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亚洲第二节教学设计(共含17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
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巴西的民族融合。
2、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4、概括并归纳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保护措施。
5、认识巴西的城市化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矿产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3、通过数字、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5、借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巴西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激发对地理学习兴趣,探讨地理的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了解巴西的工农业生产特色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热带雨林的危机等。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探讨解决巴西能源不足的问题。
5、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1课时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创设情景导课。
大家看录像,说出展现的内容。
播放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获得冠军时的'录像片断。
说说看,你还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巴西。
板书:第二节巴西。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要求:指图说出巴西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巴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纬度较低,光热资源丰富。
板书:位置、环境、热带面积广大。
3.展示巴西的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等。
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纬4º到南纬32º之间,赤道从北部穿过,东临大西洋,西部与阿根廷、巴拉圭等国相邻。
4.总结(投影资料):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过渡:巴西有着广阔的土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7亿人口,居民的种族构成及文化风俗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5.阅读教材1―3段及相关阅读材料,
概括归纳巴西的发展历史。
巴西的开发历史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当地的土著居民印地安人曾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世纪末,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先后入侵,并开发了种植园,发展了罪恶的非洲黑人奴隶贸易。
6.在巴西,由于欧洲白种人、非洲黑人及少量的日本人和华人的到来,加之原有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彼此通婚,形成了鲜明的种族特征。读课本插图9.20,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结合课本91页第一段内容,说明巴西的人种构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还有少部分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因为早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因而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使他们后代的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7.指导读图9.21考虑A、B、C三个图文资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种族的融合对文化有何影响?
(A.巴西的桑巴舞融合了欧洲的民歌、游戏与非洲的鼓乐;B.狂欢节原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C.足球是欧
洲和拉丁美洲爱好人数最多的运动。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文化。)
8.总结:所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地区。
板书: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形成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导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些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2.阅读课本,自学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2)16世纪中期,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3)17世纪末,掀起采金热。(4)19世纪初,大量种植咖啡。)
总结: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3.展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图,观察该图,看看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分布在何处?对巴西的现代工业有何影响?(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丰富的铁、锰等金属矿产,便于发展重工业;而 矿产的分布,又影响着工业的分布在接近东南沿海的矿产地。)
总结:的确,依据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的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都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4.引导:巴西重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除靠近矿产地等因素以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
提示:从交通、气候等方面考虑。(东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5.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2)进口能源。(3)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等。(4)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潮夕能等。)
6.看图9.22和图9.18请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带? 结合图9.18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
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橡胶、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里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这里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便于就地消费。)
总结: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板书: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三、热带雨林的危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录像:亚马孙热带雨林风光片断。
总结: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现在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出现危机。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热带雨林的危机。
2.展示阅读材料。
材料1: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容纳了地球上现存物种的一半以上,不但有巴西木、红木、乌木等珍贵木材,而且有许多独特动物,如哺乳类的树獭、大食蚁兽,鸟类的巨嘴鸟等,是人类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
材料2: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时,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全球提供了新鲜空气。同时,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热带雨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材料3:课本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图。
问: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1)提供木材。(2)调节全球气候。(3)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4)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5)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6)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板书:巨大的环境效益。
过渡: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发。
板书:开发利用。
3.自读教材95页第二段,思考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1)兴建公路: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
木者。(2)采矿,开辟农场:矿主和农场主。(3)开荒种地:垦荒的贫苦农民。)
4.读图9.26:“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想一想,大规模地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主要是产生环境问题。(1)森林遭受破坏。(2)水土流失严重。(3)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4)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5)全球气候恶化等。)
5.巴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问题的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然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仍有许多问题不好解决。
读96页图29,根据三位中学生的对话,谈谈你对开发后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1)有计划地开发热带雨林,保证砍伐与更新相结合。保护林地面积不再减少。(2)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压力,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积累资金和技术,逐步开发东北部高原。)
6.过渡:巴西不仅存在热带雨林环境问题,还存在着城市化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城市化问题。
你所在的或熟知的城市,有哪些“城市病”?该怎样解决?
小结:中国和巴西同样是发展中大国,有些问题两国很相似。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亚洲气候的特点。
2.认识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及季风的利弊。
3.举例说明影响气候的因素。
4.利用所学的亚洲气候知识来分析非洲的气候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师: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半部分,这次课我们继续学习亚洲自然环境的后半部分,内容是“亚洲的气候”。在今天学习亚洲的气候内容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通过抢答的形式来完成这几道复习题。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拓展训练】展示“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N的地形剖面”图。
师:上面这幅“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是我们上节课学到的,亚洲地势中间高,东西低。我们现在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判断一下北美洲的地势特征。
生:北美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低,东西高,和亚洲相反。
【温故知新】师: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亚洲的气候,在分析亚洲气候特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关于气候的两个问题。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2、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是?
生: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过度】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一下亚洲的气候情况。
【授课】出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让学生找出亚洲气候有几种类型。
生:亚洲气候主要有九种类型。
师:我们再看看北纬30度纬线穿过亚洲的哪些气候类型?
生:北纬30度纬线穿过亚洲的气候类型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师:通过刚才学习的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我们可以得出亚洲的气候类型特点吗?
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三、亚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同学们观察下,亚洲这么多的气候类型中,哪种气候分布的范围最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师:所以亚洲气候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板书】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师:亚洲东部和南部什么气候比较显着?
生:季风气候显着。
师:因此亚洲气候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季风气候显着。
【板书】3、季风气候显着
【授课】师:现在我们通过看一段视频来了解季风气候的形成。
【讨论】让学生讨论后复述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
生:冬天陆地温度低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响海洋。
生:夏天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风从海洋吹响陆地。
师: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成为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的原因是?
生:亚洲面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显着,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活动】让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季风气候的利弊。
生: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
师: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显着
【练习】完成有关亚洲气候的`练习题。
【拓展】师:我们刚刚学习了亚洲气候的分布和特点,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读图总结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
生: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1、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生: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2、气候类型单一,以热带气候为主
生: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3、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过度】师: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亚洲气候的分布及特点,那为什么不同地方不由不同的气候呢?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亚洲气候的分布?
【授课】师:这幅图上的雅库茨克和孟买的气温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什么因素导致的?
