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优秀9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给您的同学。
江苏省武进市湖塘桥实验小学 蒋晓燕
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你们能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吗?
(顿时课堂里热闹了起来,各学习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已见,跃跃欲试。)
师:写好了就上台来读读吧!
(学生争先恐后,大步走上讲台,高声宣读。)
生: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生: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生: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生: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生: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生:保护地球=热爱妈妈。
生: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
……
师:(把学生读的一条条宣传语写在黑板上)太好了!同学们,你们写的宣传口号非常响亮,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的。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背景】
这是一篇说明文,纯粹的科学小品文,是纯理性的文本。以往的教法是理清课文内容,抓住要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方法,品析文中的词句。这学期我改变了以往的教法,以读为主线,读中感悟,读中体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本着这样的教改的理念,我对《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作创新性教学,在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情感交流和个性发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潜心会文,加深理解和体验。
【教学过程(片断)】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你细细读读课文,边读边问一问自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
同学们边动情地读,边沉思。
生:当读到“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我心甜滋滋的。因为我想到地球就是我的母亲,无私地养育着我们,精心地保护着我们。
生:当我读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时,心是苦的,是痛心的。
生:我读这一句时,不但感到痛心,而且痛恨。读到“生态灾难”时,脑海浮现一目目人类遭难的画面。如印尼海啸,一条条生命被无情的海啸吞噬了。
师:听你读的声音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威胁,而且饱含着一股义愤,想抒发吗?再读读。
(生再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同学们抑制不住心中的痛恨,齐读。
师:每个人的表情都那样凝重,能高兴吗?高兴得起来吗?能轻松吗?轻松得起来吗?继续说……
生:我看到了洪水,看到了人们在撕心裂肺地喊着。
生:我读到“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时,读前半句心甜,读后半句时心痛。
我一听,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这个句子本来我要让学生理解的,不如借此契机让学生品析。
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生:当我看到可爱的地球,晶莹透亮,是那么美丽壮观,心很甜。我要好好珍惜。
生补充:我看到地球无私地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时,心是甜的,但是人类的自私、贪婪把几百万年的资源破坏了,我很伤心。
师:那么,我们一起用声音为地球诉说吧。看到地球美丽时,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借手势激发感情:双手捧着地球)当看到地球母亲无私奉献资源时,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当地球给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少时,读“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当人类无节制地开采,随意地破坏时,读“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评析】
一、深化感悟,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这个片段,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像,那些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被化成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激荡着人的心灵,引发着人的思考。在这些环节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课文本身是理性文本,通过朗读触摸到了这些平静的叙述后面那颗滚烫的心,引导学生感悟。对那些无知地、贪婪地破坏环境的人们,让学生谴责,去声讨!
二、注重朗读,体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读、自主地读、自觉地读。情要自己在读中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要自己在读中明。教师通过文本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以读带情,读中生情。在朗朗书声中,学生会用自己的心去拥抱语言,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朗朗书声中,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文本的思想深邃;在朗朗书声中,学会用自己的心去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味。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可爱而又渺小”、“资源的有限与面临的枯竭”、“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通过《地球万岁》一课已初步认识到了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而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会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认识地球。
二、教学目标 、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 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问题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并能够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 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 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观察感悟、情感交流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 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观察激趣——问题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观察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所拍摄的地球美景这前,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了几张宇宙中的图片,然后我设计了这样几句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好朋友,它就是——地球”,然后又观看地球的国片。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用一句什么话来赞美地球?”学生发自肺腑的表达,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问题探究
从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入手,对学生对通篇课文的理解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我们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那在课文当中作者用哪一句话概括了地球的特点?得出“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从这一问题入手,来全面、准确地认识地球。
1、感悟地球的外在美
学生通过课前的观察图片,已初步感受到了地球的美,这时可再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对其中词语的咸悟、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这时“面对如此美丽可爱的地球,我们人类把它称作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地球的伟大有了初步的认知。
2、感受地球的内在美
“地球的内在美体现在哪?”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感悟到了地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对地球的伟大与无私奉献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3、感受地球的渺小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已认识到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这时我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是啊,地球是伟大,它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可是你知道吗——出示“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通过这个句子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心疼地球。
4、地球的易碎性 (资源的枯竭)
地球像一叶扁舟,可就是这一叶小舟却载着60多亿人在茫茫的宇宙中行驶,它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机关报资源,可我们人类呢?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它的?观看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并进行解说,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地球妈妈易碎的原因,这时学生的情感又有了一定的升华,此时再引导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更能有切切实实的感受。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5、地球的唯一性
“等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我们便再也无法生存了,这时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吗?”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又对地球的唯一性,人类的不能移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升华情感
认识到了地球的唯一、人类的不能移居,再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共鸣,学生的情感认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
(四)拓展迁移
当学生的情感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又给学生观看了两条网上的信息,分别是‘布什总统抛弃东京议定书和布会总统不参加拯救地球的会议,让学生谈感受,并倡导他们给布什总统写劝说稿,这样的设计,使情感的抒发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并且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之后,让学生畅谈“因为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这时学生内心的想法便自然而然的便是肺腑之言了。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感悟情境;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理解升华;利用问题探究,把握要点、升华情感;利用实践活动,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整理说明:因陈老师第一课时的含量极大,自己的记录水平还不行,不可能全部逼真地再现,有些语言细节只能*回忆来完成。但整个教学环节与课堂结构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我的整理对陈老师的精彩有影响的话,请朋友们谅解。)
一、师生互动
师:认识我吗?
