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是柳词中描写羁旅行役的名篇。
上片写面对傍晚的阵阵急雨,洒落江面,经过一番风雨的洗涤,又到了清冷的秋天。渐渐地寒风越刮越凄惨,山河显得冷冷清清,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落,绿叶稀疏,许多美好的景物都渐渐地凋残了。中有滚滚长江水,无声无息地向东流去。
下片写这样的季节,我真不忍登高远看,想起遥远的故乡,难收住回家的念头。我多年来到处飘泊,到底为什么苦苦地久留他乡呢?想我的爱人在妆楼上抬头远望,不知多少回识错了远方驶来的小船。
她哪里知道我此时此刻手扶栏杆,正在这样百感交集地愁闷着呢。
柳永词《雨霖铃》改写散文1 如果分别是一种无言的痛,那么,当初,为什么还要相遇。
没有相遇,就没有离别。 没有离别,就不会有凄楚,有决绝。
但是人生在世,又有什么事是能够做得准的,不要说相遇,更是离别。只是相见的时间为什么这样短暂,相聚就仅仅是一场宴席。
消逝的风卷残云。留下一地狼藉,无人打理。
分手之后,何时是归期?何时能够与佳人再聚? 连树上的寒蝉都在哀鸣,在这样的雨夜,在这夜幕初上的十里长亭,为我们饯行。大雨,将一切,都冲洗得没有痕迹,包括,我们受伤的心。
在这样的潇潇雨歇之后,听不见,我们抽泣的声音。 如果秋天注定是一个伤心的季节,那么,那一树纷纷扬扬落下的叶子,是不是,每一叶,都是我们碎成一片片的心?那萧瑟凄清的秋雨,是不是,每一粒,都是我们分别的泪滴? 坐在京门郊野的帐里,面对着满桌的菜肴,美味的宴席,我们,为什么,都没有食欲?也没有心绪饮酒,也不需要喝酒,伤感,一样,让我们有了醉酒的情绪。
留恋,不用言说,也是在悄悄弥漫的情绪。就算有一千句话要说,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言语。
话语,在这时候显现出的力量,几乎为零。 在这样一种沉默中,却听到了舟人催促的声音。
一声一声,打在人的心底。离去,终究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凝注着对方的眼睛,我们明了彼此的内心,却说不出言语。在这种时刻,纵有多少体己的话要说,也已来不及,也已无法改变分手的命运。
无从说起,多少要倾诉的离情。 泪水,是唯一表达感情的工具。
不由的想起我们没有未来的黎明。想起今日一去,舟行江上,烟波浩淼,空旷无人,全是冷寂的空气。
千里相隔,就是我们之间的距离。傍晚的浓雾还会将我压得无法呼吸,那些笼罩在广阔无际的南方上的灰色的烟霭气息。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阴晦,冷落,远离的别情。
自古以来,最让人销魂落魄的事情。 更何况,还是在这冷落的清秋佳节。
热闹与清冷的对决,总是在渲染,后者的胜利。就让我们喝完这杯酒,在今晚伤别痛饮,酒醒之后,再想起,我已身处异地。
面对着杨柳拂岸,晨风轻扬,残月钩心。 年复一年的伤感,年复一年的离情。
没有相聚的日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离情别绪。
此后纵有良辰美景也已引不起我的兴趣,只是徒然设置美好的情景,无心赏景;纵有千万种柔情蜜意,但相隔天涯两地,对谁倾诉,无限的深情? 只能赋这样一首《雨霖铃》,像当年玄宗悼念贵妃一样,怀恋我们的感情,纪念我们拥有过的曾经。 也许,分别并不代表永久的分离,是需要找时间,帮我们沉淀一下彼此浓的化不开的感情。
也许,分别,是为了再次的相遇。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郎。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八声甘州 ·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赏析】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苏东坡语)。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
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
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
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在“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
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
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赏析】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
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
“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
“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
八声甘州①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②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③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④苒苒物华休。
⑤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⑥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⑦想佳人妆楼?望,⑧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⑨争知我,⑩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⑾ 【注释】 ①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
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词谱》以柳永为正体。
九十七字,平韵。 ②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③凄紧:一作“凄惨”。 ④是处:到处,处处。
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
翠:一作“绿”。 ⑤苒苒:茂盛的样子。
一说,同“冉冉”,犹言“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⑥渺邈:遥远。 ⑦淹留:久留。
⑧?望:凝望。一作“长望”。
⑨天际识归舟:语出谢?I《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⑩争:怎。
⑾恁:如此,这般。凝愁:凝结不解的深愁。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郎。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鉴赏】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侯鲭录》引。
《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 楼?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
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 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
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
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