生:纬度位置差异。
【板书】四、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差异
师:这幅图上的乌兰巴托和哈尔滨的降水为什么差别也很大呢?什么因素导致的?
生:海陆位置差异。
【板书】2、海陆位置差异
师:图上的这两个地方纬度相同,距海洋的远近也差不多,但气候却不同。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
生:地形因素。
【板书】3、地形因素
【小结】通过课堂巩固练习来进行小结。
【小结】通过课堂巩固练习来进行小结。
【小结】通过课堂巩固练习来进行小结。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通过绘制“亚洲的气候类型图”来巩固亚洲的气候相关知识。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4.在对有关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是本小节的学习重点,对于初中学生,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一个具体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别要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环境包括所有生态因素,即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教学中要强调生物因素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所包含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也不能忽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在了解了图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后,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的生存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对生物生存有什么影响?通过学习,建立生态系统是生物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的观点。
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仍然可以以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中的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对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和建立在营养关系基础上生物之间的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2.生态平衡的概念和意义是这一小节学习的另一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条典型的食物链(捕食链)的讨论,分析其中各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关系,以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动态平衡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的生态平衡的现象,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分析可能引起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以及这种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的后果,认识生态平衡的意义,以及人类按生态规律办事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各种系统的挂图,生态平衡破坏后对环境影响的`录像。
参考课时
本节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分小组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尽自己所能认识校园中的生物并记录它们的生存环境和主要特点。调查时应注意,观察对象不仅为地面上生长或栖息的生物,还包括地下生活的各种生物以及依附其它生物而生存的各种生物。调查结果整理后供上课时讨论。
2.复习上一节课教学内容:
以教材P.150图V-14为例提问,图中老鼠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3.引入新课,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根据教材的要求,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讨论。
(1)这些生物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生物之间是否有关系?
(3)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
(4)在小麦成熟时,为了防止鸟吃小麦的种子,对这些田地加网,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小结:从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到,一个环境中有各种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相互制约的。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的各种非生物因素。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将在一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根据地域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等。
4.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
讨论:(1)各小组介绍本小组在校园观察时看到的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看到的生物根据其营养方式写在黑板上。如:
(2)校园中这些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说明各类生物的特点。
(3)以校园为一定的地域,在校园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产者。
各类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此称为消费者。
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叫做分解者。
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到蚯蚓这种动物,蚯蚓是属于消费者还是分解者,理由是什么。
(4)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是不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什么因素?
(5)分析教材P.152图v-l5“湖泊生态系统”、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可以用P.153图V-16表示。
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应该包括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产者(如绿色植物)
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5.“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学生将P.151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如:
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植物→吃草籽的鸟→鹰
植物→兔→鹰
小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如P.153图V-l7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也占有一定位置。根据我们知道的人类的生物学特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6.关于“生态平衡”内容的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以上的食物链中几种生物的数量的变化来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
如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
(4)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
小结: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人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读书P.154~155,讨论: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这种平衡关系会不会被破坏?
结合录像说明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提问: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7.本课小结: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树立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
小资料
1.食物链的几种类型:
(1)捕食链:捕食链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食物链形式。它是由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捕禽与被捕食的关系形成的。如植物→昆虫→蛙→蛇。
(2)寄生链:寄生链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营寄生生活的生物之间存在的营养关系。哺乳动物为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寄生,寄生的昆虫又可能成为原生动物的寄主。如鹿→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3)腐生链:腐生链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腐生链指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在不同生物尸体的分解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如动植物尸体为土壤中蚯蚓分解,蚯蚓死后可被营腐生生活的真菌或细菌分解。
2.澳大利亚的“三害”:
澳大利亚的三害是指野兔、蛙和仙人掌。这三种生物如何成为澳大利亚的“害”?
先谈谈野兔。在二百多年前,澳洲大陆没有什么家畜和家禽,也没有兔子。兔子和其它家畜一样是从国外引进的。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引进了24只欧洲家兔供人欣赏。1863年,动物园遭到火灾,关兔子的木笼被烧,幸存的兔子逃窜于旷野,在澳洲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迅速繁殖,最后变为野兔。五六十年后,野兔破坏庄稼,危害牧场,成为澳大利亚的一害。
澳大利亚种有大量甘蔗。为消灭危害甘蔗的一种甲虫,澳大利亚从国外引进了一种体重可达三四斤重的蛙。未曾想到,这种人类的朋友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却成为人类的敌人。这种“新移民”很快帮助农民消灭了甘蔗田里的甲虫。但是,消灭了害虫后,这种蛙就大吃起益虫。除了益虫,它们还吃纸团、硬纸板、烟头等等。它们还能从肛门喷出一种毒汁,这种毒汁不仅伤害人,还会使猫、狗、小牛、小羊毙命。
仙人掌,一种观赏植物,在非洲它是大自然的宠儿,它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的生长。当它们被引进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时,它们到处蔓延,侵占土地,以至一些肥沃的土地被它们侵占不能种植牧草和庄稼,被农民称为“恶魔”。
所以,人类处在生态系统中,要特别注意维持生态平衡。任意的破坏,盲目的“引进”,管理的失当,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第一章第二节放线菌 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放线菌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放线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
设计思想:学生对放线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放线菌的主要特征,同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放线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加深对放线菌的认识。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参考课时:1课时)
一、复习:
1、提出问题:1、细菌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教师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
二、讲授新课:
(一)放线菌的形态:
1、出示放线菌的形态图片(可选择多种放线菌)。
2、请学生观察,并总结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放线菌的形态结构:放线菌由许多菌丝组成一个菌丝体。呈放射状。
(二)放线菌的结构:
1、出示放线菌结构图或高倍显微镜下放线菌的结构:
2、组织学生观察,总结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3、教师总结:
放线菌的菌丝内没有横隔,是单细胞组织。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放线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1、播放录像:演示放线菌的菌丝类型及生殖过程。
2、教师讲解:放线菌的`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它靠营养菌丝吸收营养物质,营腐生生活。当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时,气生菌丝顶端长出孢子丝,形成孢子。孢子散落出去,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四)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1、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谈谈自己对放线菌的作用的认识。(学生对放线菌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不要求一定能说出)