生:认识。
师:说说我是谁?
(老师介绍周围的环境,空间大,听课的老师多,说话时要就近话筒,声音大一点)
生:全国特级教师。
师:厉害不厉害。那你们就是等级学生了。
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简单,但特容易答错,你们现在在哪里?
生:在礼堂。
师:错!
生:在宇宙间。
师:错!
生:在地球上。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来感觉地球的存在,用脚踏,大专喊。
二、课件展示
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地球在宇宙间的影片,老师作简单介绍。
师:用一句话来夸夸你眼中的地球。
生1:地球真伟大。
生2:地球真漂亮。
生3:(课文里的一句话)
师:他很聪明,能找课文里的一句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画出来读一遍。
师:(齐读这一句)一起赞美地球。
三、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有一部分学生在齐读)
师:我很感动,同学们神情专注,态度十分认真,也很流利。想读一段的同学请举手。班长推荐一位,说说为什么推荐她?
生:她成绩好,上课认真。
师: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生:有感情,流畅。
师:(对那位被推荐的同学)请你读出你的特点来。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对读书的那位同学)你帮我推荐一位,为什么推荐她?
生:读书有感情,流利,准确。
师:比她的优点还要多呢。
(学生读)
(共有四位同学补推荐站起来读书)
师:下面我要同学们自我推荐。
师:请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你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有感情,流利。
(学生读课文,老师带头鼓掌)
师:那里有一位同学的手举得很高,我一定给你一次机会。你读书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有的我都有。
(学生读课文)
师: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词语
(课件展示)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师:小字的意思我们知道,谁解释“渺”字的意思?
生:不广阔。
生:渺茫。
师:把句子再读一遍,不知道的就猜一猜。
生:很小。
师:对了。渺和小都是表示小的意思,选一个字的意思就可以了。想想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居住 枯竭 扁舟 遨游
(其中学生对扁舟一词的理解花的时间多一点,最后师生把该词理解为狭窄的小船。但感觉这个词不是并列结构的词,应该是偏正结构。选“扁”就不能作为扁舟这个词语的意思。老师可以谈谈自己的观点)
师:你找到什么方法吗?
生:这两个字的意思都相同,选一个字的意思就可以了。
师: 你姓什么?
生:柳。
师:我们就把这种解词方法定名为“柳氏解释法”
2、举例解释法
自然资源
师:在课文里找出哪些是属于自然资源?
(课件展示分类内容)
自然资源
师:别急,请你们先静心地看看书,三分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分类?
