。他们根本瞧不起中国!李四光这一研究成果,为祖国取得了荣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它告诉世界:中国是很棒的!中国人也是很棒的!)所以老师想在课文的最后加上一句话,读读吧,课件:鼓舞了全中国!再鼓舞一点,读。

4、李四光从英国回到祖国,有段不平常的经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他的故事,胡亦杨收集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5、李四光还是个怎样的人?

6、所以老师又有了一个想法,在课文的第一句话加一个词,什么?(说“爱国”),让我们怀着对李四光的敬意齐读??

六、总结升华,交流收获

1、今天我们寻找了名人成长的足迹,板书:心?问,学??行!昔日爱提问题的小男孩已是白发苍苍、名扬四海的大地质学家。他硕果累累:

2、李四光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而我们呢?《弟子规》说??

3、让我们站起来,读今天的作业名人说的话吧!(齐声读)

4、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5、李四光曾说……(名言)让我们共勉吧!下课!

篇2:《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

研究、震(zhèn)惊

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

篇3:《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 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⒈学生搜集相关的冰川活动资料;搜集有关李四光的材料。

⒉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⒈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⒉简介李四光,

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⒈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⒉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⒊扫除词语障碍

陨石 地质学 突兀 第四纪 冰川 秦岭  长江流域

⒋齐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⒌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⒈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⒉划分段落

第一段(1):写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二段(2):写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

第三段(3―9):写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

第四段(10):写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四、写字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 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此外,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卧”笔顺易错,要注意区分,不要写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⒈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⑴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⑵讨论交流:

①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②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③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⒉感受好问精神

⑴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①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②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从哪儿看出来?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应该会把草地(  ),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⑵李四光没有解开巨石之谜,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⒊感受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第九、十自然段,读后讨论:

①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②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①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②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③回到家乡,经过考察,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⒋小结:

⑴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⑵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的答案不能让他满意;又去请教父亲,父亲也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通过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⒈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讲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⒉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⒊总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篇4:《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

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

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

高耸。

篇5: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soft/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 .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 、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 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奇怪的大石头。

篇6:《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解之谜

李四光文章来

篇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4、第四纪:

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

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1、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2、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3、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⑴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⑵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5、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篇8: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三、教学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四、教学方法:

自学法。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三、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

篇9: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等。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篇10: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读”和“说”为重点的训练,学生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学生们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大量的阅读训练说话,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敢于在公共场合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3、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4、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资源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汇报预习效果。(检查字词和交流查阅李四光的资料)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导入)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为什么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难。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

研究、震(zhèn)惊

3、学生质疑解难(学生质疑后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选择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作分析。)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4、完整地齐读课文。

5、指导写字。对难字和易错字重点强调。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三、合作探究,理解品味。

1、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请概括一下讲了他小时候一件什么事呢?(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巨石捉迷藏的的事)

2、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勾画具体词)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启示学生多角度思考)

(4)对本段中的重要、生动的字词指导朗读,并作适当的评价

生一:“你的声音响亮,如果突出一下其中勾画的几个词,会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石头的大。”

生二:“你的语气有强弱,不错!”

2、文本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这里可能适当想象一些,丰富文本)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然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提醒学生注意表演的语气、手势呀动作等,还可以加上适当的道具让表演更为生动逼真)

3、学习最后两自然段,小组讨论。(过渡语: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

(1)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教师点拨: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3)朗读指导与范读。(抓住其中重点词,注意读出语气,力争读中感悟。)

(4)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一些“谜团”吗?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如果没解决,你又打算想什么办法呢?、

一生: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看到猫两眼放光,像两个小灯泡,觉得好奇怪。白天看猫,眼睛又很平常。为什么呀?