2、播放录像。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放线菌
一、形态特征:放射状的菌丝体
二、结构: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四、营养方式:异养
五、与人类的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功作者及工作单位李智涛 山西省泽州一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实施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本学期,是我校物理学科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第三年,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道为载体,运用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模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新课改以及我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的模式要求。
为此我们学校有一些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名称,在此做一些说明;
1.学簇等同于小组,学簇长等同于小组长,簇员等同于组员
2.学道等同于一些学校的学导案,是学生和老师上课的主要载体。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理解功的概念”。该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功的概念;会分析物体位移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能正确运用功的公式,计算各力做功的大小;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判断物体所受各力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正负;掌握合力做功的两种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功”承接和发展了初中讲过的功的公式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是在学生已知的特殊情况下(与在同一直线上)的功的公式基础上的扩展,扩展为功的一般公式时(力与位移互成夹角),突出了力做功的效果。功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在用能量途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功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本章的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同时教师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功”的学习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2)感受正交分解法推导力做功的`计算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和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难点是功的正负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本着以生为本、已学为先、高效学习、问题导学的理念,按照七个环节展开教学。
环节一:自主学习(Xmin):
本环节分2个时间段
(1)课下的随机时间,学生自己选择。主要完成文本的阅读
(2)有教师辅导的自主自习。完成学道中相应的题,有困惑的可以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向老师及时解决
环节二:学道点评(2min):
各学簇完成情况,对好的进行表扬,不是太好的进行激励,同时点出存在问题最多的题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环节三:学簇展示:(14min)
(1)有学簇长、学科代言人组织1对1以及1对2的簇展,及时提示游离学生加入学簇活动。
(2)提示交流的学生注意思维的分析,注重过程的理解。
(3)根据自主学习和学道完成的情况,有意识到提示专题板书,相邻学簇的展示,如果问题相同,关注方法、思维的不同,实战时注意质疑、补充、评价。
(4)提醒学生把疑惑板书到白板上角。
环节四:学室展示(15min)
(1)学师通过簇展来总结各簇簇展中存在的疑惑
(2)值日学簇的簇长组织引导学生聚集学簇白板出进行展示。
(3)有序展示:注意展示题题意分析,受力分析、运动示意图的分析,有质疑和对抗,同时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对抗。
环节五:评价反馈:(1min)
(1)学簇之间,衔接时的评价
(2)值日学簇穿插在室展之间的评价
(3)值日学簇和学师总评:从思维方式,分析题意能力方面点评。
环节六:小结检测:(6min)
(1)每簇由两名同学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其余同学完成检测题。
(2)学师观察,及时评阅检测题
(3)展示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4)引导学生浏览所有的版面。
环节七:学道导学:(2min)
(1)对下节知识进行简要的概括
(2)用一些问题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学道点评 再判阅学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数量和质量)进行通报,对于一些特殊的方法或错误甚至点评到个人。本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对于功的一般表达式不太了解;2.判断功的正负,也就是力与位移夹角的判断由于数学没有学生向量而不理解;3.如何求总功,不能很好的理解两种方法。 通过教师的点评,找出本节重点和难点,以及易错点,一会在展示中重点解决以上三个问
引导学生找出重难点和易错点
学簇展示 老师游走于各簇之间,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需把握大观。主要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不清楚。 根据自主学习和学道完成的情况,有意识进行板书。相邻学簇的展示,如果问题相同,关注方法、思维的不同。对有困惑的问题及时相互讨论和问老师。及时把不会的或者有特色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引导学生自学,通过相互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解决。通过自己得出的结果,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室展示 1.老师通过簇展来总结各簇簇展中存在的疑惑。
2.老师要做到及时点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对抗。 1.值日学簇的簇长组织引导学生聚集学簇白板出进行展示。
2. 注意展示的题主要涉及功的一般表达式、正功负功以及其意义和如何求总功。 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自己的讲解和质疑,能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规律。自己能给其他同学讲明白,必定理解的比较透彻。 评价反馈
小结检测 1.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学生的讲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以及思维对抗情况。
2.及时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3.同时进行必要的知识检测以及通过判阅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检测题功的正负和求总功。 .值日学簇对各簇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舞学生的士气。
2.每簇由两名同学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并展示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3.学生进行检测来检验当堂课的掌握情况。 .通过画思维导图,来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有规律的掌握知识。
2.通过检测来把握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调控。 学道导学 对下节知识进行简要的概括:1.理解功率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2.会推导功率与与速度的关系;3.了解各种机械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4.在对有关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是本小节的学习重点,对于初中学生,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一个具体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别要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环境包括所有生态因素,即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教学中要强调生物因素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所包含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也不能忽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在了解了图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后,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的生存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对生物生存有什么影响?通过学习,建立生态系统是生物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的观点。
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仍然可以以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中的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对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和建立在营养关系基础上生物之间的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2.生态平衡的概念和意义是这一小节学习的另一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条典型的食物链(捕食链)的讨论,分析其中各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关系,以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动态平衡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的生态平衡的现象,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分析可能引起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以及这种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的后果,认识生态平衡的意义,以及人类按生态规律办事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各种系统的挂图,生态平衡破坏后对环境影响的录像。
参考课时
本节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分小组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尽自己所能认识校园中的生物并记录它们的生存环境和主要特点。调查时应注意,观察对象不仅为地面上生长或栖息的生物,还包括地下生活的各种生物以及依附其它生物而生存的各种生物。调查结果整理后供上课时讨论。
2.复习上一节课教学内容:
以教材P.150图V-14为例提问,图中老鼠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3.引入新课,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根据教材的要求,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讨论。
(1)这些生物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生物之间是否有关系?
(3)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
(4)在小麦成熟时,为了防止鸟吃小麦的种子,对这些田地加网,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小结:从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到,一个环境中有各种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相互制约的。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的各种非生物因素。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将在一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根据地域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等。
4.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
讨论:(1)各小组介绍本小组在校园观察时看到的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看到的'生物根据其营养方式写在黑板上。如:
(2)校园中这些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说明各类生物的特点。
(3)以校园为一定的地域,在校园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产者。
各类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此称为消费者。
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叫做分解者。
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到蚯蚓这种动物,蚯蚓是属于消费者还是分解者,理由是什么。
(4)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是不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什么因素?