三、朗读解释词语
不是……而是……甚至……
生:这些都是关联词
师:你很聪明,但就是语法大师也无法解释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把这些词的意思读出来。
(陈老师请一位同学通过三次朗读,读懂了这些词的意思。)
师:再请一位同学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老师鼓励这位同学说,态度很明确,读得好。)
师:通过朗读来理解词语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课文里找一找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a……本来……但是因为……不但……还……
b不错……但是……即使……又……
回忆巩固这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课文的体裁
2、理解课文的内容
师:默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生默读,理解,老师帮助学生用一个字来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
五、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老师辅导用最简单的话概括文章内容,老师板书:资源有限、小、美、不能移居
六、理解课题: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的课题,不是地球,而是做只有一个地球呢?老师在课题上面加关联词,要求学生用“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来说理解课题。
七、课题引申
1、写一句广告词。
师:我曾知道一个关于水的广告词,如果人们不珍惜水,那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们的眼泪。同学们为地球写一句广告词,写得好的推荐到中央电视台。
2、学生写。
3、广告词的评选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辅导学生要写得简单而震撼力。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时间是以秒来计算的,一秒就是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4、全体起立,举手宣誓
保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
合理运用媒体 开展导入教学研究
教学片段一:
课始,柔和的音乐声起。多媒体展现浩瀚无边的宇宙,由远及近。一颗美丽的蓝白纹痕相互交错的星球在教师的配乐解说中缓缓映入眼帘。孩子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画面,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人类的家园,她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叫——?”
生齐声答道:“地球。”
师温柔地问:“你还想亲切地称呼她什么?”
一个孩子深情地说:“我还想称呼它‘妈妈’、‘生命的摇篮’。”
另一个孩子说:“我想称呼它‘人类的后花园’、‘人类的净土’。”
点评: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创建了良好的平台,使“教”与“学”实现完美的组合;使学生真正“好学、乐学”。我认为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学科整合,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本片段的教学设计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最佳状态。媒体创设的情境引发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为课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温婉的声音给学生以亲切感,在声乐的配合下有效地驱动了学生情感的自然表露。“妈妈、摇篮、花园、净土”这一个个贴切的称呼既是学生的真情流露,也是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知识积累。
教学片段二:
师:“地球是这样的美丽可爱,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的范围又很小很小,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师:“轻声读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生自由轻声朗读后交流)
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师:“什么是‘滥用’?”
生:“滥用就是随便地使用,过度地使用。”
生:“胡乱地使用。”
师:“对呀,胡乱地过度地使用就是滥用。”
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我找到了一句话‘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的资源。‘不加节制’是什么意思?”
生:“不加节制就是不加限制。”
师:“这些破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媒体出示第四节)
生:“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的地球资源,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枯竭是什么意思?”
生:“枯竭就是水干了。”
师:“枯竭的原意是指水源干涸了。在这里指什么?”
生:“文中指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把矿产资源用尽。”
师:“还有什么后果?”
生:“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影响再生资源的再生,而且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男女生分读课文3、4自然段。
【媒体出示第四小节】
师边心情沉重地说,边点击媒体,突出强调(本来、但是……不但……而且……、生态灾难),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本段的写法:“是啊,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由于人类的不珍惜,不爱护,而导致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生态灾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凄美的音乐声中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跃然眼前。孩子们皱起了眉头。
师:“说说你感触最深的画面吧!”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幅图。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人类不懂得爱护是水源枯竭了。地面干涸得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幅图。那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河里的水已经发黑发臭了。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我们平时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令人不可思议。”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幅图。人们随意地焚烧草地,产生了大量的烟雾,造成了空气污染。”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幅图。人们污染了水源,动物饮用了脏水导致了死亡。”
生:“我感触最深的也是第四幅图。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这副图上的动物是被猎人用猎qiang打死的。我们人类随意捕杀动物,使动物大量灭绝。”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或者刚才的画面,仿照课文第四节来说一说。【媒体出示句式:( )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 )。不但( ),而且( )。】
生:“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人类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将垃圾随便扔进河道,工厂随意排放污水。不但影响了水资源的再生,而且还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了许多危害。”
生:“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人们乱砍滥伐。不但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再生,而且导致了水土流失,带来了洪水。
生:“树木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由于人类地大量砍伐,不但让森林资源不能再生,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空气的净化。
……
点评:
导入教学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宏观学习过程的整合,二是调整学习状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严谨地训练和培养过程中,获取最佳的学习收获。本片段的教学环环相扣,连续贯通。借助多媒体信息呈现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这些形象、直观的材料成为了辅助教学的左膀右臂。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持续性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优化,进入良性运转状态。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仿说、仿写无疑是最佳途径。本片段教学过程,是有一定的坡度的。首先引导学生读懂文本,继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功能,有效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方面的困难,降低难度,集思广益,积累素材,学会运用课文第四节的写法。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总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这节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的教学,为我们的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信息技术,创设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瞿溪三小 徐静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六下的十四课《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新课之前,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因为预设学生在理解"太可爱"与"太易碎"中会偏向于后者,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让学生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从文本,从生活实际,从课件图片去充分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可爱以及她的慷慨无私。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在后文的教学中通过理解"不加节制滥用随意破坏"等重点词语才更强烈地对比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贪婪,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朗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 "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要强调"但是"后面人类的行为,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内容,"不但……还……"可强调,人们的行为是在走向自我毁灭。在朗读训练中,虽然我有各个层次的安排与预设,希望通过文本,通过交流生态灾难,看视觉震撼的图片,看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感受,朗读好文本,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随着教学的深入而高涨,使得学生的朗读也没有质的飞跃。由于学生初读课文用时比较多,交流地也比较充分,后来的写话就显得特别匆忙,最后梳理课文用的小结也没有完成。
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留住精华,摒弃糟粕,努力做得更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普贤小学 杨碧英
今天,我校组织了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执教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课一上完,我真切地体验到课堂教学真的是"遗憾的艺术".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其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课前,经过反复的思索,我给这节课定了一个指导思想: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让学生抓住主线自主提出问题,在质疑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并引导学生从"可爱"和"破碎"两方面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同时我还抓住另一条主线—"自豪"到"心痛"这条情感暗线,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中悟情, 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变化。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 "粉墨登场"之后,我反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总觉得丢了点什么。现就这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大家切磋:
一,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努力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当让孩子想象地球妈妈美丽的样子时,孩子们竟像一个个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地球妈妈描绘成一个天仙似的美人,连基础较差的蔡晓玲同学也积极地站起来抒发她的情感,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赏。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三,教学中注重理解,感悟
俗话说,动人心者,莫不先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教师教学不仅要重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活动。于是, 我着力对教学材料进行组织, 明暗两条主线相互交错进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潜心会文,综合思虑,结论让他们触目惊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孩子的呼声。
四,教学不足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从发言中体会得到,学生的自学情况较好,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只是大部分,有的学生做的不够到位。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有五十多人,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者数十人。只有一人有幸发表高见,其他人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可化整为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能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感到有被人尊重的愉悦机会。但也有着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时间的分配,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对教材内容并不是做了很大的改变,我个人的认识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如何变"满堂灌"改为"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找出了原因,我会信心倍增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第十册中一篇科学说理文,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本题材与表达形式都比较严肃,如何寓严肃于生动之中,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能力多方面的提高,是教学难点所在。
一,切入中心,重点议读
一篇文章往往包蕴着丰富的内涵,若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须紧扣中心。
本课教学中,继提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母亲"这一问题并进行简单交流之后,马上提出中心议题"实际上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使地球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对此你有何感想 "组织学生进行自读与小组探讨。充分的读,议,使学生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在与上一环节内容的反差中,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水到渠成地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
二,调整顺序,活用文本
文章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但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可以灵活改变固有的模式。同样,为了教学的需要,教师也可以对文本的顺序进行调整,以更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阅读理解。
文中宇航员的话是在接近尾声时出现的,起到了总结前文,激发感情的作用。但当学生了解到地球的被破坏程度,便发出了类似"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的感慨,因此调整原顺序,在"读议"之后请学生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不仅没有妨碍教学进程,反而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情感也得到自然的升华。
三,鼓励质疑,训练思辩
尽管文中明确提出"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然而受科幻作品的影响,不少同学提出诸如"月球家园","火星之家","空际旅馆"等幻想中的人类未来家园。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象,也表明学生开始敢于质疑。此时,把"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显然是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怎么办 我想到了"辩论".