(当时学生都觉得很惊奇,也想知道答案。我课上也没预设,故灵机一动:回家查网,看看谁能找到具体原因。)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学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教师小结: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2、课下让学生再查阅一些名人的故事读一读。(老师提供一些科学家小想法中有大发现的素材,一来丰富学生积累,二来开扩学生的知识面。三来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牛顿:苹果打到头,他好奇“苹果掉地上,为什么不往天上飞呢?”由此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水壶的水开了能把壶盖掀开,是为什么?深入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3、作业设计:

1、请你积累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写到摘抄本上。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3、小练笔:写一个自己生活中的小想法或者非常好奇的现象,注意写具体。

五、教学反思,总结经验。

1、注意了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2、加强了朗读语气与技巧的点拨,易于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3、对李四光的资料补充还不多,学生对他也不是很了解。

篇11: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教学过程:

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语文教案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三、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  ――震惊世界

篇12: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2、感悟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感悟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奇怪的石头?它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呢?

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想想课文写了哪些事?你从中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四光?

2、检查初读情况

读后交流

a.读了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四光?(爱思考,爱提问,有好奇心,……)

b.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来表现李四光的这些品质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归纳)

3.理清叙述顺序

①出示:

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下面的事件,在()里标上序号:

()请教师长未解疑问()玩捉迷藏产生疑问

()回乡考察取得成果()赴英留学明白原因

②指名排序,并说明理由。(时间顺序)

③按正确顺序齐读。

④小结: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捉迷藏等四件事情,反映了李四光善思爱问、不停求索。

【设计意图:从整体人手,感知人物形象,这符合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按序排列描写的事件,学生便水到渠成地理清了叙述顺序,同时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事例把李四光的可贵品质写具体的。】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自学

①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李四光对奇怪的大石头产生了什么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②学生读、思、画、批,留下读书和思考的痕迹;教师巡视,掌握学情,并进行个别辅导。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到各学习小组,提供有效的指导。

3.集体交流,朗读悟情。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由于对以上自学思考题的理解实质就是感悟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因此,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交流情况,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引导:

①从“石头之奇”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感悟李四光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思考问题。

a.描写“石头奇怪”的句子: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抓住“孤零零”、“都是”、“没有”等词体会石头之奇一:孤零零)——抓关键词语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也找不到他”

——动作描写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怎么来的?”——心理描写

(抓住“严严实实”、“突兀”等词体会石头之奇二:特别大)

“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抓住“几百年”体会石头之奇三:时间久)

b.描写“产生疑问”的句子:“时间久了,……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通过李四光与其他小朋友的心理对比和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对“奇怪的大石头”充满好奇,勤于思考)

②从“请教师长”感悟李四光的善于动脑,会提问题。

通过反复朗读对话和填空练习,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预设如下:

师: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便迫不及待地请教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老师的,老师是怎么回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2—6节,边读边想。想好后,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

师:我做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做李四光,我们来合作演一演对话。

师:(演读后)请问“李四光”,你向老师请教了几个问题,你是怎样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生答略)——语言描写

师:我们来做一个填空练习。

出示: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把,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这块巨石一定。

(学生填后反复朗读,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

师:李四光根据老师说这块巨石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来做步步推理,最后得出这绝不是掉下来的陨石的结论,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李四光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师:女生做李四光,男生做老师,我们再来合作演读,注意朗读的表情,好好体会李

四光的爱问、善问(每次问答中,教师均辅之以“李四光内心活动”的导语,以帮助学生理清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

③从“留学英国,弄明原因”和“回乡考察,取得成果”感悟李四光的不懈探索。相关的句子有: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甚至上千里。”(抓住“许多”、“直到”、“才”等词体会李四光并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探索)

“后来,……震惊了全世界。”(抓住“专门”、“终于”等词体会李四光的不懈追求)——抓关键词句

(教学中,粘合感情朗读,以加深体悟;播放冰川图片及冰川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以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品析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心理、语言等,学生便能深刻感悟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四、回归整体,感悟结构

思考:第一段和后边自然段的关系。

得出:果——因

开门见山点出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这一果,然后按时间顺序交代他成为地质学家的原因。

五、作业

写一个人,用事例凸显他的品质特点。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