(5)分析教材P.152图v-l5“湖泊生态系统”、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可以用P.153图V-16表示。
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应该包括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产者(如绿色植物)
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5.“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学生将P.151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如:
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植物→吃草籽的鸟→鹰
植物→兔→鹰
小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如P.153图V-l7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也占有一定位置。根据我们知道的人类的生物学特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6.关于“生态平衡”内容的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以上的食物链中几种生物的数量的变化来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
如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
(4)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
小结: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人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读书P.154~155,讨论: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这种平衡关系会不会被破坏?
结合录像说明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提问: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7.本课小结: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树立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
小资料
1.食物链的几种类型:
(1)捕食链:捕食链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食物链形式。它是由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捕禽与被捕食的关系形成的。如植物→昆虫→蛙→蛇。
(2)寄生链:寄生链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营寄生生活的生物之间存在的营养关系。哺乳动物为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寄生,寄生的昆虫又可能成为原生动物的寄主。如鹿→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3)腐生链:腐生链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腐生链指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在不同生物尸体的分解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如动植物尸体为土壤中蚯蚓分解,蚯蚓死后可被营腐生生活的真菌或细菌分解。
2.澳大利亚的“三害”:
澳大利亚的三害是指野兔、蛙和仙人掌。这三种生物如何成为澳大利亚的“害”?
先谈谈野兔。在二百多年前,澳洲大陆没有什么家畜和家禽,也没有兔子。兔子和其它家畜一样是从国外引进的。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引进了24只欧洲家兔供人欣赏。1863年,动物园遭到火灾,关兔子的木笼被烧,幸存的兔子逃窜于旷野,在澳洲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迅速繁殖,最后变为野兔。五六十年后,野兔破坏庄稼,危害牧场,成为澳大利亚的一害。
澳大利亚种有大量甘蔗。为消灭危害甘蔗的一种甲虫,澳大利亚从国外引进了一种体重可达三四斤重的蛙。未曾想到,这种人类的朋友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却成为人类的敌人。这种“新移民”很快帮助农民消灭了甘蔗田里的甲虫。但是,消灭了害虫后,这种蛙就大吃起益虫。除了益虫,它们还吃纸团、硬纸板、烟头等等。它们还能从肛门喷出一种毒汁,这种毒汁不仅伤害人,还会使猫、狗、小牛、小羊毙命。
仙人掌
第一章第二节放线菌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放线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重要作用。
设计思想:学生对放线菌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本节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放线菌的主要特征,同时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放线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加深对放线菌的认识。
手段: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参考课时:1课时)
一、复习:
1、提出问题:1、细菌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教师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
二、讲授新课:
(一)放线菌的'形态:
1、出示放线菌的形态图片(可选择多种放线菌)。
2、请学生观察,并总结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放线菌的形态结构:放线菌由许多菌丝组成一个菌丝体。呈放射状。
(二)放线菌的结构:
1、出示放线菌结构图或高倍显微镜下放线菌的结构:
2、组织学生观察,总结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3、教师总结:
放线菌的菌丝内没有横隔,是单细胞组织。与细菌一样,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放线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1、播放录像:演示放线菌的菌丝类型及生殖过程。
2、教师讲解:放线菌的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它靠营养菌丝吸收营养物质,营腐生生活。当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时,气生菌丝顶端长出孢子丝,形成孢子。孢子散落出去,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四)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1、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谈谈自己对放线菌的作用的认识。(学生对放线菌不是非常了解,所以不要求一定能说出)
2、播放录像。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放线菌
一、形态特征:放射状的菌丝体
二、结构: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四、营养方式:异养
五、与人类的关系
1.知识目标: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它大洲的自然环境.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亚洲的风景图片
出示亚洲知识树,点拨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生预习展示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东西半球图, 让学生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出示亚洲地图,分别用白色、黄色、红色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出示亚洲地图,指图说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西南临非洲,东南临大洋洲,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4.小结: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5.拓展应用:每小组挑选一个大洲,交流怎样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派代表展示。
二、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1.出示亚洲地形图,由学生代表指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平原”;然后根据海拔高度表说出它们的海拔高度。
2.总结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3.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
4.学生代表指图说出;鄂比河、叶尼赛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向东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向南注入印度洋。
5.总结:河流大多由中部向四周流向周边的海洋。
拓展应用:分析北美洲的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
出示北美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北美洲地势西部和东部高,中部低,河流由东西两侧流向中央,密西西比河为扇形河。
三、亚洲的气候
1.出示亚洲气候图,找一找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的气候共有几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___ ,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分别是__ 、_______、________气候。
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拓展应用:出示非洲气候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课堂小结:
四、课堂检测反馈。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之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能力是GIS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是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间事物,以及对空间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一般地讲,它只回答What(是什么?)、Where(在哪里?)、How(怎么样?)等问题,但并不(能)回答Why(为什么?)。空间分析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 初中生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计算几何等,其主要任务是对空间构成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达到获取、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和解释地理图案的背景过程;空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等目的。
空间分析技术与许多学科有联系,地理学、经济学、区域科学、大气、地球物理、水文等专门学科为其提供知识和机理。