辩论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知识贮存,激活思维,使其在言语交锋中得到听力,思维,表达,交际等多方面能力训练,更能使观点更趋明晰,科学。果然,在我有意的引导下,学生起初的互不服气,声嘶力竭转为互相质问,据理力争。"我们要相信科学。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起人造仿地球庄园!人类有多少,而月球有多大 火星之家在建成之前,恐怕人类已经因大自然的报复而所剩无几了!也许我们可以发现在遥远的外太空,还有一个'地球'存在,但是,有多少光年我们要在茫茫宇宙中漂浮多久 那里是否已经有了主人 "……学生的思辩能力得到展示与成长的舞台,而同时,"只有一个地球必须保护地球"的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
课堂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最明显的,是在辩论时,几名课外知识丰富,思维敏捷的学生充当了主辩手,而大部分同学成了偶尔插几句的拉拉队。其他同学发言不多的原因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视野狭隘,对课外知识知之甚少;2,心中有数,但表达能力差;3,缺乏自信,担心说得不好而被笑话。"少数参与"的现象不免有违"教学要面向全体"的要求,但毕竟使几位"主辩手"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给其他同学以鼓舞。鼓励学生丰富课外知识,为不善或不敢发言的同学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使课堂的活跃性不流于形式。
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执教者 苏杏秋
我从四个方面来反思《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
践行新课标,有机地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应该在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都是科普作品。《只有一个地球》在本单元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时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用的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为了上出语文课的味道,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设计了情境激趣——研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情境激趣
一节课的导语,教师要用最佳的手段,最精妙的语言,最短的时间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课≤≥的开始,我设计播放在茫茫的宇宙中,星光灿烂,地球缓缓映入眼帘。师配诗朗诵。这样,首先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初步的感受到了地球的美。精美的导入,学生便产生了很迫切的阅读期待。我没有设计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因为学生此时兴趣浓厚,他们的目的是想了解地球。想走进地球。如果脑海中带着具体的问题反而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削减了初读课文的收获量。我只是让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感受。
学生读完课文后,请他们畅所欲言,此时教师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引导他们把目光和思绪投入到宇航员在天际遨游,看到美丽的地球而发出的一句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研读探究
因势利导,我抛出一个问题:"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地球可爱在哪里呢 "然后让他们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地球可爱的地方。学生在汇报的时候会把目标指向地球因为美丽而可爱。学生汇报时有抓住词语的,有抓住语句的。我又向学生抛出了疑问:"地球的可爱仅仅表现在她的外表美丽上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更进一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还因为她的慷慨,无私。抓住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使学生明白:地球在无私而又慷慨的用她的资源养育着 60多亿人口。此时学生的心里已经泛起了涟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三)升华情感
我更进一步提出:地球这么慷慨无私的哺育着我们,而人类是怎么回报这位可爱的地球妈妈呢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找出了人类破坏地球的词语:"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等等,通过理解,查找资料,讨论,朗读,从而知道了人们非但没有善待地球妈妈,而是毫无节制的乱砍滥伐,开采资源,捕杀野生动物……此时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地球妈妈慷慨,无私;而人类在肆意破坏伤害地球妈妈。在此基础上,我播放了精心设计的一组有关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画面,画面触目惊心。使学生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教师用极富情感性的语言,对地球妈妈的可爱,同时对破坏地球所带来的可怕的后果进行阐述。又把一个问题抛向学生:"既然地球上的资源快要枯竭了,我们不要等到那一天,现在就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可以吗 "带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后发现,我们不能移民,因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离我们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可供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在指导学生理解"至少"这个词语时再一次得出结论:我们想移居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这样人类能够选择的只有一个: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保护地球。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迁移
学生的思绪已经是汹涌澎湃,他们想说,想告诉人们要爱护地球妈妈,他们也有话对地球妈妈说。于是,我就让他们把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又达到了读写迁移的目的。学生们把自己写下来的话在班级交流以后,我顺着他们情感的发展设计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声声呼唤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那含泪的微笑,让我们为地球妈妈擦去腮边的泪水,一起祝福她:永远美丽,永远年轻,永远安康……"(此时播放课件: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
二,充分读书,读出自己的个性。
我一直欣赏这样一种说法,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如我提出问题:"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地球可爱在哪里呢 "然后让他们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地球可爱的地方。学生在汇报的时候会把目标指向地球因为美丽而可爱。学生汇报时有抓住词语的,有抓住语句的。教师指导学生充分的读描写地球美丽句段,利用个读,小组读,范读,齐读。读出地球外在的美,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又加深了学生对地球美丽的理解。在理解了地球的可爱不仅仅表现在她的外表美丽还因为她的慷慨,无私。抓住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深入品读,使学生明白:地球在无私而又慷慨的用她的资源养育着60多亿人口。此时学生的心里已经泛起了涟漪:地球真实太可爱了。又如在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后,我通过师生配合读,使学生加深了地球被破坏的严重恶果,激发了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感情。
三,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领悟,感受地球美的过程中,我出示了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再出示披着"银纱"的地球图,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又如在感悟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恶行时,我主要运用指导学生阅读想象和运用课件辅助教学这两种方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汹涌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对于课文中描写地球遭受破坏的那部分,我觉得内容对小学生的理解过于理性。于是我就运用精心准备的课件来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画面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结合所见所闻和感受,从而引发共鸣,真正的使学生从课文走进生活。
四,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薄弱,课堂激情不够。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的生命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是无尽的回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渴盼达到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本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教学本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适宜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激励肯定,努力促成“对话”的不断生发与深入,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如:
师:老师想考考咱们同学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有信心吗?