除了GIS软件捆绑空间分析模块外,目前也有一些专用的空间分析软件,如GISLIB、SIM、PPA、Fragstats等。
总结: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世界地理关于诺亚方舟的试题
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 初中物理。
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流 b. 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 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 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4.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 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 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 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总结:根据文字提供的信息了解植物诺亚方舟的故事。
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
一、抓“概念”重“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 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三、抓“综合”重"联?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老师或网校中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二地理试题之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矿产资源的分布,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分布。凡是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的地方,那里 的地区往往都是有着许多的工业。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自己的特点。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吗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解析】选B。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很高,科技和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所在。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A 初中地理.集中在西部内陆
B.集中在沿海地区
C.集中在边境地区
D.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
【解析】选B。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有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们共同的分布特点是集中在沿海地区。
总结:沿海沿江分布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等,这些基地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地理复习资料之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同学们注意笔记了,下面的小编为大家整合了详细的初中地理复习资料之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来记记。
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初中语文。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上面是初中地理复习资料之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相信看过以后可以轻松地应对地理期末考试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复习资料等着大家来掌握哦。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更全的初中地理讯息就来关注吧。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中国地势阶梯
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第一阶梯上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个地形区;
第二阶梯上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五个地形区;
第三阶梯上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地形区。
如果通过北纬32°线 初中地理,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总结: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在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了解脊髓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了解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初步学会做简单的脊蛙反射实验。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情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脊髓的结构和功能;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难点:脊蛙反射实验的方法与实验结果的分析。
课时安排
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
人体神经系统的模型、脊髓与脊神经的模型和挂图、投影图片。蛙的神经系统解剖标本或挂图。脊蛙反射实验的录象播放准备。做脊蛙反射实验的必备材料、器械、试剂等。要求学生课前对本节教材内容做预习。
教学过程 设计
(观察脊髓的位置、形态、结构—了解脊髓→观察脊神经的构成与分布—了解脊神经→脊蛙反射实验)
引入新课:从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出发,提出神经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反射性调节活动中分别充当什么角色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脊髓和脊神经。
主体过程:出示神经系统模型或挂图,结合图示介绍脊髓的位置和脊神经的大体分布;出示脊髓和脊神经挂图或投影照片,介绍脊髓的形态结构、脊神经与脊髓的连接关系及脊神经的构成。讲解介绍时除引导学生注意直观形象的观察外,要适当配合示意性板图、板书,点明知识要点,也助于理清结构关系。(简明扼要)
提出:已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而有活性的反射弧能够实现反射。那么如果脊髓灰质充当神经中枢,脊神经分别联系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否能实现某些反射活动呢?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实验,看能否说明这个问题。
提示同学们在实验前应注意看蛙的外部特征,有意地去观察一下蛙在整体情况下对刺激产生反应的情况,然后开始按教材指导自己完成实验。同对播放教师做脊蛙实验的录象供同学们参考。教师可个别给与必要指导。
待基本完成实验过程后,请两组学生代表分别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鼓励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实验来说明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同时板书归纳出本实验的结论:(1)去脑的脊蛙能引出搔扒反射,证明仅以脊髓并通过脊神经联系感受器和效应器,能够组成完整反射弧,实现某些反射活动;
(2)损毁脊髓后搔扒反射不能引出,证明脊髓是该反射弧上必要结构,反射弧的健全是实现反射的先决条件。
提出:如果脊髓灰质具有某些反射的神经中枢作用,那么脊髓白质的作用如何?脊髓灰质与脑灰质的关系又如何呢?然后举例、分析说明脊髓的传导功能和受高级中枢控制的特点。
小结:以谈话方式总结脊髓和脊神经的功能,同时板书其要点。
课外思考题:如果要证明脊神经的前根与后根功能不同——前根是运动神经纤维,后根是感觉神经纤维,你认为应该怎样实验。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与脊神经的形态结构
二、脊蛙反射实验
1.脊蛙能引出搔扒反射——证明:此反射弧健全(脊髓具有反射中枢作用)
2.损毁脊髓不能引出搔扒反射——证明:反射弧已破坏,反射不能实现
三、脊髓与脊神经的功能
第二章第二节蘑菇教学设计一
第二章第二节蘑菇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2)使学生能总结识记真菌的主要特征。
(3)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4)识记当地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1)通过食用菌的调查或养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的能力。
(2)通过食用菌的调查,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3)通过食用菌的养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思想情感方面
(l)通过学习食用菌对学生进行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教育。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命。
(3)通过食用菌的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以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它与人类的关系是教学重点。因为蘑菇是大型真菌的代表,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价值很高,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食用菌的调查或养殖是难点。因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必须离开课堂,主要是在校外进行。除了事先布置、管理好以外,还需要学生独立进行的过程,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个考验。
3.蘑菇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新鲜的成熟的蘑菇或蘑菇标本,蘑菇或其他真菌的教学图片、软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设置情景,引出主题
→
观察实物标本,识记蘑菇的形态结构
→
利用标本或教学软件,使学生理解蘑菇的形过程
→
发挥学生的作用,识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过程说明:
(1)首先展示蘑菇标本,激发情趣,再由学生引出主题。或者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歌曲一小段,调节课堂气氛,引出主题。
(2)关于蘑菇部分的教学,首先注意教学的直观性,最好课前分好小组,两三个人为一组,每组准备好蘑菇标本,上课时,按照观察提纲,逐步进行观察。观察提问要结合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程序性和层次性,要科学严谨,具体可行,体现指导性、方向性。如:
①蘑菇像什么?
②你们组的蘑菇标本呈什么颜色?是否含有叶绿素?
③都果把蘑菇比喻成一把张开的伞,那么伞盖、伞柄分别叫什么?
④蘑菇是否有生长在地下的部分?如果有,叫什么?
⑤把成熟的、新鲜的蘑菇放在白纸上,一手按住,另一只手轻轻地敲一敲,在白纸上是否发现有褐色的粉末落下来?如果有,你知道是什么吗?