生:(大声地)有!
师: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听说过,美国有一家很有影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时代》周刊每年都要评选世界新闻人物。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来评,你想选谁呢?
生:我选本拉登。(众笑)
生:我选倪萍。
生:我选乔丹。
生:我选布什。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对周围世界很关心。想知道《时代》周刊的评选结果吗?(生:想!)1998年,当选的全球头号新闻人物竟然是(故意停顿)——地球!同学们,把地球作为一个人物来评选,你们觉得合适吗?
生:我觉得不合适,地球不是人。
师:是呀,地球是一个星球呀!
生:我觉得合适,地球无私地哺育着我们人类,它就是我们的母亲。
师:地球,母亲!说得多动情啊!我不由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话:“所有的儿童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地球的孩子。”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走进母亲,好吗?(生点头)
这个教学过程有关“关注”的谈话,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学校 严杏
课文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课堂实录
师生问好。
(出示课件)
师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看到了吗,那是什么,你还想叫地球什么?
生:我想把它叫家园。
生:我想把它叫摇篮。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同学们,齐读课题。看老师手势,再读课题(分别强调“一个”和“地球”)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叶扁舟。
生:地球很美丽。
生:原来很美,但经过人类的破坏,伤痕累累?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为什么把地球叫“一叶扁舟”?
师:还记得学过的《江上渔者》吗?(师生同背)
生:我想知道地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
生:我想知道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
师:看来,大家都想了解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通过读课文,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其他的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了。大家同意我的意见吗?那大家就自由学习吧!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特别会学习,这边同学讨论得很认真。
师:同学们现在一定大有收获,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抓住晶莹透亮来想像地球的美丽)
师:抓住词语来理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能读给我们听听吗?(生读)
生:地球上纱衣是很美的,因为我妈妈穿上纱衣很美。
师: 通过读来表现一下。
(指名读句子)
师引读——
师:说起地球的美,还有哪些句子?
生朗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
(指名再读这个句子)
师:她读得怎么样,大家来评一评。
生:我认为“壮观美丽”应该读得重一点。(那你来读一读)
师: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禁不住想试一试了,能给我一个机会吗?
(师范读)(生齐读)
课件出示这句话所在的自然段,大家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句子大家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试试吧!
(生试背)
师:能背的同学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象一下。其实,背诵就是在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试背课文。
师:刚才,我们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还有从哪里也能感受呢?
生:地球很慷慨。
(师板书“慷慨”,并边写边指导写法)
师:知道慷慨的意思吗?刚才有位同学提出地球妈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但是课文里并没有很详细地写出来,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通过网上查资料。
生:通过查十万个为什么?大家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再指名交流(略)
师: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
(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时意排放大镜 ,猎生物)
师: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看到那么好的树被砍伐了很难受。
生:我觉得第每个画面都让人难受,(泣不成声)
生:看到一股股黑烟,污染蓝色的天空,很心痛。
生:我看到河水都被污染了很心痛。
生:我看到了斧头砍在树上,就像看到地球妈妈的筋脉上。
(同学们都受感染)
师: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板书易碎)
师:课文中写了吗?再读读这一个自然段,大家还能想到什么?
生:装修,做家具,使森林受到破坏。
生:我看到了我周围的人都把旧电池乱扔,污染水资源。
生:我看到人们买菜用塑料袋装,环境受到污染。
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
师:那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
生:我觉得人类很残忍,不计后果,恩将仇报——
填空:
地球,这位---------,这个---------,是那些 –------- ------------,地球还是无私的,它慷慨地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但是,因为人们 ------------------------------------------,不但---------------,还需要--------------------,面对------------------------的母亲,我们------------------,我们---------------------。
课件填空,大家齐说。
师:所以,宇航员不禁感叹: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师:不要等资源枯竭,我们现在就移居别的星球,怎么样?
生: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离开这个美丽的星球。
生: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能适应人类生活的星球。
……
师:既然这样,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生:我们应该擦去地球母亲的眼泪。
师:我们要爱护地球,因为我们——(生读课题)
师:大家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上吧!
生:妈妈,亲爱的地球妈妈 ,我们爱您,我们用颗颗美丽的心呵护您。
生:我们已经醒悟,我们不会再破坏地球。
生:我们会给您再次穿上美丽的纱衣。
生:曾经有一份您的美丽,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珍惜,现在失去了才觉得后悔,如果您的美丽能再回来,我们一定会爱护您,如果非要给这份美丽加上期限,我希望是永远永远……
师: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发放绿色卡片:正面是绿色环保网,中国环保网、绿色地球村; 反面是《地球家园》、《地球妈妈》、《热爱地球妈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卷》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语。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一、导入课文
1. 同学们,在没上新课之前请大家打开电脑,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片。
2. 你看到的是什么?(宇宙)
3. 宇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 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跟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二、新授
[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读到了什么。(当学生说知道了地球的外貌很美时,教师让学生打开网站中的美丽的地球看一段影片,亲眼目睹地球的美丽。)
[学习第二段]
1.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 出示自学提示:
(1)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选择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种资源,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此资源被污染情况的资料,向同学们汇报,并谈谈本小组的看法或想法。
过渡:有人说,宇宙空间不是大的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依据到别的星球上去吗?学习了第二段你就知道了。
[学习第三段]
1. 默读第三段,借助上网查找资料,想一想:人类能依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为什么?
[学习第四段]
1. 导读第八自然段:因此,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2. 导读第九自然段:所以,我们呼吁全人类----
三、为了呼吁人们保护地球,请每小组讨论并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在画板上作,可自己画图,可从网上下载图片。)
四、总结全文。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旨在唤起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课堂上常常充斥着分析与“口号”。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时独具匠心,给我们以完全不同的课堂感受。
【片断】:
(上课伊始,王老师就引导学生带着“地球何以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疑问去自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过了一会儿,学生相继读完课文)
师:我看见,读完课文以后,你们的脸色变得凝重了。王老师知道大家的心情在发生着变化。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读完课文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1:我很惭愧。
师:继续往下说,你为什么惭愧?
生1:我为他们这样滥用资源而感到惭愧。因为他们非常贪婪。
师:(充满激情地):你为那些贪婪的滥用资源的人们感到惭愧,因为你感到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2:我感到吃惊。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全世界这么多人,如果人人都像课文中描写的那些人一样随便破坏环境,我们的地球将无法生存了。
师(激情赞叹):是啊,如果地球上的人都像文中那些贪婪无耻的人的话,那么我们的地球将毁于一旦。你的心情如何呢?
生3:我感到憎恨。
师:对那些愚蠢的无知的人们感到憎恨。
生4:我感到伤心,地球是人类的母亲,那样无私地为人类提供资源,人们为什么这样对待她呢?并且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并不是永远都用不完的,人们却不知道节俭。比如说吧,生活中很多人捕杀一些可爱的动物,使很多动物濒临灭绝,他们不觉得这样做太残忍了吗?
师:(充满激情地肯定):问得多好啊。他为这些人感到伤心。母亲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可爱,而她养育的儿女却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伤心啊伤心!(停顿,缓慢叙述)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情,王老师知道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没有一个同学高兴得起来,快乐得起来,你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沉重的。下面请再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一找,究竟哪些文字、哪些叙述使你们产生这样的心情。
(学生再读课文,感悟重点,教师巡视)
【片断赏析】:
………………
【评析】:王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读课文中感知和体会人类的贪婪和地球的伤痛。尽管只是初读课文,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触摸到地球母亲的胸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真切的情、真挚的言在阅读中从学生心中缓缓流出。课文用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学生,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呈现给学生。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尽情地诉说自己独特的心声,那是用心在说,用情在说,没有做作,没有矫揉造作,天真烂漫,浑然天成。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着深刻的对话,师生的生命感悟在课堂上尽情表达,于阅读中踏上了精神的升华。这真是王老师在教学中一直追求着的阅读教学"三原色"——人性、感性、个性。这是诗意的语文、儿童的语文、生活的语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