⑥你能绘出一个蘑菇的外形图吗?如果能,请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⑦你观察时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在学生按提纲程序观察时,教师出示醒目的蘑菇的形态图,以便学生对照。把实验结合到课堂教学中,并拟定观察内容,设计观察提纲,可以由浅入深,逐步解决,可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关于孢子落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就可以萌发出子实体,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这个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比较抽象,应先指导学生观察孢子,这个过程较简单,把成熟的蘑菇菌盖剪下来,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玻璃板上,玻璃板下面垫上一张白纸,轻轻敲打菌盖,即可见到落下来的孢子。然后,再提供不同发育期的蘑菇标本让学生观察理解。其做法如下:在培植时,最好选择较透明的培养基,每隔5天重新接种一次(保持一段距离),直到刚萌发出菌丝的个体和较成熟的个体都具备为止,还可以把不同发育期的标本放到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或70%的酒精中浸泡起来保存,以便随时观看。或者利用教学软件以动画形式来演示这一萌发过程,或制作能反映这一连续过程的复合投影片及活动挂图等。
关于如何区别有毒的蘑菇和无毒的蘑菇,目前没有简易的鉴别方法。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鉴别,如:a.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而色彩艳丽的一般有毒;b.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而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一般有毒;c.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菌柄较细的一般有毒,等等。一定要教育学生,对不能识别的蘑菇,一定要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不要随意采食,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3)关于真菌的主要特征部分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比较酵母菌、霉菌和蘑菇,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部分的教学只要提及与细菌、放线菌一样,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复习了旧知识,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4)关于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部分的教学,请学生联系实际总结,教师点评,如有没有总结到的一些大型真菌,如木耳、灵芝、猴头、银耳等,可利用软件向学生介绍。
(5)关于(实践活动三)食用菌的调查或养殖(以调查为例)部分的教学,关键在组织者,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次考验,如果组织得当,受益非浅,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接触社会,学到一些在课堂、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趣,初步尝试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加强学习印象,体现了素质教育。搞好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要拟定好计划,布置任务细致周密,要切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的人身安全要保障,防患未然。
第一,要使学生明确调查的目的。
本次实践活动是了解当地常见的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及其主要特征。学生自己拟定活动计划(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拿出来让学生讨论,看是否切实可行。
第二,选择调查场所。
a.一块长有食用菌的林地或草地。
b.一家农贸市场或食用菌养殖场。
c.某个有研究食用菌项目的科研单位或大学。
d.上网等。
第三,有适当的组织形式。
a.以小组为单位,一般4至6人,选出有责任心、热爱生活、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其余学生也要有分工,要明确任务,做好准备。如:XX同学担任主记录,XX主要负责联络和收集信息,XX主要负责安全等。
b.活动时一定要有教师组织,不要让学生自己出去,以免发生意外。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做顾问。
第四,调查方式。
a.实地考查。
b.个别访问。
C.网上查询。
d.问卷获息等。
第五,让学生明确调查内容。
调查的项目较多,可以划分成问答题的形式,分给小组,使每个小组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任务。
a.当地食用菌主要有哪些种类;
b.每种食用菌的形态、颜色;
c.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光照;
d.营养方式;
e.主要成分;
f.营养价值;
g.药用价值;
h.市场价格;
i.季节性;
j.有毒无毒;
k.味道;
1.鉴别方法;
m.其他。
第六,服装和活动备品。
a.穿宽松适合运动的服装,如果到林地或草地,要穿旅游鞋、长裤,裤角扎紧,以免遭蚊虫叮咬,最好带白帽,便于查找所在位置。
b.小铲,小木棒,记录本,笔等。
第七,整理记录。
活动中所记的笔录会很潦草,回来后利用课余时间加以整理、分类,有些还要添加数据说明,并做适当的分析。这样,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质。
第八,总结汇报交流
在校内开展一次交流会,口头交流,汇报调查结果。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交流,如办板报、办学报、网上交流等。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要有“存在问题一项”,让学生找出本次调查中不圆满之处,以利于下次完善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蘑 菇
一、蘑菇
1.形态结构:像把张开的伞,有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
2.营养方式:靠地下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3.生殖方式: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生殖。
4.鉴别蘑菇,不可随便食用。
二、真菌的主要特征
1.细胞内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3.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异养。
三、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
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可食用、药用、制酱油。
2.有害方面:使食品、纺织品发霉变质,使农作物患病等。
第十一章第二节发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理解发育的概念和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了解从婴儿到成人的发育分期。
能力方面:通过课本中曲线图的认识和使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方面:通过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性道德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重难点分析:
青春期的性态、功能发育和性发育的特点。
青春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
课时安排:
参考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人体发育的分期图,有关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录像片。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的生殖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同时也介绍了受精卵在子宫内发育成胚胎所需要的营养是如何供给的。当胚胎经过大约280天的发育后,就从母体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了。
现在我问大家一个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问题:你从记事时开始到现在,是从几岁开始猛“窜个子”的?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吗?我还可以告诉同学们:一般说来,你们这种“窜个”一直要到18岁左右才会慢慢停止下来。这是人生中的一个生长高峰,而且每个人在这一段时期里正是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强的最佳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因此,通常人们称之为“青春期”。
一、什么是青春期(板书)
从生物学观点看,青春期是指一个人从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一般女性12~18岁,男性比女性晚2年左右。当然这还要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居住地区和气候冷热等条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都知道,城里人一般总是比山区里的人发育早些,而热带的黑种人与我们相比,他们又明显比我们早熟。
我们这节课就来介绍人体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这个时期应该注意的卫生。显然,这是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二、青春期发育特点(板书)
我们介绍一下人体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身体外形上有什么变化(板书):刚才我们提到青春期是人体的一个生长高峰时期。其实在青春期之前,人体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这就是从受精卵到形成胚胎直到出生后两岁左右。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个体的体重纯增了22亿倍。这里要注意的两点是:①个体发育应该是从受精卵开始算起的;②当时的个体重量只有一个细胞的重量。小时候身体生长情况都是头部优先,上身其次,最后是下肢。所以婴幼儿都是明显头大、上身长、下肢短。因此在第二次生长高峰时必然要有一个“后来者居上”的势头,这样才可能使身体长成和成年人那样各部分恰当的比例。所以在青春期,每个人的下肢骨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上肢。所以在你们之中不少人的身体呈现“豆芽菜”体型。
不仅身高增长,而且体重也明显增加。体重的增加对人体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反映出人体内脏增大、肌肉发达、脂肪沉积和骨骼增大增粗的程度。
除此以外,青春期人体还出现第二性征(板书)。什么是第二性征?两性外生殖器官的'差别、这是第一性征;两性性别在其他方面的差异都称第二性征。例如:男性的胡须、喉结、音调、体毛等;女性的臀部宽大、乳腺发达、皮下脂肪多、声调尖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孩模样,但是要把一个成年男子打扮成妇女模样就不那么容易了。第二性征的出现都是由于青春期人体分泌的性激素增多引起的。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身体外形上,还表现在:
2.人体内脏功能逐步健全(板书):例如,大脑功能。虽然人在10岁左右大脑的重量和容量都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95%,但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完善却是在青春期之后。如果我们把人脑比作储存器。那么青春期开始以后的大脑的储存量已经和成人差不多。关键是看这时候输入什么信息和如何使输入信息更系统化的问题了。更何况由于这个时期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增强。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我们见到不少老年人感叹自己:年纪老了、记忆力差了。谁见过哪个小伙子说自己因为年纪轻,所以记忆力不行。
内脏功能的健全还表现在心脏收缩力的增强和肺活量的增大,各项生理指标都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3.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板书):青春期发育的标志是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性开始出现月经,月经是指女性从青春期开始,每个月有一次子宫出血的现象。这是由于卵子在成熟和排出过程中,卵巢分泌出的激素使子宫的血管增生、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和发育准备条件,但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卵巢分泌的激素就会显著减少,从而使子宫内膜破裂出血。经血从阴道流出,这就是月经。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初潮”。这是女性青春期来临的标志,也是生殖机能开始的信浩。
卵巢排卵功能一般可维持30年,因此女子在45岁左右就会停止排卵。从而月经也随之停止。
男性在青春期也由于睾丸的成熟而开始产生精子。精子生成后可以贮存在精囊中而不流出。并随之在这里死亡和被吸收,也可伴随男性的性冲动由尿道溢出。因此,进入青春期的男子有不定期的遗精现象。初次遗精往往发生在夏季,这说明遗精不仅仅是生殖器官的事,和气候、身体活动也有密切关系。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在青春期男女身体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特点。值得提出的是青春期人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功能方面已经“基本成熟”,但也只是“基本”。一个人骨骼的完全钙化、心脑的完全发育成熟一直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成。
综上所述: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育时期。科学的重视青春期卫生,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会造成终生悔恨。因此,我们要根据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来注意青春期卫生。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许多内容还有待同学们自己进一步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青春期发育
(一)发育:
1.概念: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2.人体发育的分期。
(二)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内脏功能逐步健全;
3.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副性征出现。
第二章第二节蘑菇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颜色,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概括真菌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了解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继续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初步建立合理开发利用真菌资源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
1.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是本节的重点知识,这是因为:
通过学习蘑菇的形态结构及营养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蘑菇与酵母菌、霉菌虽然形态差异显著,但它们细胞基本结构、营养方式都相同,同属于真菌,所以学习这部分重点知识,是了解真菌主要特征所必须的。
2.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之二:
因为真菌是生物界的一大类群。种类很多,了解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助于认识生物界的.全貌。同时真菌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了解这些知识,利于人们合理利用开发真菌资源,对控制其有害的一面十分必要。而了解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对以后学习生态学知识也是必须的。
3.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观察新鲜蘑菇。如何培养好新鲜蘑菇,以便于学生观察,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之一,因为在接种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另外,新鲜蘑菇不易保存。
4.如何鉴别毒蘑菇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之二,因为目前很难简单概括毒蘑菇普遍存在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节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在广口瓶(或罐头瓶)里培养蘑菇,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的观察。
2.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前在野外采集一些新鲜的蘑菇。
3.也可以课前到市场上买些新鲜磨菇,放在培养皿中,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
4.还可以课前布置好,让学生上课时从家中带些干、鲜蘑菇来。
(二)教学过程
1.关于蘑菇形态结构方面的教学,采用实验观察与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新鲜蘑菇的颜色,外部形态,注意,由于要观察蘑菇的孢子,要把它放在白纸上。另外,最好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察。轻敲一下菌盖,看一下白纸上是否有孢于落下,孢子的颜色如何?接着让学生把菌盖、菌柄分开并观察菌盖下面的菌褶。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指导学生边动手边认识蘑菇子实体的各部分名称。讲清蘑菇的子实体较大,所以是个体较大的真菌。子实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蘑菇的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最后教师可通过实物和插图总结出蘑菇的形态像一把张开的伞,其结构包括子实体(地上部分,由菌盖、菌柄构成)和伸进土壤中的菌丝组成。
2.讲述蘑菇的营养方式时,注意让学生与酵母和青霉、曲霉进行比较。相同点是细胞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腐生生活。在这里要说明蘑菇是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养分的,地下部分的菌丝为营养菌丝。
3.蘑菇的生殖方式。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菌盖下面的菌褶,并观察成熟蘑菇的抱子。泡子的颜色呈褐色,可随风飘散,落到环境适宜的地方,孢子就可萌发出菌丝,而后从菌丝上生出于实体。
4.关于蘑菇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说出作为健康食品它对人类的益处。另外,蘑菇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对于学生的回答有不全面之处教师给予补充。如蘑菇提取物对肝病、白细胞减少症、诱生干扰素、溶解胆固醇、抗癌、冠心病、高血压等预防和治序方面的作用。蘑菇已成为开发天然药物资源的新领域,已被列为当代重要的健康食品之一。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今天,利用废物生产蘑菇开发新的蛋白资源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蘑菇在我们的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特别强调有些蘑菇是有毒的,没有统一、简易。确切的鉴别方法。采到的不能识别的善菇,不要随便食用。
建议教师在这里补充一些其它食用菌的知识,用谈话法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其它食用菌,并让学生辨认一下书前面的彩图中的食用菌,教师最好准备一些其它食用菌的标本,让学生观察。
5.关于真菌的主要特征和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指手学生联系前面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讨论,让学生比较酵母菌、霉菌、蘑菇有哪些共同的地方,而后归纳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征:(1)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2)能够产生抱子,抱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孢子生殖;(3)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要强调与细菌相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归纳总结,既对人有益的一面和对人有害的一面。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简单的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回答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
在本节的教学内容中,由于蘑菇及其它食用菌学生比较熟悉,教师要注意调动激发学生内学习兴趣,把丰富的教学内容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
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
教具
定滑轮2个、动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200g2个,50g4个、细绳约2米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有一个经典故事说:一个和尚小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之所以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是平均主义思想在作怪,谁都不愿多付出,怕吃亏,那么要大家公平,又能有水吃,你能否借助物理方法给与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简单的方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
一. 定滑轮:
1.讲授: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齿轮,根据要使用的情况可有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此实验图9-14并总结得出结论?
2.(学生阅读并认真思考)之后(学生回答:不省力,只能使力的方向变化)。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比如向上提物体时,力的方向朝上,通过定滑轮就可以向下用力,这一点在一些场景中特别重要。例如升国旗时。
3.练习“伴你探究”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注重 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动滑轮
1、演示课本159的图9-16实验人,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动滑轮的使用能使力的大小变化,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教师要学生再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讨论此实验的结论,说出其中的道理。
3、练习“伴你探究”“动滑轮”1.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考虑。
三.滑轮组:
1、讲授: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使用滑轮组不仅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省力的多少由滑轮的组合形式和绳方法共同决定,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其平衡时动力(F1)与阻力(F2)之间的关系是F1= F2/n其中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及滑轮组省力情况,关键是确定股数的数值,确定的数值的简单的方法是:设想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有一条线将它们隔开,此时数一数动滑轮一边的相连的绳子的个数n,这就是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个数n 。
使用滑轮组提升生物时,生物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关系是s=nh。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总结使用滑轮组提升生物时的省力的特点
练习
让学生分析探究“开放作业”1、2、3、7。四.巩固练习:
1.使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如图9-1所示,如果不计滑轮磨擦,拉力最大不超过60 N,而动滑轮的重10 N,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被提起的重物最大不能超过_____N学生讨论并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让学生分析如何简单的方法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的方法,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然后总结本节所学。
作业:
1、.复习本节
2、完成探究其它部分
第二节地理《巴西》的教学设计
教师:热带雨林有如此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巴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板书:②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开发热带雨林?
学生: (略)
教师提问:学生分析课本P95第二自然段,说明开发热带雨林的目的'是什么?开发者又是什么人?
学生:略
伐木者 目的
①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兴建公路
②矿山和农牧场的主人——————发展采矿业,开辟农牧场
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开荒种地
学生读图: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分析理解迁移农业的形成过程及这种原始种植方式的危害。
转承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板书:③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森林遭受破坏;②水土严重流失:③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④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⑤全球气候恶化等等。
教师:播放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录象
教师讲述:巴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一些关于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的报告。
师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教师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学生辩论:教材P96“活动”。
课堂小结:同学们,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学习的过程就是了解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别国经验,汲取他国教训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第九章第二节脊髓和脊神经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了解脊髓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了解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初步学会做简单的脊蛙反射实验。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情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脊髓的结构和功能;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难点:脊蛙反射实验的方法与实验结果的分析。
课时安排
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
人体神经系统的模型、脊髓与脊神经的模型和挂图、投影图片。蛙的神经系统解剖标本或挂图。脊蛙反射实验的录象播放准备。做脊蛙反射实验的必备材料、器械、试剂等。要求学生课前对本节教材内容做预习。
教学过程设计
(观察脊髓的位置、形态、结构―了解脊髓→观察脊神经的构成与分布―了解脊神经→脊蛙反射实验)
引入新课:从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出发,提出神经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反射性调节活动中分别充当什么角色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脊髓和脊神经。
主体过程:出示神经系统模型或挂图,结合图示介绍脊髓的位置和脊神经的大体分布;出示脊髓和脊神经挂图或投影照片,介绍脊髓的形态结构、脊神经与脊髓的连接关系及脊神经的构成。讲解介绍时除引导学生注意直观形象的观察外,要适当配合示意性板图、板书,点明知识要点,也助于理清结构关系。(简明扼要)
提出:已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而有活性的反射弧能够实现反射。那么如果脊髓灰质充当神经中枢,脊神经分别联系感受器和效应器,是否能实现某些反射活动呢?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实验,看能否说明这个问题。
提示同学们在实验前应注意看蛙的外部特征,有意地去观察一下蛙在整体情况下对刺激产生反应的情况,然后开始按教材指导自己完成实验。同对播放教师做脊蛙实验的录象供同学们参考。教师可个别给与必要指导。
待基本完成实验过程后,请两组学生代表分别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教师鼓励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实验来说明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同时板书归纳出本实验的结论:(1)去脑的脊蛙能引出搔扒反射,证明仅以脊髓并通过脊神经联系感受器和效应器,能够组成完整反射弧,实现某些反射活动;
(2)损毁脊髓后搔扒反射不能引出,证明脊髓是该反射弧上必要结构,反射弧的健全是实现反射的先决条件。
提出:如果脊髓灰质具有某些反射的神经中枢作用,那么脊髓白质的作用如何?脊髓灰质与脑灰质的关系又如何呢?然后举例、分析说明脊髓的传导功能和受高级中枢控制的特点。
小结:以谈话方式总结脊髓和脊神经的功能,同时板书其要点。
课外思考题:如果要证明脊神经的前根与后根功能不同――前根是运动神经纤维,后根是感觉神经纤维,你认为应该怎样实验。
附:板书设计
一、脊髓与脊神经的形态结构
二、脊蛙反射实验
1.脊蛙能引出搔扒反射――证明:此反射弧健全(脊髓具有反射中枢作用)
2.损毁脊髓不能引出搔扒反射――证明:反射弧已破坏,反射不能实现
三、脊髓与脊神经的功能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1)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1)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种途径,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对获得的地理信息,通过对比、进行分析、综合、探究其特征与成因,思考其相互关系;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教学难点:1、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在第一节课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地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练习
教学媒体:地理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习了第一节,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地理知识,这些地理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去分析,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相信大家会有收获。
1、学会看地图
从身边事入手引入新课:同学们,假期中我们经常要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准确知道每一个景点的位置,设计一条既经济,又实用的路线,最好有一份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展示旅游图,简单介绍有关地方的景点,让学生设计游览景点的路线)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可以知道怎样才能到达,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挂在墙上的,都是地图
讲授新课:我们学习地理就离不开地图。介绍“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强调地图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自己举出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教师可补充说明)
设计几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
设疑:地图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关系非常密切,谁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都需要些什么?
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6页第二段,找出地图的制作方法并划出,然后找学生读出来。(具体的内容详细的知识留到下节课)
2、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
过渡:除了会看地图以外,要学好地理还需要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想要获取地理信息有很多途径,书刊、杂志、报纸、电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而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地理知识不可能一次完全记住,也不能说过耳就忘,还必须学会思考,如何将这些信息综合,怎样让这些信息真正成为自己的,真正得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是解释自然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或者是发现一些新的问题,现象。要考虑各种自然、社会要素,各种现象的分布,联系、对比,要找到其中的规律,一些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收集,勤动脑,细思考,大胆问,多假设,还可以借机鼓励有潜力,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
让学生大胆尝试,作出假设,理论联系实际,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果有一次野外旅行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准备等问题,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有组长、有记录员、有发言人,进行野外旅行所携带物品的竞赛(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不要让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定势)
布置作业:
试着绘出学校的平面图,说明要求。(画略图即可,尽可能的放开,调动学生能动性)
板书设计:
1、会看地图
不同的地图种类、类型。
2、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
3、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